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区域人类遗传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实验八:区域人类遗传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实验八:区域人类遗传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4级生物一班王堽2014032214 2 实验八区域人类遗传病现状的分析

一.目的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遗传病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

3、染色体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

体综合症。

三.材料与方法

材料:人类(Homo Sapiens)

方法:

1、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课题;

2、制定调查的计划:

(1)以组为单位,确定组内人员;

(2)确定调查病例;

(3)制定调查记录表;

(4)明确调查方式;

(5)讨论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3、实施调查活动:每个小组调查周围熟悉的几个家系中的遗传病

的情况。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如调查的是发病率:则对人群随机调查,如调查遗传规律:则对患病家系进行调查。

4、整理分析调查资料: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

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5、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云南地中海贫血149例基因诊断结果:

1.基因检测结果本组360例疑诊患几经过基因检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149例,男86例(58%),女63例(42%),其中β地中海贫血109例(73.1%),α地中贫血32例(21.5%),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复合存在8例(5.4%)。149例共检出10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α地中海贫血以东南亚缺失型(一SEA)为主,β地中海贫血以一17位点突变患病率最高。

2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共检测出7种基因突变类型,染色体数168,包括纯合子、杂合子以及双重杂合子数,湖南地区206例儿童B一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通过β一地中海贫血筛查和血红蛋白电泳,最后经基因诊断确诊β一地中海贫血患儿206例,其突变基因类型共有17种,分别为纯合子13例,基因型分另4是CD41—42(2.43%),IVS一2—654(3.39%)和CDl7(O.49%);杂合子175例,常见的基因型分别是CD41—42(40.77%),IVS一2—654(22.81%),CDl7(7.76%),一28(7.28%),CD71—72(2.43%);双重杂合子18例,基因型分另0是CD41—42/IVS一2—654(2.43%),IVS一2—654/一28(1.94%)。CD4l一42/CDl7(1.46%),ⅣS一2—654/CDl7(0.97%).CD4l一42/CD27—28(0.49%).IVS一2—654/CD 口1—72(O.49%),IVS一2—654/一29(0.49%),CD4l一42/一28(O.49%)

五.讨论与结论.

地中海贫血病最早是Cooly和Lee于1925年在意大利发现的,后来把这种病称为地中海贫血(即Thalassemia)。最初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中东、印度次大陆、远东及非洲等地区M J,由于世界范围内各国家之间广泛的人群迁移,其流行范围呈逐年扩大趋势,现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及我国南方(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福建、云南、海南等省)最常见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液遗传病之一。通常根据珠蛋白链种类分为α、β、γ、δβ等类型,其中以α、β地中海贫血最为常见,而B 地中海贫血危害最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Q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主要是东南亚缺失型(--5EA/αα),其次是右侧缺失型(-α3.7/αα),排在第三位的是左侧缺失型(-α4?2/αα)。此结果与广西”、广东相同。检出血红蛋白H病(HbH病)4例,未检出非缺失型点突变HbCS和HbQS,可能与本地区α地中海贫血患病率低以及本组检测病例数不多有关。除了4例血红蛋白HbH病临床表现为中间型外,本组检出的α地中海贫血临床表现均为轻型。

本组确诊149例中有8例为13地中海贫血复合β地中海贫血,其中5例发病较早,2例为CDl7纯合子复合仅α-4.2,l例CDl7纯合子复合一SEA,1例41-42/13E复合一一SEA和1例CD41-42/CDl7双重杂合子复合α-3.7,在婴儿期(平均2个月)即起病,为重度贫血,脾肿大明显,查HbF均增高,他们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均属于重型。由于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在同一人群中

都有很高的携带率,故在进行基因诊断时,应同时检测α和β地中海贫血

文献统计结果表明,湖南地区β一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发生频率分别为CD41—42(40.77%)、IVS一2—654(22.8l%)、CDl7(7.76%)、一28(7.28%)、CD71-72(2.43%)。本文13例β一地中海贫血纯合子和18例双重杂合子均表现出中、重度贫血状态。1996年杜传书[71列出我国人群一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频率依次为CD41—42(41.6%)、IVS一2—654(21.9%)、CDl7(18%)、-28(8%)、CD71-72(3.9%),本文报道数据与此较为接近。本文结果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的相关报道差异不大,考虑与地理位置毗邻相关,但与深圳有关研究结果相差较大一,可能与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人口背景有关。

六.作业.

