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述评
三大进化论相对论精神分析

三大进化论相对论精神分析人类三大进化理论: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 1926-1998)的技术系统进化论,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生物进化论和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因为早期的地质学研究而著名,后来他又提出科学依据,证明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而演化而成的。
到了1930年左右,达尔文的理论成为演化机制的主要诠释,并成为现代演化思想的基础,在科学上可对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致而合理的解释,是现今生物学的基石。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和人起源于猿的论点迄今深入人心。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荒谬论点,给当时的宗教势力以沉重打击。
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他颠覆了世界,虽然并不完全”。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比达尔文小近二十岁,是达尔文的同时代人,也是达尔文理论的拥鼎和发展者。
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是在理论上阐述进化论的英国哲学家先驱。
斯宾塞1902年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他是著名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一生写作为生,著作颇丰。
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1926-1998)比达尔文,赫伯特·斯宾塞晚出生一百多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百废待兴而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世纪黄金二十年代出生。
那个时候的世界,已经摒弃了神创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再是异端学说,而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观点。
还有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也很有市场。
论斯宾塞的“审美文化”思想

论斯宾塞的“审美文化”思想摘要:斯宾塞是最早提出审美文化概念的思想家之一。
审美文化概念的原始内涵侧重的是教育意义。
斯宾塞的审美文化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侧重艺术教育的阶段和侧重审美社会学的阶段。
关键词:斯宾塞;审美文化;艺术教育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83-02我们现在对“审美文化”的理解已经远远有别于这个概念的原始内涵。
在现代,审美文化一般来说就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文化,包括人类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鉴赏、发展等实践及理论成果。
赫伯特·斯宾塞是最早提出审美文化概念的思想家之一,但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这一概念的原始内涵侧重的是教育意义。
一、西方“审美文化”思想的渊源从语源学的角度来说,西方审美文化的渊源存在着诸多争议。
很多学者认为德国哲学家席勒是第一个使用审美文化概念的学者,佐证是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十封信中明明白白地提出了“审美文化”的概念,把恢复人性的完整和拯救人类自由的希望寄托在审美文化、美和艺术之上。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审美文化”的正式提出者应当是赫伯特·斯宾塞,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概念是萌芽于席勒,而由斯宾塞正式提出。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曾四次提及asthetische kultur。
两词是德文,与之相对应的英文是aesthetic culture。
于是有研究者据该书英文版称是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
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无论是德文中的kultur还是英文中的culture都绝非仅有“文化”这个唯一的涵义,它们都还有着文明、陶冶、培养、培育、栽培、耕作等意义。
因此,固然可以将asthetische kultur或aesthetic culture 理解为“审美文化”,而理解为审美陶冶、审美修养、审美培养、审美教育亦未尝不可。
①而事实上席勒本人也正是在审美修养、审美教育等意义层面上使用“审美文化”(asthetische kultur,aesthetic culture)的,而非现象地提及“审美文化”概念。
艺术进化论的观点梳理

艺术进化论的观点梳理关于进化,当然须提及Charles Darwin,但他却很少用进化这个词,他常用遗传规律和物种渐变来解释进化。
Arthur Danto认为达尔文是一个关于艺术进化论方面持"遗传决定论"的人,因为达尔文曾探讨过他和他胞弟在艺术兴趣方面的不同。
J.T.Merz研究得出,Evolution主要指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存在物的状态和形式持续不断并有次序的发展。
"因此,关于艺术进化也得解决持续不断和有次序这两个方面是否相契合。
艺术的进化概念最初由Herbert Spencer提出,因此被Thomas Munro认为是西方思想史上首次把艺术史纳入一种自然主义进化论中的尝试。
Spencer认为艺术的发展不是偶然现象,它是遵循着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进程,他这么解释,神权时代的书写、绘画、雕塑是建筑的附属物,此为同质;而之后分离成为各自独立的状态的艺术门类则为异质过程。
但是,Spencer用的是Progress而非Evolution,因此,他主张艺术是进步而非进化。
Spencer在其文章《Progress:its law and cause》中表达了这些观点,影响了很多人,法国的H.A.Taine、德国的E.Grosse和英国的A.C.Haddon是代表。
因此,艺术进化观点中关于进化的过程就被总结为一种体外实现的遗传,依靠的是模仿和训练的手段,于是形成了艺术传统。
艺术进化论总的说来有两大支:Hegel、H.Bergson的精神进化说,赞同vitalistic的艺术进化,认为有超自然的精神、意识等左右着。
Darwin、Spencer、L.H.Morgan和E.Taylor等人类学家、原始社会学家等组成,这一支实证论色彩和自然主义色彩浓厚。
艺术进化论按照进化态势而划分为:直线发展型unilinear、多线发展型multilinear和循环发展型circulation。
斯宾塞的理论思想总结

