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热力计算

汽油机热力计算
汽油机热力计算

(课程设计)用纸

摘要

通常由于汽油机具有转速高、重量轻、噪音小、易启动、造价低等特点。因此它在小客车、中小型货车和军用越野车及小型农用动力(喷粉、喷雾、插秧机)等方面广泛应用。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是学生掌握内燃机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汽油机三大计算(热力计算,动力计算和零件强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初步训练学生应用三大计算的结果,分析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零件强度及零件机构工艺性的能力。

关键词NJ70Q汽油机;热力计算;动力计算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目录

摘要I

第 1 章绪论 (2)

1.1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

1.2本课题研究的任务 (2)

第 2 章汽油机热力计算 (3)

2.1汽油机实际循环热力计算 (3)

2.1.1 热力计算的目的 (3)

2.1.2 热力计算的方法 (3)

2.1.2.1 确定汽油机的结构形式 (3)

2.1.2.2 原始参数的选择 (4)

2.1.2.3 燃料的燃烧化学计算 (8)

2.1.2.4 燃气过程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8)

2.1.2.5 压缩终点参数的确定 (9)

2.1.2.6 燃烧过程终点参数的确定 (9)

2.1.2.7 膨胀过程终点参数的确定 (10)

2.1.2.8 指示性能指标的计算 (10)

2.1.2.9 有效指标的计算 (11)

2.1.2.10 确定汽缸直径D和冲程S (11)

2.1.2.11 绘制示功图 (12)

2.1.2.12 绘制实际示功图 (14)

第 3 章NJ70Q汽油机动力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曲轴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机构惯性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绘制各负荷的曲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绘制合成力P=f(α)的曲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绘制P N=f(α),P L=f(α),T=f(α),K=f(α)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绘制主轴颈和曲柄销的积累扭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绘制曲柄销负荷极坐标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绘制曲柄销预磨损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 章绪论

1.1 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通常由于汽油机具有转速高、重量轻、噪音小、易启动,造价低等特点。因此它在小客车、中小型货车和军用越野车及小型农用动力(喷粉、喷雾、插秧机)等方面广泛应用。通过本课题的设计,是学生掌握内燃机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汽油机三大计算(热力计算,动力计算和零件强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初步训练学生应用三大计算的结果,分析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零件强度及零件机构工艺性的能力。

1.2 本课题研究的任务

1.选取适当的参数值,校核有效功率;

2.对所选机型进行热力和动力计算;

3.整理并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 章汽油机热力计算

2.1 汽油机实际循环热力计算

2.1.1 热力计算的目的

该方法是一种近似的、半经验的估计方法,它是根据热力计算公式,对内燃机各热力参数、指示参数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依赖于大量经验数据的选择是否恰当,它对内燃机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2 热力计算的方法

标定功率:[P e]=51.5 KW

标定转速:[n]=2800r/min

工况选择:标定工况

根据GB1105—74陆用内燃机

大气条件为:

大气压力:P0=100KPa

环境温度:T0=298K

相对湿度φ0=60%

2.1.2.1 确定汽油机的结构形式

1.选择汽油机

汽油机具有转速高、重量轻、噪音小、易启动、造价低等特点。因此它在小客车、中小型货车和军用越野车及小型农用动力(喷粉、喷雾、插秧机)等方面广泛应用。

2.冲程数τ的选择

内燃机按冲程分二冲程和四冲程内燃机,二冲程内燃机在单位时间内工作循环比四冲程内燃机多一倍,实际输出功率是四冲程内燃机的功率的1.5-1.8倍;二冲程必须组织扫气过程;运转较平稳、结构紧凑、轻巧。在汽油机上用二冲程,由于扫气的影响,使得经济性较差,因此仅在小型汽油机上有应用(如摩托车、摩托艇、喷雾机、割草机等)汽车上很少使用。本课题汽油机选择四冲程。

3.冷却方式的选择

通常内燃机有两种冷却方式:水冷式和风冷式(空气冷却)系统.由于水冷系统冷却

均匀,冷却强度高,运转噪音小,因此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农用、汽车发动机上大多是水冷系统.而风冷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内燃机重量较轻,不用冷却水,使用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对环境适应性强;热惯性小,暖机时间短,易起动等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热负荷高,工作噪音大,它仅在一些小型汽油机和摩托车上被广泛使用。在军用车辆和高原干旱地区使用的动力中也有应用。

因此NJ70Q汽油机冷却方式选用水冷系统。

4.气缸布置型式的选择

常见的气缸布置型式主要有立式、卧式和V型三种。

单列式发动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能满足一般要求,V型双列式发动机可缩短内燃机的长度,降低重心,有利于提高转速。

一般单列卧式发动机常用于农用内燃机,特别是单缸内燃机:单列立式常用于六缸以下的内燃机;V型双列式常用于八缸以上的内燃机;卧式对置式常用于大型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

根据设计要求和以上原因汽油机选择立式4缸布置型式。

5.燃烧室型式的选择

燃烧室的形式不仅关系到整机性能指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气缸盖和活塞顶的结构,其选型的主要依据是气缸直径,转速和使用要求。

对柴油机燃烧室的型式主要有直喷式(浅盆型、深坑型、球型)和分隔式、涡流室、预燃室)两大类五种型式。

对汽油机燃烧室的型式主要有侧置气门燃烧室(L型)(已趋于淘汰)和顶置气门燃烧室(楔形、浴盆形、碗形、半球形)。目前车用汽油机中几乎全部是采用顶置气门燃烧室。

根据该机型的设计要求汽油机选用半球形燃烧室。

2.1.2.2 原始参数的选择

根据NJ70Q汽油机的结构特点、用途、标定工况、使用环境等可选择某些原始参数。其具体选择步骤如下:

1.压缩比ε

压缩比ε是影响内燃机性能指标的重要结构参数,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内燃机的功率和经济性。

对汽油机ε的提高主要受爆燃的影响。表现为燃料的辛烷值、燃烧室形状及排放的限制,可以按下面的经验数据选择。 汽油机的辛烷值90-97

侧置气门燃烧室ε=6.2-7.0 顶置形燃烧室ε=8.0-9.0 小客车有汽油机ε=6.0-10 载重车用汽油机ε=6.5-8.0 预燃室燃烧室ε=18-22 该机型压缩比ε取8.0。 2.过量空气系数a ?

