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重点讲义资料

化妆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重点讲义资料
化妆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重点讲义资料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1 页共 14 页

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修改内容版本/版次修订人审批生效日期

文件名称 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 文件编号 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 质检部

生效日期 2016.04.21

页码

第 2 页 共 14 页

1 目的

规范公司产品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半成品、成品(裸包装)的检验。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品检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解释并监督实施。 4.2检验员:负责对规定项目进行检测。 5 程序

5.1 抽样方案

5.1.1 半成品抽样方案参照《原料和半成品取样管理规定》。 5.1.2 成品抽样方案

5.1.2.1 外箱取样:若设总数为n ,则当n ≤3时,逐件取样;当3<n ≤

1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100时,按2n

+1取样量随机取样。 5.1.2.1 成品(裸包装)外观取样:

成品(裸包装)的外观检验规则根据GB/T2828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3 页共 14 页

查水平和抽样方案如下表所示:

外观检查水平和抽样方案表

批量范围样本量

0.15 1.5 4.0

Ac Re Ac Re Ac Re 2-8 2 ↓↓↓

9-15 3 ↓↓0 1

16-25 5 ↓↓↑

26-50 8 ↓0 1 ↓

51-90 13 ↓↑ 1 2

91-150 20 ↓↓ 2 3

150-280 32 ↓ 1 2 3 4

281-500 50 ↓ 2 3 5 6

501-1200 80 0 1 3 4 7 8

1201-3200 125 ↑ 5 6 10 11 3201-10000 200 ↓7 8 14 15 10001-35000 315 1 2 10 11 21 22 35001-150000 500 2 3 14 15 ↑

150001-500000 800 3 4 21 22 ↑500001及其以上1250 5 6 ↑↑

Ac-接收数,Re-拒收数:当样本数量大于或等于批量时,则执行100%检验。↑-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同类缺陷合计,当不合格数≤Ac时,则该批合格。

5.1.3 成品(裸包装)抽样频次

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每年应不少于一次。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4 页共 14 页

5.2 成品(裸包装)外观检验

成品外观检查水平和具体检验标准参照下表:

检验标准表一

缺陷类别零缺陷A类(AQL=0.15)B类(AQL=1.5)C类(AQL=4.0)

缺陷内容1.料体异

物(五金,

虫子,碎玻

璃类)

2.喷码错

误,无喷码

3.产品错

装,少装

4.容器破

5.料体用

1.料体异物(树脂,纤维类)

2.喷码重码及模糊影响识别

3.产品渗漏、封口开裂

4.产品料体外观异常

5.净含量低于表示值

6. 标贴漏贴、错贴

7.最小销售单元包装物错

版,破损,内外表示不一致。

8.外箱严重变形、破损

9.外箱标识内容错误

10.条码不可读

11.启闭功能障碍,无法正

常使用。

12.产品配件漏放,包装倒

置。

13. 裸包装与对应的包材

不匹配。

1.拧盖过松,揭盖扣合

错位,瓶盖有残缺

2.泵头放置方向错误

3.瓶身外不洁

4.喷码有缺失、模糊但

不影响识别,超过规定

区域

5.收缩烟包膜破损、严

重皱褶、漏烟包收缩

6.商标破损、不牢固

7.配件破损、内容不清

晰、字体残缺、多放

8.整箱形式错误,漏放

隔档,垫板

9.外箱变形、破损

10.净含量高于标示值但

不符合灌装要求量

11.透明封口贴起翘

1.标贴轻微歪斜、皱

折、边角翘起

2.包装产品偏离规定

位置

3.彩盒扣合不到位

4.产品小拖带防窜货贴

漏贴或混用

5.外箱未按要求标识

6.容器轻微脏污,刮伤,

印刷不良

7.收缩烟包膜轻微褶

皱,过松

8.贴标位置偏移

5.3 内容物

5.3.1外观、色泽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5 页共 14 页

将试样装入玻璃烧杯中,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约20cm目测,目测角度自上而下、左右侧面比较,外观、色泽应一致或近似。

5.3.2香气

将盛装试样的瓶口稍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使气流吹来嗅闻其味,同时需与等量的标准样比较,香型和香气与标准样相符。

5.3.3 pH值

5.3.3.1 仪器

1) PHSJ-3F和PHS-3C

2)电热恒温水浴锅,精度±1℃

3)温度计:0-100℃,精度为0.5℃

4)烧杯:50ml

5.3.3.2操作步骤

在烧杯中称取5克待检品,按1份样品9份蒸馏水配比制备(标准规定直测时,则无需稀释),溶剂采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已校正过的pH 计测定。

5.3.4粘度

5.3.4.1 仪器

1)NDJ-1旋转粘度计,Brook field粘度计

2)电热恒温水浴锅,精度±1℃

3)温度计:0-100℃,精度为0.5℃

4)高型烧杯:250ml

5.3.4.2 NDJ-1旋转粘度计操作步骤

将被测样品倒入250ml的高型烧杯中,样品用恒温水浴锅恒温至所需的温度;小心搅拌,避免样品产生气泡。插好电源,调整水平器内气泡使之在圆圈中央,使用校正液校正后,根据粘度范围选择合适的转子调整转速进行测定,使扭矩读

文件名称 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 文件编号 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

质检部

生效日期 2016.04.21

页码

第 6 页 共 14 页

数显示在30-70范围内,待达到规定的测定时间后定后读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产品的实际粘度。 5.3.4.3 Brook field 粘度计操作步骤

将被测样品倒入250ml 的高型烧杯中,用恒温水浴锅恒温至所需的温度;小心搅拌,避免样品产生气泡。插好电源,调整水平器内气泡使之在圆圈中央,使用校正液校正后,根据粘度范围选择合适的转子调整转速进行测定,使扭矩读数显示在10-100%范围内,待达到规定的测定时间后定后读数。 5.3.5相对密度 (用于测定液态类化妆品的密度) 5.1.5.1 仪器

1)比重瓶:25ml ,并装有刻度为0.1℃的温度计。

2)超级恒温水浴:能控制温度在15~50℃,准确至0.2℃。 5.1.5.2操作步骤

取已知质量的带有温度计的25ml 干净比重瓶,加满蒸馏水,插入带有温度计的瓶盖,置于(20±0.1)℃恒温水浴锅中,使比重瓶温度在规定温度内保持(10-20)min 后,用滤纸擦净比重瓶外部,盖上小帽,立即称其质量(精确至0.0002g),倒去蒸馏水,将比重瓶烘干或用试样液洗涤比重瓶3次,按上述步骤加入试样液,恒温并称重。

计算公式: d t t =

1

31

2m m m m -- ----------- (1)

式中:m 1------------比重瓶的质量;g

m 2------------样品加比重瓶的质量;g m 3 ------------水加比重瓶的质量;g

5.3.6密度 (用于测定非液体类化妆品的密度) 5.3.

