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MATLAB实验3

北京交通大学MATLAB实验3
北京交通大学MATLAB实验3

北京交通大学MATLAB 实验3

实验内容

一、

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t 2,- t 2,t 2sin t 在[0,2]t π∈内的曲线图;选择合适的“曲线

线型”,“曲线颜色”、“标记符号”选项,并在图形上加注坐标轴名和图名。 仿真程序:

%实验三,题1 close all;clear all;clc; t=linspace(0,2*pi,1024); y1=t.^2; y2=-t.^2; y3=(t.^2).*sin(t);

figure(2);plot(t,y1,':y',t,y2,'--g',t,y3,'-r'); legend('y=t^2','y=-t^2','y=t^2*sin(t)'); title('三个函数图形');xlabel('t');ylabel('f(t)'); 仿真结果:

二、

选择合适的θ的范围,讲同一图形窗口分割成2行2列绘制下列4幅极坐标图

23(1) 1.0013(2)cos(3.5)

sin (3)(4)1cos (7)

ρθρρρθθ

θ

θ===

=-

仿真程序:

%实验三,题2

theta=linspace(0,16*pi,2048);

subplot(2,2,1);polar(theta,1.0013*theta.^2); subplot(2,2,2);polar(theta,cos(3.5*theta)); subplot(2,2,3);polar(theta,sin(theta)./theta); subplot(2,2,4);polar(theta,1-(cos(7*theta)).^3);

仿真结果:

三、

用鼠标左键在图形窗口上取5个点,在每个点的位置处写出一个字符串来显式鼠标

点的横坐标值,然后将这些点连成折线。 仿真程序:

%实验三,题3 close all;clc;clear all; axis([0,10,0,10]);

hold on;

box on;

x=[];y=[];

while(1)

[x1,y1,button]=ginput(1);

if(button~=1)

break;

end

plot(x1,y1,'ro');

x=[x,x1];

y=[y,y1];

text((x1+0.1),y1,mat2str(x1));

end

line(x,y);

hold off;

仿真结果:

四、求积分

4

()

a f x dx

=?,其中

2

ln,

()ln16

,2

2sin(1)

2

x if x

f x

if x

?

?

=?

>

?++

?

1.9741

仿真程序:

%实验三,题4

close all;clear all;clc;

syms y1 y2 x;

y1=int(log(x^2),x,0,2);

y2=int(log(16)/(2+sin((x+1)*pi)),x,2,4);

y=y1+y2;

disp(double(y));

仿真结果:

五、求解方程x5+6x4-3x2=10的5个根,并将其位置用五角星符号标记在复平面上,要

求横纵坐标轴刻度等长,注明虚轴和实轴,在title位置上写出方程。

仿真程序:

%实验三,题5

clc;close all;clear all;

factor=[1 6 0 -3 0 -10];

ro=roots(factor);

disp(ro);

scatter(real(ro),imag(ro),'p');

axis equal;

title('x^5+6x^4-3x^2=10');

xlabel('real axis');ylabel('imagine axis(j)');

仿真结果:

六、

某班同学成绩已经存放在矩阵A 中,每行为某一位同学的数据,第1列为学号,

第2列至第4列为其三门课程的成绩,试编程按照3门课平均成绩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成绩表,并放在矩阵B 中。

99234012

957388992340338477809923400966807299234067

9293

59A ?????

?=???

???

仿真程序:

%实验三,题6 clc;clear all;close all; A=[99234012,95,73,88;

99234033,84,77,80; 99234009,66,80,72; 99234067,92,93,59];

[y,index]=sort(mean(A(:,2:end),2)); B=A(index,:); disp(B);

仿真结果:

七、 解如下微分方程,并绘制出图像y (x )

2002()0,|0[0,1,|]1,x x y y y y x ==-===∈-

仿真程序:

function xdot=f_03(t,x)

xdot=[x(2);2*(x(2))^2];

t0=0;tf=1; x0=[0,-1];

[t,x]=ode45('f_03',[t0,tf],x0); plot(t,x(:,1)); title('y=f(x)'); xlabel('x');ylabel('y');

仿真结果: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运算基础 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 z1=2*sin(85*pi/180)/(1+exp(2)) z1 = >> x=[2 1+2i; 5]; >> z2=1/2*log(x+sqrt(1+x^2)) z2 = - + + -

>> a=::; >> z3=(exp.*a)-exp.*a))./2.*sin(a++log(+a)./2) (>> z33=(exp*a)-exp*a))/2.*sin(a++log(+a)/2)可以验证z3==z33,是否都为1) z3 = Columns 1 through 5 + + + + + Columns 6 through 10 + + + + + Columns 11 through 15 + + + + + Columns 16 through 20 + + + + +

Columns 21 through 25 + + + + + Columns 26 through 30 + + + + + Columns 31 through 35 + + + + + Columns 36 through 40 + + + + + Columns 41 through 45 + + + + + Columns 46 through 50

