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学习:小提琴发展简史

小提琴学习:小提琴发展简史
小提琴学习:小提琴发展简史

小提琴学习:小提琴发展简史

当前对小提琴最早的明确记载是Jambe de Fer于1556年出版于里昂

的《音乐摘要》(Epitome musical)。此时小提琴已经传遍欧洲。但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很多不同说法,有一说是起源于“乌龟

壳琴”,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种悦耳的声音,他仔

细一找,原来是踢到空龟壳,龟壳震动发出的声音。他回家一琢磨,

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开山鼻祖。后来,人

们把它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可“万变不离其宗”,小提琴的琴孔还是

龟背壳演变的样子。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

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中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

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

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

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

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

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

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

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

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

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很多珍

品现保存有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能够追溯到2000多年前

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实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现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查理九世”(Charles IX),由安德里亚·阿玛蒂在1560年制作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Cremoa)。而

至今为止最有名的小提琴,应该是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716年制作的“弥赛亚”(Le Messie),也作“Salabue”,这把琴现藏于英国牛津的Ashmolean博物馆。

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

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

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

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

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的

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

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G.P.马吉尼为代

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

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

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

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

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

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

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持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

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

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实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

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

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合环境

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

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合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

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

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

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

加自如。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动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

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很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

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伟大作曲家巴哈曾于1720年为小提琴创作了六首

无伴奏作品:三首奏鸣曲,三首古组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的精华。今

天请朋友们欣赏的是:巴哈的《 E大调前奏曲》,选自其第三首无伴

奏组曲,由20世纪杰出小提琴家Itzhak Perlman 于1988年录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制作于1740年。

西洋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约1920年代)。民国初,学堂

音乐教育兴起,人们对外国音乐发生兴趣。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小

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很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

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立了音乐专科;很多高水平

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

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个时期开始,也陆续

出版和翻译了很多《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很多经典的

中国小提琴曲,像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和陈刚合作的《梁祝》

和陈刚所作的《苗岭的早晨》等。

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

国际大赛中获奖,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

从林耀基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请欣赏他1999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由陈刚根据苗族口笛独奏编曲。胡坤任教于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他使用的是一

把制作于1734年的小提琴。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逐渐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

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

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

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农业物料学.

课程简介 课程号: 13120310 课程名称:生物物料学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cal Propeties of Bio-Materials 周学时:1~1.5学时 学分:1.5 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总述 第一章基本物理参数 第二章固体生物物料的流变特性 第三章液体生物物料的流动特性 第四章生物物料的流动力学特性 第五章散粒物料的力学特性 第六章生物物料的热学特性 第七章生物物料的光学特性 第八章生物物料的电学特性 第九章生物物料的核磁共振, X 射线等反应特性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 Physical Propeties of Bio-Materials 》 《农业物料学》周祖锷,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年 5 月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生物物料学》是生物系统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之一。它是运用近代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农业物科物理性质以及各个物理因子和生物物料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物理学、工程学科和生物学各学科之间的桥梁,也是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基础。它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以及今后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和开发工作建立比较牢固的生物物料物理特性基本理论研究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生物物料物理特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为了完成和达到《生物物料学》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内容宜以物料物理特性研究为主线,加强机械学、热学、电学、光学、声学等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牢固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它们。只有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才能学好理论。必须重视基本技能和实验技术的训练。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为实现大纲的基本要求,创造条件采用 CAI 、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本大纲的部分内容可以而且应该由学生通过自学、作业和练习等方法获得。课堂讲授以解决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为主,着重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指导学生自学。改革注入式教学方法和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被动式学习方法。课程中大力开展讨论式、实验性和研究性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讲解生物物料的基本参数、固体生物物料的流变特性、液体生物物料的流变特性、生物物料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生物物料的热学特性、光学特性、电学特性及核磁共振、 X 射线等响应特性。 教学内容学时绪论总述 1 第一章基本物理参数 3 第二章固体生物物料的流变特性 6 第三章液体生物物料的流动特性 3 第四章生物物料的流动力学特性 3 第五章散粒物料的力学特性 2 第六章生物物料的热学特性 4 第七章生物物料的光学特性 4 第八章生物物料的电学特性 4