1.我国现有的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有哪些?通过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病机理及遗传机制?主要应对措施?

答:遗传病不一定都是家族式,遗传病人的后代不一定会代代遗传,如果后代在婚配时,主动选择与自己血缘关系无关且没有共同的遗传病的,后代会随着代代进化,最终会变成正常人。遗传病通常具有终身性的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是一种相对轻微的遗传病,不存在致愚致残和致死性。本病不是三代近亲直接造成,是三代以外的婚配或重性遗传病

在经数代进化后的后代。1种病由1对等位基因缺失或畸变,发现单基因遗传病有上千种,如先天弱视、斜视、近视、耳聋、狐臭、嗅盲、色盲症、早衰症、先天哮喘病、静脉曲张、青光眼、平足、并指、六指症、血友病、皮肤病雀斑、多毛症、牙齿过早脱落症,多发性结核、成骨不全症、牛皮癣、高胆固醇血症、多囊肾、神经纤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腓肌萎缩症、软骨发育不全、上睑下垂、白化病、着色性干皮病、鱼鳞症、眼球震颤、视网膜色素变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多基因遗传病;:每种病与多对基因缺失或畸变有关,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主要与生育有关(三代以内,兄妹同胞以外),病种不多,但对人的危害相对较重。如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恐惧症,脊柱裂、无脑儿、唇裂、腭裂、多发畸形等。

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所致的遗传病)主要是兄妹近亲乱伦的产物。上百种。包括先天愚型、特纳氏综合征、克氏综合症、猫叫综合征、两性畸形、唐氏综合症等。有致死、致愚、致残性。

多因子病: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癌症........。

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禁止近亲结婚或生育:有遗传病史的夫妻还要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诊断,遗传病筛查,基因克隆与器官再造。配偶有血缘关系的,应禁止生育。

常染色隐性遗传: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贫血症

伴X隐性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症血友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症

伴Y遗传: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

多因子病

高血压: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因子遗传性疾病,遗传起主要作用。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防治原则

⒈坚持监测血压,正常状态下至少每年1次。

⒉限盐补钾。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5克,同时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

⒊防止超重和肥胖。

⒋戒烟限酒。

糖尿病

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防治原则

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

哮喘

多数学者认为,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大于环境因素。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几率可高达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为20%;如果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左右。此外,如果家庭成员及其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食物、药物过敏等,也会增加后代患哮喘的可能性。

防治原则

成人哮喘多在儿童期发病,儿童期早治疗是减少成人期发病率的关键。有哮喘家族史者应避免各种引发哮喘的环境因素,如吸入各种过敏物质(过敏原)、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和空气污染等,这些因素在哮喘发病和加剧中起触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平时要做好居室、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戒烟,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

老年痴呆

科学家在长期研究后发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父母或兄弟中有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

性要比无家族史者高出4倍。

防治原则

如果有老年性痴呆家族遗传史的,50岁以后就应该进行检查,看有没有智力方面的障碍,以便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疗。

抑郁、离群独居、文化水平和语言水平低、丧偶且不再婚、不参加社交活动、缺乏体力和脑力活动等也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以上各类遗传病发病率加起来约为30%,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不能再只笼统地说遗传病是一种罕见之症。预防遗传病患儿的降生,是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重要优生手段。

绝大多数遗传病还无法治愈。因为现代医学还不能改变已出生的人的基因,也不能制造基因。所以只要基因发生缺失或畸变,就无法治愈。但是某些病可以通过不停地用药来缓解病情。

2.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人类遗传病有哪些?试述其时空分布特征、发病机制、遗传机制和人类采取的应对策略?

高血压: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因子遗传性疾病,遗传起主要作用。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防治原则

⒈坚持监测血压,正常状态下至少每年1次。

⒉限盐补钾。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5克,同时多吃富

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

⒊防止超重和肥胖。

⒋戒烟限酒。

糖尿病

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防治原则

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

老年痴呆

科学家在长期研究后发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父母或兄弟中有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无家族史者高出4倍。

防治原则

如果有老年性痴呆家族遗传史的,50岁以后就应该进行检查,看有没有智力方面的障碍,以便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疗。

抑郁、离群独居、文化水平和语言水平低、丧偶且不再婚、不参

加社交活动、缺乏体力和脑力活动等也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以上各类遗传病发病率加起来约为30%,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不能再只笼统地说遗传病是一种罕见之症。预防遗传病患儿的降生,是提高中国人素质的重要优生手段。

绝大多数遗传病还无法治愈。因为现代医学还不能改变已出生的人的基因,也不能制造基因。所以只要基因发生缺失或畸变,就无法治愈。但是某些病可以通过不停地用药来缓解病情。

3.比较国内外人类遗传病的异同点?

