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乡镇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乡镇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乡镇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一、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及基本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3、质变量变规律

质变量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

按照质变量变规律,在现代化建设中,既要注意增加产品数量,更要注意提高产品质量;要掌握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要注意经济效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4、辩证的否定观

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而不是外力的推动;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

5、内外因的辨证关系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6、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7、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1、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阶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创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又用唯物史观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剩余价值,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由于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1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作用、刺激作用、分化作用。

1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它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具有科学性、独创性、完整性等特点。

14、党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7、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中国正处于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任务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

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8、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它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它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如何去实践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世界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二是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三是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始终重视尊重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宪法赋予的其他权益。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应包括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切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在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理所当然地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4、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政治

25、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当代中国,人民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它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两个方面,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是中国人民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要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对西方敌对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对敌对分子颠覆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图谋,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分裂活动,对暴力恐怖活动,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对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腐败现象等等,依法坚决予以防范和打击,用人民民主专政来维护人民的政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6、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第三,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2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28、农村基层组织的组成

农村基层组织,包括设在镇(办事处)和村一级的各种组织,主要是指村级组织。包括基层政权、基层党组织和其它组织三个方面,主要有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团支部、村妇代会、村民兵连及“两新”组织(“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由此可知,农村基层组织涵盖了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

29、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0、“三农”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31、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问题

答: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做好农村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没有农业社会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

32、“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形成购买力,才能使潜在的、巨大的农村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为工业经济的升级发展创造持续的拉动力量,带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使农民“走出去”,即走出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三产业,走出乡村进入城镇,走出农户经营进入大市场。只有当大部分农民走出去,使农村绝

对人口减少,人均可耕地大幅增加,农民才可能大幅增收。

33、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和根本举报

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根本举措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4、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农民增收困难。

35、怎样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应向农村倾斜。二是统筹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积极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形式;在家庭承包经营不变的基础上,寻求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科教兴国战略在广大农村得到落实。五是构建城乡一体的体制框架。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36、新阶段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37、怎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

二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调动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全面正确贯彻农业结构调整方针,不能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化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

四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单产和质量。

五是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8、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是什么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第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述所表示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含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40、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要求,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4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4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4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体现在那些方面

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

45、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7、为什么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廉洁奉公,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人格修养的核心,更是其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决定了我们反腐倡廉的责任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党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从某种意义上讲,作风就是旗帜,作风就是战斗力,作风就是领导干部的生命。执政党的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深入、持久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突出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48、四项监督制度包括哪些方面的制度

《责任追究办法》、《有关事项报告办法》、《“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离任检查办法》等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的监督制度。

49、《责任追究办法》中规定的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

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

50、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程序

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5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52、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如何追究责任?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在提拔任用等方面有什么限制

答题要点:《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已列为考察对象或者提拔人选的,首先将其排除出考察对象或者取消其提拔资格。其中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在提拔任用等方面限制包括: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后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得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53、中组部、中纪委提出的换届纪律要求基本内容

中组部、中纪委提出的换届纪律要求基本内容是: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

54、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三、经济

5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7、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

5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9、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1)产权清晰。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权责明晰。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3)政企分开。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管理科学。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60、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援,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四、法律

6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具有规范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6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6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6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6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66、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五年。

67、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惯例。

6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

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

行政应急性原则:现代法制原则的重要内容,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与通常状态下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它是合理性原则的例外,但是应急性原则并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应急权力同样是行政法治原则所不容许的。

69、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A.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B.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C.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D.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规定。

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A.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B.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C.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

D.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E.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A.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B.行政行为不适当。

70、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71、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72、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四)参加培训;(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提出申诉和控告;(七)申请辞职;(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五、行政管理

73、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74、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

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75、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76、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77、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

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78、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79、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80、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置原则

六、公文写作

81、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82、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83、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84、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一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一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85、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二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6、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87、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

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88、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89、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七、国情、省情、定远县情

90、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分八个部分共30条,包括: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人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总量和增量要有明显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

