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反思与策略-4页文档资料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反思与策略-4页文档资料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反思与策略-4页文档资料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反思与策略

1.前言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与技能课,要求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电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与事实证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不适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教法,学生学完本课程后,真正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寥寥无几。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并加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1)教材难度较大

迫于生源紧张的压力,中职学校对学生入学的条件降低了要求,绝大多数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而目前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是大学教材的浓缩,其内容和结构没有摆脱大学教材的框架,内容偏深,理论水平偏高,很多学生难以理解。

(2)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断灌输给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讲得过多、过细,并且缺乏新意,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造成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

(3)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大多采用“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绘制电路图上,教学效率低且效果不理想,教学过程更是枯燥乏味。

3.应对策略

(1)降低教材难度,突出实用性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有些内容也较为深奥。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对难理解,应用少的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降低难度,使大部份学生都有信心和决心学好本课程。例如,在讲解集成运放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时,应该精简内部电路分析,突出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和功能应用。而振荡电路这一块,因为涉及到信号的反馈,对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简单介绍电路的功能及应用便可。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物教学法。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引入实物,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达到易于理解和加深记忆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二极管时,教师应先收集多种不同类型的二极管,在教学过程中现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仅了解它们的外型、特点,还学会根据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利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的好坏。通过实物讲解和现场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教师采用案例引导的方法来说明理论知识,学生通过案例的研究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例如,在数字电路设计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三人抢答器电路。教师先展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说出数字电路的设计过程,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以半开放式分析方法指导学生从数码显示器到译码器和编码器分步设计电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