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53银杏叶提取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田季雨刘澎涛*李斌*综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 710032)

总装备部518医院(西安 710012)

银杏(Ginkgo biloba)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其药用部位主要是叶和果,我国的银杏资源居世界首位。20世纪60年代,西德对银杏叶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的循环系统、脑功能有改善作用,从此展开了对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广泛研究。近年来,美国将银杏叶用作保健食品,欧洲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植物药,广泛用于防治记忆力下降、痴呆及心脑血管疾病[1]。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其临床应用范围亦逐步扩大。现将国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

1.1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

1.1.1 主要活性成分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分析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160多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二萜内酯和黄酮苷及有机酸等。其中萜类化合物为强效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包括银杏苦内酯A、B、C、M、J、银杏新内酯和白果内酯,均具有二萜或半萜结构。银杏内酯分子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6个5元环,包括一个螺(44)壬烷,一个四氢呋喃环和3个内酯环,常见代号BN52020、BN52021、BN52022、BN52023、BN52024,分别代表银杏苦内酯A、B、C、M、J,其中BN52021在银杏中的含量为0.2%,选择性抗PAF的活性最强。银杏叶含35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双黄酮6种,黄酮苷元、黄酮苷24种,包括白果黄素、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等。

1.1.2 其它有效成分 含有有机酸、烷基酚和烷基酚酸、甾体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其中包括5种桂皮酰衍生物,有报道其Ia、Ib对心血管系统有调节作用,但尚未被证实。有机酸中的大尿喹啉酸类可能是广谱的中枢神经氨基酸拮抗剂,可能具有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改善脑代谢的作用,但未经最终证实。

1.1.3 有害成分银杏外果皮及叶中含有的烷基酚和烷基酚酸类可能具有致过敏、致畸变作用,其主要毒性成分4'-甲氧基吡哆酸为维生素B6拮抗剂,抑制大脑中的谷氨酸转化为γ-氨基丁酸,而后者是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一种中枢性介质。

1.2 标准银杏叶提取物及其组成成分

目前国际上标准银杏叶提取物是按德国Schwabe专利工艺生产的EGb761,其成分包括:黄酮24%,萜内酯6%,白果酸小于0.0005%,原花青素类7.0%,羧酸类成分13.0%,儿茶素类2.0%,非黄酮苷类20%,高分子化合物4.0%,无机物5.0%,水分3.0%,其它3.0%。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EGb761的药理作用是各种相对固定组成的组分

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药效作用主要包括调节血管、增强认知力、缓解压力和基因调整四大作用[2]。

2.1抗氧化作用

因为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而被广泛使用,实验研究表明此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Bridi R等[3]对小鼠PD及AD模型给予EGb761后,检测其海马、纹状体、黑质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海马、纹状体和黑质区域的CAT和SOD活性增强;海马区的LPO活性下降。提示EGb761清除自由基和治疗氧化损伤性疾病的可能机理。Du等[4]观察EGb761对体外缺氧-复氧导致的鼠肝脏线粒体损害的保护作用,发现EGb761在缺氧前对线粒体功能无影响,但在缺氧-复氧后则呈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表明EGb 761通过清除线粒体产生的超氧化物阴离子,保护线粒体的ATP合成,对抗缺氧-复氧所造成的损害。

2.2 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孙保亮等[5]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将蛛网膜下腔出血鼠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测定两组动物的基底动脉内径、局部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脑内血浆内皮素-1的含量。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对抗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增高,对实验动物缺血性脑损害有保护作用。Sun等[6]通过蛛网膜下腔出血鼠模型进行研究,模型鼠血清NO含量的减少和脑组织中NO含量的增加分别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和神经系统损伤。银杏叶提取物能通过逆转NO病理改变而减轻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性损伤。Tadano T等[7]观察EGb对结扎鼠双侧颈动脉所造成的脑缺血的影响,10min动脉闭塞造成严重的记忆损害,于闭塞前1h口服EGb 50或100 mg/kg,能显著改善记忆力,口服类黄酮对东莨菪碱诱导的健忘有明显的恢复效果,认为EGb对脑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效果。

2.3对痴呆与精神分裂症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低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的活性,后者与精神抑郁有关。16例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三甲丙咪嗪(200 mg)6周后,其中8例给予EGb(240 mg/d)连续治疗4周,其余8例仍继续单纯服用三甲丙咪嗪,采用多导睡眠图、认知心理活动和精神病理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EGb Li 1370对抑郁患者的睡眠和认知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8]。Zhang等[9]将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使用抗精神病药氟哌丁苯,一组并用EGb。治疗前后分别测定SOD水平,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并用EGb组,两项评估值显著增加,其SOD水平显著下降。抗精神病药组只有SANS值增加,表明EGb可以增强氟哌丁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特别是在控制其阳性症状方面效果较好,这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Le Bars PL等[10]进行了一项为期26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平行试验。采用治疗意向(ITT)分析,244例阿尔茨海默病及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患者符合ICD-10 和DSM-III-R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估有3个指标: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识别测验部分(ADAS-Cog),主要分析患者认知能力之改善效果;Geriatric Evaluation by Relative's Rating Instrument(GERRI),用于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行为能力;临床整体印象改变(CGIC),评估患者的一般精神状态。结果表明EGb761(40 mg,3次/d)可以明显提高上述3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意义。

2.4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Carini M等[11]对比了银杏叶提取物(GB)与银杏叶提取物和卵磷脂(PC)复合物(GB-PC,1∶2,w/w)的抗氧化活性及心脏保护作用,分别给予大鼠口服5d后,制作大鼠中度心肌缺血(心血流量减少1 mL/min,共20 min)和再灌注(15 mL/min,共30 min)模型。采用TRAP和FRAP法评价药物的抗氧化作用,再灌注结束时左心室舒张压分别恢复为:对照组35%~40%;GB组50.2%;GB-PC

