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导论homework_2参考答案

计算机系统导论homework_2参考答案
计算机系统导论homework_2参考答案

2.1.3 Lab: Benchmarking (Optional)

Benchmarking, which is the process of running standardized tests upon differing configurations to determine the speed of components or software was briefly mentioned in 2.1.1 Processor Basics. This lab will give you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benchmarks by having you download Fresh Diagnose, an application that allows you to analyze and benchmark your computer system. You will use the software to compare the benchmarking results of your processor with those of your classmates.

Note:This lab is to be performed on Intel-based computers running Windows 95/98/NT4/2000/XP/ME.

Learning Exercise:

?Download Fresh Diagnose and install it. (1102 kb download)

?Run the application.

?Click on Benchmarks on the left-hand side menu.

?Pick Processor Benchmark and click on Start on the upper-right corner of the application screen.

?Compare your results with those of your classmates.

?Try another benchmark and compare your results with those of your classmates.

?You can also explore your system's properties through the other options on the left-hand side menu.

Exercise 2

Question 1. Choosing Microprocessors

The following processors are made by Intel:

A. Mobile Intel? Pentium? 4 Processor with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Processor speed: 3.2GHz

Low power consumption

Level 2 cache: 512KB

System bus: 800 MHz

B. Mobile Intel Pentium? 4 Processor-M

Processor speed: 2.8GHz

Level 2 512KB

System bus: 533 MHz

C. Intel Celeron?

Processor speed: 2.8 GHz

Level 2 128KB

System bus: up to 400 MHz

You may find the following resources useful:

?Intel Notebook Processors

?The CPU Scorecard

a. List the processors described above by their price range (from the cheapest to the most expensive).

b. List the processors described above by their performance (from the best to the worst).

c. Which of the above processors would be the fastest when used for multi-media production and multi-tasking (running 10 or more ap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Unit 1 and Unit 2 Review Materials

1. Benchmarks

a.With regard to computing, define the term benchmark.

The comparison of disparate systems or components via a standardized set of instructions.

The comparison is measured on the time it takes to execute these instructions

b.What tasks does benchmarking software perform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system being tested?

Benchmarking software has the processor execute a series of tasks, comparing various aspects of system performance. These tasks can test anything from just the processor to video output to system bus speeds.

c.How can consumers use benchmarks to help them purchase a computer

system?

For a consumer, it can be difficult to compare two systems with different processor chips and video cards to find one with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for the style of application that they will be running. Benchmarking computers can compare these two vastly differing systems in a quantifiable way, giving the consumer the ability to purchase the machine that will perform as needed

d.How do benchmarks help identify slow points (bottlenecks) in the

system?

Benchmarking software can identify slow points (bottlenecks) by testing the speeds

of various components and listing areas where the computer is waiting for data, and

what is keeping the data for arriving quickly.

https://www.360docs.net/doc/648133632.html,puter Speed

a.One Hz is one _____ per _____. One Hz is one cycle per second

b.Define IPS. IPS is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which is a rating of how many instructions

can be executed by a processor in a given second

c.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z to IPS.

i.Which is a better determiner of speed: MHz or IPS? IPS

is a better determiner of computer performance

ii.Does a high Hz equal a high IPS, and can they b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Explain.A high Hz can indicate that

the IPS is high, but they are not directly proportional, but can never b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iii.How is it possible for a machine with a lower clock

speed (Hz) to have a higher IPS than a machine with a

higher clock speed?

An instruction can take a variable amount of cycles or partial cycles. Thus, a computer can execute instructions more quickly than another computer because of this.

d.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 clock and Hz? The system

clock sends out pulses at regular intervals to set up the timings for all timed system

activities, such as determining the Hz of a processor

14. RAM

a.Define RAM. RAM is random access memory. It is the main storage for data, holding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b.What is the unit of measurement typically used for the speed of RAM?

