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各教育家对幼儿园课程概念的界定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并能说出其内涵

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并能说出其内涵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并能说出其内涵

教学时数:1学时

作业:

梳理教育名家对幼儿园课程认识的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课程的概念,你能不能结合对幼儿园的了解,说一说你对幼儿园课程是怎么看的?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幼儿园课程”一词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已被我国的幼教界普遍使用。1928年5月在南京的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上,陶行知提出《审查编辑幼稚园课程与教材案》。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的文章,系统地论述了自己关于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观点。在我国“课程”这一概念早已正式运用于幼儿园。

请同学们看一看以下三位教育家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你认为他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一、以前的理解

1.张雪门的观点

他在《幼儿园的课程》一书中指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儿园的课程是什么?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他采用了经验活动的观点。

2.张宗麟的观点

他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谈到:“幼儿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他强调幼儿园课程是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陈鹤琴的观点

陈鹤琴一再强调,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这表明陈鹤琴强调了儿童的经验、环境,强调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请同学回答“三位教育家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三位教育家都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活动的这一事实。

那么,今天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先看看《幼儿园工作规程》是怎么说的?

二、今天的理解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的所谓各种活动,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课程这个概念中有哪些是关键词?

手段、学习经验、活动

思考:为什么要用“活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呢?而不是学科或科目?

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课程定义从“学科教材”发展到“学习经验”,反映了一种教育哲学的变革,即从重物(教什么)到重人(学到什么),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但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经验说”理论上吸引人,但实践中却很难实行,难就难在学习经验是主观的东西,而教师容易把握的是客观的东西。

上述情况使教师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将课程理解为学科教材,教师容易把握,但也容易导致“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将课程理解为学习经验,有利于解决“教育中无儿童”的问题,但教师又不知如何操作。

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改变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方式,把视角转向两者的结合处——活动,从活动的角度看待和解释课程。

用活动解释课程的好处:

(1)活动本身既有主体性(活动者)又有对象性(用什么东西来活动)。课程的两端——学习者(主体)和学习内容(对象),同时存在于活动中。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把课程解释为“活动”,有利于改变课程工作者的视角,促使他们同时注意课程的两个方面:学习主体(学生)和学习对象(教学内容)。

(2)活动自身也是存在方式,教师看得见,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同时,活动具有一种双重转换性:一方面,外在的客观对象和活动方式可以通过活动“内化”为学习者的主观经验;另一方面,学习者已有的主观经验也可以通过活动“外化”为态度、动作方式、技能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因此,课程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也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提供活动材料、引发活动主题、指导活动方式等策略来“控制”儿童的活动,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经验。

(3)活动一词更能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因而更适于解释幼儿园课程。儿童认知的具体形象性及行动性,使得儿童的学习具有直接经验性的特点,难以离开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和相互作用。因此,“做中学”对于幼儿来说十分重要。用活动来定义幼儿园课程,突出了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更能反映课程为学习服务的基本职能。

思考:除了课程是活动之外,为什么还要加上“有益的学习经验”呢?2.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

在“活动”前加上这个定语非常重要,原因在于突出课程的目的性,克服以活动来定义幼儿园课程可能导致的危险,即把活动本身看作目的,导致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这样可以起到进一步明确活动目的性、指向性的作用,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切地融合为一体。

思考:什么事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都属于课程范畴吗?

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不仅仅是“上课”或集体教学活动,而应包括儿童的生活活动、交往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各种活动。

不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通过创设环境诱发儿童的游戏、交往及生活活动,只要能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历史和现实阐述了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即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因此,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这一概念。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教学目标:

能说出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能用特点分析幼儿园课程

教学重点:

能说出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用特点分析幼儿园课程

教学时数:

1学时

作业:

题目:回顾视频,体会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教学反思: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幼儿课程的概念,那么幼儿园课程具有哪些特点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水果宝宝去旅行》。

思考:这个视频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有什么样的特点?