91、中部崛起战略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部崛起的涵义:中部地区崛起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应当有其可以把握的内涵,以及可以判断的标志。我们认为,中部崛起的涵义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中部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断加快发展的崛起,而不是就中部谈中部的发展。二是中部崛起是以对外开放和区域竞争与合作为动力来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但中央政策的倾斜具有重要的“启动”和促进作用。三是中部崛起是以接近东部中等发展水平为基本目标,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发展。四是中部崛起应该体现整体加快发展的“共同崛起”与部分重点地区率先崛起的双重目标。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提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9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93、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94、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三结合”

计划生育工作要和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95、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应知应会常识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应知应会常识 1.五抓五看:全面履行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看党委(党组)有没有抓加强教育,看有没有抓制度建设,看有没有抓“一把手”,看有没有抓查处,看有没有抓部署、检查、落实。 2.四个亲自: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3.四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省纪委目标要求70%);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省纪委目标要求4:1)。 4.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5.主体责任:党委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四是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五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

6.一岗双责:就是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7. 一案双查: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包括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8.“三转”: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要求,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9.四转一强:省纪委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要求,即: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自身。 10.“两个为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11.“两个全覆盖”:一是“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二是“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12.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3.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农村基层干部应知应会考试题

基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党的宗旨就是。 2、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就是与它产生的。 3.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 4.党支部“三会一课”就是指:定期召开、、党小组会,按时上好。 5.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留党察瞧、开除党籍。 6.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7.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就是、与。 8.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与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9.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年至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10.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与委员,由产生,村民委员会选举结果应。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就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实事求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2.党员享有如下权利:行使表决权、( ),有被选举权 A.监督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3.留党察瞧就是党的纪律处分的一种。《党章》对党员留党察瞧时间作了具体的规定,其最长不超过( )年 A.半年 B.1年 C.2年 4.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等四项基本要求。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 5.( )就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就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发展 B.创新 C. 改革 6.中央委员会委员与候补委员必须有( )以上的党龄。 A.五年 B.八年 C.十年 7.党就是根据自己的纲领与章程,按照( )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A.民主法制 B.民主集中制 C.民主分工 8.党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社会( )才能实现。

工会工作应知应会知识要点

工会干部应知应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1-1-5 15:18:59 点击数: 20 1、工会工作核心理念是什么? 以“亲职工、爱职工、为职工,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为工作的核心理念。 2、工会干部要做到哪“五人”? 当好职工的贴心人、相对矛盾的化解人、诉求的代言人、困难的帮助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人。 3、全市工会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本着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原则,积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主动担当社会稳定第一责任,实现党委满意、各级政府(企事业行政)满意、广大职工满意。 4、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要做到哪“四管”? 管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齐全、管工资及时发放、管生活条件保障、管保险足额缴纳。 5、广大职工争做“四有”、“三型”铁人式职工的内容是什么? 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知识型、创新型、智能型”职工 6、《工会法》规定职工的四项权益有哪些?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7、工会组织要发挥的“三个作用”?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力军作用、代言替行作用。 8、工会的性质?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9、工会会员的产生范围? 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10、工会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1、工会组织的产生? 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12、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人数要求?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13、女职工委员会建立要求? 女职工人数较多的,可以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女职工人数较少的,可以在工会委员会中设女职工委员。 14、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100题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100题 一、党的基本理论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3.党的行动指南: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党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7.党的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8.党的最大优势:密切联系群众。 9.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 10.党员宣誓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1.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其他同正式党员一样。

12.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3.我党成立以来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4.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15.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6.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8.“两个务必”:(1)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2)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

农村基层干部应知应会考试题

基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党的宗旨是。 4 5 8 9 10产生,村民委员会选举结果 应。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2.党员享有如下权利:行使表决权、(),有被选举权 A.监督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3.留党察看是党的纪律处分的一种。《党章》对党员留党察看时间作了具体的规定, 其最长不超过()年 4 5.( 8.党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A.充分民主和人人平等 B.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 C.充分民主和高度发达 9.党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

A.参与权 B.建议权 C.表决权 10.预备党员必须面向()进行入党宣誓。 A.党支部所有成员 B.党旗 C.党徽 11.()是争取入党的首要条件。 A.积极工作,努力学习,为党作出贡献 12 C.不确定 17.以下哪类人不能参加村民委员会选举()。 A.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B.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C.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