过量空气系数a ?是反映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完善程度及整机性能的一个指标。 对柴油机a ?大于1,在柴油机吸入气缸空气量一定条件下,a ?越小意味着气缸内混合气越浓,空气的利用率越高,发出的功率越大。应尽量减小a ?。在小型高速柴油机中a ?,的减小主要受燃烧完善程度的限制,在大型机增压柴

预燃室燃烧室a ?=1.2—1.6

油机主要受热负荷的限制。通常柴油机在标定工况时α的取值范围如下:

低速柴油机a ?=1.8—2.0 高速柴油机a ?=1.2—1.5 增压柴油机a ?=1.7—2.2

a ?值(在全负荷时)也可根据燃烧室的形状进行选择;

浅盆形燃烧室a ?=1.6—2.2 深坑形燃烧室a ?=1.4—1.7 球形燃烧室a ? =1.3—1.5 涡流室燃烧室a ?=1.3—1.6

对于汽油机整个运行过程中,可遇到a ?<1和a ?>1的所有情况,在全负荷时a ?的取值范围: a ?=0.85-1.1.通常选定标定工况时a ?<1和a ?>1. 该机型过量空气系数a ?=0.9。 3.残余废气系数φr

残余废气系数φr 值的的大小,反映气缸中残余废气量的多少。其值主要与压缩比、排气终点参数(Pr ,Tr )、气门重叠角及是否扫气有关。当Pr/Tr 比值增大φr 减小时,废气的

密度和燃烧室所占容积比例都增加,φr值便随之增大;组织扫气与不组织扫气相比,φr值降低;气门重叠角增大时,φr值降低。

通常汽油机压缩比小,气门重叠角较小,且不组织扫气;

四冲程汽油机:φr=0.06~0.16,

该机型残余废气系数φr取0.09。

4.进气温升ΔT

新鲜充量在进入气缸的过程中,受到高温零件加热和充量动能转化为热能的影响。使新鲜冲量得到ΔT的温升,引起进气温度的提高。

四冲程汽油机:ΔT=0~40℃,

该机型进气温升ΔT取10℃。

5.热量利用系数ζZ

热量利用系数ζZ是Z点(显著燃烧终点)时刻的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利用系数。它是用以反映实际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完善、通道节流、高温分解和传热等损失程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数值主要受到内燃机燃烧品质的影响。凡是能改善燃烧过程、减少传热损失的因素一般都有利于ζZ的提高。如转速的提高,促使过后燃烧增强,ζZ减小;采用分隔式燃烧室的柴油机,具有较大的传热损失,ζZ比直喷式柴油机的小;增压后,燃烧产物的高温分解现象减少,ζZ可提高。

汽油机:ζZ=0.85~0.95,

该机型热量利用系数ζZ取0.9。

6.示功图丰满系数

i

φ是把实际循环中的时间损失和部分换气损失在理论循环中给予考虑。此值越小,表i

φ的数值与转速、排气提前角、供油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等示时间损失和换气损失越大。

i

φ越小。

因素有关。上述因素的数值越大,则

i

φ=0.92~0.97,

示功图丰满系数范围:

i

φ取0.95。

该机型示功图丰满系数

i

7.机械效率ηm

机械效率ηm是评定内燃机指示功率转换为有效功率的有效程度。

: 四冲程车用汽油机ηm=0.80~0.90,

该机型机械效率ηm取0.80。

8.平均多变压缩指数n'

平均多变压缩指数n'主要受工质与气缸壁间热交换及工质泄漏情况的影响。凡是使缸壁传热量及气缸工质泄漏量减少的因素均使n'提高。

当内燃机转速提高时、热交换的时间缩短、向缸壁传热量及气缸工质泄漏量减少,则n'增大。当负荷增加、采用空冷、采用大气缸直径时、气缸温度升高、相对传热量损失减小、则n'增大。此外提高ε和进气终点温度,则n'减小。

汽油机:n'=1.32~1.38,

该机型平均多变压缩指数n'取1.34。

9.平均多变膨胀指数n"

平均多变膨胀指数n"主要取决于后燃的多少、工质与气缸壁间的热交换及泄漏情况。凡是使后燃增加、传热损失减小、漏气量减小的因素均使n"减小。通常保持n"较高值可提高循环效率和内燃机工作可靠性。

当转速增加时,后燃增加、传热损失和漏气量减小,则n"减小;负荷增大时,后燃增加,则n"减小;气缸尺寸增大时,传热损失和漏气量减小,则n"减小。

汽油机:n"=1.20~1.28,

该机型平均多变膨胀指数n"取1.24。

2.1.2.3 燃料的燃烧化学计算

表2-1 选择燃料的有关参数

1.理论空气量L 0的计算21.0/)32

4

12

(0

0g g g L H

c

-

+= 0L =2.0/)04/145.012/8555.0(-+ 1

=0.512 kmol /kg (2-1) 2.理论分子变化系数μ0的计算

μ0=()[])

/1./(/14/121.0100r a r h a m l m g l +-+-+??

(2-2)

=1+)11015121.09.0/(}11014145.0512.01.021.0{÷+?÷-÷+?? =2.203

3.实际分子变化系数μ的计算

0()/(1)r r μμφφ=++ (2-3)

=(2.203+0.09)/(1+0.09)

=1.046

4 不完全燃烧而引起的热量损失Hu ?计算 )1(61100a u H ?-=?=6110 2.1.2.4 燃气过程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1.进气终点压力P a 的确定

四冲程车用汽油机:P a =(0.80~0.90)P 0, 该机型进气终点压力P a 取0.90P 0。

2.排气终点压力P r 和温度T r 的确定

四冲程汽油机:P r =(1.05~1.15)P 0,T r =900~1100K , 该机型排气终点压力P r 取1.05P 0 =105KP a 温度T r 取900K 。 3.进气终温度T a 的计算

()/(1)

a s r r r T T T T φφ=+?++ (2-5)

=(298+10+0.09×900)/(1+0.09) =357K

四冲程车用汽油机:T a =340~380K , 所以计算结果合适。 4.充气效率ηv 的计算

(1)(1)a s

a s r P T T P νεηεφ=

-+

(2-6)

=0.788

四冲程汽油机(顶置气门):ηv =0.75~0.85, 所以计算结果合适。 2.1.2.5 压缩终点参数的确定

'

n c a P P ε= (2-7)

=1.46MPa

11

n c a T T ε-= (2-8)

=723.576K

车用汽油机:P c =0.8~2MP a ,T c =600~750K , 所有计算结果基本合适。 2.1.2.6 燃烧过程终点参数的确定 1.终点压力P Z 及压力升高比λ确定 汽油机选取λ值

汽油机的λ=2.0~4.0取λ=4.0在由下式计算P Z

c z P P λ= (2-9)

=1.46×4.0

=5.84MP a

汽油机:P z =3~6.5MP a ,λ=2.0~4.0 所以计算结果合适。 2.终点温度T Z 的确定

T Z =2200K (2-10)

一般汽油机T Z =2200~2800K 符合要求。

3.初期膨胀比的计算

汽油机1//===C Z c z T T V V λμρ 2.1.2.7 膨胀过程终点参数的确定 1.后期膨胀比δ的计算

ρεδ==z

b V V =8.0 (2-10)

2.膨胀终点压力P b 温度T b 的计算性能指标的计算

P b =P z /δn"=0.443M P a (2-13)

T b =T z /δn"= 1335.76K (2-14)

汽油机P b =0.3~0.6MP a T b =1200~1400K 上述结果符合要求。 2.1.2.8 指示性能指标的计算 1.平均指示压力P i

()()"1'1111'1111"1'1c i n n P P n n λρλρεδε--??