组72.5%。与对照组相比,GB和GB-PC组鼠心脏肌酸激酶释放分别下降22%、71%。GB-PC组心肌前列环素释放率明显高于PC组。银杏叶提取物与卵磷脂结合明显增加总的血浆抗氧化能力。Fitzl G 等[12、13]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STZ糖尿病小鼠心肌缺氧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EGb761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的微脉管具有保护作用,可使心肌线粒体肿胀减轻。

2.5 对青光眼的治疗作用

EGb可以改善中枢和外周血流量,减轻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PAF活性,抗氧化,抑制兴奋性细胞毒性,抗凋亡等作用,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值得推荐[14]。Chung HS等[15]评价了EGb对青光眼的治疗作用,用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治疗前后的眼血流,发现EGb明显增加眼动脉舒张末期的血流量,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对血压、心率、眼内压无影响。提示其对缺血性眼病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6对平衡失调的治疗作用

Cesarani A等[16]将44例因血管性前庭功能紊乱所致眩晕或头昏眼花的患者,随机分为 EGb761和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耳神经和平衡功能检查。发现EGb761诱导轻微的眼急动延迟减少,增加眼急动速率;改善视觉前庭反射;在0.4 Hz 40°/s位点可提高平滑尾随跟踪值,是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组的3倍。在40°/s时两组均不对称地降低眼球最大震颤速率,改善窦状隙前庭视觉反射。服用Egb761的患者中仅2例出现一过性轻微头疼和胃不适。结果表明,EGb761和盐酸倍他司汀作用于不同的平衡受体位点,EGb761能显著改善动眼神经和视觉前庭功能。

2.7 对抗庆大霉素毒性作用

EGb对庆大霉素耳毒性具有保护作用,Jung HW 等[17]对豚鼠给予5 mg/kg的硫酸庆大霉素,记录耳蜗电流描记图,观察电子显微镜下毛细胞、微绒毛的改变,在耳蜗及螺旋器的血管纹有庆大霉素积聚所致损害的改变,局部和全身给予EGb的豚鼠没有观察到这种改变。说明EGb对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有保护作用。EGb可以减轻庆大霉素的肾毒作用,对肾毒作用所致的血尿素、血清肌酐升高有抑制作用,增加血清肌酐清除率,对肾组织和血浆中丙二醛的升高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庆大霉素所致的管状内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有保护作用[18]。

2.8 其它

Onen A等[19]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评估了EGb 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预防作用。将50只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对照组、剖腹手术前予以EGb 50 mg/kg(iv)组、缺血造模前予以等量EGb组以及再灌注前予以等量EGb组。组织病理活检发现,再灌注前给予EGb能明显预防肠坏死。Shih JC等[20]敲除鼠MAO A基因后,发现其脑内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鼠攻击性增强。转基因鼠给予EGb后,其攻击性减低,但其运动行为并没有受影响。表明EGb降低鼠攻击性的作用机理不仅仅是镇静。研究发现EGb可以使MAO A基因敲除鼠额叶皮质5-HT2A受体与其拮抗药酮色林的结合下降16.9%,而EGb的抗攻击作用通过5-HT2A介导。因此,EGb将有可能成为新的抗攻击药。Waynberg J[21]观察了EGb对绝经期前后妇女的性欲和性行为的影响,问卷调查发现,治疗后妇女性能力增强。Ahlemeyer B等[22]证明EGb及其成分银杏苦内酯B和银杏内酯可以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减轻细胞的毒性损伤,减小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的梗死面积。

3 毒副作用

古籍中有银杏果引起中毒的记载。银杏叶也具有毒副作用,近来有报道服用银杏叶后引起麻疹[23]。Granger AS[24]报道2例控制较好的癫痫患者在服用了银杏叶提取物后2周内再次发作抽搐,停止服用后,数月内没有再发作。有报道服用EGb后出现自发性脑出血,值得重视[25]。

4 结语

银杏叶入药时以新脱落的叶为佳,本品原属不常

用中药,味甘、苦涩,性平,具敛肺定喘、止痛功效。《本草品汇精要》中记载银杏叶“归肺经,能敛肺平喘,益心止痛”。现代医学认为银杏叶对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是近代植物药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如何参与国际银杏叶大市场的激烈竞争,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开展中药分离重组工程研究,以标准化的原料和工艺生产高质量的标准化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药理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在进一步深入研究银杏叶中确切的有效成分的同时,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理论融入对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中,为银杏叶的开发应用拓展广阔的前景。