6.1 仪器 1)密度杯:100ml

2)超级恒温水浴:能控制温度在15~50℃,准确至0.2℃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7 页共 14 页

5.3.

6.2 操作步骤

在天平上放上密度杯去皮重,将恒温至 (20±0.5)℃的料体加入到100ml的密度杯中,轻轻拍打密度杯,排出气泡,盖上盖子,擦去多余的料体。在天平上称得料体重量为m。倒去料体,清洗干净,晾干待下次使用。

计算公式:d=m/100 ----------------(2)

式中:m--------------料体的质量;g

100------------密度杯体积;ml

5.3.6泡沫

5.3.

6.1仪器

1)罗氏泡沫仪

2)温度计:精度±2℃

3)电子称:精度0.1g

4)超级恒温水浴锅,精度±1℃

5)量筒:100ml

6)烧杯:1000ml

5.3.

6.2 试剂

1500mg/Kg硬水:称取无水硫酸镁(MgSO

4)3.7g和无水氯化钙(CaCl

2

)5.0g,

充分溶解于5000ml蒸馏水中。

5.3.

6.3操作程序

将超级恒温水浴锅预热到(40±1)℃,使罗氏泡沫仪恒温在(40±1)℃,称取样品1.25g加入1500mg/kg硬水50ml,再加入蒸馏水450ml,加热至(40±1)℃,搅拌使样品均匀溶解,用200ml定量漏斗吸取部分试液,沿泡沫仪管壁冲洗一下,然后取试液放入泡沫仪底部对准标准刻度至50ml,再用200ml定量漏斗吸取试液,固定漏斗中心位置,放下试液,立即记下泡沫高度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取其平均值,结果保留整位数。

5.3.7离心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8 页共 14 页

5.3.7.1仪器

1)离心机:1台

2)离心管:刻度10ml,2支

3)电热恒温培养箱:灵敏度±1℃,1台

4)温度计:分度值0.5℃,1支

5.1.7.2操作:于离心管中注入试样约三分之二高度并装实,放入离心机调整到2000r/min的离心速度,旋转30min取出观察。

5.3.8总固体

5.3.8.1仪器

1) 温度计:精度0.2℃

2) 分析天平:精度0.0002g

3) 恒温烘箱:精度±1℃

4) 烧杯:250ml

5) 干燥器

5.3.8.2 操作程序

在烘干恒重的烧杯中称取试样2g(精确至0.0002g),于(105±1)℃恒温烘箱内烘干3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精确至0.0002g)。

总固体的含量,数值以%表示,按公式(2)计算

X%=

21

3 m m

-

m

×100% ----------- (3)

式中:X------总固体,%

m

1

-----称量瓶的质量,g

m

2

-----试样质量,g

m

3

-----烘干后试样和称量瓶的质量,g 5.3.9有效物

文件名称 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 文件编号 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

质检部

生效日期 2016.04.21

页码

第 9 页 共 14 页

5.3.9.1无机盐(乙醇不溶物) a) 仪器

1) 温度计:精度0.2℃ 2) 分析天平:精度0.0002g 3) 恒温干燥箱:精度±2℃ 4) 水浴加热器 5) 古氏坩埚:30ml 6) 锥形抽滤瓶:500ml 7) 抽滤器或小型真空泵 8) 量筒:l00ml 9) 干燥器 b) 试剂

95%中性乙醇(化学纯):取适量95%乙醇,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 /L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c) 操作程序

用5.1.8.2中烘干的试样,加入95%中性乙醇l00ml ,在水浴中加热至微沸取出,轻轻搅拌,使样品尽量溶解,静置沉淀后,将上层澄清液倒入已恒重并铺有滤层的古氏坩埚内,用抽滤器过滤至抽滤瓶中,尽可能将固体不溶物留在烧杯中,并用适量95%中性乙醇洗涤烧杯二次,洗涤液和沉淀物一起移入已恒重的古氏坩埚内过滤,滤液于同一抽滤瓶中,将古氏坩埚放入(105±1)℃烘箱内恒温3h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精确至0.0002g)。 无机盐含量,数值以%表示,按公式(4)计算

无机盐(%)=

1

m m ×100 ----------- (4) 式中:m 1——古氏坩埚中沉淀物的质量,g

文件名称 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 文件编号 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

质检部

生效日期 2016.04.21

页码

第 10 页 共 14 页

m 0——5.8.2中称取的试样的质量,g 5.3.9.2氯化物

a) 仪器:棕色酸式滴定管 b) 试剂

1) 铬酸钾(分析纯):5%

2) 0.1mol /L 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分析纯硝酸银16.989g ,用水溶解并移至1L 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称取于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0.2g ,称准至0.0001g ,于250ml 锥形瓶中,以50ml 蒸馏水溶解,加5%铬酸钾1ml 作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为止。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按(4)式计算:

C(AgNO 3)=m/(V ×0.05844) ----------- (5) 式中:C(AgNO 3)——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 m ——氯化钠的质量,g V ——硝酸银溶液的用量,ml

0.05844——与1.00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 3)=1.000mol/L 当

量的以g 表示的氯化钠质量

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c) 操作程序

在5.3.9.1.c 中所过滤的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用酸碱溶液调节使溶液呈微红色,然后加入5%铬酸钾2ml ~3ml ,用0.1000mol /L 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呈橙色时为终点。

氯化物含量(以氯化钠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6)计算

氯化物(%)=

100m

0.0585

V C ??? ----------- (6)

式中: 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L

V ——滴定试样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第 11 页共 14 页

0.0585——与1.00ml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0

3

)=1.0000mol/L]相当的以克(g)表示的氯化钠的质量,g/mmol

m——5.8.2中称取的试样的质量,g

5.3.9.3有效物含量

有效物含量,数值以%表示,按公式(7)计算

有效物(%)=总固体(%)—无机盐(%)—氯化物(%) ----------- (7)

式中总固体(%)、无机盐(%)、氯化物(%)分别按公式(3)、公式(4)、公式(6)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3.10总活性物(定量乙醇溶解物和氯化钠测定总活性物含量)

5.3.10.1试剂

1)95%乙醇:新煮沸后冷却,用碱中和至酚酞呈中性

2)无水乙醇:新煮沸后冷却

3)硝酸银:c(AgNO

3

)=0.1mol/L标准溶液

4)铬酸钾:50g/L溶液

5)酚酞:10g/L溶液

6)氢氧化钠:0.5mol/L溶液

7)三氯甲烷

5.3.10.2 仪器

1)吸滤瓶:500ml或1000ml

2)古氏坩埚:30ml,铺双层定性滤纸圆片

3)沸水浴

4)烘箱:控制温度(105±2)℃

5)干燥器

6)玻璃坩埚:30ml

5.3.10.3试验程序

a) 乙醇溶解物含量的测定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第 12 页共 14 页

1)精确称取样品(粉、粒状样品约2g,液、膏体样品约5g)准确至0.001g,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蒸馏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分散固体颗粒和破碎团块,直到没有明显的颗粒状物,加入5ml无水乙醇,继续用玻璃棒搅拌,使样品溶解呈糊状,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90ml无水乙醇,继续搅拌以促进溶解,静置片刻至溶液澄清,用倾泻法通过古氏坩埚进行过滤,将清液尽量排干,不溶物尽可能留在烧杯中,再以同样方法,每次用25ml95%热乙醇重复萃取、过滤,操作四次。

