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文与水资源

鄱阳湖水文与水资源
鄱阳湖水文与水资源

1、鄱阳湖概况

鄱阳湖位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5条河流的来水,调蓄后经湖口注入长江,是一过水性,吞吐型湖泊,其南北长173km,东西平均宽约16.9km,最宽处约74km,最狭处约2.8km。湖面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东)、北(西)两部分,南西湖面宽阔,为一主湖区,北部湖面狭长,为湖水入江水道

区[1]。鄱阳湖流域面积16.22万km2 ,占长江汉域面积的9.0%,平均年径流量1450亿m3 占长江流域的15.2%,水量非常丰富。鄱阳湖区包括沿湖12个县(区),即隶属于南昌市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隶属于九江市的永修县、庐山区、星子县、德安县、湖口县、都昌县及共青城和隶属于上饶市的余干县、波阳县,土地面积为19910.4km2 ,截至2000年底,鄱阳湖区人口为646.6万人[2] 。

2、鄱阳湖水资源

2.1地表水资源

鄱阳湖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74.6mm,年径深719.0mm,年蒸发量1080mm。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总量610.3亿m3 ,产水量为278.2亿m3 。

2.2地下水资源

鄱阳湖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年总量为47.0亿m3 ,约为本区地表径流量的16.9%。但分布不均,可供国民经济建设规划的可开采地下水资料总量为23.6亿%。2.3 入湖、入江水量

鄱阳湖多年平均由湖口入长江的水量145.7亿m3 ,赣、抚、信、饶、修5条河入湖水量126.6亿m3 ,占入长江水量的86.8%。入湖、入江水量的变化系数分别为0.26和0.27。一般每年的2~6月份,5条河入湖水量大于入江水量,是鄱阳湖的蓄水期,总蓄水量17.8亿m3,7月至次年1月均为鄱阳湖主要排水期,多年平均入湖、入江水量均为145.7亿m3 ,达到平衡,多年平均入湖、入江水量均为145.7亿m3 达到平衡。最高水位多出现在5~7月,入江最大流量在6~9月。

3 水文

鄱阳湖区的九个湖均处在赣江西支、修河尾闾入湖洲前缘,其水文特征受赣江西支、修河及鄱阳湖水文情势的三重影响

3.1 水位

鄱阳湖区水位与鄱阳湖水位的年内变化趋势一致,月平均水位以7月最高,其次是8月最高,以1月最低,12月次之。赣江吴城站历年最高水位为22.29m;历年最低水位为10.46m。都昌历年最高水位为21.78m;历年最低水位为8.84m。修河吴城水位与赣江水位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枯水时期差异较小。

3.2 水量

赣江西支和修河来水直接进入鄱阳湖区,再经鄱阳湖北部湖面进入湖口水道汇入长江。其中赣江西支来水量约占赣江入湖总水量的1/4,占“五河”入湖总水量的14%;修河来水量点“五河”总量的9.2%,赣江西支与修河年平均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3.3 湖流

鄱阳湖区水体基本属于静态,其周围湖区水体流向与河槽一致,流速0.3m/s~0.8m/s。在汛期,鄱阳湖区的湖泊与草洲被洪水淹没,与大鄱阳湖副为一体,湖流以吞吐流为主,其中中低水位期以重力型湖流为主,中高水位期以顶托型湖流为主,也经常出现倒灌型湖流。顶托型湖流的流向与重力型湖流基本相同,倒灌型湖流的流向则与些相反,流速均小,在0.1m/s~0.2m/s之间。

3.4 泥沙

赣江西支和修河是鄱阳湖各入湖河流中含沙量较大者,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26g./ m3 和145g/m3 ,年输沙量分别为284.0万t和蔼224.6万t(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湖水含沙量随水位的变化而改变,两者关系密切.吴城(赣江)水位13m时,含沙量最大,约120g/m3 ;水位超过13m时,含沙量随水位升高而减小。如水位16m 时,平均含沙量约50g/m3 ,水位20m时,平均含沙量仅10g/m3 。水位低于13m 时,含沙量随水位上升而增大。如水位9m时,平均含沙量约90g/m3 ;水位11m,

