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打造怎样的班集体

我们要打造怎样的班集体
我们要打造怎样的班集体

我们要打造怎样的班集体

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清楚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才能够有效地开展班级建设的活动,逐步把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般来说,良好的班集体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明确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所组织的共同活动。目标是班集体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目标既包括集体目标,又包括个人目标。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有机统一,个人目标服从集体目标

2.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坚强的领导核心由班主任和班级干部组成

3.有自觉的纪律。学生能自觉自愿地遵守班级纪律和班级规范

4.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5.有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班风。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还应表现在班级有强烈的凝聚力。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特征呢,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结合专家学者的观点总结为以下四条:

第一:班级奋斗目标明确,全体成员形成较高的共同信仰体系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全力以赴的自觉性

第二: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对班级的责任感

第三:具有较高水平的群体相倚关系

第四:具有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内涵。

如果我们的工作达到了以上标准,良好的班风就基本形成了,可以说一个好的班集体就诞生了。

.用心建设班集体,潜心经营班级

做任何工作都是开头难。当我们接受一个新的班级后,就应该对班级的发展做好一个较系统的规划,比如说我的班级奋斗目标是什么?我要建立怎样的班级风格?我要建立怎样的班级规范?我的班级怎样体现我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我用什么方式建立我的班干部队伍,以及我如何培养他们成为我的得力助手?我将倡导什么样的班级舆论和班级风气?我建立怎样的与学生交流的平台?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在实施班级管理时才会游刃有余,否则我们就可能手忙脚乱,最终也很难把班级建设成一个优秀的集体。下面简单谈谈建设班集体的步骤、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

这是接收新班级之后首先要考虑和做好的工作。要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查阅学生档案,与前任教师交流、观察、谈话等方式,做好了解学生的工作,做到对班级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班级整体情况基本了解。

(2)设计好、开好第一次班会,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开班会要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把自己的治班观念和管理理念告诉学生,并以真诚的态度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可信和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感情较快地融洽起来。

(3)搞好班级建设,选好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积极能动作用。开班之初,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并不十分了解,可以通过查阅档案和调查了

解指定临时班干部,经过一段时间后,彼此之间有了较多了解,可再采取自荐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办法选出班干部,这应该说是建班以来的第一件大事,班主任在此事上的态度和表现将对班级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特别重视此环节。

(4)搞好第一次考勤检查,仪容仪表检查、课堂纪律检查、午休检查、自习纪律检查,保证纪律的严明性。

(5)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会是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方式。首次家长会上要简要介绍各科任教师的情况,让家长相信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介绍班级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介绍班级常规要求,以期得到家长的协作,并向家长表明自己管理好班级的决心及班级的奋斗目标,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2.确立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

这一点有可能被许多班主任忽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就像一个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一样,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不会有蓬勃向上的朝气,不利于尽快形成良好班集体。因此不论是学年、学期之初还是中途接班,班主任在接班之后都应及时确定并向全班学生提出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

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既要有长期的奋斗目标,又要有中期、短期的奋斗目标,并把几个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目标要符合高中生年龄特点,要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及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

第三:目标要结合教育原则,能对学生起到激励和督促作用;

第四:目标本身要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性——符合方针政策及素质教育要求‘

适宜性——符合“跳一跳摘到桃”的要求,既符合实际又高出一筹;

递进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梯次上升,递进发展。

激励性——有号召力、树正面榜样,鲜明、具体、形象、有吸引力,让学生振奋,充满激情。

第五:目标制定时,要同时制定出落实的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及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一定要以共同奋斗目标为标准,不轻易改动或升降,本着肯定成绩多激励原则进行。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所谓班风就是本班区别于其他班级的独特风气,体现一个班的特色,是班级气质的表现,是班级面貌的重要标志,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班风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发挥集体目标的吸引力、集体情感的凝聚力、集体纪律的约束力以及集体环境的熏陶力。

良好班风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①每个学生都明确班级的目标,有自己的理想,学习勤奋,朝气蓬勃;

②有健康的集体舆论,有正面典型;

③全体同学能严格遵守纪律,心情愉快;

④同学关系融洽,团结友爱;

⑤学生有适度的自尊感,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上进心;

⑥每个学生都有严格自律的习惯。

马卡连柯曾说:学生“集体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上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因素。”“许多儿童教育机关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里面没有形成风格,没有形成习惯和传统。”事实证明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加强和促进班级集体力量的有效方法。集体舆论越有力,班风越良好,就越能激发集体成员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班集体也就越坚强。可见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主任工作的内涵,也是班级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

那么如何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呢?

