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攀援植物与垂直绿化_李志贤

浅谈攀援植物与垂直绿化_李志贤

-129-

农林论坛

浅谈攀援植物与垂直绿化

李志贤

(太阳岛风景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剧增,高层建筑不断增加,而建筑的增加势必使平地绿化面积减少,因而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是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攀援植物可以美化建筑、

雕塑、园林小品,拓展园林空间,增加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可以遮掩丑陋之处,赋予枯燥、呆板的物体以生机;充分利用攀援植物造景的特

征,还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因而进一步开发利用攀援植物资源并应用于垂直绿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攀援植物的攀援习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攀援植物的攀援习性

攀援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由于适应环境而长期演化,形成了不同的攀援习性,攀援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园林用

途。

通过对攀援习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不同的垂直绿化方式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据研究,攀援植物主要依靠自身缠绕或具有特殊的器官而攀

援。有些植物具有两种以上的攀援方式,称为复式攀援,如倒地铃既具有卷须又能自身缠绕它物。

1.1缠绕类。依靠自身缠绕支持物而攀援。常

见的有紫藤属、

木通属、五味子属、铁线莲属、忍冬属、猕猴桃属、牵牛属、月光花属、茑萝属等,以及乌头属、茄属等的部分种类。缠绕类植物的攀援能力都很强。

1.2卷须类。依靠卷须攀援。其中大多数种类

具有茎卷须,如葡萄属、

蛇葡萄属、葫芦科等种类。有的为叶卷须,如炮仗藤和香豌豆的部分小叶变为卷须,菝契属的叶鞘先端变成卷须,而百合科的嘉兰和鞭藤科的鞭藤则由叶片先端延长成一细长卷须,用以攀援它物。牛眼马钱的部分小枝变态为螺旋状曲钩,应是卷须的原始形式,珊瑚藤则由花

序轴延伸成卷须。尽管卷须的类别、

形式多样,但这类植物的攀援能力都较强。

1.3吸附类。依靠吸附作用而攀援。这类植物具有气生根或吸盘,均可分泌粘胶将植物体粘附于它物之上。爬山虎属和崖爬藤属的卷须先端特化成吸盘;常春藤属、络石属、凌霄属、榕属及天南星科的许多种类则具有气生根。此类植物大多攀援能力强,尤其适于墙面和岩石的绿化。

1.4蔓生类。此类植物为蔓生悬垂植物,无特殊的攀援器官,仅靠细柔而蔓生的枝条攀援,有的种类枝条具有倒钩刺,在攀援中起一定作用,个别

种类的枝条先端偶尔缠绕。

主要有蔷薇属、悬钩子属、

叶子花属、胡颓子属的种类等。相对而言,此类植物的攀援能力最弱。

2攀缘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形式

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很多,在选择植物材料时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这不仅因为从生态适应性而言,这些植物最适于本地生长,而且从园林艺术角度考虑,极易形成地方特色;其次要考虑攀援习性的不同即攀援能

力的强弱、

观赏特性的不同,以及被绿化物与植物材料的色彩、

形态、质感的协调。考虑到单一种类观赏特性的缺陷,在垂直绿化中,应当尽可能利用不同种类之间的搭配以延长观赏期,创造出四季

景观。

如爬山虎在夏季和秋季景观秀美,尤其是秋季红叶甚为宜人,但冬季一片萧索,如能与络石合栽,则在爬山虎的生长季节,络石生于爬山虎叶下,满足了络石喜荫的生态特性,而在冬季又可弥

补爬山虎的不足。

在考虑种间搭配时,重点应利用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如常绿与落叶、阴性与阳性、快生与慢生之间的搭配。利用适应性强、生长快的山荞麦和五叶地锦作先锋种,与慢生的常绿种混种,效果良好。因此,混种技术是垂直绿化中一个应当提倡的方向。

2.1悬蔓式。这是攀援植物的逆反利用,利用种植容器种植藤蔓或软枝植物,不让其沿引向上,而是凌空悬挂,形成别具一格的植物景观。常用常

春藤、地锦等垂挂于景点入口、高架立交桥、人行天桥、楼顶(或平台)边缘等处,形成独特的垂直绿化景观。如为墙面进行绿化,可在墙顶做一种植

槽,种植小型的蔓生植物,如探春、

蔓长春花等,让细长的枝蔓披散而下,与墙面向上生长的吸附类植物配合,相得益彰。或在阳台上摆放几盆蔓生植物,让其自然垂下,不仅起到遮阳功能,微风徐过之时,枝叶翩翩起舞,别有一份风韵。

2.2凉廊式。凉廊式绿化是以攀援植物覆盖长廊的顶部及侧方,从而形成绿廊或花廊、花洞,增加绿色景观。应选择生长旺盛、分枝力强、叶幕浓密而且花朵秀美的种类,一般多用木质的缠绕类

和卷须类攀援植物。

因为廊的侧方多有格架,不必急于将藤蔓引至廊顶,否则容易造成侧方空虚。

在北方可选用紫藤、金银花、木通、南蛇藤、蛇葡萄等

落叶种类,在南方则有三角花、

炮仗花、鸡血藤、常春油麻藤、龙须藤、使君子、红茉莉、串果藤等多种可供应用。

2.3附壁式。附壁式绿化只能选用吸附类攀援植物,可用于墙面、裸岩、桥梁、假山石、楼房等设施的绿化。附壁式绿化能利用攀援植物打破墙面呆板的线条,吸收夏季太阳的强烈反光,柔化建筑物的外观。附壁式在配置时应注意植物材料与被绿化物的色彩、形态、质感的协调,并考虑建筑物或其他园林设施的风格、高度、墙面的朝向等因素。较粗糙的表面,如砖墙、石头墙、水泥砂浆抹面等可选择枝叶较粗大的种类,如具有吸盘的爬山

