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中期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毛中特》中期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毛中特》中期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毛中特》中期测试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B )。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C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马列主义

D、科学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不断创新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 B )。

A、城市中心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D、农村中心道路

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中没有(C )。

A、统一战线

B、党的建设

C、群众路线

D、武装斗争

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D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三化一改”

C、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一化三改”

8、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落后国家能够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9、中国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开始的标志是( A )。

A、《论十大关系》的写成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写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0、纵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历史,其最大的启示是( C )。

A、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B、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C、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结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11、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处在( D )。

A、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

C、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B )。

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三化一改”

D、“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

13、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

D、实现共产主义

14、( D )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A、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D )。

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C )。

A、战争与革命

B、冷战与对抗

C、和平与发展

D、冷战后时代

18、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B )。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

D、求真务实

19、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C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D )。

A、新民主主义

B、资本主义

C、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

2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 )。(36、37;15、16;复习到此;2015.6.23)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B )。

A、一化三改

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

23、中国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开始的标志是( D )。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写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论十大关系》的写成

2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的探索成果其理论意义在于,( B )。

A、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丰富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是( C )。

A、没有实现现代化

B、没有实现工业化

C、不发达

D、没有实现市场化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D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A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8、“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 B )。

A、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思想

D、中国梦

30、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 D )。

A、熟读马克思主义理论

B、严格按马克思主义办事

C、将经验上升为理论

D、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3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C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2、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D )。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对象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领导权不同

3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B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4、下列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的是( C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

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35、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原因在于( D )。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B、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C、搞清楚中国的国情

D、如何在落后的中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C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7、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 D )。

A.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38、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的本质是( A )

A.解放、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社会主义公有制

39、我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最大特点是( C )

A.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同时并举

B.逐步引导、循序渐进

C.和平改造

D.和平赎买

40、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B )

A.对抗性质

B.非对抗性质

C.一致性

D.矛盾性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错)。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错)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劳苦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错)

6、新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社会主主义的民主共和国。(错)

7、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一个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共同存在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对)

8、导致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失误和偏差的根源是把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当成了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对)

9、弄清楚如何在落后的中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原因所在。(对)

10、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只取得了理论成果,没有经验教训。(错)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劳动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错)

12、不是任何国家都会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才会经历这一阶段。(对)

1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根本途径是均贫富,消除两极分化。(错)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对)。

17、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错)

18、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对)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因而是新民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对)

2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化一改”。(错)

2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是落后国家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对)

22、中国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开始的标志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写成。(错)

2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主线。(对)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劳动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错》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此,“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错)

2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同步富裕。(错)

27、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对)

28、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错)

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劳动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错》

30、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会束缚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对)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答:(1)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即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重要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枝柱;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及其重要意义。

答:〔1〕其含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其科学内涵:一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二是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其重要意义:一是它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我们从特征层面上升到本质层面来认识社会主义;二是它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我们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毛概实践活动内容策划

---------------------------------------------------------------最新资料推荐------------------------------------------------------ 毛概实践活动内容策划 假期实践项目: 新农村、新社区、新变化大学生社会调查一、活动目标: 假期实践项目: 新农村、新社区、新变化大学生社会调查一、活动目标: 社会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建设人才。 二、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 1 个月。 2、活动地点: 校外。 3、活动方式: 以概论课实践小组为单位,参考下列调查内容,分工合作,进行 1 / 4

调查。 (调查要求、方法手段、如何攥写调查报告可参考概论课实践教程 7074 页) 4、活动成果: 小组填写社会调查题目申报表(见附件 1),并最终提交一份调研报告,不少于 3000 字,开学 1 周内以打印稿形式提交任课教师,同时提交电子版。 三、调查内容: 本次社会调查主要围绕十八大以来的新农村、新社区、新变化进行,调查方向及参考内容如下: 1、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调查。 (合作项目、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规模效益等) 2、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 (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4、贫困农民生活状况及当地的扶贫措施调查。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 (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6、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 (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7、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毛中特实践报告