答:国内外人类遗传病基本相同,国外三高较多。

4.试述人类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答:18 世纪法国人莫佩尔蒂发现第一个遗传病白化病。1814年亚当斯发表有关临床疾病遗传性质的论文,这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一篇系统论述遗传病的文章。1908年A.E.加罗德首次提出“先天代谢异常”的概念,将遗传与代谢联系起来,并认为尿酸尿症等先天代谢异常的遗传规律可以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为医学遗传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949年L.波林提出了“分子病”的概念。1944年比克尔首先提出控制新生儿营养,可有效防止苯丙酮酸尿症的发展,为遗传病的有效治疗开创了新的一章。1958年J.勒热纳发现先天愚型患儿为三条21号染色体,这是第一次报道了遗传病的染色体异常。1969年拉布斯发现了X染色体的脆性部位,为染色体的畸变的研究开辟了

一个新的领域。从60年代起,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开始应用于临床。1978年卡恩和多齐首次将DNA重组技术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他们诊断了一例镰刀状细胞性贫血,此后这一诊断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英国医生A.E.加罗德于1902年首先发现表型正常人的后代可以是尿黑酸尿症患者,认为这现象符合隐性遗传规律。1905年美国学者C.法拉比报道了短指畸形的遗传符合显性遗传规律。此后各种遗传病的报道日益增多。

单基因病受一对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较为常见的单基因病有酶蛋白功能异常或缺乏所带来的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或缺乏引起的。由于致病基因的位置不同的显隐性差异,单基因病有各种不同的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

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杂合体是患者。系谱的特征是:①患者双亲中一方也是患者;②患者同胞中约有1/2是患者,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③系谱中连续几代都有患者;④如果双亲是非患者,则子女一般不是患者。

常染色体隐性

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杂合体不是患者而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系谱的特征是:①患者双亲可以都不是患者,但一定都是携带者;②患者同胞中有1/4几率是患者(但实际患者比例常偏高),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③系谱中不是连续几代都有患者,患者的出现往往是散发性的;④近亲婚配的后代中患者增多。

X连锁隐性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是隐性的。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所以只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男子也是患者,而且他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将来一定传给女儿,这样的遗传方式称为交叉遗传(见)。系谱的特征是:①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②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非患者母亲;③患者的兄弟、舅父、外甥、姨表兄弟中可能有患者;④患者外祖父可能是患者(如果外祖父是患者,那么舅父必定不是患者)。

X连锁显性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是显性的,所以女性杂合体是患者。系谱的特征是:①患者双亲中必有一方是患者;②如果母亲是患者,子女中各有1/2的几率是患者;③如果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是患者,儿子都正常;④连续几代中常有患者出现;⑤女性杂合体患者的症状常较男性患者轻。

多基因病

受多对微效基因控制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各对等位基因间无显性隐性的区分,每个基因的效应微小,但累加起来可形成明显的致病效应。

在一个群体中多基因病的易患性呈连续的正态分布,易患性高过一定限度(阈值)的个体即发病。遗传效应在易患性中所占的比率称为易患性的遗传力(度),常用百分率表示。一般认为遗传力大于60%者,遗传因素在易患性中起主要作用;低于40%者,遗传因素退居次

要地位。

5.如何利用遗传学研究成果控制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发生?

答:由于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疾病。有人认为只有受父母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才是遗传病,这一认识不够全面。例如有一些染色体畸变并非由父母遗传因素决定,而是在受精卵形成过程中产生,习惯上染色体畸变都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内。还有人认为凡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疾病都是遗传病,这一概念也不确切,因为在人类所有疾病中,除了少数几种(如外伤造成骨折)完全由环境因素所致,不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几乎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环境和遗传两方面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只是两者影响疾病发生的程度可不相同。即使细菌感染、外伤后癫痫等环境因素十分明显的疾病,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易感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不可能把这些病都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之中。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A类,如21三体综合征)和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疾病(D类, 如外伤性骨折)都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类疾病都居于B类和C类。B 类指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但需要环境中一定的诱因才发病,如苯丙酮酸尿症患儿在出生后摄入苯丙氨酸就会发病。C类指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对发病起作用的疾病,如高血压病、感染等;但不同疾病的遗传度不同,即遗传因素影响越大,则遗传度就越高。

