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重点

城市生态学重点
城市生态学重点

城市生态学重点

作者:日期:

多样性与稳定性: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

种及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

,是同生态系统物

食物链: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各种生物之间的联

系。

食物网:生物群落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营养关

系。

食物链(网)原理在城市生态中的现实意义:除掉或控制那些影响食物网传递效益,禾U

润低、污染重的链环。

加链:增加新的生产环节,将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转换为企业生产的“废品”也

可能是另一些企业的原料。如此可以对城市食物网“加链”和“减

链”

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态与功能、城市人口、

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

生态学原理;

简述黑箱理论:完全忽略系统内部结构,只能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

性和反应特性的系统研究思路。由于技术原因对系统内部难以了解,或仅对系统整体功

感兴趣时,都米用黑箱研究思

路。

简述白箱理论;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的了解

功能来认识系统输入与输出在内的整体特性。如生物的形态解剖研

究、

,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

各种电器设计常采用白箱研究思

路。

简述同心圆增长理论:

「7"

iir

L I' ''' .

■ ■ - - -I..

— , ■= .- M m I [ ■ I * ; _.

■-」',1 ■' n-i -

-,■- - r

简述扇形理论; 简述多核理论;

简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内容包括哪些:(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

(2)环境承载力的改变会引起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系 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3)城市生态演替是一种更新过程,城市生态系统向结构复杂、 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的演化称为正向演替

;反之称为逆向演替。(4)演替方向:

当城市活动强度小于环境承载力时 ,城市生态系统可表现为正向演替 ;反之,则相反。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征:主体是人类、主要为人工环境、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

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有哪些区别;进展演替指的是随着演替的进行 住物群落的结构和

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群落产生生产力由低逐步增高

I _ |二匸

—i.r

L LLI-_ ~~~

" ■ E

■ [ 1 V, <■

X 1 f - 1.1 II- - ■ i

「皿曲

亠■ *

七盹磴|111噴肉*虫訓I"

|1

.

; V 勺瓷W f' J : -^<5 e . II ■ ■ '

I

I 卜

,界?F.胆 L ' 1

I

亠讥t 1

I ':沆己■RE

I I d i'J T 瓦- Nr T * 艸?l T

t .-1. y 半,

「乜

i ":;; L "j : Dfi n H

;IM 4 i/q 打占"

丁耳 J d ■ >i -

「I. —:-卜■

||.-|4-IH .'■■rl I - h -H '加」

I 需站1J :1 JI J* u

[隹J J

?…’

群落逐渐发展为中生化,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而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 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步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 面,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区别就在里面了) 举例说封山育林往往导致进展

演替,过度放牧或乱砍滥伐则导致逆行演替

人口的社会构成:包括人口的社会分布

,职业构成,民族组成等。可分为三大类:基本人

口(工矿交通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在册人员)服务人口

(为本地区服务的企

业单位,文教、医疗和商业单位的在册人员 )被扶养人口(未成年、未参加工作和丧失劳动力的 人)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针对人口密度的高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利弊 ,存在两种观点:

(1)

人口密度的增加将加重人的生理和精神压力,降低生活水平

,恶化环境质量,使犯罪率上升;

(2)适当增加人口密度,将有助于降低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减少运输量 约能源,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提高经济效益。

城市建设的地质环境:(1 )高度稳定地段,任何外力都不能破坏的地段( 的地段,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容易被一定形式的外力或不适宜的建筑群破坏 度不稳定的地段,灾害常发生地段 ,比如大面积崩土,现代冰川,遭受强烈腐蚀的海

高发区,地壳热力作用和活火山等地段。

城市建设用地的工程地质类型

:(1)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

建设,但需要简单工程处理的用地 (3)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用地

不适合工程建设的用地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分为点源和面源。点源:集中在一点或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空气 中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面源:在一个面积大小不可忽略的范围内向客气排放污染物的污染 源。城市中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一为固定源(固定点排放如工厂,火电厂,钢铁厂 )二为流动源 (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颗粒污染物:(1)降尘:直径大于10微米的微粒易自然沉降(2)飘尘:直径小于10微米 的微粒,不易沉降,粒径在0.25~10微米之间均称为云尘;(3)粉尘:工业生产中产生,直径 介于1~1 0

0微米之间的固体微粒

烟尘:由于燃烧,熔融,蒸发,升华,冷凝形成;其直径多大于1微米;

烟雾:煤烟和雾结合产生,有两种, (1)伦敦型,煤尘,二氧化硫和雾混合并伴有化学 反应产生的烟雾。(2)洛杉矶型,汽车排气和氮氧化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烟雾。

2) 不稳定

(3)高 ,地震

(2)适

烟气:含有粉尘,烟雾及有害有毒气成分的废气。

城市气候形成的原因:(1)具有特殊的下垫层(2)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采取降温, 家庭生活等活动所释放出的能量,废气和尘埃,使城市内部形成一个不同于自然气候的城市

环境。(3)由于大量气体和固定污染物排入空气中,明显的改变了城市上空大气组成,影响了

城市空气的透明度和辐射能量收支。

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

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

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

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原因:(1)特殊的下垫面(2)下垫面的建筑材料的热容量,导热率比郊

区自然界的下垫面要大(3)建筑物,道路,广场不透水(4)认为热进入大气层(5)建筑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扩散。

逆温: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这种气层为逆温层。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在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所有水体、物的

水中悬浮物及溶解总称。

城市水环境特点:(1)淡水资源的有限性(2 )系统性特点:组成城市水环境的各方面相互制约,互相影响,结合成了有机的整体。(3)城市水环境系统自净能力有限的特点。

城市土壤环境:土壤是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以地质历史时间为周期的长期风化过程和风化产物的淋溶过程,逐步形成土壤,它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

城市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城市土壤与自然土壤不一样,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质。如:形态方面土层无分化,含碳量低,细菌总数较少等。人为压实降低了土壤孔隙度,从而降低了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性能,增加植物根系生长的阻力;同时普遍存在pH值太高和有机质、

氮和磷含量低等特点。

土壤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合体,有相当高的净化效率。

吸收C 0,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乙烯,去除霉菌。

发展和利用污水灌溉:(1)严控污水排放标准(2)健全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3)根据区域性土壤环境容量,进行污水定额灌溉(4)控制污水施用量,改进施用方法(5)建立污灌区防护林带,增加植被覆盖率,吸收一部分有害元素(6)建立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

城市景观的概念:福曼认为景观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 )生态系统的聚合(2)各生态系统

之间和物质能量流动的相互关系(3)具有一定气候和地貌特征(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

相对应。

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1)斑块(2 )走廊(3)本底。三者关系:斑块和走廊在功能和形状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