第一,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的接班人为目标来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以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及班级公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二,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班级文化角等宣传阵地,加强正确引导,形成舆论氛围。

第三、正确运用批评与表扬。善于观察,善于树立让人信服的正面典型,有策略的对不良现象或思想倾向进行批评,树立正气。

第四,班风建设要常抓不松懈,抓抓放放,好的班风永远形不成。

第五,与任课教师进行有效协作。一、在学生面前树立所有任课老师的威信,让学生无条件接受甚至崇拜自己的老师。二,要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的信息。三,要正确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矛盾。四,认真听取任课教师对班级及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五,肯定任课教师对班级的贡献,培养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感情,适时进行感恩教育。

五.对经营班级的几点工作感悟

1.常规要常抓不懈

常规乃立班之本,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没有了它,其他工作很难能落实,最成功的班级管理者一定都很重视这一点,只要学生在校,常规管理就一刻也不放松,这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基石。

2.开有效的班会

决不开无准备的班会,想的不成熟的事可以放一放,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所以班会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准备的充分程度。

班会的效果不与班会的长短成正比。

班会可能只解决表面问题,不要试图什么事都靠班会解决,也不要以为开了会问题就解决了,会后的落实比开会更重要。

3.让班干部“无忧无虑”的工作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我们最得力的助手。如果你不想让班干部被同学们疏远或你被班干部疏远,能让班干部没有顾虑的开展工作,请一定注意你的工作方式。要教给他们如何去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要保护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威望和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要告诉他们哪些是他们的权利,哪些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逐步把他们培养成较成熟的管理者。

4.让交流畅通无阻

现代社会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他们要求班主任在尊重其人格基础上,平等的与之交流思想,商讨问题,使自己能心情舒畅,心服口服地接受班主任的观点和要求,从而超越行为上

的遵从,并上升到道德认识层面上的理解和接受。因此要以平等的心态真诚的与学生交流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触动心灵。一次好的谈话必然能谈出问题、谈出策略、谈出共鸣、谈出信心、谈出信任。

5.事事公平公正

千万不要低估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能力,你对待每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你的看法,最终会影响他在班级中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时时处处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6.善用表扬,慎用惩罚

马克吐温说“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辞而不吃东西”。可见“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但是我们在班级工作中一定要正确把握表扬的时机和表扬的“度”,否则可能适得其反,也有可能表扬一个打击一大片,产生副作用,不轻易表扬,才能在你运用它时显得更有力度。

同样,在运用批评手段时应更加慎重,要学会批评的艺术,以做到艺术的批评。在大庭广众之中批评人,往往是痛快了自己,痛苦了学生,疏远了师生感情,达不到批评的目的。

惩罚是最低级的教育手段,是教育者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教育者无能的表现,在种种纪律问题上,关键是集中力量预防错误,而不是惩罚错误。

7.学会忽略

宽容是最大的美德。出色的班主任具有了不起的忽略能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健忘。对一些不期而至的问题能及时作出判断:哪些问题需

要及时处理,哪些问题可以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再去解决。忽略是一种智慧,容忍小错误是一种度量,要知道批评过于频繁,结果可能会变成彻底放弃。你是否有同感:那些最让你头痛甚至厌恶的学生,恰恰是将来记得你并对你充满感情的人,而那些佼佼者呢?用宽容的心态善待每个人。

8.班级文化优良化、具体化

所谓班级文化,简单的讲就是班级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财富。因为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既有良莠之分,又有高低雅俗之别,所以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既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又有益于陶冶学生的心智,培养高尚的情操。

在班级建设中我们要尽量把它具体化:育人环境(教室)自然优美、学生行为规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融洽、集体舆论健康向上。

9.以积极和阳光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学生

班主任要善于过滤掉日常生活中的消极情绪,用积极的态度和阳光的心态感染学生,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同时会使我们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在对待工作上同样如此,既然不能不做,于其痛苦的被动去做,还不如快乐的主动去做,同样一件事情,换个态度和心情去做,真的不一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