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常用助剂综述

染色常用助剂综述
染色常用助剂综述

染色常用助剂

一:酸类

1:硫酸分子式H2SO4无色或棕色的油状液体,强氧化剂,腐蚀性机吸水性极强,遇水大量放热,稀释时必须将酸加到水中去,而不可以相反地进行,用作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铬合染料的助染剂,羊毛炭化用剂

等。

2:醋酸(乙酸)分子式CH3COOH,简写HAC,无色透明有刺激臭液体,冰点14度,有腐蚀性,能灼伤皮肤,用作弱酸浴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中性络合染料的助染剂

3:蚁酸(甲酸)分子式HCOOH,无色透明有刺激臭液体,有还原作用,腐蚀性很强,在寒冷天气容易结冰,蚁酸蒸汽可燃烧,有毒性,用作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的助染剂等。

4:草酸(乙二酸)分子式H2C2O4.2H2O,白色结晶,在干燥空气中能分化成白色粉末,酸性强,有毒性,易分解被氧化,稍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和醚,用作洗除铁锈斑渍。

二:碱类

1: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NaOH,氢氧化钠含量固体95—99.5%,液体30--45%,固体氢氧化钠为白色,容易潮解,溶于水放出高热,腐蚀性极强,能使动物纤维破环,对皮肤能起剧烈的灼伤,容易自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成碳酸钠,容器应当蜜蜂,用作还原染料溶剂以及体论染色后取出净色用的净洗剂。

2:碳酸钠(纯碱)分子式Na2CO3,无水碳酸钠为黛色粉末或细粒状,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结块并生成碳酸氢钠,溶于水,含水碳酸钠有一份水,七份水,十份水三种。用作羊毛助洗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染棉以及粘纤的助染剂,活性染料固色剂,羊毛炭化中和剂。

3:氢氧化铵(氨水)分子式NH4OH,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刺激臭味,能使人流泪,应盛于密封的容器内,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体积膨胀容易爆破容器,千万要注意不要使装氨水的容器受热或者阳光直晒。用作助洗剂,酸性络合染料染色后中和剂。

4:三乙醇胺分子式N(OH2CH2OH)3,无色粘稠液体,微具氨的臭味,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黄,有吸湿性,可溶于水,对铜铝有腐蚀性,用于脲醛,氰醛树脂初缩体的中和剂

三:氧化剂

1:过氧化氢(双氧水)分子式H2O2,工业用含30--40%的水溶液,无色或者淡黄色刺激性液体,容易分解出氧气,在溶液中如有少量的酸存在,溶液比较稳定,因此商品中厂家少量的醋酸或者磷酸,如溶液中加入氨水或者其他的碱质,放氧很快,有强力的氧化能力,浓溶液能引起皮肤的刺激,因贮存在阴凉黑暗通风处,避免强光直射,用作漂白剂。

2:重铬酸钠(红帆纳)分子式Na2Cr7O7.2H2O,重铬酸钠含量约98%,鲜艳橙红色的晶体,是氧化剂,遇酸受高热能放出氧气,易潮解,红帆有毒性,应盛放在密封容器内,用作酸性媒介染料的媒染剂,硫化染料染色后的氧化剂。

3:重铬酸钾(红矾钾)分子式K2Cr2O7,桔红色的晶体,是氧化剂,不易潮解,有毒性,应盛放在密封容器内,用作酸性媒介染料的媒染剂。

4:高锰酸钾分子式KMnO4,紫色有金属光泽的粒状或针状结晶,是强氧化剂,应盛放在密闭的容器内,用于羊毛的防缩处理。

5:过硼酸钠分子式NaBO3.4H2O,过硼酸钠含量96%,白色粒状结晶或粉末,再干冷空气中稳定,再湿热空气中分解出氧气,受潮易结块分解,应盛放于密封容器内,用作粘纤以硫化染料染色后的氧化剂。

6:次氯酸钠分子式NaClO,极不稳定的苍黄色固体,溶于水,商品一般为碱性水溶液,无色至微黄色,有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由于棉、毛制品的漂白以及羊毛防缩整理剂。

四:增白剂

1:荧光增白剂VBL 二苯乙烯三嗪型,属阴离子直接染料,他的上染性能基本和直接染料相似,可以用食盐、元明粉促染,用匀染剂缓染,淡黄色粉末,色调为紫蓝光,可溶于80倍量的软水中,溶解用水宜呈微碱性或中型,染浴以中型或微碱性PH值8—9最为适宜,耐酸到PH值6,耐碱到PH值11,耐硬300ppm,不耐铜铁等金属离子,可与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直接及酸性等阴离子染料混用,但是不宜与阳离子染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合成树脂初缩体同浴使用,适用于白色或浅色纤维素产品的增白,用量要恰当,过量使白度反而降低甚至泛黄,用于纤维素纤维不超过0.4%为宜。

2:荧光增白剂VBU 二苯乙烯三嗪型,淡黄色粉末,色调为青光微紫,可溶于水,阴离子性,耐酸到PH2--3,耐碱到PH10,可与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染料、合成树脂初缩体等同浴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染料以及阳离子助剂同浴使用,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增白,树脂整理中以及与含酸性组成同浴增白。

3:荧光增白剂DT 苯并恶唑衍生物,能耐强酸与强碱,溶于乙醇中,色调为青紫色,中性非电离性分散性黄白

色浆庄乳液,能与水任何比例混合,由于乳状液商品中常用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与各种盐类又凝聚现象,所以最好在中性或微酸性浴中使用,DT乳液中已混有分散剂N0.5%左右,在贮存是有沉降现象,使用时应当充分搅匀以保证浓度,可用于涤纶、锦纶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漂白,要经过140—160度,2分钟高温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增白作用。

4:荧光增白剂WG 黄色粉末,色调为蓝绿光,水溶液为中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酸、耐硬水,铁及铜对白度有影响,使用时才溶解,不易贮存溶液,用于羊毛及锦纶的增白。

5:荧光增白剂BCD 吡唑啉性,淡黄色粉末,有微紫色荧光,不溶于水,能均匀分散与水中,呈稳定性悬浮液,也能溶于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等,非离子性,其1%水溶液近中性,用于白色晴纶的增白和浅色纤维的增艳。

五:还原剂

1:硫化钠(硫化碱)分子式Na2S.9H2O,硫化钠含量60%,黄色或桔红色块状,有腐蛋臭味,在空气中容易吸湿潮解并氧化成硫代硫酸钠,溶于水呈强碱性,对铜有腐蚀性,用作氧化染料溶剂。

2:保险粉(低亚硫酸钠)分子式Na2S2O4,工业用保险粉含量85--95%,商品有不含结晶水的为白色细粒结晶;以结块的保险粉有刺激性的酸味;忌受潮、受热或暴露在空气中,防止受氧化等作用而失效,要贮存在密封的容器内,防

