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Project1 The first period(教案)

三上Project1 The first period(教案)
三上Project1 The first period(教案)

Project1 The first period

一、教学内容:Project1 Part A & B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熟练地听、说、读Unit1,Unit4中出现的单词。

(2)能熟练地在情境中运用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等日常交际用语。

(3)能熟练运用句型This is...等对家庭成员进行简单的介绍。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运用所学交际用语与他人打招呼以及自我介绍。

3.情感目标:

培养弱势群体在小组学习中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三、教学重点: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用已学句型This is...等对家庭成员进行简单的介绍。

四、教学难点:

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比较自如地运用句型This is...等对家庭成员进行简单的介绍。能根据卡片内容综合运用前四个单元所学的词汇、日常用语和句型等语言知识,开展综合语言实践活动。

五、教学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

2.教学图片、剪刀、彩笔等,学生自带全家福照片

3.板书准备:课前在黑板上写好课题

六、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1.Sing the song: Family song.

2.Free talk

(1)师生问候

T: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

Ss: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 Miss...

(2)生生问候

学生随意选择某位学生,互相用T: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打招呼。

Step2 Revision

1.复习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2.Play a game: What’s missing?

学生先认读这四句句型,再进行句子和中文匹配的课堂练习,然后玩What’s missing?的游戏,让学生迅速地认读这些句子。

Step3 Practice

1. Family tree

PPT出示家人的图片,学生说出家人的称呼,复习father ,mother, grandma, grandpa, bother, sister, me.介绍This is a family tree.

2.A game : What’s missing?

father mother grandpa grandma brother sister

让学生发现少掉的字母,促进学生对字形的辨认。

3.A family photo

学生出示自带的家庭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 This is me.

4. Draw your family

在书上P67心形图片中画上自己的家人,并把心形剪下来。

T: Now let's draw our family on the heart.

Turn to Page 67.First let's draw your father , your mother and you in different places.Then let’s cut off the heart from the English book.

5.介绍Alice和Tom,观看卡通片。

6.学生逐句跟读,模仿录音。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语气。

Step4 Consolidation

1.学生出示自己的心形卡片,并介绍自己的家人。

Hello. I’m . This is my .

This is my . This is me.

(学生之间互相说说他们的语言表达的优点和缺点。)

2.Do exercises

(1)学生独自完成情景问答

(2)学生自荐讲解练习,师补充。

Step5 Emotional education

(1)播放公益广告: Family,学生谈论感受。

(2)Chant: Father, mother, I love you.

Brother, sister, I love you too.

Grandpa, grandma, we love you.

(自己练说,然后加上动作和同学们一起表演。)

T: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Step6 Summary

1.由学生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师补充。(板书内容,课件回顾)

Step7 Homework

1.听说作业:

To review all the words and structures from unit1 and unit4.

2.书写作业:

Write letters Aa-Nn three times.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笔记:

九、知识点总结

Words 单词

Miss 小姐,老师

class 同学们

I 我

morning 早上

afternoon 下午

am 是

I’m = I am 我是

father 父亲

mother 母亲

brother 哥哥;弟弟

sister 姐姐;妹妹

grandpa 爷爷

grandma 奶奶

family 家庭

me 我

Sentences句子

1. Hi. 你好。

2. Hello. 你好

3. Good morning. 早上好。

4.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5. Good evening. 晚上好。

6. I’m XX. 我是……

7. He’s my brother. 他是我哥哥(弟弟)人。

8. She’s my sister. 她是我的姐姐(妹妹)。

9. This is my family. 这是我的家庭。

小学信息技术(浙摄版)四下教案集

(浙摄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生活与网络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与网络》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浙江摄影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接触网络。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对生活中的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而计算机网络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本课内容首先按照生活中的网络——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顺序编排,让学生了解有关网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因特网的接入,消除学生与计算机网络间的距离感,使计算机网络变得形象具体,贴近生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他们已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对生活中的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只不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电脑网络的的理解是个难点,教师要从生活中形象直观的网络入手,逐渐引出因特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电脑网络形成正确的认知。 三、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本课设计中,要顾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从贴近生活的网络入手,逐步过度到电脑网络的教学中来。尽量采用直观展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中多处引入了Flash动画—电脑博士对计算机网络的解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网络。 2.了解计算机网络。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接入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接入网络的方式,体会计算机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正确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形成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接入网络的方式。 六、教学难点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七、教学准备 1. 网络机房,连通因特网。 2.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网”,生活中有什么网?[出示ppt3] 2.生活中有网络吗?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跟什么网络有关? [出示ppt4] ppt出示傻根带现金回家的故事情节:[出示ppt5-6] 傻根要带现金乘火车回家过年,但是车上有很多小偷,带着大量现金不安全,请同学们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 案 【导语】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一种方式说不准呢?以下是WTT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能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多元表征的操作活动,建立几分之几的分数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几分之几,深化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数学模型中比较分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分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请同学们说出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 (2)学生说分数,教师板书。 (3)请选择其中一个分数,先跟你的同桌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再全班交流。 (4)各自在练习本上给黑板上的分数排排队,再汇报交流。 2.揭示课题 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初步感知四分之几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折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折的,并指出这张纸的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 (2)你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给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把你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涂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3)学生实际操作。 (4)全班交流,展示折纸的方法,并介绍所取的份数分别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借助折纸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之几,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分享学习的成果。 2.深入探究几分之几 (1)拿出自己准备的1分米长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你喜欢的份数,涂出想涂的份数,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2)学生独立操作,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集体交流,学生汇报。 (4)教师以十分之几为例进行讲解,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十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它们和几分之一的分数相比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5)师生小结:像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几个吗? (6)完成第92页“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借助一分米长的纸条,引导学生将它平均分成若干等份,任取其中的几份,并用分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从而类推出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 3.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大小 (1)出示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和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这两个分数哪个大?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一:从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和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里面各包含几个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来考虑。 预设二:拿出相同的两张平均分成五份的长方形纸,一张把其中两份涂上颜色,一张

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示范教案

《绝句》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绝句》并背诵,默写《绝句》。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难点 感受诗所抒发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古诗导入。 同学们,咱们之前学过一首《绝句》,大家还记得吗?来齐读一遍,学生齐读——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这首诗中杜甫描写了初春的景色,其实杜甫还写下了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也是《绝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读。 3.老师板书课题:绝句,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熟悉的古诗导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既复习了原来的知识,又引起了学习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指名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上面的图片是【情境课文】绝句(诵读版)截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 2.认读生字: (1)yuān yāng 鸳鸯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多种方式结合。 (3)学习本课生字。 融: 书写指导:注意左半部分框内的书写,里边是一横。 燕: 书写指导:注意字体的书写顺序。 鸳鸯: 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是一种水鸟,雄鸟嘴红色,羽色鲜艳而华丽;雌鸟嘴黑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 提示:动态演示笔顺的书写,帮助学生认识生字的书写笔顺,“鸳鸯”两字认知的时候,配以图片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中出现的动物。

新浙摄版信息技术四上教案

第1课初识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目标: 1、掌握Word启动方法,认识Word窗口。 2、通过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掌握文本的插入与删除方法,感受用计算机修改文章的优势。 3、通过对修改后文档的保存,进一步巩固文件的另存操作及规命名的能力。 重点: 认识Word窗口及主要工具栏。 难点: 掌握文本的插入与删除方法。 课前准备: 1.创建相关Word文档并在其中设置几个错别字。 2.Word界面介绍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道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意义 我们中间有很多小朋友是晚报的小记者,大家都向晚报投过稿吗?现在报社为了编排报纸的方便,都要求投稿的文章是电子稿的。你知道用什么软件来编辑你的文章吗?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主要来学习文字处理软件。也就是文章编辑软件,我们学的这个软件叫Word。 二、了解Word软件。 1打开Word软件。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2页试试打开Word软件。 指名学生演示。 教师小结并演示。 2认识Word界面。 教师打开PPT课件,请学生回答部分的名称。 教师提示:与上学期用过的写字板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Word与写字板两款软件是同一个公司设计的,所以在界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写字板功能比较简单,而Word功能很强大,在功能区里有很多选项卡,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一步步去了解应用。 三、修改文章 老师这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同学写的新学期打算。想请同学一起学习修改一下。