+ + + + + Columns 51 through 55 + + + + + Columns 56 through 60 + + + + + Column 61 + (4) 2 2 4 2 01 112 2123 t t z t t t t t ?≤< ? =-≤< ? ?-+≤< ? ,其中t=0:: >> t=0::; >> z4=(t>=0&t<1).*(t.^2)+(t>=1&t<2).*(t.^2-1)+(t>=2&t<3).*(t.^ 2-2.*t+1) z4 =

MATLAB实验报告(1-4)

信号与系统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并会简单的使用运算和简单二维图的绘制。 2.学会运用MATLAB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 3.观察并熟悉一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4.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 5.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时间微分、积分运算。 6.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相加、相乘运算。 7.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的奇偶分解。 二、实验任务 将实验书中的例题和解析看懂,并在MATLAB软件中练习例题,最终将作业完成。 三、实验内容 1.MATLAB软件基本运算入门。 1). 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 算数运算 向量运算:1.向量元素要用”[ ]”括起来,元素之间可用空格、逗号分隔生成行向量,用分号分隔生成列向量。2.x=x0:step:xn.其中x0位初始值,step表示步长或者增量,xn为结束值。 矩阵运算:1.矩阵”[ ]”括起来;矩阵每一行的各个元素必须用”,”或者空格分开; 矩阵的不同行之间必须用分号”;”或者ENTER分开。2.矩阵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是将矩阵的对应元素分别进行加法或者减法的运算。3.常用的点运算包括”.*”、”./”、”.\”、”.^”等等。

举例:计算一个函数并绘制出在对应区间上对应的值。 2).MATLAB软件的符号运算:定义符号变量的语句格式为”syms 变量名” 2.MATLAB软件简单二维图形绘制 1).函数y=f(x)关于变量x的曲线绘制用语:>>plot(x,y) 2).输出多个图像表顺序:例如m和n表示在一个窗口中显示m行n列个图像,p 表示第p个区域,表达为subplot(mnp)或者subplot(m,n,p) 3).表示输出表格横轴纵轴表达范围:axis([xmax,xmin,ymax,ymin]) 4).标上横轴纵轴的字母:xlabel(‘x’),ylabel(‘y’) 5).命名图像就在subplot写在同一行或者在下一个subplot前:title(‘……’) 6).输出:grid on 举例1: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及步骤 4、有关向量、矩阵或数组的一些运算 (1)设A=15;B=20;求C=A+B与c=a+b? (2)设A=[1 2 3;4 5 6;7 8 9],B=[9 8 7;6 5 4;3 2 1];求A*B与 A.*B? A*B就是线代里面的矩阵相乘 A.*B是对应位置的元素相乘(3)设a=10,b=20;求i=a/b=0.5与j=a\b=2? (4)设a=[1 -2 3;4 5 -4;5 -6 7] 请设计出程序,分别找出小于0的矩阵元素及其位置(单下标、全 下标的形式),并将其单下标转换成全下标。 clear,clc a=[1 -2 3;4 5 -4;5 -6 7]; [x,y]=find(a<0); c=[]; for i=1:length(x) c(i,1)=a(x(i),y(i)); c(i,2)=x(i); c(i,3)=y(i); c(i,4)=(y(i)-1)*size(a,2)+x(i); end c

(5)在MATLAB命令行窗口运行A=[1,2;3,4]+i*[5,6;7,8];看结果如何?如果改成运行A=[1,2;3,4]+i[5,6;7,8],结果又如何?前面那 个是虚数矩阵,后面那个出错 (6)请写出完成下列计算的指令: a=[1 2 3;3 4 2;5 2 3],求a^2=?,a.^2=? a^2= 22 16 16 25 26 23 26 24 28 a.^2= 1 4 9 9 16 4 25 4 9 (7)有一段指令如下,请思考并说明运行结果及其原因 clear X=[1 2;8 9;3 6]; X( : ) 转化为列向量 (8)使用三元组方法,创建下列稀疏矩阵 2 0 8 0 0 0 0 1 0 4 0 0 6 0 0 0 方法一: clear,clc

Matlab实验第一次实验答案

实验一Matlab使用方法和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 2、熟悉Matlab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和程序控制语句 3、熟悉Matlab绘图命令及基本绘图控制 4、熟悉Matla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帮助命令 使用help命令,查找sqrt(开方)函数的使用方法; 解:sqrt Square root Syntax B = sqrt(X) Description B = sqrt(X) returns the square root of each element of the array X. For the elements of X that are negative or complex, sqrt(X) produces complex results. Remarks See sqrtm for the matrix square root. Examples sqrt((-2:2)') ans = 0 + 1.4142i 0 + 1.0000i