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

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 第四章骨 1.作用:主要起保护脏器和支持的作用 2.人体206块骨,中轴骨80(颅骨29,躯干骨51),附肢骨126(上肢骨64, 下肢骨62) 3.长骨,一体两端,有骨髓腔,其余骨没有,骨分布。 4.籽骨,由肌腱或韧带钙化而成,分类中属于例外,如髌骨、拇指内收肌籽骨 5.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二者均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外膜:致密结缔组织,成骨细胞为主,产生新骨质,外致密,胶原纤维束,内疏松。 骨内膜:薄层结缔组织,破骨细胞为主,造骨,破骨,位于骨松质间隙6.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由(1)外环骨板(2)内环骨板(3)哈 弗氏系统(4)间骨板构成,支持、保护。骨松质由针状或片状骨板,即骨小梁,排列方向与承受压力,张力方向一致,使骨以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大的坚固性。 7.红骨髓:造血黄骨髓:储存脂肪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股骨 骨松质网眼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8.血管:骨外膜,骨密质(哈弗斯骨板)淋巴管:骨膜 9.神经:内脏运动神经:骨质哈弗氏管的血管壁 躯体感觉神经:骨膜 10.骨的化学成分:有机质(决定弹性韧性):无机质(决定硬度)=3:7 11.骨的生长,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12.躯干骨:26椎骨,1胸骨,12对肋骨。 13.椎骨,椎体,椎弓,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一对。 14.颈椎特征性结构:横突孔胸椎:上下肋凹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短, 板状。 15.颅骨,成对,不成对。 第五章骨连结 1.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连结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 2.软骨连结包括透明软骨结合(胶原原纤维)和纤维软骨联合(弹性纤维)二者具有抗压能力和良好的韧性 3.关节面及关节软骨的形状决定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囊外层纤维层,内层滑膜层;关节腔内为负压,稳固关节。 4.韧带: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限制关节朝反向运动。 关节内软骨,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半月板,加深关节窝。 关节唇,纤维软骨环,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 滑膜襞,向腔内突出,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 滑膜囊,向腔外膨出可减少运动时骨面之间的摩擦。 6.运动环节:能绕关节运动的人体的一部分,或肢体的一部分,简称环节。 关节的运动 7.关节的分类:(1)依据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单轴关节滑车圆柱,双轴关节椭圆鞍状,多轴关节球窝平面

(07体教)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系统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上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块 3、肩胛冈外侧端膨大叫做———,它是测量———的骨性标志。 4、下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有———块。 5、小腿外侧的骨是———;内侧的骨是———,后者的上端前面有一粗糙隆起叫做———。 6、颈椎共有———块,它们与胸椎、腰椎不同,主要特征是———。 7、胸椎共有———块,主要特征是在椎体和横突上有———。 8、关节的基本结构是———、———和———。 9、内收和外展是运动环节在———面内绕———轴的运动。 10、肩关节是典型的———关节,它由———和———组成。 11、髋关节由———和———组成。按形状此关节属于———关节;按运动轴———关节。 12、膝关节为———状关节,主要可绕———轴进行———运动。 13、运动中当他人踩在自己脚上,自己不要立即猛力抽脚,以免他人———关 节发生———。 14、小腿在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运动叫做屈,足在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 前运动叫做———。 15、起跑蹬离起跑器时,足必须绕———关节的———轴进行———运动。 16、椎间盘主要由———和———构成。 17、排球正面屈体右手扣球,扣球前,脊柱必须做———和———动作;扣球 时,必须做———和———动作。 18、两臂平举做扩胸运动时,上臂向前运动叫做———;向后运动叫做———。 19、人体运动是以骨为———;关节为———;肌肉收缩为———而实现的。 20、防止或矫正青少年驼背,应发展———肌和———肌的力量。 21、持哑铃做扩胸运动是发展———肌和———肌力量的有效练习。 22、两臂侧平举是肩关节绕———轴进行———运动,这是———肌和———在 ———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23、使肩关节外展的原动肌是———肌,它止于———。 24、引体向上时,使肘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它们是在———固定时完成——— 工作。 25、俯卧撑身体慢慢下落时,肘关节做———的动作,其原动肌是———,它们是在———固 定时完成———工作。 26、大腿高抬主要是———和———在———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27、肋木悬垂举腿使髋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 28、人体体积最大的肌肉是———,它止于———,近固定时可———。 29、足背踢球射门时,膝关节必须———,这是———肌在———固定时收缩结果。 30、起跳蹬离地面使踝关节跖屈的原动肌是———和———肌。 (二)判断并改错 1、上肢带骨即肩胛骨,下肢带骨即髋骨。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同中医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医护是同源的。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七个时期。 萌芽时期约距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和生存,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不少护理知识。如从西安半坡村发掘的带有门户通道房屋的遗址,说明上古人已懂得筑房可避狂风暴雨和野兽的袭击。用兽皮和树皮作衣可避寒防邪等护理。氏族公社后,随着部落间斗争,当受伤后采用泥土、树叶、草茎等涂裹伤口的外用护理法。定居下来后,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认识到更多的动、植物和药物,并用于病人,《史记》中记载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例证。 护理学基本形成时期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护理学也得到相应发展。如河南安阳殷王墓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记载的“沐”字,很像人在盆中用水洗澡,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定期沐浴的卫生习惯。周代,人们已懂得凿井和饮食护理。如《左传》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和“土薄水浅……其恶易觏”的论述,说明当时已知水土等居住条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等活动。 春秋时期,人们已了解四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如《周礼》记载四季发病:“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气候失常导致疾病的流行。它提示人们要做好气象、起居等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从《周记?天官》中有:“凡民之疾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医师。”说明当时已开始分科治疗和护理,并已建立了治疗、书写死亡报告等医疗文件的记录制度。这一时期护理学基本形成的另一标志,是护理和治疗病人不再求助于巫术占卜,而是通过客观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如《周记》记载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色(青、紫、蓝、白、黑)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这是运用中医五音、五声和五色配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学说,通过声音和面色观察来推测五脏病变和吉凶。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针药知识也得到发展,从而扩大了给药的途径和方法。 理论体系确立时期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新兴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最早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关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正护原则,和“热因热