中原工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报告书 姓名: 班级: 院系:

前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品质。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且在于改变世界。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就是必须充分重视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及其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及教务处教学管理的规定,从2002级学生开始,“两课”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改革精神,加强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性,避免形式主义及随意性,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特设计、制作了这本《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书》。 实践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也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只有两个积极性都得以发挥,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怎样才能把这本实践报告书设计得更符合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一个面向任课老师和广大学生的新问题,我们希望得到认真而具体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这一教学环节。 使用说明:表中各项内容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各自教学情况选择其中3-5项进行。第8项由指导教师完成。 中原工学院人文社会学院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领略思想的风采 二更多的精神之旅 三来自社会的观察与分析四屏幕上下的交流 五问题和主义一起谈 六风华正茂好文章 七谈笑间江山万里 八指导教师的点评

一领略思想的风采 对于20世纪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它思想上的重要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面貌,并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构成通向未来的人类思想的圣殿。让我们走进它们,去领略一番思想家的风采吧! 要求: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阅读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三个以上篇目,并写下阅读笔记。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1195(毛中特)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1.改革开放 2.依法治国 3.和平与发展 4.一国两制 2、市场经济运行中“看得见的手”是指()。 1.经济规律 2.法律法规 3.经济政策 4.宏观调控 3、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 1.股份制 2.公有制 3.私有制 4.公司制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条件是()。 1.农民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新阶层的产生和发展 3.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 4.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6、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指针和工作主线是() 1.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2.坚持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结合 3.坚持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 4.坚持思想建党与组织建设相结合 7、新“三步走”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次代表大会提出的。 1.十四 2.十五 3.十六 4.十七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 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2.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4.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 9、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中国和( )之间的问题。 1.英国 2.法国

3.西班牙 4.葡萄牙 10、香港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中国和( )之间的问题。 1.英国 2.法国 3.西班牙 4.葡萄牙 1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12、()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 1.中共十五大 2.中共十六大 3.中共十七大 4.中共十八大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 1.和平发展 2.改革开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现代化

毛概实践教学方案(1)

武汉纺织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根据这一文件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多次召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并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社教科[2011]1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相关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建设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落实这一中央文件精神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探索和实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书》进行全面改版,制订了本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结合实践学习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体现、反映和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对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立场,认识国情,认识社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奉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践教学的学分课时 思政课实践教学从思政课现有总学分中划出4个学分进行安排,并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课时分配情况如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理论)+16(实践)

毛中特课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贵州财经大学“毛概”课实践教学方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适用对象:2010级全校学生。 二、学时安排:共计12学时,其分布如下: (1)辅导学生选定活动课题,指导、审定实践活动计划等4学时; (2)批改学生的课题活动计划2学时; (3)课堂展示6个学时。 三、分数设计:实践课考核成绩为100分(在期末总评分中占20分)。 其中活动方案或项目书占30分;活动记录占10分;调研报告或书面成果30分;ppt文档10分;六是成果汇报20分。 任课教师依据各小组表现,对每一个小组的组长评定实践教学成绩,组长对组员评定实践教学成绩。另外任课教师根据小组项目完成的过程记录、活动报告及成果汇报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分和评奖。每个大班设一等奖1名(集体奖),二等奖2名(集体奖),三等奖3名(集体奖),单项奖8名。评奖后在班上进行表彰(第17周及其以前完成)。 四、实践教学模式、分组及时间安排 1、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5-10人的活动小组(一般不低于5人,不超过10人,超过或不足以上限度再另外进行组队),每个活动小组民主推选出1名小组负责人。一旦分组确认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宣布退出改组或消极参加该组的活动

