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一、植物资源

福建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山地多林,现有森林覆盖率为62.96%,居全国第一位。

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种类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区系成分较复杂,种类繁多。据近年陆续进行的调查统计,全省有高等植物4703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5.7%;全省木本植物共有1943种(含变种153种),分属142科、543属,约占全国木本植物科的81%、属的55%、种的39%。其中,裸子植物有9科、31属、61种和2变种,以我国特有的马尾松为主,海拔1000米以上出现黄山松;杉木广布全省,还有柳杉、福建柏、油杉等,是构成常绿针叶林的主要成分。被子植物以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其中许多种类是省内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树种,金缕梅科、山茶科、茜草科、木兰科、蝶形花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桑科、大戟科、紫金牛科、山矾科、五加科、蔷薇科、桃金娘科、芸香科、野牡丹科、杜英科、安息香科、山龙眼科、夹竹桃科、石楠科等与森林植被的组成关系较为密切;壳斗科在福建有6属、60种,樟科有12属、66种、9变种和1变型,木兰科有9属、35种,金缕梅科有11属、20种、6变种,桑科有8属、40种,蝶形花科、苏木科和含

羞草科也有一定的种类。1999年9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福建有24科36属46种,其中一级保护的7种,二级保护的39种;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13种,被子植物25种。2001年8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名录》中,有25种树木。此外,福建省还有野生兰科植物66属160种、1变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Ⅰ、Ⅱ保护,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数量在全国排第8位;罗汉松科木本植物百日青列入附录Ⅲ保护。另有6种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Ⅲ级保护,5种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保护。

二、野生动物资源

福建省野生动物主要属于东洋界动物区系,省内的野生动物多数属于东洋界的种类,但一些古北界的动物也可以在福建省栖存。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脊椎动物,已记录到1600多种(包括亚种,下同),约占全国种类的1/3,分布有哺乳类130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鸟类超过550种,占全国的二分之一;爬行类123种,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栖类46种、鱼类820种。无脊椎动物已记录到3541种,其中原生动物约600种、腔肠动物200多种、栉水母7种、吸虫约200种、绦虫约150种、线虫约400种、轮虫150多种、棘头虫约65种、环节动物约500种、星虫类11种、枝角类约80

种、桡足类约400种、软体动物约500种、蟹类170多种、棘皮动物约81种、毛颚动物27种;昆虫1万多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在各种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15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37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过去中外生物学家在那里采集过许多珍稀动植物,发现过不少新种,因而以“模式标本采集圣地”闻名于世。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行为的加剧,使许多野生动物严重濒危。初步统计,我国现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995-2003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了调查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积极保护,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部分野生动物的资源数量趋于稳定并有所上升,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资源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在以前进行过专项调查或区域性调查,有历史数据可供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共有34种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占可对比分析种类的55.74%。这些物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很多物种是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在可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2种,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34种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可对比分析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65.38%。这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种群数量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而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呈总体上升态势。 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调查的1110多只上升到1590只,圈养大熊猫161只;扬子鳄自1986年建立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在1979年浙江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后,有关部门从种群管理、栖息地保护及人工饲养繁殖方面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野生种群数量已由10多年前的200余只发展到400只,人工种群数量也已达10000余只;朱鹮从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今的370余只,不仅野生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栖息地质量也不断改善,栖息范围不断扩展,同时人工种群也发展到370余只;黑鹳从上世纪70-80年代的1000只增加到1800只;黄腹角雉从4000只增加到目前的9900只,种群数量增加1倍多;孔雀雉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后,自然保护区作为其最后的避难所,使其种群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一直稳定在2700-2800只左右;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等鹤类的种群数量也稳定增长。兽类中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

贵州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省动物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张礼安 副组长:李明晶钱震元甘如一 技术总负责人:江亚猛 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李明晶 成员:江亚猛朱惊毅罗杨胡兴平 专家顾问小组成员名单 周政贤罗蓉谢家骅陈汉彬吴至康李德俊 编著者分工 江亚猛: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李筑眉:雉类专项调查报告 冉景丞:猫科动物专项调查报告 胡兴平:蛇类专项调查报告