农业物料学期末考试参考试题(含标准答案)

农业物料学期末考试参考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一、填空题 1、农业物料学或农业物料学物理特性,即是由(农业工程)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十年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运用近代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农业物料的物理性质以及各个物理因子和生物无聊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学科。 2、(弹性)是指物料产生弹性变形或恢复变形的能力。(塑性)是指物料产生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的能力。 3、流体对物体的阻力是由(摩擦阻力)和(形面阻力)组成。 4、(反射)(吸收)(透光)和(发光)等构成了农业物料的光学特性。 5、生物物料的电阻率不仅与物料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含水率)和(温度)有关。 6、电特性在物料(含水率测定)、(介质干燥与加热)、(质量控制)和(种子电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7、当液体的流动曲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时,我们把具有这种流动性质的液体称(牛顿流体)。如果液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为过原点的一条曲线时,则这种液体称为(准粘性流体)。 8、农业物料的流变特性是研究物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流动,以及载荷作用的时效。流变特性用(应力)(应变)和(时间)三个参数表示,我们把研究物体形变和流动的科学称为流变学。 9、液体的粘度越大,其流动所需的力(越大),流动时产生摩擦力的力越大,停止流动也(越快)。 10、(滑动摩擦角)和(滚动稳定角)是反映物料与接触固体表面间的摩擦性质,(休止角)和(内摩擦角)反映物料间的内在摩擦性质。 11、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传导)、(对流)和(辐射)。有时,这三种传热形式同时存在。 12、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农业物料介电特性受(电场频率)、物料(含水率)、(温度)和(密度)的影响。 13、影响物料延迟发光强度的因素有(光照激励时间)、(光照激励强度)、(叶绿素含量)、(暗期长短)和(样品的温度)等。 14、根据体积测定方法不同,密度有不同的定义。主要有(容积密度)、(粒子密度)、(真密度)三种定义。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成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 成 中医护理学的初步形成阶段(战国──东汉时期)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理论作基础的,虽然我们认为护可能早于医,因为,原始人生了病,开始并没有医药,只有他的亲人照料他、看护他。后来有了医疗活动,但有关护理方面的知识均散在于各医家的著作中,没有护理专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皇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实为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和汇编。全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基本学说有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治则学说等。同时也论述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知识。 《神农本草经》与用药护理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和《内经》一样,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

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全书共分三卷,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本书概括地讲述了君、臣、佐、使的药物学理论,另外还有药物的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理论,对药物的配伍、组成方剂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临床护理观察药效和毒性反应也有指导价值。 《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 《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辨证施护开了先河。本书强调服药护理、饮食护理对疾病的作用,并创建一些护理技术。 华佗-医疗体育的奠基人 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的名医,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以外科著称。首创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其在古代气功导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等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名叫“五禽戏”,使头、身、腰、四肢等各个关节都得到活动。认为“人体欲