开展,否则该项成绩记为0分。根据活动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活动课题,选题可从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也可自选。每个小组必须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即“项目书”(见附录),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最终必须在班内以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形式进行公开展示、交流,以便对活动进行评估。(具体流程为:按调研题目为准组队——选举组长并进行任务分工——完成项目书——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制作PPT——汇报展示) 2、成员分组情况: 小组成员内部具体进行分工:一是项目主要负责人1名,负责项目设计,主持、调研和完成整个项目,并代表本小组在全班作成果汇报;二是项目过程的主要记录人1名,负责摄影(摄像)、记录项目完成过程,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三是项目策划1名,负责拟出调研问卷、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四是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调研,采集数据,讨论、分析和活动,撰写活动报告(要求图文并茂);五是撰写活动报告的执笔人1名,负责调研报告的撰写;六是制作PPT1人,负责把活动报告转化为PPT形式。(注:以上仅针对5人小组模式设计,超过5人者,组长自行调整分配人力。) 特别提醒:小组组长一定要坚持民主、平等原则,争取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反对不劳而获,组长要记录好各成员表现情况并如实打分,汇报给任课教师。 3、时间安排 (1)第3—4周,学生组队及小组内部完成分工; (2)第5—7周,小组完成《项目书》; (3)第8—13周,小组实施调研; (4)第14—15周,撰写调研报告;

考研政治:毛中特答题技巧与万用模板

毛中特答题技巧与万用模板 很多考研宝宝在政治考试中都会遇到这些问题,由于考研政治知识点特别多,有的时候作答思维比较混乱……能想出来,却写不出来!导致会的题也拿不到高分。捉急到头秃啊有没有~帮帮今天给大家传授一下毛中特答题小技巧! 毛中特出题规律 我们在复习考研政治毛中特主观题时,不仅应该适量做题,而且也要善于总结出题规律。所以,在这里,我就分享一下毛中特主观题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1、与现实联系最密切 一是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中的热点问题。二是阐述中央提出的战略、方针、政策、任务、目标的依据、重大意义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或对策。与现实联系最密切,从复习的角度讲,内容就比较多;从考试的角度讲,答案就比较活,难度增大。 2、考查知识点比较集中 分析题主要集中在第七章的改革开放理论,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由于分析题知识点范围较集中,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难点比较突出,使得考生便于有的放矢地复习,做到点面结合。 3、试题设问比较有规律 从十五年的历年真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分析题问题比较有规律,一般来说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材料如何(或怎样)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二是材料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三是如何解决此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或解决此

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或途径是什么)。 如果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上有现成答案的,比如某项具体制度,或者某项改革可以采取的措施,那么评分弹性是不大的,换句话说评分点和标准答案没有太大差别,答出了现成答案就给分,答不出来就没分。 所以大家还是要重视具体制度和某项改革的具体措施的,如果你没有背诵这些考点,是推理不出来的,必定丢分。 如果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学生从“民主”和“民生”两个角度自己切入组织答案的,或者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来归纳、提炼的,评分尺度就会比较宽松,学生只要答的大方向是对的,一般都能得分。 了解了毛中特主观题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之后,再做做任老师的2019《考研政治强化特训1200题》加深对主观题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的掌握。 毛中特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1 (一)针对“根据材料如何(或怎样)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可以这样回答: “材料表明……哪些具体现象或具体问题”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哪些具体现象或具体问题”。 回答“如何解决此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或解决此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或途径是什么)”时也有固定的模式, 如:“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或“解决好……问题的措施主要有:……”。 答题技巧2

政治毛中特材料题解析(一)