1.老师演示从Word界面中打开文档的方法。 2.这篇文章存放在哪里你知道了吗?还有其他的方法也能打开这篇文章,谁会? 3.请你仔细阅读: (1)这位同学新学期打算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 (2)从中有没有错别字等要修改?有请修改或找出来讨论。 4.请会修改的同学演示。 有不同方法,要是有学生会就演示,没有就教师演示。 5.PPT投影出示用退格键和删除键修改的方法板书。 6广播把文章搞得很乱的同学的文档,教师演示用撤销键后退。 7用另存为保存文档。 教师演示。 要求:另存在桌面,文件名用“学号+” 回过头再去看保存的文档和在“我的文档”中的原文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Word文字处理软件。并亲手尝试了修改文章。你觉得电脑里修改文章跟你平时作文本上修改,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浙摄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浙摄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 学 计 划 教师:周伟国 单位:临平三小 日期:2016.09.01

浙摄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这个学期,我负责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这一班级共有21人,其中男生20名,女生14名。三年级的学生都是刚接触电脑课,对电脑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部分学生连电脑还是第一次见到。但是学生对电脑课的兴趣比较浓,热情比较高。因此,我必须认真抓好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让学生学得开心,寓教于乐。也为以后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的第一册。本册共15课,其中心内容是在金山画王的基础上,让学生来体会在计算机中画画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单元。第一单元共有4课,“与新朋友见面”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对电脑作简单介绍;接着教材在“可爱的鼠标”中向学生介绍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然后在“鼠标陪我玩一玩”中用两个小游戏让学生练习鼠标的操作;最后用“计算器帮你忙”让学生初步体验电脑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学会使用小键盘。第二单元共有7课,先通过“小伙伴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知电脑画的特点,然后用“小树苗快快长”、“整齐的教学楼”、“五彩的窗子”、“花香满园”、“我能画得更好”这5课重点介绍“画图”软件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电脑画作品“美丽的校园”。第三个单元是在学习完“画图”软件后,教材又安排了两课“金山画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电脑画画。在“金山画王”教学单元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学习不同效果的画笔,熟悉“金山画王”的界面,然后安排第二课,让学生利用贴图进行创作。 三、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材,教材的优点是整合味比较浓,缺点是一些技巧方面介绍的不够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插入信息技术技巧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走进计算机世界”,第二单元是“网络与生活”,第三单元是“高枝与统计”。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二、学生分析: 这个学期,我主要负责六年级和四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情况和上个学期相适,面对的是班级多,人数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发扬上个学期的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六年级总共有六个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教师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原有的信息素养上来,抓住学生学习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四、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浏览网页。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1、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 2、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 方法与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初步感知整体的守恒性,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整体的守恒性,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每个学生一张正方形纸、一支彩色笔和两张练习纸,一张很大张的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昨天我们一起认识的分数中的几分之一,恰巧小明昨天生日了,于是他写了这样一则数学日记: (课件出示)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为我准备了一个蛋糕。我迫不及

待地把它平均分成了四份,我吃了它的41,爸爸吃了两块,妈妈吃了剩下的…… 师:小朋友,从这篇日记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生:我知道小明吃了41个蛋糕。 师:41个蛋糕是怎么得到的? 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小明吃了这样的1份,就是41个蛋糕。(说得真好!那两块、三块又该用几分之几表示呢?) ②爸爸吃了两块是42。(42是怎么得到的?那三块又该用几分之几表示呢?)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几分之几 二、 合作学习 探索新知 (一) 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1、师:我们从这个蛋糕中找到了41、(42),到底能找到哪些分数呢?下面我们进行同桌合作,用这个正方形来代替蛋糕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4份,看看你到底能找到四分之几?先看清合作要求:(课件出示) ①与同桌商量要涂几分之几。 ②把找到的分数用颜色涂出来。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学生活动,教师收集需要的素材。

三年级下册语文-《春日》第二课时

《春日》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提前预习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感受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春天就在我们的眼睛里。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春天? 2、师:这是古人眼中的春天:(出示并请生读) 杜甫眼中的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苏轼眼中的春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白居易眼中的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王安石眼中的春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4、朱熹是怎样一个人?《春日》有何特别之处呢? 出示: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二、释词悟情,享受春天。 1、要想知道《春日》特别在哪,我们得从诗歌本身入手。出示自学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读准“胜”“泗”“滨”。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以读为主。 三、书海求知,珍惜春天。 1、师: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踏青寻找春天,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怎样?(快乐、愉悦、舒畅等) 2、师:朱熹欣赏到了春色异常快乐。其实心情愉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出示:“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教授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是文人眼中的圣贤之地。“寻芳泗水”就是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