5 参考文献

1 McKenna DJ,Jones K,Hughes K.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01,7(5):70~86

2 Curtis-Prior P,Vere D,Fray P,et al. J Pharm Pharmacol,

1999,51(5):535~541

3 Bridi R,Crossetti FP,Steffen VM,et al. Phytother Res,

2001,15(5):449~451

4 Du G,Willet K,Mouithys-Mickalad A,et al. Free Radic

Biol Med,1999,27(5/6):596~604

5 孙保亮,夏作理,郑澄碧,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

18(11):677~679

6 Sun BL,Xia ZL,Yang MF,et al. 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00,23(2):139~144

7 Tadano T,Nakagawasai O,Tan-no K,et al. Am J Chin

Med,1998,26(2):127~132

8 Hemmeter U,Annen B,Bischof R,et al.

Pharmacopsychiatry,2001,34(2):50~59 9 Zhang XY,Zhou DF,Su JM,et al. J Clin

Psychopharmacol,2001,21(1):85~88

10 Le Bars PL,Kieser M,Itil KZ.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00,11(4):230~237

11 Carini M,Aldini G,Rossoni G,et al. Planta Med,2001,

67(4):326~330

12 Fitzl G,Welt K,Wassilew G,et al. Exp Toxicol Pathol,

2001,52(6):557~568

13 Welt K,Fitzl G,Schepper A. Exp Toxicol Pathol,2001,

52(6):503~512

14 Ritch R. Med Hypotheses,2000,54(2):221~235

15 Chung HS,Harris A,Kristinsson JK,et al. J Ocul

Pharmacol Ther,1999,15(3):233~240

16 Cesarani A,Meloni F,Alpini D,et al. Adv Ther,1998,

15(5):291~304

17 Jung HW,Chang SO,Kim CS,et al. J Korean Med Sci,

1998,13(5):525~528

18 Naidu MU,Shifow AA,Kumar KV,et al. Phytomedicine,

2000,7(3):191~197

19 Onen A,Deveci E,Inaloz SS,et al. Acta Gastroenterol

Belg,1999,62(4):386~389

20 Shih JC,Chen K,Ridd MJ,et al.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00,2(3):467~471

21 Waynberg J,Brewer S. Adv Ther,2000,17(5):255~

262

22 Ahlemeyer B,Junker V,Huhne R,et al. Brain Res,2001,

890(2):338~342

23 Chiu AE,Lane A T,Kimball AB. J Am Acad Dermatol,

2002,46(1):145~146

24 Granger AS. Age Ageing,2001,30(6):523~525

25 Benjamin J,Muir T,Briggs K,et al. Postgrad Med J,2001,

77(904):112~113

(2003-12-30收稿)

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银杏叶性甘,味苦、涩、平,归心、肺经,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之功效。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主要含有黄酮苷和萜烯酯,黄酮苷主要是山奈酚及槲皮素的葡萄糖苷,萜烯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1],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即对GBE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GBE中的黄酮苷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血管流量,清除自由基等作用;银杏内酯则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能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动特性[2]。GBE 在抗脑缺血的作用中,能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和对抗酸中毒,拮抗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和自由基损伤,阻止缺血后炎症反应发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还能明显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3]。 1.1 眩晕症戴春富等[4]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用甲磺酸倍他司汀为对照药,疗程12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2周末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眩晕症状总体评分经Wilcoxon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经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为44.8%,对照组为1 2.9%。 1.2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D)是一种黑质致密层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所致的慢性进行性老年变性疾病,临床以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在对银杏叶的基础研究中发现,GBE除了具有扩血管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抗自由基作用、抗焦虑及镇静作用外,还有抗帕金森病的作用。刘学文等[5]将帕金森病患者68例分为GBE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 GBE20ml/d静滴,连续2周;2组均给予美多巴125~250mg,2~3次/d,每5~7d调整剂量。2周后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E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GBE 治疗帕金森病有良好疗效,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 脑梗死丁国祥等[6]将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舒血宁20ml,脑蛋白注射液60mg,l次/d,静滴,连用14d;对照组单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14d 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疗效及血流变指标,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 2.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 老年痴呆症盛树力[7]使用GBE(120mg/d)和麦角生物碱类(5.9mg/d)及安慰剂对60例轻、中度老年性痴呆进行治疗,每组20例。结果显示GBE和麦角生物碱类都有一定疗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安慰剂组无变化。采用随机双盲方法观察GBE(80mg/d,共3个月)对另一组40例老年性痴呆的疗效,经SKT等量表评定发现,治疗组服药1个月后记忆力、注意力比空白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其他多项测验也有改善。 2 心血管系统疾病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苷通过抑制缩血管物质内皮素(ET) 发挥体内扩血管作用[8],银杏苦内酯则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从而缓解心绞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控制心律不齐和缩减梗死范围来提供对心肌的保护[9]。 武宇洲等[10]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GBE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各30例。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GBE能明显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P<0.01);而对照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

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

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分离方法及药理作用 的研究 摘要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内酯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与自由基能力,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随着对银杏叶成分、药理作用、制剂、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加深,银杏叶在传统治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脂血症以及感染、损伤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主要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和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出其药理作用。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分离药理作用 前言 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的循环系统、脑功能有改善作用,从此展开了对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广泛研究。现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肝脏保护作用、抗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辐射作用、肾脏保护等作用以及抗氧化、促智作用、抗焦虑及镇静作用、调节血脂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等,其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尤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银杏叶提取物能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药理机制有:①增加人血浆抗氧化能力;②减少血检的形成;③降低血清TG;④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缺血组织代谢;⑤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清除氧自由基。 正文 1银杏叶的主要成分简述 银杏叶中的成分比较复杂,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苷类(flavonoidglycosides)、萜内酯类(terpenes)、聚异戊烯醇类(polyprenols)、6-羟基犬尿喹啉酸(6-hydroxykynurenic acid ,6HKA)、有机酸、银杏酚酸类(phenolic acids)及烷基酚、烷基酚酸、又称银杏酸(ginkgolic acids)、4’-甲氧基吡哆醇(4’-O-methypyridoxine)等。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