(观看并讨论)

回答要点:

视频的内容很简单(启蒙性)

视频的内容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生活化)

视频的内容中幼儿有游戏的环节。(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了解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有利于我们把握幼儿园课程的大方向。

一、启蒙性

3至6岁的儿童虽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仍需睿智的引导者的引导。幼儿园教育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引导者。因此,幼儿园课程自然也就担负着启蒙的基本任务。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去开启幼儿的智慧和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二、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所以,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三、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他们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幼儿园课程中,学习与游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幼儿的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即使在教师专门设计、组织和指导的学习活动中,“游戏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

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为此,《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除了以上三个特点外,我们还有以下两个特点。

四、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只有在获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成为其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基本的存在形式。

对幼儿来说,只有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通过直接的经历、感知和相互作用,他们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他们才能理解这种学习的价值。离开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生动的活动,幼儿园课程往往就缺乏了鲜活的生命力。所以,脱离了儿童的活动和直接经验,教学就会变成记忆力的训练。

五、潜在性

上述幼儿园课程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它与中小学课程的另一个不同点,即课程的潜在性或隐蔽性。有人甚至将其视为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最根本的不同。幼儿园通过环境的设计使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我们要利用这些特点分析幼儿园课程,同时也要利用这些特点进行选择幼儿园课程以及内容。

幼儿园课程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论述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答: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要能正确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这种实质,我们必须确认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课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第二,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第三,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活动。2.结合实际论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答:幼儿园课程在整体上和整体中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的特点。(1)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2)幼儿园课程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3)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的生活性和游戏性;(4)幼儿园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 3.试举例说明成熟学说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成熟说一直以来都对幼儿园的课程产生过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即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看法。儿童观又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整体上左右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决策;其次,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选定。根据成熟理论,幼儿园的课程在考虑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时,一定不能忽视儿童的成熟水平和遗传信息所决定的发展顺序,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的可能性来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进度。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应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地促进儿童的发展。3.结合实际说明认知学派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人们从皮亚杰的理论中受到的启发主要有:(1)认为知识是儿童通过和物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灌输进行了批判。认为教学中应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对物体的操作,这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实施策略,环境的设臵和活动区域设计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2)受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知识学习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对智力发展的需求使之选择了发生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发生认识论又为儿童智力开发运动推波助澜;(3)发生认识论使专业工作者更加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力求更加注重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规律来组织幼儿园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时候力求以皮亚杰的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1、启蒙性: 3至6岁的儿童虽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仍需睿智的引导者的引导。幼儿园教育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引导者。因此,幼儿园课程自然也就担负着启蒙的基本任务。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去开启幼儿的智慧和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2、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所以,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他们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幼儿园课程中,学习与游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幼儿的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即使在教师专门设计、组织和指导的学习活动中,“游戏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为此,《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只有在获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成为其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基本的存在形式。对幼儿来说,只有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通过直接的经历、感知和相互作用,他们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他们才能理解这种学习的价值。离开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生动的活动,幼儿园课程往往就缺乏了鲜活的生命力。所以,脱离了儿童的活动和直接经验,教学就会变成记忆力的训练。 5、潜在性 上述幼儿园课程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它与中小学课程的另一个不同点,即课程的潜在性或隐蔽性,即通过环境影响幼儿的的发展。有人甚至将其视为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最根本的不同。 第三章课程理论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选择题 单选 2、以下课程类型中个,不属于学科课程的是( B )。 A、分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相关课程 D、融合课程 3、依据课程决策的层次标准来分析,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属于( A )。 A、学校层次的课程 B、教学层次的课程 C、观念层次的课程 D、体验层次课程 4、( C )是根据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它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对称经验课程。 A、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 C、活动课程 D、融合课程 5、( B )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生成课程,当受教师水平、物质环境条件、幼儿人数等制约时,容易使幼儿的自主、探索、实践流于表面。 A、隐性课程 B、经验课程 C、学科课程 D、分科课程 6、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A )从课程的功能出发提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悬缺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 A、艾斯纳 B、古德莱德 C、普洛佛斯 D、费尼克斯 7、以下哪种课程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 C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悬缺课程 D、经验课程 8、以下哪种课程是属于社会本位的课程类型。( A ) A、核心课程 B、分科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9、除了活动课程外,以下哪种课程也是属于经验课程。( C )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10、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 B )。 A、经验论 B、活动论 C、过程论 D、体验论 多选 1、以下哪些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ABCD )。 A、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B、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C、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D、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教授从课程功能出发提出以下哪些课程类型( ABC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悬缺课程 D、经验课程 3、关于课程的概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ABCD ) A、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 B、课程是教与学的计划 C、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 D、课程是各种活动 4、幼儿园课程由以下哪些要素组成?(ABCD ) A、幼儿园课程目标 B、幼儿园课程内容 C、幼儿园课程实施 D、幼儿园课程评价 5、以下哪些课程属于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划分的(AB ) A、理想课程 B、领悟课程 C、隐性课程 D、悬缺课程 填空题 1、按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对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 2、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其实质是学科课程。 3、悬缺课程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课程。 4、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其具体样式表现为分科课程和相关