政治毛中特材料题解析(一) 浙江武义县后陈村是全县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但由于财务使用不透明,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向县纪委、街道反映村里问题,却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任村支书因经济问题查处。2004年初,村里有1000亩土地被征用,获补偿金1900多万元,在人均发放7000多元后,还剩1000多万元。如何处理这些集体资产成为村内一个难题。为帮助村民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县纪委牵头组建的村务监督改革指导小组进驻后陈村,指导组在大量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组建一个相对独立于村委会及村党支部的监督委员会,真正能从根本上让村民有效制约村干部的权力。6月,后陈村在海选村委员基础上由群众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民主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村委员一起称为“三委会”。 监委会成立不久,即对村里两口池塘的承包进行了全程监督,结果每口池塘三年的承包价从2.8万升至5.8万元,2005年后陈村举行垃圾清运投标会,村委会主任主持会议,监委会主任到场监督,不到5分钟结果就出来了,没有人对投标公正性表示质疑。 监委会成立后,后陈村每年的创收情况,包括出租土地给广告公司做广告牌、旧粮站出租、经营沙场、村留土地上的杉树出售,以及向上级部门申请到的资金补助等,每一笔都要经过监委会审核后公布。2004年,当年的招待开支是23909元,比前些年下降近一半,村干部再不能拿着发票随便报销了。在村财务公开栏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简直是胡来,集体的钱像是干部自己的,现在不一样了。”监委会主任说:“我的职责就是看他们有没有按程序办事,有没有搞暗箱操作。” 监委会成立以来,后陈村的固定收入逐年增加,村干部连续8年实现零违纪,村民连续8年实现零上访。村两委已顺利完成了3次换届。最近的一次换届,村两委成员一个没动,全部高票当选,一次通过。 目前,浙江省3万多个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村级监督组织全覆盖,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有效而不需要太大监督成本的权力制衡制度,对建立乡村“阳光权力体系”共建和谐社会带来重要启迪。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制度创新已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并在全国推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14日等 (1)后陈村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 (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何启示? 【考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先应对基层民主的含义有所了解;然后结合题目的具体材料对问题进行回答。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第一个问题是后陈村的制度创新,可以根据材料从权力监督、信息公开、议事协商等几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来回答。第二问的问题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启示。可以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保证和扩大民众的权力和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等各方面来回答。 【答案要点】 (1)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监委会是村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常设机构,按照相关程序依法监督本村选举、决策、财务等事关村民利益

《毛中特》习题及答案(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 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6.毛泽东思想最显著、最本质的特点是 A.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D.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产生的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党的十二大上 D.党的十三大上 9.我们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 B.党的十四大上 C.党的十五大上 D.党的十六大上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2.胡锦涛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毛概社会实践方案(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方案 题目:公民话语权现状研究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工程131、132 班 指导老师: 日期:

一、课题 公民话语权现状研究 二、选题背景 公民话语权,是一种公民享有的平等表达其利益、意见和思想的行为权利。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公民话语权尤为凸显,公民话语权对社会及个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国内话语权的开放一直有所争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公民话语权进行了现状调查及分析。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公民话语权的落实,对于保障公民权益、营造和谐宽松舆论环境、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公民提供了广阔的话语平台,但由于话语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引来了大家对国内公民话语权的争论不休。通过对公民话语权现状的调查,可分析出公民话语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中国话语权制度及民生的改善和民主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公民话语权的保障和实现提出可行的建议。 四、相关因素 互联网、媒体等话语平台,法律制度,政府系统 五、实施步骤 1、查阅近年来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中关于话语权讨论的主要 文章;

2、从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析探讨,列出有用信息; 3、通过收集的数据制作问卷,向社会各阶层分发相应比例问卷; 4、回收问卷,并依据现有知识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分析; 5、针对社会各阶层(例如,企业工人、教师、大学生、农民工、 店商小贩、新闻工作者、公务员等等)进行走访调查,采用采访录像形式 6、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甄别,剔除虚假错误信息,保留真实有 效的调查结果,并对所有的信息汇总。 7、小组成员针对汇总的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对现行社会公民话 语环境、其形成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8、将汇总后的信息,以及小组讨论的结果制作成PPT汇报展示。 六、小组分工 组员:王照翔、张宁东、张浩、钱魏、蔡凯焱 王振羽、王露、刘佳煜、卢薇、周莹 具体分工: 查阅报纸、杂志及网上收集文章及分析:刘佳煜、张浩 分发、回收调查问卷:钱魏、蔡凯焱 走访调查、采访录像:王照翔、张宁东、钱魏、蔡凯焱 方案编写及信息整理:卢薇、王露 PPT制作及汇报展示:周莹、王振羽