????=

-+--- ? ???---?????

?

(2-15)

=0.712MPa

P i =P'i i φ=0.677MP a (2-16)

P'i 理论平均指示压力

2.指示热效率ηi

08.314

a s

i mi u s v

l T P H P φηη= (2-17)

=0.33

63.610/()i u i b H η=?? (2-18)

=247.93 g/(kw·h)

四冲程汽油机:i b =344~218 g/(kw.h), 所以计算结果合适。

2.1.2.9 有效指标的计算 1.平均有效压力me P

me mi m P P η= (2-19)

=0.802MP a

四冲程小客车用汽油机:me P =0.65~1.20MP a , 所以计算结果合适。 2.有效热效率ηe

.

08.044.0=?==m

i e ηηη (2-20)

=0.246 3.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6

3.610/()e u e b H η=?? (2-21)

=309.92(g/kw·h) 四冲程汽油机b e =270~410g/(kw.h), 所以计算结果合适。

2.1.2.10 确定汽缸直径D 和冲程S

1.由设计任务书给定的标定功率求单缸排量V h

'30

/()h e m e V P i n P τ=?? (2-22) =0.459L

2.选取冲程缸径比S/D

汽车用汽油机:S/D 在0.75~1.2之间 m C =8.5~12.5, 该机型冲程缸径比S/D 取1.19 m C =10。

3.确定缸径D 和冲程S

[

]

[]

mm

D S V D h

110)1.114.3/(15.14)

//(43

131''

=??=?=π (2-23)

=89.7mm

经圆整D=90mm

S=D·S/D=72mm (2-24) 4.按实际D 和S 求单缸排量V h

D S V h 15

.14/11.014.3121.04

/2

2=??=??=π (2-25)

=0.458L

5.校核有效功率e P

/(30)e h me P V i P n τ=?? (2-26)

=51.4KW

|[]|

e e e

P P P - (2-27) =0.178%<1%

所以以上计算结果正确。 2.1.2.11 绘制示功图

1.计算单缸排量V h 及各终点容积:V a 、V c 、V z 、V b

V h =0.458L

V V h c 07

.0)

117/(15.1)1/(=-=-=ε (2-28)

=0.0654L

V V V c

b a 22

.107.017=?===ε (2-29)

=0.5232L V V b z 08

.05

.15/22.1/===δ (2-30)

=0.5232/8

=0.0654 L

2.计算压缩线ac 上任意x 点的气缸容积V cx 和压力P cx

方法一: '

)/(n cx a a cx V V p p = Va 为0点 (2-31)

表2-2 压缩线上取点

3.计算膨胀线zb 上任意x 点的气缸容积V bx 和压力P bx

"

)/(n bx z z b V V p p = Vz 为0点 (2-32)

表2-3 膨胀线上取点

圆滑理论示功图,并根据P r 、Vc画出进、排气过程曲线,得到实际示功图[8]。

此次在NJ70Q汽车汽油机的结构设计过程中,使我熟悉了内燃机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也遇到了课堂上没有遇到和忽视的问题时,当无法理解时,得到了刘老师,吴老师,马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经过;刘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探讨,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熟悉了内燃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冶金加热炉设计工作手册.1

冶金加热炉设计工作手册. 作:编委会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1年出版 16开 精装1本 光盘:0 定价:328元 优惠:180元 .. 详细:.......................................... ............

.......................................... ............ 冶金加热炉设计工作手册 第一篇冶金工厂加热炉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第一章加热炉的初步设计 第一节设计前的原始资料 第二节加热炉炉型的确定 第三节加热炉燃料的确定 第四节加热炉燃烧装置的确定 第五节预热装置的选择及安装 第六节鼓风系统和排烟系统 第七节炉子水冷系统的确定 第八节加热炉钢结构 第九节加热炉机械和自动调节 第一节绘制加热炉炉型示意简图 第二章加热炉的工艺计算和设计 第一节燃料燃烧计算

第二节加热炉的热制度 第三节钢坯加热温度和时间的计算 第四节炉子数量和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五节炉体筑炉材料确定 第六节力口热炉炉衬的设计 第七节钢架结构的设计 第八节炉子热平衡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第九节燃烧装置的计算 第十节预热装置的计算 第十一节煤气(空气)管道和烟道的设计 第二篇钢铁厂加热炉设计实例 第三章120t/h步邂釉肋口热炉设计实例 第一节步进梁5勒口热炉设计基本情况 第二节步进梁5肋口热炉设计说明 第三节步进梁式加热炉及其附属设备的工艺性能 第四节步进梁式加热炉各结构说明 第六节图例 第四章15t/h推钢式连续加热炉设计实例 第—节加热炉炉型的选择 第二节燃料燃烧计算 第三节卿劾燃时间的计算 第四节炉子卸》Rl寸的决定及有关的J计嘴标 第五节热平衡计算及燃料消耗量的确定 第六节燃烧系统的设计 第七节烟道的设计

工程热力学的公式大全

工程热力学公式大全 1.梅耶公式: R c c v p =- R c c v p 0''ρ=- 0R MR Mc Mc v p ==- 2.比热比: v p v p v p Mc Mc c c c c ===''κ 1-= κκR c v 1 -=κnR c p 外储存能: 1. 宏观动能: 221mc E k = 2. 重力位能: mgz E p =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系统总储存能: 1.p k E E U E ++= 或mgz mc U E ++ =221 2.gz c u e ++=22 1 3.U E = 或u e =(没有宏观运动,并且高度为零) 热力学能变化: 1.dT c du v =,?=?2 1dT c u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2.)(12T T c u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

3.102000121221t c t c dt c dt c dt c u t vm t vm t v t v t t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 4.把()T f c v =的经验公式代入?=?2 1dT c u v 积分。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 5.∑∑====+++=n i i i n i i n u m U U U U U 1121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等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之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热力学能与其质量的乘积。 6.?-=?21pdv q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7.q u =?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 8.?=?21pdv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 9.0=?U 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程。 10.W Q U -=? 适用于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1、w q u -=? 适用于1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2、pdv q du -=δ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13.pv h u ?-?=? 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 焓的变化: 1.pV U H += 适用于m 千克工质 2.pv u h += 适用于1千克工质 3.()T f RT u h =+=