物料学

绪论 选择: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农业物物料(D) A.小麦 B.植物油 C.鸡蛋 D.煤炭 填空:农业物料学或农业物料物理特性(Physical Properties of Agricultural Materrials ),即是由()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十年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运用近代物理学()、()和(),研究农业物料的物理性质以及各个物理因子和生物物料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学科。 思考题:学习本课程有何意义?并举例说明 第一章 1、物料的形状和尺寸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意义。 密度是物体每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意义在农 产品加工过程中如机械分选和分级、气流输送和分离以及产品的热处理等必须精确地确定物料的形状和尺寸。 2、简述各种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答:容积密度-把试料装入已知体积的容器内,测量装入容器的物料质量,根据容器体积和物料质量求得的密度,一般用Pb表示。粒子密度-根据物料实际体积和质量求出的密度,一般用Ps表示,简称密度。真密度-又称固体密度,把试料仔细粉碎除去物料内部空洞所占体积求得的密度,一般用Pt表示 3、简述密度的测量原理及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答:原理-测出物料实际体积和质量,从而由Ps=m/v 4、简述孔隙率的定义,举例说明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答:定义-松散物料孔隙所占体积和整个物料所占体积之比称为孔隙率 5、什么是湿基含水率?什么是干基含水率?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物料质量的比值。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物料干质量的比值。干基含水率总是大于湿基含水率,二者可以互相变换。Mw=Md/(100+Md)*100% Md=Mw/(100-Mw)*100% 6、何谓水分的活性? 答:物料在平衡水分时的环境相对湿度,也可定义为物料中水蒸气和相同温度时纯水蒸气压之比,记作:aw*100=%ERH=p/p0*100 7、举例说明农业物料基本物理参数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章 1、何谓流变学?何谓粘弹性? 答:研究物体形变和流动的科学;与时间相关而产生的特性。 2、简述各流变模型的基本单元及其流变方程式,并简要说明。 答:弹性元件-用遵守虎克定律的线性弹簧表示,其流变方程式为: E为与弹簧弹性有关的常数,表示正应力,表示正应变。粘性元件:方程式:表示正应力,表示正应变速率,为粘性系数。塑性元件:用摩擦块表示,方程式:,为正应力,为屈服应力。 3、何谓麦克斯韦模型?画出其模型简图与应力松弛曲线,列其流变方程。 4、开尔文模型。画出其模型简图与蠕变曲线,列其流变方程。 5、画出典型的农产品力与变形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各标志点。

运动解剖学试卷

学生考试试卷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0分,共30.0分) 1.血管、淋巴管内表面属于( )。 A.间皮 B.内皮 C.单层柱状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2.胃腺内的下列细胞可分泌胃蛋自酶( )。 A.主细胞 B.壁细胞 C.颈粘液细胞 D.锥体细胞 3.气血屏障( )。 A.是肺内气体交换必须通过的薄膜层 B.由肺泡和毛细血管组成 C.能阻止氧气通过 D.是相邻两肺泡间的组织 4.颈椎与胸椎、腰椎不同,因颈椎上有( )。 A.椎体 B.棘突 C.椎孔 D.横突孔 5.桡腕关节属于( )。 A.圆柱关节 B.椭圆关节 C.滑车关节 D.球窝关节 6.骨盆( )。 A.由左右髋骨组成 B.男性髂骨翼外张 C.女性耻骨角较小 D.若侧向转动,可增大步幅7.限制髋关节过伸的主要结构是( )。 A.髋臼 B.坐股韧带 C.关节囊 D.髂股韧带 8.下列有关裸关节特点,错误的描述是( )。 A.关节囊前后薄弱松弛,两侧紧张 B.内外侧均有韧带加强 C.距骨滑车前窄后宽 D.内踝的位置比外踝高 9.神经系统( )。 A.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B.可区分为脑和脊髓两部 C.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D.其功能是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10.皮质脊髓束( )。 A.由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发出 B.经过内囊 C.终于脊髓后角 D.支配全身各部骨骼肌的运动 11.心肌收缩,正常节律始自( )。 A.窦房结 B.房室结 C.窦房结和房室结 D.浦肯野氏纤维 12.侏儒症是由于( )。 A.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性激素分泌不足 13.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 A.心跳增快、呼吸减慢、肠蠕动减慢 B.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肠蠕动减慢 C.心跳减慢、呼吸减慢、肠蠕动加快 D.心跳减慢、呼吸加快.肠蠕动加快 14.从骨骼肌的分类考虑选择耐力好的运动员时要( )。 A.选白肌纤维多的人 B.选红肌纤维多的人 C.选红、白肌纤维接近的人 D.选通过训练达到需要的纤维的人 15.脑神经共计( )。 A.31对 B.28对 C.12对 D.9对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 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 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 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 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 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 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 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 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浙大生物物料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基本物理参数 1. 形状和尺寸、评价方法、应用范围;生物物料形状和尺寸的主要应用。 评价方法 1. 图形比较法是将物料的纵剖面和横剖面的形状绘制成图并和标准图形进行比较,以确定物料的形状。适用于较大的物料,如水果和蔬菜等 2. 用类似的几何体表示: 如物料的形状和球体、立方体、圆往体等一类规则几何体相类似时,则可用相类似几何体来表示物料的形状和尺寸。 3. 形状指数:形状指数是把物体的实际形状与基准形状,如球体和圆等,进行比较的一个物理量。 圆度(roundness) 是表示物体角棱的锐度。它表明物体在投影面内的实际形状和圆形之间的差异程度。 球度是表示物体实际形状和球体之间的差异程度 4.形状系数 5.轴向尺寸 6.粒径是用来表示粒状或粉粒状物料的形状和尺寸的一种方法。粒径可表示为单个粒子的单一尺寸和表示诸多不同尺寸粒子组成的粒子的平均粒径。 7.曲率半径 2. 农业物料的密度定义、内涵;主要应用。 容积密度容积密度是把试料装入已知体积的容器内,测量装入容器内的物料质量,根据容器体积和物料质量求得的密度。 粒子密度根据物料实际体积(包括物料内部空洞)和质量求出的密度。 真密度又称固体密度, 它是把试料仔细粉碎除去物料内部空洞所占体积求得的密度。 3. 农业物料表面积、孔隙率的概念;主要应用。 松散物料孔隙所占体积和整个物料所占体积之比为孔隙率。松散物料孔隙体积和固体物质体积之比为孔隙比。 物料表面积的应用叶面积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弱和生长速率烟叶的叶面积直接反映了产量的高低,研究植物土壤水养分的相互关系,确定农药杀虫剂的量水果的表面积在研究喷雾作用距离,喷雾残留物消除,冷却和加热过程中的热传导 4. 农业物料的水分和活性、吸湿和解吸的概念;生物物料含水率在贮藏与加工等方面。 水的活性(water activity) 是指物料在平衡水分时的环境相对湿度(ERH) ,也可定义为物料

