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产后出血培训课件

妇产科产后出血培训课件
妇产科产后出血培训课件

妇产科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

一、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二、病因及分类: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1)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的原因,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

①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

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征、合并贫血、宫腔感染、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

③子宫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手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等)。

(2)胎盘因素:按胎盘剥离状况可分为以下类型。①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②胎盘粘连或植入;③胎盘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较少见,严重时引起产后出血,需手术及时修补。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检查发现软产道撕裂伤时,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严重的先兆子痫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产妇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出血。三、诊断依据

(一)胎盘娩出前出血:胎儿娩出时或娩出后,即出现活动性鲜红色血液自阴道流出,多为软产道损伤所致,如有间断性流出暗红色血液,混有血块,胎盘娩出延迟,常属胎盘因素所造成,应迅速娩出胎盘。

(二)胎盘娩出后出血:查胎盘胎膜完整,触诊子宫体柔软,甚至轮廓不清,经按摩子宫后宫缩好转,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则为子宫收缩乏力;如果软产道无损伤,胎盘娩出完整,宫缩良好,仍有持续性阴道出血且血液不易凝固,应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需进一步做凝血功能的检查

四、产后出血估计:产后出血容易诊断,但目测出血量的估计往往偏少,常为实际出血量的一半。常见客观出血量的方法:

1. 称重法:将分娩后所用敷料称重减去分娩前敷料重量,为失血量(血液比重1.05g=1ml);

2. 容积法:用专用的产后接血容器,将所收集的血用量杯测量;

3. 面积法:将血液浸润的面积按10cm×10cm为10ml。

五、产后出血因素鉴别诊断:

1.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娩出后,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呈水袋状,按摩子宫或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出血量减少,是子宫收缩乏力与其他原因出血鉴别

2. 胎盘因素:胎盘在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未娩出,并有大量阴道出血,应考虑胎盘因素。注意胎盘残留,尤其注意胎盘胎儿娩有无断裂血管,警惕副胎盘残留的可能。

3. 软产道裂伤:胎儿娩出后,理解出现阴道持续性流血,产后应仔细检查产道,注意宫颈裂伤。

4. 凝血功能障碍:若产妇有血液系统疾病或由于分娩引起的DIC等情况,产妇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同时全身部位出血。

六、处理原则:为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止感染。

1. 子宫收缩乏力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1) 去除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如全身因素、如膀胱因素,适时导尿。

2) 子宫按摩法

i. 经腹壁按摩子宫按摩必须待子宫收缩好转后出血控制后,才能停止,此后仍需继续观察

ii. 双手按摩压迫子宫在消毒情况下,术者一手握拳顶住阴道前穹隆上方的子宫前壁,另一手握住腹部的子宫后壁,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前后壁,持续15min。

3) 药物促进宫缩

i. 催产素:20u肌注或者子宫肌壁注射;10u-20u加入5%GS 500ml静滴,催产素不宜过快,以免血管平滑肌松弛导致低血压。

ii. 麦角新碱:0.2mg 肌注或静滴,高血压或者心脏冠状经脉患者忌用。

4) 手术止血经上述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止血

i. 宫腔内纱布填塞,纱条24小时后取出,之前要滴催产素预防再出血;

ii. 缝扎子宫缝扎血管上行支或者双侧髂内动脉;

iii. 子宫此全(或全)切除术

2. 胎盘因素

1) 胎盘滞留:迅速再消毒情况下做人工胎盘剥离

2) 胎盘残留:如用手剥离困难,可用有大型钝型刮匙,最好再B超引导下进行,取出物送病理。

3) 植入性胎盘:胎盘迟迟不能自行剥离,人工剥离时发现胎盘或部分胎盘与子宫壁紧贴,无明显分界,如强行剥离出血多,如发生在前置胎盘时,常需子宫切除术。

3. 软产道损伤

1) 一方面彻底止血,另一方面按解剖层次缝合。

2) 宫颈裂伤小于1cm若无活动性出血,不需要缝合;若有活动性出血或裂伤大于1cm,则应缝合。

3) 若裂伤累及子宫下段时,缝合应注意避免损伤膀胱及输尿管,必要时经腹修补。

4) 修补阴道裂伤盒会阴裂伤,应注意解剖层次的对合,第一针要超过顶端0.5cm,缝合时不能留死腔,避免缝线穿过直肠粘膜。

5) 软产道血肿形成切开并清除血肿,彻底止血、缝合,必要时放置引流条。

4. 凝血功能障碍

1) 首先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引起出血;

2) 明确诊断积极输新鲜全血、血小板、Fn或凝血酶原复合物。若发现DIC,按照DIC处理。

七、产后出血预防

1. 注意产前保健

1) 注意凝血功能障碍孕妇;