600MW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计算

超临界压力600MW 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在额定工况下的热经济指标计 机组型号:N600-24.2/566/566 汽轮机型式:超临界、单轴、三缸(高中压合缸)、四排汽、一次中间再热 凝汽式 蒸汽初参数:MPa p 2.240=,5660=t ℃;MPa p 51546.00=?, 再热蒸汽参数:冷段压力MPa p in rh 053.4=,冷段温度5.303=in rh t ℃;热段压 力MPa p out rh 648.3=,热段温度0.566=out rh t ℃;MPa p rh 4053 .0=?, 排汽压力:kPa p c 4.5= (0.0054MPa ) 抽汽及轴封参数见表1。给水泵出口压力MPa p pu 376.30=,凝结水泵出压 力为MPa 84.1。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分别取为99.0=m η,988.0=g η。 汽动给水泵用汽系数pu α为0.05177 表1 N600-24.2/566/566型三缸四排汽汽轮机组回热抽汽及轴封参数

解: 1.整理原始资料 (1)根据已知参数p 、t 在s h -图上画出汽轮机蒸汽膨胀过程线,得到新 汽焓等。0.33960=h kg kJ ,82.2970=in rh h kg kJ ,2425.3598=out rh h kg kJ , 9.62782.29702425.3598=-=rh q kg kJ 。 (2)根据水蒸汽表查的各加热器出口水焓wj h 及有关疏水焓'j h 或d wj h ,将机 组回热系统计算点参数列于表2。

图1 超临界压力600MW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机组蒸汽膨胀过程线

加热炉热工检测方案

井口加热炉热工检测方案 一、项目来源 根据胜利油田采油工程处部署,对胜利油田在用的各厂家的各种类型井口加热炉进行热效率测试。本次测试工作由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监测站承担。 二、检测目的: 检测加热炉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加热炉的热效率。 三、依据标准: SY/T6381-1998 加热炉热工测定 SY/T6275-1997 石油企业节能检测综合评价方法 四、测试基本检测方法及测试数量 4.1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采用正平衡法与反平衡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当现场不满足正平衡测试条件时,则以反平衡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正平衡法:通过直接测量加热炉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而计算出效率的方法。 反平衡法:通过测定加热炉各项热损失而计算出效率的方法。 4.2测试数量 因本次需测试的加热炉数量众多,故采取抽样测试的方式进行,抽测比例不低于30%。具体按各厂家加热炉(包括各种型号的加热炉)数量的30%进行。 五、测试工况要求: 1 、时间要求: (1)、测试应在加热炉热工况稳定和燃烧调整到测试工况1h后开始进行。 (2)、测试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h,烟气成分和排烟温度每隔15min读数记录数据一次。 2 、燃料要求:测试时加热炉所用燃料应符合加热炉设计要求。 3 、加热炉液位要求:测试结束时,加热炉液位应与测试开始时保持一致。 4 、加热炉负荷应在符合工艺要求(被加热介质出口温度达到外输要求)的工况。 七、测试项目 主要测试项目如下: 1)液体燃料元素分析、低位发热量、密度、含水量; 2)燃料消耗量; 3)燃烧器前燃油(气)压力; 4)燃烧器前燃油(气)温度; 5)被加热介质流量; 6)被加热介质密度; 7)被加热介质含水量; 8)加热炉进口、出口介质温度; 9)加热炉进口、出口介质压力; 10)排烟温度; 11)排烟处烟气成分分析; 12)入炉空气温度; 13)炉体外表面温度; 14)当地大气压力; 15)环境温度;

工程热力学的公式大全

5.梅耶公式: R c c v p =- R c c v p 0''ρ=- 0R MR Mc Mc v p ==- 6.比热比: v p v p v p Mc Mc c c c c ===''κ 1-= κκR c v 1 -=κnR c p 外储存能: 1. 宏观动能: 221mc E k = 2. 重力位能: mgz E p =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系统总储存能: 1.p k E E U E ++= 或mgz mc U E ++ =221 2.gz c u e ++=221 3.U E = 或u e =(没有宏观运动,并且高度为零) 热力学能变化: 1.dT c du v =,?=?2 1dT c u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2.)(12T T c u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 3.102000121221t c t c dt c dt c dt c u t vm t vm t v t v t t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

4.把()T f c v =的经验公式代入?=?2 1dT c u v 积分。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 5.∑∑====+++=n i i i n i i n u m U U U U U 1121Λ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等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之和,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热力学能与其质量的乘积。 6.?-=?21pdv q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7.q u =?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 8.?=?21pdv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 9.0=?U 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程。 10.W Q U -=? 适用于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1.w q u -=? 适用于1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2.pdv q du -=δ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13.pv h u ?-?=? 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 焓的变化: 1.pV U H += 适用于m 千克工质 2.pv u h += 适用于1千克工质 3.()T f RT u h =+= 适用于理想气体 4.dT c dh p =,dT c h p ?=?2 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

600MW汽轮机汽水热力计算

第三章 热力分析 3.1汽轮机主要参数 汽轮机类型:600-24.2/566/566 蒸汽初参数 ;024.2p MPa =, 0566t =.0℃ 再热蒸汽参数:冷段压力 4.33in rh p MPa =,冷段温度314.9in rh t =℃: 热段压力 3.90out rh p MPa =,热段温度566.0out rh t =℃。 排气压力:0.00490c p MPa = 。 抽汽及轴封参数见表3-1和表3-2。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分别取为0.99m η=、 0.988g η=。 表3-1 项目 单位 各 段 回 热 抽 汽 参 数 加热器编号 —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抽汽压力 j p MPa 5.62 4.33 2.31 1.16 0.438 0.128 0.0619 0.0237 抽汽温度j t ℃ 349.2 314.9 483.9 379.6 261.3 139.8 86.8 63.8 表3-2 项 目 单 位 1sg α 2sg α 3sg α 来 源 高压杆漏汽 低压缸后轴封 漏汽 高中压缸之间漏汽 轴封汽量sg α 0.0006339 0.001038 0.00007958 轴封汽比焓sg h kJ/kg 3396.0 2753.7 2993.7 去 处 H8 SG H2