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中医学专业(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教学计划 一、前言 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成为具有基础宽厚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中医专业知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各级体育训练机构及医疗机构相关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以中医药为特色的运动医学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掌握与运动医学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并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针灸推拿、保健康复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运动人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康复的诊疗、运动伤害的急救与处理、运动营养指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动医学相关的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 知识方面:打好坚实的外语、计算机与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掌握宽厚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具备较宽广而深远的科学视野、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能力方面: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交际和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素质方面:在各教育环节中,强化全面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5年(允许延长至7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运动人体科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动作分析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8)--第8章动作分析 [作者:tian 来源:运动解剖学课程网站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07-4-15 文 章录入:admin01 ] 【学习目标】 掌握骨骼肌力量性 练习和伸展性练习 的解剖学依据,掌握肌肉工作的规律及影响肌力和关节运动幅度的解剖学因素,掌握多关节肌理论、环节受力分析法、动作分析理论。能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学习和体育实践。 授课方式: 网络多媒体课件 【基本要求】 1基本掌握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第八章动作分析 【基本内容】 第一节肌肉的工作分析 一、肌肉工作及协作关系 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许多肌肉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些肌肉在运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成为原动肌,有的成为固定肌、中和肌或对抗肌。 (一)原动肌 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肉称为原动肌。它们的收缩是完成动作的原动力,是分析研究动作的主要内容。根据原动肌所起作用的主次,又可分为主动肌和副动肌。如伸肘关节的主动肌是肱三头肌,副动肌则为肘肌。 (二)对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成为对抗肌。例如,作屈肘关节(弯举)运动时,肱二头肌是原动肌,而起伸肘作用的肱三头肌则为对抗肌。 原动肌和对抗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动作的改变而变化的。例如,在做伸肘运动(俯卧撑)时,