2) 注意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子宫手术史、子宫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肝病

3) 减少人流次数。

2. 注意分娩质量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3. 加强产后观察

产后出血试题(学习资料)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2015.03.25) 一、选择题(30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3、一孕妇非孕期体质量50kg,该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大约为() A、4900ml-5000ml B、4000ml-4500ml C、3900ml-4000ml D、5900ml-6000ml E、3500ml-3900ml 4、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 A、子宫下段有压痛 B、两侧圆韧带极度紧张 C、血尿 D、产妇阵痛难忍 E、阴道流血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3500ml-4000ml 7、一产妇产前血常规WBC6.8×109/L HGB130g/L,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血常规WBC10.2×109/L HGB110g/L,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最新2019年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附答案)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3、一孕妇非孕期体质量50kg,该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大约为() A、4900ml-5000ml B、4000ml-4500ml C、3900ml-4000ml D、5900ml-6000ml E、3500ml-3900ml , 4、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 A、子宫下段有压痛 B、两侧圆韧带极度紧张 C、血尿 ¥ D、产妇阵痛难忍 E、阴道流血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3500ml-4000ml

7、一产妇产前血常规×109/L HGB130g/L,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血常规×109/L HGB110g/L,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ml-800ml ` B、800ml-1000ml0 C、1000ml-1200ml D、1200ml-1500ml E、1500ml-2000ml 8、一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HGB62g/L,欲使该患者HGB达到80g/L,应给该产妇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至少为() A、 B、 C、3U D、4U E、5U ) 9、一产妇,阴道分娩后8小时测心率100次/分,血压116/73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500ml 10、一产妇,阴道分娩后4小时测心率126次/分,血压83/4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其总血容量的() A、15% B、20% C、30% 、 D、40% E、50% 11、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 A、预防性使用止血剂 B、加强产前保健 C、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D、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 E、预防性使用麦角新碱 12、某产妇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多时,色暗红,有凝血块,可能出血原因是( ) A、软产道损伤 % B、DIC C、子宫胎盘卒中 D、子宫收缩乏力 13、产后出血的一般处理包括()

2019年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附答案)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附答案) (2019.4.1) 一、选择题(30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3、一孕妇非孕期体质量50kg,该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大约为() A、4900ml-5000ml B、4000ml-4500ml C、3900ml-4000ml D、5900ml-6000ml E、3500ml-3900ml

4、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 A、子宫下段有压痛 B、两侧圆韧带极度紧张 C、血尿 D、产妇阵痛难忍 E、阴道流血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3500ml-4000ml 7、一产妇产前血常规WBC6.8×109/L HGB130g/L,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血常规WBC10.2×109/L HGB110g/L,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ml-800ml

妇产科产后出血培训课件

妇产科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 一、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二、病因及分类: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1)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的原因,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 ①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 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征、合并贫血、宫腔感染、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 ③子宫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手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等)。 (2)胎盘因素:按胎盘剥离状况可分为以下类型。①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②胎盘粘连或植入;③胎盘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较少见,严重时引起产后出血,需手术及时修补。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检查发现软产道撕裂伤时,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严重的先兆子痫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产妇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出血。三、诊断依据 (一)胎盘娩出前出血:胎儿娩出时或娩出后,即出现活动性鲜红色血液自阴道流出,多为软产道损伤所致,如有间断性流出暗红色血液,混有血块,胎盘娩出延迟,常属胎盘因素所造成,应迅速娩出胎盘。 (二)胎盘娩出后出血:查胎盘胎膜完整,触诊子宫体柔软,甚至轮廓不清,经按摩子宫后宫缩好转,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则为子宫收缩乏力;如果软产道无损伤,胎盘娩出完整,宫缩良好,仍有持续性阴道出血且血液不易凝固,应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需进一步做凝血功能的检查 四、产后出血估计:产后出血容易诊断,但目测出血量的估计往往偏少,常为实际出血量的一半。常见客观出血量的方法: 1. 称重法:将分娩后所用敷料称重减去分娩前敷料重量,为失血量(血液比重1.05g=1ml); 2. 容积法:用专用的产后接血容器,将所收集的血用量杯测量; 3. 面积法:将血液浸润的面积按10cm×10cm为10ml。 五、产后出血因素鉴别诊断: 1.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娩出后,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呈水袋状,按摩子宫或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出血量减少,是子宫收缩乏力与其他原因出血鉴别