1.0000 1.4142 2、矩阵运算 (1)矩阵的乘法 已知A=[1 2;3 4]; B=[5 5;7 8]; 求A^2*B 解:A=[1 2;3 4 ]; B=[5 5;7 8 ]; A^2*B (2)矩阵除法 已知A=[1 2 3;4 5 6;7 8 9]; B=[1 0 0;0 2 0;0 0 3]; A\B,A/B 解:A=[1 2 3;4 5 6;7 8 9 ]; B=[1 0 0;0 2 0;0 0 3 ]; A\B,A/B (3)矩阵的转置及共轭转置

matlab数学实验练习题

Matlab 数学实验 实验一 插值与拟合 实验内容: 预备知识:编制计算拉格朗日插值的M 文件。 1. 选择一些函数,在n 个节点上(n 不要太大,如5 ~ 11)用拉格朗日、分段线性、三次样条三种插值方法,计算m 个插值点的函数值(m 要适中,如50~100)。通过数值和图形输出,将三种插值结果与精确值进行比较。适当增加n ,再做比较,由此作初步分析。下列函数任选一种。 (1)、 ;20,sin π≤≤=x x y (2)、;11,)1(2/12≤≤--=x x y (3)、;22,c o s 10 ≤≤-=x x y (4)、22),exp(2≤≤--=x x y 2.用电压V=10伏的电池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上t 时刻的电压为 ) (0)()(t e V V V t v ---=,其中0V 是电容器的初始电压,τ是充电常数。试由下面 一组t ,V 数据确定0V 和τ。 实验二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试验 实验目的: 1. 用MATLAB 软件求解微分方程,掌握Euler 方法和龙格-库塔方法; 2. 掌握用微分方程模型解决简化的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

实验三地图问题 1.下图是一个国家的地图,为了计算出它的国土面积,首先对地图作如下测量: 以由西向东方向为x轴,由南到北方向为y轴,选择方便的原点,并将从最西边界点到最东边界点在x轴上的区间适当地划分为若干段,在每个分点的y方向测出南边界点和北边界点的y坐标y1和y2,这样就得到了表中的数据(单位mm)。 根据地图的比例我们知道18mm相当于40km,试由测量数据计算该国土 的近似面积,并与它的精确值41288km2比较。

最新版北京科技大学第三次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3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2.进一步掌握绘图程序格式和意义; 3.初步掌握meshgrid, mesh, surf, colordef, colormap, light等使用。 二、【实验任务】 79-7 79-9 三、【实验程序】 79-7 t1=-3:0.1:3; [x1,y1]=meshgrid(t1); z1=x1.^2+y1.^2;

subplot(1,2,1);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mesh(x1,y1,z1),title('x^2+3.*y^2'); subplot(1,2,2);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surf(x1,y1,z1),title('x^2+3.*y^2') 79-9 t=-2:0.1:2; [x,y]=meshgrid(t); z1=5-x.^2-y.^2; subplot(1,3,1),mesh(x,y,z1),title('抛物面') z2=3*ones(size(x)); subplot(1,3,2),mesh(x,y,z2),title('平面') r0=abs(z1-z2)<=0.2; zz=r0.*z2;yy=r0.*y;xx=r0.*x; subplot(1,3,3),plot3(xx,yy,zz,'x'),title('交线') 四、【实验结果】 79-1

Matlab实验五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答案

实验五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从键盘输入一个数,将它反向输出,例如输入693,输出为396 >> clear >> format long g s=input('s=') n=fix(log10(s)); A=0; for i=1:n a=fix(s/10^n); x=fix(mod(s,10^i)/10.^(i-1)); A=A+x*10^(n+1-i); end A+a s=693 s = 693 ans = 396 (2)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其中90-100位A,80-89为B,70-79为C,60-69为D,60以下为E 1)分别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 2)输入百分制成绩后要判断成绩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成绩应输出出错信息 If语句 >> a=input('输入成绩') if a>=90&a<=100 disp('A 成绩合理'); elseif a>=80&a<90 disp('B 成绩合理'); elseif a>=70&a<80 disp('C 成绩合理');

elseif a>=60&a<70 disp('D 成绩合理'); elseif a<60 disp('E 成绩合理'); else disp('成绩错误') end 输入成绩98 a = 98 A 成绩合理 >> a=input('输入成绩') if a>=90&a<=100 disp('A 成绩合理'); elseif a>=80&a<90 disp('B 成绩合理'); elseif a>=70&a<80 disp('C 成绩合理'); elseif a>=60&a<70 disp('D 成绩合理'); elseif a<60 disp('E 成绩合理'); else disp('成绩错误') end 输入成绩148 a = 148 成绩错误 switch语句 >> a=input('输入成绩') switch a; case num2cell(0:59) disp('E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60:69) disp('D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70:79) disp('C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80:89) disp('B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90:100) disp('A 成绩合理'); otherwise disp('成绩错误'); end