斯宾塞的理论思想总结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演化论推动者,也被誉为自然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理论思想对于社会科学和社会进化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宾塞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进化论、社会进化论、社会组织和个人自由等方面。
首先,斯宾塞强调了自然进化论的重要性。
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受到进化的影响,这种进化是通过适应环境和生存竞争来实现的。
斯宾塞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由多个互相依存的部分组成。
他认为社会中的个体和机构都会经历适应和变异的过程,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和机构才能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
其次,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进化论。
他认为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他将社会进化划分为军事社会、工业社会和超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他认为不同社会阶段的特征和组织形式是由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和变异所驱动的。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争议,但也为后来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斯宾塞还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的形成提出了一些观点。
他强调社会是由个体的互动所构成的,个体通过合作和竞争来建立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社会秩序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更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会取代低级的形式。
斯宾塞主张社会应该追求分工与合作,通过个体之间的互相依赖和合作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他对于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后来社会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斯宾塞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和个体的权利。
他认为个人自由是任何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基石,个体应该拥有相应的权利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斯宾塞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少干预个人自由,而且只有在保护社会中各个成员的自由和权益时才能干预。
他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和权力集中,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权利的平等。
这些理论对于后来的自由主义思想和人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来说,斯宾塞的理论思想主要涉及自然进化论、社会进化论、社会组织和个人自由等方面。
艺术、生物学和选择美学

艺术、生物学和选择美学作者:马修·兰普利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08期译/孟凡君卢幸妮摘要:关于景观美之共同性的起因,阿瑟·丹托和丹尼斯·达顿给出完全不同的解释。
由此,艺术和美学的进化观点浮现在我们面前,并且呈现出日益繁多的流派倾向,对之进行梳理和辨析是开展批判的基本前提。
不难看出,适应、适宜、选择、仪式、模因等进化论美学概念已经完全侵入到艺术史研究之中。
理论上的各种突进,给传统美学和艺术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共同美;达尔文进化论;进化论美学;适应;选择;适宜;使特殊化;认知模式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1C102);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21N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1ZZ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返祖还是媚俗?关于景观共同美的论争1993年,俄罗斯移民画家维塔利·科马尔(Vitaly Komar)(1)和亚历山大·梅拉米(Alexander Melamid)(2)对美国公众进行了一次至今闻名的民意调查,目的是估量民众的趣味。
该调查要求他们的受访对象表明其偏爱的艺术题材。
科马尔和梅拉米最终创作了一幅名为《美国最想要的》(America’s Most Wanted)的合成画,它与19世纪中叶哈德逊河画派(Hudson River school)(3)艺术家的代表性景观画非常相似,画派的主要成员有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和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4)。
该画展现了一个由湖泊组成的宜人的田园景色,前景有典型的北美动植物,背景是起伏的山丘。
为了增加些恶作剧效果,科马尔和梅拉米在前景添加了乔治·华盛顿和一头在浅滩上徘徊的河马。
这两位艺术家在肯尼亚、俄罗斯、法国、中国、冰岛和葡萄牙等多个国家进行了类似的实践(5)。
在理想的景观形象方面,不同文化之间有着惊人的共同性。
02 第二章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 1 )要素的联系 (1 )要素的联系程度 与构造 程度与构造
生物:构成是实在的,统一有形 的。组成部分的位置固定。 社会:构成是分散,无形体。组 成部分相对固定 生物:有生命力的物质。 物理,化学的作用
(2)联系模式
社会:依赖符号。情感、语言、 艺术、思想
生物:精神系统有意识 生物:精神系统有意识
第二章
斯宾塞与进化论社会学
社会学亚圣: 赫伯特· 斯宾塞
赫伯特 斯宾塞
●
社会学的亚圣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学术界的“思想泰斗” “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一、斯宾塞和他的时代
(一)波澜不惊的一生
• • • • 自幼自弱多病 经济问题得到解决 潜心于学问 个人生活的不幸
斯宾塞
• (2)社会功能系统
社会有机体
生产
生物有机体
营 养
分配
劳动阶级
商人阶级
调节
循 环 调 节
资本家阶级
• 这三个阶级的同时存在是社会有机体的 本性所决定的,是永恒的。如果消灭资 产阶级,社会有机体就会遭到破坏。
四、尚武社会与工业社会
• 划分社会类型的标准: • 1、根据社会的复杂程度 • 2、根据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superorganism) • 整个世界由 以下几个领域构成:无机领 域(物理学方面、化学方面),有机领 域(生物学方面、心理学方面)和超机 领域(社会学方面)。