原则性热力系统图3-1如下: 图 3-1 3.2热平衡法 热平衡式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吸热量=放热量×h η,h η为加热器的效率;另一种方法是流入热量=流出热量。为了在同一系统计算中采用相同的标准,应采用统一的,h η故热平衡式的写法,在同一热力系统计算中也采用同一个方法。 拟定热平衡式时,最好根据需要与简便的原则,选择最合适的热平衡范围。热平衡范围可以是一个加热器或数个加热器,乃至全部加热器,或包括一个水流混合点与加热器组合的整体。 3.2.1 整理原始资料

6135型柴油机热计算及结果

附录一6135型柴油机热计算及结果 试对6135型柴油机标定工况进行实际循环热计算 已知条件为: 型号: D6135 型式: 四冲程,水冷,直列直喷式燃烧室 缸数: i=6 气缸直径: D=135mm 活塞行程: S=140mm 排量: 12L 转速: n=1500r/min 压缩比: ε=17 最大功率: P e =130PS 总功率曲线最低燃油消耗率 165g/P s ?h 起动方式 电起动 1. 参数选择 根据类似柴油机的实验数据和统计资料,结合本柴油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定: (1)过量空气系数: a φ=1.65 高速非增压额定工况的过量空气系数,一般均推荐1.6-1.9(直接喷射式),选择的原因如下: (a )有利于燃烧过程迅速地完成,增加燃烧产物中的二原子气体含量,可以获得很大的绝热压缩与膨胀指数,减少排气热损失,增加发动机的经济性。 (b )在充气状态良好的状态下采用较大的过量空气系数,可以降低主要零件的热负荷,特别是活塞组的热负荷,有利于整机的可靠性以及耐久性。 (c )较大的过量空气系数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升功率和平均指示压力。 (2)压缩过程起始压力: Pa=0.9 (kg/cm 2 ) 一般推荐Pa=(0.85-0.9)P 0,取Pa=0.9P 0 (3)空气进入气缸的加热温升:T ?=10C ? 非增压高速柴油机T ?一般推荐(10-20)C ?,本参数实现的条件。 (a ) 进气管和排气管分置柴油机的两侧,在进气管的外侧包上隔热材料,减少 排气管对进气管中的空气的影响: (b ) 在机体和进气管中间加上隔热板,减少机体本身的散热对进气管的加热。 (4)最高燃烧爆发压力:Pz=76(kg/cm 2 ) 采用较高燃烧爆发压力的原因: ω型燃烧室燃烧压力,据经验非增压直喷式四冲程柴油机为60-90 (kg/cm 2 ) (5)Z 点的热量利用系数:z ξ=0.75

(完整版)加热炉计算

4.加热炉的计算 管式加热炉是一种火力加热设备,它利用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烟气作为热源,加热在管道中高速流动的介质,使其达到工艺规定的温度,保证生产的进行。在预加氢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以达到反应温度。预加氢的量较小,因此采用圆筒炉。主要的参数如下: 原料:高辛烷值石脑油; 相对密度: 20 40.7351 d = 进料量:62500/kg h 入炉温度:I τ=350C o ; 出炉温度:o τ=490C o ; 出炉压强:2 15/kg cm 气化率: e=100%; 过剩空气系:α:辐射:1.35 对流段:1.40 燃料油组成: 87%,11.5%,0.5%,1%C H O W ==== 加热炉基本参数的确定 4.1加热炉的总热负荷 查《石油炼制工程(上)》图Ⅰ-2-34可知,在入炉温度t1=350℃,进炉压力约15.0㎏/㎝2条件下,油料已完全汽化,混合油气完全汽化温度是167℃。 原料在入炉温度350C o ,查热焓图得232/i I kJ kcal = 原料的出炉温度为490C o ,查热焓图得377/v I kcal kg =。 将上述的数值代入得到加热炉的总热负荷 Q = m[eIV+(1-e)IL-Ii]

=[1377232]62500 4.184?-?? 37917500/kJ h = 4.2燃料燃烧的计算 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水为气态时计算出的热值称为低热值,以Ql 表示。在加热炉正常操作中,水都是以气相存在,所以多用低热值计算。 (1) 燃料的低发热值 1Q =[81C+246H+26(S-O)-6W] 4.184? =[8187+24611.5+26(0-0.5)-61] 4.184????? 41241.7/(kJ kg =燃料) (2) 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0 2.67823.2C H S O L ++-= 2.6787811.500.52 3.2?+?+-= 13.96kg =空气/kg 燃料 (3) 热效率η 设离开对流室的烟气温度 s T 比原料的入炉温度高100C o ,则 350100450s T C =+=o 由下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 100L I q q η=--, 取炉墙散热损失 , 1 0.05L L q q Q = =并根据α和s T 查相关表,得烟气出对流室时 带走的热量123% L q Q =, 所以 1(523)%72%η=-+= (4) 燃料的用量 1379175001277/0.7241241.7 Q B kg h Q η= ==?;

工程热力学的公式大全

5.梅耶公式: R c c v p =- R c c v p 0''ρ=- 0R MR Mc Mc v p ==- 6.比热比: v p v p v p Mc Mc c c c c = = = ''κ 1-= κκR c v 1 -=κnR c p 外储存能: 1. 宏观动能: 2 2 1mc E k = 2. 重力位能: mgz E p =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系统总储存能: 1.p k E E U E ++= 或mgz mc U E ++=2 21 2.gz c u e ++=22 1 3.U E = 或 u e =(没有宏观运动,并且高度为零) 热力学能变化: 1.dT c du v =,?=?2 1dT c u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2.)(12T T c u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 3.10 20 121 2 2 1 t c t c dt c dt c dt c u t vm t vm t v t v t t v ?-?=-==????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

4.把 ()T f c v =的经验公式代入?=?2 1 dT c u v 积分。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 5.∑∑====+++=n i i i n i i n u m U U U U U 1 1 21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等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之和,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热力学能与其质量的乘积。 6.?-=?2 1pdv q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7.q u =?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 8.?=?21 pdv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 9.0=?U 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程。 10.W Q U -=? 适用于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1.w q u -=? 适用于1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2.pdv q du -=δ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13.pv h u ?-?=? 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 焓的变化: 1.pV U H += 适用于m 千克工质 2.pv u h += 适用于1千克工质 3.()T f RT u h =+= 适用于理想气体 4.dT c dh p =,dT c h p ?=?2 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