实验二 MATLAB程序设计 含实验报告

实验二 MATLAB 程序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的方法。 2.掌握利用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的方法。 3.掌握利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4.掌握利用while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5.掌握MATLAB 函数的编写及调试方法。 二、 实验的设备及条件 计算机一台(带有MATLAB7.0以上的软件环境)。 M 文件的编写: 启动MATLAB 后,点击File|New|M-File ,启动MATLAB 的程序编辑及调试器(Editor/Debugger ),编辑以下程序,点击File|Save 保存程序,注意文件名最好用英文字符。点击Debug|Run 运行程序,在命令窗口查看运行结果,程序如有错误则改正 三、 实验内容 1.编写求解方程02=++c bx ax 的根的函数(这个方程不一定为一元二次方程,因 c b a 、、的不同取值而定) ,这里应根据c b a 、、的不同取值分别处理,有输入参数提示,当0~,0,0===c b a 时应提示“为恒不等式!”。并输入几组典型值加以检验。 (提示:提示输入使用input 函数) 2.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A 、B 、C 、D 、E 。其中100分为A+,90分~99分为A ,80分~89分为B ,70分~79分为C ,60分~69分为D ,60分以下为E 。 要求:(1)用switch 语句实现。 (2)输入百分制成绩后要判断该成绩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成绩应输出出错信息。 (提示:注意单元矩阵的用法) 3.数论中一个有趣的题目:任意一个正整数,若为偶数,则用2除之,若为奇数,则与3相乘再加上1。重复此过程,最终得到的结果为1。如: 2?1 3?10?5?16?8?4?2?1 6?3?10?5?16?8?4?2?1 运行下面的程序,按程序提示输入n=1,2,3,5,7等数来验证这一结论。 请为关键的Matlab 语句填写上相关注释,说明其含义或功能。 4. 的值,调用该函数后,

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物理学_下_答案

新教材下册习题解答(教师用) 第12章 12.1 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形的容器,内部空间被一导热的、不漏气的、可移动的隔板分为两部分,开始其内为真空,隔板位于容器的正中间(即隔板两侧的长度都为l 0),如图12-30所示.当两侧各充以p 1,T 1与 p 2,T 2的相同气体后, 长度之比是多少)? 解: 活塞两侧气体的始末状态满足各自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左侧: T pV T V p 111= 得, T pT V p V 1 11= 右侧: T pV T V p 222= 得, T pT V p V 2 22= 122121T p T p V V = 即隔板两侧的长度之比 1 22121T p T p l l = 12.2 已知容器内有某种理想气体,其温度和压强分别为T =273K,p =1.0×10-2 atm ,密度32kg/m 1024.1-?=ρ.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 nkT p = (1) nm =ρ (2) A mN M = (3) 由以上三式联立得: 12.3 可用下述方法测定气体的摩尔质量:容积为V 的容器内装满被试验的气体,测出其压力为p 1,温度为T ,并测出容器连同气体的质量为M 1,然后除去一部分气体,使其压力降为p 2,温度不变,容器连同气体的质量为M 2,试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 221V p V p = (1) ( )()RT M M M V V p 21 22-=- (2) (1)、(2)式联立得: ()()()V p p RT M M V p V p p RT M M M 21212 1221--= ??? ? ??--= 12.4在实验室中能够获得的最佳真空相当于大约10-14atm (即约为10-10mmHg 的压强),试问在室温(300K )下在这样的“真空”中每立方厘米内有多少个分子? 解: 由nkT p = 得, 12.5已知一气球的容积V =8.7m 3,充以温度t 1=150 C 的氢气,当温度升高到370 C 时,维持其气压

昆明理工大学MATLAB实验指导书(第二次实验)

************************ MATLAB上机指导书 ************************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彭用新 2015年3月

实验三符号计算 一、操作部分:在命令窗口执行命令完成以下运算,记录运算结果。 1.findsym:帮助我们获取系统定义的自变量 f= sym('sin(a*x+b*y)'); findsym(f) 2.numden(获取分子分母), sym2poly,(获取多项式时系数)poly2sym(根据多项式系 数获得符号表达式) [n,d]=numden(sym('x*x+y')+sym('y^2')) p=sym('2*x^3+3*x^2+4'); sym2poly(p) x=[2,3,0,4]; poly2sym(x) 3. collect :合并同类项;expand:展开多项式;horner: 分解成嵌套形式;factor:因式 分解;simplify: 对表达式化简 syms x y; collect(x^2*y+y*x-x^2-2*x) collect((x+y)*(x^2+y^2+1), y) syms x y; expand((x-2)*(x-4)) syms x;horner(x^3-6*x^2+11*x-6) syms x;factor(x^3-6*x^2+11*x-6) syms x;simplify((x^2+5*x+6)/(x+2)) 4. finverse :求得符号函数的反函数。 syms x y; finverse(1/tan(x)) f= x^2+y; finverse(f,y) finverse(f)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0570840.html,pose 求符号函数的复合函数 syms x y; f = 1/(1 + x^2); g = sin(y); compose(f,g) 6. subs :表达式替换。 syms a b;subs(a+b,a,4)