平均含沙量约100g/m3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鄱阳湖泥沙淤积较严重的区域,赣江西支尾闾河床平均每年约淤高20mm;自然提淤高速度相对慢些。平均每年约淤积10mm~15mm;自然河堤内的洼地泥沙淤积速度很慢,均在1.5mm/a以下。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

河流水系及水文特征分析 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河流是水说的主体,单一由河流组成的网络系统又称河系。水系包含的范围较河系广,但习惯上这两种概念经常通用。 从全球范围而言,以海洋为归宿的水系称外流水系,如太平洋水系、大西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等;没有出海口的水系称内陆水系,多注入湖泊、沼泽或消失于沙漠。外流水系一般按干流名称命名,如长江水系、尼罗河水系;内陆水系则多以地域名称命名,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水系、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水系等。一般来说,最长的或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河系的干流,但在某些情况下,则需要尊重历史习惯。例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较同一河系中的密苏里河短得多,但人们还是按习惯把密西西比河作为该河系的干流。河系的支流以等级相称,流入干流的支流为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支流为二级支流等。为研究工作的需要,有时可把级数颠倒排列,即将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支流称为一级支流,流入干流的支流称为末级支流。每个河系的支流级数不等,少则一、二级,多的可达20级左右。河系级数是表征河系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图1) 形状 水系具有各种形状,表现出复杂的几何特征。常见的水系形状有:①树枝

状水系。河流排列成树枝状,干流与支流之间以锐角相交,主要发育在地面倾斜平缓、岩性比较一致的地区。平原地区的河系常属于此种类型。②辐合状水系。河流由四周山岭或高地向中心低洼地汇集,多发育在盆地中,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水系。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④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⑤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⑥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图2) 特征参数 水系的特征可以用各种计算参数表示。 ①河网密度。水系总长与水系分布面积之比,表示每平方公里面积上

龙林水库水利枢纽设计

本科论文 龙林水库水利枢纽设计

目录 1 设计基本资料 (4) 1.1 自然地理与水文气候特性 (4) 1.2 工程地质情况 (7) 1.3 建筑材料 (9) 2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11) 3 洪水调节计算 (12) 3.1 设计洪水与校核洪水 (12) 3.2 拟定水库的重复利用库容 (13) 3.3调洪演算与方案选择 (14) 3.4 依据调洪演算成果修订溢流堰的尺寸 (15) 3.5 依据上述成果确定特征水位和特征高程 (15) 4 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16) 4.1 坝址及坝型选择 (16) 4.2 枢纽组成建筑物 (16) 4.3 枢组总体布置. (17) 5 大坝设计 (18) 5.1土石坝坝型选择 (18) 5.2大坝轮廓尺寸的拟定 (18) 6、渗流计算 (20) 6.1 计算方法 (20) 6.2 渗透变形演算 (21) 7、稳定分析计算 (22) 7.1计算方法 (22) 7.2计算方法 (24) 8 基础处理 (25) 8.1 河床部分 (25) 8.2 坝肩处理 (25) 9 细部构造设计 (25) 9.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25) 9.2 反滤层、过滤垫层及过渡层设计 (26) 9.3 护坡设计 (26) 9.4 坝顶布置 (26) 9.5 马道及排水沟设计 (26)