潮、防热、防氧化变质;有很强的还原力,与水会燃烧;用作染色织物的剥色剂、涤纶染色后去除浮色用剂。

3:漂毛粉为60%保险粉和40%焦磷酸钠的混合物,白色粉末,要贮存在密封的容器内,防热、防潮、防氧化变质,受热后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是还原剂,漂白效果很强,使用与漂白羊毛,蚕丝等。

4:雕白粉(雕白块、次硫酸氢钠甲醛)分子式NaHSO2.CH2O.2H2O,雕白粉含量98%,白色结晶性粉末或块状,要贮存在密封的容器内,防热、防潮,用于羊毛防缩处理的还原剂,棉布印染工业上拔染印花中的还原剂、染色织物的剥色剂。

5:亚硫酸氢钠分子式NaHSO3,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臭味,易溶于水,水溶性呈弱碱性,易潮解,在空气中氧化成硫酸盐,要贮存在密封的容器内,用作毛织物化学定形剂、羊毛防缩剂。

6:亚硫酸钠分子式Na2SO3,溶于水,易被空气氧化硫酸盐,易失水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贮存于密封的容器内,用作毛织物化学定形剂及羊毛防缩剂。

六:盐类

1:氯化钠(食盐)分子式NaCl,为白色结晶,易潮解,用于直接,硫化,活性,还原的染料的促染剂,水软化中用作离子交换的再生剂。

醋酸钠分子式CH3COONa.3H2O,工业用含三个结晶水的醋酸钠约含醋酸钠60%,可溶于水,在空气中易风化,无水醋酸钠为白色粉末,用作酸性络合染料染色后的中和剂;阳离子染料染晴纶是稳定PH值的缓冲剂。

2:硫酸铜分子式CuSO4.5H2O,含5个结晶水的是深蓝色结晶,无结晶水的是淡蓝色粉末,有毒性,溶于水,用作直接铜盐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剂。

3:硫酸铵(肥田粉)分子式(NH4)2SO4,白色或微带黄色小粒结晶,用作弱酸浴酸性染料,中性浴酸性染料,中性络合染料的促染剂,脲醛、氰醛树脂的催化剂。

4:醋酸铵分子式CH3COONH4,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块状,易潮解,略有气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反应,遇热分解成醋酸和氨,通常用醋酸和氨溶液自行置备,用作弱酸浴酸性染料的助染剂。

5:偏磷酸钠分子式(NaPO3)6,无色透明片状或白色碎粒状,易潮解,在空气中会水化,水化时变成磷酸二钠,用作软水剂。

6:氯化铵分子式NH4Cl,白色易潮解结晶,遇热分解成NH3和HCl,用作树脂整理的催化剂。

7:氯化镁分子式MgCl2.6H2O,白色易潮解的单斜晶体,溶于水,用作树脂整理的催化剂。

8:焦磷酸钠分子式Na4P4O7.10H2O,单斜晶体,溶于水,沸腾时变为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呈碱性。用作双氧水

漂白的稳定剂。

9:吐酒石(酒石酸绨钾)分子式K(SbO)C4H4O6.1/2H2O,酒石酸绨钾含量98%,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毒性,在空气中会风化,溶于水,水溶液呈微酸性,应盛于密封的容器内,防止受朝结块,与单宁酸合用作弱酸浴酸性染料,中性络合染料染锦纶的固色剂。

10:硫酸钠(元明粉)分子式Na2SO4,商品有带十个结晶水的结晶硫酸钠(透明结晶成块状或针状)和污水硫酸钠(白色粉末),无臭,味咸而苦,可溶于水,用作直接染料、硫代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的促染剂,酸性染料的缓染剂,合成洗剂洗毛时的增效剂。

七:净洗剂

1:丝光皂为脂肪酸钠盐C17H35COONa和C17H33COONa的混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去污、乳化效果好,不耐硬水,水溶液易水解。

2:601洗涤剂分子式CnH2n+1SO3Na,平均碳原子数为16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淡黄棕色液体,易溶于水,约含烷基磺酸钠(简称AS)25%,氯化钠5%,水70%,1%水溶液PH值为7—9,去污力强,耐酸,耐碱,耐硬水。

3:工业用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米黄色粉末,易溶于水,约含烷基苯磺酸钠(简称AAS)30%,硫酸钠

68%,水2%,1%的水溶液PH值为7--9,洗净、渗透、乳化等性能都很好,耐酸、耐碱、耐硬水,抗吸湿性较强,但对防止污垢在附着的能力较差,可拼用少量羧甲基纤维素得以改善。

4:净洗剂LS(净洗剂MA)脂肪酰胺基对甲氧基苯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棕色粉末,易溶于水,1%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论在软水或者硬水中洗涤,其渗透、扩散的性能都好,并有乳化、匀染的效果,耐酸、耐碱、耐硬水。

5:209洗涤剂N|、N-脂肪酰甲基牛黄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呈中性,淡黄色胶状液体,易溶于水,1%水溶液PH值为7.2-8,含洗涤活性物约20%,洗净、匀染、渗透及乳化能力好,耐酸、耐碱、耐硬水。

6:净洗剂105(净洗剂R5)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24%,聚氧乙烯苯烷基酚醚10—12%,椰子油烷基醇酰胺24%及水40%的混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淡棕色液体,有效成分60%,易溶于水,1%水溶液PH值9左右,有润湿、渗透、乳化、扩散、起泡、去油污等性能。

7:雷米邦A(613洗涤剂)脂肪酰氨基酸钠、脂肪酸氯化物及蛋白质水解产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粘稠的棕色液体,一般有效成分为40%,易溶于水,1%水溶液PH值8左右,有氨基酸气味,耐碱,耐硬水,不耐酸,用作净洗剂和乳化剂,去油污力较差,也做直接染料、硫化染料的匀染剂。

8:净洗剂JU 环氧乙烷化咪唑衍生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润湿、分散、乳化等效能,适用于低

温30—50度洗涤,浅黄色粘稠透明液体,1%水溶液PH值5-6,耐硬水,耐碱,耐酸,有优良的洗涤和润湿能力,并有扩散、乳化、匀染作用,可以和各种表面活性剂及染料混和使用,常用于毛织物净洗以及晴纶染前处理,可使阳离子染料染色均匀。

八:渗透剂

1:渗透剂BX(拉开粉BX) 二丁基萘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米色粉末,易溶于水,1%水溶液PH值7—8.5,具有两哦好的润湿和渗透性,再湿性也较好,并有乳化、扩散和起泡的性能,耐酸,耐碱,耐硬水(但不适用于浓碱及漂白粉溶液中),除阳离子染料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一般都能够混用,非离子型匀染剂在染浴中会与拉开粉结合成松弛的复合物,抵消或降低匀染性能,一般不同浴作匀染剂,遇铁、铝、锌、铅等金属盐类会产生沉淀。

2:渗透剂T(快速渗透剂T)琥珀酸辛酯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淡黄色到棕黄色粘稠液体,可溶于水,1%水溶液PH至6.5—7,渗透快速均匀,再润湿,乳化,旗袍性能好,效果亦温度40度以下,PH值在5—10最好,不耐强酸、强碱,不耐金属盐类以及还原剂,在40度以上的碱浴中易水解。