• 在生物有机体中,组成机体的众多分子 是为了整体而存在的;但在社会中,整 体的发达和个体的发达没有什么必然的 联系,因此,社会只是增进个体目标的 工具和手段。是社会为自己成员的幸福 而存在,不是个体成员为社会的幸福而 存在。
• 古尔德的进化论感悟是,“在整个自然 界中,几乎每种生物的每个组成部分, 在一个稍微改变了的状态下,可能已服 务于不同的目的。”他还借生物学家 Francois Jacob的话说,“大自然是出色 的修补匠,而不是高超的发明家。”
第三章斯宾塞进化论社会学本章学习要点进化的含义社会有机论的

第三章斯宾塞进化论社会学本章学习要点●“进化”的含义●社会有机论的基本内容●社会有机体和一般生物有机体的异同●社会进化论的主要思想●个人主义社会观的核心内容●斯宾塞和孔德社会学观点比较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有机论;社会进化论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也是一位对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和传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英国社会学的奠基者,曾被誉为19世纪英国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和孔德一样,斯宾塞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他最著名的社会学理论是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并以社会达尔文主义闻名于世,在社会领域宣扬“适者生存”的原则。
本章在简介斯宾塞的生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他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第一节生平及著作斯宾塞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格兰中部的德比,是家里9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其中唯一活过幼儿期的孩子。
斯宾塞的父亲是个信奉新教的教师,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
斯宾塞的母亲是一个温和而又虔诚的美以美会教徒,她与脾气暴躁的丈夫的婚姻生活似乎并不太美满,这恐怕也是成人后的斯宾塞对婚姻怀有戒备心理的一个原因。
斯宾塞从小体弱多病,没上过什么正规学校,主要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
13岁时,他离家到做牧师的叔父那里继续求学,叔父向年轻的斯宾塞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激进主义的哲学原理和与英国国教相背离的新教思想。
斯宾塞自感不适合接受大学的正规教育,因此没有像父亲那样进入剑桥大学深造,而是另谋发展。
1837年他被录用为修筑伦敦至伯明翰铁路的工程师,但1841年铁路完工后他被解雇了。
以后几年,斯宾塞试图挤进激进派报刊和激进派政治组织。
他给激进派报刊写过不少文章,内容起先是关于工程方面的,但后来主要涉及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到了1848年,他终于时来运转,担任了英国最有名望的金融经济周刊《经济学家》的编辑,有了一份收入较高的固定工作。
对斯宾塞社会进化观点的反思

对斯宾塞社会进化观点的反思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斯宾塞朝着建立自己综合性哲学体系的宏伟目标迈进。
1862年他发表了《第一原理》,1864年至1867年间,他完成了多卷本的《生物学原理》,1873年发表了《社会学研究》。
在70至90年代间,他出版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和《人与国家》等著作。
1904年他发表《自传》,此外,他还发表了多卷本的《文集》和主要由他的几个秘书和其他作者写的多卷本《描叙社会学》。
他的社会学著作既折射了西方资本主义繁荣富强背后隐含深刻的社会危机,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社会及其本质不断进行的艰辛理论探索。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1866年他的著作被译成法文和俄文。
1870年至1880年,又被译成德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
至1876年时,除《社会学原理》外,他的主要著作都被译成德文和俄文。
从1877年至1900年他有32种著作被译成日文。
斯宾塞的社会哲学影响可见一斑。
他在“政理”上对社会结构、功能的分析与解读,在学理上有着“物理”作基础。
斯宾塞的社会史观是建立在社会进化论基础上,正如斯宾塞的社会学是建立在对生物学理论的考察的基础上。
在斯宾塞看来,生命科学“给社会科学带来伟大的归纳概念,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有社会科学”。
因此,斯宾塞侧重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斯宾塞认为,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联系有两种相提并论的方式。
其一,社会行动取决于个人行动,个人行动是基本符合生命规律的重要行动。
要理性地阐释社会行动就意味着对生命规律知识的把握。
其二,社会是个整体,其结构、发展过程与生命有机体差不多,而后者又是认识前者的关键。
斯宾塞不但在生物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可比性,而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人为介质,实现了生物学对社会学由间接影响转向直接影响。
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运作也有一个自然的过程,他反对过度地人为干涉社会,强调自然对人、社会的选择以及调控,斯宾塞的真正目的是反对社会福利政策。
[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
![[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https://img.taocdn.com/s3/m/802b1bd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b.png)
[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篇一: 赫伯特·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人物简介,赫伯特·斯宾塞-人物生平赫伯特·斯宾塞,英国哲学家。
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在理论上的阐述英国哲学家,进化论的先驱,先于达尔文。
斯宾塞_赫伯特·斯宾塞-人物简单介绍斯宾塞的签名赫伯特·斯宾塞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斯宾塞禀承并发展了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
斯宾塞认为,哲学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
事实和经验永远只能表达现象领域,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正是借助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自然科学的知识才是可行的,因而也才能成功地运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之中。