产后出血试题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3、一孕妇非孕期体质量50kg,该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大约为() A、4900ml-5000ml B、4000ml-4500ml C、3900ml-4000ml D、5900ml-6000ml E、3500ml-3900ml 4、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 A、子宫下段有压痛??? B、两侧圆韧带极度紧张?? C、血尿 D、产妇阵痛难忍?????? E、阴道流血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3500ml-4000ml 7、一产妇产前血常规WBC6.8×109/L HGB130g/L,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血常规WBC10.2×109/L HGB110g/L,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ml-800ml B、800ml-1000ml0 C、1000ml-1200ml

妇产科护理课件

妇产科护理课件 导语:妇产科护理知识,可以帮助各位更好开展相关工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妇产科护理课件,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妇产科护理知识点【1】一、骨盆的组成及分界 (1)组成: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经关节、软骨及韧带连结而成。在骶骨与髂骨之间有骶髂关节,骶骨与尾骨之间有骶尾关节,两耻骨间借纤维软骨相连而形成耻骨联合。关节与耻骨联合周围均有韧带附着,其中以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和骶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较重要。 (2)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两侧髂耻线及骶骨岬上缘为界,将骨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称假骨盆(大骨盆),与产科关系不大;下称真骨盆(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又称骨产道。临床上检查骨盆主要是了解真骨盆的情况。 二、骨盆的平面及径线 为了便于理解分娩过程,将真骨盆分为三个假想平面。 (1)入口平面:即真假骨盆的分界面,呈横椭圆形,有四条径线。1)前后径:又称真结合径,自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骨岬上缘中点的距离,平均长11cm. 2)横径:为两侧髂耻线之间最长的距离,平均长l3cm. 3)斜径:左右各一,为一侧骶髂关节上缘至对侧髂耻隆起的距离,平均长12cm. (2)中骨盆平面(最小平面):呈纵椭圆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

两侧为坐骨棘,后在第4、5骶椎之间,此平面有两条径线。 1)前后径:自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第4、5骶椎之间的距离,平均ll.5cm. 2)横径: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平均长10cm. (3)出口平面:由两个在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形的顶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边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形顶点为骶尾关节,两边为骶结节韧带;共同底边为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平面有四条径线。1)前后径:自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的距离,平均长11.5cm. 2)横径:为两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又称坐骨结节间径,平均长9cm,是骨盆出口平面的重要径线。 3)前矢状径:自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距离,平均长6cm. 4)后矢状径:自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距离,平均长9cm.如出口横径稍短,后矢状径略长,二者之和相加大于l5cm时,胎头可利用后三角区娩出。 妇产科护理知识点【2】1、抬头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对角径 2、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硫酸镁。 3、妊高症降压首选肼屈嗪。 4、前置胎盘最特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禁止肝门指检。 5、胎盘早剥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的子宫出血。

2019年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附答案)

.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 (附答案) ( 2019.4.1 ) 一、选择题( 30 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产道裂伤 B 、胎盘剥离不全 C 、宫缩乏力 D 、胎盘植入 E 、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 ) A 、胎儿娩出 24h 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 400ml B 、胎儿娩出 24h 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 500ml C 、胎儿娩出 12h 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 400ml D 、胎儿娩出 12h 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 500ml E 、胎儿娩出 12h 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 ≥ 1000ml 3、一孕妇非孕期体质量 50kg ,该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大约为( ) A 、 4900ml-5000ml B 、 4000ml-4500ml C 、 3900ml-4000ml D 、 5900ml-6000ml E 、 3500ml-3900ml 4、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 A 、称重法或容积法 B 、休克指数法 C 、血红蛋白测定 D 、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 、监测体温法 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 ) A 、子宫下段有压痛 B 、两侧圆韧带极度紧张 C 、血尿 D 、产妇阵痛难忍 E 、阴道流血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 12 小时测心率 120 次 / 分,血压 90/52mmHg ,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 血量约为( ) A 、 500-1000ml B 、 1000ml-1500ml C 、 1500ml-2000ml D 、 2500ml-3000ml E 、 3500ml-4000ml 7、一产妇产前血常规 WBC6.8× 109/L HGB130g/L ,阴道分娩后 6 小时复查血常规 WBC10.2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汇总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 一、选择题(30 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A、胎儿娩出24h 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B 、胎儿娩出24h 内, 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C 、胎儿娩出12h 内, 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D 、胎儿娩出12h 内, 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E胎儿娩出12h 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 3、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4、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 小时测心率120 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3500ml-4000ml 5、一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 小时复查HGB62g/L,欲使该患者HGB达到80g/L, 应给该产妇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至少为() A、1.5U B、2.U C、3U D、4U E、5U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8 小时测心率100 次/ 分,血压116/73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500ml 7、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 A、预防性使用止血剂 B、加强产前保健 C、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D、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 E、预防性使用麦角新碱 8、某产妇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多时, 色暗红, 有凝血块, 可能出血原因是() A、软产道损伤 B、DIC C、子宫胎盘卒中 D、子宫收缩乏力 9、产后出血的一般处理包括() A、按流程进行求助和沟通 B、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 C、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 D、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E、交叉配血 10、不属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是() A、胎盘胎膜残留 B、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C、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 D、胎盘附着面血栓脱落 E、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感染或裂开 二、填空题(15 分) 1、产后出血的病因可分为 2、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 3、根据子宫破裂的原因,可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两类。 三、名词解释(10 分) 1、胎盘植入 2、活跃期延长及活跃期停滞 四、问答题(20 分):