药物在遗传病的治疗中往往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痛苦。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服止痛剂以减轻病员疼痛。还

可以改善机体代谢,如肝豆状核变性,主要是体内铜代谢障碍,使血内铜的水平升高,导致胎儿畸形。可以服用促进铜排泄的药物,同时限制食用含铜的食物,以保持体内铜的正常水平,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有些病如先天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手术矫治指采用手术切除某些器官或对某些具有形态缺陷的器官进行手术修补的方法。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遗传缺陷使患者的红细胞膜渗透脆性明显增高,红细胞呈球形,这种红细胞在通过脾脏的脾窦时极易被破坏而引起溶血性贫血。基因治疗遗传是一种根本的和有希望的方法。人类的遗传物质,也可以像“虾子向蚯蚓借眼睛”的故事一样,向别的生物借用。即向基因发生缺陷的细胞注入正常基因,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说起来简单,可事实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首先必须从数十万基因中找出缺陷基因,同时必须制备出相应的正常基因,然后将正常基因转入细胞内替代缺陷基因,并能够进行正常的表达作用。此种治疗方法,目前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之中。

七.参考文献.

1.余晓丹.抗维生素D佝偻病[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0):997-1000.

2.袁萍,李卓,夏涛.中国白化病群体调查研究25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12):4-6.

3.刘莹。红绿色盲遗传发病率与近亲婚配的关系调查.[J].河南教育

学院学报.2001,10(1):67-68.

4.杨慧敏,傅俊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诊断[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22(3):215-217.

5.袁智敏.人类遗传病的携带者[J].生物学通报.2002,37(8):11.

6.曾秀存,朱燕.人类常见遗传性疾病的遗传方式、特征表现及防治方法[J].河西学院学报.2013,29(5):66-69.

7.许传利,邹艳芬.人类常见遗传病简析[J].生物学教学.1991,2(3):34-37.

8.耿鑫,吴娜,赵心.国内常见遗传病及其基因检测概况[J].现代医院.2007,7(7):18-19.

9.龙革.浅谈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系谱的分析.[J].教学探讨.2001,3(7):63-64.

10.眭维国,李丽萍,车文体.人类遗传病中常见变异和罕见变异的研究策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47-1850.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一:知识点 (一)名词解读: 名词: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附:遗传学基本规律解题方法综述 一、仔细审题:明确题中已知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规律:

高中生物 《人类遗传病》教案示例

《人类遗传病》教案示例 广州市第一中学孙淑贞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的内容。 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联系密切。本节活动较多:一个调查,两个资料搜集和分析,一个科学·技术·社会(STS)。本节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对象分析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二级文科班的学生,对于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他们虽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教师可启发学生先自学,再尝试用概念图的方法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 对于实践调查,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先加以趣味性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看似简单,运用互联网搜索的结果易造成大量资料的积压与浪费;文科班的学生个性鲜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若能利用自已搜索到的资料在辩论会中展示自我个性,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②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③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 ①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②搜集和交流人类基因组计划或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资料。 3.情感目标 ①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②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为普及遗传学知识做出贡献。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调查法、辩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 2.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设计调查表 四、教学流程

人教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作业 [基础对点] 知识点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1.遗传病是指() 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 B.先天性疾病 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D.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答案C 解析具有家族史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可能是传染病,A错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B错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C正确;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患者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改变,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D 错误。 2.下列人类遗传病依次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①原发性高血压②先天性愚型③囊性纤维病④青少年型糖尿病⑤性腺发育不全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⑦哮喘⑧猫叫综合征⑨先天性聋哑 A.③⑥⑨②⑤⑧①④⑦

