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_初中历史中考必背考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1.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
- 三皇五帝:神话中的远古统治者,分别是伏羲、女娲、黄帝、颛顼、尧、舜、禹。
- 夏、商、周: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商业发达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
史上最长的朝代。
2. 秦朝和汉朝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建立,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 汉朝: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两个时期,西汉时期最为繁荣,东汉时期逐渐衰落。
3. 隋朝和唐朝
- 隋朝:隋文帝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朝代,统一度量衡、货币制度,修建了大运河。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开创了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有着辉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
二、世界史知识点
1.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发源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对中世纪的宗教观念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2. 《宣言》
- 《宣言》: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发布的著名政治宣言,宣布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世界两次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与盟军国家之间的冲突。
以上是初三历史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_初中历史中考必背考点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_初中历史中考必背考点
一、中国古代史
1、商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是中国有统一的历
法的开端,统一的文字就是商代晚期出现的甲骨文,其统治面积曾一度包
括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2、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多文化的中央集权王朝,也是中国有名气的文明古国,从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进入新的纪元,它拓宽了中国的版图,建立了完善的文化体系,使中国文化得到进一
步的发展和完善。
3、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
实力统一中国的朝代,它统一了中国各地,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中心,是中
国的历史重要转折点。
4、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强大中央集权的朝代,在汉朝时期,中央政府统一了刀耕火种,统一了货币单位,构建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是中国古代政治开展的重要发展阶段。
5、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而繁荣的朝代,其启蒙思想中的四
大名著《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多次出现,更是中国历
史上知识分子经典书籍的萌芽时期。
6、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有重
要发展的朝代,它的重大贡献是完善了社会制度,出现了重要的经典著作,及萌芽了金融体系,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
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文艺复兴特色的朝代。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考历史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的更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2、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3、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
4、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在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在经济上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5、三国鼎立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6、江南地区的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原因有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等。
7、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589 年,隋朝统一全国。
隋炀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8、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任用贤能,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9、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0、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完善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二、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1.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
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 重要历史事件: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汉
朝的疆域扩张、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分裂、隋唐帝国的繁荣、元朝
的统治、明朝的海外探险、清朝的领土衰落
2. 世界历史
- 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 重要历史事件:古代近东地区的文明崛起、罗马帝国的兴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世界两次世界大战
3.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中国的创建和土地革命
-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
4. 重要历史人物
- 中国古代: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屈原、诸葛亮、杜甫、白居易、陆游、文天祥等
- 世界历史:亚历山帝、凯撒大帝、拿破仑、伊丽莎白一世、
牛顿、达·芬奇、、等
以上是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概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由于目前无法确切知道2024年中考历史具体必考知识点,以下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内容,这些内容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一、中国古代史。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 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 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3. 春秋战国时期。
- 政治:诸侯争霸,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 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 秦汉时期。
- 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等。
- 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东周的建立和衰亡:夏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国家,商朝是中国最早的封建王朝,东周时期发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火。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统一的法律和文字标准。
-汉朝的兴起和盛衰: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
东汉王朝在董卓之乱后分裂为三国。
-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建立和衰亡:隋朝实行了统一的制度,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辉煌的王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世界性政权。
2.世界古代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兴衰: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古代文明之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彻底否定了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战争是由法国大革命引起的一系列欧洲战争。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形成: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通过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大的一次战争,两次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冷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对抗,世界格局由此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3.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的屈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最严重的一次战争,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唯一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爱国民主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中共的成立和土地革命:中共是中国共产党的简称,成立于1921年,在革命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文化的诞生和新石器时代
3.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4.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2.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制度
4.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秦朝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3.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辉煌文化
4.儒家、道家、法家的兴起和影响
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外来侵略与抗倭斗争
1.蒙古人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辽东抗倭斗争
3.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外来侵略和抗倭斗争
4.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体性抗战和全面胜利
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1.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维新的思潮和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南昌起义
3.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游击战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开放
4.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而
且能够为现在和未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一些历史中考必
背的知识点归纳:
1. 古代文明: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
2. 封建社会:掌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的朝代,如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3. 重大历史事件:熟悉诸如黄巾之乱、赤壁之战、安史之乱、蒙古帝
国的扩张等重大历史事件。
4. 科技与文化:了解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5. 宗教与哲学:掌握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们
在历史上的影响。
6.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人物、作品和思想,以及它对
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
7. 工业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历史
的影响。
8. 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
后果。
9. 冷战:理解冷战时期的政治格局、主要事件和最终的结束。
10. 现代中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
11. 全球化:理解全球化的概念、过程和影响,以及它在当代世界中的作用。
结束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你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_初中历史中考必背
考点
在初中历史中考的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背诵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一、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
(1)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2)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师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结果:1945.10.10签定了《双十协定》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内战爆发:1946年,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3.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2)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指挥,使国民党政府的长江防线和南京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3)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地区,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
4.三大战役作用: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5.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①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中共土改深得民意,中共在人心上占绝对优势;②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③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勇,士气高涨,国民党军队士气日益低落。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949.9
内容:①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定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成立新中国;;;开国大典1949.10.1
准备: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大典: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历
史进入一个新纪元,开始向社会主义眼过渡。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结束。
中国终于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④新中国的成立是祖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二、和平解放西藏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为实现全国统一,解放军向青藏高原进军。
过程:①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②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背景:
①为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②为争取农村广大群众、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政策:1950.6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1952年底基本完成,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
意义: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抗美援朝
背景:
①美国入侵朝鲜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②美国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③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
概况:1950;;1953年,美国最终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英雄人物: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
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邱少云
意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保障了我国的安全
②从根本上粉碎了美国的侵略,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三)一、探索时期的成功探索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概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背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造)
时期:1953;;1957年
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结果:到1957年底,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
概况:
农业: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到1956年,90%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到1956年,90%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利用、限制、改造。
方式: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结果:到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出
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3、中共八大正确决策
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二、探索时期的两次重大失误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过分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
在宣传中强调了前八个字,造成了全国范围严重的浮夸风。
大跃进主要目标:盲目求快,片面追求生产和建设的速度。
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重大失误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影响:破坏了国内经济正常的发展,工农业生产落后,党和人民遇到建国后从未有过的经济困难。
2、“文化大革命”
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文革发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过程:第一阶段:红卫兵、造反派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暴行动
第二阶段:夺权狂潮发展成造反派组织之间的激烈武斗。
结束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各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影响: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②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工矿交通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人
③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严重摧残,主治了全民族为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3、20世纪50;;60年代英雄人物
①“铁人”;;;王进喜
②“两弹元勋’;;;邓稼先
③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④人民解放军好战士;;;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