The speed of RAM is measured in nanoseconds

c.What is SDRAM and how does it work? SDRAM is Synchronous Dynamic RAM,

a type of DRAM that is fast and relatively inexpensive. It is synchronously clocked to the

system bus. This means that RAM can send out data to the CPU for each tick of the clock

d.Data on hard disk drives is accessed indirectly via the file system.

i.How is data in RAM accessed? RAM is accessed directly via its

address

ii.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accessing RAM in this way?

Accessing RAM directly increases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e.With regard to RAM, what is volatility? Volatility means that when the power

is lost the data stored in RAM is also lost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参考答案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参考答案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答:计算机系统是能按照人的要求接受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机器系统。计算机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其中硬件子系统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它是有关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的结合。软件子系统由各种程序以及程序所处理的数据组成,这些程序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个硬件部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够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 硬件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主存存储器、输人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围设备。 软件子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支援软件、应用软件三个部分。 都很重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 2.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答:计算机系统存在着层次结构,从功能上看,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级别,每一层都能进行程序设计,如图所示。 1. 微程序设计级 这一级是由硬件直接实现的,是计算机系统最底层的硬件系统。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只有采用微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才有这一级。如果某一个应用程序直接用微指令来编写,那么可在这一级上运行应用程序。 2. 一般机器级 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这一级也是硬件级,是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之间的纽带。硬件系统的操作由此级控制,软件系统的各种程序,必须转换成此级的形式才能执行。 3. 操作系统级 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这些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广义指令是操作系统定义和解释的软件指令,所以这一级也称为混合级。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由此级管理和统一调度,它支撑着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使计算机能够自动运行,发挥高效率的特性。 4. 汇编语言级 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一章测验及答案

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 1.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Y 2.信息就是数据。N 3.知识来源于信息。Y 4.信息是可以交换的。N 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Y 6.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N 7.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N 8.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其工作速度就越快。Y 9.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N 10.现代微处理器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N 1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Y 12.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N 1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Y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Y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Y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Y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N 1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N 1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Y 2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Y 2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一般为50公里左右。Y 2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N 2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Y 2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Y 2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N 2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Y 2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N 2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Y 2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调制声音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N 30.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Y 31.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传导光信号来实现的,因此光纤不能弯曲。 N 32. 与有线通信相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具有容量大、建设费用省、抗灾能力强等优点。Y 33.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都采用调幅方式发送。N 34.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模拟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

计算机系统概论测试题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硬件包括、、和I/O设备。 2.机器指令一般是由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3.一条指令可分为码和码两部分。 4.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和演变看,早期的计算机是以为中心的系统结 构,而近代的计算机是以为中心的系统结构. 5. 6.冯·诺依曼提出了的概念,以此概念为基础的计算机通称冯·诺 依曼机。 7.冯·诺伊曼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中,指令和数据均用表示。 8.在下列常用术语后面,写出相应的中文名称: PC 、MAR、、 CPU 、IR 。 9. 二、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系统是由()组成的。 A.CPU和存储器 B.CPU和接口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冯·诺伊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指令和数据均用()表示。 A.十进制 B.二进制 C.八进制 D.十六进制 3.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堆栈操作 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以下不是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点的是( ) A.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B.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 C.采用二进制码表示 D.以存储器为中心 4.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么更新,依然具有“存储程序” 的特点,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A.巴贝奇B.冯?诺依曼C.帕斯卡D.贝尔 5.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最根本特征是()。 A.以运算器为中心B.采用存储程序原理 C.存储器按地址访问D.数据以二进制编码,并采用二进制运算 6.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相互连接方式,从早期的以()为中心,发展到现在的以() 为中心。 A.控制器B.运算器C.存储器D.CPU 7.下列描述中()是正确的。

四川大学计算机导论期末例题

名词解释 1.机器指令 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直接执行。 2.程序计数器 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存放地址。 3.进程 一个程序(或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5.总线 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送的通路。 6.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存储器,其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使存储器的速度和CPU的速度相匹配。 7.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与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8.计算机病毒 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9.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10.指令系统 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问答题 1.请列举CPU的主要技术指标(至少3个指标),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可在以下任选3个,且不限于此) 基本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2分) 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2分) 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存储器的容量,不同型号的CPU 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一样。(2分) 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高速缓存:是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 交换数据。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三章测验及答案