B.③⑥⑨①④⑦②⑤⑧ C.①④⑦②⑤⑧③⑥⑨ D.②⑤⑧③⑥⑨①④⑦ 答案 B 3.关于人类遗传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都与致病基因有关 B.后天出现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C.遗传病都能遗传给后代 D.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不可能存在4个致病基因 答案 B 解析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不含致病基因,A错误;凡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均称为遗传病,后天出现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B正确;因体细胞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的遗传病,一般不能传给后代,C错误;隐性纯合子中存在两个致病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致病基因的数目可以达到4个,D错误。 4.下列哪种人类疾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A.单基因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 C.传染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 A 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研究的是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或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而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各对基因单独作用微小,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遗传无关,C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病,也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5.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2020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人类遗传病及调查实验作业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人类遗传病及调查实验作业 1.(2018·海门中学高三调研)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组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中患红绿色盲的女性多于男性 B.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体细胞中所有DNA碱基序列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出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 D.不携带致病基因就不会患遗传病 2.(2019·郑州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10 000人)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根据统计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对患病的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系谱分析 D.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现 3.(2019·陕西省高三质检)已知某女孩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有一同学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

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有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 C.该患病女性的父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D.该遗传病有可能属于细胞质遗传病 4.(2019·烟台模拟)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注:每类家庭人数为150~200人,表中“+”为患病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5.(2019·长沙模拟)唇裂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判断该病属于什么类型的遗传病,下列哪些疾病与其属于同种类型() ①单基因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③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④线粒体病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⑥原发性高血压 ⑦并指⑧青少年型糖尿病⑨先天性聋哑⑩无脑儿 A.①,⑤⑥⑨ B.②,④⑤⑧ C.③,⑥⑦⑩ D.②,⑥⑧⑩ 6.(2018·新余高三二模)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6个患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并绘制了相应的系谱图(见下图)。6个家系中的患者不一定患同一种遗传病,

2020届高考生物小题狂练11: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附答案)

2020届高考生物小题狂练11: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附答案)考点说明 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7~2019)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 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该专题主要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遗传病的类型、调查及系谱图的分析等。 考点透视 1.(2019?新课标Ⅰ卷?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2.(2017?新课标Ⅰ卷.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 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3.(2018天津卷,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考点突破 1.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十四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doc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二P91)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遗传病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 3、染色体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症。 三、方法步骤: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1、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课题; 2、制定调查的计划: (1)以组为单位,确定组内人员; (2)确定调查病例; (3)制定调查记录表; (4)明确调查方式; (5)讨论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3、实施调查活动:每个小组调查周围熟悉的几个家系中的遗传病的情况。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4、整理分析调查资料: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5、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进行。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伴X 遗传病 伴X 显性遗传(例:佝偻病) 细胞核 遗传病 细胞质遗传病: 常染色体 遗传病 伴性遗 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例: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多指病) 伴Y 遗传(例:耳廓多毛症) 伴X 隐性遗传(例:红绿色盲) 母亲患病,子女全患病。

实验十四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人教版新课标)2 实验十四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二P91)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三.方法步骤: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组织问题调查小组→确定课题→分头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如右流程图) 注意事项: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 3. 4.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概括

实验十五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三P5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三.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 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 4、5 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 4.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 5.选择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 cm为宜。 6.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塔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高中生物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搜集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资料 一、课题分析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如何处理资料。 (2)搜集各种遗传病的常见病例及其危害。 2.背景描述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遗传性疾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与亲代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改变有关。(2)必须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改变。 (3)应有一个垂直传递(垂直传递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有的不生育或早夭看不到垂直传递。)和水平分布的规律。(4)引起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或生理变化。主要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单基因遗传病(简称单基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这类遗传病大约有6500多种。据估计,新发现的这类遗传病,每年仍在以10~50种的速度递增。可见,单基因遗传病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单基因遗传病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类是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例如,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另一类是由隐性基因引起的。例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发现的多基因遗传病有100多种,主要包括一些先天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人的染色体发生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已有100多种,这些遗传病几乎涉及到每一对染色体。由于染色体变异可以引起遗传物质较大的改变,因此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期就引起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常染色体病是指由于常染色体变异而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症。性染色体病是指由于性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如性腺发育不良。 二、教学建议 教师可先结几种遗传病进行描述,使学生体会到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可供参考的探究问题如下①人类有哪些遗传病?②遗传病对人类有什么危害?③各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为多少?④防治遗传病的措施有哪些? 学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 1、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一定要记住各种遗传病类型的实例) 、软骨发育不全 镰刀型细胞贫血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l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C.Ⅲ-l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16 D.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8 2、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A.1/4 B.1/3 C.1/8 D.1/6 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