虎,有气生根的常春卫矛、

凌霄等,而表面光滑、细密的墙面如马赛克贴面则宜选用枝叶细小、吸附

能力强的种类,如络石、

小叶扶芳藤、常春藤、蜈蚣藤等。建筑物的正面绿化时,还应注意植物与门窗的距离,并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修剪调整攀援方

向,防止枝叶覆盖门窗。用攀援植物攀附假山、

山石,能使山石生辉,更富自然情趣,使山石景观效果倍增。在山地风景区新开公路两侧或高速公路

两侧的裸岩石壁,可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热的种

类,如金银花、

葛藤、五叶地锦、凌霄等。既有观赏价值,又能起到固土护坡、

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1]。2.4立柱式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立柱式绿化已经成为垂直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依附物主要为电线杆、路灯灯柱、高架路立柱、立交桥立柱等。立柱

式常用常春藤、

金银花、五叶地锦等,栽植于专设的立柱或墙柱旁,攀缘植物靠卷须沿立柱上的牵引铁丝生长,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立柱所处的位置大多交通繁忙,汽车废气、粉尘污染严重,土壤条件也差,高架桥下的立柱还存在着光照不足的缺点,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用那些适应性强、抗污染并

耐荫的种类。爬山虎的应用最为普遍,

除此之外,还可选用木通、南蛇藤、络石、金银花、小叶扶芳藤等耐阴种类。一般电线杆及灯柱的绿化可选用观

赏价值高的,如凌霄、

络石、西番莲等。对于水泥电线杆,为防止因照射温度升高而烫伤植物的幼枝、幼叶,可在电线杆的不同高度固定几个铁杆,外附以钢丝网,以利于植物生长,此后,每年应适当修

剪,防止植物攀援到电线上。此外,

将支架专门制成大型动物的形象(如大象、老虎、长颈鹿等)或太阳伞等,用攀援植物覆盖,景观各异,平添无限生

机。另外,

工厂中的管架支柱很多,在不影响安全和检修的情况下,也可用爬山虎或常春藤等美化,形成一种特色景观。

3结论

垂直绿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中垂直绿化越来越多被运用到实际的绿化中来,不断的充实着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垂直绿化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之不足,丰富绿化层次,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而且可以增加城市及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使之与环境更加协调统一、生动活泼。垂直绿化通过利用物体的表面积,向物体索取绿化空间以达

到节约土地、

增加绿量、提高生态质量,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因而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非常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徐筱昌.发展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J].中国园林,1999(2):49-50.

[2]杜乃正.攀援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3]陆明珍.浅谈垂直绿化[J].园林,1986(2):13.

[4]臧得奎.攀援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熊济华.藤蔓花卉[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李迪华.风景园林论坛[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

1996.摘

要:在分析攀援植物攀援习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垂直绿化方式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按照攀援习性的不同,攀援植物可分为缠绕