9.6 排水棱体设计 (27) 10 输水建筑物设计 (28) 10.1 隧洞选线与布置 (28) 10.2隧洞的体型设计 (28) 10.3隧洞的细部构造 (31) 10.3.1洞身衬砌 (31) 11泄水建筑物设计 (33) 11.1 溢洪道选线与布置 (33) 11.2溢洪道的体型设计 (33) 14 参考文献篇目 (41) 15 致 (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日期:2010-02-03 | 保护视力色: 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亦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简称:“环鄱地区”、“环鄱区”、“环鄱”或“鄱区” 对应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一、区域范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九江县、彭泽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武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浮梁县;余江县;新干县 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浔阳区、庐山区;珠山区、昌江区;月湖区;临川区;渝水区 共青城 二、区域定位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是: 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三、战略目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 征分析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水文 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所以高考中经常以此为载体考察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有那些呢?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树枝状水系: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中国四川盆 地的水系。?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二、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很小,但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 流量变化较大;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 程规划方案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以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湖区人民健康安全等为主要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工程之一,是保障湖区粮食安全的关键性水源工程,是保障湖区人畜饮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改进湖区枯季航运的重要手段,是防止血吸虫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生态立省、维持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需要。工程按“调枯不调洪”方式运行,按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要求控制相对稳定的鄱

阳湖水位,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灌溉)、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消灭钉螺、航运、旅游、发电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1、调度运行方式 (1)主汛期:5 月1 日~8 月31 日,闸门全部敞开,江湖连通。 (2)蓄水期:9 月1 日~9 月30 日,当湖水位达到15.5m (黄海高程系,下同)时,控制闸门开度,使湖水位维持在15.5m 左右;若遇枯水年,9 月1 日湖水位低于14m,在满足航运、水生态与水环境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控制闸门开度,尽快充蓄,并控制湖水位不超过15.5m 。 (3)补水期:10 月1 日~10 月31 日,加大枢纽泄量,将湖水位降至调控高水位14m,以补充下游因三峡水库蓄水造成的外江水量减少。 (4)供水期: 1)11 月1 日~次年2月底,为满足通航、生态基流需求,枢纽最小下泄流量按925m3/s 控制,并尽量使湖泊维持在调控高水位运行; 2)3 月1 日~4 月30 日,加大枢纽泄量,至4 月30 日将湖水位降至调控低水位12m 。 2、工程布置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12km ,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km,地理位置为东径116°07,′北纬29° 32,′坝址控制鄱阳湖水系全部流域面积。坝址左岸为长岭山,山顶高

西双版纳地区水文特性分析

西双版纳地区水文特性分析 摘要:本文从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条件等基本情况入手,然后从径流、降水、水质等方面分析了西双版纳地区的水文特性。 关键字:西双版纳;水文;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topography characteristic of xishuangbanna, climate conditions, etc. Basic situation to obtain, and then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unoff,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quality in xishuangbanna region of hydrological features. Key words: xishuangbanna; Hydrology; analysis 中国分类号:P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西双版纳自然地理状况简介 1位置。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的南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 2地形。西双版纳地区的地形主要为丘陵、盆地、山地等,其中以山地和丘陵居多。总体地势南低北高,且北、西、东三面较高,中间低,呈马蹄状。 3气候条件。西双版纳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年之中雨季和干季分别最为明显。且终年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4水系。西双版纳境内的河流均属于澜沧江水系,流经经缅甸、老挝、泰国等地,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注入南海。澜沧江上中游河流深切,两岸高山对峙,下游多河谷平坝。澜沧江水系由干流和众多的支流组成,支流落差大、水资源丰富。中游降水量少,有雪水等补给,水量较为稳定,下游降水量大,水量充沛。昂曲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拔5664米。漾濞江是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最大的支流,同时也是澜沧江第二大支流。另外还有威远江、南班河(又称补远江)、西洱河等较为著名的支流, 5土壤。西双版纳地区以赤红壤为主,占到了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南部为砖红壤,约占15%。另外,澜沧江以北地区还有大量紫色土壤分布,约占7%。其余分布的为红壤、黄壤以及盆地内水稻田的暗灰色水稻土等。 6植被。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质和土质情况也适宜各种植物生