3:渗透剂EA、渗透剂JFC 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淡黄色液体,在水中溶解成澄清

溶液,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热水中大,渗透、润湿、再润湿性能好,并有乳化及洗涤效果,耐酸、耐碱、耐硬水、耐金属盐类,可以与各类表面活性剂混用,也适宜和合成树脂初缩体混用。

染整常用助剂

第三章染整常用助剂 纺织品染整加工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并运用各种机械设备,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水和各种助剂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对染整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章将对染整用水以及染整过程中常用的助剂作介绍。 第一节染整用水 染整加工中用水量很大,从退浆、煮练、漂白到染色、印花、后整理以及锅炉供汽都要耗用大量的水,用水量位居全国各行业中的第二位。粗略估计,平均每生产1 000 m印染布约耗水20 t左右,其中煮练用水占一半以上。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锅炉使用效率和染化料、助剂的消耗,所以印染厂一般都建在水源丰富的地区。 一、水源 根据水的来源不同,天然水一般分为地面水(河水、湖水)和地下水(泉水、井水)。 地面水是指流入江河、湖泊中储存起来的雨水。雨水流过地面时带走了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当流动减弱后,悬浮杂质发生部分沉淀,但可溶性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仍然残留其中,其杂质含量随气候、雨量和地质环境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地面水水质的处理相对较容易,对印染加工无大妨碍。 地下水有浅地下水和深地下水之分。浅地下水主要指深度小于 15 m 的泉水和井水,它们是由雨水从地面往下在土壤或岩石中流过较短的距离形成的。由于土壤具有过滤作用,浅地下水中含悬浮性

杂质极少,水质澄清,但矿物质含量多、硬度大,在印染加工过程中须软化后再使用。深地下水多指井水。由于雨水渗过土壤和岩石的路程很长,经过过滤作用后,一般不含有机物,但却溶解了很多的矿物质。 天然水来源的不同含有的悬浮物和水溶性杂质也不同。悬浮物如泥沙、尘埃、微生物和少量的有机物等,这些悬浮物可以通过静置、澄清或过滤等方法去除,去除比较简单,但水溶性杂质种类较多,最多的是钙、镁的硫酸盐以及氯化物等,有时还有铁、锰、锌等离子,对纺织品的印染加工及锅炉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必须经过软化后才能使用。 自来水由地面水与地下水经处理而成的,是经过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好,但成本高。 二、水质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的金属离子,它们都是二价或二价以上的离子(如Ca2+、Mg2+、Fe3+、Mn2+等),见表 3-1。在天然水中,形成硬度的物质主要是钙、镁离子,所以通常认为硬度就是指这两种离子的量。其中,钙盐部分包括:重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镁盐部分包括:重碳酸镁、碳酸镁、硫酸镁、氯化镁。钙盐部分称为钙硬度,镁盐部分称为镁硬度,总硬度等于二者之和。 水的硬度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分。经过加热煮沸后,水中的杂质(主要是钙、镁的酸式碳酸盐)能够沉淀出来,这种水称为暂时硬水,其硬度称为暂时硬度。而必须经过化学处理才能除去所含杂质(主要是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的水称为永久硬水,其硬度称为永久硬度。 硬度一般用1 L水中钙、镁离子换算成CaCO3的含量来表示(镁盐换算成碳酸镁)。因为 1/2CaCO3 的摩尔质量为 50 g,所以 1 mmol/L 相当于50 mg/L(CaCO3)。 表3-1 硬水和软水区分表 水质以CaCO3含量计/(mg/L) 极软水<15

DCB染料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伴随染料生产和印染行业的发展,染料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多。由于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组分复杂、水质变化和生物毒性大,以及难生化降解,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的方向发展等特点,使处理染料废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并且,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将消耗溶解氧,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及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进一步恶化环境。因此,染料工业废水的排放处理已经成为了国内外聚焦的热点。 DCB的化学名称为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以DCB为原料的颜料色光纯正、光亮,耐碱和耐热坚牢度好,是颜料行业难以代的品种,现产量占有机颜料的25%~30%,并逐年增长。需要注意的是,DCB染料废水比较难降解,废水水质见表1。 表1 染料生产废水水质参数 项目范围平均值COD/(mg·L-1) 11600~33686 224820 BOD5/(mg·L-1) 800~900 885 NaOH/% 7~9 8 NH4+-N/(mg·L-1) 1148~1347 1247.9 TN/(mg·L-1) 1236~1540 1388 SS/(mg·L-1) 1600~1900 1700 pH 13.75~13.98 13.9 色度/倍—20000 苯胺类/(mg·L-1) 220~320 270 电导率/(μs·cm-1) 12114~13840 12900 1、常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当前有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均可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降解处理,国内外常用于工业染料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生物处理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和电化学法等方法。其他如膜分离技术、辐照技术等也正在推广应用。在具体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中,废水首先在工厂作预处理,达到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后进行集中处理。废水经过预处理再排放可改善污水水质,降低城市污水厂处理负荷,同时便于根据不同的废水水质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手段。在对印染废水进行最终处理时,有机物的去除一般以生物法为主,对难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

匀染剂应用研究综述

匀染剂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匀染剂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助剂,具有缓染性和移染性,可有效提高染料的应用性能。本文对其应用做了简单概述。 关键词:匀染剂;染料;应用 The account of leveling agent Abstract: Levelling agent is one of important textile auxiliaries and it has dying performances such as migrating and retarding abilities.It can improve the dyeing result evidently.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about its application. Keywords: leveling agent;dyes;application 在织物染色过程中根据纤维特点使用各种不同的染料,包括还原、分散、酸性、阳离子染料以及活性染料等。各类染料用于纤维染色时,往往会产生染色不匀的现象,造成色花。解决染色不匀最常用的方法是染色加工时添加匀染剂。不同的染料和染色工艺需要不同的匀染剂。匀染剂就是在染色过程中,能够增强移染或延缓染色速度而获得均匀染色效果的助剂。[1] 1、匀染剂在一些染料中应用 1.1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主要应用于合成纤维。聚酯纤维的结构紧密,吸湿性差疏水性强,且具有热塑性,因而分散染料在染涤纶织物时,往往由于操作不当或工艺选择不佳而引 发色花等染色不匀现象。 1.1.1 高温染色 用分散染料进行高温高压染色时,常因染料的分散性、匀染性、移染性差以及升温速度控制不当等因素引起染色不均匀。尤其细旦涤纶纤维的线密度很小,表面积增大,染料的上染速度加快,再加上织物结构紧密,染料不易染透,所产生的染色不匀现象比常规涤纶纤维更为突出。在染色时使用高温分散匀染剂可改善织物的匀染效果,提高产品质量。[2]

