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计算题

物质的量计算题
物质的量计算题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1mol离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10的23次方.

把*10的23次方/mol叫做阿夫加德罗常数.并作为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a.所以.含有*10的23次方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都称为1mol

n=N/Na , n=m/M, Vm=V/n(Vm=22.4L/mol) , W=m(质)/m(液)*100%, CB=nB/V, C前*V前=C后*V后,D=P1/P2=M1/M2(条件是同T同P)(D:相对密度)CB=1000pw/MB, D=M1/M2,M1=D*M2, M=(p单位:g/L)

物质的量定义: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符号:mol

标准:0.012 kg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一般利用化学式指明基本单元.而不用汉字.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阿伏伽德罗常熟(NA)

以所含的碳原子数作基准.其近似值为×10^23 mol-1.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关系:N=n·NA

满足上述关系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数)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等的粒子是CaCl2粒子.其中Ca2+为为2mol.阴阳离子之和为3mol或原子数为3mol.

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例如说[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还是指1mol氧分子.含义就不明确.又如说[1mol碳原子".是指1molC-12.还是指1molC-13.含义也不明确.

粒子集体中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电子等.例如:等.

1molF中约含×10^23个F原子,

中约含××10^23个CO2分子,

1kmolCO2-3中约含1000××10^23个CO2-3离子,

amole-中约含a××10^23个e-,

·10H2O中约含××10^23个Na2CO3·10H2O.即约含有3××10^23个Na+.××10^23个××10^23个H2O.

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即1mol该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等同.

公式表达:M=NAm(微粒质量)

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

几个基本符号:

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粒子数--N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分子质量--Mr 质量分数--w

气体摩尔体积--Vm--L/mol--22.4L/mol

物质的量浓度--C--mol/L

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

气体的体积V=物质的量(mol)x气体摩尔体积(Vm)

n=m/M n=N/NA n=CV(aq) n=V(g)/Vm

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

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

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

Vm为气体摩尔体积,这个也是一个常数单位为Lmol-1;

N为粒子个数,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1023mol-1;

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

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

1.推论一: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V1:V2=n1:n2=N1:N2)

2.推论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ρ1:ρ2=M1:M2)

3.推论三: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 4.推论四: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P1:P2=n1:n2)

1.它是一种含有C、H、O、N、S的有机物,其摩尔质量为240g·mol-1 ,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根据以上各元素在其中所含的质量分数,试求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及其化学式。

按照百分比求出各个元素的摩尔质量

2. 将

3.72克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的钠,氧化钠喝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3. 将6g的铁粉加入200mL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得到LFeSO4溶液和5.2g固体沉淀物试计算(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2)原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 1molC4H10与不足量O2共贮于一固定容器中.压强为P.点火燃烧后.回到室温.得到水若干(其体积可不计)和两种气体.总压强降为.试求:(1)生成的水的质量

(2)反应前氧气的物质的量

(3)反应后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

5.配置一种营养液.需要用含有NaH2PO4和Na2HPO4(他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的混合溶液.每升混合溶液中含磷元素.现用4mol/L H3PO4溶液和固体NaOH配置2L混合溶液.则需取H3PO4溶液____mL.固体NaOH_____g

答案:

是48,H是8,O是64,S是64,N是56

元素周期表上查一下原子质量C是12,H是1,O是16,S是32,N是14

也就是C4H8O4N4S2

2. n(气体)==

故其中:n(H2)==n(Na)/2 所以:n(Na)=

m(Na)=*23=0.92 g

n(O2)==n(Na2O2)/2 所以:n(Na2O2)=

m(Na2O2)=*78=1.56g

所以,m(Na2O)=1.24g n(Na2O)=62=

则原混合物中的钠,氧化钠喝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3. 在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后,Fe3+和Cu2+均可与铁发生反应,但由于氧化性Fe3+>Cu2+,所以Fe应首先还原Fe3+,即首先发生反应:Fe+2Fe3+=3Fe2+,但不可以只发生此反应,原因有二:第一是若只发生此反应则说明铁粉较少,已完全反应无剩余,则不可能有 5.2g不溶物;第二,若只发生此反应可依此反应计算出生成的FeSO4为(6g÷56g/mol)×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e在把全部的Fe3+还原后,不发生了还原Cu2+的反应,此时的Fe是否有剩余呢也就是余5.2g固体中肯定有Cu,是否含Fe呢这就

是此题的关键所在,需通过计算推导确定。

[解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Fe+Fe2(SO4)3=3FeSO4 ②Fe+CuSO4=Cu+FeSO4

两个反应共生成FeSO4为:0.2L×L=

观察两个反应不难发现,若生成同样的FeSO4,②式消耗的铁更多。假设全部为②式产生,则此时消耗的铁将达最大量为a。

Fe ~FeSO4

1mol 1mol

a

a=,即铁为5.6g,则5.2g固体中含Cu也含剩余的Fe,设原溶液的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Fe+Fe2(SO4)3=3FeSO4 Fe+CuSO4=Cu+FeSO4

X x 3x y y y y

由题意得3x+y=

6g-56g/mol×(x+y)+64g/mol×y=5.2g

解得:x= y=

则生成铜:×64g/mol=2.56g

原Fe2(SO4)3和物质的量浓度为0.2L=L

4. 解:C4H10+O2→4CO2+5H2O

(1).根据:C4H10-5H2O.水的质量为:1mol×58g/mol×5=90g

(2).因为:C4H10-4

∴n(O2)=

(3)设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碳原子守恒:x+y=4

氧原子守恒:2x+y+5=2×

解得:x= y=

5. 整题用的是离子总数相等

每升混合溶液中含磷元素.要2L该混合液.则里面含磷元素.即PO4根.