目录 前言 (1) 总论 (7) 第一章基本情况 (7) 1.1自然概况 (7) 1.2社会经济状况 (16) 1.3调查研究简史 (20) 第二章调查方法 (21) 2.1调查内容、对象及范围 (22) 2.2总体及抽样设计 (24) 2.3调查方法 (24) 2.4数据处理 (26) 2.5组织实施 (33) 调查结果 (37) 第三章爬行动物资源状况 (37) 3.1蛇目 (37) 第四章鸟类资源状况 (43) 4.1鸊鷉目 (44) 4.2鹈形目 (44) 4.3鹳形目 (45) 4.4雁形目 (47) 4.5隼形目 (51) 4.6鸡形目 (57) 4.7鹤形目 (66) 4.8鸥形目 (69) 4.9鹃形目 (70) 4.10雀形目 (70) 第五章兽类资源状况 (71) 5.1灵长目 (71) 5.2鳞甲目 (76) 5.3食肉目 (76) 5.4偶蹄目 (83) 第六章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状况 (85) 6.1猎场建设及狩猎状况 (85) 6.2野生动物加工及贸易状况 (85) 6.3野生动物驯养业 (86) 第七章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 (87) 7.1管理体制及机构建设 (87) 7.2法制建设 (88) 7.3保护区建设 (89) 7.4禁猎区建设 (96) 7.5宣传教育 (96) 7.6科学研究 (96) 评价与建议 (98)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发表时间:2014-11-25T15:53:17.903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9月上旬供稿作者:贾梦阳 [导读]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贾梦阳JIA Meng-yang曰邰世康TAI Shi-kang(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摘要院我国有较为丰富的褐煤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对褐煤的加工利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褐煤高水分,高灰分,低发热量以及易自燃等性质使得其不宜经过洗选加工后直接利用,同时也不利于煤炭资源的长途运输以及储运,所以褐煤提质技术逐步发展起来,针对国内外对褐煤提质的研究,总结了褐煤提质技术的分类以及进展,并结合我国褐煤发展的现状对提质 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lignite resources.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expansion of coal energy is demanded, andthe demand for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brown coal are increasing. Howerer the brown coal has high moisture, high ash content and lowcalorific value and eas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other properties, so it should not be directly used after washing and processing,while it is not conducive to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coal resources, so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 is graduallydeveloping. For the studies on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ogress of this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hina,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 关键词院褐煤;提质技术;发展Key words: brown coal;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院TQ536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5-0073-03 0 引言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产量从上世纪80 年代超过10 亿吨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优质煤的供应日渐紧张,发展褐煤提质的技术以及应用可以缓解我国紧张用煤需求。 1 褐煤的特点褐煤是矿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煤质特点是水分大、孔隙率达、挥发分高、不黏结、热值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含氧量在15%-30%左右,热稳定性差,易风化不适合储存以及长距离运输,直接燃烧不仅热值低,而且污染环境,浪费巨大。提质后的褐煤,相比提质前,水分可以下降70%左右,发热量可提升6MJ/kg 左右,表面性质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有利于贮存和运输,而且有利于燃烧,发电,化工方面的使用,所以,提质成为了褐煤较为环保并高效的利用方式。 2 褐煤提质的技术现状褐煤提质指的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脱除褐煤的水分,含氧官能团以及多余的灰分,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提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的是将褐煤加热或与高温物质,如热烟气、过热蒸汽等,进行换热,脱除其中的水分和部分挥发分,提质过程中煤体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法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在隔绝空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褐煤发生热解反应,在脱除水分和大部分挥发分的同时,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或半焦的过程。此过程中,褐煤煤体发生了焦化和热分解等化学变化。 2.1 物理法物理法指的是干燥脱水提质,干燥法又分为两类:蒸发脱水提质,非蒸发脱水提质。 2.1.1 蒸发脱水提质褐煤蒸发脱水技术是指在较低温度下,通过使用过热蒸汽、烟道气或热油为干燥介质进行脱水的一种褐煤脱水干燥方法,下面介绍几种蒸发脱水提质的方法。 2.1.1.1 回转管式干燥工艺该工艺适用于褐煤的轻度干燥,在常压下褐煤在管式干燥器内在低压蒸汽的作用下被加热到100益左右,此时水分被蒸发出来,脱水后的空气通过除尘器和煤粉分离开,一部分空气进入回转窑作为脱水介质继续循环,剩余的排入大气。 此方法用于褐煤的快速、轻度干燥,但是干燥后不易长期储存、运输,干燥后的褐煤复吸现象严重,另外此法尾气排放量大,排空的粉尘较多,不环保且能耗大。 2.1.1.2 泽玛克(ZEMAG)褐煤干燥成型提质技术ZEMAG 技术工艺流程分为预制、干燥、破碎和成型。 褐煤经初步破碎处理后,进入管式干燥机,干燥后的褐煤经过进一步破碎以达到成型工艺要求的粒度,最后压缩成型。 该工艺采用低压饱和蒸汽作为干燥介质,运行成本低,三废排放少,具有较为成熟的运行经验。 2.1.1.3 褐煤脱水热压提质(HPU)HPU 技术是神华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研究的课题,具体的工艺流程是:褐煤经过备煤系统破碎之后在6.4MPa 和150-350益的循环流化床高温烟气炉中被加热,通过粉煤直管式气流干燥装置,然后通过高压对辊成型机挤压成型。 此过程可脱去煤中80%左右的水分,同时发热量可提高约20%,经过热压作用,煤颗粒的孔隙减少,比表面积降低,而且煤分子的侧链含氧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甲氧基等减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复吸作用。另外产出型煤的成型率较高,跌落试验效果好,对其长距离运输和电厂燃用有一定的意义。 2.1.1.4 UBC 褐煤提质技术UBC 褐煤提质技术的脱水介质为再生油(通常是石油的轻油)和重油,脱水介质和经破碎处理过的褐煤混合成煤浆,然后再蒸发器中加热,褐煤孔隙中的水分被蒸发,同时重油进入到褐煤的孔隙中,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褐煤的复吸现象并降低了自燃反应,在通过细颈盛水瓶回收煤浆中的油,之后用干燥机加热脱除吸附在煤中的油,最后将提质后的煤品压缩成型。 UBC 提质技术应用在印尼的Satui 矿,经过工业测试,体制后的褐煤发热量可升高一倍以上,普遍提高到26.96MJ/kg 以上,水分大幅减少,不过,提质同时会造成一定量的油品浪费。 2.1.1.5 BCB 提质技术BCB 提质技术是由澳大利亚White 能源公司研发的,具体的工艺流程为褐煤经过充分破碎后(小于3mm)在干燥筒仓中被300-400益的烟气快速升温至105-110益,通过“闪蒸式烘干”脱除煤中的水分,再经旋风分离器捕集后压缩成型,由于型煤在生产过程中会升温,为避免自燃现象,常通过喷水对型煤进行冷却处理。 技术不改变煤的化学性质以及焦化特性,加工成本低,但是由于冷却过程又进行喷水冷却,所以脱水的效果不明显。 2.1.1.6 Coldry“冷干”提质工艺澳大利亚亚太煤钢公司提出的冷干提质工艺,具体过程是:褐煤在设备中经“剪切”作用打破煤的碳结构,实现煤的脱水过程,因为整个分离过程在20益-30益下进行,所以称为“冷干”。破碎之后的煤,经过成型作用,形成煤条,之后自然断裂成为棒状的型煤,经过传输过程的吹风冷却,以及自然硬化作用之后,经过将近两天的蒸汽干燥就可获得最终的型煤产品。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123