18.以下()不属于实施困难党员救助的原则。 A.群众公认原则 B.应急救贫原则 C.公平合理原则 19.村干部补贴的基本原则是()。 A.依法按规分类指导依绩取酬动态管理 21. 22. 23.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A、打击报复 B、无端指责 C、置之不理 2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 制度等方式,( )。 A、及时指导工作 B、及时纠正错误 C、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扶贫干部必备应知应会知识大全

扶贫干部必备应知应会知识大全 一、扶贫干部走访须知 (一)、访问家庭成员基本信息 1、查看居住环境(看是否有房、房屋类型、主体结构和承重部件是否损坏、是否跑风漏雨和走丝开裂、是否有地灾危险及威胁等情况); 2、家庭人口(以户籍为参照、以实际共同生活人口为依据,看人口构成情况,劳动力及其劳动技能情况); 3、看户口簿、身份证(与一户一档是否一致、是否漏人、人员自然增减情况); 4、看有无连心袋(贫困户信息登记表、扶贫政策汇编、连心卡(走访记录)、记账本、户口本复印件、其他佐证材料等资料是否齐全); 5、问致贫原因(致贫原因是否准确、实际原因与信息系统上的是否一致); 6、问耕地面积(土地证、林权证确权面积); 7、饮水情况(水源、水质、水量); 8、问“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即: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医疗、教育保障情况)。 (二)、访问家庭人员健康状况: 1、因残致贫(残疾几级、有无残疾证及残疾补助和护理补贴、有无劳动能力、身体状况); 2、因病致贫(是谁、什么时候患的病、什么病、是否住院治疗、治疗后报销多少、自付多少、是否负担得起)。

(三)、访问是否有在校生,是否享受教育资助: 1、问是否有在校生(学校地址、名称、几年级、是否住校); 2、是否享受教育资助(已享受资助多少、未申请的是否已经申请。注:大学元、)。 (四)、访问何时成为贫困户,经过哪些程序进入的? 1、问贫困户进入时间、看贫困户申请书时间; 2、进入程序(政策宣传→农户申请→入户调查确认(同时上报进行比对)→村组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复审、公告→省备案→纳入系统管理)。 (五)、访问脱贫年度,退出程序? 1、本户脱贫年度是哪年? 2、脱贫退出标准(2014年××元,2015年××元,2016年××元,2017年××元,2018年××元,2019年××元,2020年××元。) 3、脱贫退出程序(村名小组提名→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乡镇人民政府核准、有关负责人签字确认→系统销号)。 (六)、访问家庭收入: 1、生产经营性收入(各项收入多少、总收入多少、生产成本多少); 2、工资性收入(是谁在哪里务工、什么时候去的、月工资多少、有无劳动合同); 3、转移性收入(政府惠农补贴、低保五保、计生补贴、子女赡养、民政补助、救济);

平湖机关事业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库-平湖总工会

平湖市机关事业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库 (党群口) 一、 填充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 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出,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建设,是我 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3、 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到 2020年实现“四个翻一番”目标,即全省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 2010年翻一番。 4、 中共嘉兴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转型升级提速、民生福祉增进、发展环境优 化“三大行动”计划。 5、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自 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 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 三改一拆”)三年行动。 6、 中共嘉兴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指出,紧紧围绕省委提出实现“四个翻番” 实施等部署要求。。 7、 创新实干,勇争一流,就要叫响“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破难、敢于创新,不怕得 罪人”的“四敢一不怕”精神。 8、 2013年市委、市政府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深入开展“有效投入攻坚年” 年”、“创新实干奋进年”活动。 二、 单项选择题 1、 十八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概念是 A 建设美丽中国 B.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C.尊重自然 D. 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2、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__________________ 。 A.企业和企业的关系 B.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C.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D. 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3、 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和 ___________ 的关键作用。 A 生产投资 B 、消费投资 C 消费出口 D 、投资消费 4、 中共嘉兴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在经济工作推进和工作成效上要更加突出看项目、看 平台,看 _____________ 。 A.民生 B.创新 C.科技 D.发展 5、 中共嘉兴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在民生工作推进和工作成效上要更加突出看 _ 看社会管 理服务,看和谐稳定。 A.老百姓满意 B. 居民增收 C.缩小差距 D.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6、 中共嘉兴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在环境工作推进和工作成效上要更加突出看美丽、看 兴绿、 、拆违。 充分发挥 、“一三五”分步 、“城乡环境提升 的基础作用 A.治水 B. 治污 C.低碳 D. 环保 7、 中共嘉兴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 在干部队伍工作推进和工作成效上要更加突出看实干、 看破题、看_____________ 。 A.服务 B.务实 C.清廉 D.创新