自然科学的知识之所以正确,正在于它遵从人的主观感觉经验的限制,而只描述事物和经验的表象,不去侈谈诸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之类的不可实证的形而上的东西。
因此,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实证哲学,它的任务不在于揭示世界的本质,而在于搜集和综合整理各门科学的原理,描述和记录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表象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分类和各门科学的一般方法。
正是通过将哲学的研究领域严格规范于事实和经验的范围内,通过使哲学与科学的携手调和,才使得实证哲学不再涉足形而上方面的虚无领域,从而成为凌驾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科学的哲学,使得哲学上的路线斗争宣告结束。
因此,实证哲学体现了人类的最高智慧。
但是,事实上,实证哲学只能导致不可知论,并为神学的存在留下一席之地,斯宾塞曾援引英国的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话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双生姊妹,把1个从另1个分开,一定会使双方死亡。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任丰田【摘要】赫伯特·斯宾塞是西方社会学史上早期的英国社会学家,他运用生物学类比的方法,系统阐述了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对当时及其后的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思想既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9【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斯宾塞;社会进化;进步性;局限性【作者】任丰田【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61.45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是继孔德之后的又一位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进化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将进化论思想系统化的人。
1850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社会学著作《社会静力学》,1852年又发表了论文《进化的假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他的著作颇多,其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在当时已倍受英、美两国的资产阶级所青睐,在学术界享有“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的美誉,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他的进化思想理论在19世纪末以及后来的西方思想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学家I.W.巴罗会说,与其说斯宾塞的著作“是进化论的社会理论的一种创造,不如说是它的一种象征。
”[1]68本文对斯宾塞进化论的思想来源、主要内容、积极意义和消积影响作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任何一种学说都离不开其他人的努力,新的学说和新的思想总是对旧的已有学说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斯宾塞的进化论作为在他那个时期的新的学说或思想也不例外,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对旧的已有的社会进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拉马克学说拉马克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科学家,他肯定了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主张其变异和进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激变所造成。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汇报

社会进化的动力原则
斯宾塞从生物学的类比出发,把生物学中的自 然选择、生存竞争的原则引入社会学,认为他们 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同样起着支配作用。社会进 化如同生物进化一样,也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 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是一个生存竞争的过 程,也是一个丌断适应环境和净化环境的过程。
• • • •
一、斯宾塞进化论思想的来源 事、斯宾塞进化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斯宾塞进化论思想的进步意义 四、斯宾塞进化论思想的局限性
一、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来源
• 拉马克学说 • 达尔文的进化论
• 孔德的社会论
(一)拉马克学说
• 拉马克是最先提出生物进化说,是进化论的倡 导者,主张其变异和进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丌 是激变所造成的。同时生物的进化有一定的斱向 性,是从低级到高级,高级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这些无疑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思想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斯宾塞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拉马克关二 生物不环境相互关系的论点,但是他将生物进化 论的思想引进到社会学领域,对生物进化的这种 创新和研究远远超过了拉马克。
第三:他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对我们影响深远