和肌肉工作性质分类。 2了解影响肌力发挥的解剖学因素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3了解环节受力分析法。 4掌握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5基本会对体育动作进行分析。 【基本概念】 1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群。 2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3固定肌:固定原动肌定点附着骨的肌群。 4动力性工作:肌肉收缩能引起运动环节的位置发生变化,而肌肉的长度亦有所变化的这种肌肉工作。肱三头肌又成为原动肌,而肱二头肌则成为对抗肌。如果原动肌和对抗肌同时收缩,则可使关节固定。(三)固定肌 当肌肉收缩时,其拉力可使该肌所附着的两块骨发生相向运动。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动点骨(运动骨)的作用,就需要有其他肌肉来固定原动肌的定点骨(支撑骨)。这些对支撑骨起固定作用的肌肉称固定肌。例如,在做负重弯举(屈肘)时,就需要固定上臂,那些固定上臂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四)中和肌 如果原动肌对动点骨具有多种功能,为了有效的发挥其中的某种功能,就需要有另外的肌肉来抵消那些不必要的功能。这些用来抑制原动肌多余功能的肌肉就是中和肌。 例如:髂腰肌有使大腿屈和旋外的作用,其屈的作用可使大腿向前迈。而外旋的作用,则可产生“外八字” 脚的步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就需要大腿的内旋肌(如臀中肌前部)来抑制髂腰肌的旋外作用,此时的臀中肌前部就起着中和肌的作用。 二、肌肉工作的分类 肌肉工作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两大类。 (一)静力性工作 静力性工作也称支持工作,这类工作可使身体各环节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如燕式平衡、马步站桩等动作。 静力性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等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长度不变,又称肌肉的“等长收缩”。 (二)动力性工作 肌肉收缩能引起运动环节的位置发生变化,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动力性工作又可分为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两种。 1克制工作: 又称向心收缩。这种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大于阻力矩,肌肉缩短,动点向定点*拢。绝大多数体育动作属于此类工作,例如,负重弯举的上举阶段。 2退让工作: 又称离心收缩。其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小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是渐渐的被拉长,动点与定点逐渐分离,例如,负重弯举的下降阶段。 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量,可分为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一)单关节肌 单关节肌只跨过一个关节,一般比较短而粗,作用力集中在一个关节、收缩力大,如三角肌、胸大肌、臀

世界水利发展史

世界水利史-正文 水利事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水利事业源远流长(见)。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水利事业可上溯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水利遗迹距今也有两三千年以上。埃及和巴比伦的水利技术以后传播到希腊和罗马。文艺复兴以后传遍欧美各国。公元前 3世纪的对水的浮力理论,和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对水流理论都作出了贡献。1824年,英国人J.阿斯普丁发明了硅酸盐水泥,从而带动了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使土木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进一步推动了轻型混凝土建筑物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水电站。进入20世纪以后,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已开始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技术经济方案进行评估;用系统分析方法全面安排施工进度和评价区域性水资源;利用光弹模型分析和设计水工结构;利用、和渗灌等节省灌溉用水;利用遥感、超声波等手段分析、鉴定大型工程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等。在工程建设中,20世纪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具有大型化、综合化、跨流域、多目标等特点。 灌溉人类很早就利用河水发展。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大河流域,以灌溉为古代文明的基础。一般来说,早期的灌溉都是引洪淤灌,以后发展为引水灌溉或建造水库、调洪灌溉。世界灌溉事业近 200年来发展很快。1800年左右,全世界有灌溉面积800万公顷。20世纪初提高到4800万公顷。1949年达到9200万公顷,60年代末超过 2亿公顷。突出的节水新技术有喷灌、滴灌等。 非洲尼罗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利用尼罗河水位变化的规律发展洪水漫灌。公元前2300年前后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库,通过优素福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经调蓄后用于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19世纪初,埃及引种棉花和甘蔗等经济作物。1826年开始改建旧的引洪漫灌系统,进行常年灌溉。1902年阿斯旺坝建成以后,又由水库引水进行常年灌溉。1970年建成新的阿斯旺高坝,常年灌溉渠道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灌溉更有保证,并解决了防洪问题,每年还可发电100亿kW·h。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灌溉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巴比伦时期。由于幼发拉底河的高程普遍超过底格里斯河,因而对开挖灌渠十分有利。最早是引洪淤灌,以后发展为坡度平缓的渠道网。约公元前2000年,汉穆拉比时代已有了完整的灌溉渠系。干渠用砖衬砌,用沥青勾缝。当时的灌溉面积达260万公顷以上,养育着1500~2000万人口。干渠兼有通航与防洪的作用。当时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还专门对堤防失修、冲毁土地的责任者作出了赔偿损失的具体规定。约公元前1000年兴建的钮姆卢水库可向两岸的渠系供水,有些渠道深达10~16m,宽达120m。公元前600~560年间,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采用了细密的雨滴灌溉,类似现代的喷灌。 公元前 539年,巴比伦被波斯征服,灌溉系统失修,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公元初期,波斯的萨珊王朝修四大干渠引幼发拉底河水,灌溉今伊拉克中部地区。629年,两河流域出现大洪水,冲毁纽姆卢水库,不久阿拉伯人征服两河流域地区,着手改进旧渠系,逐步恢复灌溉。1258年,蒙古人占据了两河流域,灌溉系统遭到破坏。直至20世纪,两河流域