乌鲁木齐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2010年10月枣庄学院学报O ct.2010 第27卷 第5期J OURNAL OF Z AOZ H UANG UN I VERSI TY Vo.l27NO.5 乌鲁木齐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古丽巴哈 扎依提1,迪丽努尔 阿吉1,2 (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本文根据乌鲁木齐河流域内主要控制站的多年水文资料,从气温、降水、径流、洪水等方面对流域的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于2009年11月对乌鲁木齐河上游进行野外水样采集,对上游水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上游水体矿化度不高,含盐量均为500m g/L,总硬度为145~175mg/L,P H值在7.0~8.2之间,电导率为250~ 350uS/㎝,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较低,六价铬未检出.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上游的水质良好,属!类水域.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流域;气温;降水;径流;洪水;水质;水文特性 ?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77(2010)05-0131-06 1 流域概况 乌鲁木齐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介于东经86#45?~87#56?E和北纬43#00?~44#07?N之间.流域南起乌鲁木齐河上游天山山脉依连哈比尕山分水岭,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东道海子,西接头屯河流域,东到柴窝堡洼地及米泉县的东缘[1]. 乌鲁木齐河流域由乌鲁木齐河水系和东山水系组成,乌鲁木齐河水系包括南山的乌鲁木齐河和10条小河.东山水系包括源于东山的水磨沟、芦草沟、铁厂沟、白杨沟等15条小河和山泉(图1).流域内较大的河流有乌鲁木齐河、板房沟、小东沟、水磨沟、铁厂沟. 流域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南部海拔高度2000m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2%,降水量500mm,蒸发量953.4mm;北部年均气温5%-7%,降水量150mm,蒸发量2200mm.乌鲁木齐河流域面积不大,主要依赖降水和裂隙泉水,其主流大西沟为古今冰川补给河流[1]. 2 气温特征 2.1 气温年分布特征 乌鲁木齐河流域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冬季有逆温层出现.从表1可以看出[2],在高山,高原区域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如,从海拔高度440.5m处的蔡家湖至海拔高度3804.6m处的空冰斗区,高差为3364.1m,而年平均气温从5.9%~-7.1%,相差13%.在平原前山至沙漠区域,却出现逆温现象,如,从海拔高度600.3m处的米泉到海拔高度440.5m处的蔡家湖,高差为159.8m,温度差1. 1%,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收稿日期]2010-06-19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211A18)、日本 水 环境科学振兴财团科研基金(19198)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1.古丽巴哈 扎依提(1984-)女,研究生,主要从事干旱区环境演变;2.迪丽努尔 阿吉(1968-)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干旱区水文水资源及GIS应用研究.

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工程规模的确定....................................................... - 3 - 1.1 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 3 - 1.2 永久建筑物洪水标准................................................. - 3 -第二章调洪演算 ............................................................ - 4 - 2.1洪水调节计算....................................................... - 4 - 2.1.1 洪水调节计算方法........................................................ - 4 - 2.1.2 洪水调节具体计算........................................................ - 4 - 2.1.3 计算结果统计:.......................................................... - 8 -第三章大坝设计 ............................................................. - 9 - 3.1 坝顶高确定 ........................................................ - 9 - 3.1.1 计算方法................................................................ - 9 - 3.1.2 计算过程................................................................ - 9 - 3.2 坝顶宽度 ......................................................... - 10 - 3.3 开挖线的确定...................................................... - 10 - 3.4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 10 - 3.4.1 折坡点高程拟定......................................................... - 11 - 3.4.2 非溢流坝剖面拟定....................................................... - 11 - 3.5 非溢流坝段坝体强度和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 17 - 3.5.1 荷载计算成果........................................................... - 17 - 3.5.2正常蓄水位时坝体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35 - 3.5.3正常蓄水位时坝体2-2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36 - 3.5.4正常蓄水位时坝体3-3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36 - 3.5.5正常蓄水位时坝体4-4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38 - 3.5.6校核洪水位时坝体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0 - 3.5.7校核洪水位时坝体2-2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0 - 3.5.8校核洪水位时坝体3-3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1 - 3.5.9校核洪水位时坝体4-4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2 - 3.5.10正常蓄水位地震时坝体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5 - 3.5.11正常蓄水位地震时坝体2-2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6 - 3.5.12正常蓄水位地震时坝体3-3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6 - 3.5.13正常蓄水位地震时坝体4-4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49 - 3.5.14设计水位时坝体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50 - 3.5.15设计水位时坝体2-2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51 - 3.5.16设计水位时坝体3-3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51 - 3.5.17设计水位时坝体4-4面的抗滑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 54 - 3.6 应力计算 ......................................................... - 55 - 3.6.1 边缘应力............................................................... - 55 - 3.6.2内部应力............................................................... - 55 - 3.6.3 截面应力计算表......................................................... - 58 - 3.6.4 应力图................................................................. - 70 - 3.7 溢流坝段的设计.................................................... - 71 -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流速: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流程(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 6.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水系归属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 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地理3