运用整体和类型学的斱法看待社会和社会的发展, 这为我们全面地看向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斯 宾塞认为社会是一种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处二密切联系中。因此,他强调社会的整合、稳 定,使我们对世界有完整的认识,这种整体的思 维斱式延续至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述:社会进化论对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个奇怪然而丌争的亊实是:不其说《天演论》 是严复编译的赫胥黎的著作,丌知说是严复借 《天演论》一书主要宣传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 想。 在严复的宣传推崇下,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正好迎合了当时中国大多数处二摸索之中的知识 分子的需要,鼓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为他们的 奋斗指明了斱向。由 二社会进化论始终不当时中 国的政治社会状冴密切联系,适应了资产阶级革 命实践的需要,在变革前人的发展观的基础上。 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前进步思想所能达到的 高度,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意义深远的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

J ma o C ogi n e i c nead Tcnl ySc lSi csE i n N . 2 1 o l f hnq gU i rt o Si c n eho g(oi c ne di ) u n v sy f e o a e t o o9 00
生 。 究 方 向为 政 治社 会 学 。 研
收 稿 日期 :0 0 0 - 7 2 1- 1 0
赫伯 特 ・ 斯宾 塞是 英 国近代著 名 的哲学 家 ,是继 孔 德之后 的又一 位 实 证 主义 哲学 家 和社 会 学 家 的奠 基人 之一 。同时 他也是 进化 伦理学 的 主要 代表 人 物 , 是 第 一个将 进 化论思 想 系统 化 的人 。 15 8 0年 他发 表 了第 一部社 会学 著作 《 社会 静力 学 》 15 ,8 2年又 发 表
一
式, 是对 生 物适 应性 的合理 解 释 , 以 自然 选择 为 中 他
心 , 变 异性 、 传性 、 工 选 择 、 从 遗 人 生存 竞 争 和适 应性 等 方 面揭示 了生物 由简单 到复 杂 ,从 低级 到高级 , 由
种类 较少 到种 类繁 多的进 化规 律 。进 而 , 他认 为 生物
择 的方面探 讨生 物进化 的动力 , 为斯宾 塞社会 进 化 这 思 想提 供 了一定 的理论 基础 , 虽然他 在达 尔文提 出生 物 进化论 的前 十年 就提 出 了社 会进化 的思 想 . 是他 但
仍 然通 过 吸收 达 尔文 的生 物进 化论 思 想来 解 释社 会 进化, 并赋 予进 化一 定 的价 值意 义 。
利 亚英 国 的亚里 士 多德 ” 的美誉 , 不可 忽 视 的重 要 有
斯宾塞课程论思想述评

科 学技 术进步 的 需要
他 把 学 校教 育与正在 发展 着的工 业生 活需 要联系 起来
,
第 一个从理 论
,
上 论 证 了 科 学的 价值 和 以 科 学为 主 的课 程 论 思 想
并且 从 实证 论和 社 会 进化 论的 观点出 发
“
,
强 烈 地抨 击 了 古典 主 义 和 经 院 主 义 的传 统教育 是科 学
对 于 我们 进 一 步 深化 课程改革
。
不 断 更 新课 程 观 念
、
一
渡
,
斯 宾 塞课程 理 论 的 基 本 思 想
。
斯 宾塞 生 活 在 英 国 历 史 上 的 维 多 利 亚 时 代 英 国 已 成为 欧洲 最 发达 的资本 主义 国 家
;
,
此时
“
,
自由资本 主 义 逐渐 向垄 断资本 主 义 过
。
为 适 应 生产 力 的发 展
教 育家 奋 起 批 判装饰 性的 绅 士 教育
要求扩 大课 程范 围
, ,
,
生 活 中有 实用价 值的 知识 纳入教 学轨 道 在 185 4
1858
、 ,
正 是 在这 样的情 况 下
,
斯 宾塞 于 1 8 6 1 年 出 版 了 由 他 这是 一部 重 要 的教
,
,
。
,
③ 因为 资 本 主 义的 生 产 已 完 全依 靠科 学
而 生 产的 科学 化
没 有 科 学 知识 来指导 资本 主 义 生产的 竟争
社 会就 难 以 合理 地 发 展 下 去
,
又 直 接影 响 到 生 活 内容 也 必然 地 依靠 科 学 知
赫伯特·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述评

赫伯特·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述评作者:马振涛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07期内容摘要: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是其艺术游戏说的有机补充。
斯宾塞认为,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遵循着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过程,艺术的进化遵循复杂性递增的原则,复杂化的艺术比早期艺术更完美。
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给研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
关键词:斯宾塞艺术进化艺术起源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
其著名的“艺术游戏说”从生理学角度对剩余精力的产生做了解释,指出了游戏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为社会进化论的代表思想家之一,斯宾塞的“游戏说”中缺失了艺术起源与发展问题,对此,他自有其“进化论”来加以弥补。
“艺术进化论”既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艺术理论,同时由于它弥补了斯宾塞“艺术游戏说”中所缺失的一面,并与其一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关艺术起源、本质与发展趋势的思想体系,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对其游戏说的一个有机补充。
一.斯宾塞艺术进化论的主要内容艺术进化论可以上溯至亚里斯多德,但它作为一种理论,却是十九世纪生物进化论诞生后方衍生出来的。
“进化”(evolve)一词源于拉丁文evolvere,其含义为“展开”、“发展”和“演化”,其生物学的意义主要指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化。
后来,“进化”一词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而进入文化和艺术领域。
作为一种存在,艺术和文化也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艺术的进化即艺术的演变历程。
斯宾塞的进化理论其实并非象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来自于达尔文,而是更多的受了拉马克(Lamarck)有机进化论的影响。
有机进化论是拉马克在《动物学哲学》(Zoological Philosophy)中提出来的,认为动植物新的、更为复杂的物种形式起源于逐步的变化。
人的性格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但每一次遗传都会伴随一些变异的出现,这些变异逐渐会经过几代的积累而不断增加,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进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物种。
赫伯特·斯宾塞的思想对镀金时代美国社会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存在生 存竞争、适者生存的观点。