2)将吸滤瓶中的乙醇萃取液小心转移至已称重的300ml烧杯中,用95%热乙醇冲洗吸滤瓶三次,滤液和洗液合并于300ml烧杯中

3)将盛有乙醇萃取液的烧杯置于沸腾水浴中,使乙醇蒸发至尽,再将烧杯壁擦干,置于105±2℃烘箱内干燥1h,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并称重(m

1

)注:测定液体或膏体样品时,称样后直接加入100 ml无水乙醇,加热、溶解、静置,用古氏坩埚进行过滤,步骤同上。

b) 乙醇溶解物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将已称重的烧杯中的乙醇萃取物分别用100ml蒸馏水、20ml95%乙醇溶解洗涤至250ml三角瓶中,加入酚酞溶液3滴,如呈红色,则以0.5mol/L硝酸溶液回滴至微红色刚好褪去。如不呈红色,则以0.5mol/L 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再以0.5mol/L硝酸溶液回滴至微红色刚好褪去,然后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0.10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为止。

c) 试验结果的计算

乙醇中氯化钠含量m

2

以克计,按式(9)计算:

m

2

= 0.0585V×C ----------- (9)

式中: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试样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585——氯化钠的毫摩尔质量,g/m mol

总活性物质量百分含量X

1

,按式(9)计算: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第 13 页共 14 页

X

1(%)=100

m

m

-

m

2

1 ----------- (9)

式中: m

1

——乙醇溶解物的含量,g

m

2

——乙醇溶解物中氯化钠的含量,g

m——试验份的质量,g

总活性物的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0.3%,以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3.11耐热

5.3.11.1 仪器

1)温度计,分度值0.5℃,1支

2)电热恒温培养箱,灵敏度±0.1℃,1台

5.3.11.2 操作:将待测样品置于预先调节至所需温度的恒温培养箱内,经24小时后取出,恢复室温后与另一试样进行目测比较。

5.3.12 耐寒

5.3.12.1 仪器

1)温度计,分度值0.5℃,1支

2)冰箱,灵敏度±2℃,1台

5.3.12.2 操作:将待测的试样置于预先调节至所需温度的冰箱内,经24小时后取出,恢复室温后与另一试样进行目测比较。

5.3.13净含量

5.3.13.1 仪器

1)天平,至少精确到0.1g,

2)电热恒温培养箱,灵敏度±0.1℃,

5.3.13.2 操作

取10个裸包装样品,称出各个样品的总重量M,并在样品上做好标示,然后排尽内容物,用水或酒精把样品容器洗干净,放于设定为40℃的烘箱12个小时,直至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第 14 页共 14 页

烘干为止。然后取出逐一称重为皮重m。

产品净含量(g)=M-m ----------------(10)

式中: M——样品的总重量,g

m——样品容器的重量,g

5.3.14 微生物检测

半成品和成品的微生物检测参照《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5.4功能性测试

5.4.1 气密性

5.4.1.1 仪器

1)真空箱, 一套

取10个样品,卧倒平放于真空箱内,注意整齐摆放,打开真空泵,待真空度降到产品所需值时,保持5分钟,然后关闭真空泵,待压力降为零时,检查各个样品的状态。

6 相关文件

《原料和半成品取样管理规定》 MSO-WI-QC-004

7 相关记录

《原料检验报告单》 MSO-QR-QC-011

《半成品检验报告单》 MSO-QR-QC-012

化妆品工艺规程完整

xxxx 工-艺 规

文件编号:H-GY-A001-00 会签表

1. 产品概述........................................ 4 ........ 2. 生产工艺流程图.................................... 5…… 3. 配方和依据....................................... 6 ....... 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 5. 质量监控及工艺检查要点............................. 13… 6.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操作文件 (16)

7.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 17 .......... 8. 卫生 ........................................... 19 ............... 9. 技经指标、物料平衡、定额消耗 ........................ 21…… 10. 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 23 .......... 11. 成品、中间产品、原辅料、包材质量标准 .................. 24?… 12. 包装材料样张 ................................... 25 ............. 13. 变更记载 ....................................... 26 .............. 一、产品概述: 1.1产品名称 通用名:XXXX 汉语拼音: 1.3性状:淡黄色膏体,略有原料丫特征气味 1.2主要成分:原料丫

半成品检验规范.doc

WWW 有限公司企业文件 KWDL-W-2013-A-YF/902 半成品检验规范 2013-11-20发布2013-12-20实施 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文件是根据有限公司半成品的质量要求,为品质判定提供接收和拒收依据,而制定出的适应本公司的半成品检验规范。其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将随企业的技术进步及产品的改进而修改。 本标准通用于本公司生产任何产品PCBA的外观检验,包括公司内部生产和发外加工的产品。如有特殊规定需结合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检验。 特殊规定是指:因零件的特性,或其它特殊需求,PCBA的标准可加以适当修订,其有效性应超越通用型的外观标准。 本文件由有限公司提出和主要起草,经公司技术会议审定通过。 本文件由技有限公司质量组执行。 本文件由归口和解释。 本文件2013年11月20日首次发布,自2013年12月20日起实施。

目录 1.检验规范综述 (1) 2.检验要求概述 (3) 3.贴片检验标准 (4) 4.焊接检验标准 (13)