染色用助剂

染色用助剂 一、硫酸钠,无机化合物,十水合硫酸钠又名芒硝、高纯度、颗粒细的无水物称为元明粉。元明粉,白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有吸湿性。外形为无色、透明、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主要用于制造水玻璃、玻璃、瓷釉、纸浆、致冷混合剂、洗涤剂、干燥剂、染料稀释剂、分析化学试剂、医药品、饲料等。 二、次氯酸钠,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三、连二亚硫酸钠,也称为保险粉,是一种白色砂状结晶或淡黄色粉末化学用品,熔点300℃(分解),引燃温度 250 ℃,不溶于乙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遇水发生强烈反应并燃烧。 四、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合,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加快其反应速度的办法是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等或用短波射线照射。 五、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 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3。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 六、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染料废水处理

1物理法 1.1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如活性炭、吸附树脂等)与染料废水接触,利用吸附剂表面活性,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吸附并浓集于其表面,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功能,但活性炭价格昂贵,不易再生。由壳聚糖与活性炭及纤维素混合制成的染料吸附剂对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容量分别为264和421mg/g(椰子活性炭吸附容量少于80mg/g)。该吸附剂在水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可采用简单而廉价的接触过滤法处理。 大孔吸附树脂是内部呈交联网络结构的高分子珠状体,具有优良的孔结构和很高的比表面积。吸附树脂可用于去除难以生物处理的芳香族磺酸盐,萘酚类物质。它易再生,且物理化学稳定性好,树脂吸附法已成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1.2膜分离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方面主要是超滤和反渗透。据报道,用管式和中空纤维式聚砜超滤膜处理还原染料废水脱色率在95%~98%之间,CODCr去除率60%~90%,染料回收率大于95%。近年来,用壳聚糖超滤膜和多孔炭膜的新型膜材料来处理印染废水,取得较好的效果。夏之宁等研究了染料废水在超声作用下,通过醋酸纤维素膜的透水率与透盐率,发现超声波在膜分离中有明显的加速传质和去“浓差极化”作用,有超声波作用时其渗透率是无超声波时的1.5倍,对透盐率影响更大,其截留率分别为94%和67%。 2化学法 2.1化学混凝法 化学混凝法主要有沉淀法和气浮法,此法经济有效,但产生化学的污泥需进一步处理。常用的有无机铁复合盐类。近年来国内外采用高分子混凝剂日益增多。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淀粉及淀粉衍生物、甲壳质衍生物和木质素衍生物3大类。曾淑兰等用NaOH作催化剂将玉米淀粉和醚化剂M反应制得的阳离子淀粉CST,用量为7~15mg/L时,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的脱色率达90%以上。吴冰艳等用接枝聚合制得的木质素季胺盐絮凝剂处理J酸染料废水,絮凝剂中的季胺离子与废水中的磺酸基团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投量20mg/L,色度去除率达90%。 方忻兰利用海虾、蟹壳为原料制得的壳聚糖用来处理印染废水,CODCr去除率达85%以上。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电荷密度小,分子量低,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絮凝活性。人工合

染色常用助剂

染色常用助剂 一:酸类 1:硫酸分子式 H2SO4无色或棕色的油状液体,强氧化剂,腐蚀性机吸水性极强,遇水大量放热,稀释时必须将酸加到水中去,而不可以相反地进行,用作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铬合染料的助染剂,羊毛炭化用剂等。 2:醋酸(乙酸)分子式 CH3COOH,简写HAC,无色透明有刺激臭液体,冰点14度,有腐蚀性,能灼伤皮肤,用作弱酸浴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中性络合染料的助染剂 3:蚁酸(甲酸)分子式 HCOOH,无色透明有刺激臭液体,有还原作用,腐蚀性很强,在寒冷天气容易结冰,蚁酸蒸汽可燃烧,有毒性,用作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的助染剂等。 4:草酸(乙二酸)分子式 H2C2O4.2H2O,白色结晶,在干燥空气中能分化成白色粉末,酸性强,有毒性,易分解被氧化,稍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和醚,用作洗除铁锈斑渍。 二:碱类

1: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 NaOH,氢氧化钠含量固体95—99.5%,液体30--45%,固体氢氧化钠为白色,容易潮解,溶于水放出高热,腐蚀性极强,能使动物纤维破环,对皮肤能起剧烈的灼伤,容易自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成碳酸钠,容器应当蜜蜂,用作还原染料溶剂以及体论染色后取出净色用的净洗剂。 2:碳酸钠(纯碱)分子式Na2CO3,无水碳酸钠为黛色粉末或细粒状,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结块并生成碳酸氢钠,溶于水,含水碳酸钠有一份水,七份水,十份水三种。用作羊毛助洗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染棉以及粘纤的助染剂,活性染料固色剂,羊毛炭化中和剂。 3:氢氧化铵(氨水)分子式NH4OH,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刺激臭味,能使人流泪,应盛于密封的容器内,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体积膨胀容易爆破容器,千万要注意不要使装氨水的容器受热或者阳光直晒。用作助洗剂,酸性络合染料染色后中和剂。 4:三乙醇胺分子式N(OH2CH2OH)3,无色粘稠液体,微具氨的臭味,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黄,有吸湿性,可溶于水,对铜铝有腐蚀性,用于脲醛,氰醛树脂初缩体的中和剂 三:氧化剂 1:过氧化氢(双氧水)分子式H2O2,工业用含30--40%的水溶液,无色或者淡黄色刺激性液体,容易分解出氧气,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手段以生物法为主,辅以物理法与化学法。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新型染料、PAV浆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给处理增加了难度。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大都由原来的70%F降到50%E右,甚至更低。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旧的生化法在脱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此外,PAV等化学浆料造成的COD占印染废水总COD勺比例相当大,但由于它们很难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而使其去除率只有20%~30%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的探索和应用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高效脱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光降解技术研究、高效脱色混凝剂的研制等。 1、印染废水常用处理技术 印染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与生物法三类。物理法主要有格栅与筛网、调节、沉淀、气浮、过滤、膜技术等,化学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吸附、消毒等,生物法有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兼氧生物法。 2、印染废水处理单元的选择系列 (1 )调节:对水质水量变化大的废水,调节池应考虑停留时间长些。一般情况下后续处理单元为水解酸化或厌氧处理时,调节时不应采用曝气方式搅拌混合。

(2 )混凝反应:废水中含疏水性染料较多时,混凝反应工艺放在生化前面,以去除不溶性染料物质,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混凝药剂可根据染料性质选用碱式氯化铝(PAC、硫酸亚铁(FeS04等,混凝反应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易于调整水力条件,保证反应充分,反应时间应在25~30min 之间。考虑脱色效应时,应把反应时间再适当延长。 (3 )中和:原水pH值高时通常用H2S04或HCI中和,为节省药剂用量,可在调节以后。如采用烟道气中和,应考虑脱硫及除灰。 (4 )沉淀(气浮):分离物化投药反应由于污泥量大,应优先考虑沉淀〔斜管沉淀易堵不宜采用),通常的辐流沉淀池适用于大水量、竖流沉淀池适用于小水量,当有地皮可利用时,平流沉淀池采用吸泥方式时也可采用。投药量大时泥量也大,辐流池可能会引起异重流,新颖的周边进出水沉淀池可克服这一缺点。如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含量高,应选择气浮法,气浮法中压力溶气气浮技术成熟,可考虑选用。 (5 )过滤:当出水要求澄清或回用时,应采用砂滤或煤砂两层过滤。 (6 )电解法:钛镀钌惰性电极电解法处理酸性染料印染废水脱色效果 好,去除COD寸,对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均有很高的去除率。金属阳极电解法因泥量较多采用较少。 (7 )厌氧水解:印染废水有机物含量CO{高,且B/C低,应考虑水解 酸化,并增加填料挂膜,池底应设水力搅拌机,保证悬浮活性污泥与水中有机物广泛接触。池体较大时,应设串联系统,以免短路。印染废水较少采用纯厌氧技