斯宾塞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社会学领域,认为社会 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是必然的,而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 也像生物体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的规律。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基础还包括“优生学”的概念, 即认为优秀的个体应Leabharlann 繁衍后代,而劣质的个体则不应 该繁衍。
03
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对美国 的影响
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
科学方法
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方法是探究社会现象的唯 一恰当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释 社会现象。
客观事实
实证主义强调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和记录,不涉及主 观价值判断,以中立、客观的态度看待社会现象。
自然法则
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遵循与自然法则类似 的规律,可以通过归纳和推理来发现这些规 律。
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是深远的。
同时,它也鼓励了个人主义和利己 主义,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 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
它为资本家和企业家提供了剥削劳 动力的借口,加剧了贫富差距和阶 级矛盾。
在种族歧视方面,社会达尔文主义 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白 人优越论得以盛行,加剧了种族矛 盾和冲突。
美国社会中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体现
在镀金时代,美国社会中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和种族歧视。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使得人们认为贫困和弱势是由于个体或群体的劣质导致的 ,而不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这种观念鼓励了社会精英和富人更加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优越性,同 时也为资本家和企业家提供了剥削劳动力的借口。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和后果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和后果
社会进步
社会静力学书评

社会静力学书评——赫伯特·斯宾塞【英】赵雅男1一、作者简介: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怀疑论者,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
他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在这两种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他早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发表之前就提出了社会进化的思想,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
但是,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心理学等等。
二、本书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社会哲学著作中很早的一篇,正如作者本人所言,本书“包含了自1850年以来已经有很大发展的一些思想或者思想的萌芽”。
本书中作者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1、第一原理即,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意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
2、社会哲学可以恰当地划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
前者探讨一个完善社会的平衡状态,后者探讨社会向完善状态发展所依靠的力量。
从全文的行文结构上讲,作者首先提出作为直接目标的幸福。
这种幸福意味着人体各种机能都得到满足的状态,而这种机能需要得到满足,但是要有利用和滥用之间的界限。
这里作为直接目标的作者认为“最大幸福”是复杂的因为它的性质、特点以及获得它的方法等等都不能确定。
可是政府却忽视这些并渴望通过立法这种措施作为获得“最大幸福”的权宜之计。
可以理解为:作者认为政府通过指定法律是不能获得最大幸福的。
接下来作者论述了道德意识学说及什么是道德。
作者认为纯粹的理性不一定能获得最大幸福,因为生活中我们是受本能的心里机制指导去寻求身体上的福利和精神上的幸福感,这种感情机能使理智对这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0906班0904000660些行为或事情形成判断,这被称为道德意识。
由不同的满足所激励的这种本能的表现是不同的。
艺术演进论资料

“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 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 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明清故宫鸟瞰图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 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 贯穿整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 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 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 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 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 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六、诗歌: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同动作, 提高效率,交流感情,鼓舞情绪,而创作了最初 的诗歌。
1.没有赞颂自然的内容。 2. 没有缠绵的爱情。
3. 形式重于内容,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旧石器時代(90,000~10,000BC)艺术基本上受巫术观念支配, 表现了获取食物以求得生存的欲望,因此艺术品中表现最多 的是那些意欲捕获的动物形象。
文化进化论 社会学领域术语

文化进化论社会学领域术语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
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通过“进化”来达到更高级别的文明。