第三章测验 一、判断 1. 文档不属于软件,所以不重要。() 2. 软件学是专门研究软件开发的学科。() 3. 通常把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所谓系统软件就是购置计算机时,计算机供应厂商所提供的软件。() 5. 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系列及Office系列。() 6. Word属于系统软件,因为它在多个行业、部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7. Oracle是一数据库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8. “软件工程”的概念出现在计算机软件发展的第三阶段。() 9. 一般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10. 计算机操作系统自举完成后,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常驻内存。() 11. 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任意的计算机上安装。() 12. Linux操作系统是Unix简化后的新版本。() 13. 机器语言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14. 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机器语言。() 15. 计算机硬件就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 16. 同一个程序在解释方式下的运行效率比在编译方式下的运行效率低。() 17. 编译程序仅是指从高级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翻译程序。() 18. 在设计程序时一定要选择一个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都是最小的算法,而不用考虑其它问题。() 19. 离散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连续的数据结构。() 20. 数据结构的内容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在这些数据上定义的运算的集合。() 21. 链接表是以指针方式表示的“线性表结构”。() 22. 程序与算法不同,程序是问题求解规则的一种过程描述。() 23. 软件产品的设计报告、维护手册和用户使用指南等不属于计算机软件。() 24. 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处理和图形用户界面是Windows的特点。() 25. 程序设计语言按其级别可以分为硬件描述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大类。() 26. 源程序通过编译处理可以一次性地产生高效运行的目标程序,并把它保存在外存储器上,可供多次执行。() 27. 程序语言中的条件选择结构可以直接描述重复的计算过程。() 28. 一般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这种程序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中运行,需要有相应的语言处理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 29. 程序中用具有一定结构的变量来表示问题的对象,用函数和语句来实现解题的操作。() 二、单选 1. Unix系统是一种_____。 A. 数据库系统 B. 操作系统 C. 字处理软件 D. 以上三种答案均不对 2. 以下属于应用软件且不属于通用应用软件的是_____。 A. 统计软件 B. 民航售票软件 C. 文字处理软件 D. 网络与通信软件 3. 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_____。

计算机系统概论_随堂练习及答案考试用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大约(C)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10倍,成本降为原来的1/10.C、5~8 2. 计算机划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的依据是( D ) D、整机性能 3. 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D)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多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来划分,计算机发展经历了( D )个阶段。D. 5 1. 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 B) 控制器 2. 通常所说的I/O设备指的是A) 输入输出设备 3. CPU要能与外设通信必须要有:C) 接口电路 4. 现代计算机之所以严格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操作,主要因为有 ( B )。 B. 时序部件 1. 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 C )。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 )。A. 操作系统 3.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 D )。D系统软件 1. 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的性能评价指标的是(C )D.主频 2. 计算机的字长是指( D )D、计算机每次运算包含的位数 3. MTBF表示 C、故障平均间隔时间 1. 计算机系统采用分层次逐级实现,最底层的是( A )A、汇编语言级 2. 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划分不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 D )D、体积 第二章 1. 机器数10000001B它所代表的数( B )。B.-127 2. 二进制数-101101B的原码是( B )10101101B 3. 二进制数-101101B的反码是( C )C、11010010B 4. 二进制数-101101B的补码是( B )B、11010011B 5. 二进制数-101101B的移码是(B )B、01010011B 6. 浮点数规格化的目的是( C )C、使数的浮点表示是唯一的 7. 下列关于双精度格式的浮点数的说法错误的是(C )C、符号位2位 8. 在计算机中,用于汉字信息的存储、交换、检索等操作的是( B )。B.汉字内码 9. 五笔字型输入法属于(B )B) 形码输入 10. 下列关于奇偶校验码错误的描述是( C )C、只能发现偶数位错 1. 设X=-0.1010,Y=-0.0100,则用补码定点加法求X+Y的和为(B )B、1.0010 2. 设X=-0.1010,Y=-0.0100,则用原码定点加法求X+Y的和为(D )D、1.1110 3. 运算中会产生溢出的是( C )C、X=0.1011 Y=-0.1101 求[X-Y]补 1. 在计算机中,实现乘法或除法时采用下列哪一种编码方式最方便( C )C、原码 2. 设X=-0.1011,Y=-0.1101,则用补码一位乘法X*Y的结果为(C ) C、0. 10001111 1. 下列关于补码定点除法说法错误的是( D )D、被除数与除数异号时,做[X]补+[-Y]补 1. 下列不是逻辑运算的特点的是( C )C、位之间存在进位 2. 关于锁存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B、比触发器简单 3. 下列部件中,在单总线运算器中不可能出现的部件是( C )C、总线旁路器 1. 浮点数加减法运算中,说法错误的是( A )A、阶和尾数一起运算 2. 下列不属于浮点运算器的部件是( C )C、地址寄存器 第三章