而NaH2PO4和Na2HPO4(他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即含NaH2PO4的量的量

则Na的量: 1*+2*=

H的量:2*+1*=

则需要NaOH

M(NaOH )=*40=10g

需要H3PO4 (每个H3PO4分子中有3个H)的量3 mol

而H3PO4为4mol/L

体积V=0.35/3/4=12=0.03L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 2:3

B. 1:1

C. 3:4

D. 24:27

2.L的盐酸与xH2O恰好完全反应,且生成正盐,则x值为

A. 5

B. 6

C. 9

D. 10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当有被氧化时,可生成Cl2 ( )

A. 35.5g

B. 36.5g

C. 71g

D. 73g

4.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分别与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氢氧化钾溶液作用生成正盐,需要三种酸的体积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6:3:2

5.物质在相互反应时( )

A. 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 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 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 它们物质的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6.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氙气和氟气,于400℃和2633KPa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是( )

A. 1:2

B. 1:3

C. 1:4

D. 1:6

7.L某金属氯化物20mL,恰好与L的AgNO3溶液反应,则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XCl

B. XCl2

C. XCl3

D. XCl4

8.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和D:2A(s)==B(g)+2C(g)+3D(g)。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H2的15倍,则A的摩尔质量是( )

A. 30g/mol

B. 60g/mol

C. 90g/mol

D. 120g/mol

9.将5g含镁、锌、铁的三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40mL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8L。则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A. 0.25mol

B.

C.

D.

10.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银饱和溶液中Ag+浓度和Cl-浓度乘积为一常数。现将足量AgCl固体分别加入①10mL蒸馏水;②LNaCl溶液;③LNaCl溶液;

④10mL2mol/LHCl中,使AgCl溶解并达到饱和。各种溶液中Ag+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 ④>②>③>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2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向+1价某金属碘化物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已知生成新溶液的质量与原碘化物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硝酸银溶液中AgNO3的质量分数为( )

A. 72%

B. 54%

C. 28%

D. 无法确定

12.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含%,含KOH90%。再将1.00g样品加入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L的KOH中和。蒸发溶液,蒸发到无水时,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 3.00g

B. 3.43g

C. 4.50g

D. 无法计算

13.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中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元素是( )

A. Mg

B. Na

C. Al

D. Fe

14.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分别放上盛200mL1mol/L盐酸溶液的烧杯,这时天平正好平衡。此时,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锌,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镁,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入的两种金属质量或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各6.5g

B. 各

C. 各10g

D. 各5g

15.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400g配成500mL溶液,通入足量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3:2:1

B. 4:3:2

C. 5:3:2

D. 2:1:1

16.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L,若把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是( )

A. 3.18g

B. 2.21g

C. 5.28g

D. 4.22g

17.7g炭粉与14g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1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CO 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2:1

C. 2:3

D. 3:2

18.有A2、B2两种单质,相互反应后生成化合物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的2倍,反应时A2与B2的质量比为3:2,符合上述条件的反应是( )

A. 3A2+B2==2A3B

B. 3A2+2B2==2A3B2

C. A2+3B2==2AB3

D. 2A2+B2==2A2B

19.现有10%的CaCl2溶液,往其中加入10%的Na2CO3溶液至恰好反应,生成10g沉淀。滤掉沉淀,将滤液恒温蒸发掉90g水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 5%

B. 10%

C. 15%

D. 20%

20.有25mL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在加入LBa(NO3)2溶液后,改加NaOH溶液,结果用去LNaOH溶液50mL恰好完全中和,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L

B. L

C. L

D. L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

21.(6分)6.5g锌与5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能产生H2_________L(标准状况),这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22.(12分)在标准状况下,把1体积Cl2、5体积O2跟11体积H2混合,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是__________;如果在密闭容器中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盐酸(ρ=1.143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23.(10分)含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100mL(标准状况),其中一种气体体积为45mL,另一种为55mL。光照后使两种气体反应后又恢复到标况,气体体积为

________mL。为证明反应后气体中H2或Cl2有剩余,使气体通过10mL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况。则:

⑴若剩余________mL气体,证明有________剩余;

⑵若溶液中有________性质,证明有_________剩余。

24.(3分)将由CaCO3、Mg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的一半,则残留物中Ca、Mg两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25.(6分)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在自来水中加氯气,推广采用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气体)。目前欧洲和我国主要采用Kesting法(原料为氯酸钠和盐酸)制取ClO2,该法的缺点是同时产生Cl2(占ClO2体积的一半),使产物纯度降低。

