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九十一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九十一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九十一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1课南方经济

的发展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九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下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除制瓷业以外,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

①缫丝②冶铸③造纸④制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前后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②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

③江南的开发——奠定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北方人口锐减

B、政权分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得到开发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 )

A、北方

B、南方

C、长江流域

D、长城以北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

D、北方民族大量迁住中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D、黄河流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南宋时期有关史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B、南方出现了圩田和梯田

C、政府在外贸港口设海关进行管理

D、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南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繁荣,当时哪个城市的商业最活跃( )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成都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筒车的广泛应用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唐朝中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点,南北交通便利②中外客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商业繁盛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史记?货殖列传》曾这样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江南地区这种现象在什么时候逐渐得以改观( )

A、西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北宋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______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选项是______

A、

B、

C、

D、

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发展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如图: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和三,比较《宋书》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东晋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泰州扼交通之要冲,经济发展迅速。结合你平时的所见所闻,谈谈对家乡开发的建议及在开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西晋人口南迁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中“魏主”是指谁?诏令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改革措施?

“魏主”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这次改革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你能找出哪些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材料二空白处应填写: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说出材料三中“两种不同制度”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三,说出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分裂的认识。

【答案】:

【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舜、禹。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2、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 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暴政引起民愤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21课教案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重要著作。 2.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音像资料(故宫、长城),让学生感受到巍峨雄壮的宫殿和气势恢宏的长城建筑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感知历史。 2.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设计图表,归纳我国三大科学巨著,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 教学难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布局严谨,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的杰作,城中心的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紫禁城吗?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设问:刚才看到的故宫,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城》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你看后有什么感想? 生答:明成祖时修建的。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过的地方。 故宫建筑风格:①造型雄伟。②布局严整。③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建筑左右对称,是古代传统的城市建筑的杰作,突出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④内外装饰精美豪华……介绍自由阅读卡“琉璃瓦和汉白玉”小常识。 老师要明确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含两套完整教案可供选择)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 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片展示: 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的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6.图片展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了解归纳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情况。 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2)他们的样貌有什么特征? 提示:(1)距今约3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在哪里? 提示: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 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初中历史七年级教学计划

2018-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马乃宽 2019年2月24日

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为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 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 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这学期带七年级1班,53人,总分2328分,均分43.9及格人数16人,及格率30.19.七年级2班,53人,总分2645,均分49.9,及格人数20,及格率37.7.七年级3班54人,总分2215,均分41,及格人数11,及格率20.4,七年级4班50人,总分1986,均分39.7,及格人数8,及格率16.总体来说,成绩比较差,及格人数太少。男生学习毛躁,成绩较差,女生学习认真,成绩较好,但是思维僵化,不会思考,课外知识不够,灵活性不高。这学期,我打算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上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二册选用的是部编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内容。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隋唐时期:繁荣开放的时代,共5课,第二单元主要讲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共8课。第三单元主要讲述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共8课。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

最新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学法指导

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 学法指导 班级: 组名: 姓名: 设计者 王保平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课的历史,你的感觉是什么?也许你感觉很难学!或许你感觉很枯燥!历史学习应该是趣味横生,而不是枯燥乏味。怎么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历史呢?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时间内根据学习的需要,来开设历史学法指导。 一、认识历史教材 1、小明同学准备用一句话来概括《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帮助他做出选择(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通过对本题的学习,你发现我们通过学习 会帮助我们了解整个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单元组成。所以你要知道并说出四个单元的主题。 2、请你翻开教材36页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请你分别指出本课的课题、导入框、子标题、正文、阅读文字。 请把下面的内容连线 《大变革的时代.》 子标题 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课题 《山海经》的记载 导入框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 阅读文字 著名的都江堰 正文 通过上面问题的学习,在“课题、导入框、子标题、正文、阅读文字”几个环节中,什么最重要?对最重要的内容,我们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强化记忆呢? 七年级历史 导学案

3、请你翻开教材46页《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在本课中有几幅插图?这些插图分别是什么? 2011年1月12日,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 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 请你猜猜这是谁的雕像?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孙武 一些重要的历史插图,也是历史考试的知识点。因而我们要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指出的历史插图,要进行记忆。 4、请你翻开教材第8课和第9课,找出下面几句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 这些语言,在书本以竖排呈现,大都是摘自古书上原话。我们把这些资料称为历史文献。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历史考试的知识点。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时,面对群臣说了一句什么话?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C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怎么学习历史 1、识记历史朝代 七年级上册历史共讲述了夏、商、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这些朝代。每个朝代要知道他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如: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帝王 都城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要点归纳总结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约年地点:省县地位:是我国境内人类。特点:能够制作,知道用。 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距今约年发现时间:1921年是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 盖骨化石的学者地点: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脑容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但仍然保留了的某些特征。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被发现的历史意义 (1)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_遗址;(3)通过对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 现向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 的。 四、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约年; 2、地点:; 3、生产生活情况:(1)已掌握技术和技术,其中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2)已经有了观念。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年地点:区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主要种植,饲养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主要是,最具特色的为,代表:半坡;还有装饰品,乐器。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 会、。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年地点:区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主要种植,农业工具,家畜以、、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会运用和使用,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的起源地,是栽培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到。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 5、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生活时间:年前 2、主要事迹: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后黄帝部落联 合炎帝部落运用能辨别方向的在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 形成日后的。 3、人文始祖:后人尊崇和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 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发明:①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和知识。 2、黄帝发明:姓公孙,名轩辕。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 弓箭和;②他的妻子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 3、历史地位: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意义,识记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平型关大捷;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及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信息,探求每场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结合课文,利用影像资料、文件档案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表格等手段使学生清晰掌握百团大战等战役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在国家、民族的危难时刻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认识到正是由于他们的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基本状况。 【新课导入】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抵抗,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基本情况,还记得有哪些主要的战役吗?(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那么共产党又是怎样领导人民抗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抗日战场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些基本状况。 一、平型关大捷 先用课件展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并提醒学生仔细阅读,重点注意华北日军的进攻方向。 教师提问:华北日军此时进攻的主要方向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向山西方向,在山西的中北部地区。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军这时进攻山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前线并在平型关成功伏击日军,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 总结归纳: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的知识点: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先用课件展示《地道战》的相关片段,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然后提问: (1)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2)敌后战场的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哪里?