类、

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可用于棚架、凉廊、篱垣、墙面和立柱等多种形式的垂直绿化。关键词:攀援植物;垂直绿化;攀援习性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发表时间:2017-04-17T14:45:51.8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杨文静 [导读] 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水平,本文从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 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作用 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主要通过阳光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还有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具有抗SO2的作用;刺槐、桧柏等能够有效吸收HF;冬青、沙枣、紫衫等具有抗Cl2性;柳杉具有抗O3的功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第二: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等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作用。第三: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从艺术上是创造美好的自然景观,缓解人们紧张、疲劳感,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美好享受。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尊重当地的文化气息,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气候、土质有效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依据下,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出色彩多样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品。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遵循科学性原则 要以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植物为基础。在植物造景中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的要求,还要对所需设计的地域环境和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让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植物造景,形成可持续的景观效果。植物造景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建筑、道路、山体、水体、园林小品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受。 2.2遵循文化性原则 中国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彩多姿。对不同的景观类型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根据景区的类型,了解其文化背景,再结合植物本身的特定含义进行植物造景,以求将植物和景区的文化内涵融会贯通。如:在寺庙中宜栽种菩提树、沙椤树、忘忧树、罗汉松、南天竹等,禁忌栽植桃树,因为桃树代表女性,也不宜栽种葱、姜、蒜等,因为它们代表荤腥。 2.3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重生态景观多元化。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在植物造景上要随四季的更替而有所变化,使之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突出一个应季的植物景观主题。力求在景观设计中,让游客一年四季兼有景可赏,确保游客流量增而不减。 2.4遵循色彩多样性原则 色彩单调,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增加色彩的多样性,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在植物造景中除了可以利用观叶植物的叶相变化,还可以利用花卉进行各种造形来点缀绿地,以此增加绿地的色彩层次,而且花卉盛开的时候,能够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使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如世纪广场主要以各种草花为主,草花量占了绿地总面积的1/3,使用了大量的串红、万寿菊、矮牵牛、金山绣线菊、美女樱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还给人们带来了嗅觉上的享受,使人眼前一亮,精神愉悦! 3、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植物造景与其他园林要素的融合 3.1.1与建筑的融合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融合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植物柔和的线条和优美的姿态,建筑硬直的线条,若两者处理得当,进行合理的搭配,能有效的弥补建筑的不足之处,使之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景观组合。 3.1.2与园路的融合 园路相当于整个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也参与园林的造景,和园林植物、建筑、地形、园林小品共同构成园林景观的统一体。根据园路的不同性质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可使整个园林形成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的上艺术整体。 3.1.3与山水的融合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在中国古代基本形成了“无山水不成园”的理念。因此,依山傍水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一个永恒主题。山刚水柔,这就需要植物造景从中协调,使“山”、“水”形成一个更好的有机整体,更好的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3.1.4与园林小品的融合 园林小品造型丰富,类型各异,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要素。单独的一个园林小品,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若能与园林植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以给人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3.2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效果 3.2.1利用园林植物造景展现地域性特色。根据园林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和各地气候的差异进行配置,使之呈现出地域性的景观。 3.2.2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造。中国园林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如在纪念性陵园种植松柏,表示革命烈士的精神长青永存。 3.2.3作为主景,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观赏价值,如孤植树景观。 3.2.4作为其他园林要素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突出主景,如用作石雕的背景。 3.2.5用来阻挡视线,分隔空间,起到组织空间结构的作用。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更也加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成 为了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修课,园林植物造景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传承、延续、发展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在影响人们审美 水平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间接决定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而在新 时代环境下,城市治理与发展应该对园林植物造景和地域文化之间进行不断地探 索实践,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生命力,彰显不同地域文化风情的同时,也为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重点阐述了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期在 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和艺术修养需求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地域文化;优化措施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 上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多元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来看,园林植物造 景不再单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记之一,同时它还是美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净 化城市空气、降低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维护城市良好环境、保障城市路面交通 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园林植物造景实现了城市建筑景观、自 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在塑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区域下城市文化的显著差异,使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更具有地 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精神需求和艺术修养 的需求。 一、阐述现阶段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工作措施 (一)实地踏勘,协调各要素关系,处理实际问题,为园林植物造景奠定设 计基础 地域特色文化作为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重点体现项目之一,为保障后期实 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进行园林造景施工前,工作人员需做 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清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明确此区域内的温度带、气 候特征、土质特点、地势地形特点、距离海域以及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被种类。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工作人员还需了解设计图纸 中园林植物造景等绿化用地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等生产用地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 最大程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向稳定发展。 (二)充分调查分析地域文化特征,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体 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园林植物造景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高度发展下,完成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园林 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故此为保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植物造景 中的充分体现,设计工作人员需在设计之前,对设计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有 目的性地选择,然后根据城市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造 景的方式将其进行体现。 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首先 根据设计城市的文化特色,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法与施工操作技术,其次在完成对 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研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立足城市场地的土壤状况、地形高

立体绿化植物墙详细介绍

立体绿化植物墙详细介绍 植物墙简单的说就是将植物种植、安放在垂直表面(如墙面),以一种自然环保的形式装饰垂直墙面。植物墙包含了降噪、隔热控温、调节空气质量等多种环保功能,对于有效调节城市热岛效应作用积极。 1 基本概念 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它既有分隔内外空间的功能,又有葱茏的色彩,给人以舒适与美感。人们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设计出了造型各异,高低错落,环境和谐的墙体造型,经过精心培植修剪,再装饰以墙顶灯具,墙面修剪出优美的图案,使植物墙更显美观。植物墙多选用生长迅速,叶片浓密的常绿的小叶女贞,万年青和栋青树等植物为材料。

2 基本原理 植物只能依赖土壤才得以生存吗?不,不是的,其实土壤仅仅是栖息基质中的一种。对植物来说,最基本的需求是水和溶解于水中的多种矿物质,以及用于光合作用的可将光和二氧化碳。 依附于建筑物墙体生长的植物,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多属于爬藤类植物,如爬山虎,但此类植物一旦扎根或依附于建筑物墙体,无论墙体是什么材质,都会轻易地被植物破坏并导致墙体的彻底毁坏。但植物学知识告诉我们,这种来自植物根系生长所导致的墙体毁坏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做到在墙体表面提供一种固定植物根系的基质,并有规律地向植物供给水及养份,植物根系就只会分布于建筑物墙体外表面,而使墙体内部不受到任何影响。

3 植物墙优点 1.植物墙——混凝土墙面上的花园 植物墙使人们得以构建一个更加贴近于大自然的生活环境。由于摆脱了土壤的条件限制,这一支持植物生长的系统非常轻,因此可以轻易地安装于任何材质和造型的墙面,并不破坏原有墙体结构。如配合人造光源,植物墙甚至能铺设于没有自然光源的全封闭空间内,例如地下停车场。 2.植物墙——城市清洁系统 植物墙具有改善空气质量的显著效果。不仅仅是植物叶片,就连植物的根和所有依赖于植物的微生物都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基质的表面,污染物微粒从空气中被分离出来并慢慢被分解和矿化,最终成为植物的肥料。因此,在任何建筑物表面,植物墙都是一个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空气水分和降低城市污染的有效工具。 3.植物墙——建筑物的天然空调 植物墙能阻隔大量光热辐射,夏季可使建筑内部温度降低7—15 ℃,冬季则可使室内保持恒温。此外植物和基质对声音匀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并且能消耗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还能吸收如甲醛、苯、二甲苯,二氧化硫等千于种空气污染物,有效遏制城市热岛效应。