⑴试写出该法制Cl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l2和ClO2都是通过强氧化作用而杀菌消毒,试计算出在同质量时,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的________倍。

26.将O2、CH4、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若250℃时用电火花引燃后,容器中的压强为零。

⑴判断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

⑵三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amol(质量为bg)的NaOH。问:

⑴若改用bgKOH,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性。

⑵若改用bgBa(OH)2,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性。

⑶若改用amolKOH,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性。

⑷若改用amolBa(OH)2,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性。

⑸若改用b/2gCa(OH)2,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性。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8.(8分)1.15g金属钠跟水反应,得到100mL溶液,试计算:

⑴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毫升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9.在标准状况下,10L由H2、CO2、CO、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再加入6LO2,使之燃烧,燃烧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其气体体积为7.5L,将这些气体通过盛NaOH的洗气瓶,其体积变为2L,该2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氢气密度的倍,计算原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

30、实验室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⑴制备纯净的CO2气体时,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有效地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水蒸气、HCl、H2S气体杂质,请在下列装置中(见下图),根据要求做适当选择,填写下表。

除去杂质所选装置(填入标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原因

①HCl

②H2O

③H2S

④气体通过顺序(以标号表示) ——

⑵先称得充满空气的带塞瓶质量为198.847g。然后用排气集气法将CO2充满该瓶,并称得其质量为199.90g,又测得瓶内的容积为500mL。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试计算CO2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值。计算结果必须保留一位小数。(以上数据均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1、C

2、D

3、A

4、D

5、D

6、C

7、B

8、C

9、B 10、B 11、A 12、B

13、A 14、AC 15、A 16、A 17、A 18、A 19、BD 20、B

21、L (每线3分) 22、1:5:11 71:160:22 L (每线3分)

23、⑴100 ⑴10 H2 ⑵漂白Cl2 (每线2分) 24、1:3

25、⑴2NaClO3+4HCl==2NaCl+Cl2+2ClO2+2H2O ⑵(提示:可计算每转移1mol电子时所需两种氧化剂的质量) (每线3分) 26、⑴Na2CO3、NaOH

n(Na2CO3):n(NaOH)=1:4 ⑵n(O2):n(CH4):n(Na2O2)=1:2:6

27、⑴酸⑵酸⑶中⑷碱⑸酸28、⑴560mL ⑵L (每小题4分)

22、H2:4L CO:5L CO2:0.5L

30、⑴CaCO3,盐酸①C NaHCO3+HCl==NaCl+CO2↑+H2O ②A 浓H2SO4 具有吸水性

③E CuSO4+H2S==CuS↓+H2SO4 ④C→A→E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和CH4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O2

体积分别xL和yL相同,则x与y的比值为()

A.2∶1 B.1∶2 C.4∶1 D.1∶4

2.将7.8g Na2O2固体投入到足量水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1.12L B.11.2L C.2.24L D.22.4L

3.X元素的气态单质X2 10mL与Y元素的气态单质Y2 20mL均完全反应后生成气态物Z 20m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气态物Z的分子式为()A.XY B.X2Y C.XY2 D.XY3

4.浓度为·L-1的某金属阳离子Mn+的溶液,与·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n等于()

A.1 B.2 C.3 D.4

5.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 B.4:3 C.10:3 D.11:3

6.bg某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g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C.D.

7.向某容器里通入V L CO2气体,并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容器内气体体积为W L,则被吸收的CO2气体的体积为()

A.(V-W) L B.2W L C. 2 (V-W) L D. V L

8.46g金属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淡黄色粉末,该粉末和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A.100g B. 48g C. 32g D . 16g

9.将m克Zn加到m克20﹪HCL溶液中去,反应结果共放出n升H(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A.mol C.mol D.mol

10.现有2 mol/L的盐酸、2 mol/L的稀硫酸各0.1 L,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之比是2:3,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A.2.8g B.5.6g C.8.4g D.16.8g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将标准状况下的40mL H2、O2混合气点燃,反应后再恢复到标准状况,剩气体10mL,则原混合气中,含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为()

A.1∶1 B.1∶2 C.2∶1 D.3∶1

12.在100 mL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mol CuSO4 · 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3.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燃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A.35g B.30 g C.20 g D.15 g

14.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已知沉淀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 B.% C.L D.L

15.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 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B.4gC.8gD.10g

三、填空、简答和计算(共7个小题,总分50分)

16.(8分)(1)相同质量的钠、铝、铁与氯气完全作用,消耗氯气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若与盐酸完全反应,恰好全部生成氯化物,则消耗等浓度盐酸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

(2)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铝、铁与氯气完全作用,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铝、铁与盐酸完全反应,恰好全部生成氯化物,则消耗等浓度盐酸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

17.(4分)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AH3,在恒温密封容器中完全分解为两种气态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AH3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1)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9.2g。则生成物CO和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2)向150mL1mol/L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CO2气体,所得溶液中的HCO3-和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_________