检验规范综述 001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1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1.2 IPC-A-610D 电子组装件的可接受条件,衡量电子产品中PCBA外观质量评判的标准。 1.3 IPC-A-610B SMT贴装工艺接收标准。 2.抽样方案 按GB/T 2828.1-2012 正常一次抽检检验水平:一般检验水平Ⅱ AQL=4.0。 3.标准定义 3.1判定分为:允收、拒收和其他 3.1.1允收(Ac):外观满足允收条件,且能维持组装可靠度,判定为允收。 3.1.2拒收(Re):外观缺陷未能满足理想状况和允收条件,且影响产品功能和可靠度,判定为拒收。 3.1.3其他:特殊情况。 3.2缺陷等级 3.2.1严重缺陷(CRITICAL DEFECT,简写 CRI):不良缺陷,使产品在生产、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之缺点,称为严重缺点。 3.2.2主要缺陷(MAJOR DEFECT,简写 MAJ):不良缺陷,使产品失去全部或部分主要功能,或者相对严重影响的结构装配的不良,从而显着降低产品使用性的缺点,称为主要缺点。 3.2.3次要缺陷(MINOR DEFECT,简写 MIN):不良缺陷,可以造成产品部分性能偏差或一般外观缺陷,虽不影响产品性能,但会使产品价值降低的缺点,称为次要缺点。 4.检验条件 4.1在正常室内日光灯灯管的照明条件(灯光强度为 1支40W或2支20W日光灯),被检测的PCB 与光源之距离为:100CM以内。 4.2将待测PCB置于执行检测者面前,目距 20CM内(约手臂长)。 5.检验工具 静电手套、游标卡尺、平台、测试工装 6.名词解释 6.1立碑:元器件的一端离开焊盘而向上斜立或直立现象。 6.2连锡或短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应相连的焊点之间的焊锡相连,或焊点的焊料与相邻的导线相连的不良现象。 6.3移位或偏位:元件在焊盘的平面内横向(水平)、纵向(垂直)或旋转方向偏离预定位置;(以元件的中心线和焊盘的中心线为基准)。 6.3.1横向(水平)偏位:元件沿焊盘中心线的垂直方向移动为横向偏位(图a);(又叫:侧面移位)。 6.3.2纵向(垂直)偏位:元件沿焊盘中心线的平行方向移动为纵向偏位(图b);(又叫:末端偏移)。 6.3.3旋转偏位:元件中心线与焊盘中心线呈一定的夹角(θ)为旋转偏位(图c)。(也叫:偏位)。

化妆品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2、化妆品按用途分:(1)清洁类(2)保护类(3)营养类(4)美容类(5)特殊用途类 按使用部位分:(1)毛发用化妆品类(2)皮肤用化妆品类(3)唇、眼用化妆品类(4)指甲用化妆品类 3、特殊用途类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九类。 第二章皮肤与毛发科学 1、表皮分层:(更新周期约28天) 2、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过程,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的过程。 3.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属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基质组成。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4.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小汗腺、顶泌汗腺等。 5.皮肤附属器: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指(趾)甲及血管、神经与肌肉等 6.皮肤的生理功能:保护作用、温度调节、感知作用、吸收作用。 7.皮肤老化原因:内在因素:生活方式,饮食,情绪,健康。 外在因素:紫外线,保养不当,地心引力,恶劣环境。 8、头发的组织结构:毛干、毛根、毛囊、毛乳头 6、毛发的化学性质: (1)氢键:在水中或受热时很容易被破坏。 (2)盐键:静电吸引作用(盐键有助于组成蛋白链),pH在4.5-5.5之间,是盐键最强的时候。 (3)二硫键:头发链键组织中最结实的键。 物理性质:吸水性、弹性与张力、颜色、与pH的关系(最佳pH为4.5-5.5) 7、热烫发原理:头发中的二硫键很容易被还原剂破坏,可将头发浸上碱性药水,用卷发器将头发卷曲,然后对头发进行加热,使头发发生水解而破坏二硫键,从而可形成新的硫化键将头发形成的波纹固定下来。温度越高,pH 值越大,或处理的时间越长,损失的硫就越多。 冷烫原理同样是通过还原剂破坏二硫键。与热烫不同的是新的硫化键的形成必须经过氧化剂的氧化作用。 8、常见发用产品的pH 润发剂(2.8-3.5)洗发剂(6.5-7.5)烫发剂(8.8-9.5)染发液(9.0-10.0)头发拉直剂(11.5-14.0) 第X章化妆品的组分 1. 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阳>阴>两性≈非离子 2.主表面活性剂:皂基型:脂肪酸及碱盐;非皂基表面活性剂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 3. 4.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加入少量该物质,就能显著地降低溶剂(一般为水)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改变 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及增溶等作用,以满足应用要求5.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化妆品检验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检验管理制度文件编号 COP-05 版/次 A / 0 文件类别程序文件生效日期 20160901 页数 5 编制质量体系小组审核黎利媚批准于欣龙 1.0目的 通过对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保证本企业的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料、包装材料的进料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验,成品的检验、返工 产品的检验管理、半成品灌(包)装、成品的检验,以及生产用水、环境、人员等卫生指标的检验、 管理和监控。 3.0职责 3.1 质管部:负责所有来料、半成品、成品的入库检验及其库存成品重检; 半成品灌(包)装过程巡检; 质量不合格品、市场退货、返工产品的重新检验; 生产用水、环境、人员等卫生指标的检验、检测。 3.2 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上述需检品的报检及质量不合格品的跟踪处理。 3.3 技术研发部:负责制订“原料检验标准”、“包装检验标准”、《成品检验标准》、《生产用水检验标准》《半成品检验标准》、《半成品灌、包装检验标准》 3.4 采购、仓储:负责原料、包材来料异常的处理。 3.5 生产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半成品、成品的异常处理,技术研发部确定处理方案,品管部负责跟踪验证。 4.0内容 4.1 原料检验标准及检验要求 4.1.1原料标准依据: 建立原料的检验项目的依据主要是与生产商的出厂(COA)报告为依据,对微生物敏感的原料增加微生物卫生指标。 4.1.2 抽样管理要求:进厂原料按批(进厂件数)取样,设总件数为x,当x≤3时每件取样;

当3300时,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随机取样,抽取取样量。参见《抽样检验管理规定》 4.1.3主要检测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由质检员抽样后分别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4.1.4检测流程:按物料验收流程执行,验收合格方可入库。 1)原材料到仓后,仓库对其名称规格、型号、等级、数量、批号等进行核对,并检查来料COA 报告,检查运输车辆的卫生状况和包装的完整性后将其置放于“原材料待检区”,并以通知质管理部检验员检验。 2)质管部检验员接到《原材料请检通知单》后按照原材料检验及《抽样管理规定》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取样工具、器皿等。 3)质管部按品检抽样作业指导书到现场抽样,并依检验规范及原材料检验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在《原料规格书及检验报告》中,由质管部主管人员审核签字,然后通知仓库、生产、计划。 4)仓库接到通知,合格原材料放在合格品区,不合格原材料做出标识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由质量保证员检测人员对其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相应状态标识。 4. 2 包材标准及检验要求 4.2.1包材标准 外观检验QB/T164-93及QB/T1685-93标准检验,印刷文字按GB5296.3-1995标准检验。签样标准。 4.2.2抽样管理要求:包材检验一般采用GB2828单次抽样检验方式,外观采用一般检验II级水准及功能采用特殊检验S-2水准。 4.2.3包装材料的检验项目一般为材质、外观形状、印刷文字、净含量及与其他包装的配合。 4.2.4包装的检验判定:重缺陷不得有,轻陷不得超过10%,否则判定为不合格。由质检员出具检验报告。 4.2.5检测流程:按物料验收流程执行,验收合格方可入库。 1)包装材料到仓后,仓储部对其名称规格、型号、等级、数量等进行核对,并检查包装情况,都合格后将其放置在“包装材料待检区”,并填写部分《包装检验原始记录》,然后通知质管部来料检验员检验。 2)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员接到《原材料到货报检通知单》后,按照GB2828抽样方法及检验水平标准进行抽样,按照标准样板及签样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包装检测原始记录》。