高中地理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百科(三) 河流水文特征总体分析 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1、流量(米3/秒)--------反映水资源的多少 (1)流量的大小 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 分段流量:上游来水;附近支流汇入情况;其他因素 (2)流量的变化 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 2、水位(米)变化 流量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 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3、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 (气候) 4、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气温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形成的条件 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5、水能蕴藏量 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 6、含沙量(克/米3) (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 (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 分析中国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季节性结雪融水、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大气降水) 含沙量少(森林茂密、地势起伏小) 结冰期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有凌汛现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一、概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区域范围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境内,古称彭蠡,《尚书·禹贡》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之说,又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彭湖、扬澜、宫亭湖等多种称谓。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5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

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鄱阳湖是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集名山(庐山)、名水(长江)、名湖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谈谈鄱阳湖的水利工程

谈谈鄱阳湖的水利工程 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姓名:李翠学号:0911021051 摘要:鄱阳湖,这个孕育赣鄱儿女的“母亲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以承纳江西五大江河来水的宽广胸怀,孕育出赣鄱文明。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境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均汇聚到鄱阳湖,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每年7~9月长江主汛期来临时,鄱阳湖成为长江的一个蓄滞洪区,接受江水倒灌,堪称长江的天然调节器。同时,由于其“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水文特质,多年来让“母亲湖”不断出现了种种“病症”,旱涝交替、血吸虫患难、湖面缩小、鱼类资源衰退……,现在安湖,则成为赣鄱儿女一直的梦想。于是在鄱阳湖建闸调枯畅洪的这个梦想,经过赣鄱儿女几代的努力,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关键词:鄱阳湖水利工程意义问题我的观点 如今,鄱阳湖已不再具有原生态,鄱阳湖正日渐萎缩和退化。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湖区洪、涝、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位偏低且持续时间长,造成鄱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环境差,血吸虫病猖獗且不断反复,丰富的水土(草洲)资源、渔业资源、水能资源、水运资源等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在流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情况下,入湖水体的水质

日渐变差,鄱阳湖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而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就可以缓解或者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旱情又一年重似一年,不管是洪灾还是旱灾,受害者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鄱阳湖的鱼、草、鸟等各个生态子系统,就像最近几年,江西遭受了严重的秋旱,鄱阳湖水位连创新低,给湖区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迫在眉睫。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供水、生态保护、血吸虫病防治、航运等为主要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坝址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12公里,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公里。坝址左岸为长岭山,右岸为屏峰山,两山之间湖面宽约2.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为96亿元,加上配套工程,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该工程如建成运行,无疑对江西将有极大裨益。按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要求控制相对稳定的鄱阳湖水位,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灌溉)、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消灭钉螺、航运、旅游、发电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而且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拟分为江湖连通期、鄱阳湖闸蓄水期、三峡水库蓄水期、补偿调节期、低枯水期等5个时段进行不同的调度。其中,江湖连通期(4月1日~8月31日)闸门全部敞开,江湖连通;鄱阳湖闸蓄水期(9月1日~9月20日)利用鄱阳湖洪水尾巴下闸蓄水,水位一般控制在16~17.5m;三峡水库蓄水期(9月21日~10月31日),将闸前水位