19.(6分)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得100 mL溶液,其中 c (Na+)=

L,那么溶液中的Na+共________mol。如果将等质量混合物加热至250℃,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加热最终剩余的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0.(9分)常温常压下,有CO和H2 的混合气12L ,将它再和12L O2 混合后,使其完全燃烧,恢复到起始温度和压强。请根据下列数据,求混合气体中V(CO) : V(H2)的值。

(1)若燃烧后气体体积为12L ,则原V(CO) : V(H2)为___________

(2)若燃烧后气体体积为 a L ,则原V(CO) : V(H2)为_____________

(3)若燃烧后气体体积为 a L ,则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已知Cl2通入浓氨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3Cl2+8NH3=6NH4Cl+N2,今有体积为1.12L,质量为3.335g的Cl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浓氨水后,体积变为0.672L[其中Cl2、N2各占50%(体积分数)]。(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要被氧化的氨的物质的量,下面是三位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这道题时所列的第一步算式,请判断他们所列未知数x分别表示什么量,并填写在表格内:

(2)经计算,被氧化的氨的质量为___ _g。

22.(8分)用37%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和6.5g锌反应。试计算:

(1)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

(2)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

(3)溶液增加质量。

(4)生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溶液体积不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选择题:

三、填空、简答和计算

16.(1)铝、铁、钠,铝、钠、铁(2)1∶3∶3,1∶3∶2 17.A4 ;4AH3 = A4 + 6H2

18.(1)5:1(2)1:1

19. 0.04 mol,Na2CO3·H2ONa2CO3+10H2O↑ 2NaHCO3Na2CO3+CO2↑+H2O,2.12g。

20.(1) 1 : 1 (2)(3) 6 < a < 18

21.(1) 甲:被氧化的氨的物质的量;乙:原混合气体中Cl2的体积;

丙:原混合气体中Cl2的体积分数。(2) 0.34g

22.解:设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溶液质量增加m,生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

Zn + 2HCl == ZnCl2 + H2↑~转移电子~溶液质量增多

1mol 2mol 1mol 22.4L 2mol (65-2)g

c× V n m ×10-3L

由于,所以Zn过量,应根据HCl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V= n=

××1023个/mol=×1022个m= c= 答:生成H2 1.12L,转移电子×1022个,溶液增重3.15g,生成溶液的浓度为mol/L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掌握有关计算的基本题型。 能力培养: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溶液计算中,贯彻守恒的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法。 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6种基本类型是重点;电荷守恒、建立参比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提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 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板书:c=n(mol)/V(L) 【再问】溶液的组成还常用什么来表示? 回答:也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板书:a%=m(溶质)/m(溶液)×100%

【提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n/V,我们能够联想起哪些有关的计算思想?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1)在公式计算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2)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联系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等。 (3)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4)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 【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 回答:溶液是均匀稳定的体系。 【板书】类型1 代入公式的计算 【投影】填空: 思考,完成练习。

【强调】体积必须以升(L)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果题目给的体积为mL,则必须进行换算。 【提问】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浓度? 回答:醋酸为弱酸,[H+]=ca, 因此,[H+]小于酸的浓度。 【板书】类型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提问】在进行换算时,根据那个不变的量来推导计算公式?请写出计算公式? 回答:溶液中溶质的量是不变的,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 m=cVM=1000Vρa % 【强调】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投影】练习: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为______。 思考,完成练习。 答案:1.4 g·mL-1 【板书】类型3 稀释问题 【提问】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是什么?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练习题(有答案)

物质的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71n B、(1/71)n C、35.5n D、(1/35.5).n 4、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0.745 B.0.39 C.39 D.74.5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 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 6、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是() A.1g H2所含的原子个数 B.4g氦气所含的原子个数 C.23g金属Na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 D.16g O2所含的分子个数 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2 C.2:1 D.2:3 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A个N2分子和N A个CO分子质量比为1∶1 B.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质量的总和 C.在任何条件下1mol H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D.1mol H2SO4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N A 9、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 A g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 N A)mol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10、a mol H2和2a mol氦气具有相同的()

物质的量习题及答案

( ) 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 A.1 molH 2的质量是1 g -1 B.1 mol HCl 的质量是36.5 g mol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 C. “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 D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I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 96 g mol -1 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 mol 氢 B.1 mol O C.1 mol 二氧化碳 D.1 mol 水 4 .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 0.4 mol NH 3 B. 4 C时 5.4 mL 水 C. 10 g 氖气 D . 6.02 X1023个硫酸分子 5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 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 A . 2.5 X1019个B. 2.5 X1022个 C . 5 X1019个 D . 5 X 10 22个 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6.02 X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1 mol 12C的质量是 12 g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 1 mol D.1 mol O2含有