毕业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专业班级:煤化工生产技术131班 学生姓名:蔡廷柳 指导教师:周诗健 设计时间:2016.5.8—2016.6.5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下达日期:2016年5月9日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文叙述了我国褐煤的分布、储量及利用概况,介绍了目前我国煤化工常用的工艺途径,及以往我国利用褐煤作为煤化工原料的一些情况,并对利用褐煤为原料制成合成气、联产天然气和部分油产品等几种煤化工途径进行了探讨。鉴于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硬质、灰分含量中等等特点,建议在开发利用上应考虑这些特征,扬长避短。 褐煤资源在我国的内蒙古、云南等省(区)较为丰富。如何开发利用好我国的褐煤资源,是广大煤化工业内人士所关切的重要课题。褐煤提质技术不但可以解决褐煤直接燃烧时环境污染严重、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得到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多种煤基产品,是褐煤高效、低污染利用的重要途径,完全符合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能源多元化的战略。同时,回收高附加值的焦油产品,实现褐煤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教研室主任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学生姓名 蔡廷柳 系别 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煤化131 设计(论文)题目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说明书共 19 页,图纸共 0 张 答 辩 情 况 提 出 问 题 回 答 问 题 正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回答不清 1 2 3 4 5 6 7 8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XX (XX大学X学院XXXX系,X省X市邮编) 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 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 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 Abstract:Wild animals are very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With the redu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human hunting, many species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wildlife protection, 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status made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Keywords:Wildlife; Protection; Necessity;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褐煤的利用技术