妇产科产后出血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妇产科产后出血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根据护理部的部署要求,为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抢救快速反应能力,增强防范危险意识,。具体工作如下: 进行分组应急演练 1、根据科室人员进行分组,三人一组,分别有助产士一名、护士两名;每组均有一名高年资护士为组长。 2、产妇李丽于2016年5月16日下午15时30分顺利分娩一女活婴,产后1小时阴道出血量≥500ml,需开展紧急抢救。产房助产士立即通知医生、病房护士启动应急预案。 3、抢救配合:1、准备抢救用物(护士甲) 2、呼叫值班医生(护士乙) 3、助产士检查软产道(软产道无裂伤,宫底 脐上一指,子宫收缩乏力、质软),立即给予徒 手子宫按摩 4.开放第二道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宫缩剂应 用,完成给药(护士甲) 5. 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心电监 护示:心率10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8/60mmhg, 血氧饱和度90%(护士乙) 6、遵医嘱再次应用宫缩剂(护士甲) 7、遵医嘱给予加压输液(护士乙)

8、助产士和护士乙配合更换护理垫计算出血 量;助产士负责按摩子宫同时评估出血量 9、助产士于17时查体宫底在脐下二指、子宫收缩具体、质硬,阴道无明显活动性出血 10、心电监护示:心率88次/分,呼吸23 次/分,血压105/75mmhg, 血氧饱和度 98%(护士乙) 11、助产士和护士甲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2、护士乙整理用物,记录抢救过程 2、改进措施: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使每个人熟练复苏流程,知道专科用药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妇产科 2016年5月17日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产后出血应急管理方案

产后出血应急管理方案 【目的】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风险、及时处理和正确处理。我院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的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和流程。 【组织结构与职责】 产后出血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产后出血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医院产科急救的领导和指挥。 2、负责产科急救应急措施的重大决策。 3、制定产科急救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 4、建立与完善产科急救原则与流程。 5、组织协调产科急救工作。 6、组织预案演练和负责产科急救体系日常管理。 7、负责将会诊及抢救的危重孕产妇情况及时上报。 8、负责本院危重、疑难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9、根据孕产妇死亡及急救中诊治、抢救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指导落实。 产后出血应急保障措施: 1、医疗保障:妇产科负责实施医疗急救,应急办负责人员、物资协调,其他科室以妇产科工作为中心,协助医疗急救,保障药品、物资供应,做好妇产科急救的辅助检查准备。 2、通讯与交通保障:各小组成员确保24小时开机,听候调遣,应急办负责急救车辆调配。 3、物资保障:妇产科负责产科急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和保管;麻醉科负责麻醉急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和保管,检验科负责组织血源,药房负责急救应急药品供给,产房负责急救车内急救用品齐备。 4、制度保障:实行问责制,全院医护人员及急救应急专业小组成员须严格服从应急办调遣,对不听从调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医院予以相应处罚。 产后出血抢救小组成员职责、程序及应急预案 一、抢救小组组成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0)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者: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10-10 阅读2414 当前评论:0条我要评论字号:T|T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 kg) x7%×( 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常用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有:(1)称重法或容积法;(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3)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 Hg),见表2;(4)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出血量为400~500 ml。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值得注意的是,出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速度>150 ml/min;3 h内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50%: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

产后出血试题汇总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30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 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 3、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4、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 , 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 500-1000 B、10001500 C、15002000 D 25003000 E、35004000 5、一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62g,欲使该患者达到80g, 应给该产妇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至少为() A 1.5U B、2 C、3U D 4U E、5U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8小时测心率100次/分,血压116/73,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 500-1000 B、10001500

C、15002000 D 25003000 E、v 500 7、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 A、预防性使用止血剂 B、加强产前保健 C、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D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 E、预防性使用麦角新碱 8某产妇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多时,色暗红,有凝血块,可能出血原因是() A、软产道损伤 B、 C、子宫胎盘卒中 D子宫收缩乏力 9、产后出血的一般处理包括( ) A、按流程进行求助和沟通 B、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 C、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 D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E、交叉配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