6.02 X1023个氧原子 7 .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 . 1 mol H2 B . 0.5molNH 3 C. 6.02 X1023个的 CH4 分子 D. 0.3molH 3PO4 8 . 0.1 mol NaHCO 3 中含有()A . 0.2 mol Na + B. 0.05 mol CO 2 C . 6.02 X1023个 O D . 0.1 mol H 9 . 1g O2和1g O 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原子数相同C.所含原子数不同 D . 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10. 2.16 g X 2O5中含有0.1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1.6 B.28 C.14 D.31 11 .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 g,含有6.02 X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 A. 64 B. 32 C.96 D . 32 12 .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贝U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 . 1/n mol -1 B . 9n mol -1 C . 2n mol -1 D . n mol -1 二、填空题 13 .① 1molH 2O 约含个 H2O ; ② 1molO 约 含个e-;③2molH +约含 个H+ :④3 X 6.02 X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e-:⑤1.204 X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 14 .填充下列表格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引入: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1、0.5mol/L的NaCl溶液250mL,所含的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物质的量是多少?溶质的微粒数分别是多少? 2、在1000mLMgBr2溶液中含有24g的Mg2+,求Mg2+、MgBr2、Br-的物质的量浓度? 一、配制溶液的计算 【例1】20克NaOH固体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在200mL稀盐酸里溶有0.73g HCl ,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2.在标准状况下,11.2LNH3溶于水,配成400mL溶液,此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练习】将11.2LHCl(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标准状况下的246.4LHCl(g)溶于1000ml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1.1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溶液稀释的计算 【例3】要配制500mL 0.6mol/L 的NaOH溶液,需6 mol/L 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

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故有: C1V1 = C2V2( 体积单位不一定用升,相同则可) 3、混合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例4】50 mL 0.5 mol/L BaCl2 溶液和200 mL 0.5mol/L NaCl溶液混合后,求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练习1.2 mol/L的盐酸溶液200mL和5 mol/L的盐酸溶液100mL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练习2.2 mol/L的盐酸200L和4 mol/L的硫酸100L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4、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例5】某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该市售浓硫酸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练习1 、已知75ml2mol/LNaOH溶液的质量为80g。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练习2、36.5%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高中化学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练习题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标准状况下,a L 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a / 22.4摩·升—1 B、ab / 22.4摩·升—1 C、ab / (22400 + 36.5a )摩·升—1 D、1000ab / (22400 + 36.5a )摩·升—1 2、 100毫升0.3摩·升—1的硫酸钠溶液和50毫升0.2摩·升—1的硫酸铝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0摩·升—1 B、0.25摩·升—1 C、0.40摩·升—1 D、0.50摩·升—1 3、密度为d g·cm—3的溶液V毫升,含有式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摩·升—1,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A、c = 1000m / VM B、m=dV W/100 C、d= cM/10W D、W%= (cM/1000d)% 4、 V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 g Al3+,取出V/4 mL溶液,加水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25 a / 9V摩·升—1 B、125 a / 18V摩·升—1 C、125 a / 36V摩·升—1 D、125 a / 54V摩·升—1 5、 0.5L 1摩·升—1FeCl3溶液与0.2 L 1摩·升—1的KC1溶液中,Cl—的浓度比为 A、15:2 B、1:1 C、3:1 D、1:3 6、有一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25mL,在加入0.5摩·升—1的Ba (NO3)2溶液25mL后,改加NaOH 溶液,结果用去1.0摩·升—1NaOH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摩·升—1 B、1.0摩·升—1 C、1.5摩·升—1 D、2.0摩·升—1 7、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摩·升—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无水硫酸铜,加入500毫升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毫升溶液 C、称取8.0g无水硫酸铜,加入500毫升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毫升溶液 8、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某温度下,22%的硝酸钠溶液150毫升,加100克水稀释后浓度为14%,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练习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一、选择题 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与CO 2 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 之比是( ) A.1:2 B.1:4 C.11:14 D.1l:28 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 和C 2 H 4 C.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和C 2H 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 和H 2 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和超氧离子(O 2 -)两种。 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l B.1:l C.1:2 D.1:3 4.由CO 2、H 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H 2 和CO的体积比为 ( ) A.29:8:13 B.22:l:14 C.13:8:29 D.26:16:57 5.由X、Y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B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 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气体(化学式为Y 2 )和10mL B气体,则B的化学式为() A.X 2 B.Y 2 X 2 C.XY 2 D.X 2 Y 4 6.将N0 2、NH 3 、O 2 混合气22.4L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气体体积缩小为4.48L.(气体体积 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28.1 B.30.2 C.33.1 D.34.0 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 A.H 2SO 4 ·1 9 B.H 2 SO 4 ·H 2 O C.H 2 SO 4 ·SO 3 D.SO 3 ·10 9 H 2 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9.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 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时,在阳极上同时生b 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 ) lO.b 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氢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l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1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l·L-1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 B.1mol CH 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 22.4ax A. b 11.2ax B. b 5.6ax C. b 2.8ax D. b 2b A. a 2b B. 2a 3b C. a a D. 3b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1单元课时2 物质的量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 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olH2的质量是1 g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 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mol 氢 mol O mol 二氧化碳 mol水 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 mol NH3 B.4℃时 mL水 C.10 g氖气 D.×1023个硫酸分子 5.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1019个B.×1022个C.5×1019个D. 5×1022个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mol 12C的质量是12 g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1 mol mol O2含有×1023个氧原子 7.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1 mol H2 B. C.×1023个的CH4分子 D. 8. mol NaHCO3中含有() A. mol Na+ B. mol CO 2 3 C.×1023个 O D. mol H 9.1g O2和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原子数相同 C.所含原子数不同 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10. 2.16 g X2O5中含有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1.6 .28 C 11.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 g,含有×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64 B. 32 C.96 D.32 12.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1/n 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二、填空题 13.①1molH2O约含个H2O; ②1molO约含个e-; ③2molH+约含个H+; ④ 3××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e-; ⑤×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14.填充下列表格 物质结构粒子质量(m)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其计算的学案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内涵; 2.学生能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二、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例法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在一杯水中加入两药匙的白糖肯定比加入一药匙的白糖要甜一些,这一事实用一句化学术语来描述:“浓度越大,糖水越甜”。 【问】:什么叫浓度? 【学生讨论并回答】: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液的量叫溶液的浓度。 其表达式为:浓度==溶质的量/溶液的量 浓度有多种表达方式,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就是其中的一种,其表达式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本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种表示浓度的方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 单位:mol/L或 mol.L-1和mol/m3或mol.m-3 表达式及其变形式: V[B(aq)] = n(B)/C(B) C(B) = n(B)/V[B(aq)] n(B) = C(B). V[B(aq)] 【师】:在理解该表达式时,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B表示任意溶质,其不但可以表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分子,还可以表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Eg: HCl 、H+、 Cl- (2).V[B(aq)]表示溶液的体积,它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也不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因为不同的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合性的(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训练题(新)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训练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50mL0.5 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 B.450mL1.5 mol/L氯酸钾溶液 C.50mL1.5 mol/L氯化钾溶液 D.50mL0.5 mol/L氯化铁溶液 2.用胆矾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应该 A.取29.9g胆矾溶于1L水中 B.取16g胆矾溶于水后稀释到1L C.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再取无水硫酸铜16g溶于1L水中 D.取25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的B a(N 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B.500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2mol/L C.500mL溶液中含Ba2+离子浓度为0.2mol/L D.500mL溶液中含NO3―离子总数为0.2N A 4.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3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mol。 B.当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只有当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D.10℃时,0.35mol/L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 5. 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a mol/L, 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1000a/40ρ B.40ρ/1000a C.1000ρ/40a D.40a/1000ρ 6. 在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离子为0.1mol,Mg2+离子为0.25mol,Cl- 离子为0.2mol,则SO42―离子物质的量为 A.0.5mol B.0.15mol C.0.2mol D.0.25mol 7.200mL 0.5mol/L的H2SO4溶液与24.4g BaCl2·xH2O刚好完全反应,则x的值是A.4 B.3 C.2 D.1 8.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KOH溶液8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mol/L B.12.5mol/L C.3mol/L D.2mol/L 9.含重金属离子R n+,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这种溶液20mL正好使20mL浓度为0.4mol/L的CO32―完全沉淀,n值为 A.4 B.3 C.2 D.1