各级领导干部党章应知应会知识题库答案大全

各级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知识(党章) 34.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是: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35.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至5年。 36.“三会一课”制度的内容是: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 37.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3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39.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0.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1.入党誓词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42.民主集中制中的“四个服从”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43.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44.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45.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团结党外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领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46.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农村基层干部应知应会学习内容

应知应会学习内容 1、“三会一课”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会”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到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到少召开一次)、党小组生活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一课”指按时上好党课。 2、农村党组织“五个好”目标是什么? 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击映好。 3、什么是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指创建“五个好”农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4、“两推一选”的涵意是什么? 即党员推荐参评,群众推荐测评,党内民主选举。 5、什么是“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 指政治素质好,领富能力强,协调本领强。 6、“一定三有”的内涵是什么? 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 7、什么是“一制三化”? “一制”,即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三化”,即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8、什么是干群即恳谈例会? 干群恳谈例会由乡、村两级干部定期邀请本村离任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理财小组成员以及本村出席乡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例会由包村乡镇干部主持,村支部具体组织和召集,会后落实情况要进行督导、通报和公开。一般每月召开一次。 9、“四议丙公开”是指什么? “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协商、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10、“两育一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指党性教育,技能培育,争当科学发展先锋。 11、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是什么?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12、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是?

工会工作基本知识学习知识学习问答题

工会工作基本知识学习问答题 篇一:工会基础知识学习问答 工会基础知识学习问答 1、中国工会的性质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 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2、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全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和发挥工会的什么作用 要求:一是要求我国工人阶级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 二是要求我国工人阶级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 作用: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3、中国工会十五大的报告中提出的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推动科学发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广泛开展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更加充分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手段,大

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推动共建共享,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为重点,健全完善维权机制,不断增强维权实效;加强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以职代会为基本制度,扩大有序参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激发组织活力,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为着力点,提高领导机关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水平,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以职工为本,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 5、“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来的 2004年底,中提出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是在正确认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当前职工队伍发展现状和特点,全面分析国内外工会运动变化的形势和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工会理论创新的崭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充分反映。 6、上级工会在组建基层工会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根据的规定,“上级工会可以派员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7、基层工会怎样建立女职工委员会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有女会员10名以上的应建立女职工委员会,不足10名的可以设女职工委员。女职工200

2018最新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题库答案大全汇总

2018最新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题库答案大全汇总 建档立卡的标准是什么? 答:贫困户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1年2300元不变价)为识别标准;2014年、2015年扶贫标准分别为2800元、2852元;2016年国家扶贫标准为3026元;2017年国家扶贫标准为3200元;2018年国家扶贫标准为3400元(待定)。贫困村原则上参照行政村贫困发生率、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等标准进行识别。 建档立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贫困户建档立卡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贫困村建档立卡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 什么是社会保障四方面政策? 答:是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民政扶贫、残疾人帮扶四方面24项具体政策。 (1)教育扶贫6项政策: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学费全免、中职教育学费全免、中职教育享受国家助学金补助、“雨露计划”教育扶贫。 (2)健康扶贫7项政策:免除新农合定点医院普通门诊挂

号费、签订医疗服务契约、建立健康档案、新农合门诊慢性病特殊补偿、孕产妇在县域内实行免费住院分娩、重大疾病补偿、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 (3)民政扶贫9项政策:农村低保提标、农村低保按季度领取低保金、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低保条件的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纳入低保范围、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补贴、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补贴、集中供养的孤残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供养的孤残儿童基本生活保障。 (4)残疾人帮扶2项政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市委“四个三”工作机制是什么? 答:“三定三建三干三评”:定规划、定政策、定措施,选准脱贫路径;建档卡、建平台、建队伍,夯实精准扶贫基础;明确责任扎实干、整合资源集中干、激发动力主动干,凝聚攻坚拔寨全力;目标责任考评、脱贫效果评估、贫困退出评价,确保脱贫任务落到实处。 什么是群众满意度标准? 答:群众满意度标准为“四满意”,即对扶贫工作队满意、对结对帮扶责任人满意、对帮扶措施满意、对帮扶成效满意。 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总体目标:“三年脱贫摘帽,两年巩固提高”到2018

