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讲座稿

幼小衔接讲座稿
幼小衔接讲座稿

让孩子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尊敬的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

在开始今天的讲座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口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

德国宪法禁止超前教育。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超前教育的危害有哪些呢?

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2、超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爬,也需要走,更需要青春期,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成长,一旦跨越成长的正常规律,就难以预测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家长和老师不了解一些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比如

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家长、老师都会简单的认为孩子学习能力差,甚至认为孩子太笨了,没有给予应有的理解与关注。

接下来我们谈谈什么是幼小衔接?怎样衔接?作为家长怎样配合幼儿园帮助孩子愉快适应小学生活呢?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相信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还历历在目,孩子们刚进幼儿园上小班的情景,又哭又闹、送着困难、担心等,转眼间,他们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那么,社会、学校和家庭也会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孩子们的主要活动会发生变化,不再是游戏,而是更多的智力活动,更多的文体活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作息时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很多孩子会感到不适应。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必须帮助自己的孩子尽快向小学生活靠近,尽快去适应小学生活。帮助孩子们迈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这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三个重要的变化,哪三个重要的变化呢?

第一个,主导性的活动发生了变化

入小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玩,是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入小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是学,孩子的心理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应及时抓住这样的心理变化,适时地来捕捉每次游戏中的学习因素,比如,现在就可以渗透一些学习的思想,培养一些看书的习惯等等。这样,孩子进

入小学后就不会一下子适应不过来了。

第二个变化,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是贪玩的,是需要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小学就不同了,除了整体活动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外,极为明显的是他们所处的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将他们作为社会正式成员对待。在学校里,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学习成为了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大多数孩子看到自己地位的转变而自豪,可也有一部分孩子具有紧张、压力感,此时,我们家长就应十分关注孩子这一心理进行开导,其实这样的孩子从入学前就应时刻关注起来了。

第三个,人际交往发生了变化

孩子入小学以前,与我们家人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我们的指点。入小学以后,孩子每天都要离开我们在学校里独立生活,要在班集体里作为独立的一员,认真听课读书,要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完成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检查文具书本是否齐全等等活动都将进一步促进孩子由依附关系向开始独立生活转化的重要时期。但从我多年来的低年级教学工作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看,孩子入学时通常会遇到这样五种不适应的情况:

1、不愿意上学。有的孩子宁愿赖在家里,也不想上学。

2、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说在校的表现和活动。父母问起来会显得比较烦躁和焦虑。

3、性情发生改变。胆小、怕事,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

4、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5、行为孤单,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往,无法融入集体生活。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更应该从入学前,也就是现在就对孩子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并与孩子多多交流,及时调整、正确引导,为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良好过渡打基础。

那么,怎样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呢 ,这是我们很多家长所关心的事。作为家长,既要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也需要积极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心,形成适应性行为,顺利地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愉快地开始小学生活。

针对孩子这三个重要的变化,我们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第一、做好思想、心理上的准备

入学前,孩子常常会满怀憧憬地问大人:“小学老师好不好?”“读小学是不是和幼儿园一样开心?”“小学生是不是很快乐?”我们家长此时就可以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入学教育,比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的事情,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

老师可厉害了。”“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不利于形成入学的心理期待。很多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说 : 最难教的学生不是那些学前期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 ,而是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的孩子。我们确信这一说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要调动孩子内在积极性的 ,只有使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我要学、我爱学”的心理状态时 , 孩子才能主动地学习 ,才能学得好。

第二、做好学习上的准备。

孩子在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以“学习”为主。孩子要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一下子适应。主要的是学习上的负担,要认、读汉语拼音,识字、背课文,学算术。

为了使孩子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首先,我们家长应该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小朋友的相互关系等。使孩子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着自己做个小学生。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先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捏泥等。特别是画画,既可以培养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以后,再增加一些学习内容,适当减少游戏时间。例如,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字等。在这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

写字姿势的训练 ,如:看书时要做到:身子坐正,两臂平放,课本平放前方,胸离桌子一拳等。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这些读写姿势虽然进入小学后,老师们会作严格的训练,但据我们观察,很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即使我们小学老师一再强调正确的姿势,但孩子们已经习惯成自然,很难把错误的姿势纠正过来。所以在指导孩子绘画、书写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好孩子能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做好生活上的准备。

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处处要依赖我们大人。而进入小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劳动的能力。在入小学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也就是说要学会生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叠被,自己起床,脱穿衣服、鞋、袜,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会自己取放玩具、图书、其它用具等。有的孩子上小学后中午在学校吃饭,不仅没有人喂,还要自己排队盛饭菜,因此生活自理能力上的培养和逐步过渡,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要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

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是规则行为的准备。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带孩子外出时,告诉他不要乱窜马路,要走横道线,教会他看清来往车辆(先向左看,再向右看),在成人的看护下独自学会过马路。放学回家注意安全,以及学会保护自己,不跟陌生人走等等。教孩子几种应急时的自救方法;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在学校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还有,在生活习惯上也要改变一下,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化。要教孩子学会看表并理解时间和任务要求的关系,逐渐做到守时、准时。让孩子按照学校作息制度起床、睡眠和吃饭,不致于进小学后突然变得消瘦和疲惫不堪。我们小学早上上学时间是7点40分前,所以孩子们早晨要起得早一些,早餐要吃耐饥和富有蛋白质的食品,让孩子一顿吃饱,午餐前不吃零食或甜食,中午准时开饭。午睡从少睡一点逐步过渡到不睡午觉。晚上早一些睡觉,少看电视。还可以教会孩子认识钟点,使他养成时间概念,学会掌握时间,以后上学不致于迟到。