常见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型

常见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型 一、公式归纳与解题巧法 n=N/N A =m/M=V/V m =cV, ,n 1/n 2=N 1/N 2=V 1/V 2(同T,P)=m 1/m 2(M 同)=c 1/c 2 (同溶液中,V 同), PV=nRT,PM=ρRT,ρ1/ρ2=M 1/M 2=D ;M =m 总/n 总=ρ标=MD=M 1a%+M 2b%+M 3c%+… c=1000ρω/M 或c=ρω/M(SI 制),ω=S/(100+S), 稀释公式c 1V 1=c 2V 2 ,平均值法与十字交叉法, 差量法,同大同小规律与大小小大规律,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等。 二、物质的量浓度的几种常见计算 (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化合物电离离子) 例1.求L 的Fe 2(SO 4)3溶液中c(Fe 3+)、c(SO 42-) 例2. V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 a g ,取4 V mL 溶液稀释到4V mL ,稀释后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L /mol V 9a 100 B. L /mol V 18a 125 C.L /mol V 36a 125 D. L /mol V 54a 100 。 例3.跟500 mL mol/L Na 2SO 4溶液所含Na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 mL 1 mol/L NaNO 3溶液 B. 500 mL mol/L NaCl 溶液 C .1000 mL mol/L NaCl 溶液 D. 250 mL 2 mol/L NaNO 3溶液 例4.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 mL 1 mol/L AlCl 3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 NaCl 溶液 B. 75 mL 2 mol/L NH 4Cl 溶液 C .150 mL 3 mol/L BaCl 2溶液 mL 1 mol/L AlCl 3溶液 例5.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 A .100 mL mol/L NaCl 溶液 B. 500 mL mol/L AlCl 3溶液 C .250 mL 2 mol/L MgCl 2溶液 mL 5 mol/L KClO 3溶液 例6.将7.45g 氯化钾和11.1g 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此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 mol/L B. mol/L mol/L D. 3 mol/L 例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 、MgCl 2、AlCl 3三种溶液,当它们的体积比为3∶2∶1时, 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1∶1 ∶2∶3 C. 3∶2∶1 D. 6∶3∶2 (2).溶液混合的计算(体积可以直接相加的四种情况——浓度很稀、相近、注明忽略V 变化或要求粗略计算;其他溶液混合总体积都减小.①ω1、ω2同溶质溶液等体积混合求ω混——同大同小规律②c 1、c 2同溶质溶液等质量混合求c 混——大小小大规律) 例8.将200 mL mol/L KCl 溶液与100 mL mol/L KCl 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 mol/L B. mol/L mol/L D. mol/L 例9.将标况下448LNH 3溶于1L 水中,得到密度为cm 3的氨水,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 例10.将标况下VL 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气体B 溶于1L 水中,得到密度为 g/cm 3的B 溶 液,则该溶液的c B = 。 例11.将10%KCl 与70%KCl 溶液混合后得到30%KCl 溶液,则两溶液混合的质量比为 。 例12.将30%的HCl 加水稀释至20%,所加水的质量与浓盐酸的质量比为 。 例13. 将10mol/LKOH 与3mol/LKOH 溶液混合后得到5mol/LKOH 溶液,则两溶液混合的体积比约为 。 例14.将L 的KNO 3加水稀释至L ,则浓KNO 3与所加水的体积比约为 。 例15.将30%的KOH 与70%的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A.大于50% B. 小于50% C. 等于50% D. 无法确定