如何评价一堂幼儿园课程

浅谈如何评价一节幼儿活动 学前121 卓珠妹 1208500010 一.评价一节活动课的意义和方法 评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知活动,他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适宜性、效益作出判断的过程。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幼教工作者可以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调整和改进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课程更有效地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服务。 上好一节活动课,需要进行教学艺术上的构思和设计,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评课的老师必须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断鼓励他们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探索和改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形成他们自己的的独特教学风格。听课后,应根据教学原则和方法肯定教师的教学优点,同时也给她们找出差距,并引导教师学会自我评价和分析。 二.评价的内容 (一)课程方案评价。该评价主要是对备选课程方案的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资源等要素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看该课程的理念是否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一致;课程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课程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方便本园使用;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地方特色。课程方案的评价是可侧很难过实施的开端。 (二)实施过程的评价。课程方案的实施是整个课程体系运作的中心环节。实施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反应(主动性、参与程度、情绪等);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儿童的控制程度、管理方式、技巧等);师生互动的质量;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不断地反思教学,及时地作出调整。评价的结果将直接服务于课程的完善,是最有可能使幼儿受益的部分。 (三)课程效果评价。课程效果的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看老师是否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经验,提供的经验是否来源于生活,与其已有的经验是否有联系;是否能兼顾幼儿的全体和个体差异。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教师是否为幼儿准备妇幼教育意义的丰富的材料,是否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由于授课教师制定的目标大都过空、过大、不具体,听课教师要分析目标,概括简化,确定目标的类别,然后按各类目标的要求进行评价,则会更加准确、合理。因此授课教师应该注意制定每一节课的目标,应该用概括、简练的语言,使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听课教师首先要了解目标,观察授课者在其过程中是否完成目标。此外,要认真观察授课教师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而有序。准备上的小失误也会给一节课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上课的失败。例如:有一位教师,上课前录音带没有倒好,上课时没能找到所需内容,结果导致了幼儿和听课教师的情绪波动,授课教师自己也无法稳定情绪,致使上课期间出现了一系列的差错。环节是一节课的结构,是活动内容、时间、活动方法的具体安排。我们必须根据这一节课的性质、目标来分析一节课的环节设计是否具有逻辑性、完整性,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环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设计者的教育观念,活动的全过程,师生所处的位置,以及教师主要对幼儿进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全

《幼儿园课程概论》思考题 一、概念(23个) 1.P5幼儿园课程: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P12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内容,依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如语文、音乐等。 3.P12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所有体系的完整性。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综合课程并不以牺牲学科体系为代价。 5.P12显性课程: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6.P 3 9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7.P40生成性目标 :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8.P41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9.P66 幼儿园课程内容: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10.P89课程组织: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11.P97课程实施: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2.支架教学: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的过程。 13.间接教学: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式。教育意图不直接通过教师,尤其是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是间接教学的最大特点。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发现学习为主。14.直接教学: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这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 习。 15.P132形成性评价 :也称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作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幼儿园课程及其特点

幼儿园课程及其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一起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和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需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和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局部。 幼儿园、学前班和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动身,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发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需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实际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实际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需对生活进行过滤,才干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