第四、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上学后 ,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 ,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是一项重要内容。比如: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 , 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独一个房间 , 有一张小书桌 , 一个小书柜即可 ,重在安静、整洁。还可以为孩子选择好台灯:

一般用光线柔和的白炽灯;15~25瓦 , 放在身体的左侧 , 灯臂可调整 , 灯罩将灯泡全部遮蔽以免眩目 ,开关安全、方便。

另外,上小学的孩子所使用的学习用品要根据年龄来选择。原则是有利于学习,使用方便,不影响生长发育。主要的学习用品有书包,家长最好为孩子准备双肩背式书包。这种书包可以使两肩受力均匀, 同时促使直背挺胸,起到纠正形体的作用,还要为孩子准备些铅笔、擦皮、卷笔机、直尺等。铅笔应选择标有2H字样的,因为这种笔的笔芯硬度适中,写出字的颜色也合适。从铅笔外形看,六棱柱形的铅笔孩子握着舒适、稳妥,也不易滚落到地面上摔断笔芯。千万不要给孩子准备自动铅笔,一般情况下,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使用自动铅笔。另外,还要准备一个文具盒,最好选择带磁铁盖的塑料文具盒或者布做的笔袋。铁皮文具盒边缘锋利,且掉在地上会发出响声,影响上课。文具盒上的图案不要过于花哨复杂,否则图案吸引着孩子,会分散他上课听讲的注意力。

应该说,如果家长朋友们能坚持从思想上、时间上、学习习惯方面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的话,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就不会有学习负担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就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

那么,进入小学后,有的孩子可能会不太适应紧张的学校生活,出现紧张、无助、迷茫等情绪。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焦急,甚至哭闹,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学欢腾活跃的现象;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上学还没几天就开始怕学、厌学;性情发生

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

小学老师的反馈:一年级孩子出现:上课坐不住、书写困难、写作业拖沓、速度慢、集体中太自我、自由活动时不会玩、丢三拉四……要克服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就要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对于学龄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以及记忆力、注意力、语文理解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等统称为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就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通过意志调控,对目标全身心的集中与指向。天才的第一品质就是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决定学习能力:著名心理学家乌审斯基指出:注意力是所有智力的“门户”和“钥匙”,没有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智力因素都无法体现出来。引起儿童学习问题的首要原因是注意力问题。

常见的学习问题是由注意力引起的

走神、分心—注意的集中性不够;

坐不住—注意的稳定性不够;

粗心大意—注意的范围不够;

做事拖拉—注意的转移性不够;

半途而废—注意的分配性不够。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运动知觉的差异、认知、理解能力弱、家长、

教育方式偏差、精神上管制太多、家长的过度溺爱、饮食不均衡,如可乐、咖啡等。

有些家长容易产生这样的误区:1、孩子还小,大了以后注意力自然会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确实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4—5岁儿童,5分钟左右;6—7岁儿童,10分钟左右;7—8岁儿童,15分钟左右;8—10岁儿童,20分钟左右;10—12岁,20—30分钟;12—16岁,30—40分钟;

16岁以后,45分钟左右。

2、注意力差是智商不高的表现:智商低的儿童确实注意力水平不高。但是,注意力低下与智商没有因果关系。通俗地讲,注意力由小脑控制,智力存在于大脑。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智力问题。

3、注意力是由兴趣决定的,只要有兴趣,孩子的注意力都会好的。兴趣是提高注意力的外在因素,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

注意的集中性训练方法

排除干扰法

不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所从事的活动

不要陪孩子学习,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在旁边指手画脚。

要提供有利注意力保持集中的环境。

大声朗读法

注意的稳定性训练方法

稳定是指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静坐法

大眼瞪小眼

我是木头人

舒尔特图表:

舒尔特表(Schulte Grid)通过动态的练习锻炼视神经末梢。心理学上用此表来研究和发展心理感知的速度,其中包括视觉定向搜索运动的速度。

用来培养注意力集中、分配、控制能力;拓展视幅;加快视频;提高视觉的稳定性、辨别力、定向搜索能力。练习的时间越长,看表所需的时间会越短。随着练习的深入,眼球的末梢视觉能力提高,不仅初学者可以有效地拓展视幅,加快阅读节奏,锻炼眼睛快速认读;而且对于进入提高阶段之后,同时拓展纵横视幅,达到一目十行、一目一页非常有效。

作用练习

每表按字符顺序,迅速找全所有的字符,平均1个字符用1秒钟成绩为优良,即9格用9秒、16格用16秒、25格用25秒。

练习开始,达不到标准是非常正常的,切莫急躁。应该从9格开始练起。感觉熟练或比较轻松达到要求之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千万不要因急于求成而使学习热情受挫。

使用方法

①眼睛距表30~35厘米,视点自然放在表的中心;

②在所有字符全部清晰入目的前提下,按顺序(1~9,A~I,汉字应先熟悉原文顺序)找全所有字符,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因找一个字符而对其他字符视而不见;

③每看完一个表,眼睛稍做休息,或闭目,或做眼保健操,不要过分疲劳;

④练习初期不考虑记忆因素。每天看10个表。

“视知觉即智慧”,儿童在学习活动中,7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接收和处理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写作业拖拉,分不清左右,写字差、读题有误、答案错误等等,都是由于视知觉落后造成的.