计算机导论 第三章 操作系统期末测试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和控制对象的接口 B. 操作系统是控制对象、计算机和用户的接口 C.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控制对象的接口 D.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正确答案:D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A.处理管理、设备管理、程序管理、存储管理 B.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存储管理 C.文件管理、处理器管理、设备管理、存储管理 D. 运算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 正确答案:C 3、Windows是一种()。 A. 数据库软件 B.中文字处理软件 C.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 正确答案:D 4、在Windows中,()。 A.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但不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B.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也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C.不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也不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D.不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但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正确答案:D 5、Windows,当屏幕上有多个窗口,那么活动窗口()。 A.可以将非活动窗口变为活动窗口 B.以上说法对不对 C.可以有多个 D.只能是一个固定的窗口 正确答案:A 6、要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要先按住(),再选定。 A.Tab B.Shift C.Alt D.Ctrl 正确答案:D 7、在Windows中使用删除命令删除硬盘中的文件后,()。 A.文件确实被删除,无法恢复 B.文件被放入回收站,可以通过回收站操作恢复 C.文件被放入回收站,可以通过“查看”菜单的“刷新”命令恢复 D.在没有存盘操作的情况下,还可恢复,否则不可以恢复 正确答案:B 8、要把选定的文件剪切到剪贴板中,可以按()组合键。 A.Ctrl+P B.Ctrl+V C.Ctrl+X D.Ctrl+C 正确答案:C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一章课后答案

第0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 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IBM 公司的DBZ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Oracle 公司的orad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 油ase 公司的s 油as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SQL Serv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章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软件与硬件的关系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重点提示: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几大部件及其功能 ●计算机软件系统 1-1重点难点指导 1-1-1计算机系统简介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是第一台正式运转的通用电子计算机。自从这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从使用的元器件角度来看,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代的变化。 ●第一代(1946~1954)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5~1964)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73)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4~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在计算机系统发展历史中,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Intel的创始人之一高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预言单位平方英寸芯片的晶体管数目每过18到24个月就将增加一倍。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分类方式有: 按所处理的信号分类:⑴模拟计算机;⑵数字计算机。 按硬件的组合及用途分类:⑴专用计算机;⑵通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规模分类:⑴微型计算机;⑵工作站;⑶小型计算机;⑷主机;⑸小巨型计算机;⑹巨型计算机。 现实中的分类:⑴服务器;⑵工作站;⑶台式机;⑷便携机;⑸手持机。 计算机系统就是按人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