历史文化进化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和美国人刘易斯·摩根(Lewis Henry Morgan)先后提出。
斯宾塞认为,社会和生物一样,也遵循着自然选择原则。
他将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不同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摩根则从对美洲印第安部落的研究出发,提出了“人类文明三阶段论”,即野蛮阶段、文明阶段和科学阶段。
他认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更高级别的文明迈进。
理论内容文化进化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进步:文化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更高级别的状态发展。
这种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
2. 文化演变:文化进化论认为,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
不同的文化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例如原始社会注重部落团结,农业社会注重家庭和私有制,工业社会则强调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
3. 自然选择:文化进化论认为,社会和生物一样,也遵循着自然选择原则。
只有适应环境的文化才能生存下来并继续发展。
4. 社会分层:文化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社会分层。
这些分层是根据不同的职业、地位、财富等因素划分的。
5. 技术创新:文化进化论认为,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并带来更高效率和更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6. 文明对比:文化进化论认为,通过比较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演变过程。
例如比较西方工业社会和东方传统农业社会,可以发现它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
社会学领域术语1.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形式。
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是其艺术游戏说的有机补充。
斯宾塞认为,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遵循着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过程,艺术的进化遵循复杂性递增的原则,复杂化的艺术比早期艺术更完美。
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给研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
关键词:斯宾塞艺术进化艺术起源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
其著名的“艺术游戏说”从生理学角度对剩余精力的产生做了解释,指出了游戏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为社会进化论的代表思想家之一,斯宾塞的“游戏说”中缺失了艺术起源与发展问题,对此,他自有其“进化论”来加以弥补。
“艺术进化论”既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艺术理论,同时由于它弥补了斯宾塞“艺术游戏说”中所缺失的一面,并与其一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关艺术起源、本质与发展趋势的思想体系,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对其游戏说的一个有机补充。
一.斯宾塞艺术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艺术进化论可以上溯至亚里斯多德,但它作为一种理论,却是十九世纪生物进化论诞生后方衍生出来的。
“进化”(evolve)一词源于拉丁文evolvere,其含义为“展开”、“发展”和“演化”,其生物学的意义主要指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化。
后来,“进化”一词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而进入文化和艺术领域。
作为一种存在,艺术和文化也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艺术的进化即艺术的演变历程。
斯宾塞的进化理论其实并非象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来自于达尔文,而是更多的受了拉马克(lamarck)有机进化论的影响。
有机进化论是拉马克在《动物学哲学》(zoological philosophy)中提出来的,认为动植物新的、更为复杂的物种形式起源于逐步的变化。
人的性格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但每一次遗传都会伴随一些变异的出现,这些变异逐渐会经过几代的积累而不断增加,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进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物种。
斯宾塞的贡献在于他发展了这一学说并把它应用于社会领域,来解释社会和文化现象,从而形成了他的社会进化论。
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是其社会进化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如下观点:
首先,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遵循着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过程。
从同质到异质,这是所有有机体进化的规律。
每个微生物在早期阶段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化学组织上都仅由单一形式的物质构成,随后逐渐地衍生出两种不同的物质,生理学称之为异化(differentiation)现象。
这些异化的部分慢慢演变为新的物质,并开始了新的异化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形成了构成动植物的肌体和组织,这就是生物体进化的过程。
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它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和其他事物一样,遵循着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过程。
以书写、绘画和雕塑的起源与发展为例,早期的书写、绘画和雕塑都只是建筑的附属物,而且同最早的政府形式――神权统治有着直接的关系。
只是后来它们才逐渐与建筑相分离,由同质进入异质的发展。
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同建筑等形式的相互脱离和所包含主体的多样性上,而且体现于艺术作品的结构中。