能否清楚辩认出两个相似的字;(视觉分辨)

能否迅速记住刚刚所看到的字;(视觉记忆)

能否快速准确阅读;(视觉追踪)

在下笔时手眼是否协调;(视动协调)

视觉分辨是对人、物、线条、图形、文字的辨别能力。它影响儿童对事物的归类、比较、分析等抽象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多关心孩子,配合老师和学校的要求,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期。我们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上学后家长千万不要“陪读”。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刚上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想通过陪读来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习惯。但这并不是一种好方法。孩子刚进入小学,在家做功课时 , 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总是陪在旁边 , 一切准备工作由家长来做 , 有了困难家长马上予以解决 , 做作业时家长盯着 ,做完作业由家长检查、改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 , 孩子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 ,不陪就不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重要。但不要“陪读”并不是说不要去关心、帮助孩子 , 家长的帮应首先体现在帮助孩子学会学习。老师们的建议是,家长可以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不要边玩边学习。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尽量不要干涉,但可以在一旁观察。等孩子完成作业之

后,家长可以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孩子,并要求他改正。

2、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孩子上学后,我们家长会发现,很多孩子有不安心写作业的表现:比如,一些孩子虽然看似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做功课,但实际上却在神游四方,心不在焉;有些孩子做功课就像是在无休止的长跑,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可作业仍然质量低下、漏洞多多、错误百出;有的孩子很不“安分”,刚坐下来没一会儿,就要跑出去,不是拿东西吃,就是上厕所,一句话——就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看到孩子这样不安心完成作业,有的父母会取严加“管教”的方法,说:不好好完成作业,就不准吃饭,不准睡觉,不准看电视,不准这样,不准那样……有的父母索性坐在孩子旁边加以监督,甚至采用体罚手段。然而,事实上,收效甚微。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专家表示:这就要求父母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而不能方式粗暴急于求成。其中,特别要做到这几方面:

首先,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

要让孩子安心学习,父母首先自己安下心来,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些不出声,不惹孩子发生兴趣的事。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学习气氛良好的空间,远比坐在孩子身边加以监督有效得多。父母应明白这样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学习为了什么,他们只会仿效父母,从父母那里知道应该怎样学习。

其次,不要跟孩子唠叨

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不愿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感觉被忽略,

所以他们总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问这问那。"做几道了?还有几道?"看起来似乎是关心了孩子,殊不知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是总被打断。因此提醒各位父母注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跟孩子唠唠叨叨。

另外,接待客人注意不影响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邻居串门,好友来访,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房内做功课。大人聊天最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学习肯定会受影响。因此,父母应尽量地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地方或孩子的娱乐时间里接待客人。而亲朋好友也最好在孩子的休息日去登门拜访,如果有事急需登门,应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些,以免影响主人家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总之,孩子做不好功课不能只从孩子那里找原因。身为父母,也应时时考虑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周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3、让孩子自己复查作业。刚开学一段时期,家长为了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都会检查作业。建议在你们家长检查之前,让孩子自己先复查一遍,自己找找问题。低年级的孩子学习粗心 , 往往不会检查作业。为了培养孩子学会检查 ,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学习内容出些题目自己做 , 让孩子当老师来改爸爸妈妈的错 ,而家长可以故意做错几道题 , 让孩子仔细检查,认真批改。这种做法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兴趣 , 而且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就自然培养起仔细检查作业的能力。

4、我们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读书习惯。阅读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

容,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调查发现,孩子入学后发生适应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阅读跟不上。刚上学的孩子识字量有限,家长可以读书给孩子听,也可以给孩子买带有拼音注音的图书,或者指导孩子读一些内容简单的读物。等孩子学完拼音,我们家长就应该指导孩子自己阅读带有拼音注音的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的读物。比如一些在内容上歌颂人类勤劳、善良、坚强、进取、崇高等人格精神的童话、寓言、儿歌等注音精读物,像《安徒生童话》、《三百六十五夜》、《格林童话》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各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小学里课程比较多,学习任务比较重,孩子在学校里除去上课、完成作业,很少再有时间看课外书,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做有心人,在家中培养孩子养成每天阅读至少半小时的好习惯。

读书的意义极为重大。并且它有关键期、敏感期。4岁到8岁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了,就将难以弥补,即使弥补也是事倍功半。举个例子,在初中年级,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些学生基本没有解题能力,在那里痛苦无望地捱过一课又一课、一天又一天。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些高年级学生真正缺乏的,不是学习数学、物理、生物的具体本领,而是阅读理解能力。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当这些初中学生是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从头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事实的结局让苏霍姆林斯基震惊万分:同样的时间过去,同样的努力付出——大孩子的阅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如小孩子;大孩子的阅读热情及感悟能力也远不如小孩子。好像他们大脑里主管阅读理解的那一部分已经功能萎缩。教师的劳