幼儿园特色课程有哪些

幼儿园特色课程有哪些 现如今幼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民办幼儿园为了选择一条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许多幼儿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园所特色课程。 我们幼儿园怎么将教育特色落实于教学之中呢?而我们作为一项教育事业,更多是应该本着多多为社会创造价值。本着这样的心态,在市场上多多抓住机遇,这样幼儿园的发展契机和主动权才能掌握在我们手里。 幼儿园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经营之道呢?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选择幼儿园也是煞费苦心,而在幼教市场上其实绝大多数的“特色幼儿园”在发展的状况上来看,都普遍存在着以下弊端: 1.再以特长教育作为特色的幼儿园,比如:英语、舞蹈、画画等技能性的学习作为特色,会导致孩子的发展的片面性。 2.特色幼儿园以家长的意愿、要求为导向,功利性较强,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目标偏向严重。 3.在选择特色课程时没有前瞻性。比如珠心算一类的小学化课程正在谈出我们的视线。 我们幼儿园应该如何选择特色课程从而去打造幼儿园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将传统国学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总结出了幼儿园国学教育八大体系,八大体系中的“国学课程体系”把幼儿国学教材编制成了一套系统,推出了以下课程: 国学经典诵读 “孝道、师道、感恩”教育活动 经典音乐熏陶 经典书画欣赏 传统手工活动 传统养生活动课程 至德幼教联盟根据全国各个地区的情况和每所园的特点,对全国各个区域每所幼儿园进行个案分析,同时整合全国300多所联盟园所和支持过的1200多所幼儿园资源,首创幼儿园资源共享平台。对每所幼儿园配备督导老师,根据当地情况和园长发展意愿,帮助每所加盟园导入最适合其发展的体系和国学教育。 推出国学幼儿园创建八大体系,真正落地实操在全国已经帮助200多所幼儿园引进国学教育,半年到一年在当地打造园所品牌。 1.幼儿园自动运营管理体系(园长运营智慧体系)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界定和特质以及与小学课程的差异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界定和特质以及与小学课程的差异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幼儿园特色课程介绍

幼儿园特色课程介绍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现今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向。幼儿园以特色教学创优势,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特长,展特色教学活动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体现为办学特色之一:注重礼仪教育,办学特色之二:注重情商教育,办学特色之三: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 孩子都需要关爱,但我们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是不够的,科学的、有经验的、系统的爱护方法,才能塑造健康而清丽的自然心灵。 亲子园中园是专为0——3岁宝宝提供亲子游戏和健康娱乐的场所。良好的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儿童会把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上午现实生活中去。托班、小班在园幼儿每周六免费开课。亲子园中园是宝宝的乐园,是家长的课堂,是梦想腾飞的地方。 二、节奏乐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舞蹈、诗歌的 “呼吸”和生命线,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节奏乐就 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幼儿从中易获得音乐享受,开展集体的打击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及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达到训练和开发右半脑的功能的目的,培养了自我控制、自我表现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使幼儿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三、幼儿舞蹈教育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学习音乐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可以提高模仿能力,增强形体与气质美,培养良好的审美感觉。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①生活化。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但是这样广泛的学_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征——课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 ②游戏化。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身心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游戏从本质上来看,是幼儿自身的一种自由自发的主体性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基本的学习方式。所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当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③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 ④潜在性。从本质上讲,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的学习领域,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不是体现在课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虽然怎样创设环境,怎样支持幼儿的探索学习,都是教师根据幼儿园课程的目的、内容要求精心设计的,但这些内容、目的和要求仅仅存在于教师的意识和行动中,幼儿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环境、活动、材料和教师的行为,而不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期望。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作用。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何体现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何体现“特色”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幼儿园逐渐形成了园所的特色课程。而无论何种特色,归根到底,是注重研究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和分享合作的习惯及主动探索的意识,将教育特色落实于教学之中。 与“四自”园本课程同行 □林虹孙毅敏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园已在进行情感教育研究的延伸与拓展,在教育科研和不断学习新课程观中进行思考的积淀。 我们认为,学前教育阶段课程更应关注幼儿主动学习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一个拥有自主、自信、自律、自理品质的人才是个性与社会性真正完美结合的人,才是有可能应对各种挑战、适应社会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课程观和教育价值观,我们确定了以培养幼儿“四自”意识、品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四自”即自主、自信、自律、自理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使孩子“形成自主,增强自信,懂得自律,学会自理”,让孩子在主动探求的状态下快乐成长,为其一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早期素质基础。 1. 一日活动环节优化设置,提高幼儿自主、自律意识和能力。 我们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将一日活动环节进行调整和划分,将过去线状的环节结构重组为块状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等待环节。如:晨锻与早点组合;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组合;下午户外活动与点心组合等。对环节过渡的组织方法我们也进行了摸索:音乐暗示法即在孩子吃点心、换组、进教室、准备材料等之前的过渡环节利用特定音乐作为提示,让处于自由活动状态的孩子听到音乐信号能立即投入下一活动,既减少了无谓的等待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主、自律意识。制作图示法即教师将一日活动环节用图表形式(只有时间,内容空缺)展现给幼儿,并请幼儿将每一时间段中固定的环节用图画画出,再贴在空缺处。以此使每位幼儿了解每一时间段的环节内容和要求,培养幼儿的自主、自律意识。 2. 自主性集体教育活动,形成有自主空间的学习环境。 集体教育活动是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同一内容的学习活动。在“四自”园本课程实施中,多数领域学习活动都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但根据主题的不同,教师可灵活选择整合教学形式(一般时间为40分钟,根据主题需要将两至三个领域内容融合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完成),或普通教学形式来完成。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创建自主性集体教育活动环境是落实“四自”园本课程的关键,建立一个温暖、有应答的,尽可能满足儿童需求,有自主空间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四自”培养。它包含以下8个方面的要素: a) 师幼情感互动流畅 b) 学习活动有乐趣 c) 学习内容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d) 安全感和信任感 e) 既宽松又紧张活泼,既有纪律又有自主、自由的空间 f)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有与同伴合作的机会 g) 自己的努力和成功能够得到认可