1.加热炉工艺计算软件FRNC5使用入门剖析

1.F RNC-5软件的引进与使用概况 中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若干设计院(石化工程公司)从1997年开始引进了多套美国PFR公司的通用加热炉工艺计算软件FRNC-5。此软件在加热炉工艺计算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发挥了重大作用。 美国PFR公司全称为PFR工程系统公司(PFR Engineering System,Inc )。公司设在美国洛杉矶,创建于1972年1月,从事热力学系统设计分析和人员培训。该公司的软件产品拥有六十多个用户,遍布六大洲的十五个以上的国家。其中FRNC-5PC软件有二十年以上的使用经验。 本软件可以优化加热炉设计,并可对现有加热炉进行操作分析、加强管理,是一个较为优秀的软件。 2.F RNC-5软件功能与特点 2.1 软件应用范围 本程序可用于炼油、石油化工及热电联合等装置中大多数火焰加热炉及水管锅炉的性能模拟及效率预测。程序采用经过证明了的技术,通过综合迭代,将工艺物流模拟、传热和压力降计算等过程组合在一起。 程序沿物流及烟气流程,逐个管组逐个炉段严格迭代求解,能精确确定加热炉的工艺参数。计算中还指明不利操作状态,如发出炉膛正压、管壁和扩面元件超温、超临界流动以及酸露点腐蚀等警告信息。 程序会算出与显示加热炉的以下工艺参数或不利操作状态: (1)加热炉总热负荷、总热效率,辐射室热负荷 (2)辐射室出口温度(桥墙温度)与烟囱入口处温度 (3)辐射和对流热强度的均值和峰值 (4)辐射段遮蔽段和对流段中所有管组的管壁金属温度和翅片尖端温度的峰值和均值(5)两相流流型及沸腾状态的确定 (6)管内两相流的传热和压降 (7)管外传热和阻力 (8)“阻塞”、“干锅”或“冷端”腐蚀的可能性 2.2 适用的加热炉类型 (1)常减压装置加热炉 (2)铂重整、铂铼重整和强化重整等装置加热炉 (3)重沸炉和过热炉 (4)一氧化碳加热炉和锅炉 (5)脱硫装置原料预热炉 (6)焦化炉和减粘加热炉 (7)润滑油蒸馏和蜡油加热炉

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

《工程热力学》 沈维道主编 第四版 课后思想题答案(1~5章) 第1章 基本概念 ⒈ 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⒉ 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 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b e p p p =+ ()b p p >; b v p p p =- ()b p p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⒌ 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⒍ 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这便是经验温标的根本缺点。 ⒎ 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分两种不同情况: ⑴ 若系统原本不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各部分间存在着不平衡势差,则在不平衡势差的作用下,各个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系统的状态将发生变化。例如,将一块烧热了的铁扔进一盆水中,对于水和该铁块构成的系统说来,由于水和铁块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别,起初系统处于热不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需外界给予系统任何作用,系统也会因铁块对水放出热量而发生状态变化:铁块的温度逐渐降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最终系统从热不平衡的状态过渡到一种新的热平衡状态; ⑵ 若系统原处于平衡状态,则只有在外界的作用下(作功或传热)系统的状态才会发生变。 ⒏ 图1-16a 、b 所示容器为刚性容器:⑴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 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若突然抽去隔板,气体(系统)是否作功? ⑵设真空部分装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一块, 问气体(系统)是否作功? ⑶上述两种情况从初态变化到终态,其过程是否都可在P-v 图上表示? 答:⑴;受刚性容器的约束,气体与外界间无任何力的作用,气体(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⑵ b 情况下系统也与外界无力的作用,因此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汽轮机火用分析方法的热力系统计算

汽轮机火用分析方法的热力系统计算 前言 在把整个汽轮机装置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单元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微弱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单元。这种引起某单元变化的因素叫做“扰动”。也就是说,某单元局部参量的微小变化(即扰动),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反弹”,但是它不会引起系统所有参数的“反弹”。就汽轮机装置系统而言,系统产生的任何变化,都可归结为扰动后本级或邻近级抽汽量的变化,从而引起汽轮机装置系统及各单元的火用损变化。因此,在对电厂热力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时,仅计算出某一工况下各单元火用损失分布还是不够的,还应计算出当某局部参量变化时整个热力系统火用效率变化情况。 1、火用分析方法 与热力系统的能量分析法一样,可以把热力系统中的回热加热器分为疏水放流式和汇集式两类(参见图1和图2),并把热力系统的参数整理为3类:其一是蒸汽在加热器中的放热火用,用q’表示;其二是疏水在加热器中的放热火用,用y 表示;其三是给水在加热器中的火用升,以r’表示。其计算方法与能量分析法类似。

对疏水式加热器: 对疏水汇集式加热器: 式中,e f、e dj、e sj分别为j级抽汽比火用、加热器疏水比火用和加热器出口水比火用。1.1 抽汽有效火用降的引入 对于抽汽回热系统,某级回热抽汽减少或某小流量进入某加热器“排挤”抽汽量,诸如此类原因使某级加热器抽汽产生变化(一般是抽汽量减少),如果认为此变化很小而不致引起加热器及热力系统参数变化,那么便可基于等效焓降理论引入放热火用效率来求取某段抽汽量变化时对整个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为便于分析,定义抽汽的有效火用降,在抽汽减少的情况下表示1kg排挤抽汽做功的增加值;在抽汽量增加时,则表示做功的减少值;用符号Ej来表示。当从靠近凝汽器侧开始,研究各级抽汽有效火用降时,Ej的计算是从排挤l kg抽汽的火用降(e j-e c)ηej中减去某些固定

195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

图1,计算结果;

图2,P-V图 图3,P-Φ图

图4,P-φ图 图5,h-Φ图

图6,活塞温度图

程序代码: Option Explicit Dim n, nn, pr, po As Single Dim tr, pa, s, d, vh, kkk As Single Dim pab, e, paa, pad, pac As Single Dim tt, T, yy, fa, X, Y, ta As Single Dim nv, n1, tc, jx, pc, fx As Single Dim l, vc, Va, gc, gh, g0 As Single Dim vcx, r, lo, A, mt, m1, m2, u0, u As Single Dim khu, cv1, cv2, tz, ccc, hu, qq, aaa, bbb As Single Dim l8, n2, pz, H, tb, pi1, pi, φx, φ, p As Single Dim fi, pm, nm, ni, gi, ne, pe, ge, nne, i, v, pb, pcx, vbx, pbx As Double Dim aa(50), ylsgb As Single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Picture1.Cls Picture1.ForeColor = vbGreen Picture1.DrawWidth = 1.5 Picture1.Scale (-0.1, 99)-(1, -10) Picture1.Line (0, 0)-(0, 95) 'y轴 Picture1.Line (0, 0)-(0.95, 0) 'x轴 Picture1.Line (0.93, 1)-(0.95, 0) Picture1.Line (0.93, -1)-(0.95, 0) Picture1.Line (0.015, 94)-(0, 95) Picture1.Line (-0.015, 94)-(0, 95) For i = 1 To 9 Step 1 Picture1.Line (0, i * 10)-(0.015, i * 10) Picture1.Line (0.1 * i, 0)-(0.1 * i, -1) Picture1.CurrentX = -0.1: Picture1.CurrentY = 10 * i + 3: Picture1.Print i * 10