动好比播出的种子,小孩子是一片疏松的热土,大孩子却是一片板结的硬地。于是苏霍姆林斯基感叹:原来,阅读能力的获得与增长,是与人脑的生理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同一个符号世界,在小孩子眼中明亮、美丽、新鲜,在大孩子那里却是一片遥远的模糊——只因为,也曾经照临文字的神奇之光,没有人帮助他们好好把握——他们没能沿着光所指引的方向前行。有句老话叫:地误误一季,人误误一生。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曾说:孩子的阅读世界仿佛一个瓶子,如果先装进去的是完整优质的人文和审美的东西,再添上信息无非是锦上添花,而一开始接受的就是碎片,不仅影响审美趣味,将来经典的作品也可能塞不进去了。

5、家长要每天和孩子交流20分钟。从孩子上学起,家长就要培养孩子与别人交流的习惯和能力,这可以从每晚20分钟的亲子交流做起。放学后,家长对孩子的一天小学生活一定要表示十分关注,孩子会很有兴趣地告诉爸爸、妈妈,做父母要认真地听,不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对孩子经受的各种困难,要多加抚慰和帮助,切不可训斥和嘲笑。刚开始,孩子可能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自己一天里高兴的事,并让孩子试着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还有,我们要注意的是面对孩子不应该只是说“是”或“不是”,回答孩子的问题则要尽量周全,可能的话,应鼓励孩子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如果家长不知道答案,就要对孩子坦言,然后和孩子一起尝试找出答案。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与家长沟通的习惯,从而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兴趣,树立自信心。相信在家长的耐心帮助下,有些胆怯的孩子也一定会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喜欢

新的集体。

6、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分享、合作。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必须培养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比如,在学校里,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我们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爸爸妈妈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处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在一大堆成人的簇拥下成长起来的,分享、合作的意识普遍较差,这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因此,我们成人要尽早明白这个道理,在平时制造一些机会,培养孩子的忍耐、分享和合作能力。比如:晚上,孩子看完动画片还想看,家长要制止他,告诉他今天不可以看了,明天再看;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要与家中的其他人一起吃等等。

而我们低年级老师也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我们的孩子胆子小,请老师上课时多叫叫他。”其实,这也是需要我们家校共同配合,一起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能大胆、大方地面向老师、同学。在学校,老师会在课上鼓励孩子多举手,多发言,在家中,我们家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训练:

(1)让孩子在小伙伴的面前干自己拿手的事情,利用孩子的生日等邀请朋友机会,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拿手的节目。

(2)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唱歌或讲故事,并经常以此表扬他。

(3)提早训练,延长孩子的准备时间。让他对学校的功课稍稍提前进行预习或练习,等到正式开始时,孩子就不会惊慌失措了。

(4)家长经常带孩子出去,让他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

(5)安排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地让孩子去做如买盐等简单的事情。

(6)经常鼓励孩子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因为,适当地鼓舞,能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据我们教师多年来的教学观察啊,发现我们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在小学低年级。所以,孩子入学后,我们家长应非常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 按时完成作业 ,不拖拉 ;专心做作业 ,不磨蹭 ;作业本保持整洁 ,不乱涂、乱撕等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大有好处。那么,孩子入学后,作为家长,我们还应多与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

其实,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因为部分孩子在入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会出现“困难期”。所以,我们家长朋友还是需要用我们的双手来牵引孩子们稚嫩的双手。我相信,只要你们把喜悦、自豪与信任传递给他们,用你们的坚强、有力的双手牵引着他们,他们就能走好进入小学的第一步。

最后,我祝愿我们的孩子能在老师和我们家长共同的呵护下顺利、愉快地适应将要面临的小学生活。尽量避免“困难期”的出现。

在此,我也只是向各位家长朋友们谈了一些入学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

项,希望能给您提供一点帮助,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专题讲稿

做好幼小衔接,给孩子飞翔的翅膀 ——庄行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因为孩子这一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到了一起。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因此,今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一起谈谈孩子的成长。我相信,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会走好这一步,逐步喜欢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的。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做好幼小衔接,给孩子飞翔的翅膀》。 首先,要和各位家长交流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什么是幼小衔接? 人的一生有许多的过渡和衔接,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其中最大的不适应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请各位家长来看一组调查: 瑞士:4——8岁,大班,玩、学融合,实施启蒙; 法国:2——11岁,分三段,无低幼的明显划分; 荷兰:4——7岁,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中国:3——6岁半,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咱们中国的孩子学前准备时间是最短的,咱们中国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因此,咱们中国的孩子更需要老师们、家长们的引导和帮助。再看一组入学后学生状态对比: ▲适应良好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强;听课习惯好,注意力比较集中,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漂亮;情绪稳定,努力执行老师发出的各个指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类孩子接受老师反馈回来的正面信息就会比较多。比如:作业本上小星星多;老师经常给大拇指,看到他们就点头、微笑;同学经常投来羡慕、佩服的目光,都喜欢找他们玩,喜欢和他们做朋友。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校,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学习,开始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期。 ▲适应一般的: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能按老师的指令行事,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情绪比较稳定。但是,他们一般都比较淡漠,比较被动,表现不够积极,把学习当成迫不得已的任务。 ▲不适应的: 1、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少数孩子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调节这种不稳定情绪,也有少数孩子试图通过哭闹以达到不上学的目的,甚至有孩子会找老师的毛病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2、依赖性太强,离开了幼儿园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离开了家长全方位的关注,出现入学焦虑倾向,少数孩子甚至会胡搅蛮缠,要求家长陪读。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一、小学与幼儿园到底有哪些不同? 1、生活上的不一样 2、生理上的不一样 3、心理上的不一样 4、学习上的不一样 a、教学形式不同 b、教学载体不同 c、学习方法不同 d、检测方法不同 5、家长和孩子期望(关注点)不一样: a、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b、孩子:不太注重学习,玩乐较多 二、怎样才算幼小衔接好了呢? 1、是学习感兴趣 2、是活动能合群 3、是生活有条理 三、如何做好孩子入学前准备? ㈠、心理上的准备 1、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当老师或是当学生,父母当学生或是当老师