计算机系统概论

课程总复习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计算机的分类 电子计算机从总体上来说分为两大类: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见表1.1: 表1.1 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计的主要区别 2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单片机六类,其结构复杂性、性能、价格、依次递减。 3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一般结构 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与输入/输出设备等构成。 应掌握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指令与程序的基本概念]: 1)指令的形式 指令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即操作的性质和操作的地址。前者称为操作码,后者称为地址 码。 2)存储程序的思想(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原理):周而复始地进行取指/执行的操作,完成既定的 任务。 非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则是指:脱离“存储程序”控制的模式,完成计算机功能。 3)指令流和数据流概念

指令和数据统统放在内存中,从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二进制数码。一般来讲,在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是指令流,它流向控制器;而执行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数据流,它由内存流向运算器。 适配器与输入设备、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发展发展趋势(自阅) 4 计算机的软件 [软件的组成和分类]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系统程序用来简化程序设计,简化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及用途。 应用程序是用户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所编制的程序,如工程设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企业管理程序、情报检索程序、科学计算程序等等。 [软件的发展演变]目的程序--汇编程序--源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5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多级结构包括:微程序设计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第二章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1 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 [数据格式 ]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表示格式有两种,一是定点格式,二是浮点格式。一般来说,定点格式容许的数值范围有限,但要求的处理硬件比较简单。而浮点格式容许的数值范围很大,但要求的处理硬件比较复杂。 应当掌握: 1)定点数的表示方法,包括:纯小数、纯整数 目前计算机中多采用定点纯整数表示,因此将定点数表示的运算简称为整数运算。 2)浮点表示法: 一个机器浮点数由阶码和尾数及其符号位组成(尾数:用定点小数表示,给出有效数字的位数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精度;阶码:用整数形式表示,指明小数点在数据中的位置,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数的机器码表示] 计算机中把数据的符号位和数字位一起编码,来表示相应的数据。各种表示法有: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等。为了区别一般书写表示的数和机器中这些编码表示的数,通常将前者称为真值,后者称为机器数或机器码。 要求重点掌握:原码、补码、反码、移码表示方法的求取和相互转换。

计算机导论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于在美国诞生。 A.1942年 B.1951年 C.1946 D.1949年 2、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曾经与世界象棋大师进行比赛并获得胜利,“深蓝”体现了计 算机______方面的应用。 A. 科学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辅助设计 D. 人工智能 3、将175转换成十六进制,结果为______。 A. AFH B. 10FH C. D0H D. 98H 4、如果(73)X=(3B)16,则X为______。 A. 2 B. 8 C. 10 D. 16 5、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A. 位 B. 字节 C. 字 D. 双字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100)10的反码表示为______。 A. 11100100 B. 10011100 C. 10011011 D. 10011001 7、已知[X]补=10111010,求X(真值)______。 A. -1000110 B. -1000101 C. 1000100 D. 1000110 8、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用4个字节表示一个浮点数(如下图),其中尾数部分用定点小数 表示,则尾数部分可表示的最大数值为______。