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目的: 明确钣金车间各工序所生产的零部件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要求,确保每件产品合格流入下一道工序。 适用范围: 钣金车间加工的各工序,是对钣金车间加工产品的质量的控制。 职责: 1、钣金车间操作技术人员负责对钣金加工过程的产品的自检,互 检。 2、综合质检部在钣金车间的质检员负责对钣金生产加工的过程 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抽验、监督、确认。 3、综合质检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发现,记录并做标识隔离,组织 处理不合格品。 4、生产部钣金车间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5、采购部对进厂的钣金原料不合格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检测工具: 5mm卷尺、200\300卡尺、角度尺、目测 一、下料组 1、内装: ⑴先审图后施工,首先对工程项目的料厚,规格,领用数量 进行审核后,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下料。 ⑵标准件下料5件内的长≤2000m m、宽≤1200m m尺寸公 差控制在±,5件以上的产品下料尺寸要完全跟图纸一 致,≥2000m m公差控制在±. ⑶非标件下料5件以内的长≤2000m m、≤1200m m宽尺寸公 差控制在±,5件以上的产品下料尺寸要完全跟图纸一 致,≥2000m m公差控制在±1m m。 ⑷标准件、非标件的下料毛刺公差控制在±。 ⑸标准件5件以内的产品对角线公差在±。5件以上的产品 对角线要完全跟图纸一致,非标件5件以内的产品角线 公差在±1m m,5件以上的产品对角线要完全跟图纸一致, 长度≥4000m m,宽度≥1300m m对角线公差±3m m。 ⑹表面无划伤、凹凸点、水印、氧化、辊印、波浪、变形 等。划伤、凹凸点宽度>1m m,深度>,板面是≤2000m m, 划伤、凹凸点宽度>、深度>,板面是≥2000m m。 ⑺标准件每隔半小时对所下之料进行抽检,非标件每隔3-5 件须进行抽检。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规程精编版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 验规程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编号:Q/C Y-M C-C023-2005 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进厂的原辅材料、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2、管理职责 质检科和化验室是检验和试验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其他部门配合质检科和化验室的检验和试验活动。 3、程序要求 进货检验和试验 采购产品进厂后,采购部通知品控部进行检验。 质检科按照检验规程或采购文件,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或要求,并出具《原辅材料验收记录》,传递给采购部。 确定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数量和性质时,应考虑供方处所进行的控制程度和所提供的安全卫生证明合格证据。顾客提供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以确定取样的数量和性质时,也按该检验规程进行。 经检验、试验或验证合格的产品,采购部凭《原辅材料检验验收记录》办理入库手续。 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写验证或检验、试验时,由使用部门报告质检科长,并经分管经理批准后使用。例外放行产品由使用部门做出明确标识,并作好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立即追回或隔离。 过程检验和试验 加工过程中,验收半成品时,车间负责人和质检员对每批次的半成品要认真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半成品方可进一步使用。 生产过程中各职能车间(研磨工序、分装工序、包装工序)质检员必须对该车间生产运作进行检查,并记录《质检日报表》。 质检员为监督和指导加工车间的生产作业情况,每天不少于1次,对其前后相关几道工序进行取样抽检。该车间对抽验范围的产品记录并标识。 化验员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要求进行取样做理化与微生物实验。 生产过程中,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未完成或必须的检查报告未收到前,因生产需要,生产部门通知品控部批准后,方可放行。检验人员对例外放行的产品标识和记录,可行时,进行边放行边检验,以便发现不合要求,立即追回或隔离。 最终检验和试验 品控部质检员负责对成品外观、质地、形状、色泽、异物的检验。 化验员对所装箱的产品按规定要求取样检验、试验,并填写《最终产品检验报告单》。 本公司对最终产品不例外放行。 在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微生物试验仅对过程中的操作进行指导或对生产提供参考,当过程检验与最终检验的微生物试验结果冲突时,应加大对最终成品的抽样检验数量并以最终检验结果为依据。 在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各检验、试验人员认真按要求填写记录并签字或盖章。 4、成品的检验验证标准

化妆品工艺论文设计

化妆品工艺论文设计

化妆品工艺论文设计 科目化妆品工艺学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081班 姓名杨玲 学号081301126 指导老师王婷婷

摘要 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产品,其发展方向是日趋倾向于天然性、疗效性和多功能性。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迅速推出新产品,是近年来国际化妆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化妆品的工艺、设备及包装容器近些年有了长足发展,其中低能乳化法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生产工艺。低能乳化法是以机械强乳化装置达到乳化的效果。以机械乳化代替化学乳化,可减少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水-油-水多相乳化法是一种较佳的生产工艺。以该法制得的膏体由无数超薄微胶囊构成,这种微胶囊的壁厚仅为0.01微米,使用时遇压后瞬间破裂,内含的香精和天然添加剂即时流出,滋润皮肤。这种膏体对皮肤有较强的渗透力,因而可被皮肤迅速吸收,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液晶保护膜,对人体安全无刺激。 关键词:化妆品、天然性、多功能性、低能乳化法、渗透力川楝子,佛手柑,白术各五十克,八月柞,木蝴蝶,龟板,白芍,沉香,高丽参各三十克,泽泻,黄芩,乌术粉各二十克,茯苓,柴胡,金精粉各十克,白砂糖七百克,蜂蜜五百克,猪苦胆汁3个. 配法:上药为细面,先把胆汁,蜂蜜,白砂糖放在锅里先熬,把水熬净,再放入药面拌匀,倒瓷盆里,再放锅里蒸30分钟,拿出冷凉做丸(丸重九克),一日三次,一次一丸,用麦饭石泡开水饭后送服

乳化护肤品生产工艺 一、引言 皮肤与化妆品:化妆品大多涂在人的皮肤表面,与人的皮肤长时间连续接触,配方合理、与皮肤亲和性好、使用安全的化妆品能起到清洁、保护、美化肌肤的作用;相反使用不当或者使用质量低劣的化妆品,会引起皮肤炎症或其他皮肤疾病。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化妆品功效,开发与皮肤亲和性好、安全、有效的化妆品,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能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肌肤特性的化妆品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了解化妆品工艺和配方。在此,我主要介绍有关乳化护肤品的生产工艺。 二、论文内容 (一)生产程序 (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 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 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 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含