浅析Matlab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第一次实验任务 过程: a=1+3i; b=2-i; 结果: a+b =3.0000 + 2.0000i a-b =-1.0000 + 4.0000i a*b = 5.0000 + 5.0000i a/b = -0.2000 + 1.4000i 过程: x=-4.5*pi/180; y=7.6*pi/180; 结果: sin(abs(x)+y)/sqrt(cos(abs(x+y))) =0.2098 心得:对于matlab 中的角度计算应转为弧度。 (1)过程: x=0:0.01:2*pi; y1=sin(x); y2=cos(x); y3=exp(x); y4=log(x); plot(x,y1,x,y2,x,y3,x,y4) plot(x,y1,x,y2,x,y3,x,y4) 结果: (2)过程:>> subplot(2,2,1) >> plot(x,y1) >> subplot(2,2,2) >> plot(x,y2) ./,,,,2,311b a b a b a b a i b i a ?-+-=+=计算、设有两个复数 6,7,5.4)

cos()sin(2=-=++y x y x y x ,其中、计算的图形。 下分别绘制)同一页面四个坐标系)同一坐标系下(、在( x y e y x y x y x ln ,,cos ,sin 213==== >> subplot(2,2,3) >> plot(x,y3) >> subplot(2.2.4) >> subplot(2,2,4) >> plot(x,y4) 结果: 心得:在matlab中,用subplot能够实现在同一页面输出多个坐标系的图像,应注意将它与hold on进行区别,后者为在同一坐标系中划出多条曲线。 5、随机生成一个3x3矩阵A及3x2矩阵B,计算(1)AB,(2)对B中每个元素平方后得到的矩阵C,(3)sinB,(4)A的行列式,(5)判断A是否可逆,若可逆,计算A的逆矩阵,(6)解矩阵方程AX=B,(7)矩阵A中第二行元素加1,其余元素不变,得到矩阵D,计算D。 过程:A=fix(rand(3,3).*10) ; B=fix(rand(3,3).*10);

MATLAB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MATLAB与数值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实验名称 实验二 线性方程组求解和函数的数值逼近 二、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对病态问题、线性方程组求解和函数的数值逼近方法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实验涉及的核心知识点:病态方程求解、矩阵分解和方程组求解、Lagrange 插值。 实验重点与难点:算法设计和MATLAB 编程 三、实验内容 1. 对高阶多项式 ()()() ()()20 1 1220k p x x x x x k ==---=-∏ 编程求下面方程的解 ()190p x x ε+= 并绘图演示方程的解与扰动量ε的关系。 2. 对2 20n =,生成对应的Hilbert 矩阵,计算矩阵的条件数;通过先确定解获得常向量 b 的方法,确定方程组 ()n H x b = 最后,用矩阵分解方法求解方程组,并分析计算结果。 3. 对函数 ()2 1 125f x x = + []1,1x ∈- 的Chebyshev 点 ()()21cos 21k k x n π ?? -= ? ?+? ? ,1,2,,1k n =+ 编程进行Lagrange 插值,并分析插值结果。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 对高阶多项式

()()() ()()20 1 1220k p x x x x x k ==---=-∏ 编程求下面方程的解 ()190p x x ε+= 并绘图演示方程的解与扰动量ε的关系。 p=[1,-1]; for i=2:20 n=[1,-i]; p=conv(p,n); % 求多项式乘积 end m=zeros(1,21); % m 的最高次幂为20,有21项 hold on x=1:20; d=[-1,0,0.1,0.5,1]; for i=1:5 delt=d(i); m(2)=delt; y=(roots(p+m))'; % 求多项式的根 plot(x,y,'-o','color',[i/5,i/20,i/10]); end title('方程p(x)=0的解与扰动量delt 的关系') legend('delt=-1','delt=0','delt=0.1','delt=0.5','delt=1') 2468101214161820 010 20 30 40 50 60 方程p(x)=0的解与扰动量delt 的关系 delt=-1delt=0delt=0.1delt=0.5delt=1

南邮MATLAB数学实验答案(全)