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选择题答题卡)1.(2分)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图“隋朝大运河” 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2.(2分)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 3.(2分)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郡县制D.册封制 4.(2分)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史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玄宗 B.“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 D.“革去弊讹”指玄宗废武则天时酷刑苛法 5.(2分)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陶器制作6.(2分)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玄武门之变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宦官专权7.(2分)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 (19) 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 A.释迦牟尼B.鉴真C.法显D.玄奘 8.(2分)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9.(2分)“(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民族交融加强D.岳家军的英勇抵抗 10.(2分)郭靖和杨康都是金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时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 4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打制石器,但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5、社会主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约9000-7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3、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4、大禹治水:采取疏导的方式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诸子百家历史学案 华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 教材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自由的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在我国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相互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一、导入(1分钟) 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列国并立、大国兼并,制度改变。 导出文化特征:百家争鸣 二、明确目标(1分钟) 三、阅读课文,勾画重点。(10分钟) 四、个人完成自主探究,老师巡视。(10分钟) 五、小组合作交流,把疑难点写在报道站里。老师巡、看、查、问、点。(8分钟) 六、大展示(7分钟) 预见性问题及措施: 1、学生对于诸子的名言理解上可能有偏差,需要老学习目标: 1、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文化方 面的贡献;(重点) 3、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墨子、孙子等诸子的主要思想。 自主探究: 1、我的教材我理解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百家”中的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兵 家等,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 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注意:“子”是中国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百”只是 一个夸张的说法,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 2、我的教材我整理 把有关诸子的名言警句整理在下边,并试着理解其大意。 (要求合理安排、字迹工整) P103《论语》含义:自己不想干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为国家要无怨无悔,为家庭要任劳任怨。自己明白的事,也让 别人明白是,自己能做的事,也要帮助别人做到。体现了孔子 仁爱的博大胸怀。 P104“孟子语”:我很注意修身养性,培养正义之气。天下 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家庭 成员的修养。 P107“韩非语”: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 百姓。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 对待。也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地位高低之分。 P107“孙武语”:用兵的方法不可长时间只用一种,好似 水一样没有任何形态。孙子想表达的思想为用兵长胜之道在于 多变让敌人琢磨不透 3、我的教材我归纳 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地位 儒家 孔子 思想核心:仁、礼; 教育思想:首办私 学,主张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等等 儒家创始人, 政治家、思想 家和教育家。 后世尊为“至 圣”。 孟子 思想核心:仁政、 民贵君轻。认为“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提倡做人 要有骨气。 把儒家学说发 扬光大,后世 尊为“亚圣” 道家老子 主张: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具有朴 素辩证法思想。 道家学说的创 始人。道教尊 其为“道家始 祖” 法家韩非 主张历史是发展变 化的,今世必然胜 于前世;强调“法 治”;提出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理论。 法家学说的集 大成者。 墨家墨子 非攻、兼爱、举贤、 节俭 墨家学派创始 人 兵家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避实击虚;攻 其不备,出其不意。 兵家始祖 师点拨。 2、学生对于诸子的主要思想可能 归纳不全或难于理解,可在小展 示和大展示期间予以点拨。 七、巩固记忆(8分钟)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 一、反馈:每组单号同学反馈孔 子、孟子的相关内容,双号同学 反馈老子、韩非子的有关内容。 反馈完后组内互查(8分钟) 二、合作探究。(15分钟) 任务分配:1、2组一题,3、4组 二题,5、6组三题 预见性问题及措施: 第2题和第3题稍有难度,可指 导每组的1、2号同学,再进行组 内帮扶。 三、大展示(10分钟) 四、整理导学案(5分钟) 五、课堂小结(1分钟) 百家争鸣时代,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们 的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一系 列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中 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 我们回首历史时,发现,百家争 鸣的地位不可超越,这些思想和 智慧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的思维。这堂课内容已结束,你 到底掌握了多少呢,请同学们独 立完成达标测评。 五、达标测评(6分钟)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4、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5、会使用火,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6、北京人已经使用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7、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2、距今约5、6千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省,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粟、蔬菜、,饲养猪狗、,还经常去打渔、。他们开垦耕地用磨光的石器的木制的耒耜、,收割庄稼用石刀、,加工谷物用、等。 3、磨制石器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7千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饲养狗、猪、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几千年来,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相传皇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化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人文初祖。他还发明舟车 2、相传皇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 3、距今约 4、5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出现部落联盟。 4、皇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6、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制”。 7、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采用疏导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