农业物料基本参数研究现状及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农业物料基本参数研究现状及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农业物料通常指与农业工程直接相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农产品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一些生产资料(如种子,肥料,果实等)。农业物料的种类不同,其物理特性也不同。农业物料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农业物料的基本物理特征、力学特性、电特性、光特性、热特性等,以及某些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1[。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业物料物理特性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加深,研究方法、测试手段和技术不断改进,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物料加工机械装备及系统的设计、生产工艺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农业物料特性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于使农业工程提高工作质量, 减少损失和创立新理论、新原理、新技术, 开拓新领域。更好地将工程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促进农业不断发展,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农业物料学中主要研究对象——农业物料基本物理特性,主要包括物料的单元素尺寸、综合尺寸、外观形状和颜色、密度、空隙率、摩擦因数、表面特征、宏观和微观结构等。农业物料的种类繁多,其基本物理特性各异,研究内容丰富,许多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 形状和尺寸 在许多应用中,如机械分选和分级、气流输送和分离以及产品的热处理等都必须精确地确定物料的形状和尺寸,物料的形状和尺寸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参数。Marchant等人]2[就对马铃薯的尺寸和形状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一种计算机视觉系统,能把马铃薯按不同尺寸和形状分成不同的级别,分选速度可达到40个/min。王文奎]3[对常见农产品的几何形态、纤维性、软脆性、硬脆性、塑韧性、弹性、粘附性等物理特性及相应的切片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不同物理性状农产品最佳切制加工工艺方法,为农产品深加工切片工艺装备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根据农产品物料的大小、形状、色彩、文理、表面缺陷等基本物理特征,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可实现农产品品质检测分级。 密度和比重 而对于农业物料的体积、密度和比重在许多场合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例如干草的干燥和贮存、贮存仓、青贮仓的设计、青贮料的机械压缩、颗粒饲料和草饼的稳定性、分离和分级、气流和水力输送、种子纯度测定和成熟度评定等都需要密度和比重的数据。张桂华等人]4[对包衣稻种的粒径、球度、千粒重、密度、休止角、摩擦角等物理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其研究结果为排种器结构和排种性能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李诗龙]5[和Mrema等人]6[研究了油菜籽的形态、结构、细胞组织、散体的密度、摩擦因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以及渗透性和吸附性等物理特性,对油菜籽的预处理方法和压榨工艺选择,提高油脂提取效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分和活性 农业物料和食品中都含有一定的水分,水是维持懂、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也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及基本特点 时间:2015年5月6日地点:六楼会议室主讲人:姜艳华 主讲内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得形成与发展 1、早在远古时代期,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兽皮或树叶遮体,是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偶然受伤便设法涂裹包,身体疼痛不适便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并通过对动物、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逐渐熟悉和认识了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药用价值。原始人类这些本能的保护自身、减轻痛苦的自疗和互动活动,即是医护的开始。当人们发现一些本能的方法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去实施时,即形成了护理学的萌芽。 2、战国至东汉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杰出医家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外科和医疗体育的奠基人,他不仅创造性地使用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还吸取前人“引导”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造了五禽戏,使头、身、腰等各个关节都得到运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把体育和医疗护理结合起来。 这是最早的康复护理的方法,也对体育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晋隋唐时期是中医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众多名医著作,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5、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救卒方》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外、妇、五官、精神、骨伤各科之大成,书中对各科护理均有详细的阐述 6、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和《备急千金要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病手段为主的方书 《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较系统地总结和反应了自《皇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并详细论述了临床各科的临证护理、投药、食疗及养生、婴幼儿保健、护理等内容,对妇女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还记载了许多小儿喂养和护理方法 7、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 8、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这一时期饮食营养学得代表作 9、明清时期是中国医药学深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诸多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了许多创见,

农业物料第二章基本物理参数

第二章基本物理参数 第一节形状和尺寸 一图形比较法:将物料的纵剖面和横剖面的形状与标准图形相比较以确定物料的形状。 常用术语:圆形、扁圆形、长椭圆、圆锥形、卵形、椭圆形、不对称、歪斜形、规则、不规则。 二.用类似的几何体表示 根据物料形状,用相似规则几何体表示,利用其计算公式计算物料的体积和表面积。 利用实验方法确定实际体积和表面积后,可确定实际值与计算值之间的比例系数从而确定各种农产品典型形状的校正系数。