第一次练习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会作二维、三维几何图形,能够用Matlab 软件解决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中的计算问题。 补充命令 vpa(x,n) 显示x 的n 位有效数字,教材102页 fplot(‘f(x)’,[a,b]) 函数作图命令,画出f(x)在区间[a,b]上的图形 在下面的题目中m 为你的学号的后3位(1-9班)或4位(10班以上) 1.1 计算30sin lim x mx mx x →-与3 sin lim x mx mx x →∞- syms x limit((902*x-sin(902*x))/x^3) ans = 366935404/3 limit((902*x-sin(902*x))/x^3,inf) ans = 0 1.2 cos 1000 x mx y e =,求''y syms x diff(exp(x)*cos(902*x/1000),2) ans = (46599*cos((451*x)/500)*exp(x))/250000 - (451*sin((451*x)/500)*exp(x))/250 1.3 计算 22 11 00 x y e dxdy +?? dblquad(@(x,y) exp(x.^2+y.^2),0,1,0,1) ans = 2.1394 1.4 计算4 2 2 4x dx m x +? syms x int(x^4/(902^2+4*x^2)) ans = (91733851*atan(x/451))/4 - (203401*x)/4 + x^3/12 1.5 (10)cos ,x y e mx y =求 syms x diff(exp(x)*cos(902*x),10) ans = -356485076957717053044344387763*cos(902*x)*exp(x)-3952323024277642494822005884*sin(902*x)*exp(x) 1.6 0x =的泰勒展式(最高次幂为4).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MATLAB工具软件实验(1) (1)生成一个4×4的随机矩阵,求该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程序: A=rand(4) [L,D]=eig(A) 结果: A = 0.9501 0.8913 0.8214 0.9218 0.2311 0.7621 0.4447 0.7382 0.6068 0.4565 0.6154 0.1763 0.4860 0.0185 0.7919 0.4057 L = -0.7412 -0.2729 - 0.1338i -0.2729 + 0.1338i -0.5413 -0.3955 -0.2609 - 0.4421i -0.2609 + 0.4421i 0.5416 -0.4062 -0.0833 + 0.4672i -0.0833 - 0.4672i 0.4276 -0.3595 0.6472 0.6472 -0.4804 D = 2.3230 0 0 0 0 0.0914 + 0.4586i 0 0 0 0 0.0914 - 0.4586i 0 0 0 0 0.2275 (2)给出一系列的a值,采用函数 22 22 1 25 x y a a += - 画一组椭圆。 程序: a=0.5:0.5:4.5; % a的绝对值不能大于5 t=[0:pi/50:2*pi]'; % 用参数t表示椭圆方程 X=cos(t)*a; Y=sin(t)*sqrt(25-a.^2); plot(X,Y) 结果: (3)X=[9,2,-3,-6,7,-2,1,7,4,-6,8,4,0,-2], (a)写出计算其负元素个数的程序。程序: X=[9,2,-3,-6,7,-2,1,7,4,-6,8,4,0,-2]; L=X<0; A=sum(L) 结果: A =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方案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方案

附件2: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方案 在成功举办和两届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基础上,根据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京教高办〔〕2号)精神,我委决定委托北京交通大学承办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为保证比赛公平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竞赛目的举办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是为了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使学生广泛参与到物理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竞赛主题与内容 (一)本次竞赛共设4个题目,详见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题目。(二)竞赛方式及要求 1.每组参赛选手限选其中一个题目在本校进行准备并完成全部实验。实验所需设备及费用由各校自行解决,所需通用仪器和特殊需要的仪器,请提前通知竞赛秘书组。 2.参赛学生须预先提交《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项目说明》及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推荐教师初评表》。竞赛时,参赛队伍需携带参赛作品,当场操作或陈述论文,并进行答辩。 3.参赛作品应力求做到原理明确,装置简便且易于操作,方法巧妙且手段新颖、有特色,现场操作规范,测量结果准确,陈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三、报名与参赛 (一)参赛条件 参赛对象为在京各类普通高等学校秋季学期在校本科大学生。 (二)报名方式 1.请参赛学校将报名信息表,于7月2日前报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2.学生参赛报名由各高校统一组织,每校限报6个队(论文组为2队或以上者,可报7队),每队不超过3名学生。 3.学生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30日,由学校统一将电子版发至联系人信箱。 四、竞赛时间及地点 竞赛定于11月14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11月7日参赛人员可到竞赛现场熟悉环境或预作。 五、奖励

河南城建学院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一熟悉Matlab工作环境 1、熟悉Matlab的5个基本窗口 思考题: (1)变量如何声明,变量名须遵守什么规则、是否区分大小写。 答:变量一般不需事先对变量的数据类型进行声明,系统会依据变量被赋值的类型自动进行类型识别,也就是说变量可以直接赋值而不用提前声明。变量名要遵守以下几条规则:?变量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只能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 ?变量名区分大小写。 ?变量名不能超过63个字符。 ?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名。 ?最好不要用特殊常量作为变量名。 (2)试说明分号、逗号、冒号的用法。 分号:分隔不想显示计算结果的各语句;矩阵行与行的分隔符。 逗号:分隔欲显示计算结果的各语句;变量分隔符;矩阵一行中各元素间的分隔符。 冒号:用于生成一维数值数组;表示一维数组的全部元素或多维数组某一维的全部元素。 (3)linspace()称为“线性等分”函数,说明它的用法。 LINSPACE Linearly spaced vector. 线性等分函数 LINSPACE(X1, X2) generates a row vector of 100 linearly equally spaced points between X1 and X2. 以X1为首元素,X2为末元素平均生成100个元素的行向量。 LINSPACE(X1, X2, N) generates N points between X1 and X2. For N < 2, LINSPACE returns X2. 以X1为首元素,X2为末元素平均生成n个元素的行向量。如果n<2,返回X2。 Class support for inputs X1,X2: float: double, single 数据类型:单精度、双精度浮点型。 (4)说明函数ones()、zeros()、eye()的用法。 ones()生成全1矩阵。 zeros()生成全0矩阵。 eye()生成单位矩阵。 2、Matlab的数值显示格式