由此说明单用雌激素是不够的。 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是一种选择性52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元系统突触前52羟色胺释放后的回收再摄取,从而提高突触间隙52羟色胺的浓度,产生明显的抗抑郁效应[7];而雌激素可促进52 H T等神经递质合成[2];二者合用既可改善潮热等症状又可改善抑郁症状。本文结果显示,盐酸氟西汀联合HR T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效果显著优于单用HR T。 参考文献 [1] 王爱铃,鞠雪涛,石紫云,等.超声在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 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1672 1168. [2] 张惜阴,戴钟英,于传鑫,等.实用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46. [3] 孙 静.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 18(3):216.[4] Soares CN,A l m eida O P,Joffe H,et al.Effcacy of esteadi o l fo r the teratm ent of deperssive diso rders in peri m enopausal w om en:a doubieblind,random ized, p lacebo2contro lled trial.A rch Gen P sych iatry,2001,58: 5292534. [5] Saletu B,B randstatter N,M etka M,et al.Double2blind, p lacebo2con2tro lled ho r monal,syndrom al and EEG m app ing studies w ith transdder m al oestradi o l therapy in m enopausal dep ressi on.P sychopar m co logy(Berl),1995, 122:3212329. [6] Joffe H,Groninger H,Soares C,et al.A n open trial of m irtazap ine in m enopausal w om en w ith dep ressi on unresponsive to estrogen rep lace2m ent therapy.W om ens H ealth Gend Based M ed,2001,10:99921004. [7] 石 玉,王汝娟.百优解治疗抑郁症的双盲对照研究.陕 西医学杂志,2002,31(8):9052908. (收稿:2009203223)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 西电集团医院(西安710077) 陈风慧 徐 璐 摘 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银杏叶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各50例,每天静滴1次治疗15d。结果:银杏叶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4%,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明显。 主题词 脑缺血 药物疗法 银杏叶 对比研究 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且复发率高,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我院从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系我院急诊科留观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TCD、CT检查并排除心、肝、肾、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8~78岁,视物旋转31例,合并高血压34例,冠心病30例,颈椎病23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0~72岁,头昏35例,合并高血压25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15例,颈椎病2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既往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2 给药方法 银杏叶提取物组:银杏叶提取物10m 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 脉滴注,每日1次,共15d。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d。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症完全消失或起效时间≤3d。有效:眩晕等症状减轻,可正常工作或生活,或起效时间3~7d。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起效时间大于7d。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2检验。 结 果 两种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种药物起效时间见表2。从表1、表2可见银杏叶提取物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起效时间上银杏叶提取物组也先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例(%)]组 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银杏叶提取物组504163994对照组501025157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银杏(学名:Ginkgo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属裸子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被称为“孑遗植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是地球上仅存为数不多的孑遗植物之一,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对探讨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以及研究其在临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随着对银杏叶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加深,临床对银杏叶的作用越来越关注。其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脂血症以及感染、损伤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银杏叶制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目录 一、引言 (2) 二、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分析 (2) (一)调节血管活性、增加血流量作用 (2) (二)神经保护作用 (2) (三)对脑循环系统的作用 (3) (四)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 (3) (五)抗PAE作用 (4) (六)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4) (七)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5) 三、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 (5) (一)银杏叶提取物在眼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5) (二)银杏叶提取物对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疗效 (6) (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7) (四)治疗高血压 (7) (五)治疗痴呆 (7) (六)治疗糖尿病肾病 (7) (七)治疗哮喘 (8) (八)其它疾病的治疗 (8) 四、结语 (8) 参考文献: (9)

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一、引言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树叶,主要含有黄酮苷和特有的萜烯。黄酮苷主要是山柰酚及槲皮素的葡萄鼠李糖苷。萜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即苦味素,分别有银杏内酯A,B,C,M,J和银杏新内酯共6种。此外,银杏叶中还含有酚类,生物碱类,以及钙、镁、钾、磷、锶、铁等多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银杏叶作为传统植物药具有润肺,平喘,止咳之功效,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银杏叶的中药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大脑退化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症确切疗效,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各种研究成果常见于诸报刊,现就国内外关于中药银杏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综合性论述。 二、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分析 (一)调节血管活性、增加血流量作用 动物及人体实验均证实,银杏叶制剂具有较强的血管活性,增加血流量的作用。银杏叶制剂可以引起兔海绵体及人阴茎海绵体舒张。银杏叶制剂金纳多也可扩张脑部血管,并能使缺血性脑组织脑血流恢复。李旭光等实验证实GBE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使血管紧张素生成减少,醛固酮及儿茶酚胺分泌减少,故有扩张心脑血管、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GBE对血管的作用还表现在能调节血管一氧化氮内皮素(NO/ET)的比值。孙保亮等[12]观察了脑血管痉挛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变化,发现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NS)时NO/ET比值降低,给予GBE后症状改善,NO/ET的比值升高,提示GBE对血管痉挛(CVS)所致脑缺血有防治作用1。 (二)神经保护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与银杏的成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银杏内酯A、B对大鼠脑缺血和半球脑缺血有保护作用,而银杏内酯C和J则没有。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细胞Ca2+超载是细胞死亡的最后通路,细胞内Ca2+超载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功能障碍。GBE及其内酯B还能保护小鼠神经元对抗谷氨酸的损伤,阻止谷氨酸诱发的Ca2+内流的升高,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最近研究报道,GBE能够增强神经细胞活力,减少LDH释放,减轻细胞核形态的改变及DNA的断裂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进一步为GBE对损伤神经系统 1崔艳英:《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中草药,2012年1月,第12卷第8期;