印染厂常用助剂检测方法

常用助剂检测方法 第一章:化验室常用药剂配制: 1、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分析纯氢氧化钠(未吸水)4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开料用的长劲瓶),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必需现配现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0.1N高锰酸钾溶液: 精确称取分析纯高锰酸钾3.16克,加入到煮沸15分钟的蒸馏水中,充分溶液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放置12小时后使用。 3、0.1N盐酸溶液: 量取9ml分析纯盐酸至烧杯中,加蒸馏水100毫升稀释,必需边加水边摇拌,待冷确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 4、配酞指示剂配制:称取酚酞0.5克,用100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状入滴瓶中待用。 5、0.1N硝酸银标准溶液配制: 称取分析纯硝酸银1.7克,用水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装入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6、10%的氯化钡标准溶液配制: 称取氯化钡10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第二章无机化工测试: 1、冰醋酸(乙酸): 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16℃是否结冰,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 ②检测方法: 取配制好的0.1N NaOH(氢氧化钠标准液)至滴定管中,调至零刻度标线。取样品3-5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用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取稀释液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 用滴定管内的NaOH滴定至粉红色不消失为止。记录消耗NaOH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NaOH的浓度N。 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6004 计算公式:冰醋酸%(有效含量)= G样品重量×0.001 以上试验可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以免出现错误偏差。氢氧化钠标准液必需现配现用,使用前必需将配制好的标准液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详见试剂配制方法),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可分三次滴定,求平均值。 16度结冰法:冰醋酸的结冰点是16度,这是其唯一的物理特性,纯净的冰醋酸一定会在16度有结冰。因此可利用其特有的物理性质进行结冰点试验,以验证其纯度。 酸中是否含有强酸: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1N硝酸银标准溶液,0.1N氯化钡溶液,当加入硝酸银时有白色沉淀,有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的为不含盐酸,加入氯化钡时时有白色沉淀的有硫酸, 没有白色沉淀的为不含硫酸. ③合格标准:有效含量不低于94%,16度有结冰。(由于标准溶液配制有误差,所以测试结果有误差) 2、草酸: 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外观白色粉未无黄色物质。 ②检测方法: 称取样品工业3-5克,用1000毫升的容量瓶稀释至标线,用吸管吸取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再用0.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滴定,滴至试品溶液呈微红色为止. 记录消耗氢氧化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 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63 计算公式:草酸%= G样品重量×0.001 ③合格标准:有效含量不低于96%,并且外观为白色粉未(说明无变质,无氧化)。

染料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 染料废水处理现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染料不但具有特定的颜色,而且结构复杂,以高分子络合物为多,结构很难被打破,生物降解性较低,大多都具有潜在毒性,在环境中的归趋依赖于很多未知因子。加之染料生产具有品种多、批量少、更新快的特点,致使染料废水难找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下面分别对其作简要介绍。 1.1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对液体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方法的统称,常用的膜分离方法有渗析、电渗析、超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用于染料废水处理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膜分离技术有澄清、浓缩作用,最主要的是具有从连续流动系统中分离染料的功能。膜技术处理染料废水可将废水分离为浓缩液和透过液。其中浓缩液可用于染料回收,透过液也可回用,用于染料的生产。这样做既可以实现废水的有效处理也使得染料不随排水流失,又不会造成水质污染.Ismail Koyuncu 用DS5-DK型纳滤膜处理染槽废水(废水中含活性黑 5、活性蓝9、活性橙 16、和NaCl),结果表明,该纳滤膜对染料的截留率在 99%以上,透过液几乎无色,该膜的通量受染料浓度的影响较大,在染料浓度恒定时,通量随染料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蔡惠如等通过采用纳滤技术分别对配制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的染料截留和脱色进行实验,发现纳滤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很高,对染料含量 1000mg/L的进水,脱色率大于99%。膜分离法具有能耗低、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但是膜分离技术由于浓差极化、膜污染及膜的价格较贵,更换频率较快,使处理成本较高,从而严重阻碍了膜分离技术的更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1.2萃取法 萃取实质是采用与水不互溶但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使其与废水充分混合触后,利用污染物在水和溶剂中不同的分配比分离和提取污染物,从而净化废水。萃取法处理染料废水是利用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溶剂将染料分子从水中萃取出来。常用的萃取法有溶液萃取、电泳萃取、液膜法等。Pandit等采用可逆胶囊液-液萃取方法,通过把有机染料(有机相)与水相分离而使废水得到处理。他们的研究表明,在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阴离子甲基橙从水中得到有效地分离;在阴离子十二烷基苯硫酸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戊基乙醇作为萃取溶剂,阳离子亚甲基蓝也得到有效分离。陈敬润等以天然植物油为膜液,含聚四氟乙烯涂层的聚丙烯平板膜(PPsT)作为支撑膜,研究了支撑液膜(SLM)系统去除和回收水溶液中分散染料阳离子红4G的性能及影响因素,在最佳条件下,100 mg/L的染料溶液其去除率达到94.1%。近年来液膜技术发展较快,利用液膜技术萃取含染料废水中的染料物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染整助剂应用习题及答案

染整助剂应用习题及答案 1、染整助剂应用的基础要求有哪些? 舒适性、防护性、简便性、大众性、持久性、环保性 2、按照纺织品染整加工工艺流程,染化助剂通常可以分成那_四大类。 前处理助剂、染色助剂、印花助剂、整理助剂 3、常见的退浆方法还有哪些。 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热水退浆 4、波美度的含义 测量液体密度时采用的单位。 5、PVA、 PA、PU分别指的是那类物质。 PVA:聚乙烯醇 PA:聚丙烯酸酯 PU :聚氨基甲酸酯 6、双氧水漂白时,织物表面产生破洞的原因。 织物表面有铁锈铁屑,对双氧水进行强烈分解 7、生物酶的杀灭(也就是灭活)的方法。 温度上升到85度以上、处理液的pH在8.5以上、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重金属离子、处于强酸条件下 8、匀染剂作用原理 主要尽可能使染料均匀上染,首先通过缓染,其次通过移染(1)缓染降低染料上染纤维的速度,增加染料与染液的溶解性和亲和力,降低染料和纤维的亲和力(2)移染是通过在染色过程中纤维表面的局部区域所吸附的染料量可能会大于其他区域,在匀染剂带动下移动染料,达到均匀上浆 9、专用剥色剂基本性能的检测方式。 检测助剂的移染性和织物表面深色的变化。除保险粉以外 10、印花糊料的分类。 天然糊料、化学糊料、复合糊料 11、通常情况下,纺织品阻燃整理通过什么方法来有效抑制纺织品燃烧。 吸收热量、阻隔氧气、参与反应 12、白度仪测试白度过程中,需要经过哪些操作? 预热、调零、校正、拆不样 13、常用的氧漂稳定剂分类。 化学组成:含硅类、非硅类 功能机理:吸附型、螯合类 14、匀染剂是通过什么来实现匀染的目的。 移染、缓染 15、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哪些是提高染色牢度的方法。 加强水洗、加强固色