幼儿园课程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幼儿园课程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幼儿园课程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函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2.全面性、生活性3.整合性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课程目标取向的涵义和特点——表现性目标(由美国课程专家艾斯纳提出,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这些活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总结性指导的目标,特点是把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因此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知道作用);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而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说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知道(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含义 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比较系统全面的有关资料,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运作的“终点”,又是它继续发展的起点,而且伴随着课程运作的全过程。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作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范围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范围包括: 1.对照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检查和评估已经拟订的课程计划在目标、内容、组织与方法等方面的适宜性。 2.在课程实施中及时记录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并以此定期对照教育教学计划中预定目标,检查评估该目标本身以及所实施的教育内容、组织、方法和手段等的适宜性。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定期对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指导思想及各项要求,检查评估教师的行为、态度、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和互动方式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4.对照课程目标,测查评估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运作过程中进行的。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形成性评价既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和早期试验阶段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设计和编制者获得有关信息,在教育理论探讨、课程框架构思、教育目标确立等方面发现问题和诊断问题,及时加以修正;也可以在课程实施阶段进行,通过评价,检查课程在实施中的有效性,逐步修正和改革,逐步使课程定型;还可以在课程推广过程中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的示范和推广过程由于调整和巩固而更切合课程实施者的教育实践。 总结性评价——在课程实施之后对其效果的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问题的程度,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各教育家对幼儿园课程概念的界定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并能说出其内涵 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并能说出其内涵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并能说出其内涵 教学时数:1学时 作业: 梳理教育名家对幼儿园课程认识的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课程的概念,你能不能结合对幼儿园的了解,说一说你对幼儿园课程是怎么看的?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幼儿园课程”一词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已被我国的幼教界普遍使用。1928年5月在南京的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上,陶行知提出《审查编辑幼稚园课程与教材案》。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的文章,系统地论述了自己关于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观点。在我国“课程”这一概念早已正式运用于幼儿园。 请同学们看一看以下三位教育家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你认为他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一、以前的理解 1.张雪门的观点 他在《幼儿园的课程》一书中指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儿园的课程是什么?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他采用了经验活动的观点。

2.张宗麟的观点 他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谈到:“幼儿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他强调幼儿园课程是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陈鹤琴的观点 陈鹤琴一再强调,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这表明陈鹤琴强调了儿童的经验、环境,强调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请同学回答“三位教育家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三位教育家都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活动的这一事实。 那么,今天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先看看《幼儿园工作规程》是怎么说的? 二、今天的理解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的所谓各种活动,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课程这个概念中有哪些是关键词? 手段、学习经验、活动 思考:为什么要用“活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呢?而不是学科或科目? 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课程定义从“学科教材”发展到“学习经验”,反映了一种教育哲学的变革,即从重物(教什么)到重人(学到什么),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但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经验说”理论上吸引人,但实践中却很难实行,难就难在学习经验是主观的东西,而教师容易把握的是客观的东西。 上述情况使教师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将课程理解为学科教材,教师容易把握,但也容易导致“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将课程理解为学习经验,有利于解决“教育中无儿童”的问题,但教师又不知如何操作。