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资料

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 目前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在两种有效成分(黄酮和内酯)和一种毒性成分(银杏酸)上。中国药典对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如下:总黄酮含量≥24%,内酯含量≥6%,银杏酸含量<10ppm。这是提取物在每次临床试验中提取物显示实质功效的等级。 二、银杏叶提取物市场需求分析 2013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达到348.6吨,下图为2009-2014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统计。 国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总销售额估计达20亿~25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出口银杏叶粗提取物金额在2000万美元左右。2012年,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表现出供应稳定的态势,辽宁产含量为100%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出口报价为46美元/公斤。 三、银杏在全国的分布量 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60多个县市,另外台湾也有少量分布。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详见下表。 省份市(县) 江苏泰兴、邳州、吴县、泰县、泰州 山东郯城、海阳、文登 广西灵川、兴安、临贵、桂林 湖北随州、安陆、南潭、孝感、京山 河南新县、光山、信阳、峡县、嵩县 浙江长兴、诸暨、临安、富阳、安吉 贵州盘县、正安、务川、道真 安徽金寨、霍山、舒城、歙县、宁国、广德

湖南祁阳、宁远、道县、资兴、新化、洞口、桑植 四川安县、北川、彭州、都江堰 广东南雄 福建浦城、崇安、龙溪、建阳、上杭 江西婺源、德兴、上饶、分宜 河北遵化、易县 辽宁丹东 我国五大银杏基地: 1、邳州是全国五大银杏基地最大种植基地。现有银杏树成片园21万亩,银杏果年产量900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银杏士青叶产量1.2万吨,约占全国部产量的60%。银杏酮生产能力250吨,占全国总量的80%。 2、“天下银杏第一乡”的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 3、宋店银杏基地为全国五大银杏基地之一。曾被林业部、国家科委誉以“银杏第一园”,“优质高产银杏示范基地”、等各种称号。 4、泰兴,古银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美誉。目前泰兴银杏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5、中国银杏之乡:广东韶关南雄市。 四、银杏叶提取物的功效 1、促进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能同时促进大脑和身体肢体的循环。除了抑制血小板粘着外,银杏提取物调节血管张力和弹力,可令血管循环更加有效率。 2、抗氧化 银杏叶提取物可能在大脑、眼球视网膜和心血管系统中可发挥抗氧化特性。其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因年龄导致的大脑功能衰落。 3、抗衰老 银杏叶提取物提升大脑血流量并对神经系统有极好的滋补作用。银杏对许多衰老的可能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焦虑和忧郁、记忆损伤、难以集中注意力、机敏度下降、智力下降、眩晕、头痛耳鸣、视网膜黄斑部退化(成人失明的最普遍原因)、内耳骚动(其会导致部分失聪)、末端循环不良、阴茎血流不良导致的阳痿。 4、抵抗痴呆、阿兹海默症和记忆力提升 银杏在提升记忆力和感知功能方面较安慰剂明显更加有效。银杏在欧洲被广泛用于治疗痴呆。银杏被认为可有助于防止或治疗这些脑部紊乱的原因是其可增加脑部血流量及其抗氧化功能。 5、调解经前不快 银杏明显地减轻月经前不快症状的主要征候,特别是乳房疼痛和情绪不稳。 6、改善性功能 尽管目前没有关于此功能的双盲试验根据,但病例报告和开放研究提出银杏能使因扑洛扎克类药物及其它抗抑郁药物而来的性功能不良好转。 7、眼部问题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研究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研究 更新时间:2005-7-20 银杏叶中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效果。银杏叶黄酮多为黄酮糖苷。已从银杏叶中分离出二萜内酯有5种,即银杏内酯 A,B,C, J和M,倍半萜内酯1种,即白果内酯(gink- golide)。 国内已开发上市的含银杏叶提取物的品种有固体制剂和注射液,目前市场上作者未见有供注射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原料药,本试验针对其工艺进行了中式规模的研究,该工艺简便,适合于工业生产。 试药与仪器 银杳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山东郑城,经检定,本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银杏叶项下有关规定。槲皮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 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岛津LC-l0ATVP双泵,岛津SPD-10AVP 紫外-可见检测器。CLASS-VP色谱工作站。试剂:乙腈为色谱纯,乙醇为医用酒精,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ZFQ-971型旋转薄膜蒸发器。 方法与结果 1 工艺过程 1.1 粗品制备 已经粉碎至0.3~0.5cm碎块的银杏叶以70%乙醇60℃温浸提取,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3~1.09,50℃测),加 4倍叶重量的水,1~4℃冷藏放置8h,过滤。滤液上DM13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以3~4倍柱体积水、 3倍柱体积15%乙醇、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 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粗品。 1.2 精制过程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及食用价值 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药效学的研究成果、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作一综述,以进一步了解银杏的综合价值。 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公孙树、鸭掌树,系最古老的中生代孑遗稀有植物之一,仅存一科一属一种,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银杏为我国特产,主产于河南、湖北等地。银杏的种子、根、叶均可药用。《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有益肺气、定痰喘、止带浊、缩小便、通经、杀虫等功效。20世纪60年代,德国对银杏叶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循环系统、改善脑功能有良好的作用,从此开始了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现代研究。1990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举行的两次大脑老化新趋势和治疗脑缺血的学术会议上,法国和德国科学家介绍了银杏叶提取物有延缓细胞老化、抗衰老、防治中老年脑功能不足的保健功效。目前,世界各地相继开展了药理、保健、临床、食品等理论及技术研究,我国已有大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药品、食品出口和上市,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药品。1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及测定方法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苷类和萜类物质。黄酮苷占24%,以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为主;萜类占6%,以银杏内酯、白果内酯为主;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