浙江摄影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1.与新朋友见面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运用; 2、初步掌握电脑各外观部件的名称; 3、基本掌握电脑的开机、关机操作; 4、熟悉电脑桌面; 教学重点:掌握电脑的开关机工作; 教学难点:电脑的关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大名鼎鼎的电脑能帮我们做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注:可行的话教师可在电脑上演示操作; 2、教师补充说明绍电脑的常规用途; 3、教师演示电脑的用途:如:查看资料、看电影、玩游戏、购物、聊天、学习 等等。 二、了解电脑的各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电脑竟然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到底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有哪些组成部分呢?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脑,说说电脑有哪些组成部分? 注:学生可口说也可手指。 教师拿出或指出相应的设备,介绍其名称并简单介绍其功用。 2、看谁识的快; 教师任意指出设备,学生报出名称。 方式:1、学生站起枪答。 2、开小火车回答。 3、考一考; 你们现在已认识了电脑,那你们还知道电脑还有哪些好朋友吗? 他们和电脑一起又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自问自答: 方法:让一学生提出电脑的一位朋友,让其他的同学来回答,他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 教师一旁点拔,补充。

3、教师总结介绍: 如:打印机、扫描仪、优盘、摄影(相)机、投影仪、写字板、刻录机等。 有条件的话可拿出展示介绍。 三、初试电脑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电脑那无边的能力,那怎样来敲开他的大门,与他来个亲密接触呢?(教师提示与开电视机差不多) 1、学生依据电视机的开关猜测。 2、教师讲解开机的方法。 A:打开显示器的开关。 B:打开主机上的开关。 注:为了电脑的寿命,一定要先开显示器的开关,后开主机的开关。 3、确定开关: A:教师指出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B:学生互指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4、开机 A:教师开机。 注:应讲清电脑开机中有个启动画面并需有一定的时间,需耐心等待。 B:学生开机。 要求相互监督、提醒。 5、接触桌面: 教师指出,我们开机后所见到的界面我们称之为桌面,他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桌子一样是专门用来存放东西的。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桌面上有放有哪些东西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归纳、补充说明: A:桌面上我的电脑、我的文 档、网上邻居等我们可统称 图标。以及介绍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的功用 B:任务栏的介绍。 C:开始按钮的介绍。 6、关机: 教师提问:那我们用完电脑后,又应该做什么呢?怎么做呢?

六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112~113页例7、例8、例9。 [教材简析]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时,应先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获得关于几分之几的感性认识,为系统地学习分数作准备,其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几分之一,引出几分之几

1.认识四分之几。 出示下图: 引导讨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 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4)从图上看,里面有几个呢?(生:里面有2个。) (5)如果要表示,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是3个。 2.认识五分之几。 出示下图: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3份、?4份分别是()个,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填写书上的例8。 学生填写,同座议论后,教师引导讨论: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春日教案

《春日》教案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文中生字新词; 2、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 1、通过“平仄”的区分,领悟阅读古诗的方法; 2、在掌握阅读古诗方法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春日的美好,体会诗人外出寻春的愉悦心情和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平仄”的区分,领悟阅读古诗的方法; 3、在掌握阅读古诗方法的基础上读出故事的节奏和韵律; 4、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春日的美好,体会诗人外出寻春的愉悦心情和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难点: 1、在掌握阅读古诗方法的基础上读出故事的节奏和韵律; 2、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春日的美好,体会诗人外出寻春的愉悦心

情。 教学准备: 学生:笔古诗教材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知诗人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答) 师:是呀,如今是冬天,她带给我们的是低温和寒风。那你们想念温暖的春天吗?老师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现在我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风景,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答) 师:是呀,春天到来了,暖暖的春风送走了严寒和冰冷,带来了温暖的春意。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有一位诗人,他也和春天有一场美丽的邂逅,这位诗人就是——朱熹!(生答)(教师出示诗人朱熹的简介) 二、引出古诗,解诗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熹所描写春天的千古名篇——《春日》。(生答) 师:看到诗题,你是怎样理解的?生答(春天的日子、在春天里)。三、初读古诗,正字音 师:在春天的日子里,诗人朱熹究竟有哪些美好的发现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朗读一下这首古诗。在朗读的时候,韦老师提出一些小要求:1、放开声音,自由朗读;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全班齐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字词读音。 四、再读古诗,悟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古人读书之时,摇头晃脑,读的是那么的有节奏,