幼儿园特色课程计划

幼儿园特色课程计划 篇一:幼儿园特色活动教学计划 幼儿园特色活动教学计划 一、中班 (一)、绘画类 目标: 1、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 画棒),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腿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有力。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黑、黄、褐。 3、从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逐步学会掌握点、竖线、横线、斜线、 圆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如树木、花草、人、 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的能力。 (二)、手工类 目标: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及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沾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 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二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学习粘贴简单图形的方法。 二、大班 (一)、绘画类: 目标: 1、教幼儿学习用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生活中观察过的物体,简单的风景,动植物,能画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教幼儿区别蜡笔、水彩、蜡笔水彩混合画的特征,对色彩调合能互相互补,用色协调、明快、洁净。 3、构图方面能用点、线、小圆点、花朵、叶子等画出简单的图案,教到色彩鲜明,比例恰当。 (二)、手工类: 目标: 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塑造简单的玩具和动植物。 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能折出有关事物形象的纸工作品及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培养幼儿的初步美感和审美能力。 月计划: 一、九、十月份教学计划:

一节成功的幼儿园课要具备的特点

一节成功的幼儿园课要具备的特点 一、从教师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啰嗦,注意沟通交流。 2、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 3、加强常规管理,及时、巧妙制止幼儿不良行为。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①熟悉教材和教案;②把握教学重难点;③制作实用的教具。 二、从幼儿方面: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性高,不能有等待的现象。 三、从课堂设计方面:新颖、独特、有趣。 ㈠主次分明,分为开始、基本、结束三大部分,各部分时间分配合理,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 ㈡导入新颖,能吸引幼儿目光。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实物、谜语等方式导入。时间把握在2分钟内,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㈢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㈣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大纲要求。 ㈤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借助游戏的形式。为辅助教学内容和目标而游戏。通过游戏检测孩子掌握的程度及接受能力,以进行个别辅导。 ㈥把握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小班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孩子30分钟左右。 ㈦借助相关教具,帮助理解,加深印象。受孩子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局限。 ㈧课堂组织紧凑,不拖沓;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有主线,一气呵成。 常看到有些教师教学在安排中很多内容,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而影响了课的质量。在课堂设计方面,除考虑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怎么学”。 如老想着“怎么教”,就会只想着教案,只顾赶环节,而忽视现场幼儿学习时的动态的表现,不愿意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配合。 例如:小班《可爱的兔子》思考几个现象:20人左右只提供一只小兔观察; 喂兔子环节:发给每个幼儿一根青菜或一个胡萝卜喂小兔子,观察兔子喜欢吃什么。 幼儿座位:坐在教室中间的一块垫子上,面积很小,幼儿挤得很紧。回答问题时要站起来,每次活动都要再爬起来。 分析:教师更多的是考虑“怎么教”,过程怎么一步步往下进行,如果她更多考虑到幼儿的学,就会想到: A材料提供得不够会引起秩序的混乱,有很多幼儿都不能就近观察,只能在边上推来挤去。 B那么多东西喂一只小兔子太不科学,结果也是失真的(吃得下吗) C幼儿爬起来回答问题、去观察兔子、去喂兔子都比较费力,而且人为的挤来挤去使得幼儿注意力转移,不利于良好学习常规的形成。 评价:注重“怎么教”的课的特点:环节分明,但较为生硬、机械。 这使我想起一个寓言:有一天农夫牵着驴子走到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近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深谷。 启示:为什么要用绳子把驴子牵过来?为什么不用把青草把驴子唤过来呢?希望能有“吸引驴子的青草”,以活动本身来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让幼儿形成的策略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A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交流。

幼儿园课程概论 (2)

幼儿园课程概论 第一部分填空 1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主义是活动论 2幼儿园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 4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 5幼儿园的课程五大领域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 6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曾以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教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形式标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 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 7幼儿园课程的层次是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纵向结构 8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9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分成三类: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 10影响幼儿园实施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计划因素;一线教师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幼儿园硬件;社会因素。 11课程评价的主体即课程评价的实施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 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课程效果评价。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泰勒原理----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被后人成为“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确定对偶然分解对整合外显对内隐 3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4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5幼儿园课程内容-----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的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6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7幼儿园课程评价----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做出判断的过程。第三部分简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