毛中特(毛概)期末主观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党都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2、始终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足劳动力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短缺的比较优势格局,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力地带动了对外贸易、国内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始终坚持在开放中维护经济安全。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这一宗旨。 5、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 三、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在改革方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重点改革对象,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各方面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的机制体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能体现出改革成果的即是我国有国家调控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改革,增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活力,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生气,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不断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努力构建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不断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信息等,紧跟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四、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道路与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实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还是社会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也为我国今后的改革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的条件和经验,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实行了市场经济,挽救了濒临崩溃的经济,使其重新具有生机和活力。 五、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六、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5、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举措,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养老就医等,件件关系群众生活,事事关乎人心向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爱民、亲民、为民、利民的党。 七、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一是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 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转型。 2、二是明确和强化政府在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凡是属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权力与责任, 一律还给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凡是属于政府的权力与责任, 则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3、三是创新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责任的最佳实现形式 4、四是完善省县财政管理体制, 确保基层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经济能力。 5、五是积极稳妥地开放地方资本市场, 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八、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是这是就全国而言,有些地区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根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九、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客观上要求有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所必要的。 2. 一是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3 二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4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十、创新型国家的涵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十一、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十二、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稳定较快地发展国民经济,有赖于处理好经济工作当中的各项关系,借助合 理、合适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2.调整经济结构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3.尽快实现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漂移”。 4.还要发挥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引领作用 十五、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 发展轨道。一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五是打好节能减排攻 坚战和持久战。六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6.②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一是优化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区 域协调发展。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四是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 对气候变化。十六、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什么; 7.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展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路。3、以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为根本。4、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5、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十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应包括哪些内容?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二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认识 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更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完善人生旅 程的理论指南。 2、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3、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 巨大的作用。 二十二、怎样才能使我国从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 1、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高度 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二十三、公平正义的内涵是什么?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二十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12页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

-第一学期毛概实践教学实施实施方案

-第一学期毛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这门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掌握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与其他学科相比,这门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它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对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直至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实践内容 下列题目任选其一,或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调查报告 1、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 2、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 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 5、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维权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6、大学生环保情况调查与分析(如垃圾分类、污染等) 7、对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查与研究

毛中特课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方案 一、适用对象:全体学生。 二、学时安排:共计24 学时,其分布如下: (1)辅导学生选定活动课题,指导、审定实践活动计划等 4 学时; (2)批改学生的课题活动计划2 学时; (3)指导学生实践活动10 学时 (4)评阅学生实践成果4 学时 (3)课堂展示4 个学时。 三、分数设计:实践课考核成绩为100 分(作为中期成绩记载,在期末总评分中占20%)。其中活动方案或项目书占30 分;活动记录占10 分;调研报告或书面成果30 分;ppt 文档10 分;六是成果汇报20 分。 任课教师依据各小组表现,对每一个小组的组长评定实践教学成绩,组长对组员评定实践教学成绩。另外任课教师根据小组项目完成的过程记录、活动报告及成果汇报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分(第二学期第五周以前完成)。 四、实践教学模式、分组及时间安排 1、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5-10 人的活动小组(一般不低于5人,不超过10 人,超过或不足以上限度再另外进行组队),每个活动小组民主推选出 1 名小组负责人。一旦分组确认后,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宣布退出改组或消极参加该组的活动开展,否则该项成绩记为0 分。根据活动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活动课题,选题可从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也可自选。每个小组必须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即“项目书”(见附录),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最终必须在班内以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形式进行公开展示、交流,以便对活动进行评估。(具体流程为:按调研题目为准组队——选举组长并进行任务分工 ――完成项目书一一进行调研一一形成调研报告一一制作PP汇报展示) 2、成员分组情况:小组成员内部具体进行分工:一是项目主要负责人1名,负责项目设计,主持、调研和完成整个项目,并代表本小组在全班作成果汇报;二是项目过程的主要记录人1 名,负责摄影(摄像)、记录项目完成过程,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三是项目策划 1 名,负责拟出调研问卷、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四是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调研,采集数据,讨论、分析和活动,撰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