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春日教案(精品)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春日教案 【内容简析】 本课两首古诗均为唐代边塞诗。《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塞下曲》借用汉代李广将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教师则从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浙摄版新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及教案(完整)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1课制作电子小报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任务是制作有关“世界之最”的作品。资料收集除了通过网络收集外,还有很多渠道,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清楚这一点。对其他资料收集的方式可由教师演示,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的使用,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要注意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在开始制作前,应让学生确定其介绍的主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特点,采用大主题、小主题的方式,成立制作小组,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提倡多形式的小报版式,可用横向或竖向版式,报头也可以位于左上、右上、中间等形式,不要千篇一律,以体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小报的内容与主题的贴切度、吸引力,小报版面的合理性、美观度,内容的协调度、创新程度等方面。可采用小组自评、组间评、教师评等形式展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分类保存。 2. 能力目标:熟练地运用Word制作相关的小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相关主题小报的制作。 教学难点: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1. 置疑引入。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种树木只剩一株了吗?” 让学生自己提出想了解、介绍“世界之最”知识的想法。 2. 确定主题。 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介绍主题,并进行相应的分工。 3. 收集资料。 介绍“顺藤摸瓜”的收集方法。 请学生介绍一下资料保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回忆一下如何保存。 教师提示:除了网络外,还有其他的资料来源,如图书馆等。 教师演示将图书中的资料保存下来的方法,如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小组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 4. 动手制作。 小组讨论准备介绍的内容,确定使用哪些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一定的整理。 小组讨论并构思版面布局,可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 讨论:如何让排版更方便。 小组合作完成小报的制作,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不限于教师的演示文稿,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5. 典型交流。 教师选取有特点的作品(有创意的或有明显缺陷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合作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教师从旁引导、点拨。 6. 整理交流评价。 各小组整理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回顾制作的过程,体会其中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把制作好的小报打印出来,在班中进行展览,互相交流。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案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天福实验小学周建华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连乘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找准单位“1”的量。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纸条,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学案) 火眼金睛:谁是单位“1”?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 (2)柳树棵数的7/8正好是松树的棵数。 (3)一条路,已修了2/5。 (4)五年级一班中有2/3的人数是男生。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板贴) 师: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看看谁还能找出单位“1”?

师继续加贴“装一个红沙包需要60克玉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生答师板书: ①装绿沙包需多少玉米? ②装黄沙包需多少玉米? ③红沙包比绿沙包多用多少千克玉米?(或绿比红少多少?) ④黄沙包比红沙包少用多少千克玉米?(或红比黄多多少?) ⑤三个沙包共用多少克玉米? (前两个问题板书在中间,其它问题板书在旁边)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其它的放进问题口袋,等这节课之后有兴趣的同学再来解决。 三、合作探索,探究新知。 1、谁能说说“装绿沙包需多少玉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答师板书:60×3/4=45(克) 师:为什么用60×3/4? 小结:前面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板书),求绿沙包的重量就是求红沙包的3/4是多少,也就是求60的3/4是多少,所以用60×3/4。 2、(擦掉第一个问题)师:如果这道题直接问装黄沙包需多少玉米?又该怎样分析这道题呢?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二的提示,小组同学一起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3、交流汇报,看书上的线段图,对比、补充、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引导:要求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必须知道谁的才能求出?(绿沙包),也就是说,得先求绿沙包,求绿沙包就是求红沙包

三年级下册: 春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春日》的教学设计 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小学李雨谦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美景,分析情感。 三、教学用具: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新授 1、了解作者朱熹,字元晦,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 2、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学生展示搜集的与春天相关的古诗。(2.)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3.)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4.)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天里的心情吗? 2.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中的词语(自学古诗)。 3.全班交流:(说出一处,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1)胜日——(2)寻芳——(3)泗水滨——(4)无边——(5)光景——(6)一时新——(7)等闲识得——(8)万紫千红—— 4.根据提示,理解古诗(1)作者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观赏风景?(2)那里的风景如何?(3)作者有什么感受? 5.假如你是一个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看到了美好的春景,你能想像当时的景致是怎样的吗?(重点理解“万紫千红”的意思) 6.小组交流,说说古诗的意思 7.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很多,请同学们来交流并积累下来。课堂小结 今天读了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和作业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图中的情境你们熟悉吗?谁能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归纳小结。关键抓住“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两个要素。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教学例4,初步认识四分之几。 (1)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正方形的纸,请将它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想一想: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把一 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