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 B、3/4 C、3/16 D、1/4 5、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就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再生一个孩子,为男孩且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3/8 7、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8、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 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专题13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一、高考大纲 二、思维导图 三、知识点睛 一、萨顿的假说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做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一)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主要优点: 易饲养、繁殖快,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二)摩尔根研究果蝇红白眼遗传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一:将突变的白眼雄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 实验三: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 2.实验分析

20世纪初期,一些生物学家已经在昆虫的细胞中发现了性染色体。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这对性 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在雄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 是异型的,用XY表示。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段: 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摩尔根认为,既然果蝇的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 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那么,是在三个区段 中的哪个区段上呢? 假设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因为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在雌雄果蝇均表现,容易分析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假设1不成立。 假设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则实验三的预期结果应该是子代不论雌雄均为红眼,与实际实验结果不符。 因此推理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假设3: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此假设可解释以上杂交实验一、二、三。 实验一:

高一人类遗传病练习题

人类遗传病练习题 1、下列属于单基因遗传的是 A、软骨发育不全 B、无脑儿 C、裂唇 D、21三体综合症 2、下列有关生物学几个“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可降低酶促反应速率 B.通过对患者家系的调查可计算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C.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于无氧呼吸 D.增加光照强度,植物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一定会提高 3、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性愚型的男患儿 ①23A+X ②22A+X③21A+X④22A+Y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哪种人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A.孕妇孕期接受过放射线照射 B.家族中有直系旁系亲属生过先天畸形的待婚青年 C.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D.孕妇婚前得过甲型肝炎病 5、人类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44+XY B.44+X或44+Y C.22+X或22+Y D.22+XY 6、18三体综合征主要病症表型特征有智力低下、肌张力增高等。关于此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该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 C.该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D.该病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但属于遗传病 7、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猫叫综合征B.21三体综合征 C.红绿色盲携带者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8、下列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9、图1是某家系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有阴影的表示白化病患者,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教案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生物 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 一、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类遗传病及其病例 (2).什么是遗传病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2.能力目标: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几种遗传病,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基础。另外“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学生分组讨论 1.什么是遗传病?举例? 2.怎样做到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题 及答案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 1、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一定要记住各种遗传病类型的实例)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 ??遗传咨询?????(1)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了解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 (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判断类型 (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4)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如是否适于生育、选择性生育)等产前诊断?????方法?? ?? ?(1)羊水检查、B 超检查(2)孕妇血细胞检查(3)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优点? ??? ?(1)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 (2)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1、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l 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由X 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 C .Ⅲ-l 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 /16 D .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 /8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软骨发育不全

2、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A.1/4 B.1/3 C.1/8D.1/6 ¥ 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 B、3/4 C、3/16 D、1/4 ; 5、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B.2号 C.3号D.4号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就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再生一个孩子,为男孩且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A.1/2 B.2/3 C.1/4 D.3/8 7、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男患者女患者

高中生物实验14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doc

实验14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石门中学人教版新教材中高中生物实验创新性使用研究课题组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遗传病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 3、染色体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症。 三、方法步骤: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1、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课题; 2、制定调查的计划: (1)以组为单位,确定组内人员; (2)确定调查病例; (3)制定调查记录表; (4)明确调查方式; (5)讨论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3、实施调查活动:每个小组调查周围熟悉的几个家系中的遗传病的情况。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4、整理分析调查资料: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5、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四、课堂练习: 1.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③② 2.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伴X 遗传病 伴X 显性遗传(例:佝偻病) 细胞核遗传病 细胞质遗传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 伴性遗 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例: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多指病) 伴Y 遗传(例:耳廓多毛症) 伴X 隐性遗传(例:红绿色盲) 母亲患病,子女全患病。

伴性遗传和遗传病概率计算

伴性遗传和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知识点一:写出性染色体组成 人类:男性女性 果蝇:雄性雌性 知识点二:常见性别决定方式 雄性染色体雌性染色体 1、XY型 2、ZW型 思考:两种性别决定方式的同配性别和异配性别 知识点三:基因型种类 一对基因(B/b)在常染色体上,我们可以写出共种基因型 一对基因(B/b)只位于染色体上,我们可以写出共种基因型一对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我们可以写出 共种基因型 知识点四:婚配方式,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可以写出种婚配方式;一对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我们可以写出种婚配方式;位于XY同源区段的一对基因,我们可写出种婚配方式。 请写出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的所有婚配方式,并分析其遗传规律 1、 2、 3、 4、 5、 6、 知识点五: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 1 2 3 4 习题: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如右图)() A、7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2号 B、4、6、7号的基因型相同 C、2、5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5、6号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率是1/2