2、帮助你的孩子崇拜他的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好,建立家校联系本,与老师进行沟通 3、帮助孩子建立一种自信:不要忽略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要多多鼓励与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要注意“度”,不能让孩子养成骄傲自大的缺点 4、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艺术 ㈡、生活上的准备 1、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 2、初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品,整理书包,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洗漱、穿衣,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适当做点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例:让孩子陪家长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后帮忙摘理,让孩子知道每道菜是怎么由来的;给孩子做数学日记,锻炼孩子的加减乘除能力 3、必须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长时间看电视的孩子没有活力,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静,好动,不能主动做事,尤其用餐时不允许看电视 ㈢、学习上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规定在20分钟内做作业,养成定时起床、吃饭、睡觉的习惯 2、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培训孩子的抗干扰能力,下棋、把玩具的顺序改变一下再让孩子自己摆放,听带问题的故事后由孩子回答问题,从1写到100,在孩子学习时把巴洛克音乐调到40分贝,播放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朋友: 新年好! 首先感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家长会年年开,但是这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还有几个月孩子们就要上小学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的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有些专家常常把孩子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称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因此,我们今天家长会的主要容就是谈谈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一、班级情况介绍 在讨论“幼小衔接”问题之前,我先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本班的基本情况: 1、师资配备 2、本班孩子的情况: 我们班的孩子聪明活泼语言能力非常好;自理能力强; 二、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的差异 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学习生活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进入小学后,孩子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有丰富的物质环境,玩具琳琅满目;而小学教室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这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享用机会也比较少,使刚入学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适应。 2、教学容与形式的变化。 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英语、数学、自然、体育与健身、唱游、美术等。另外,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让孩子在自由游戏中探索和发现,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列举事例)小学以课堂教学和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课堂大多时间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除了老师的讲解,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这些都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幼小衔接发言稿

幼小衔接发言稿 各位家长好! 老师们都是挺会合理利用资源的,我教小学,两年前刚带了一年级,我又和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一样,有一个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所以由我来做这个讲座,似乎更接地气一些。 那么,幼小衔接,我们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准备呢?为什么我们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 这张表能告诉我们原因。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存在很多的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形式不同,教育侧重点不同,教学时间不同,行为规范要求不同,交往方式不同。总结成两点: 1.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没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而小学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有严格规定性的学业任务。 2.幼儿园强调的是生活常规、游戏规则等,不带有强制性,而小学的各种学习纪律、常规要求、行为规范,都必须遵守,带有强制性。 那么,幼小衔接怎么衔接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三个误区,避免误入歧途。 攀比成风 有一句话叫做“别人家孩子都是好的。”看别人家的孩子哪哪都好,自家孩子总是有那么多不好。其实,你口中缺点多多的孩子,就是别人嘴里的“别人家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花期不一样。要学会静待花开!切记不要总是横向地和别人家孩子比,要多纵向地评价自己家的孩子。 超前教育 这是现在社会越演越烈的问题,幼儿园时把小学的学了,小学时把初中的学了,初中时把高中的学了,到了大学反倒要学习幼儿园的行为习惯了。以前我们说早教大概是从三岁左右开始,会说话了开始。现在已经发展到胎儿时开始早期教育。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可能有很多家长都看到过,这位学霸儿童在5岁时就已经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知识,5岁半时就拿到了小托福全国第三名。但是二年级开始,就开始出现问题,因为他对课堂完全没有兴趣,老师讲的他都会,毫无获得的知识成就感。所以孩子就应该在适当的年龄做最适当的事情。 隔代教养 与其说是误区,不如说是千万别踏入其中的雷区。这不是要否定长辈带孩子的一切功劳,我在这要说的是教养问题,也就是教育。隔代教养都存在着这些特点:娇惯迁就,包办代替,无原则的满足,过度保护。由隔代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别的孩子身上也会有,但不会那么集中。一般老师看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就能看出是父母带的,还是长辈带的。我们班就有这样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吴嘉琦和朱芮成) 我看新闻看到有的年轻父母很轻松地说起:我只管生孩子,养孩子不归我管。每每看到这些,我特不能理解这些父母的不负责任。既然生了孩子,就应用心地养育孩子。长辈只能负责温饱,教养应该由父母负责。 说完了误区,我们要开始正式为幼小衔接做准备了。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 总结]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结合大班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让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4月7日下午小学校长和部门主要领导走进幼儿园,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结合小学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以家长会形式对幼儿入学前家长和幼儿物质和心理准备,需要家长注意与配合的事项进行辅导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 2.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