渠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5969091.html, 渠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作者:刘萍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收集的水文资料从降水、径流、泥沙、蒸发在年内及年际间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渠江流域独特的水文特性。 【关键词】渠江降水;径流;蒸发;泥沙水文特性分析 一、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渠江流域地处四川省东北部,长江二级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一级支流,位于东经 106°28~108°24、北纬30°26~33°05之间。河口集水面积39200km2,域内支流纵多,呈扇形分布,渠县三汇镇以上分巴河与州河两大支流。 巴河发源于米仓山南麓,属米仓山暴雨区,集水面积19927km2。巴中市三江口以下为巴河主干,以上分南江与恩阳河两大支流。平昌县城纳通江,通江在通江县城以上分大通江与小通江。 州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属大巴山暴雨区,集水面积11165km2,宣汉县城以下为州河主干,以上分前、中、后河。 渠江流域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以大巴山、米仓山为分水岭,域内最高处海拔2500m 以上,至三汇镇海拔245m,源头多崇山峻岭,山高沟深,坡度较大,至下游浅丘区河道比降逐渐变小。域内植被较好,喀斯特地貌发育,众多峰丛、地下河、槽谷等。河谷深切,山谷高差800~1200m。河道蜿蜒曲折,滩沱相间,水位变化很大,丰、枯流量差值可达近万倍。 二、降水 1、降水特性 渠江流域处于大巴山以南地区,大巴山为四川盆地与汉中盆地的分界山,属褶皱山,它西延即为米仓山。域内气候易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水汽向上输送强劲,又处于盆地北部边缘地带,极易受北方南下冷空气的侵袭而形成强降水过程。因此越是上游的站降雨量越大,为降水高值区,位于后河源头的皮窝站实测最大年降水量为2637.9mm,大通江上游的碧溪站实测最大年降水量2113.7mm,而处于下游的三汇站实测最大年降水量1483.6mm,为本流域降水低值区。各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50~1600mm之间。流域汛期较长,从3月到10月底、有时甚至到11月中旬都有可能出现强降雨过程,在实测资料中通江及上游大通江1994年11月中旬出现全年最大洪水,当月降水量多站位居第二。

桃林口重力坝水利枢纽设计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1) 1.2设计基本资料 (1) 1.2.1 水文分析 (1) 1.2.2 气象条件 (5) 1.2.3 工程地质 (5) 1.2.4 当地建筑材料 (7) 1.2.5 交通条件 (8) 1.2.6 施工条件 (8) 1.2.7 效益(以1984年价格水平及费用标准计算) (8) 第2章枢纽布置 (11) 2.1坝轴线选择 (11) 2.1.1 坝段比较 (11) 2.1.2 坝线选择 (12) 2.2坝型选择 (13) 2.3枢纽布置 (13) 第3章坝体剖面设计 (14) 3.1坝顶高程的确定(参考《水工建筑物》教材 P34) (14) 3.2挡水坝剖面设计 (16) 3.2.1 坝顶宽度的确定 (16) 3.2.2 折坡点位置及坝底宽度的确定 (17) 3.2.3 基础灌浆廊道尺寸拟定 (17) 3.2.4 排水廊道尺寸拟定 (17) 3.3溢流坝剖面设计 (18) 3.3.1 溢流面曲线设计——参考《水工建筑物》教材P38 (19) 3.3.2 剖面设计 (23) 3.4水力计算 (24) 3.4.1 堰顶过流量计算 (24) 3.4.2 底孔泄流计算 (24) 3.4.3 挑流消能计算 (25) 3.4.4 水面线的确定(参考《水工设计手册》卷6相关部分) (26) 3.4.5 溢流重力坝的上部结构设计 (28) 第4章挡水坝稳定分析及应力计算 (30) 4.1计算情况及控制标准 (30) 4.1.1 应力分析计算原理 (30) 4.1.2 稳定应力控制 (30)