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

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 1.目的: 对工厂内部的在制品、制成品、成品进行检验,以保证符合使用及技术要求,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错误,同时起到及时纠正预防作用。 2.范围: 工厂内生产的所有半成品、制成品、成品等。 3.检验标准: (一)半成品部分(贴防火板前): 3.1开料检验内容及质量标准: 3.1.1对照开料申请单检验开料选材规格、型号,尺寸是否正确,被开板料的切割面是否平直、光滑,且与板面成直角或特定角度,有无黑边、崩边现象;不得有明显双重锯路和凹凸不平现象。 3.1.2开出板材净料1m以内时,误差≤2mm;1m以上时误差≤3mm,对角线误差≤1mm。 3.1.3防火板、有机板(保护膜不可撕掉)、三聚氰胺板、宝丽板表面不得划花、划伤。 3.2框架体验内容及质量标准: 3.2.1对照设计原图检验框架的外形尺寸是否正确,框架稳固结实,正放、侧放、或反放不会摇晃,材料的使用是否正确。 3.2.2框架板材内外表面无破损、无断裂、无堆胶、无露钉等现象。 3.3内部结构的检验内容及质量标准: 3.3.1检验部件形状尺寸、村质是否正确,部件与框架相连接板材边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允许误差±2mm。 3.3.2检验各部件的直角、圆角或斜角的接合处是否紧密、平整光滑,缝隙小于1mm。 3.3.3检验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固木、三角木等是否超出所在板材部件的范围。 3.3.4检验产品在各接合处(如是有胶接合)是否有溢胶,并检验各部分结合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3.5检验板材是否枪钉、螺钉等金属材料裸露在表面(如不贴防火板可从宽处理),且板材无大的沟痕、损坏等缺陷。 3.3.6检验柜台对电器安装预留孔、预留位数量、位置的正确性和要操作性。 3.4柜台其余部分的检验内容及质量标准: 3.4.1检验柜台主结构、玻璃、金属相互接触的部位的吻合性,要求接合缝隙≤1mm;检验接合处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允许误差±1mm;玻璃翘曲度≤5mm/1m,玻璃(金属)表面无划花、污点,且表面清洁干净。 3.4.2检验LOGO的位置是否正确,粘贴是否牢固,要求LOGO表面平整无划伤;检验LOGO字体、大小、数量是否正确。 3.4.3对照柜台尺寸检验抽屉、门等活动部分形状、大小、(如使用防火板)是否正确;检查抽屉面板、侧板、抽后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允许误差±0.2mm 3.4.4检验柜台的灯箱框、其它部分有机板等与木材接合紧密度,且组装位置是否正确;有机板无划伤、损坏、污点且整洁干净,有机板材料使用是否正确。 3.4.5柜台在贴防火板前,待粘贴防火板部分表面平整光滑,不可有凸起部分,基材各接合处缝隙不要超过1mm,不可有金属露出板材表面。

(完整版)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一、为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工作,规范承包人和监理人产品质量检验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水泥、粉煤灰、水、砂石骨料、外加剂、钢筋、聚苯乙烯闭孔泡沫板、复合土工膜、保温板、橡胶止水带,聚硫密封胶等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砂浆、泥浆等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三、承包人必须按合同规定建立、完善试验室或委托由资格的试验室,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仪器设备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认证。试验室须经监理认可后方能投入运行。 四、承包人按合同规定采购材料,在材料进场前24小时通知试验监理工程师。对进场材料承包人须提交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技术标准、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供监理审查。 五、进场材料有关证明和资料经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承包人按合同(或现行规范)规定的数量、试验方法、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构件在监理人见证下进行取样检验。 六、对承包人无法承担的某些特殊检测项目,承包人可委托社会上具有相应资格并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但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七、承包人应无偿地为监理人员抽查试验提供条件和方便,并保证监理人员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出试验室。 八、承包人须按试验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重新检验,并且监理人员可免费使用承包人试验室的设施和材料重新检验。必要时监理人员也可委托第三方重新检验,重新检验结果与合同不符,则重新检验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九、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提供合同文件规定的材料,承包人计划使用代用材料时,应提前14天提出使用代用材料申请,报监理部批准。采用代用材料必须有代用材料的材质技术指标和试验报告。 十、承包人应对提供的材料负全部责任。一旦发现在本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承包人必须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立即予以更换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损失和合同责任。 十一、承包人未能按规定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和办理质量合格认证,造成工程项目施工延误,由承包人承担合同责任。 十二、申报签证程序

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

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广东省化妆品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和消费者使用安全,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基本原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化妆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指导原则。适用于实施本规范的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应明确。 第四条化妆品生产企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与化妆品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第五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熟悉有关化妆品生产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以及本规范,并对本企业生产的化妆品负领导责任。 第六条企业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化妆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 第七条化妆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应具有精细化工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三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并具有化妆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化妆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八条从事化妆品质量检验和配制的人员应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九条从事化妆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 第十条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化妆品生产造成污染。化妆品生产区应远离污染源。生产所需的动力、“三废”处理等辅助设施不应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一条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设置功能间并合理布局。应将原料预处理、称量、配制、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清洁消毒、半成品储存、分装、成品包装等工序分开设置。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粉尘或者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原料的产品,应使用单独的生产车间和专用生产设备,具备相应的卫生、安全措施,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生产部半成品检验规范

生产部半成品检验暂行检验规范 1根据公司现实情况和公司现有检验设备,生产车间实际情况等,为更好的保障公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生产环境和提高员工素质,更好的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并以保障公司各PCB板所需之功能都正常为目的,制定出以下规范。 2范围,本规定适用诺维,艾特美电烙铁手工锡焊的半成品PCB板焊接质量的基本要求。未明确之标准以保障公司各PCB板功能正常,在最终使用环境下能保持PCB板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能预防可能出现之不良现象为目的。判定合格与否。 3.术语和定义 3.1开路:铜箔线路断或焊锡无连接; 3.2连焊:两个或以上的不同电位的相互独立的焊点,被连接在一起的现象; 3.3空焊:元件的铜箔焊盘无锡沾连或者漏焊; 3.4冷焊:因温度不够造成的表面焊接现象,无金属光泽; 3.5虚焊:表面形成完整的焊盘但实质因元件脚氧化等原因造成的焊接不良; 3.6拉尖:元器件引脚头部有焊锡拉出呈尖形 3.7包焊:过多焊锡导致无法看见元件脚,甚至连元件脚的棱角都看不到润湿角大于90° 3.8不洁:PCB板上有未融合在焊点上的焊锡焊剂残渣或者有很明显的松香污染。 3.9针孔:焊点上发现一小孔,其内部通常是空的。气孔:焊点上有较大的孔,可裸眼看见其内部; 3.10缩锡:原本沾着之焊锡出现缩回;有时会残留极薄之焊锡膜,随着焊锡回缩润湿角增大 3.11锡裂:焊点和引脚之间有裂纹或焊盘与焊点间有裂纹 3.12贴片对准度:芯片或贴片在PCB板上恰能落在焊点的中央未出现偏差,焊端都可以与焊盘充分接触(允许有微小程度的偏移) 4合格性判断: 4.1本标准执行中,分为三种判断状态:“最佳”、“合格”和“不合格”。 4.1.1最佳——它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并非总能达到,也不要求必须达到。但它是工艺部门追求的目标。 4.1.2合格——它不是最佳的,但在其使用环境下能保持PCB板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允许工艺上的某些更改,合格要求要比最终产品的最低要求高些,根据我们公司生产人员焊接水平相对较高的情况,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以接近理想化状态标准定合格要求,即实际检验过程中以接近理想状态为合格标准。特许情况除外) 4.1.3不合格——它不足以保证PCB板在最终使用环境下的形状、配合及功能要求。或虽能保证PCB板在最终使用环境下的功能要求,但是没有光滑整齐的外观,应根据工艺要求对其进行处置(返工、修理或报废)。 4.2焊接可接受性要求:所有焊点应当有光亮的,光滑的外观,并且呈润湿状态;润湿体现在被焊件之间的焊料呈凹的弯月面,对焊点的执锡(返工)应小心,以避免引起更多的问题,而且应产生满足验收标准的焊点。 4.2.1可靠的电气连接; 4.2.2足够的机械强度; 4.2.3光滑整齐的外观。