在很久以前,文字、声音和动作中的节奏基本都是统一(同质)的,后来则慢慢地发生异质变化,逐渐演变为诗歌、音乐和舞蹈。
而现在在一些现存的原始部落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种原始节奏的统一。
绘画也是如此,与古代绘画相比,现代绘画的异质性增长更为明显。
同时斯宾塞指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在精神和社会的发展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释。
第二,艺术的进化遵循复杂性递增的原则。
在《进步:它的规律和原因》中,斯宾塞认为事物的发展进化具有复杂性递增的原则。
这实际上是进一步解释了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规律,从同质到异质的过程,实际上同时也是从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斯宾塞认为,艺术
的发展规律是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即复杂性递增的规律相一致的。
“无论是在地球、地表生物的发展中,还是在社会、政府、建筑、商业、语言、文学、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中,都始终贯穿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异化过程”(spencer,1966:10)。
从创作时间来看,体现斯宾塞游戏说思想的《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出版于1855年,而包含其艺术进化论观点的《进步:它的规律和原因》首次发表于1857年。
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关于艺术起源与发展的观点是斯宾塞对涉及艺术和审美活动性质的游戏说的补充,它同游戏说一起,构成了斯宾塞一套比较成熟和统一的关于艺术的起源、性质与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斯宾塞艺术进化论的批判
通常认为,西方的艺术进化论有两种不同的哲学背景:一种是从斯宾塞、摩尔根到爱德华?泰勒,他们认为艺术的进化同生物进化一样,遵循着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主张用自然本身的原因去解释生物的合目的性,实质上是一种自然主义进化论。
自然主义进化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一些人类学家,如h?泰纳和e?格罗塞,前者的《原始文化》和后者的《艺术的起源》都以大量发掘的人类学史料和实证来研究文化与艺术的起源。
另一种则是精神进化论者,主要包括黑格尔和柏格森等人,他们主要把进化看作是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认为艺术的进化基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因此也被称作活力派(vitalistic)艺术进化论者。
斯宾塞用生物学上的进化理论来解释社会和文化现象,应当说是一个巧妙而大胆的尝试,至少给艺术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
然而,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
要想成为一种成熟的、令人信服的理论,要想论证艺术是进化的,它必须要能够回答两个问题:首先,生物意义上的进化观念能否适用于人类社会?第二,艺术进化是否以复杂性递增为主要标志?
首先,生物意义上的进化观念能否适用于人类社会?
用进化概念来来解释艺术现象,它的意义是十分含糊的,认为遗传的概念稍作修改就能适用于艺术,认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同样可以应用于人类社会,这种想法有些天真。
(朱狄,1994:470)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否象有机物中那样听命于自然规律,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而且,即使艺术作为一种整体现象,其发展有时可以通过进化论来得到一些解释,但由于其概念上的过于绝对性和内涵上的包罗万象性,使它并不能合理地解释艺术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它忽视了艺术发展中大量存在的偶然和随机的因素。
不仅一些艺术的产生具有随机,哪一种艺术被保留下来也带有一些偶然性。
而且,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艺术进化的概念有所不同,前者是一种规律,后者却是一种信仰,人们既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
第二,艺术进化是否以复杂性递增为主要标志?
进化论者认为艺术进化的标准就是复杂性的递增,一种艺术形式比另一种复杂,它也就是一种进化。
不仅斯宾塞这样认为,德国人类学家格罗塞通过对艺术起源的考察,认为随着原始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艺术日益复杂,后起的艺术门类显然要比先生的复杂得多,而且功能也变得复杂起来了。
推而广之,艺术史上的艺术繁荣与衰落的循环交替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进化,如瓦萨里的三阶段论和温克尔曼的四阶段发展论。
但这个进化的标准或标志并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反驳的理由非常简单:艺术和生活一样,复杂并不见得总优越于简单。
在许多现代艺术形式如小说、戏剧和电影中的确能够看出复杂性递增的趋向,但在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如建筑、雕塑和绘画中,减化的倾向却非常明显。
当今艺术潮流越来越向艺术表达的一种自然、原始、朴素的方式发展。
人类心理状态愈复杂,其艺术表现往往越简单,如法国画家保罗?高更为使自己的作品能和原始风格相协调,曾大力简化形象的轮廓和色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艺术的进化和发展,无论是复杂性递增、直线式上升还是螺旋式上升,它们都是一种止于完美的进化。
进化论实际上认为艺术进化是有方向、有目的的进化,它指向一个完美的顶点,一个后无来者的顶峰状态。
然而顶峰之后是什么?历史是不会空白的,艺术
发展到顶峰之后又该如何发展?如何解释发展的中断现象?况且设立一个终极目标本身就与“进化”相悖的,“进化”要求发展的持续性和无限性,是没有终极的。
这一悖论成了艺术进化论的根本症结。
三.结语
斯宾塞的艺术进化论尽管自从提出以来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但它仍然有其历史合理性。
在历史上,艺术进化论给研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方面,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的理解斯宾塞所发展出的宏大的“综合哲学”体系。
另一方面,虽然如同丹陀所说的,对于当代艺术而言视知觉已经无法进一步完善,艺术史的进程也是复杂纷纭,有着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语境烙印,但我们若以历史发展的目光,从整体上观照几千年的艺术史,相信会在复杂的表象之中发现一个主要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3.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