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 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体现了技术人员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技艺,他们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搭架造型等艺术技巧创造出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图景。这其中包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精华,将园艺学、美学、建筑学等艺术融于一体,使不同审美要求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崇尚自然的追求。 (二)意义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先辈们创造出优美的造型艺术,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造型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上的享受,研究它们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社会服务。 二、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一)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为缓解环境恶化的现状,结合生态学原理而产生的。由于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的自然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正所谓“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即只有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营造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从而大大提高绿化成活率,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并且节约成本,是对生态学原则的进一步阐述和应用。 (二)美学原则 1、多样统一的原则 统一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风格等,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根据园林主题来确定一致性的程度。十分相似的园林组成部分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相似程度小的园林组成部分让人感到轻松活泼。 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协调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在园林中协调的对象有体形、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暗等。景物的相互协调必须相互有关联,并且具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 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这是指在园林的整体或局部空间里,通过和谐的布置达到感觉上的对称,使人舒适愉快。植物自然存在着两种对称,一是两侧对称,如植物的对生叶,二是辐射对称,如菊花头状花序上的轮生舌状花,可以按照这两种对称进行植物配置。 4、均衡的原则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八角金盘: 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名。它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其性耐荫,在园林中常种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旁边,还能作为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厅堂及会场陈设。八角金盘原产于日本暖地近海的山中林间。我国早年引种,现广泛栽培于长江以南地区,作城市绿化和庭园观赏,台湾尤多。为亚热带树种,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不耐严寒。宁沪一带宜选小气候良好处种植,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中性土壤亦能适应。 常春藤: 一种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栽花木,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由家具及装修散发出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垂直绿化材料。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期5~8月,果期9~11月。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近四棱形。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6—12毫米。花绿白色,4数,5—12朵排列成密集的聚伞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约1厘米;种子棕色,假种皮桔红色。大叶黄杨叶色光亮,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旁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其变种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可用以装饰为绿门、绿垣,亦可盆植观赏。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姓名:学号: 单位:邮编: 摘要: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是一种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势,采用有攀援、缠绕、吸附和下垂等功能的植物,沿着建筑面或者其他结构的表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从而提高环境绿化率增加环境绿化量的绿化方式。在立体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种类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并根据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关键词:垂直绿化;植物;选择;应用 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是一种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势,采用有攀援、缠绕、吸附和下垂等功能的植物,沿着建筑面或者其他结构的表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从而提高环境绿化率增加环境绿化量的绿化方式。常见于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还能保温隔热,节约能源,也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下水、排水压力。 在立体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种类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并根据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立体绿化形式以及与其相适宜的植物配置: 一、墙面绿化 现在广泛使用的墙体绿化主要有攀援式(主要在墙边花坛种植爬山虎、常春藤、络石等攀援力强的植物,使建筑物覆绿)、垂吊式(在墙上构造长方体形、V字型等花坛,在其中种植迎春、扶芳藤、绿萝等垂吊式植物,达到隐蔽效果)、铺贴式(在墙面直接铺贴植物生长基质或模块,形成一个墙面种植平面系统,可以选用很多草本灌木和矮小植物)、模块式(将方块形,菱形等级和单体构件,通过合理搭接或绑缚固定在不锈钢或木质等骨架上,形成各种景观效果)、 根据以上几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得出几种选择植物的条件:1.宜选用攀附能力强的藤本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络石、2.宜选用垂直绿荫面积大的植物,如扶芳藤、绿萝、吊兰等。3.宜选用自身缠绕植物,如牵牛花、紫藤等、4.宜选用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植物,如景天科植物、蔷薇属植物等。5.宜选用适宜垂直生长的悬崖植物,如紫茸、虎耳草等。6.宜选用多年生、已形成稳定群落的植物。

立体绿化植物墙常见10个问题答疑

立体绿化植物墙常见10个问题答疑 问题一: 什么是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指以修建物和构筑物为载体,以植物资料为主体营建的各种绿化方式的总称,首要包含房顶绿化、垂直绿化、沿口绿化和棚架绿化等。其间,房顶绿化可分为花园式、组合式和草坪式,垂直绿化可分为墙面绿化(即植物墙绿化)、桥柱绿化、围栏(围网)绿化,沿口绿化可分为窗阳台绿化、修建沿口绿化和人行天桥沿口绿化,棚架绿化可分为园林花架和棚架式绿荫停车场。

问题二: 立体绿化有哪些效果 立体绿化占天不占地,能有效使用城市空间,添加城市绿量。生态效益表如今净化空气、滞尘降污,隔热降温、化解热岛效应,调理湿度、改进小环境等方面。环境效益体如今蓄积过滤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减轻光污染、有利身心健康,改进屋面热工性能、延长修建物使用寿命等方面。社会效益表现为改进空间景象相貌、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培养新型产业、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问题三: 房顶绿化是不是会导致房子渗漏 房顶绿化构造层由下而上依次为: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阻隔过滤层、栽培土层、植物资料层。在对既有修建物房顶绿化规划前应对原屋面做大于24小时的蓄水实验,并在平时维护中留意雨水井口不被树叶等废物堵塞。因而,只要防水层、阻根层铺设到位,严厉按规程操作,房顶绿化通常不会导致房子渗漏。

问题四: 房顶绿化会否影响房子构造安全 新建修建房顶绿化规划应与屋面构造荷载规划同步进行。既有修建房顶绿化规划前应进行屋面承重检查,依据屋面所能承载的荷载值进行规划。只要房顶绿化施行充分考虑房子承载请求,因地制宜挑选绿化方式,通常不会对房子构造安全产生影响。 问题五: 房顶绿化植物资料怎么挑选和配置