青春岁月 一、前言分为低温(550~600℃)干馏和中温(700~800℃)干馏。褐煤干馏产出的煤气产品可以作为燃料气和化工合成气,焦油或酚类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可作化工原料,半焦是良好的炭质还原剂和无烟燃料。 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 5、腐植酸制品 中国的资源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煤储量比较丰富,煤褐煤用稀碱溶液萃取出的物质中,扣除沥青和矿物质的那一炭资源种类齐全。包括从褐煤到无烟煤各个煤种。中国褐煤资源部分即为腐植酸,它由溶于水的黄腐酸、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的丰富,己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亿t,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其棕腐酸和只溶于碱的黑腐酸组成。利用褐煤生产的腐植酸产品类中内蒙古的褐煤储量最大,占全国褐煤储量的77%。褐煤是煤化程型很多,目前已成功用于生产的产品包括:硝基腐植酸、硝基腐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植酸铵、硝基腐植酸钾、腐植酸钠、磺甲基腐植酸钠、腐植酸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钾、黄腐酸、黄腐酸铁、腐西酸复混肥等。褐煤腐植酸还可以生褐煤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产钻井液添加剂、陶瓷用腐植酸钠、混凝土减水剂、蓄电池阴极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 膨胀剂、锅炉防垢剂等。磺化褐煤是褐煤腐植酸的衍生物,是褐园的有机肥料。 煤在磺化剂、适当温度等条件下合成制得的,其外观性状为棕黑二、褐煤的基本特征色粉末,是一种廉价、高效的钻井泥浆处理剂。主要用于石油、我国褐煤资源主要形成于晚侏罗纪、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地质勘探钻井,在钻井泥浆中具有明显的降滤失和抑制降粘作晚第三纪褐煤多为土状褐煤。褐煤储藏基本特点为埋藏浅,煤层 用。 厚度大。 3 6、褐煤中提取微量元素 褐煤大多数无光泽,真密度在1110~1140g/cm 之间,水分高依据煤中对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对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的达30%~60%,挥发分高,燃点低,不粘结,易风化变质,含原生微量元素进行回收利用,例如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中的不同含煤腐植酸,含氧高,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原生腐植酸是褐煤 地段,对锗元素的回收利用。 区别于其它煤种的主要特征组分。 四、褐煤加工利用的新进展三、褐煤的利用途径1、吸附及离子交换剂 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 褐煤本身的孔隙及含有羧基、醌基、羰基、甲氧基、酚羟基由予褐煤储量较大,且其热值低,易自燃,如果配套建设坑等活性基团,使褐煤成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有机离子吸附剂,具有口电厂作为燃料利用是合理的。但是基于褐煤水分高,热值较优异的吸附、络合及交换性能。经加工可制得活性炭、分子筛低,利用露天或矿井生产的毛煤直接燃烧往往难以满足电厂对褐等。 煤的最低热值要求。因此应清楚地掌握褐煤的本质特征,并且应2、水煤浆添加剂 该按照其赋存的煤质特征,有区别地加以利用。才能使众业取得目前,水煤浆专用分散剂生产原料多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考虑各种利用途径产品的市场 为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以往的试验研究中得出,腐和满足所利用工艺对外部条件的要求。 植酸基水煤浆分散剂性能良好,根据其试验研究结果,可将腐植2、褐煤的气化酸合理地分级抽提,并适当改性,充分利用棕、黑腐植酸获得腐煤炭气化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用气化剂对煤进行热化植酸基水煤浆添加剂,同时将黄腐酸有效地抽提出来。众所周学加工,将固体煤转变为煤气的过程。对所产煤气进一步加工,知,在腐植酸混合物中,黄腐酸在工农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可制得其它气体、液体燃烧料或化工产品。煤炭气化技术是洁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极高,单独提取出来,将大大提高水煤浆专用净、高效利用煤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是煤炭化工合成、煤炭直添加剂生产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腐植接/间接液化、IGCC技术、燃料电池等高新洁净煤利用技术的先导 酸加工成本低,用褐煤腐植酸生产水煤浆添加剂,其价格只相当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于萘系添加剂价格的1/5~1/6,但成浆性能与萘系添加剂相当。 褐煤是化学活性非常好的煤种,比较容易气化,褐煤气化技五、结语 术已经非常成熟,褐煤气化厂广泛分布于许多国家。 在当今能源问题日益紧张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3、褐煤液化对褐煤进行加工利用必须同时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应根据其特褐煤炼油有2种方法。①低温干馏法,是将煤置于550%左右性及市场需求,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积极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的温度下进行于馏,以制取低温焦油,同时还可以得到半焦和低用,合理开发利用褐煤资源。 温焦炉煤气。对原料煤的质量要求是:焦油产率(T)大于7%,胶质层厚度小于9mm,热稳定性s+13大于40%,粒度6~13mm,最【参考文献】 好为20~80mm。②加氢液化法,是将煤、催化剂和重油混合在一[1] 戴和武, 谢可玉. 褐煤利用技术[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8.起,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中有机质破坏,与氢作用转化成低分子液[2] 虞继舜. 煤化学[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 态或气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要求煤的[3] 李华民, 初 茉. 霍林河褐煤腐植酸开发利用技术探讨[J]. 煤炭工程, 碳氢化(C/H)小于l6,挥发分大于35%,灰分(A)小于5%,煤 2002(3). 岩的丝炭含量小于2%。 [4] 杨茂生. 