化妆品工艺论文设计说明

化妆品工艺论文设计 科目化妆品工艺学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081班 姓名玲 学号 081301126 指导老师王婷婷

摘要 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产品,其发展方向是日趋倾向于天然性、疗效性和多功能性。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迅速推出新产品,是近年来国际化妆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化妆品的工艺、设备及包装容器近些年有了长足发展,其中低能乳化法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生产工艺。低能乳化法是以机械强乳化装置达到乳化的效果。以机械乳化代替化学乳化,可减少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水-油-水多相乳化法是一种较佳的生产工艺。以该法制得的膏体由无数超薄微胶囊构成,这种微胶囊的壁厚仅为0.01微米,使用时遇压后瞬间破裂,含的香精和天然添加剂即时流出,滋润皮肤。这种膏体对皮肤有较强的渗透力,因而可被皮肤迅速吸收,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液晶保护膜,对人体安全无刺激。 关键词:化妆品、天然性、多功能性、低能乳化法、渗透力 川楝子,佛手柑,白术各五十克 ,八月柞,木蝴蝶,龟板,白芍,沉香,高丽参各三十克,泽泻,黄芩,乌术粉各二十克,茯苓,柴胡,金精粉各十克,白砂糖七百克,蜂蜜五百克,猪苦胆汁3个. 配法:上药为细面,先把胆汁,蜂蜜,白砂糖放在锅里先熬,把水熬净,再放入药面拌匀,倒瓷盆里,再放锅里蒸30分钟,拿出冷凉做丸(丸重九克),一日三次,一次一丸,用麦饭石泡开水饭后送服 乳化护肤品生产工艺 一、引言 皮肤与化妆品:化妆品大多涂在人的皮肤表面,与人的皮肤

长时间连续接触,配方合理、与皮肤亲和性好、使用安全的化妆品能起到清洁、保护、美化肌肤的作用;相反使用不当或者使用质量低劣的化妆品,会引起皮肤炎症或其他皮肤疾病。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化妆品功效,开发与皮肤亲和性好、安全、有效的化妆品,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能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肌肤特性的化妆品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了解化妆品工艺和配方。在此,我主要介绍有关乳化护肤品的生产工艺。 二、论文容 (一)生产程序 (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 解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 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 加入乳化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体系、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如配方中含有维生素或热敏的添加剂,则在乳化后较低温下加入,以确保其活性,但应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卸料温度取决于乳化体系的软化温度,一般应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能从乳化锅流出为宜。当然也可用泵抽出或

化妆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1 页共 14 页 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修改内容版本/版次修订人审批生效日期

文件名称 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 文件编号 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 质检部 生效日期 2016.04.21 页码 第 2 页 共 14 页 1 目的 规范公司产品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半成品、成品(裸包装)的检验。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品检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解释并监督实施。 4.2检验员:负责对规定项目进行检测。 5 程序 5.1 抽样方案 5.1.1 半成品抽样方案参照《原料和半成品取样管理规定》。 5.1.2 成品抽样方案 5.1.2.1 外箱取样:若设总数为n ,则当n ≤3时,逐件取样;当3<n ≤ 1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100时,按2n +1取样量随机取样。 5.1.2.1 成品(裸包装)外观取样: 成品(裸包装)的外观检验规则根据GB/T2828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

文件名称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总则文件编号MSO-WI-QC-003 版本 版次 A/0 部门质检部生效日期2016.04.21 页码 第 3 页共 14 页 查水平和抽样方案如下表所示: 外观检查水平和抽样方案表 批量范围样本量 0.15 1.5 4.0 Ac Re Ac Re Ac Re 2-8 2 ↓↓↓ 9-15 3 ↓↓0 1 16-25 5 ↓↓↑ 26-50 8 ↓0 1 ↓ 51-90 13 ↓↑ 1 2 91-150 20 ↓↓ 2 3 150-280 32 ↓ 1 2 3 4 281-500 50 ↓ 2 3 5 6 501-1200 80 0 1 3 4 7 8 1201-3200 125 ↑ 5 6 10 11 3201-10000 200 ↓7 8 14 15 10001-35000 315 1 2 10 11 21 22 35001-150000 500 2 3 14 15 ↑ 150001-500000 800 3 4 21 22 ↑500001及其以上1250 5 6 ↑↑ Ac-接收数,Re-拒收数:当样本数量大于或等于批量时,则执行100%检验。↑-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同类缺陷合计,当不合格数≤Ac时,则该批合格。 5.1.3 成品(裸包装)抽样频次 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每年应不少于一次。

化妆品工艺学

化妆品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2、化妆品按用途分:(1)清洁类(2)保护类(3)营养类(4)美容类(5)特殊用途类 按使用部位分:(1)毛发用化妆品类(2)皮肤用化妆品类(3)唇、眼用化妆品类(4)指甲用化妆品类 3、特殊用途类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九类。 第二章皮肤与毛发科学 1、表皮分层:(更新周期约28天) 角朊 细胞 特点功能 角质层5-20层已死亡的扁 平、无核细胞组成, 叠瓦状。 1抗摩擦、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 透; 2防止体外化学物质和细菌侵入的

作用,再生能力极强; 3角质细胞含有保湿因子,能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有很强的吸水性。 透明层仅见于手掌和脚掌。 由2-3层扁平、无 核、细胞界限不清的 细胞组成,呈无色透 明状,光线可以透过 透明细胞层 防止水和电解质通过屏障作用 颗粒层3-5层梭形细胞,内 含透明角质板层颗 粒,能够将糖、酯类 物质释放到细胞间 隙内,在细胞外形成 多层膜状结构,构成 阻止物质透过表皮 的主要屏障。 对光线反射有阻断作用,过滤紫外 线。可防止异物侵入。 棘层 4 -10层多边形细胞,细胞较大,细胞间明显成棘状,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具有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可不 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一层层往上推移。可散有朗格 汉斯细胞。 基底层附着于基底层,是未分化的细胞,代谢活跃,每天有30%细胞核分裂。基底细胞含有不均匀的黑色素细胞,在真