驻村扶贫干部应知应会知识点

驻村扶贫干部应知应会知识点 一、新时期脱贫攻坚实现“五个转变”的内容是什么? 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注重找准帮扶对象向更加注重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 二、“一个目标、两个确保、三个格外、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十二字方针”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一个目标”即: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两个确保”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 “三个格外”即: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十二字方针”: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三、识别与退出的相关知识 (一)贫困户的识别标准是什么? 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统筹考虑“两不愁,四保障”因素。 1.年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年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它-生产经营性支出)/家庭人口数。 2.年人均纯收入的指标解释 (1)工资性收入:指受雇于单位或个人,而获得的工资、奖金、红利等收入。 (2)生产经营性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如从事种植、养殖、商业、小加工业等获得的收入。 (3)转移性收入:是农村住户符合政策条件领取的粮食补贴、生态补贴(退耕还林)、计划生育金等资金收入;另外子女给予老人的赡养费等类型的收入也属于转移性收入。 (4)其它:是指农村住户除一、二、三条之外的收入总和,如财产性收入、存款获得的利息、车辆房屋租赁费等等。 (5)生产经营性支出: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如购买种子、农

工会考试必备工会考试知识资料试题.

工会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于哪一年颁布实施?(A.1950年)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2. 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始于哪一年?(A.1984年) A.1984年B.1994年C.2004年 3、2009年,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工会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有多少个?(B.113个) A.103个B.113个C.123个 4. 截至目前,中国工会已经召开了多少次全国代表大会?(C.15次) A.13次B.14次C.15次 5.工会组织开展普法活动要以什么法律为重点?(C.劳动法律) A.刑法B.经济法C.劳动法律 6.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提出,要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什么劳动?(A.体面劳动) A.体面劳动B.安全劳动C.健康劳动 7. 工会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突出协商建立什么机制?(C.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A.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B.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C.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8. 第一个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在哪里成立的?(B.天津) A.北京B.天津C.重庆 9. 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是在哪一年?(C.2009年) A.2007年B.2008年C.2009年 二、简述题: 1: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是什么? 正确答案: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哪几个? 正确答案:(1921年8月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5年5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 (1939年4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 (1945年4月成立的)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3.我国工会在组织结构上,共设置了哪五级工会组织? 正确答案1:中华全国总工会、省级地方工会、市(地州)总工会、县(市、旗)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基层工会。 正确答案2:中华全国总工会,省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市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县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基层工会] 4、2008年,《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共修改了几处?其中,增加了几条?删除了几条?总条数增加了几条? 答案:共修改了28处。其中,增加了2条,删除了1条,总条数增加1条。

工会干部应知应会知识

基层工会干部应知应会的知识 1、工会工作核心理念是什么? 以“亲职工、爱职工、为职工,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为工作的核心理念。 2、工会干部要做到哪“五人? 当好职工的贴心人、相对矛盾的化解人、诉求的代言人、困难的帮助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人。 3、广大职工争做“四有、“三型”铁人式职工的内容是什么? 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知识型、创新型、智能型”职工 4、《工会法》规定职工的四项权益有哪些?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5、工会组织要发挥的“三个作用?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力军作用、代言替行作用。 6、工会的性质?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7、工会会员的产生范围? 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8、工会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9、工会组织的产生? 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10、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人数要求?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11、女职工委员会建立要求? 女职工人数较多的,可以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女职工人数较少的,可以在工会委员会中设女职工委员。 12、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

精准扶贫应知应会

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一> 1、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33”是“从2015 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8”是到2020年,实现贫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2、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3、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小康路建设;小康水建设;小康房建造;小康电建设;小康讯建设;小康寨建设。 4、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以“四看识真贫”工作法在全镇对扶贫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户,找准了贫困对象。 5、精准扶贫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6、脱贫“五个一批”工程: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7、精准扶贫两个所有:就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落实兜底政策;到2020年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 8、精准扶贫两个不掉队:“两个不掉队”就是聚焦所有民族脱贫,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聚焦三片六山地区脱贫,不让一个地区掉队。 9、贫困对象识别程序: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