水生垂直绿化植物

一、水生或滨水植物 1.荷花 生长习性:喜水、喜湿、喜光;对温度要求严格。荷花生长期要求充足的阳光,喜肥,要求含有丰富腐殖质的肥沃土壤,pH值以6.5-7.0为好,土壤酸度过大或土壤过于疏松,均不利于生长发育。 花期:6-9月花色:粉红、白、淡绿、深红级间色 生长最适宜温度:20-30℃ 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12℃ 品种: (1)白兔——大型荷花(2)白兔——大型荷花 (3)白雪公主——大型荷花(4)碧血丹心——大型荷花

(5)彩球——大型荷花(6)大碧莲——大型荷花 (7)粉仙子——大型荷花(8)红楼梦——大型荷花 (9)杏花春雨——大型荷花(10)友谊牡丹莲——大型荷花

基本简介:碗莲就是栽种在碗内的荷花。也称为钵莲、盆莲,就是种在碗内的莲花,专供陈于室内几桌之上,以美化居住环境。碗莲若培养得法,种出直径仅5厘米左右的花朵,娇小玲珑,风姿卓绝。再在其花繁叶茂时加以修剪,使之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再在碗内摆布小山、航船、小桥、鸡鸭等类的小品,确能构成令人神往的意境,极富雅趣。 花期:6-7月花色:粉红、白、淡绿、深红级间色 生长最适宜温度:20-30℃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12℃ 品种: (1)初恋——碗莲(2)飞天——碗莲 (1)火花——碗莲(2)飞天——碗莲

生长习性: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所以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 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花期:5-8月花色:多为白色生长最适宜温度:20-30℃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12℃品种: (1)白仙子——中型睡莲(2)科罗拉多——中型睡莲 (3)佛罗里达——中型睡莲(4)佛琴娜莉斯——中型睡莲

城市垂直绿化的主要类型

城市垂直绿化的主要类型 (一)棚架绿化是园林中应用最早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垂直绿化形式。一类是以经济效益为主、以美化和生态效益为辅的棚架绿化,在城市居民的庭院之中应用广泛,深受居民喜爱,主要是选用经济价值高的藤本植物攀附在棚架上,如葡萄、猕猴桃、五味子、金银花等。既可遮荫纳凉、美化环境,同时也兼顾了经济利益。另一类是以美化环境为主、以园林构筑物形式出现的廊架绿化,形式极为丰富,有花架、花廊、亭架、墙架、门廊、廊架组合体等,其中以廊架形式为主要对象之一。利用观赏价值较高的垂直绿化植物在廊架上形成的绿色空间,或枝繁叶茂,或花果艳丽,或芳香宜人,既为游人提供了遮荫纳凉的场所,又为城市园林中独特的景点。常用于廊架绿化的藤木主要有紫藤、木香、金银花、藤本月季、凌霄、铁线莲、叶子花等。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实际的空间环境,以及廊架的体量、造型合宜来选择适宜的藤本植物相配植,并注意二者之间在体量、质地和色彩上取得对比和谐的景观,如杆、绳结构的小型花架,宜配置蔓茎较细、体量较轻的种类;对于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中型花架,则宜选用寿命长、体量大的藤木种类;对只需夏季遮荫或临时性花架,则宜选用生长快,一年生草本或冬季落叶的类型。应用卷须类、吸附类垂直绿化植物,棚架上要多设些间隔,便于攀缘;对于缠绕类、悬垂类垂直绿化植物,则应考虑适宜的缠绕支撑结构,并可在初期对植物加以人工的辅助和牵引。 紫藤

(二)墙面绿化各类建筑物墙面表面的垂直绿化。可极大地丰富墙面景观,增加墙面的自然气息,对建筑外表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在炎热的夏季,墙体垂直绿化,更可有效阻止太阳辐射、降低居室内的空气温度,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用吸附类的攀缘植物直接攀附墙面,是常见、经济、实用的墙面绿化方式,在城市垂直绿化面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不同植物的吸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选择时要根据各种墙面的质地来确定,越粗糙的墙面对植物攀附越有利。在水泥沙浆、清水墙、马赛克、水刷石、块石、条石等墙面,多数吸附类攀缘植物均能攀附,如凌霄、美国凌霄、爬山虎、美国爬山虎、扶芳藤、络石、薜荔、常春藤、洋常春藤等。但对于石灰粉墙墙面的垂直绿化,由于石灰的附着力弱,在超出承栽能力范围后,常会造成整个墙面垂直绿化植物的坍塌,故只宜选择爬山虎、络石等自重轻的植物种类,或可在石灰墙的墙面上安装网状或者条状支架。 墙面绿化除了采用直接吸附的形式外,也可在墙面安装条状或网状支架,使卷须类、悬垂类、缠绕类的垂直绿化植物借支架绿化墙面。支架安装可采用在墙面钻孔后用膨胀螺旋栓固定,或者预埋于墙内,或者用凿砖打、木楔,钉钉、拉铅丝等方式进行。支架形式要考虑有利于植物的攀缘、人工缚扎牵引和养护管理。用钩钉、骑马钉等人工辅助方式也可使无吸附能力的植物茎蔓,甚至是乔、灌木枝条直接附壁,但此方式只适用于小面积的垂直绿化,用于局部墙面的植物装饰。 墙面绿化还可以在墙体的顶部设花槽、花斗,栽植枝蔓细长的悬垂类植物或攀缘植物(但并不利用其攀缘性)悬垂而下,如常春藤、洋常春藤、金银花、红花忍冬、木香、迎夏、迎春、云南黄馨、叶子花等,尤其是开花、彩叶类型装饰效果更好。 女儿墙、檐口和雨蓬边缘墙外管道还可选用适宜攀缘的常春藤、凌霄、爬山虎等进行垂直绿化。也可以选择一些悬垂类植物如云南黄馨、十姐妹等盆栽,置于屋顶,长长的藤蔓形成如绿色锦面。