步进式加热炉设计计算模板

2 10 步进式加热炉设计计算 2.1 热工计算原始数据 (1) 炉子生产率:p=245t/h (2) 被加热金属: 1) 种类:优质碳素结构钢(20#钢) 2) 尺寸:250 >2200 >3600 (mm )(板坯) 3) 金属开始加热(入炉)温度:t 始=20r 4) 金属加热终了(出炉)表面温度:t 终=1200C 5) 金属加热终了(出炉)断面温差:t < 15C (3) 燃料 1) 种类:焦炉煤气 2) 焦炉煤气低发热值:Q 低温=17000kJ/标m 3 3) 煤气不预热:t 煤气=20 °C 表1-1焦炉煤气干成分(%) ⑷ 出炉膛烟气温度:t 废膛=800C ⑸空气预热温度(烧嘴前):t 空 =350 C 2.2燃烧计算 2.2.3 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 c 1 1 m L o 4.76 —CO -H 2 (n —)C n H m 2 2 4 把表2-1中焦炉煤气湿成分代入 1 1 3 3 3 -H 2S O 2 2 2 3 3) 10 (m /m )

L0 4.76 8.7939 険5741 2 24?8184 3 2?8336。碍 2 10 =4.3045m3/m3

V n V CO 2 V H 2O V N 2 V O 2 224计算实际空气需要量Ln 查《燃料及燃烧》,取n=1.1代入 L n nL o 1.1 4.3045 4.7317 标 m 3/标 m 3 实际湿空气消耗量 L n 湿(1 0.00124g) nL o =(1 0.00124 18.9) 4.7317 =6.0999 标 m 3/标 m 3 2.2.5计算燃烧产物成分及生成量 V c°2 (CO nC n H m CO 2) 100 1 79 1.2702 丄 79 4.7317 100 100 =3.7507 标m 3/标m 3 V 02 (L n L 0)标 m /标 m 100 21 4.7317 4.3045 100 =0.0897 标 m 3/标 m 3 燃烧产物生成总量 (56.5741 2 1 24.8184 2 2.8336 2.2899) 100 0.00124 18.9 4.7317 标m 3/标m 3 标m 3/标m 3 (24.8184 8.7939 2 2.8336 3.0290) 1 100 =0.4231 标 m 3/标 m 3 V H 2O (H 2 m C H n m 2 H 2S H 2O) 1 100 0.00124gL n 标 m 3/标 m 3 V N 2 N 2 100 100 Ln 标说标 m =1.2526

【良心出品】工程热力学计算练习题和证明题

工程热力学计算练习题 1、设工质在K T H 1200=的恒温热源和K T L 300=的恒温冷源间按热力循环工作,已知吸热量为150kJ ,求热效率和循环净功。 2、5kg 氧气初态为p 1=0.8MPa 、T 1=800K ,经可逆定压加热过程达到1200K 。设氧气为理想气体,比热容为定值,摩尔质量M =32×10-3kg/mol ,试求氧气终态的体积V 2、热力学能变量ΔU 、焓变量ΔH 、 熵变量ΔS 。 3、有人设计一台循环装置,在温度为1100K 和350K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且能输出净功1250kJ ,而向冷源放热500kJ 。试判断该装置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4、空气流经喷管作定熵流动,已知进口截面上空气的压力p 1=7bar 、温度t 1=947℃,出口截面上空气的压力p 2=1.4bar ,质量流量q m =0.5kg/s 。空气的比定压热容c p =1.004kJ/(kg ·K),气体常数Rg =0.287 kJ/(kg ·K),k =1.4,试确定喷管外形、出口截面上空气的流速和出口截面面积。

证明题 1、试证明可逆过程的功?= -2 121pdV W 。 证明:设有质量为m 的气体工质在气缸中进行可逆膨胀, 其变化过程如图中连续曲线1-2表示。 由于过程是可逆的,所以工质施加在活塞上的力F 与外界作用在活塞上的各种反力之总和随时只相差一无 穷小量。按照功的力学定义,工质推动活塞移动距离dx 时,反抗斥力所作的膨胀功为 pdV pAdx Fdx W ===δ 式中,A 为活塞面积,dV 是工质体积微元变化量。 在工质从状态1到状态2的膨胀过程中,所作的 膨胀功为?=-2 121pdV W 2、试证明理想气体的比定压热容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证明:引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对于可逆过程有vdp dh q -=δ 定压过程p p p p T h dT vdp dh dT q c )()()(??=-==δ 对于理想气体T R u pv u h g +=+=,显然焓值与压力无关,也只是温度的单值函 数,即()T f h h =,故dT dh T h c p =??=)( 理想气体的比定压热容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计算

第一节25MW汽轮机热力计算 一、设计基本参数选择 1. 汽轮机类型 机组型号: N25-3.5/435。 机组形式:单压、单缸单轴凝器式汽轮机。 2. 基本参数 额定功率:P el=25MW; 新蒸汽压力P0=3.5MPa,新蒸汽温度t0=435℃; 凝汽器压力P c=5.1kPa; 汽轮机转速n=3000r/min。 3. 其他参数 给水泵出口压力P fp=6.3MPa; 凝结水泵出口压力P cp=1.2MPa; 机械效率ηm=0.99 发电机效率ηg=0.965 加热器效率ηh=0.98 4. 相对内效率的估计 根据已有同类机组相关运行数据选择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ηri=83% 5. 损失的估算 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节流压力损失:ΔP0=0.05P0=0.175Mpa。 排气阻力损失:ΔP c=0.04P c=0.000204MPa=0.204kPa。 二、汽轮机热力过程线的拟定 (1)在h-s图上,根据新蒸汽压力P0=3.5MPa和新蒸汽温度t0=435℃,可确定汽轮机进气状态点0(主汽阀前),并查得该点的比焓值h0=3303.61kJ/kg,比熵s0=6.9593kJ/kg (kg·℃),比体积v0= 0.0897758m3/kg。 (2)在h-s图上,根据初压P0=3.5MPa及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节流压力损失ΔP0=0.175Mpa 可以确定调节级前压力p0’= P0-ΔP0=3.325MPa,然后根据p0’与h0的交点可以确定调节级级前状态点1,并查得该点的温度t’0=433.88℃,比熵s’0= 6.9820kJ/kg(kg·℃),比体积v’0= 0.0945239m3/kg。 (3)在h-s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 c=0.0051MPa和排气阻力损失ΔP c=0.000204MPa,可以确定排气压力p c’=P c+ΔP c=0.005304MPa。 (4)在h-s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 c=0.0051MPa和s0=6.9593kJ/kg(kg·℃)可以确定气缸理想出口状态点2t,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 ct=2124.02kJ/kg,温度t ct=33.23℃,比体积v ct=22.6694183 m3/kg,干度x ct=0.8194。由此可以的带汽轮机理想比焓降 1179.59kJ/kg,进而可以确定汽轮机实际比焓降