4.2荷载组合及计算 (31) 4.2.1 荷载组合 (31) 4.2.2 荷载计算(正常蓄水位情况下) (31) 4.3兴利水位、校核水位下的计算 (36) 4.3.1 兴利水位下的计算 (36) 4.3.2 校核水位下的计算 (39) 4.4兴利水位加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42) 4.4.1 兴利水位加地震荷载下的抗滑稳定计算 (42) 4.4.2 兴利水位加地震荷载下的坝基础截面的应力计算(75.0米高程) (42) 第5章溢流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44) 5.1荷载计算及其组合 (44) 5.1.1 自重:包括闸墩、坝体、工作桥、交通桥、启闭机。 (44) 5.1.2 动水压力的计算(兴利水位下) (46) 5.2兴利水位、校核水位下的稳定及应力计算 (46) 5.2.1 兴利水位下的计算 (46) 5.2.2 校核水位下的计算 (50) 第6章细部结构设计 (55) 6.1混凝土分区及标号选择 (55) 6.2坝体分缝 (56) 6.2.1 横缝 (57) 6.2.2 纵逢 (57) 6.2.3 水平施工缝 (57) 6.3坝体廊道系统 (57) 6.3.1 基础灌浆廊道 (57) 6.3.2 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 (58) 6.4止水和排水 (59) 6.4.1 横缝止水 (59) 6.4.2 坝体排水 (61) 6.5坝顶布置 (61) 6.6地基处理 (62) 6.6.1 地基开挖与清理 (62) 6.6.2 坝基帷幕灌浆 (62) 6.6.3 坝基固结灌浆 (63) 6.6.4 坝基排水 (63) 6.6.5 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的处理 (63) 参考文献 (65) 谢辞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 一.调查背景 地球表面43%的土地分布在干旱地区,110多个国家受土地荒漠化之害,全世界每年为此造成的损失420亿美元之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是面积大、分布广。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5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841个县(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南方沿江、河、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全国流动沙丘面积42.72万平方公里,固定及半固定沙地46.30万平方公里,戈壁及风蚀劣地71.14万平方公里,其他14.14万平方公里。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500公里、宽约600公里的风沙带危害北方大部分地区。二是扩展速度快,发展态势严峻。据动态观测,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二.调查目的 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土地沙漠化带来的危害和后果,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为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本质内涵,把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南昌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在隶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厚田沙漠风景区开展了以“倡导生态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实地调查活动。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厚田沙漠的形成的原因 由于厚田沙漠位置处于北纬28°30′,东经115°50′附近,东距海约500公里。主要分布于赣江下游西岸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上,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2~4公里。原为赣江古河床,后来赣江河道东移,河流下切,露出水面,成为赣江西岸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梯。古代曾经森林茂盛,为亚热带常绿林,距今1万~7000年以来,由于滥牧、滥伐、滥垦和战争原因,沙地表面粘结层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下面粗沙出露,处于裸露流动状态,在强烈

高中地理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打印版

河流水文特征总体分析 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1、流量(米3/秒)--------反映水资源的多少 (1)流量的大小 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 分段流量:上游来水;附近支流汇入情况;其他因素 (2)流量的变化 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 2、水位(米)变化 流量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 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3、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 (气候) 4、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气温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形成的条件 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5、水能蕴藏量 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 6、含沙量(克/米3) (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 (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 分析中国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季节性结雪融水、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大气降水) 含沙量少(森林茂密、地势起伏小) 结冰期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有凌汛现象 水位变化较小:河流补给多样 航运价值:季节性航运(夏季) 水能资源贫乏(地势落差小) 2、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水位变化大: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汛期较短,季节变较大:降水季节短 含沙量大: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结冰期较短:冬季较短 航运价值低:中、上游地势起伏大,下游地势平坦,但泥沙淤积严重,加之水量小 水能资源:中上游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相对丰富,形成梯级开发 3、秦-淮以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雨季长,流域面积广) 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 航运价值高: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量大) 水能资源丰富:中上游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水量大、落差大) 4、西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 航运价值低:山高谷深,多峡谷 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量丰富 5、西北地区河流(多内流河)水文特征 流量小: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和山地降水补给) 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或时令河 汛期:短(夏汛) 航运价值和水能价值都较低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例3:松花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