立体绿化植物选择

立体绿化植物选择 根据生态景观要求和土壤基质厚度的差异,从植物应用的角度出发,可将屋顶绿化分为草地式和群落式两类。草地式屋顶绿化以栽植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形成近屋顶表面植被层的屋顶绿化形式;而群落式屋顶绿化以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两种以上的植物类型.形成种类多样、层次丰富的屋顶绿化类型。因此,在绿化植物选择上,应针对不同的屋顶绿化类型,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 针对屋顶的特殊生境条件,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应以耐旱、耐热、耐寒、耐强光照、抗强风和少病虫害的植物为主,而且,生长特性和观赏特性稳定、可粗放管理、滞尘控温能力较强。 不同类别的绿化植物根系分布深度大致如下:草坪草约10厘米、草本地被约20~40厘米,小灌木约30~50厘米,大灌木约60~150厘米,小乔木约100~150厘米,大乔木多在150厘米以上。因此,屋顶绿化应尽量采用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原则上不栽植大型乔木,有条件时可少量种植耐早小乔木。这不仅有利于降低营造和维护成本,也是适应屋顶土壤基质厚度有限的特点。另外,不宜选用根系穿透性较强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防水层,如竹类植物。 在楼房顶层的绿化中,一般没有休闲功能要求,也不对外开放,宜采用单纯绿化形式,可采用草地式绿化,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适宜栽植的植物有佛甲草、垂盆草、凹叶景天、德国景天、大花马齿苋、金叶过路黄、画眉草、雀麦、葛藤等植物。 在裙楼、架空层、低层商业和单位楼房楼顶等屋顶绿化中,多将屋顶绿化与休闲、健身乃至商务活动相结合,屋顶绿化多采用花园式或组合式,植物应用也采用群落式,可选择的绿化植物比较多样。根据屋顶绿化土壤基质厚度,选择不同的植物,合理配置。 在土层厚度小于100厘米的屋顶,宜选择小灌木和草本植物,可选择的绿化植物有:

浅谈我国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摘要:应用园林植物进行景观的营造,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身心健康、创造人们喜闻乐见的景观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的过程中,存在部分错误的观念和行为,造成了植物生长不良,景观效果不佳, 生态效益失调,未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目 前我国植物造景存在的些许问题进行浅薄的分析。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造景;问题 园林植物造景,又称为植物景观设计,是指采用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的改 善提高美化,服务于人们的生产、观赏和休憩的需求[1]。通常采用的园林植物包 括木本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采用的草本植物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球 根及宿根花卉及草坪草、地被植物等。通过园林植物造景,在遵循植物生长发育 的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园林设计的美学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配置, 进而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色彩美、形态美、姿态美及意蕴美等,最终形成优美的 景观效果。但目前在应用园林植物进行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也存在些许问题,应 用的园林植物种类缺乏单一,不合理的造景模式的乱用,设计与后期养护脱节,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失衡,都造成了植物景观效果不佳,甚至批量死亡的现状,现就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1 园林植物造景应用的植物种类缺乏 我国属于资源大国,据统计,现有的高等植物达到3.5万种,其中乔木和灌 木的种类在7000-8000种,但是真正用于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种类却很缺乏,过 度单一[2]。全国各地千篇一律的植物种类,导致营造的景观特点相似极高,缺乏 每个城市应有的特色,无法将园林景观打造成城市宣传的有力名片。如行道树, 不管南北各地,都广泛栽植国槐、悬铃木、银杏、雪松等;应用的植篱大多为大 叶黄杨、黄杨、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应用垂直绿化植物各地大多 采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凌霄、紫藤等;应用于花坛的花卉植物大多为矮牵牛、 万寿菊、一串红、三色堇等等,各地千篇一律的植物应用,缺乏城市该有的特色 植物及特色景观,缺乏植物的多样性及园林景观的多样性。究其原因,是我国的 园林工作者缺乏对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很多还未开发的野生植物也具有很好的 生态美学功能,但这些可供观赏的植物仍处于野生状态。因此,为了丰富物种的 多样性,需要加大对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和外来物种的引种 驯化工作,创造园林植物种类多样性,满足生态环境稳定的健康群落需求。 2 观赏园艺水平较低,缺乏对后期植物的养护管理 目前,我国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过渡重视设计图纸的美观而忽视植物的生 态习性及后期的栽植、养护及管理工作。设计公司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一味追 求图纸养眼,而忽视了植物的生态学原理。如有些设计师对园林植物了解甚少, 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近懵懂了解,造成在进行植物配置的 过程中,胡乱的进行植物搭配,乔木当灌木进行应用,藤本当乔木进行配置等, 仅仅是平面图美观突出,看其植物配置则一塌糊涂;部分设计公司为了突出设计 的景观植物多样性,大量引用外来树种而忽视乡土树种,根本不考虑或者很少考 虑外来树种的生态学习性,最终导致植物无法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生长不良甚至 死亡;目前园林造景,设计与施工和养护是分开进行,这就造成本该优美的设计 图纸在转换成现时代景观过程中却失之平衡,设计方出具的设计图纸合理完美, 到了施工方却随意购置树种进行栽植、减少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未按照设计图纸