31 30 24 23 22 0 阶符阶码尾符尾数 阶码部分尾数部分 A. 1 B. 1-2-23 C. 1-2-24 D. 1-2-22 9、已知字母“m”的ASCII码为6DH,则字母“p”的ASCII码是______ A. 68H B. 69H C. 70H D. 71H 10、汉字“往”的区位码是4589,其国标码是______。 A. CDF9H B.C5F9H C. 4D79H D. 65A9H 11、一个汉字的编码为B5BCH,它可能是______。 A. 国标码 B. 机内码 C. 区位码 D. ASCII码 12、根据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计算机能自动逐条取指令并运行。 B. 硬件与软件不分开,配置不同的硬件及软件来适应不同的要求 C. 指令和数据都采用二进制 D.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13、关于计算机指令系统及工作原理,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 所有计算机的指令系统都是一样的 B. 计算机自动处理是指运行预先编制好的运算程序 C. 指令逐条运行由计算机硬件实现 D. 计算机程序是用户根据某一任务的解决步骤,选用一组指令进行有序排列的集合 14、不能用来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方法是______。 A. 时间频率 B. 指令执行速度MIPS C.核心程序法 D.外频 15、准确地说,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是由__C____组成。 ①运算器②控制器③主存④寄存器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后答案{王珊版}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或优点决定的。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等。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不必考虑数据的定义、存储和数据存取的具体路径,这些工作都由DBMS 来完成。用一个通俗的比喻,使用了DBMS 就如有了一个好参谋、好助手,许多具体的技术工作都由这个助手来完成。开发人员就可以专注于应用逻辑的设计,而不必为数据管理的许许多多复杂的细节操心。还有,当应用逻辑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也需要改变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的改变是DBA 的责任,开发人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应用程序,从而既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又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因为DBMS 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都由DBMS 执行。总之,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读者可以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具体应用,认真加以体会和总结。 3 .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答: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是: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解析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DBMS 是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软件。但是DBMS 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来实现的。 4 .举出适合用文件系统而不是数据库系统的例子;再举出适合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例子。答: ( l )适用于文件系统而不是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例子数据的备份、软件或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存储一般使用文件比较合适。早期功能比较简单、比较固定的应用系统也适合用文件系统。 ( 2 )适用于数据库系统而非文件系统的应用例子目前,几乎所有企业或部门的信息系统都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都使用数据库。例如,一个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会包括许多子系统,如库存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作业调度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学校的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等等,都适合用数据库系统。希望读者能举出自己了解的应用例子。 5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 l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解析注意这里的“整体’夕两个字。在数据库系统中,数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总)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 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 (97)10 B)(141)8 (85)10 C)(141)8 (97)10 D)(131)8 (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 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 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 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全唐朔飞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全唐朔飞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解:P3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 ? ? ? ? ? ?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 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

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解:P9-10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解:全面的回答应分英文全称、中文名、功能三部分。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导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组成、工作原理、数制和编码、运算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等)、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整机结构、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网络、数据库、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以及操作系统Windows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指南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了解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4.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掌握基本进制转换、数字编码转化计算 5.掌握简单算术、逻辑运算 6.了解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逻辑运算和逻辑电路知识(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理解CPU、存储系统(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 理; 2.了解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的概念;了解指令的格式;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3.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 4.了解并行处理、CISC/RISC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1.掌握软件概念、软件分类 2.了解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基本概念,了解软件生命周期及模型3.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分类、组成、功能 4.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分类、掌握一些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__陆枫

第一章绪论 概念: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图像、点阵法、参数法、 图形的几何要素、非几何要素、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功能、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图形设备 图形输入设备:有哪些。 图形显示设备:CRT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式。 彩色CRT:结构、原理。 随机扫描和光栅扫描的图形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形显示子系统:分辨率、像素与帧缓存、颜色查找表等基本概念,分辨率的计算 第三章交互式技术 什么是输入模式的问题,有哪几种输入模式。 第四章图形的表示与数据结构 自学,建议至少阅读一遍 第五章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概念:点阵字符和矢量字符; 直线和圆的扫描转换算法; 多边形的扫描转换:有效边表算法;

区域填充:4/8连通的边界/泛填充算法; 内外测试:奇偶规则,非零环绕数规则; 反走样:反走样和走样的概念,过取样和区域取样。 5.1.2 中点Bresenham 算法(P109) 5.1.2 改进Bresenham 算法(P112)