褐煤的加工利用途径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9(1).4、褐煤干馏 [5] 初 茉, 李华民. 褐煤的加工与利用技术[J]. 煤炭工程, 2005(2). 褐煤干馏(热解)是指在隔绝空气(或在惰性气体、或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将褐煤加热,最终可得到热解煤气、焦油或酚类产品、半焦产品的加工方法。对于褐煤,按加热的温度主要可 褐煤的利用技术 □ 李 明,刘志佳,刘海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综述褐煤利用现状,介绍其在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中的地位,并提出褐煤利用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褐煤;利用技术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分析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分析 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 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猎捕, 许多种类濒临灭绝。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仅脊椎动物就有5250多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近500种,鸟类1256种,爬行类391种,两栖类280种,鱼类2840多种。同时,我国拥有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估计约100多万种。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特产珍稀动物种类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扬子鳄、白鳍豚等100多种特产珍稀动物。世界上有鹤类15种,中国就有9种;雁鸭类276种,中国有46种;野生雉类276种,中国有56种。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加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据2008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批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国际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种群动态逐步稳定; 200 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尤其是大熊猫、朱鹮、扬子鳄等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 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为268 只,朱鹮突破1000 只, 东北虎野外活动更加频繁, 栖息范围有所扩展, 朱鹮、麋鹿、野马、扬子鳄等濒危物物种回归自然工作已稳步推进。 虽然野生动物是国内唯一受到法律保护的动物,但它们也时刻面临着厄运。在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区里随时可以见到被人捕杀后的藏羚羊的残缺不全的尸体; 在广东那里的人们至今还在食用在国家保护范围内的蛇、穿山甲、果子狸等等野生动物; 最近辽宁省沈阳市野生动物园里又发生了饿死11 只东北虎的事件。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讲课稿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行为的加剧,使许多野生动物严重濒危。初步统计,我国现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995-2003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了调查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积极保护,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部分野生动物的资源数量趋于稳定并有所上升,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资源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在以前进行过专项调查或区域性调查,有历史数据可供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共有34种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占可对比分析种类的55.74%。这些物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很多物种是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在可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2种,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34种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可对比分析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65.38%。这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种群数量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而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呈总体上升态势。 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调查的1110多只上升到1590只,圈养大熊猫161只;扬子鳄自1986年建立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在1979年浙江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后,有关部门从种群管理、栖息地保护及人工饲养繁殖方面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野生种群数量已由10多年前的200余只发展到400只,人工种群数量也已达10000余只;朱鹮从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今的370余只,不仅野生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栖息地质量也不断改善,栖息范围不断扩展,同时人工种群也发展到370余只;黑鹳从上世纪70-80年代的1000只增加到1800只;黄腹角雉从4000只增加到目前的9900只,种群数量增加1倍多;孔雀雉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后,自然保护区