10、“5321”结对帮扶活动:即厅级领导帮5户,县级领导帮3户,科级领导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 11、扶贫主体责任: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 12、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 13、两因户:因学致贫、因病致贫。 14、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 15、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 16、贵州省委省政府“1+10”配套文件: 17、即是:《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 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②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 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⑤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 ⑥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⑧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 ⑨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 ⑩实施党建扶贫行动 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 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完善高速公路路网连接通道,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②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 村小微企业。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到2020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全部迁出。合理规划 移民安置点。 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大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继续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各级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倾斜。 ⑤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 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加强贫困地 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百院建设工程”。 ⑥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涉农资金优先投向贫困村。建 立健全省、市(州)、县三级扶贫投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 等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工会知识超全复习题库

试题一 一、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于哪一年颁布实施?(A.1950年)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2. 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始于哪一年?(A.1984年) A.1984年 B.1994年 C.2004年 3、2009年,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工会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有多少个?(B.113个) A.103个 B.113个 C.123个 4. 截至目前,中国工会已经召开了多少次全国代表大会?(C.15次) A.13次 B.14次 C.15次 5.工会组织开展普法活动要以什么法律为重点?(C.劳动法律) A.刑法 B.经济法 C.劳动法律 6.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提出,要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什么劳动?(A.体面劳动) A.体面劳动 B.安全劳动 C.健康劳动 7. 工会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突出协商建立什么机制?(C.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A.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 B.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C.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8. 第一个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在哪里成立的?(B.天津) A.北京 B.天津 C.重庆 9. 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是在哪一年?(C.2009年)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二、简述题: 1: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是什么? 正确答案: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哪几个? 正确答案:(1921年8月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5年5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 (1939年4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 (1945年4月成立的)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3.我国工会在组织结构上,共设置了哪五级工会组织? 正确答案1:中华全国总工会、省级地方工会、市(地州)总工会、县(市、旗)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基层工会。 正确答案2:中华全国总工会,省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市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县级总工会及同级产业工会,基层工会] 4、2008年,《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共修改了几处?其中,增加了几条?删除了几条?总条数增加了几条?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100题.doc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常识 100 题 一、党的底子理论 1.我国共产党的性质:我国共产党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一起是我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的领导中心,代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展开要求,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我国最广大公民的底子利益。 2.党的最高抱负和终究方针:完结共产主义。 3.党的举动指南: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维作为自己的举动指南。 4.党的底子道路:领导和联合全国各族公民,以经济建造为中心,坚持四项底子原则,坚持变革敞开,自给自足,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形成为富足、民主、文明、调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斗争。 5.党的四项底子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公民民主专政、坚持我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维。 6.党的外交方针:坚持独当一面的和平外交方针,保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对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保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前进。 7.党的作业道路:悉数为了大众,悉数依靠大众,从大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建议变为大众的自觉举动。 8.党的最大优势:密切联络大众。 9.党执政后的最大风险:脱离大众。 10.党员发誓誓词:我自愿参加我国共产党,支撑党的纲领,恪守党的规章,施行党员职责,施行党的抉择,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隐秘,对党忠实,活跃作业,为共产主义斗争终身,随时预备为党和公民献身一切,永不叛党。 11.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其他同正式党员相同。

1

12.党的民主会集制的底子原则是:党员个人恪守党的安排,少量服 从大都,下级安排恪守上级安排,全党各个安排和整体党员恪守党的全国 代表大会和中心委员会。 13.我党树立以来完结的三大前史性改变是:我国共产党树立以来实 现了三大前史性改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公民当家做主 新社会的前史性改变、完结了重新民主主义革新到社会主义革新和建造的 前史性改变、完结了从高度会集的方案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从关闭半关闭到全方位敞开的前史性改变。 14. 我国共产党的三大风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风格,和公民大众 严密地联络在一起的风格,自我批判的风格。 15. 我国共产党的三大前史使命是:带领全国各族公民全面建造小康 社会,完结继续推动现代化建造、完结祖国一致、保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 同展开。 16.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底子点”指的是:领导和联合全国各族员 民,以经济建造为中心,坚持四项底子原则,坚持变革敞开,自给自足, 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形成为富足、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斗争。 17.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包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 , 就 是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维以及科学展开观等严峻战略思 想在内的科学理论系统。 18. “两个有必要”:(1)有必要继续地坚持谦善、慎重、不骄、不躁的作风;(2)有必要继续地坚持艰苦斗争的风格。 19.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便是 在我国共产党领导下,安身底子国情,以经济建造为中心,坚持四项底子 原则,坚持变革敞开,解放和展开社会生产力,稳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原则, 建造社会主义商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 义调和社会,建造富足民主文明调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工会干部考试题库完整