半成品检验标准

1.目的:有效控制印刷缺陷产品流入后工序,提高成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半成品检验岗位。 3.职责: QC负责产品的检验及异常反馈处理工作。 4.工作内容: 序号工作步骤作业规范 1 作业准备1、根据《生产计划表》或组长要求准备检验印刷后产品的资料(包括生 产施工单、正确样板或图纸等); 2、根据不同产品准备好相应的检验工具; 3、将产品拉入指定的区域待检验,同时检验区需准备卡板以便放置已检 验印张。 2 首件确认1、仔细阅读《生产施工单》,了解产品的加工工艺、折页方式与其他产品 质量信息; 2、参照样板、图纸核对印张的图案、文字、颜色、规格及页码顺序是否 合格(在100张印张内完成首件的确认); 3.对于产品贴数较多不能一次完成的产品,则需保留在首件放置柜,待全部检验完成后,再进行整本书贴整合确认。 3 检 验 步 骤 1、首先确认前工序的产品标识,阅读标识内容,以指引检验操作的方法; 2、确认产品印刷性质油墨待干时间规定如下: 2.1、单黑说明书或粉灰卡印刷待干时间为:30分钟后可检验 2.2、墨位较大的单黑或正常四色的说明书印刷待干时间为(书纸类): 2-4小时后可检验 2.3、正常四色的粉灰纸印刷待干时间为:4小时后可检验 2.4、普通油墨专色或大墨位四色印刷待干时间为:6-8小时后方可检验 2.5、哑粉纸正常四色油墨待干时间为:12小时后方可检验 2.6、金属墨或金/银墨四色印刷待干时间为:24小时后方可检验 2.7、金/银卡或珠光纸四色印刷待干时间为:48小时后方可检验 3、翻查印件四边,通过印品两边的色块、十字线等,确认是否有漏印颜 色及白页,并剔除; 4、检查印件的规线,将规线(正反面)不一致的印件分开; 5、每检验1000张后全检1张印张,发现不良需依据印张不良位置对上下 印张进行检查确认,直至完全剔除不良。 6、工序质量要求: 剔除白页及漏印颜色的; 规位不一致的印件分开; 剔除有印刷质量问题:如断字、重影、水干、水大、墨皮、色差、较 版纸等印件。 7、对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进行点数,合格品数量记录在挑拣报表与交接牌 不合格品数量记录在挑拣报表内,大废品需填写大废品确认单。

化妆品工艺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洁肤化妆品 洁肤化妆品概述 清洁皮肤是皮肤护理的第一步,是保持肌肤卫生健康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皮肤护理的基础。当皮肤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分泌出皮脂和汗液,与灰尘混合形成污垢,洁肤产品的目的则是除去皮肤表面附着的皮肤角质层的屑片、皮脂的氧化分解物、汗液的残渣等皮肤生理代谢产物以及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还有女性使用的美容化妆品等。 根据人体污垢来源的不同,可将污垢分为3种类型,即油溶性污垢、水溶性污垢和不溶性污垢。油溶性污垢主要由皮肤分泌的皮脂、润肤剂的残留物、防水化妆品组成,这类污垢要使用亲油性清洁剂来去除;水溶性污垢的来源为亲水性化妆品、可溶性皮肤分泌物和污垢,此类污垢则要用亲水性的清洁剂来清除;不溶性的污垢为的细胞、美容化妆品的颜料、使用硬水时沉淀的金属皂。 洁肤产品根据其去污机理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以皂基型和非皂基表面活性剂为主的表面活性剂型和以油性成分和保湿剂、酒精、水等为主的溶剂型两种。另外,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水包油乳化型。 洁肤化妆品通常的产品有沐浴露和洁面乳、清洁霜等,在上述产品中,产品的稠度、稳定性和泡沫这几个配方参数非常重要。 沐浴露 (1)清洁皮肤通过软化皮肤角质层,溶解并除去皮肤表面的皮屑,洗净皮脂和污垢并去除身体的气味,同时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2)保湿和护肤通过加入润肤作用和其他活性作用的物质,促进血液循环和末梢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弃物的排泄。 (3)对皮肤疾患的治疗通过加入疗效性的物质,沐浴时起到抑菌、软化角质层等作用,对角化异常症、干癣及其他慢性皮肤病产生疗效。 (4)放松神经、缓解疲劳通过芳香剂以及色素等的加入,使沐浴者心情舒畅、精神安宁。 此外,新功能如香熏、活血、瘦身、药疗等也将是沐浴露的一个发展方向。 沐浴露所用原料 (一)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沐浴液主要成分,它的基本性能是去除皮肤上的油污并产生泡沫,润滑皮肤。要求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泡沫性能良好、无毒、刺激性低、与皮肤相容性好、温和性的特性。 (二)润肤剂(赋脂剂) 在使用液去污过程中无论是表面活性剂,还是皂基,都会同时产生皮肤的脱脂作用,因此产品中必须添加能减少表面活性剂脱脂作用,并赋予皮肤脂质,使皮肤润滑、光泽,这就是润肤剂或赋脂剂的作用。 (三)保湿剂 起保护皮肤作用的润肤保湿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化妆品抽样检验及留样规定含微检规定

七分妆公司不合格原料成品处理规定 1、目的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顾客。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对原物料采购、外包加工品、在制品、成品及交付后发生不合格的控制。 3、职责与权限 总经理授权品管制定并执行。 3.1 品管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确认和评审,相关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3.2 仓库负责进料不合格时与供应商协商退货事宜;负责产品入出库工作。 3.3 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 4 管理规定 4.1 品管部检验员对不合格品进行判定、评审。 4.2 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置方法可采用选别、特采、退货等。 4.2.1 采购人员在供方现场采购原料时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当场退货。 4.2.2 检验员在接受采购产品验证时发现不合格品,挂“不合格品”标识,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域,填写品质异常处置单,报总经理作出处置决定。 4.2.2.1 作退货处置的,由仓库通知厂商载回处理或到本公司处理。 4.2.2.2 作选别处置的,由生产部协调其他部门调派人员对不合格材料进行挑选。挑选时,由检验人员指导作业人员挑选,并留下挑选记录,决定是否挑选需生产及品管部和相关人员同意才能实施。 4.2.2.3 做“特采”的进货产品仅限于特定的产品、时间或数量内,需得到或授权人批准,作好标识,办理入库手续,并跟踪此类产品的过程变化。 4.3 制程中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置,处理办法可采用返工、报废、选别、特采等。 4.3.1 检验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半成品、部门应立即采取停止转入下道工序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