印染废水处理的文献综述

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 摘要:文章系统的综述了国内外针对印染废水的技术与进展,特别是近些年出现的新技术的介绍,探讨了印染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结合各技术的优缺点和实用性、经济型,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展望。 关键词:印染废水 引言:印染废水组分复杂,常含有多种染料,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PH波动大、而且浓度高,废水量大,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使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旧的生化法在脱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满意。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 如何选择适宜的废水处理工艺,做到运行成本既合理,污染物去除效果又好,是工程设计中的关键。为了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文章简要介绍印染废水的几种典型的传统处理方式,以及新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并就其优缺点进行评析和展望。 一、传统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1 物理处理法:吸附法和混凝法 吸附法可通过吸附剂去除水中的色、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但该方法不大适用于分散染料的去除。 混凝沉淀法是对于成分复杂的染料废水,先经均化沉淀,加入适量的酸或碱中和后,再加混凝剂絮凝沉淀。传统混凝法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缺点是需随着水质变化改变投料条件,对亲水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差,COD去除率低。 2 化学处理法:化学氧化法、焚烧法 化学氧化法是通过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破坏发色基团或染料分子结构,达到脱色和去除COD的目的。 焚烧法是在高温下,利用空气深度氧化处理极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最有效手段,是最易实现工业化的方法。目前,国内焚烧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回收率低,不少焚烧装置因运转费用高而不能运行。国外先进的焚烧系统都配备废热回收和废气污染控制装置,有利于降低能耗和消除二次污染。 3 生物处理法 废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方法。生化法操作简单, 运行费用低, 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在印染废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化法包括好氧法和厌氧法。 二、新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1 膜过滤法 国内用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处理染料厂的高盐度、高色度废水, 色度去除率几乎达100%, COD 去除率在95% 以上。【4】膜分离技术处理效果明显, 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物理处理新技术。但其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易发生堵塞, 需要高水平的预处理和定期的化学清洗, 还存在浓缩物的处理问题。【3】 2 高能物理处理法 水分子在高能束轰击作用下能发生激发和电离, 生成离子, 激发电子、次级电子, 这些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1、除油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作用:对石蜡、油蜡具有高度乳化、分散能力,可用作纤维、合成纤维、羊毛及其混合纺织物精练洗涤剂,对粘附在织物上的蜡质、油剂、污垢有良好的净洗去除效果。基本参数用量:5--10g/L … 2、精炼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 作用:棉织物煮炼,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精炼,可获得较好的毛效及白度并能部分去除蜡质、油污等 3、渗透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 ¥ 外观: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 作用:主要用于棉、涤棉等各种纤维的前处理当中;用于活性,分散等染料印花织物去除浮色,可在低温下处理,避免织物白地沾污,一般用量~克/升。可以擦洗成品上的油污,特别对蚕丝成品的去油污斑点很有效。用于分散还原等染料的染浴中作分散剂,用量以~克/升为宜。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前处理,洗涤油污。 4、醋酸

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闪点(℃):39;爆炸极限(%):; 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 - 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5、浴中宝 透明粘稠乳液;离子性:阴离子、非离子;pH值:约5(10%水溶液);比重:约1﹕1(20℃);相容性:可与阴离子物质一起使用;PH值:6-7;赋予织物永久的亲水性、抗静电剂,加快吸湿排汗速度,膨松手感好,可避免折痕、鸡爪印产生;稳定性:在硬水及通常浓度的碱液和电解质中高度稳定。 性能及特点:由于高分子物极易被纤维吸附在表面形成粘滑的薄膜,从而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金属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整理中不形成永久性折痕,不形成擦伤痕或条痕。绳状织物更易展开,移动,故改善匀染性,织物外观更均匀。不损害配液稳定性,因此不形成染料凝聚,亦不会造成色斑,污斑等方面问题。在喷射染色机中无泡沫问题,对任何织物均不影响染色性能。提高喷射染色机、绞盘、轧车和鼓式染色机的使用效率。 6、螯合分散剂 "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状;离子性:阴;PH(1%):7±1;溶解性:易溶于水; 用途和特性:有优良的螯合分散能力,螯合值为大于或等于250mg/g。酸碱及电解质稳定性良好。具有多用途、如退浆、精炼、漂白染色之过程。还可防止杂质再沉淀,使染机不易结垢。根据水质好坏及用途用量不等。可与羟基乙酸、PAA、BTA、钼酸盐共聚物混用. 7、分散染料修补剂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而目前传统的水处理方法难以处理水体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如染料和药物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了许多新方法来解决难降解有机物造成的水污染问题。染料在染色、涂料、颜料和纺织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是造成水污染的一大原因。染料的化学结构复杂、有生物毒性且难于用传统的方法降解。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 MB )作为一种偶氮染料在印染和纺织工业中应用广泛,因而被广泛的研究。 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 AOPs)作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AOPs是一种基于轻基自由基(·OH)氧化的技术,·OH具有仅次于氟的氧化势(2. 80 eV ),几乎可以无选择性氧化所有有机物,直至将有机物矿化成H2O,CO2和无机盐。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AOPs有光催化、 Fenton、光催化臭氧化、等离子体等,以及它们的协同技术。 等离子体尤其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原位产生·OH、H2O2、O3 、HO2·和·O等高能电子等活性物质,同时伴随着液电空穴、冲击波和紫外光辐射等物理效应。该技术是集多种AOPs的优点于一身的高级氧化技术。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 DBD)等离子体是低温等离子体的一种,具有电子密度高、放电均匀稳定等特点,受到广泛的重视。DBD反应器是在放电空间中插入绝缘介质的放电反应器,主要有板一板式和线一环式2种形式。阻挡介质即可以覆盖在电极表面,也可悬挂于放电空间中,形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均匀稳定的放电。 采用新型的双气室DBD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MB溶液,与传统板一板式DBD放电反应器相比,新设计的反应器增加了曝气,同时增加了一个气室。当两电极之间施加高压电时,放电在上、下气室同时发生,活性物质在两个气室和溶液中产生。产生的活性物质可以同时处理液层上下两个表面的有机物,同时由于曝气的作用,下气室产生的气体(主要是臭氧、含氮的氧化物)必须要经过溶液才能离开反应器,增加了活性气体在溶液中的停留时间,同时加强了气液相传质。本文研究了在新型双室DBD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液体体积、下气室高度、输入功率、初始pH、初始浓度和曝气种类对亚甲基蓝降解效率和溶液COD的影响。同时分析了MB的降解产物,初步提出了MB的降解机理。 1实验部分 1. 1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图1所示的石英DBD反应器,外径140mm,内径134 mm,高度100 mm,底板厚2 mm,内部有4个长度为15 mm直径为6 mm的石英柱8固定在反应器内壁用来支撑曝气板。反应器壁上有2个石英制成的进气管3,实验气体(空气,O2)由2个进气管进入反应器。