目前,国际上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要求是:黄酮苷>24%,银杏内酯>6%,银杏叶酸<5mg/kg[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D规定的HPLC法测定银杏叶提 取物中的总黄酮。2银杏叶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2.1改善心脑血循环药理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有通过降低血液黏性改善微循环系统的功能[2]。银杏酮可抑制血管紧张素酶(ACE)[3]。ACE的作用是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而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外周小动脉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ACE被抑制后,不但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和醛固酮及儿茶酚胺的分泌,且延缓了舒缓激肽的降解灭活,从而扩张脑血管、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银杏酮用于豚鼠离体心脏灌流,可引起冠状血管扩张,注射于豚鼠后肢动脉,可扩张后肢血管。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小鼠的长期记忆功能,并对大鼠的帕金森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4]。目前,临床应用银杏叶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症,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2抗病毒 银杏叶甲醇提取物十七碳烯水杨酸、氯仿提取物白果黄素有抑制EB病毒活性、TPA致癌启动因子的作用,且活性很强[其效果超过了维生素A酸。2.3抗菌消炎银杏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6]。银杏叶中双黄酮物质参与了炎症反应,从中分离出的几种抗炎成分,其效果为: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银杏双黄酮(ginkgentin)>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2.4解

银杏提取物标准

中国药典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 我要投稿作者:不详出处:不详时间:2010-11-23类别:银杏叶提取物人气:432 中国药典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 制法:乙醇(不是甲醇)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喷干,粉碎。 性状:浅棕黄色至棕褐色粉末;味微苦。 检查:水分小于5.0%; 炽灼残渣小于0.8%; 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即20ppm以下。 黄酮苷元峰面积比,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至1.5。(如果超过1.5,则应怀疑被人为添加了槲皮素或者芦丁。) 总银杏酸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即10ppm。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24.0%; 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

萜类内脂总量不得少于6.0%; 萜类内脂总量=白果内脂+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银杏内脂C。 银杏叶提取物 Ginkgo Biloba Extract (1)原料级标准(不可直接用于制剂)(1)Routine 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 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 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 (2)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2)CP2005 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 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 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 银杏酸<10ppm Ginkgolic acid < 10ppm (3) 低酸银杏叶提取物 EGB761 (3) EGB761 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 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 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 银杏酸<5ppm Ginkgolic acid < 5ppm (4)超低酸银杏叶提取物(4)Minimal acid

银杏叶的药理

研究发现银杏叶可治“经济舱综合症”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药用植特研究中心的化学病理博士戴维-曼特勒近日表示,中国的一种传统药用植物银杏树叶可以有助于减少被称为“经济舱综合症”的致命性血栓疾病的发病率,这种疾病经常侵扰长时间乘飞机出行的旅客,尤其是旅客长时间坐在拥挤的经济舱的情况下,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这位资深研究人员称,银杏树叶中含有的一种成份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长时间乘飞机出行的旅客患上“经济舱综合症”、又名深度静脉血栓(DVT)这一疾病。就在上个月,一名28岁的英国女乘客在刚刚坐了20个小时飞机后走出机场不久就瘫软在地,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病因就是DVT。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疾病与身体长时间不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再坐在拥挤的经济舱里就会加重病情。由于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的血液粘稠症状有可能使静脉血管内出现血栓,这种情况最容易在大腿部位出现。血栓会继续扩大至心脏或肺部,从而引发突然死亡。此前有医生指出,如果病人能够及时服用阿斯匹林药片可以减缓病情,因为这种药剂能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但是,曼特勒博士表示,阿斯匹林也会产生副作用,包括容易引起流产、胃部出血以及胃溃疡等。此外,12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服用阿斯匹林,因为其容易引发脑和肝疾病。 曼特勒博士指出,银杏树叶却是一种“极具创意的”治疗药物,与阿斯匹林一样,它有助于血液的稀释,而且其近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药物成份,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主要医药用途就是治疗血栓、血管曲张以及血液循环不畅等疾病。因此,将银杏树叶应用于治疗DVT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6510427769.html, 2000/11/06 银杏叶黄酮(Ginkgo Leaf Flavonoid,GF),其分子中含有还原性羟基(-OH)功能基团、可直接发 挥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可直接捕捉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通过对其 起一种氢原子供体的作用而阻断和终止自由基连锁反应链,而阻止和抑制氧自由基反应和脂 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抑制LPO及其代谢产物MDA和共轭二烯等毒副物质的生成。 同时,黄酮类还参与调节和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 实验结果提示,GF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有益于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小鼠肝细胞接受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 的损伤,而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这种损伤主要表现在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大以 及由此导致的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力的降低。从银 杏叶中提取的槲皮素黄酮苷类可以显著抑制线粒体的这种变化,从而保护紫外线 引起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产品知识的名词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即血小板活化因子。 一种强效生物活性磷脂,由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肺、肝和肾等多种细胞和器官产生。PAF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PAF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可引起血小板聚集,中性粒细胞聚集和释放;产生大量活性氧、白三烯等炎性介质。PAF阻断药 PAF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PAF受体阻断药能阻止PAF与受体结合,因此对与PAF生成过量有关的疾病如哮喘、败血性休克等应当具有治疗意义。 银杏黄酮 银杏黄酮亦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 [本品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提取物。 [植物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湖北、江苏、广西、四川、河南、山东、辽宁等地。. [产品性状]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为浅黄棕色可流动性棕黄色粉末,略有银杏叶香味。 [产品含量]总黄酮甙含量:24-26%(HPLC法),总萜内酯含量8-10%(HPLC法)白果内酯≥2.5% 银杏内酯A≥1.4% 银杏内酯B≥1.2%,银杏内酯C≥0.9% ,银杏酸≤1-5ppm重金属含量≤20ppm AS≤1PPM 干燥失重≤3%,炽灼残渣≤1.5%,溶济残留≤1% 。 [产品用途]适用于制药、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 [适用范围]增加脑血管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血管循环功能,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损害,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清除有害的氧化自由基,提高免疫能力,具有防癌抗衰功能。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等病有神奇疗效。 1. 促进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能同时促进大脑和身体肢体的循环。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的一个主要保健功能就是抑制一种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物质,PAF是一种从细胞中释放的介质,其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堆积在一起)。高含量的PAF会导致神经细胞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血流量降低,发炎,和支气管收缩。与自由基非常相似,高PAF水平也会导致衰老。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可在缺血(体内组织缺少氧气)时期内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不受损伤。该功能可能能对苦于中风的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除了抑制血小板粘着外,银杏提取物调节血管张力和弹力。换句话说,其可令血管循环更加有效率。该提升循环效率作用对循环系统中的大血管(动脉)和较小血管(毛细血管)都有同样作用。 2. 抗氧化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可能在大脑,眼球视网膜和心血管系统中可发挥抗氧化特性。其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因年龄导致的大脑功能衰落。银杏叶提取物在大脑中的抗氧化功能特别使人感兴趣。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易受自由基攻击。自由基导致大脑损伤被广泛认为是导致伴随衰老而来的多种疾病的影响因素,其中甚至包括阿兹海默症。 3. 抗衰老功能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提升大脑血流量并对神经系统有极好的滋补作用。包含上万患者的数百次科学研究证实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功效对包括大脑血流不足和老年患者的智力衰退在内的诸多问题的效力。银杏对许多衰老的可能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焦虑和忧郁、记忆损伤、难以集中注意力,机敏度下降、智力下降、眩晕、头痛、耳鸣(耳中鸣响)、视网膜黄斑部退化(成人失明的最普遍原因)、内耳骚动(其会导致部分失聪)、末端循环不良、阴茎血流不良导致的阳痿。 4. 痴呆,阿兹海默症和记忆力提升 科学家回顾了所有已出版的对银杏和轻微记忆损伤的高质量研究,并得出结论:银杏在提升记忆力和感知功能方面较安慰剂明显更加有效。银杏在欧洲被广泛用于治疗痴呆。银杏被认为可有助于防止或治疗这些脑部紊乱的原因是其可增加脑部血流量及其抗氧化功能。尽管许多临床试验有科学上的缺陷,银杏可能增加阿兹海默症患者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证据仍被抱以很大期望。 5. 月经前不快症状 一次评价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对有月经前不快症状妇女益处的双盲受控安慰剂研究,该试验包括143名年龄在 18-45岁的妇女,并跟踪她们两个月经周期。在第一个周期的第16天每个妇女都收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每天

