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汇编

07-10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汇编
07-10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汇编

2007—2010年高考宁夏卷历史试题汇编——灵宝二高2011届高三复习专号 2011-5-9 题号2007 2008 2009 2010

24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

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

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

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

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本资料教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

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

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

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

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5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

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

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

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

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

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

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

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

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

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

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6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

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

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没用。均田制

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

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7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

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

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

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

夫之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

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

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

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

能增强

(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

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

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

宝钞4、银27、布42、

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8 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

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

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B.行政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

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C.监察D.司法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

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

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29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

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

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

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

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

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

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

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

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30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

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棉布金属和矿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表2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

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

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

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

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

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31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

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

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7

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就很能体现“尚

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

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

表1 美国业统计表

年份1870 1900

企业总数

(个)

808 669

工人总数

(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

元)

121000000 590000000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

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

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表1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业发展变化的主

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

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

速提高

32 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

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

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

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

结束。”这场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

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

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

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 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 创办《青年杂

志》

C 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

期组织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

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

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

‘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

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33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

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

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

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

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

发生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

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

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

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

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

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

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

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34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

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

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

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

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

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32年《马斯特里

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

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

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

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D.欧俄均衡的世界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

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

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

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35 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

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

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

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

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

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

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

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

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

—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

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

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

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

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

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4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

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

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

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

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

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

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

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

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

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

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

理由。(19分)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

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

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

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

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

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

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这时全国再也

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参议员到首

府,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

拳办“金手套”锦标赛事决赛,门票除五分钱

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支

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

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

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糟)》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

与梦想》。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

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

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

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

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

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劝,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

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

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

货币。-一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

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

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

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

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

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

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

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

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

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

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

款合计23亿美元,――编自(美)阿瑟〃林

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四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

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

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

(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

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

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

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

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

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

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

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

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

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

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

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

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

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

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

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

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

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

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

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

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

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

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

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

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

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

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

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

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

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

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

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

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

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

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

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

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

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

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臵官局,

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

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

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

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

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

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

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

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

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

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

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

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

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

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

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

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

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

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

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

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

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

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

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11分)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6分) 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

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

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

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

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

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

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

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

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

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

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

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

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

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

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

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4

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15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

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6

分)

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

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13分)

42A A.(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

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

戌变法》)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

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

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

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

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

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

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等)(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

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

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

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

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

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

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

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

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

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

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

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

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

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

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

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

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

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

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

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

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

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

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

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

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

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

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

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臵盐院。

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

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

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

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臵吏”,

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

盐官,在较远州县设臵“常平盐”,“官收厚利

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

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

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

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注:榷【拼音】:[què] 【字义】专卖:~

货。~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税(专

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

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

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

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

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

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

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

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

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

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

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

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

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

卖业的税)。

⑴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

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⑵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

义。(7分)

42D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

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

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

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

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

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

学为楷模。

(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

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

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

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

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

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

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摘编自《世

界文明史》)

回答下列问题。

(1)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结合所学知识,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

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

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

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

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

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

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

谈》。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

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

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

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

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

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

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

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

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

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

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

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

“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

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

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

民国千年可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

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

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

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

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

际》

材料二: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

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

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

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

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

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

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

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

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臶与吾

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

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

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

(1923年11月29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

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

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

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

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

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

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

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

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

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的人

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

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不得

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

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⑴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

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⑵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

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并列举两位影响了牛顿的“巨人”。(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10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

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

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

的认识有何不同。(7分)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

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

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2007年宁夏卷2008年宁夏卷2009年宁夏卷2010年宁夏卷

一、选择题:

24 D 25 C 26 A 27 A

28 B 29 C 30 C 31 D

32 C 33 C 34 D 35 A

二、综合题:

40.(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3)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42A.(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42D.(1)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兴起与传播,近代科学不断取得进展。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巴罗。

(2)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楷模;推动了启蒙运动。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及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选择题:

24 D 25 A 26 D 27 A

28 C 29 B 30 C 31 C

32 D 33 B 34 B 35 A

二、综合题:

40.(1)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物价

下跌,通货紧缩;消费者持币观望

(2)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

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

(3)刺激房地产业恢复和发展,缓解住房危机;带

动相关产业的恢复;扩大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缓解

社会矛盾。

(4)评分说明:本问为开放性问题,考生可以从以

下角度回答问题。

①从金融背景的角度说明:例如,通货膨胀时

期和通货紧缩时期不同,或危机阶段和繁荣阶段不同。

②从贷款性质的角度产明:例如,良性贷款和

不良贷款的不同,或适度贷款和过度贷款的不同。

③从贷款发放者的角度说明:例如,政府低息

房贷和商业房贷的不同。

考生能从上述三个角度中的两个角度进行说

明,即可得6分;若考生另有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

给分。

41A.(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

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

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41D.(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2)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

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

一、选择题:

24 C 25 A 26 C 27 D

28 B 29 B 30 D 31 B

32 A 33 C 34 B 35 A

二、综合题:

40.(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

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

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

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

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

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

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

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

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

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41A.(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

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

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

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41D.(1)1922年通过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1923年

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

要联俄。

(2)为联俄联共提供根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

一定联系,但有本质区别;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

一、选择题:

24 C 25 D 26 A 27 A

28 B 29 D 30 C 31 D

32 B 33 C 34 D 35 A

二、综合题:

40.⑴官营手工业衰落;(2分)家庭手工业开始面

向市场;(2分)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2分)资本

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

佣关系)(2分)