助剂课程综述1

助剂课程综述 助剂是高分子材料的一个分支,与塑料、橡胶有裙带关系,同涂料可谓姊妹关系,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同称为五大合成材料,因此,塑料、橡胶、涂料所用的助剂,胶黏剂基本都可用;只是因为自身的特点,而略有差异。实际上,胶黏剂助剂除了固化剂和活性稀释剂之外,也是大部分沿用了塑料、橡胶、涂料的助剂,仅在具体应用上稍有不同而已。 助剂的国内专业生产厂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对助剂的改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比较薄弱,但新型功能助剂还是不断涌现,如阻燃性固化剂、耐高温固化剂、韧性固化剂、柔性固化剂、多功能固化剂、低温固化剂、快速固化剂、透明固化剂、水下固化剂、水性固化剂、增韧酸酐、阻燃耐热酸酐、脂环族活性稀释剂、溴化环氧树脂阻燃剂、纳米增韧剂、环保型防老剂、新型抗氧阻燃剂环状磷酸酯等。 随着高新技术对助剂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促进了助剂的快速发展,势将进入技术创新、品种增多、性能先进、环境友好的新时代。高效化、功能化、复合化、精细化、专业化、系列化、节能化、环保化已成为现代胶黏剂助剂发展的总趋势。 助剂一: 抗冲击改性剂塑料型材生产中如不加抗冲击改性剂,塑料型材会十分脆硬,稍加冲撞,极易破碎。塑料型材生产中常用的抗冲击剂改性剂主要由以下三类:氯化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助剂二: 热稳定剂塑料异型材是热敏性塑料,因此在塑料异型材的生产加工中,热稳定剂必不可少。热稳定剂中的金属盐可吸收PVC 分解出的HCL,因此可延缓塑料的分解速度并延长分解时间,塑料型材生产中最常用的为复合铅盐类,其热稳定效率高,价格低廉。 助剂三: 加工助剂加工助剂主要为了改善塑料成型加工性能而开发的一类改善性助剂。塑料异型材加工温度与分解温度比较接近,流动性差,易粘在设备上焦化,因此在塑料型材生产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加工助剂来克服塑料型材本身的缺陷。 助剂四: 填充剂填充剂是一种在组成和结构上与塑料不同的固体添加物,也称填料。对提高塑料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和降低塑料成本有明显的效果和经济价值。塑料型材生产配方中加入填充剂,可使塑料型材加热后尺寸发生变化率减小,抗冲击强度提高,刚性增加,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助剂五: 光稳定剂光稳定剂能够通过屏蔽和吸收紫外线、猝灭激发能量捕获自由基等方式抑制聚合物的光氧化降解反应,从而赋予制品良好的光稳定效果,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助剂六: 润滑剂润滑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聚合物与加工设备之间和

染料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染料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1. 染料废水处理现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染料不但具有特定的颜色,而且结构复杂,以高分子络合物为多,结构很难被打破,生物降解性较低,大多都具有潜在毒性,在环境中的归趋依赖于很多因子。加之染料生产具有品种多、批量少、更新快的特点,致使染料废水难找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下面分别对其作简要介绍。 1.1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对液体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方法的统称,常用的膜分离方法有渗析、电渗析、超滤和反渗透。膜分离用于染料废水处理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膜分离技术有澄清、浓缩作用,最主要的是具有从连续流动系统中分离染料的功能。膜技术处理染料废水可将废水分离为浓缩液和透过液。其中浓缩液可用于染料回收,透过液也可回用,用于染料的生产。这样做既可以实现废水的有效处理也使得染料不随排水流失,又不会造成水质污染.Ismail Koyuncu用DS5-DK型纳滤膜处理染槽废水(废水中含活性黑 5、活性蓝9、活性橙 16、和NaCl),结果表明,该纳滤膜对染料的截留率在 99%以上,透过液几乎无色,该膜的通量受染料浓度的影响较大,在染料浓度恒定时,通量随染料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蔡惠如等通过采用纳滤技术分别对配制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的 染料截留和脱色进行实验,发现纳滤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很高,对染料含量 1000mg/L的进水,脱色率大于99%。膜分离法具有能耗低、 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但是膜分离技术由于浓差极化、膜 污染及膜的价格较贵,更换频率较快,使处理成本较高,从而严重阻碍了膜分离技术的更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1.2萃取法 萃取实质是采用与水不互溶但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使其 与废水充分混合触后,利用污染物在水和溶剂中不同的分配比分离 和提取污染物,从而净化废水。萃取法处理染料废水是利用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溶剂将染料分子从水中萃取出来。常用的萃取法有溶液萃取、电泳萃取、液膜法等。Pandit等采用可逆胶囊液-液萃取方法,通 过把有机染料(有机相)与水相分离而使废水得到处理。他们的研究表明,在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阴离子甲基橙从水中得到有效地分离;在阴离子十二烷基苯硫酸盐表面活性剂存 在下,戊基乙醇作为萃取溶剂,阳离子亚甲基蓝也得到有效分离。陈敬润等以天然植物油为膜液,含聚四氟乙烯涂层的聚丙烯平板膜(PPsT)作为支撑膜,研究了支撑液膜(SLM)系统去除和回收水溶液中分散染料阳离子红4G的性能及影响因素,在最佳条件下,100 mg/L 的染料溶液其去除率达到94.1%。近年来液膜技术发展较快,利用