银杏叶片的功效及毒副作用

银杏叶片的功效及毒副作用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又名白果叶。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本世纪60年代,西德即开始了银杏叶的研究。他们发现,银杏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份,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质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奇特功效。 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银杏中不但含有黄酮类物质,而且还有萜内酯类、酚类等化合物,它们卓越的药理作用已被人们逐渐认识。 银杏叶的功效 : 1、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显著改善作用。 2、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 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份,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4、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西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 5、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6、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7、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8、预防冠心病心绞痛 银杏叶提取物对预防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作用,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务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对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9、预防高脂血症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降低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 10、预防脑血管疾病 通过对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发现它能够改善细胞血液循环、活化细胞代谢,因而对老年痴呆症、脑损伤后遗症、脑血栓等疾病的疗效显著。 11、抗癌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还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在临床上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5月诊断入院的100例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将其划分 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见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实 施治疗后,A组50例患者中,治愈29人,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 有效率为78%;B组50例患者中,治愈23人,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8%,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 于B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比较理想的 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头痛症状,且 见效时间短,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脑供血不足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4)23-0144-01 目前,我国有3500万的脑血管病患者,在人类各种疾病的致死率排序中, 脑血管疾病一直居于前三位,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已经位居死因之首,其具有发病 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人们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脑供血不足,是常见的脑血 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是由于人脑突发性的局部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的缺血缺 氧而导致的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疾病,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当高,严重威胁 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突然原因不明 的晕倒或跌跤等。临床上的病理分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 感神经型[1]。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5月诊断入院的100例脑供血不足的患者, 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在53~69岁之间,平均年龄 61 岁。100例患 者中颈型脑供血不足26例,神经根型19例,脊髓型16例,椎动脉型25例,交 感神经型14例,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将其10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 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治疗。 1.3治疗方法 A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滴注,具体操作是把10mL的银杏叶提取物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或者0.5%的葡萄糖注射液均匀混合后实施治疗,1次/天,疗程为15天。B组给予丹参酮注射液静脉滴注,具体操作是把丹参酮注射液20mL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或者0.5%的葡萄糖注射液均匀混合后实施治疗,1次/天,疗程为15天。 1.4:评定标准[2]: 依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效果可分 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治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可计算出总有效率。①治愈:患者的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主要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头痛、头晕、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7卷第6期 总第74期 二〇〇九年六月?己丑年 75 人参不良反应主要有两方面,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在不同的系统表现症状不同。在神经系统主要出现头痛、头晕、发热、烦躁不安、易醒、失眠、多汗、欣快感、甚至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在心血管系统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悸、心率减慢、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在内分泌与代谢系统主要出现低血钾。在消化系统出现腹胀痛、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等。在呼吸系统主要出现呼吸急促、哮喘。在血液系统主要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鼻出血。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色丘疹或皮肤发红、全身浮肿、发绀等。 