(2)师:接着再涂一份,现在还能用1 4 表示吗?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2份是它的2 4 。 师:对。一份是它的1 4 ,两份就有2个 1 4 ,2个 1 4 就是 2 4 。 (3)师:如果我们接着再涂出它的3份、4份,又该分别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己涂一涂,想一想。 师:你涂了几份?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你涂了几份?4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小结: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2.教学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师: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多媒体出示: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 师: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那么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7份呢?为什么? (2)同桌相互交流,加深对几分之几分数的理解。 师:请同学们任意数出其中的几份,并用一个分数表示,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你数了其中的几份?是它的十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小结:像2 4 、 3 4 、 3 10 、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这就是我 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4)师:你能任意说一个分数吗? 3.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1)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同学们从课本第94页寻找答案吧!(学生看书自学。) (2)师: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 (3)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

浙摄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遨游网络”,第二单元“网海拾贝”,第三单元“网络应用”。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掌握网络操作技能,掌握ie的前进、后退、收藏夹等的基础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文字。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4、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6、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自己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训练)要求: 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网页浏览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声音、图象、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受和体验多媒体世界的精彩以及其它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以及对信息的评价、理解和处理。 2、通过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三方面的实例介绍,旨在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从而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 3、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三年级数学教案)《几分之几》的教学设计

《几分之几》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能够感觉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乐于学习,喜欢数学。 根据教材的原有知识系统,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一步步地去探究,去经历一个做数学,感受数学的过程,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理论依据: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此我联系实际设计理解分数意义的练习,让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体会分数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同分母的大小。 2、《几分之几》这节课的内容是由认识几分之一和认识几分之几这两部分组成

3、《几分之几》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会感到困难。 教材第94页例4是通过折纸、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之几。这是在学生直观 认识四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把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分别由四 个学生引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是前面折纸认识四分之一 的继续,更是发展。教材只说明: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4 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则让学生自己去探讨,体现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意图,同时加强了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的联系,情境图的设计体现了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 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来分享学习成果。 教材第94页例5是通过把1分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来说明十分之几的含义,一方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另一方面为以后小数的学习作了初步准备。小精灵先提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由此推算出十分之三、十分之七。随后指出像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十分之三、十分之七?…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之后,教材以四分之三为例,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材第95页例6给出两组同分母分数让学生先涂一涂,再比一比,加深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做准备。通过涂色来比较,降低了难度,更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形象的感知,丰富了表象。第二组六分之六与六 分之五的比较,为后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作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

浙摄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新版浙摄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制作电子小报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任务是制作有关“世界之最”的作品。资料收集除了通过网络收集外,还有很多渠道,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清楚这一点。对其他资料收集的方式可由教师演示,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的使用,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要注意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在开始制作前,应让学生确定其介绍的主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特点,采用大主题、小主题的方式,成立制作小组,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提倡多形式的小报版式,可用横向或竖向版式,报头也可以位于左上、右上、中间等形式,不要千篇一律,以体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小报的内容与主题的贴切度、吸引力,小报版面的合理性、美观度,内容的协调度、创新程度等方面。可采用小组自评、组间评、教师评等形式展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分类保存。 2. 能力目标:熟练地运用Word制作相关的小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相关主题小报的制作。 教学难点: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1. 置疑引入。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种树木只剩一株了吗?” 让学生自己提出想了解、介绍“世界之最”知识的想法。 2. 确定主题。 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介绍主题,并进行相应的分工。 3. 收集资料。 介绍“顺藤摸瓜”的收集方法。 请学生介绍一下资料保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回忆一下如何保存。 教师提示:除了网络外,还有其他的资料来源,如图书馆等。 教师演示将图书中的资料保存下来的方法,如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小组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 4. 动手制作。 小组讨论准备介绍的内容,确定使用哪些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一定的整理。 小组讨论并构思版面布局,可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 讨论:如何让排版更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