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 3、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5.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参观小学的自然科学室、走廊文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更增添了他们向往上小学的愿望。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方案1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一、情况分析: 再过一个月,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尝试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具体方案: 1、入学前思想准备:(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通过参观小学,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全面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激发上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幼小衔接讲座主持稿

幼小衔接讲座主持稿 幼小衔接讲座主持稿范文(精选3篇) 幼儿园升小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应该调整好孩子的心态,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幼小衔接讲座主持稿范文”,希望您喜欢! 幼小衔接讲座主持稿1尊敬的各位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胡埭中心小学的领导以及一年级的语数老师们。今天我们胡幼和胡小相聚在这里,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生活,身心和—谐发展。今天的幼小衔接活动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在多功能厅观摩我们胡埭中心幼儿园顾琦老师执教的大班数学活动《按数群数数》,二是在教工活动室就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并听取胡埭中心小学杭老师的专题讲座。 首先,请大家观摩胡埭幼儿园顾琦老师执教的大班数学活动《按数群数数》。 顾琦老师教学展示。 研讨交流:尊敬的唐校长、惠园长、各位老师,下面我们就顾琦老师的数学活动进行互动交流。 我们先请小顾老师就今天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下面请中心小学的老师对我们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提出宝贵

意见和建议。 专题讲座: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胡埭中心小学一年级的蒋老师给我们作关于幼儿入学衔接的专题讲座。 蒋老师做讲座。 蒋老师有着丰富的低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教学经验,她较全面的给我们介绍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在心理、学习方面的转变,并结合小案例指导我们幼儿园老师以正确的方法为孩子在心理、学习等方面做好准备,相信通过今天的专题讲座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都会留下很多思索,也将伴着我们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付诸实践,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蒋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专题讲座表示感谢。 接下来,请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就“幼小衔接”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希望能增进我们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的默契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我们的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讲座主持稿2各位家长: 大家好!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本次大班段“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大班幼儿毕业顺利进入小学我园非常关注,也是各位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三篇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三篇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精选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我想家长朋友们首先得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比如说: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平时,孩子们的音乐课啊,美术课啊,还要到其它专用教室上课,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也是考验。 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每天都有2位老师和1位阿姨360度的保护和陪伴。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而且,有很多时间,教师是不在教室的,因此碰到了问题怎么办?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怎么办?这都得孩子自己去面对,去处理,不少孩子就茫然了?。在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和教室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将两张桌子合在一起,即让两个小朋友成为同桌。这样的环境变化,无疑是对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们在8点15分前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或口算,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一个月后会有拼音过关测试。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不迟到,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小学后的每天早起。小学是不安排餐点的,也不允许从家里携带食物到校,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 第三,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 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棋类、品德与生活等。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所以,以听和写为主,孩子就会觉得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 家长们朋友们,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心情紧张,或者说有点担心。怎么有这样多的变化,我那年幼的孩子能适应吗?其实大家不必有太大压力,更不要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使他们对升学感到畏惧、害怕。 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心理准备) 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家长也不能光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兴趣,还要通过参观、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 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转折,我认为在大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幼小衔接做得不好或不正视它,就很难让幼儿顺利地渡过幼小接轨的“困难期”。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在年龄上只差几个月,但在休息时间、学习内容、教育方式、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大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进入了一个转折。所以替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为他们进入小学新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生活创造条件,在陶行知《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非常重视的工作,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重点培养。 一、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小学的纪律比幼儿园严格,要初步使孩子了解在学校里要遵守哪些纪律,并要告诉孩子遵守纪律的道理,让孩子懂得应该接受纪律的约束,并能自觉地遵守纪律。还要教育在学校里关心同学、帮助他人、尊敬老师,要主动为大家做好事,讲文明、有礼貌……我们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与学习常规,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爱护学习用品,养成整齐干净的学习习惯。从开始我们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另外,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 在幼儿园大班,每周课堂学习节数可以适当增加,使之接近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时间。当然,幼儿园在安排作息制度时,除了考虑适应小学的学习条件外,更重要地要立足于幼儿本身的特点,以避免儿童学习负担过重。为儿童建立过渡期的作息制度,循序渐进地训练儿童习惯于有规律的生活。比如说,制定他们就寝、起床、就餐和活动等方面的时间表,并督促他们自己按照时间表去做等等。 二、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幼儿全面发展。 兴趣是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动力源泉,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可以发展智力,开拓视野,强健身体,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虽然对某些事情感兴趣,有一定的爱好,但不持久、不稳定,容易见异思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这样,不仅能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三、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中语言理解能力也十分重要,因为小学教师的语言与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有本质的不同,小学教师的语言是逻辑性较强,非生活化的语言,语言的内容是传授知识,这种语言要比幼儿教师的语言难理解得多,如果儿童语言理解能力不强,那么他将很难听得懂教师的讲课内容。语言理解能力的高低和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有直接联系。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的重要衔接工作,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将要组织幼儿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听、看、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了解作品,再通过看图讲述、情景表演、故事会形式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幼儿获得了更多锻炼语言的机会。由于在小、中班重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始重点发展幼儿的书面语言。一方面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认读写字的兴趣,以便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用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交谈,一起到公园去,到大自然里去……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运用感官多看,多想,多说,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能力,使孩子们的智力在入学前如同运动员的身体在比赛前一样处于“最佳状态”。 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小衔接讲座活动主持词