国内外褐煤利用现状

电站锅炉掺烧褐煤结焦特性实验研究 中国电力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尤其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燃煤电厂越来越多,火力电站的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已经由70年代的以100~200MW为主力机组发展到了现在以300~600MW作为主力机组。预计到本世纪末,火力发电用煤量约占据原煤消耗的1/3,每年耗煤量达5亿5000万吨左右。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仍然占据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而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难以根本扭转。 中国处于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几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煤炭消耗约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且其中50%左右的原煤应用于燃烧发电。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3年我国火电供电平均煤耗量为321克每千瓦时,燃煤发电的整体效率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随着我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及其年发电量的迅猛增长,呈现了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的动力煤储量逐年减少的现状,从而不得不面临优质煤炭资源难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长期而且稳定发展的问题。因此,从节约能源及经济性方面考虑,电厂已经逐步开始开展混煤掺烧技术,即将一种或多种非标准煤与设计煤种混合,从而供应于燃煤锅炉。 此外,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到1995年年底,我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130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1】。但是褐煤在燃烧发电的应用方面远远地落后于烟煤和无烟煤等优质动力煤,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电厂对设计煤种的要求,同时随着混煤掺烧技术的发展,决定进行掺烧褐煤来解决电厂用煤紧张,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同时实现对品质相对较差的褐煤资源的充分利用。然而褐煤具有高灰分、高挥发分、灰熔点低等煤质特性,不得不考虑掺烧褐煤对电站锅炉结焦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题目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 11法学 学生刘焕军 指导教师丁鹏 完成日期 2013年11月25日

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 的管理与保护

目录 摘要.....................................................1Abstract (2) 引言 (3) 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4) 2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2.1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不完善 (5) 2.2宣传力度不足............... . (6) 2.3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6) 3对于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法律建议 (7) 3.1完善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 (7) 3.2加强野生动物管理执法力度 (8) 3.3加强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宣传 (8) 3.4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9)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野生动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资源之一,它具有科学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游乐观赏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过于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环境的恶化,大量野生丧失了它们的栖息地,同时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在法律方面的相关的对策。 关键字:野生动物现状管理和保护法律法规