《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附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 ) A .标线 B .温度 C .浓度 D .容量 2.某实验需要0.2 mol NaOH 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 A .等于8.0g B .等于8.00g C .大于8.0g D .等于0.2g 3.0.5L 1mol/L 的FeCl 3溶液与0.2L 1 mol/L 的KCl 溶液中,Cl - 浓度比为 ( ) A .15∶2 B .1∶1 C .3∶1 D .1∶3 4.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ρg ·cm - 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 110-?L mol S M ρ B . 1)100(1000-?+L mol S M S ρ C . 110-?L mol M S ρ D . 11000) 100(-?+L mol S S M ρ 5.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 L mol a /4 .22 B . L mol ab /22400 C .L mol a ab /5.3622400+ D .L mol a ab /5.36224001000+ 6.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 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 A .500mL 溶液中所含K +、SO 42- 总数为0.3N A B .500mL 溶液中含有0.1N A 个K +离子 C .1L 溶液中K +离子浓度是0.2mol/L D .2L 溶液中SO 42- 离子浓度是0.4mol/L 7.已知某KOH 样品中含水7.62%,含K 2CO 3 2.23%,含KOH 90%。现将1.00g 样品加入 46.00mL 1.00mol/L 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1.070mol/L KOH 溶液中和。蒸发溶液,蒸发到 无水时,可得的固体的质量为 ( ) A .3.00g B .3.43g C .4.50g D .无法计算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物质的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 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olH2的质量是1 g mol HCl的质量是 g·mol-1 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mol 氢 mol O mol 二氧化碳 mol水 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 mol NH3 B.4℃时 mL水 C.10 g氖气 D.×1023个硫酸分子 5.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1019个B.×1022个C.5×1019个D. 5×1022个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mol 12C的质量是12 g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1 mol mol O2含有×1023个氧原子 7.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1 mol H2 B. C.×1023个的CH4分子 D. 8. mol NaHCO3中含有() A. mol Na+B. mol CO 23 C.×1023个 O D. mol H 9.1g O 2和1g O 3 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原子数相同 C.所含原子数不同 D.1g O 3 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10. g X2O5中含有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某气体物质质量为 g,含有×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64 B. 32 D.32 12.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掌握有关计算的基本题型。 能力培养: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溶液计算中,贯彻守恒的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法。 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6种基本类型是重点;电荷守恒、建立参比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提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 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板书:c=n(mol)/V(L) 【再问】溶液的组成还常用什么来表示? 回答:也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板书:a%=m(溶质)/m(溶液)×100%

【提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n/V,我们能够联想起哪些有关的计算思想?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1)在公式计算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2)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联系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等。 (3)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4)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 【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 回答:溶液是均匀稳定的体系。 【板书】类型1 代入公式的计算 【投影】填空: 思考,完成练习。