腈纶染色助剂应用总结

腈纶染色助剂应用总结 一实验目的: 腈纶匀染剂1227(富联)、腈纶匀染修补剂M08(联胜)、阻染剂RCT(联胜)用在腈纶染色上通过缓染性、剥色性及染色后的重新加色等系列试验,观察最终上染率及其颜色变化情况来了解各个助剂在染色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 2.1缓染性实验: 腈纶纱线用不同助剂在不同温度下染色取样,看其缓染性及最终上染率. 2.2剥色性实验: 取出2g最终染好的色纱,加2g白坯纱,浴比1:50(200ml),分别加入各助剂(与染色时加入的助剂对应)1%(o.w.f),看剥色效果. 2.3加色实验: 2.3.1 染色时不加助剂,染色结束后再加入一定的染料、助剂,观察助剂对修色 的影响。 2.3.2染色时加入1227,染色结束后再加入一定的染料、各个助剂,观察各助剂 对修色的影响。 2.4 RCT与M08拼用实验: 染不同深度的颜色,加入RCT与M08,观察最终上染结果。 三实验结论: 3.1缓染性实验结果: 1227、RCT缓染性明显好于M08;但M08对最终上染率影响较小,M08 与不加匀染剂上染率基本一致,而1227或RCT随用量的增多,残液颜色逐渐变深,纱线上的颜色逐渐变浅,即对上染率影响逐渐增大。 3.2 剥色性测试结果: 用1227或RCT移染的白纱得色比MO8深,说明1227或RCT具有较强的剥色能力,所以工作液里相应的染料浓度大,空白纱线最终的得色比M08深,与之相应的是RCT或1227对染料的利用率低,不易直接修色、加色。 3.3加色实验结果: 由于缓染剂RCT(1227)分子量大、缓染性很强,其和腈纶纱线的亲和力较腈纶匀染修补剂M08要大,不容易被染料置换从而影响最终得色,所以在染色后重新修色时上色能力较M08弱,导致在RCT (1227)用量越大时所修出来的颜色越浅。 而腈纶匀染修补剂M08与阻染剂RCT在同一用量,染料浓度足够的时候,染出的颜色M08比RCT色光偏深,说明腈纶匀染修补剂M08上染、置换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可再修色性。这是由于M08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使空白“染座”重新上染,即可通过直接加染料进行修色、加色。建议修色、加色时单用M08即可。 3.4 RCT与M08拼用实验结果: 在腈纶纱线染深、中、浅三个颜色时,不同用量的RCT与M08配比染出的颜色与空白相比偏差很小,而且染出来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时的

过氧化氢和臭氧氧化处理染料废水

过氧化氢和臭氧氧化处理 染料废水 1 综述 1.1 染料废水简介 染料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悬浮物:纤维屑粒、浆料,整理加工药剂等; BBB:有机物,如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醋酚,加工药剂等; CCC:染料、还原漂白剂、醛、还原净水剂,淀粉整理剂等; 重金属毒物:铜、铅、锌、铬、汞离子等; 色度:染料、颜料在废水中呈现的颜色。 1.1.1 染料废水分类 按染料的应用分类可分为:(1)酸性染料(2)活性染料3)不溶性偶氮染料(4)碱性染料(5)直接染料(6)分散染料(7)还原染料(8)媒介染料(9)硫化染料。 按染料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分类,主要类型如下:(1)偶氮类染料分子中含有1个或多个偶氮键Ar-N=N-Ar(2)蒽醌类以蒽醌类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发色团的染料或颜料(3)硝基和亚硝基类(4)芳基甲烷类(5)箐类染料(6)靛族染料(7) 硫化染料(8)酞箐染料(9)杂环类染料等。 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染料工业废水主要可分为:

(1)含盐有机物有色废水。其中无机盐浓度在15%~25%,主要是氯化钠,少量硫酸钠、氯化钾及其它金属盐类 (1)氯化或溴化废水; (2)含有微酸微碱的有机废水; (3)含有铜、铅、锰、汞等金属离子的有色废水; (4)含硫的有机物废水。 1.1.2 染料废水的特点 (1)废水有机物成分复杂且浓度高 由于染料生产流程长,从原料到成品往往伴随有硝化、还原、氯化、偶合等单元操作过程。副反应多,产品收率低,所以废水中有机物和含盐量都比较高,成分非常复杂。废水中含有较多的原料和副产品,如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及无机盐。高浓度染料有机废水中,COD 值高达数十万。 (2)废水量大,色度高,毒性大 染料工业以水为溶剂,分离、精制、水洗等工序排出大量的废水。染料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铜、铬、锌、镉、汞等重金属,和砷、硒、溴、碘等非金属。有机有毒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取代苯类化合物等。由于染料中间体生产基本原材料是苯、萘、蒽醌类有机物,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氢被卤素、硝基、胺基取代以后生成的芳族卤化物、芳族硝基化合物芳族胺类化合物、联苯等多苯环的取代化合物,毒性都较大。废水中含有许多发色基团,因此色度比较高。 (3)废水排放的间歇、多变性 我国染料工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每年要生产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产品,而且产品制造大部分是间歇操作,所以废水间断性排放,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变化范围也很大。这就给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增加许多困难。

有机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有机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近年来,合成染料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加,导致染料废水的处理量大量增多,其在染料使用中应用最多,所占比例占达70% 以上。然而,由于偶氮染料的难生物降解性与化学稳定性,使其难以采用传统的物化法或生化法进行处理。因此,近年来采用新型手段有效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级氧化技术中的Fenton 氧化法由于其反应的无选择性、处理效率较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逐渐成为深度处理包括染料废水在内的各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传统的Fenton 体系通过利用铁的氧化还原循环活化H2 O2 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达到对污染物降解的目的。由于SO4- ·的氧化性与·OH 相当,近年来开始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引起关注。过硫酸盐(persulfate,PS)的氧化还原电势(E0 = 2. 01 V) 高于H2 O2 (E0 = 1. 76 V) ,是水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同时,过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在室温下呈固体状态,方便储存和输送,还具有稳定性和水溶性,且价格较低廉的特点,使其在污染物的降解和矿化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乙二胺二琥珀酸(ethylenediamine disuccinic acid,EDDS)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多羧酸,为EDTA 的同分异构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且毒性小,被作为环境友好型螯合剂替代EDTA 用于环境修复中。同时,EDDS 与Fe(Ⅲ) 形成的Fe(Ⅲ)-EDDS 配合物也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能力,不易引起二次污染。HAN 等研究发现,EDDS 能降低过硫酸盐与Fe(Ⅱ)的反应速率,使橙黄G 的降解效果得到提升。因此,本研究将EDDS 用于基于硫酸根类自由基的光-Fenton 体系中。 橙黄Ⅱ是一种化工染料,被用于羊毛织品、蚕丝、纸张、皮革等的染色,也可用作化学指示剂、生物着色剂使用。本研究选取橙黄Ⅱ作为典型偶氮染料的模拟污染物,分别进行了 Fe( Ⅲ)-EDDS 配合物与亚硫酸钠和过硫酸钠协同光降解模拟橙黄Ⅱ的印染废水的研究,分析了2 个体系中适宜的Na2 SO3 /NaS2 O8 投加量、Fe(Ⅲ)-EDDS 投加量以及初始pH 值,根据降解率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初步探讨体系的降解机制,为含有偶氮染料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依据,也为硫代光-Fenton 体系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试剂与仪器 试剂:硫酸(分析纯);硫酸铁(分析纯);橙黄Ⅱ(分析纯);无水亚硫酸钠(分析纯);过硫酸钠(分析纯);(N,N)-二琥珀酸三钠盐溶液(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仪器:801 型磁力搅拌器(上海三信仪表厂);JJ500 精密电子天平(巩义市予花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22 N 型722 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TARTER2100 精密pH 计(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TLD15 W /05 自制耐热光反应器。 1. 2 实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