幼小衔接讲座活动主持词 导读:本文幼小衔接讲座活动主持词,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尊敬的各位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胡埭中心小学的领导以及一年级的语数老师们。今天我们胡幼和胡小相聚在这里,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生活,身心和-谐发展。今天的幼小衔接活动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在多功能厅观摩我们胡埭中心幼儿园顾琦老师执教的大班数学活动《按数群数数》,二是在教工活动室就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并听取胡埭中心小学杭老师的专题讲座。 首先,请大家观摩胡埭幼儿园顾琦老师执教的大班数学活动《按数群数数》。 顾琦老师教学展示。 研讨交流:尊敬的唐校长、惠园长、各位老师,下面我们就顾琦老师的数学活动进行互动交流。 我们先请小顾老师就今天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下面请中心小学的老师对我们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题讲座: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胡埭中心小学一年级的蒋老师给

我们作关于幼儿入学衔接的专题讲座。 蒋老师做讲座。 小结:蒋老师有着丰富的低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教学经验,她较全面的给我们介绍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在心理、学习方面的转变,并结合小案例指导我们幼儿园老师以正确的方法为孩子在心理、学习等方面做好准备,相信通过今天的专题讲座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都会留下很多思索,也将伴着我们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付诸实践,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蒋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专题讲座表示感谢。 接下来,请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就“幼小衔接”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希望能增进我们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的默契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我们的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篇二】尊敬的各位园长、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关心支持我们发展的幼儿园及家长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交流一个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幼小衔接。 现在,活动进入第一阶段。 (一)学生风采展示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可爱的小浪花,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超级小明星。首先进行的学生风采展示。 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孩子们,他们的表现虽然稚嫩,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的无限乐趣。 (二)听教育讲座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发言稿完整版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发言 稿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各位家长: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各位相聚在这里。能荣幸的站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杨园长和闫校长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在这里借各位热情的双手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大家一定很好奇,“你不是小学二(2)班的那个老师吗?怎么会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对了,今天站在这里的我角色依旧不变,我依然是站在一名小学老师的角度,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真实案例,谈一谈我们的在上小学时将会遇到哪些在幼儿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孩子,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让我们的孩子都能顺顺利利地完成从园到小学的过渡,真正做好我们的“幼小衔接”。 现在的基本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一个家庭的失败。正像一位家曾经对年轻说的“你们输不起,你们不可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在教子中积累经验,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希望,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另一个。你们只能孤注一掷,只能一边学习做父母,一边教育孩子。”我相信在坐的各位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都有过这样的疑惑,孩子的幼儿生活到底该大量的为小学储备知识呢?还是该大胆的去参加一些活动,拓展思维呢?大家的这种疑惑我非常的理解,毕竟孩子要参加小学设置的种种面试,大家总担心自己的孩子知识不够,尤其到了大班后半学期,家长的这种焦虑会更加的明显,便让孩子参加各种珠心算呀之类的培训班,恨不得把一年级的书本的搬过来让孩子都学会,但是依我个人经验以及一些调

查数据的证明,当前幼小衔接中的难题并不是“知识储备”,而更多的是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一些思维认识方面的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幼儿生活更适合小学学习的发展呢?以下我简单从两方面入手谈谈我对幼小衔接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家听后会对以后孩子的教育有点帮助。 一、习惯方面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有他用不完的利息;养成一个坏习惯,一辈子都有他还不完的债务。”这足以说明习惯对人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其实老师们口中的那些坏学生没有几个是因为智力上面有问题,几乎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习惯而造成的。我就拿我们班的学生来说,刚接上他们一年级时,最不能让我接受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说好听点是注意力不集中,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字,乱!很多孩子坐不住,东扭西晃,前后说话,手里随时握个东西在玩,面对这种场景我选择的方法是让他们坐,按我的规定的姿势,全班停课集体坐,刚开始只能坚持坐10分钟,慢慢的加到半个小时,在后来一节课一动不动的坐,每天坚持,一个月下来效果非常的显着,等到国庆回来,再也看不到刚开学那会乱的迹象,只有孩子能稳稳的坐住,才能静下心来听老师讲课,只要学会认真听课才会正确的思考问题,那么都会独立思考问题了,你还用担心他的成绩吗?那么这些习惯如果在幼儿园培养好了那么到了小学他是不是就轻车熟路了,而现在我们幼儿园的一些活动,比如听音乐、画画、听故事等等,看似简单的活动都无一不是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时机。

2021年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021年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怎样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小学第一学期的教育重点。具体计划如下: 一、心理准备方面 1、学校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新生感受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环境中生活,这对新生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儿童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3、进入小学后,加强纪律教育。教师在开学前的培训中要强调纪律,让新生有遵守纪律的心理准备,要求孩子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举措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校园网,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