.. .. .. 工会干部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会员(B)人以上的企业建立工会委员会;不足()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企业的会员按地域或行业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同时按有关规定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A.三十 B.二十五 C.二十 2、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是企业工会的权力机关,每年召开(A )会议。经企业工会委员会或三分之一以上会员提议可临时召开会议。 A.一至两次B.两至三次C.三至四次 3、企业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选举结果报上一级工会批准,每届任期(B ) A.三年 B.三年或五年 C.五年 4、企业工会有女会员(A)名以上的,应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不足()名的应设女职工委员。 A.十 B.十五 C.二十 5、工会依照民主程序选派职工协商代表,可依法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职工协商代表,但不得超过本方协商代表总数的(B )。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 6、职工代表大会中的一线职工代表一般不少于职工代表总数的(C )。 A.百分之三十B.百分之四十C.百分之五十 7、企业工会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A)是法定代表人。 A. 工会主席B.企业总经理 C.董事长 8、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的人数不得少于调解委员会成员总数的(B )。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三分之一 9、会员在(A )人以下的企业工会应召开会员大会。 A. 一百B.两百C.三百 10、(C )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企业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的工作。 A.企业行政主要负责人B.企业劳资科长C.企业工会主席 11、基层工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经基层工会委员会或者(A)以上的工会会员提议,可以临时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A、1/3 B、1/2 C、2/3 D、3/4 12、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工会主席按企业党政(C )条件配备。 A.中层正职级B.同级正职级C.同级副职级 13、工会主席、副主席不履行职责,上级工会应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提出(C )的建议,按照有关规定予以()。 A.警告B.处分 C.罢免 14、企业工会支持企业(B ),动员和组织职工完成生产经营任务。 A.行使经营管理权B.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C.行使经营管理的所有权限 15、开展困难职工生活扶助、医疗救助、子女就学和职工互助互济等工作。有条件的企业工会建立(C )。 A.扶贫基金会 B.救济委员会 C.困难职工帮扶资金 16、督促企业依法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B )向工会拨缴经费、提供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施和场所等物质条件。 A.百分之一B.百分之二C.百分之三 17、推动企业(A )职工,引导职工()企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A.关爱,热爱B.关心,奉献C.帮助,拥护 18、建立经费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经费收支情况接受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接受上级工会审计,并定期向(B )报告。 A.工会委员会B.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C.上级工会 19、企业行政应依法支持工会履行职责,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C)。 A.重要条件 B.宽松环境 C.必要条件 20、工会依法设立(C),自主管理和使用工会经费、会费。 A.银行帐户 B.合并银行帐户C.独立银行帐户 21、上级工会与企业工会、企业行政协商,可对企业工会兼职干部(A )。 A.给予适当补贴 B.提高工资 C.给予适当物资奖励 22、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A),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A、进行调查B、提出处理意见C、进行处理D、提出意见 23、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A)。A、职工代表大会B、职工董事C、职工监事D、职工持股 24、企业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A )积极同企业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协助企业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A.应当,意见B.必须,意见C.应该,建议D.必须,建议 25、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工会(C )提出解决的建议;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工会()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 A.要,有权 B.应,应当 C.应,有权 D.要,应当 26、()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C )职工与企业协商确定劳动合同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条件,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供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企业与所有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A.协调,带领,组织,督促 B.帮助,指导,组织,督促 C.帮助,指导,代表,监督 D.协调,带领,代表,监督 27、企业工会组织合并,其经费财产归合并后的工会所有;工会组织撤消或解散,其经费财产由(B)处置。 A.其他工会 B.上级工会 C.同级工会D当地政府 28、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会员(B)产生,会员代表实行(),任期与企业本届工会委员会相同,可连选连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