知识点六:总结伴X显性遗传的规律 1 2 3 4 知识点七: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性别 例: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W)。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解如下: P:×(非芦花鸡) 配子: F1(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 总结方法:同配用性,异配用性 知识点八:判断基因位置 例1: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红眼与白跟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对其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 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___ 个着丝点。 (2)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 (填“X”或“常”)染色体上,子一代表现型为长翅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例2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请回答: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题 及答案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 1、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一定要记住各种遗传病类型的实例)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 ?? 遗传咨询???(1)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了解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 (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判断类型(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4)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如是否适于生育、选择性生育)等产前诊断?????方法???(1)羊水检查、B 超检查 (2)孕妇血细胞检查(3)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优点???(1)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2)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1、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 传病的系谱图(Ⅱ-l 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由X 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C .Ⅲ-l 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 /16 D .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 /8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软骨发育不全

2、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4 B .1/3 C .1/8 D .1/6 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 )对窄叶(b )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 )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 .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 D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 B 、3/4 C 、3/16 D 、1/4 5、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就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再生一个孩子,为男孩且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 .1/2 B .2/3 C .1/4 D .3/8 7、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1 2 3 4 5 6 男患者 女患者

2020_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下专题2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含解

知识点专题22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一、基础知识必备 (一)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萨顿的假说 (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1)选材原因:果蝇比较常见,并且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和后代多等特点。 (2)摩尔根实验过程及分析 P 红眼(雌) ×白眼(雄) ↓ F1红眼(雌、雄) ↓ F2红眼(雌、雄) 白眼(雄) 3 ∶ 1 ①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②F1全为红眼→红眼是显性性状;③F2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 (3)理论解释:假设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其遗传图解可表示为: (4)测交实验:测交后代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进一步验证了摩尔根等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控制果蝇红

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5)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伴性遗传 1.概念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其遗传方式总是与性别相关联。人类常见的伴性遗传病有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 2.性染色体决定类型 (三)人类遗传病 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的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其主要内容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谱,即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转录图谱。 3.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1)对于各种疾病,尤其是各种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对进一步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个体发育的机制,以及生物的进化等有重要意义。 (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将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通关秘籍 1、伴性遗传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书写误区 (1)在基因型的书写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需将性染色体 及其上基因一同写出,如X B Y。一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在前,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写在后,如DdX B X b。 (2)在表现型的书写中,对于常染色体遗传不需要带入性别;对于伴性遗传则既要描述性状的显隐性,又要将性别一同带入。 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1)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 (2)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 b Y或Z d 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 (3)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 之间传递。 (4)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 (5)性别决定后,受环境(如激素等)的影响性别会发生改变,称为性逆转。发生性逆转的生物只是表现型改变,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教案:14《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14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一、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遗传病类型: l、单基因遗传病: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 3、染色体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症。 二、方法步骤: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1、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课题; 2、制定调查的计划; 3、思考题1.实施调查活动:每个小组调查周围熟悉的几个家系中的遗传病的情况。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______________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4、思考题2.整理分析调查资料: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四、课堂练习: 1.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2.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 1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 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一定要记住各种遗传病类型的实例)、软骨发育不全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了解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 (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判断类型 遗传咨询 (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4)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如是否适于生育、选择性生育)等 (1)羊水检查、B超检查方法(2)孕妇血细胞检查产前诊断(3)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1)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 (2)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1、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n -I与n -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C.川-I与川-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I /16 D.川-2与川-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I /8 I II

2、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如果川 -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A . 1/4 B .1/3 1 < C. 1/8 D .1/6 II □—厂Q 5 & 口 O 比JciElMt 田 0赠女虫病 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 B )对窄叶(b )为显性,等 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 1/2是宽叶,1/2是窄叶 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 1/2是宽叶,1/2是窄叶 C ?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 D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 =1: 1 : 1:1 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 5、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 A. 1号 B . 2号 C. 3号 D . 4号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 子常于30岁左右就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 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再生一个孩子,为男孩且能活到 50岁的概率是 C. II-5 和II-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2 D.III-9 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 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b )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 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 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 B 、3/4 、3/16 、1/4 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男患者 :女患者 A . 1/2 B. 2/3 7、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 查, C. 1/4 D. 3/8 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 (如图1).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 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