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养新生责任性,使新生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新生、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与生活。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新生去二年级观摩,从单一的观摩教学活动,到可观摩各种活动进行情况,从而激发新生的模仿欲望。 2、注意对新生书写、阅读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新生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3、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新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新生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为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教育,减缓幼儿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下午好! 上个周接到我们吕校长的通知,让我到市直一幼来给各位家长做一个关于幼小衔接的培训,心里很是激动,因为这个幼儿园,我也曾经在三年时间里每天往返。是的,在四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幼儿园老师们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小学的校门。今天再次走进校园,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又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相信您的孩子也在这个幼儿园里度过了快乐的三年时光,也相信大家当初和我一样,怀着无比的信任选择了市直一幼这个一直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保教和一流的服务”为宗旨的幼儿园,也更为幼儿园老师们爱心、无私、真诚而深深感动。 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其实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大人与孩子一起跨越两种生活型态的过程,您与孩子是不是准备还开始这段旅程了呢?今天我就从一个教师的角度,以自己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一、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1、希望家长能正确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教育性质不同。是指幼儿园是“教养并重”,而小学则是“以教为主”。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的同时,还要给幼儿生活上的照料和养育。而小学教育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小学教育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课程设置不同。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而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品德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性活动。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是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来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2、做好心理过渡准备: 家长帮助教育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过渡工作,关注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给他讲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他们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在即将进入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孩子既会有兴奋、向往,也难免会流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爸爸妈妈的态度就很重要。新生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打消对学校的恐惧,让他们向往学校。每次新生入学,总有一些小朋友哭着闹着不肯上学。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学前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学前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学前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二是通过衔接工作对幼儿加深了解做出更为正确的评价。本学期,我们学前班组成立了“幼小衔接”研究小组,开展研讨会,制定幼小衔接具体计划,做到提前介入,定人定时定班,幼小联手,家校联手,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 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学前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进入学前班后,我就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我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我又通过练习书写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 另外,我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我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我还激发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值日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 二、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学前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学前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学前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学前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参观看有关录像,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学前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为幼儿在自

(完整word版)幼小衔接家长讲座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发言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这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元培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这方面,我觉得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我知道每一年幼儿园都会组织大班的孩子走进小学,参观校园环境,进入课堂,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还会请小学老师进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对小学的校园生活有初步的感知。这一系列的活动其实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作为我们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家长朋友们首先得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比如说: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平时,孩子们的音乐课啊,美术课啊,也许还要到其它专用教室上课,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因此,有机会的话,我也建议家长朋友们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到小学逛逛、看看,熟悉熟悉新环境。早上送孩子来园时如果没有特别重要需和老师交流的事,可以让孩子独立从幼儿园大门进去,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为今后独立进小学做好过渡。 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每天都有2位老师和1位阿姨360度的保护和陪伴。参加到幼

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在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和教室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将两张桌子合在一起,即让两个小朋友成为同桌。因此,一个教室一般由4个大组(8个小组)构成。这样的班级环境变化,无疑是对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里一般是8:30早操,如果起床迟了,那迟点就迟点,没什么关系。但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们在7点45分左右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不迟到。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小学后的每天早起。一年级上半学期,老师们一般都会利用好早读这一段非常宝贵而有效的学习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 上午,一般设有早操、40分钟的大课间和3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这10分钟主要用于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厕所和适当的休息。上课的时间比起幼儿园来有了明显的增加。早晨到中午这一段时间之间,是不安排餐点的。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 第三,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 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

如何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 林口县第三小学教师蓝水晶时间过得很快,大班的孩子要进入小学了,在这关键的时刻,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入学学习的愿望和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孩子们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此外,孩子的意志发展水平也是入学前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有时并不那么吸引人,在学习中也有“枯燥的”、但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他们必须参加集体活动,接受学校和教师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遵循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等等,这些都要求儿童的意志发展达到相当的水平。除此以外,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初步的共产主义倾向的个性,也是儿童入学前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总而言之,为了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工作,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既要重视儿童智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要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儿童入学前心理准备的全面性。本学年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年,为了让幼儿能顺利进入小学,我将 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孩子们的学习方面 首先,要树立孩子自信,激发孩子升小学的强烈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可提早让孩子熟悉小学的环境,通过观察环境促使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我们主要是带领孩子们参观小学和阅读、识字、写字、算术等一系列的活动。参观小学(时间待定),既能扩大幼儿园孩子的接触面,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兴趣,激发求学的欲望,也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尽早地熟悉校园生活。熟悉校园的环境,校园和我们幼儿园有什么区别,并且看小学生上课,哥哥姐姐坐的姿势、发言是怎么样的等等。让孩子知道我们上课的时候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要立正,而且声音要响亮。2)请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为小朋友们操作整理书包的演示。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大哥哥和大姐姐们对书包的整理和自己操作整理书包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学具在书包里的摆放顺序,教幼儿掌握整理书包的一般技巧,教幼儿懂得爱护书本是小学生的责任的道理。(3)请小学生为小朋友表演上课的坐姿,回答老师提问的动作,朗读课文的声音以及下课的时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