垂直绿化方案

2018年挡墙绿化方案 为美化园区,拟对挡墙采取以下绿化方案: 一、垂直绿化常用植物 攀缘植物的分类 攀缘植物又称藤蔓植物,是一种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利用如缠绕茎、 吸盘、卷须、钩刺、气生根等特殊器官,具有依附于它物而向上伸展能力 的植物。通常依据其攀缘习性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四 种。 垂直绿化常用植物:缠绕类 茎细长,主枝或徒长枝幼时螺旋状卷旋 缠绕他物而向上伸展。如大血 藤科、萝藦科、旋花科、豆科、卫矛科、猕猴桃科中的部分植物(猕猴桃、 九重葛、美洲南蛇藤、牵牛花、忍冬、美洲柴藤和黑眼花) 的攀缘能力 很强,主要用于棚架、柱状体、篱垣、 的绿化。 垂直绿化常用植物:吸附类 茎依靠卷须末端膨大的形成吸盘或气生根, 部而向上攀缘。如爬山虎属、崖爬藤属、榕属 星科中的等部分 植物(爬山虎、八仙花、凌霄花和扶芳藤) 是各类建筑 物墙壁、屋面、树干、岩石及光滑物体等的优良绿化材 料。 垂直绿化常用植物:卷须类 茎依靠叶柄、花序轴的卷曲或以枝、叶变态形成的卷须而攀缘物体向 上生长。如葡萄属、铁线莲属、羊蹄甲属 中的种类,还有炮仗藤、鞭藤、。缠绕类植物 山石、坡地等垂直立面 吸附于物体表面或嵌入内 络石属、常春藤属及天南 。在园林中,

珊瑚藤、鹰爪花、倒地铃等。卷攀类植物主要用于支架、栅栏、较细柱状体的立面绿化,也可用于盆景观赏。 垂直绿化常用植物:蔓生类 茎长且较软,但无特殊攀缘器官,依靠茎的蔓生依靠他物而攀缘上升。如南蛇藤属、酸藤子属及胡颓子属;有的种类具有刺状物,在攀缘中起一定辅助作用,如蔷薇属、悬钩子属、光叶子花及草本的葎草、茜草等。这类植物的攀缘能力最弱,生长初期较适于人工牵引。 垂直绿化常用植物:攀缘植物的应用 攀缘植物的应用通常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构筑物的类型、绿化功能要求,同时结合植物的自身生态习性而选择形式内容 栽植季节 落叶树种的栽植,应在春季解冻后,发芽前或在秋季落叶后,冰冻前进行;常绿植物的栽植应在春季解冻后,发芽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降霜前进行。 非季节性栽植应按本规程第4.1.4 条的规定处理。 栽植间距? 藤本植物的栽植间距应根据苗木、大小及要求见效的时间长短而定,宜为40-50cm。 墙面贴植,栽植间距宜为80-100cm。?垂直绿化材料宜靠近建筑物和 构筑物的基部栽植。 栽植方法 栽植工序应紧密衔接,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灌,裸根苗不得长时间曝晒和长时间脱水。