滥用人参引起的副作用,称为人参滥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兴奋效应,如易醒、失眠、神经衰弱、震颤、高血压、欣快感等中枢神经兴奋和激动症状,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低血压、晨间腹泻、水肿、性情抑郁,个别患者发生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一般下列10种人应禁用人参: 1、怀孕妇女。孕妇服用人参,其成分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易增“胎火”导致难产。 2、婴幼儿童。14岁以下的孩子,为纯阳之体,不宜用人参大补元气,否则易引起性早熟。 3、感冒患者。若服用人参犹如火上浇油,反而会使风邪蕴于体内不得外泄。 4、遗精早泄者。遗精、早泄多因心火亢盛、湿热、肾虚所致。若服用人参会加重病情。 5、急性胃肠炎患者。若服用人参则邪不得解,胃无以和,肠无以清,反而使病情加重。 6、肝胆疾病患者。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肝炎等,若服用人参反而助湿生热,使病情加重。 7、胃肠溃疡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急性发作期、出血期,服用人参出血更多。 8、 高血压患者。服人参易加重“肝阳肝火”症状,使眩晕难平,血压难降。 9、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红斑狼疮、类风湿、硬皮病等,“阴虚火旺”者居多,服人参影响治疗和康复。 10、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属肺阴亏损,虚火旺盛,服人参会使肺阴更虚,虚火愈旺,使咯血加剧。 综上所述,使用人参需明辨虚实,辨证论治,合理进补,切不可滥用,误受其害。 (编辑:史金花 收稿日期:2009-03-11) 关键词:银杏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09.06.063 文章编号:1672-2779(2009)-06-0075-02 银杏是落叶乔木,常见于名山古刹中,其叶子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和二萜内酯两类。银杏叶黄酮类主要有槲皮素苷、山奈酚苷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分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酮。到目前为止,从银杏叶中共提得6个萜类化合物:银杏萜内酯A 、B 、C 、M 、G 和银杏新内酯,它们都有二萜或半萜结构,银杏内酯分子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6个5圆环,包括一个螺(44)壬环,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三个内酯环。它的抗PAF (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选择性和活动性最强。 1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 1.1 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离体和在体实验证明其能完全阻止PAF 引起的兔、鼠、猪等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但不能干扰肾上腺素引起的聚集。 1.2 对心肌功能及心肌梗死的作用 能阻止静注丁卡因引起的雄鼠心肌衰退,抑制缺氧引起的人和猪冠状动脉收缩及消除PAF 引起的犬心脏心律失常。实验证明麻醉兔经冠状动脉闭塞90min 和再充血180min 后导致心肌组织严重损伤,给予银杏叶后能明显抑制纤维化作用和复活梗死程度。 1.3 对血管的作用 豚鼠动脉内注射银杏叶提取的黄酮叮能舒张后肢血管,对局部注射作用更强。后经实验 证明槲皮素、山奈酚及异鼠李素三个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和解除痉挛作用。此外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 1.4 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法国学者报道银杏标准提取物对三乙基锡中毒的大鼠有恢复大脑清醒的作用。它也能促进成年雄性大鼠穿透性大脑损伤的恢复。也有报道银杏提取物对大脑及血-脑脊液屏障有保护作用,并对脑代谢和神经递质有一定影响。 1.5 对耳、眼的作用 银杏内酯能阻止PAF 引起的内耳电位(尤其内淋巴位)的变化,抑制速尿灵导致的耳蜗变化。PAF 能引起兔眼内压的增加,而银杏内酯能消除其过高压力,同时也降低眼房水中因激光照射虹膜而增加的PGE 2和蛋白含量。 1.6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银杏内酯可以显著改变PAF 和内毒素所致鼠胃肠溃疡,对局部肠缺血引起的黏膜损伤也有改善。有人报道,银杏内酯对肝硬化有潜在疗效,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可能有用。 2 银杏叶的临床应用 2.1 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笔者采用银杏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3例,实验结果表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从静息心电图缺血变化改善依次为94%及64%,全血比黏度高切变值改善为84%,提示细胞变形能力不同程度改善。该药对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无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The 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inkgo biloba leaf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药学072 梁鹏举指导老师邢旺兴 摘要: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1]。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国内开始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并相继研制成制剂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银由于银杏叶独特的药理和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下,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渴求更加强烈,因而使其成为全球研究药物的热点。 关键词:银杏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银杏(Ginkgo biloba)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是叶和果。近年来,美国将银杏叶用作保健食品,欧洲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植物药,广泛用于防治记忆力下降、痴呆和心脑血管疾病。现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银杏叶的化学成分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在银杏叶中发现的化合物已达160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此外,还有有机酸类、酚类、聚戊烯醇类、原花青素类和营养成分等。 1.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都含有C15核,在银杏叶提取物中的含量约占5.9l%,目前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已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有40种[2-4];根据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 1.1,l单黄酮银杏叶中的单黄酮有7种;山萘素、槲皮素、异鼠李素、洋芹素、木樨草素、三粒麦黄酮、杨梅树皮素,它们的结构中含有5,7,4〃—三羟基,3-0H连接糖基,糖基以是单糖、双糖、三糖,大多数为葡萄糖和鼠李糖;前3种是其主要成分,被作为银杏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有效成分。 1.1.2双黄酮双黄酮即二聚体黄酮,通常是裸子植物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在银杏叶中已发现的双黄酮有6种;阿曼托黄素、白果黄素、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穗花杉双黄酮、5,-甲氧基白果黄素。分子结构皆以芹菜素3’、8〃位碳链相连接而成的二聚体,含有1~3个甲氧基。有研究表明双黄酮具有抗炎、抗组织胺的作用,其活性随甲氧基的增加而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