⑵阶段1 :“原工业化”(2分)。特征:手工工

场发展迅速;(2分)商人参与;(2分)使用雇佣劳

动。(2分)

阶段2:工业革命(工业化)(2分)。特征:

大机器生产;(2分)需要大量资本;(2分)形成工

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2分)

⑶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的认识。(13分)

41A.⑴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

(2分)强行加价。(2分)

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2分)

设常平盐。(2分)

⑵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

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41D.⑴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

历史功绩。

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⑵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

献。(2分)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2分)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2分)

关于考试大纲的相关说明

由于今年河南、山西、新疆等省份加入新课程高考队伍,这些新加入省份既有教育发达地区,也有教育欠发达地区,为了维持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考试中心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测量与难度方面保持稳定不变的导向。表明2010年高考试题以其比较成功与成熟而成为测定2011年高考的参考。

意味着2010年高试卷呈现方式将会比较平稳,但不意味着命题者命题不会创新变化。我们通过这几年的高考发现,命题者每年都在去陈求新。考核目标与要求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能力要求,反映了历史高考试卷强调对考生各种能力的测试。考试说明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材料题”的考核将进一步加强。

有些教师提出来去年和今年的考纲没有列“阿里改革”等内容,是否可以淡化?这是不确切的,这两年的考纲都有这一内容

考试中心提示的相关信息(郑州市教研室历史学科)

(1)关于2011年试题难度

与2010年全国新课程试卷相比保持稳定,虽然河南加入,但是新疆也使用。

(2)关于必修与选修的内容处理

必做部分试题不应该出现选考内容;而选考题可以以必修内容为背景。

(3)关于试题阅读量

新课程试卷阅读量大,建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4)关于试卷结构

抓学生综合性(文综)训练,熟悉宁夏试卷的格式。

(5)如何应对选考内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命题,着眼于新内容、新情景的考查。如果选择这一模块,在复习中应重点掌握分析改革的方法。

深入考试说明——2011年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试验版)》,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关注点一: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具备通史、常识等基本前提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点二:基础掌握程度、学习潜力

?——为大学选拔基础扎实、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关注点三: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学科方法

?——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能力要求

?关注点四:科学历史观指导

?——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才是指导思想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关注点五:不拘泥于教科书

?——只忠实于课程标准,不限教材及版本

?关注点六:新材料、新情境

?——历史学科素养、思维、方法的主要载体

?关注点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基本脉络

?——试题合纵连横,重新架构知识,升华认知

杨宁一教授:

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

?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

?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

?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

?2011年考试说明的变化

?——仅仅题型示例有变化:用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替换此前的4个例题

?【例4】:“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雅典公民含义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的体现

?【例6】“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清朝封建等级思想的消极影响

?——对甲午战争不同记载的认识

?【例9】“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解释”:

?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选修四:评价曹操

?【例12】“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

?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变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

归纳试卷形式

?为何从试卷形式入手(形式是内容的载体)

?——不搞轮流坐庄,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古今中外;

?——不搞固定比例,与教材篇幅多少无关;

?——不搞敏感热点,因为发展不可期;

?——不搞教材模式,回答角度与学习角度很不一样;

?——不搞琐碎多问,答案的设置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多角度思考。

命题人:教育部考试中心

?——刘芃领衔,北师大主导

命题数:四套试卷——全国Ⅰ、Ⅱ、新课程卷;海南新课程卷使用者:课改省份

?2007年:宁夏——2009年:辽宁2010年:黑龙江、吉林、湖南、陕西

?2011年:河南省等更多省份加入

归纳试卷形式

?(1)选择题48分:24—35题,共12道

?——24题:文化常识,考查学科素养

?——35题:史学类题,考察学科方法

?——1道漫画地图题,关系或主题,活泼试卷

?——1道数据表线题,经济数据分析

?——形式:半句补白、材料处理

?——角度:比较、因果、本质认识为主

?——过去式:组合式、否定式、最佳选择

整理考情反馈——近年文综考试成绩

时间政治历史地理总分

2006年78.26 52.5759.94 190.77

2007年68.22 50.7661.77 180.75

2008年63.45 51.3850.67 165.50

2009年62.97 48.0342.44 153.44

2010年58.43 49.9748.83 157.23

五年平均66.2750.5452.73169.54

2010年历史科全省平均得分

分类分值平均分

选择4826.07

主观3715.64

选修158.26

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两极格局的形成 1.(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一模·19)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 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 【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铁幕”演说的15年后应该是指1961年,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1961年当时还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没有瓦解帝国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从材料“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苏联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世界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江苏南通、扬州二模·17)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 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 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解析】欧洲联合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而图片中强调了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故A 项错误;画面中的妇女踩上“马歇尔计划”的高跷,才能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准”,说明了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图片未涉及苏联,故C项错误;图片妇女虽然踩着高跷,但行动自由,并未受控制,且二战后英国急需美国援助,政府就算知道美国的阴谋,也不可能在此时揭露出来,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3)(13分)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 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材料三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C】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 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 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主,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2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2卷)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畅通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了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他的死讯”。这种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退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源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 1.(2019年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2019年全国卷Ⅱ 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2019年全国卷Ⅲ 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全国卷一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一(文综) 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着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着作的作者是() 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 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2018年高考全国Ⅱ文综历史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I卷

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I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1卷含答案

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6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69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附参考答案)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

2019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 “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 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 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 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答案】A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答案】B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答案】B 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答案】D 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 【解析】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活动。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政策有关。 【答案】B 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Ⅲ卷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 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 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