习题解答 习题5(P144) 5.3 试用中点Bresenham算法画直线段的原理推导斜率为负且大于1的直线段绘制过程(要求写清原理、误差函数、递推公式及最终画图过程)。(P111) 解:k<=-1 |△y|/|△x|>=1 y为最大位移方向 故有 构造判别式: 推导d各种情况的方法(设理想直线与y=yi+1的交点为Q): 所以有:y Q-kx Q-b=0 且y M=y Q d=f(x M-kx M-b-(y Q-kx Q-b)=k(x Q-x M) 所以,当k<0, d>0时,M点在Q点右侧(Q在M左),取左点 P l(x i-1,y i+1)。 d<0时,M点在Q点左侧(Q在M右),取右点 Pr(x i,y i+1)。 d=0时,M点与Q点重合(Q在M点),约定取右点Pr(x i,y i+1) 。 所以有 递推公式的推导: d2=f(x i-1.5,y i+2)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课后答案第4章 数据库安全性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CC评估保证级(EAL)的划分 4.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 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 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Z 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 DAC ) , Bl 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 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 可 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 数据的内容。 5.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答: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定义各个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的存取权限。当用户对数据库访问时首先检查用户的存取权限。防止不合法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 强制存取控制方法:每一个数据对象被(强制地)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强制地)授予某一个级别的许可证。系统规定只有具有某一许可证级别的用户才能存取某一个密级的数据对象。 6.对下列两个关系模式使用GRANT语句完成下列授权功能: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班级号) 班级(班级号,班级名,班主任,班长) 1)授予用户U1对两个表的所有权限,并可给其他用户授权。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ABLE学生,班级 TO U1 WITH GRANT OPTION ; 2)授予用户U2对学生表具有查看权限,对家庭住址具有更新权限。 GRANT SELECT,UPDATE(家庭住址) ON TABLE学生 TO U2; 3)将对班级表查看权限授予所有用户。 GRANT SELECT ON TABLE 班级 TO PUBLIC; 4)将对学生表的查询、更新权限授予角色R1。 CREATE ROLE R1; GRANT SELECT,UPDATE ON TABLE 学生 TO R1; 5)将角色R1授予用户U1,并且U1可继续授予给其他角色。 GRANT R1 TO U1 WITH ADMIN OPTION;称,MAX(工资),MIN(工资),AVG(工资) FROM 职工,部门 WHERE 职工.部门号=部门.部门号 GROUP BY 职工.部门号; GRANT SELECT ON 部门工资 TO 杨兰; 7.针对习题7 中1)~7)的每一种情况,撤销各用户所授予的权限。 1)REVOKE SELECT ON TABLE职工,部门 FROM 王明; 2)REVOKE INSERT , DELETE ON TABLE职工,部门 FROM 李勇; 3)REOVKE SELECT ON TABLE职工WHEN USER ( ) =NAMEFROM ALI; 4)REVOKE SELECT , UPDATE ON TABLE职工FROM 刘星; 5)REVOKE ALTER TABLE ON TABLE职工,部门FROM 张新; 6)REVOKE ALL PRIVILIGES ON TABLE职工,部门FROM 周平; 7)REVOKE SELECT ON TABLE部门工资FROM 杨兰; DROP VIEW 部门工资; 8.理解并解释MAC 机制中主体、客体、敏感度标记的含义。 答:主体是系统中的活动实体,既包括DBMS 所管理的实际用户,也包括代表用户的各进程。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一、填空题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______美国_____诞生。 2.从硬件来看,计算机先后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大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3.微型计算机也称为个人计算机,英文简称__PC__机。 4.计算机的出现,被称为第 4 次产业革命。 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 6.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过程检测与控制、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五个方面。 7.只有1和0的数字系统这称为标准数字系统。 8.对计算机来说,所谓指令只是一堆0和1的组合。 9.8位二进制位称为一个位。 10.二进制数据的长度单位有B、KB、MB、GB、TB。 11.1.4MB=1.4×1024KB,0.02GB=0.02×1024×1024KB。 12.二进制数1011011等于十进制数___91__,十进制数78等于二进制数__1001110_________。 13.ASCⅡ码是一种__7__位进制编码。 14.我国标准的汉字字符集的编码采用__GB2312-80__编码。 15.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由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六部分组成。 16.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PU,由两部分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 17.存储器一般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类型。 18.内存储器接其功能可以分为ROM和RAM两种。 19.通常所说微机的内存容量是指RAM的容量。 20.磁盘存储器是一种外部存储器。 21.磁盘存储器主要有软盘和硬盘两种。 22.CD-ROM的中文名称为只读紧凑式光盘。 23.扫描仪是一种输入设备,打印机是一种输出设备。 24.没有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