【强调】体积必须以升(L)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果题目给的体积为mL,则必须进行换算。 【提问】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浓度? 回答:醋酸为弱酸,[H+]=ca, 因此,[H+]小于酸的浓度。 【板书】类型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提问】在进行换算时,根据那个不变的量来推导计算公式?请写出计算公式? 回答:溶液中溶质的量是不变的,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 m=cVM=1000Vρa % 【强调】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投影】练习: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为______。 思考,完成练习。 答案:1.4 g·mL-1 【板书】类型3 稀释问题 【提问】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是什么?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习题与答案详解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0.3 mol NaCl 固体溶于水配成200 mL 溶液,溶液浓度为 ( ) A .0.3 mol·L -1 B .0.15 mol·L -1 C .1.5 mol·L -1 D .0.015 mol·L -1 答案 C 解析 c (NaCl)=0.3 mol 0.2 L =1.5 mol·L -1。 2.50 mL 0.6 mol·L -1 NaOH 溶液,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 A .0.03 mol B .0.04 mol C .0.05 mol D .0.06 mol 答案 A 解析 n (NaOH)=0.05 L ×0.6 mol·L -1=0.03 mol 。 3.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00 mL 1 mol·L -1 MgCl 2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50 mL 2 mol·L -1 CaCl 2溶液 B .100 mL 2 mol·L -1 NaCl 溶液 C .50 mL 4 mol·L -1 CaCl 2溶液 D .100 mL 4 mol·L -1 NaCl 溶液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各选项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中4 mol·L -1;B 中2 mol·L -1;C 中8 mol·L -1;D 中4 mol·L -1,故选B 。 4.在0.5 L 某浓度的NaCl 溶液中含有0.5 mol Na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B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知识整合】 一、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依据 (1)定义式——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c=n/V,由此可知,欲求c。 应先分别求出n及V。 (2)溶液中微粒遵守“守恒”——○1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即c1V1=c2V2(其中c1、c2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V1、V2是稀释前后溶液 的体积)。○2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即溶液呈电中性。○3质量守恒。 (3)重视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关系”: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公式为: c=,其中ρ为溶液的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的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由上述公式可知,已知ρ、w%、M,就可以求 出c。 注意:(1)稀释定律: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是溶质和溶剂混合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指离子。 (3) 对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论取用体积是多少,虽然在不同体积的溶液中,溶 质的量不同,但浓度是不变的。 (4) 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 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5)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6)溶液为稀溶液且未给出溶液的密度时,一般表明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二、气体溶于水后溶液浓度的计算 三、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浓度判断 (1)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时,(即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时,将等体积的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 (2)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时,(即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时,将等体积的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3)浓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当浓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的一半 (4)浓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当浓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时,混合后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归类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是两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题型较多。现归类如下: 一、应用类 1. 概念的直接应用 表达式: 例1. 3.22 g 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求。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表达式直接求出,即 因是强电解质,根据电离方程式:,得出 。 点评:(1)根据定义直接计算是基本思想和常见方法,计算时必须找准分子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母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2)因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离子物质的量浓度还与电离方程式有关,如物质的量浓度为 型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存在弱电解质分子又存在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关,一般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溶质分子物质的量浓度。绝大多数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等,溶质分子物质的量浓度通过上述表达式可以直接求出。 二、换算类 1. 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关系式:为溶液的密度(g/mL),ω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 已知某盐酸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溶液的密度为1.19 g/mL,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直接利用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式,代入数据后解得: 点评:(1)物质的量浓度常用单位是mol/L,如果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L,此时换算公式应为:。 (2)该求解过程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2. 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关系式:,为溶液的密度(g/mL),S为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g)。 例3. 的溶解度很小,25℃时为0.836g。 (1)25℃时,在烧杯中放入6.24 g 固体,加2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饱和溶液的体积仍为200mL,计算溶液中。 (2)若在上述烧杯中加入50 mL 0.0268 mol/L的溶液,充分搅拌后,则溶液中是多少? 解析:(1)由于的溶解度较小,溶液的质量即为水的质量,溶液的密度约为水的密度,根据关系式,得出 是强电解质,由电离方程式:,得出: (2)设与反应消耗掉的为x g。 列式解得:,说明是过量的,此时仍是的饱和溶液,溶质的浓度 与(1)相同,即。

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有答案)

1 物质的量浓度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A .标线 B .温度 C .浓度 D .容量 2.某实验需要0.2 mol NaOH 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A .等于8.0g B .等于8.00g C .大于8.0g D .等于0.2g 3.0.5L 1mol/L 的FeCl 3溶液与0.2L 1 mol/L 的KCl 溶液中,Cl - 浓度比为 A .15∶2 B .1∶1 C .3∶1 D .1∶3 4.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 ·cm -3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 10-?L mol S M ρ B .1 )100(1000-?+L mol S M S ρ C . 1 10-?L mol M S ρ D . 1 1000)100(-?+L mol S S M ρ 5.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L mol a /4 .22 B .L mol ab /22400 C . L mol a ab /5.3622400+ D . L mol a ab /5.36224001000+ 6.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 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A .500mL 溶液中所含K +、SO 42-总数为0.3N A B .500mL 溶液中含有0.1N A 个K + 离子 C .1L 溶液中K +离子浓度是0.2mol/L D .2L 溶液中SO 42- 离子浓度是0.4mol/L 7.取100mL 0.3mol/L 和300mL 0.25mol/L 的硫酸注入5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21mol/L B .0.42mol/L C .0.56mol/L D .0.26mol/L 8.某Al 2(SO 4)3溶液V mL 中含a g Al 3+,取出V/4 mL 溶液稀释成4V mL 后,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