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药代动力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药代动力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药代动力学》模拟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 4 页,卷面100分。……………………………………………………………………………………………………

本大题共15个,每题2分,共30分)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D )

A .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 能避免首过作用的剂型是( D )

A.骨架片

B.包合物

C.软胶囊

D.栓剂

3. 药物疗效主要取决于( A )

A .生物利用度 B.溶出度 C .崩解度 D .细度

4.体内药物主要经()排泄( A )

A .肾

B .小肠

C .大肠

D .肝

5.药物生物半衰期指的是(C )

A .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 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 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 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6. 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B )

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经离子通道

7. 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B )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

8.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 )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9. 关于药物的转运,正确的是( D )

A.被动转运速度与膜两侧浓度差无关

B.简单扩散有饱和现象

C.易化扩散不需要载体

D.主动转运需要载体

10. 下列关于药物体内生物转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

A.药物的消除方式主要靠体内生物转化

B.药物体内主要代谢酶是细胞色素

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

D.巴比妥类能诱导肝药酶活性

11. 以下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C )

A.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内

B.弱碱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

C.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

D.细胞外液pH值小

12. 易出现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是( C )

A.肌内注射

B.吸入给药

C.胃肠道给药

D.经皮给药

13.首关消除大、血药浓度低的药物,其( A )

A. 生物利用度小

B.活性低

C.排泄快

D.效价低

14. 从胃肠道吸收的脂溶性药物是通过( D )

A.易化扩散吸收

B.主动转运吸收

C.过滤方式吸收

D.简单扩散吸收

15.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将( D)

A.作用增强

B.排泄加快

C.代谢加快

D.暂时失活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本大题共5题,每题 1分,共5分。)

1.( × )pH 与pKa 微小变化会显着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因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转化。

2.( √ )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 约为7.0,细胞外液pH 约为7.4,故弱酸性药 在细胞外分布浓度较高。

3.( ×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的百分率。

4.( √ )药物t1/2长短可决定给药间隔时间和消除速率。

5.( √ )一段时间后,药物在体内分布总是要达到平衡的,都可采用单室模型的方法来处理。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血浆半衰期(t1/2)是指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连续多次给药时,必须经过 5 个t1/2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2.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

3.被动转运有两种形式,即 滤过 、 简单扩散 。

4. 在双室模型中,一般将血液及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称为 中央室 ,将血液供应较少的组织器官称为 外周室 。

5. 代谢 和 排泄 统称消除。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题,每题 5分,共15分。)

1.主动转运:指借助载体或酶促进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又称逆流转运。

2. 首过效应:口服给药,药物在到达体循环之前,经肠道、肠壁和肝脏的代谢分解,使进入体内的相对药量降低,这种现象称之为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

3. AUC :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体循环的水平,是计算药物

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时非常有用的参数。

1. 试述口服给药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的特征?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分为三个时相:1)吸收相,给药后血药浓度持续上升,达到峰值浓度,在这一阶段,药物吸收为主要过程;2)分布相,吸收至一定程度后,以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的分布为主要过程,药物浓度下降较快;3)消除相,吸收过程基本完成,中央室与周边室的分布趋于平衡,体内过程以消除为主,药物浓度渐渐衰减。

2. 药物转运的机制有哪些,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有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载体转运(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的特点:1、药物从高浓度侧到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能量和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载体转运的特点:1、促进扩散顺浓度梯度转运,需要载体不需消耗能量,膜对药物有特殊选择性和饱和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2、主动转运你浓度梯度转运,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膜对药物有特殊选择性和饱和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有关,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3.重复给药与单剂量给药的药物体内过程有何不同?

与单剂量给药不同的是,重复给药时,由于第二次给药前体内药物尚未消除完全,所以体内药物量在重复给药后逐渐积蓄。随着不断给药,体内药物量不断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态。稳态时,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等于给药速率,血药浓度维持在稳态,即在一恒定的范围内波动。

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