D6135CZ-型柴油机说明书之3热力学计算

毕业论文(设计) D6135CZ型柴油机设计 The Design of D6135CZ Diesel Engine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合作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热能与动力工程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

附 录 附录一 D6135CZ 型柴油机热计算及结果 柴油机已知参数 缸径 D=135 (mm) 行程 S=140(mm) 缸数 i=6 转数 r=1500(r/min) 有效功率 Pe=220Ps 压缩比 ε=16 每缸工作容积 Vh=2.0(L), Vc=0.133(L) 大气状态 P0=1(2/cm kg ) T0=298(K) 燃料平均重量成分 C=0.86,H=0.13,O=0.01 燃料低热值 Hu =10200(kcal/kg) 燃烧室形式 “ω”形燃烧室 ⒈参数选择 根据类似柴油机的试验数据和统计资料,结合本柴油机具体情况,可以选定: ⑴、过量空气系数:a =1.8 增压额定工况的过量空气系数,一般均推荐1.6~2.0(直接喷射式),较非增压大10%~30%原因: a)、有利于燃烧过程迅速地完成,增加燃烧产物中的二原子气体含量,可以获得较大的绝热压缩与膨胀指数,减少排气热损失,增加发动机经济性。 b)、在充气状态良好的状态下采用较大的过量空气系数,可以降低主要零件的热负荷,特别是活塞组的热负荷,有利于整机的可靠性以及耐久性。 c)、较大的过量空气系数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升功率和平均指示压力。 ⑵、增压器出口的空气压力:k P =1.51 (2cm kg ) ⑶、压缩过程起始压力: a P =0.98K P =1.48 (2cm kg ) (1) 一般推荐a P =(0.85~1.1) k P z ⑷、增压器进口压力:r P =1.28 (2cm kg ) 一般功率较大的增压器大多采用单级涡流式涡轮 ,效率较高,而从结构的合理性与制造成本方面来看135系列柴油机以采用径流式涡轮较为合理,但涡轮的热效率较低,故所取r P 值稍大。

步进式加热炉设计计算模板

步进式加热炉设计计算 2.1 热工计算原始数据 (1)炉子生产率:p=245t/h (2)被加热金属: 1)种类:优质碳素结构钢(20#钢) 2)尺寸:250×2200×3600 (mm)(板坯) 3)金属开始加热(入炉)温度:t 始=20℃ 4)金属加热终了(出炉)表面温度:t 终=1200℃ 5)金属加热终了(出炉)断面温差:t ≤15℃ (3)燃料 1)种类:焦炉煤气 2)焦炉煤气低发热值:Q 低温=17000kJ/标m 3 3)煤气不预热:t 煤气=20℃ 表1-1 焦炉煤气干成分(%) 废膛(5)空气预热温度(烧嘴前):t 空=350℃ 2.2 燃烧计算 2.2.3 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 0 )3322220/(1023)4(212176.4m m O S H H C m n H CO L m n -??? ? ???-++++=∑ 把表2-1中焦炉煤气湿成分代入 2 0103909.08336.238184.2425741.56217939.82176.4-??? ????-?+?+?+?=L =33/3045.4m m

2.2.4 计算实际空气需要量Ln 查《燃料及燃烧》,取n=1.1代入 7317.43045.41.10=?==nL L n 标m 3/标m 3 实际湿空气消耗量 0)00124.01nL g L n ?+=(湿 =7317.4)9.1800124.01(??+ =6.0999 标m 3/标m 3 2.2.5 计算燃烧产物成分及生成量 100 1 )(22? ++=∑CO H nC CO V m n CO 标m 3/标m 3 100 1)0290.38336.227939.88184.24(?+?++= =0.4231 标m 3/标m 3 n m n O H gL O H S H H C m H V 00124.0100 1 )2(2222+? +++=∑ 标m 3/标m 3 7317 .49.1800124.01001)2899.28336.228184.2425741.56(??+?+?+?+= = 1.2526 标m 3/标m 3 n N L N V 100 79100122+? = 标m 3/标m 3 7317.4100 7910012702.1?+? = =3.7507 标m 3/标m 3 )(100 21 02L L V n O -= 标m 3/标m 3 ()3045.47317.4100 21 -= =0.0897标m 3/标m 3 燃烧产物生成总量 2222O N O H CO n V V V V V +++=

工程热力学计算题

1、1kg 氧气置于图所示的气缸内,缸壁能充分导热,且活塞与缸壁无摩擦。初始时氧气压力为0、5Mpa 、温度为27℃。如果气缸长度为2L,活塞质量为10kg,试计算拔除销钉后,活塞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氧气的比热容)/(918.0K kg kJ c p ?=,k=1、395,)/(260.0K kg kJ R g ?= 解: 取气缸内的氧气为研究对象。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 U Q +?=知道, 能,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根据题意: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设环境温度为T 0,环境压力为P 0,V max 。氧气初始状态的压力为P 1,温度为T 1,容积为V 1,氧气膨胀后的容积为V 2,膨胀过程的膨胀功为W 。 V P W MV ?-=02max 2 1 21 1ln V V T R W g = 111T mR V P g = 12V V V -=? 122V V = 所以有:2ln 1T R W g = 110/P T R V P g =? 代入数据: 7.38484)2.02(ln )2715.273(2602ln 10211 1012max =-?+?=-=??p T R P T R V g g s m V /73.87max = 2、空气等熵流经一缩放喷管,进口截面上的压力与温度分别就是0、58Mpa 、440K,出口截面上的压力MPa p 14.02=。已知喷管进口截面面积为2、6×10-3m 2,空气的质量流量为1、5kg/s,试求喷管喉部面积及出口截面的面积与出口流速。空气的比热容)/(005.1K kg kJ c p ?=,k=1、4,)/(287.0K kg kJ R g ?= 解: 根据题意知道,进口参数为MPa p 58.01=,K T 4401=。出口截面上的压力MPa p 14.02=。喷管进口截面A 1面积2、6×10-3m 2,空气的质量流量Q 为1、5kg/s 。 )/(61.1251,11 ,1s m c v c A q f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