第二次数学实验报告Matlab 二维曲线绘图

《数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Matlab 二维曲线绘图 2011年 5月

一、【实验目的】 学习Matlab 绘图的运用,学会制作二维曲线,三维图形的绘画。 二、【实验任务】 P79 第3,5,9题。 1,在同一图形窗口画三个子图…… 2,绘制圆锥螺线的图像并加各种标注…… 3,画三维曲面z=5-x^2-y^2与平面z=3的交线。 三、【实验程序】 1. >> clear >> x=-pi:pi/50:4*pi; y1=x.*cos(x); y2=x.*tan(1./x).*sin(x.^3); y3=exp(1./x).*sin(x); subplot(3,1,1) plot(x,y1,'r*'),grid on title('y1=xcosx') xlabel('x轴'),ylabel('y轴') axis([-pi pi -pi pi]) gtext('y1=xcosx'),legend('y1=xcosx') subplot(3,1,2),plot(x,y2,'b'),grid on title('y=xtan(1/x)sin(x^3)') gtext('y=xtan(1/x)sin(x^3)') legend('y=xtan(1/x)sin(x^3)') axis([pi 4*pi -2 2]) subplot(3,1,3),plot(x,y3,'y'),grid on title('y=exp(1/x)sinx') xlabel('x轴'),ylabel('y轴') gtext('y=exp(1/x)sinx') legend('y=exp(1/x)sinx') axis([1 8 -3 3]) 2. >> clear >> t=0:pi/50:20*pi; x=t.*cos(pi/6.*t); y=t.*sin(pi/6.*t); z=2.*t; plot3(x,y,z) title('圆锥螺线') xlabel('x轴'),ylabel('y轴'),zlabel('z轴') >> t=0:pi/50:20*pi; x=t.*cos(pi/6.*t);

数学实验与数学软件(Mathmaticandmatlab)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 专业:统计学 班级:11级2班 学号:20110723 姓名:晏静

一、按要求计算出下列表达式的值 (1)318, 3 162 53 ?? + ? ?? , 21 eπ+, 2.5 tg, 2 log15; (2)给出π的9位和e的10位近似值; (3)求658和4102的最大公约数及35和25的最小公倍数; (4)产生10个0与10之间随机数的一个表; (5)求虚数1453 i i i i +- -的实部,虚部,模,共轭,辐角。 (6)自己运用Table建立两个表,并进行表运算,如连接、并集、交、排序等操作。

二、因式分解 22212321332112322 1 22(1)()()()4;(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解: 三、解方程(组) 1234234124234-2+344-+-3(1)+31-73+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65432(2)5232002000.x x x x x x -+--++= 四、求极限 () 20 (1)1sin ;(2);(3)56! ctg x n x n n n Lim x Lim n n →→∞ →∞++

(1) (2) (3) 五、求导数 32 22(1)()=ln(x+1+);(2)()=cos 2,; (3)=log (),Z . x f x x f f x e y x y Z xy x y y ???求的导数已知求求关于的二阶导 (1) (2) (3) 六、求下列定积分与不定积分: ()()()12201+sin ln 1+(1);(2);(3)sin (1+cos ) +1(1+)(2+-) x x dx dx x x x x x x ? ? ?2 2-(4)=0,=1,==.y D D x y y x I x e d σ??设是由直线围成的区域,计算的值 (1) (2)

matlab实验内容答案

实验报告说明: matlab 课程实验需撰写8个实验报告,每个实验报告内容写每次实验内容中标号呈黑体大号字显示的题目。 第一次实验内容: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启动和退出MA TLAB 的方法。 2.熟悉MA TLAB 命令窗口的组成。 3.掌握建立矩阵的方法。 4.掌握MA TLAB 各种表达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常用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 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2 2sin 8511z e ?= + (2 )12ln(2 z x =+ ,其中2120.45 5i +? ? =? ?-?? (3)0.30.33sin(0.3), 3.0, 2.9, 2.8,,2.8,2.9,3.02 a a e e z a a --= +=--- 提示:利用冒号表达式生成a 向量,求各点的函数值时用点乘运算。 (4)2 2 2 01 41 1221 23 t t z t t t t t ?≤