三.形状指数:是把物体的实际形状与基准形状进行比较的一个物理量; 1.圆度比和圆度(roundness):表示物体角棱的锐度,表明物体在投影面内的实际形状与圆形之间的差异程度。 2. 球度(sphericity):表示物体实际形状与球体之间的差异程度。

四.形状系数:表示物体实际形状与球体之间的接近程度。 A 1、A 2、A 3 —物体在三个垂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Ac —平均投影面积 凸状物理论: 一般物料: 根据K 或 值可判别物料形状与球体间的差异。π 361 32≤ S V c A S 4=33 21A A A A c ++= 3 20321169V K V A c =?? ? ??≥π21 .11693 10=??? ??=πK 3 2V K A c =K /21.1=?32V A K c =?

五.轴向尺寸: 采用照片放大器或投影设备反映物料外形轮廓。物料的三维尺寸分别用a、b、c表示。三轴两两垂直但不一定相交。尺寸、形状密不可分。 六.粒径:用于表示粒状、粉状物料的形状和尺寸(单个颗粒的粒径或由不同尺寸粒子组成的粒子群的平均粒径)的一种方法。

安徽体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运动解剖学试卷A(闭卷)

安徽体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运动解剖学》试卷A(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肌节 2、肩袖 3、反射弧 4、咽峡 5、足弓 二、选择题(前5个为单选,后18个为不定项选择,每个2分,共46分)。 1下列不是14个方位术语的是:()A上下 B. 前后 C .左右 D.近、远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细胞多间质少的是上皮组织 B.变移上皮分布在排尿管道的腔面,如膀胱 C.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构成肌腱和腱膜 D.软骨组织按所含纤维的不同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不是神经元 B.一个神经元只发出一个轴突,但可发出很多树 突C.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D.神经系统有协调、适应、思维和意识活动的功能。 4、下列名称不属于骨的名称分类的是:()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多角骨 5、骨由外到内的构造分别是:() A.骨髓、骨质、骨膜 B.骨膜、骨质、骨髓 C.骨质、骨膜、骨髓 D.骨膜、骨质、骨髓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一般,大细胞具有生命,小细胞没有生命。 B.线粒体是细胞的功能站,溶酶体为细胞的消化器官。 C.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包含物都是细胞器。 D.染色质和染色体分别是分裂期和分裂间期时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7、关于关节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B.辅助结构有关节液、韧带等 C.关节运动有屈伸、水平屈伸、内收外展和回旋 D.属于球窝关节的有肩关节,髋关节属杵臼关节,不属于球窝关节 8、下列关于上肢各骨形态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锁骨呈“s”形,内侧为胸骨端,外侧为肩峰端 B.大小结节分别在肱骨的内外侧,之间为结节间沟 C.桡骨上端小,下端大,尺骨与此相反 D.肩胛下窝在肩胛骨的背侧 9、关于上肢各连接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肩胛骨的运动有上提下降、前伸后缩和上下回旋 B.肩关节有肩胛盂肱骨头及附属韧带,关节囊等构成 C.尺骨参与肘关节的构成,不参与腕关节的构成 D.第一腕掌关节屈伸运动叫叫做对掌运动 10、关于下肢各骨说法正确的是 A.髋骨有髂骨、坐骨、耻骨构成,成年时才合而为一 B.股骨体与股骨颈之间呈锐角,为颈干角,可增加下肢活动范围 C.胫骨是人体所有长骨骨体最粗大的骨 D.腓骨体细长,承受重量大约占1/6左右 11、关于下肢骨连接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性耻骨角大于女性的耻骨角 B.髋关节的主要韧带有三条 C.膝关节的辅助结构很多:半月板、关节韧带、滑膜囊都是 D.踝的运动:足尖向上为内翻,向下为背伸,内侧缘上升为内翻,外侧缘上升为外翻 12、下列关于躯干骨及连接说法正确的是 A.成年人躯干骨有50块 B.椎间盘有上下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C寰枕关节可使头做屈伸和侧屈运动D.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以及关节韧带构成 13、下列关于肌肉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冈下肌和大圆肌都位于冈下窝B.髂腰肌位于髂骨翼后方C.梨状肌位于臀的深面,骶骨前方D.半腱肌半膜肌位于大腿后内侧 14、下列关于起止点叙述正确的是 A.冈上肌起于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 B.肱二头肌的长短头分别起于肩胛骨喙突和盂上结节 C.肱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均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 D.腓肠肌有三个头,最终止于跟骨结节 15、下列关于肌肉功能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