浅谈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7-10T16:42:52.9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作者:施妙娟[导读] 摘要:本论文通过了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主要形式;总结园林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方法; 淳安蓝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本论文通过了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主要形式;总结园林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存在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创造园林植物景观。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应用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膨胀、用地紧张、环境恶化,人们不仅需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来到园林绿地中休息、活动、观赏花木等美景,以寻求一种身心的释放和轻松,而且需要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环境都充满绿色生机。植物景观除了供人欣赏自然美、陶冶情操、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外,还能改善日益恶化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一、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园林作为人们游憩、休闲活动的场所,以室外活动空间为主,绿地比例要高。配置植物时要做到适地适树。利用植物材料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和功能。园林园林作为大众的一种公共空间,与传统的诗情画意相比,开阔的疏林草地、城市广场、森林公园则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园林植物造景的形式依植物材料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由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构成。木本植物由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乔灌木类在园林造景中的主要形式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等。孤植树可作为园林局部空旷地段的主景,同时具有遮荫功能。对植,在园林空间构图上主要作配景或夹景以烘托主景,或增强景观透视的前后层次和纵深感。列植,树木呈行列式种植,丛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轮廓线的称为丛植。丛植由较强的整体感,少量株树的丛植亦有独赏树的艺术效果,它对环境有较强的逆性,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群植,或称树丛种植。其中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群称为纯种树群;以一种为主,配以适量的其它乔灌木组成的树群称为混合树群。在种类搭配上除考虑生态习性、种间关系外, 一般采用针、阔叶树搭配,乔灌木搭配,并注意叶色的组合,形成具有丰富的林貌和四季季相变化的人工群落。群植在园林中可作背景,树群不但有形成景观的艺术效果,还有改善环境的作用。 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形式非常丰富,主要的有花丛、花坛、花境等,草坪与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同样可以创造优美的景观。草坪在景观上如绿色的地毯, 柔美轻快, 对其它景物能起着很好的衬托作用。草坪景观是草坪或与其他观赏植物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自然景色。因所用植物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和不同的情趣, 同时与四周的景物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应用 1.表现时序景观:园林植物随季节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醉人,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的不同景象,由此产生特定景观。这种节律,为我们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而植物与山水、建筑的配合, 也因植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2.创造空间变化景观: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达乔木被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木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修剪整形后颇以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视镜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3.展现地域性特色景观:利用园林生态的不同及各地气候的差异,是植物呈现地域性景观。如棕搁、大王椰子营造的是一派南国热带风光,高大的落叶乔木则展现的是粗犷的北国风景,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我们要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弘扬地方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 4.表现意境效果景观:园林植物不仅能令人赏心悦目,还可以进行意境的创作。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人们常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例如用松柏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 来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 腊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 常常被喻作刚毅的性格。园林绿地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 创造有特色的观赏效果。避暑山庄的“万壑山庄”、“梨花伴月”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四、植物造景在园林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1.园林植物种类少:用于绿地常见的园林树种、常用灌木等比较单一,草本观赏植物贫乏,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栽培不多。此外,在选种育种培育优良及新品种上水平较落后。 2.侧重视觉艺术效果而忽视生态效益:在植物造景中人们习惯于侧重植物所营造的视觉艺术效果。不论场地大与小,都是一片草地,点缀几丛灌木,几堆小花丛,间或加上几株棕榈植物;或者在草地上由灌木、地被组成图案,讲究华丽,求大排场、大气魄。这种追求“开敞景观”的植物造景,其结果无疑使单位面积绿地的绿量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使绿地的生态效益也处于相对低水平发挥的状态。 3.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舍乡土植物而盲目引种求新,盲目从外国或外省购入新的品种。新品种是否适合生于当地的生长环境仍有待于研究,盲目引种不仅降低了成活率,而且影响了园林绿化效果, 色块色带应用过滥,红瑞木、杜鹃、金叶女贞的色块色带在植物造景中大面积进行推广应用,植物配置缺乏一定的新颖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五、植物造景在园林应用中发展建议 1.培育优良新品种,我国园林植物有待开发利用。优良的新品种可以提高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增加植物造景的新颖性。应引进科技人才加入投资,培育出适合我国各地条件及各种需要的优良造园植物。 2.造景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采取不同形式的植物造景形式,植物造景不拘一格, 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发表时间:2019-01-15T14:55:56.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杨帮林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更也加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成为了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修课,园林植物造景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61001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更也加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成为了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修课,园林植物造景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传承、延续、发展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在影响人们审美水平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间接决定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而在新时代环境下,城市治理与发展应该对园林植物造景和地域文化之间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生命力,彰显不同地域文化风情的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重点阐述了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期在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和艺术修养需求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地域文化;优化措施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多元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来看,园林植物造景不再单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记之一,同时它还是美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净化城市空气、降低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维护城市良好环境、保障城市路面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园林植物造景实现了城市建筑景观、自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在塑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区域下城市文化的显著差异,使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更具有地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精神需求和艺术修养的需求。 一、阐述现阶段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工作措施 (一)实地踏勘,协调各要素关系,处理实际问题,为园林植物造景奠定设计基础 地域特色文化作为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重点体现项目之一,为保障后期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进行园林造景施工前,工作人员需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清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明确此区域内的温度带、气候特征、土质特点、地势地形特点、距离海域以及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被种类。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工作人员还需了解设计图纸中园林植物造景等绿化用地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等生产用地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最大程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向稳定发展。 (二)充分调查分析地域文化特征,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体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园林植物造景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高度发展下,完成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园林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故此为保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充分体现,设计工作人员需在设计之前,对设计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有目的性地选择,然后根据城市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造景的方式将其进行体现。 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首先根据设计城市的文化特色,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法与施工操作技术,其次在完成对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研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立足城市场地的土壤状况、地形高差以及地势特点,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绿色植物,再次,由于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植物大多生长在露天环境中,经常受到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倘若植物的耐寒性和耐旱性不足,则不仅会对整个园林造景工程的美感度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园林植物造景中所用的植物,企业应咨询当地的专门植物研究者或大学学历资深的生物学教授,以期最大程度推进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充分了解群众心理需求,植物造景设计中多体现人文情怀 一般来说,文化更多体现的是人文情怀,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为保障地域文化特色中人文情怀的集中体现,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即:其一,在进行植物造景的设计中,设计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需以植物生态原理为理论基础指导,弄清各种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同时理清它们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并清楚地了解在不同的季节下,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结构构造层次的变化情况,从而根据城市居民喜好选出最能体现本城市文化特色的适宜生长的植物;其二,在进行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不仅要保障植物的选择符合城市居民群众的喜好,同时在设计中还要集中体现出设计城市的象征植物和花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植物园林造景设计的基础功能——城市文明的标记;其三,在后期的植物园林养护作业中,为保障植物更好更快地生长,养护工作人员需熟知该植物的生物属性,以便于设计实施完以后的植物园林的养护工作人员根据生物生长特性对植物园林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其四,为更好地突显园林植物造景的人文情怀和地域城市文化特色,相关企业还需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对园林植物整体修剪的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在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对植物群落的生长趋势和生长层次进行调整,进而为植物生态群落景观美感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坚持古典园林理念和现代文化理念相结合。 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为保障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造景设计人员不仅要做到古典园林理念和现代文化理念相结合,从所设计城市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寻求设计的灵感,以便于地域文化超强艺术感和艺术性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集中体现,同时还要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融入现代文化特色,与时俱进,在体现现代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好地展现设计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群落式由于对建筑物屋顶的荷载要求比较高,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营造时,设计工作人员在选择具体适合的植物配置时,一方面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乔、灌、草的生态习性,同时还要扩大植物的选择范围,而对于地毯式的植物造景设计,由于它是在承载力比较小的屋顶上以地被草坪或者其他低矮花灌木为主而进行的造园方式,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营造时,工作人员需选择抗旱和抗寒性都比较强的低矮植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一方面不仅实现了城市建筑景观、自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给城市增添了自然的美感,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烘托出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美,无形中增加一个城市的生机与活力。鉴于此,为保障地域文化在我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