Abstract Wild animals resources is reserved for the most valuable wealth of human nature. It is also one of necessary resources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it has scientific value, medicin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ornament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value. So wild animals protection is to protect human oneself. Bu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 is too pursui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 a large number of wild lose their habitat, and disorderly, and the hunt is the survival of wild animals are facing all kinds of threa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legal Ang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ild animal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wild animals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the legal aspects of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Wild animals The status quo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 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杨兆海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10-4班,学号:06102631) 摘要: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我国的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 t,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7%,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褐煤平均水分在30%左右综述褐煤的利用现状、影响因素及有效解决办法,比如褐煤热解、褐煤液化、褐煤气化、褐煤生产腐植酸、褐煤的三高一低、褐煤的干燥等。 关键词:褐煤;利用 Abstract: Lignite is the lowest degree of coalification coal, it is after peat deposits by dehydration, compacted into organic biological rock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duct, because of surface brown or dark brown. Our country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has proven reserves of 1303 t, about 17% of the national coal reserv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o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verage moisture lignite in China at 30% utilization of lignite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fluence factors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such as coal pyrolysis, coal liquefaction, lignite gasification, lignite humic acid production, 3 tall one low, lignite drying lignite. Key words: lignite; utilization 1褐煤的综合利用 1.1褐煤液化

浅谈煤炭深加工及利用的措施与方法

浅谈煤炭深加工及利用的措施与方法 摘要:煤炭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由于我国对煤炭的大量使用和开发,导致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煤炭深加工和新技术的开发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详细的分析了煤炭深加工技术及其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对煤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煤炭;深加工;洁净煤;煤焦油 前言 目前,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很丰富,但是,传统的煤炭工业采用的还是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仅使用率低,而且对煤炭的浪费也很严重,最重要的是,其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大。因此,必须大力的发展煤炭的深加工技术,加强煤炭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而建设煤炭循环经济模式,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一、煤炭深加工中的环境问题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而且种类齐全,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率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对能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在短时间内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然而,我国的大气污染与煤炭有关的污染源占很大比例。这种由于煤炭的非洁净利用而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重大的威胁。在煤炭深加工等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深加工技术严重落后力度不够,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问题。同时,我国的煤焦油加工技术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差距也较大。主要表现是生产规模小且高附加值产品少。因此,我国的煤炭深加工中的环境问题很严重,急需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二、煤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煤炭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不但可以节约煤炭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现在煤炭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煤矸石、煤层气和粉煤灰等。 2.1煤矸石、煤泥及煤层气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年排放量和堆积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之一。对它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煤矸石代替燃料用于发电,当建筑材料使用,还可以生产肥料和铺设铁路等。第二,作为制备超细煅烧高岭土和合成碳化硅的原料等。第三,用于制备结晶氯化铝、氢氧化铝、氧化铝等化工产品。第四,回收其中的有益成分,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论述我国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管理 摘要: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野生动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的必需资源,它具有科学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游乐观赏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从自然法则上讲,野生动物的存在是极为必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这是生态平衡的定义,这种动态的平衡是自然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逐步建立起来的,它的存在有着不可置疑的权威性科学性。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和改善管理的方法与政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大自然、环境、价值、管理、政策 引言:近年来,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动物遗传资源对于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利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动物遗传资源作为一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动物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全和完善动物遗传资源立法由此成为迫切之需。 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还有一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野生动物生存面临着种种危机,实现“安居”还需要“迈过”整体环境恶化、保护措施不力、人们认识不够这三道“门槛”。 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野生动物的保护法的不足

浅谈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

浅谈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浪费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问题。这既有政策、法律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就如何有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问题详细讲述。 【关键词】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效措施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China are in the waste of serious, damag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etc. It has both the policy and the law reasons, there are technical reas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question detail about. 【key words 】coal resources;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引言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和基础能源,煤炭资源能否合理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煤炭资源,切实做到精采细采,减少损失,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确保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从根本上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问题 1、不合理开采造成资源耗费率高,损失浪费严重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然而长期以来,煤炭开采中采富弃贫、采主弃副的现象普遍存在,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屡禁不止,给煤炭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有关专家按照各类媒矿产量加权平均的方法,对煤矿的矿井回采率进行了估算:目前全国煤矿矿井回采率仅在30%左右,与国外矿井回采率最高为85%相比,相差悬殊,以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2、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中都对矿山环境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就目前情况看,煤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一是井工开采造成地表塌陷,露天开采挖损土地;二是造成水资源的流失与污染;三是污染大气环境。同时,我国煤炭利用产生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