12344347873657A -????=??????,131203327B -???? =????-?? 求下列表达式的值: (1)A+6=B 和A-B+I(其中I 为单位矩阵)。 (2)A*B 和A.*B 。 (3)A^3和A^.3 。 (4)A/B 和B\A 。 (5)[A ,B]和[A([1,3],;);B^2] 。 3.设有矩阵A 和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 ????????=????????, 30 161769 23497041311B ?? ?? -?? ??=-?? ????? ? (1) 求它们的乘积C 。 (2) 将矩阵C 的右下角3×2子矩阵赋给D (3) 查看MA TLAB 工作空间使用情况。 4.完成下列操作: (1)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提示:先利用冒号表达式,再利用find 和length 函数。 (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提示:利用find 函数和空矩阵。 第二次实验内容: 实验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建立和执行M 文件的方法。 2. 掌握利用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的方法。 3. 掌握利用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的方法。 4. 掌握try 语句的使用。 二 、实验内容

Matlab数学实验一2015(标准答案版)

Matlab数学实验一——matlab初体验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1] 熟悉MATLAB软件的用户环境; [2] 了解MATLAB软件的一般目的命令; [3] 掌握MATLAB数组操作与运算函数;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熟悉matlab的基础应用,初步应用MATLAB软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实验内容 1.认识matlab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了解matlab的数据输出方式(format) 3. MATLAB软件的数组(矩阵)操作及运算练习; 三、实验任务 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以下具体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问题→原理→算法与编程→计算结果或图形→心得体会) 完成如下题目,并按照实验报告格式和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1.在commandwindow中分别输入如下值,看它们的值等于多少,并用matlab的help中查询这些缺省预定义变量的含义,用中文写出它们的意义。 ijeps inf nan pi realmaxrealmin 2.分别输入一个分数、整数、小数等,(如:a=1/9),观察显示结果,并使用format函数控制数据的显示格式,如:分别输入format short、format long、format short e、format long g、format bank、format hex等,然后再在命令窗口中输入a,显示a的值的不同形式,并理解这些格式的含义。 3.测试函数clear、clc的含义及所带参数的含义(利用matlab的help功能)。 4. 写出在命令窗口中的计算步骤和运行结果。 (1)计算 1.22 10 (ln log) 81 e ππ +- ; >>(log(pi)+log(pi)/log(10)-exp(1.2))^2/81 >>ans = 0.0348 (2) >> x=2;y=4; >> z=x^2+exp(x+y)-y*log(x)-3 z = 401.6562 (3)输入变量 13 5.3, 25 a b ?? ==?? ?? ,在工作空间中使用who,whos,并用save命令将变量存入”D:\exe0 1.mat”文件。测试clear命令,然后用load命令将保存的”D:\exe01.mat”文件载入>> a=5.3 a=

MATLAB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二一维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寻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创建和寻访的几种方法。 2、区别数组运算和矩阵运算的差别。 3、熟悉执行数组运算的常用数组操作函数。 4、掌握数组运算中的关系和逻辑操作及常用的关系、逻辑函数。 5、掌握“非数”、“空”数组在MA TLAB中的应用。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装配有MA TLAB7.6软件的计算机 三、预习要求 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第三章MATLAB的数值数组及向量化运算功能。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答: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有: ①递增/递减型一维数组的创建:冒号生成法:x=a:inc:b 线性(或对数)定点法:x=linspace(a,b,n),x=logspace(a,b,n) ②逐个元素输入法:如x=[0.1,sin(pi/5),-exp(-3),-2*pi] ③运用MA TLAB函数生成法:例ones,rand等。 2、输入以下指令,并写出运行结果。本例演示:数组元素及子数组的各种标识和寻访格式;冒号的使用;end的作用。 A=zeros(2,6) %创建(2×6)的全零数组 A(:)=1:12 %赋值号左边:单下标寻访(2×6) 数组A的全部12个元素 %赋值号右边:拥有12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A(2,4) %双下标:A数组的第2行第4列元素 A(8) %单下标:数组A的第8个元素 A(: , [1,3]) %双下标:显示A的“第1列和第3列上全部行的元素” A([1, 2, 5, 6]') %单下标:把A数组第1,2,5,6个元素排成列向量 A(: , 4:end) %双下标:显示A的“从第4起到最后一列上全部行的元素” %在此end用于“列标识”,它表示“最后一列” A(2,1:2:5)=[-1, -3, -5] %把右边的3个数分别赋向A数组第2行的第1,3,5个元素位置 B=A([1, 2, 2, 2], [1, 3, 5]) %取A数组的1,3,5列的第1行元素作为B的第1行 %取A数组的1,3,5列的第2行分别作为B的第2,3,4行 L=A<3 %产生与A维数相同的“0,1”逻辑数组 A(L)=NaN %把逻辑1标识的位置上的元素赋为“非数” 运行结果: A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