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堆肥技术应用推广

污泥堆肥技术应用推广
污泥堆肥技术应用推广

污泥堆肥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污泥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确定的各水资源保护规划工程的陆续启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随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污水污泥的产生量相应地不断增加,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污泥处理是过程,污泥处置才是目的。污泥处置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就是污泥资源利用处置。一般来说,污泥处理是指污泥经单元工艺组合处理,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目的的全过程。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干化、焚烧、厌氧消化、石灰稳定和好氧堆肥。

二、污泥适用性

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一般在80%以上,直接堆肥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加入一些辅助材料,比如秸秆粉、木屑等膨松剂调节水分,增加孔隙度。对于不同地域的城镇来说,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一些能长期供应和数量充足的材料,比如秸秆粉、稻壳、木屑、菇渣、蔗渣等废弃物,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种植农业和养殖业有机固体废物做辅料资源。目前农村和城镇这些废弃物的利用途径还很有限,利用率还很低,还存在焚烧秸秆、乱排畜禽粪便等现象。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与作物秸秆或其它废弃物好氧堆肥,既解决了污泥问题,又生产了微生物活性较高的有机肥,用于农业大田生产,果树种植、园林绿化是很好的肥料,对于减轻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业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为污泥堆肥产品是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的有机肥料。污泥作为有机肥原料的来源是连续和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肥料供给的间断性,因此,考虑污泥堆肥的销售要符合肥料生产行业全年生产、季节销售的特点,利用污泥堆肥低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开辟适合于大田作物、果树林木、城市绿化、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等多方面的销售渠道,从而确保污水污泥的及时处置。有机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适度的生产经营规模,因为只有适度的生产规模才能满足有机肥原料来源分散、销售半径短的特点,只有实现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销售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原料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污泥利用可行性

1、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国家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从2003年7月1日已正式实施,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提出了较为严格和明确的要求。标准将好氧堆肥列入污泥稳定化处理的方法之一,与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相比,好氧堆肥除了有稳定化作用(有机物降解)外,还有无害化作用(杀菌消毒)。这是由于好氧堆肥过程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热量),堆肥物料温度可以上升至60~70℃,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因此,好氧堆肥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污泥、生活垃圾以及集约

化饲养场畜禽粪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污泥养分可利用

随着城乡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污泥中含有大量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有机物质和植物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重要的有机肥资源和良好的土壤改良剂。

利用污泥生产肥料,一方面其产品是有机肥,对改善土壤性能与提高土地肥力,维持农作物长期的优质高产都是有益的,是农林业和园林绿化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卫生要求也日益严格,从节省资源与改善环境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把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作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的重要措施。

3、成熟工艺、经济有效

目前污泥堆肥工艺及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处理工艺。正是由于污泥堆肥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多重效果,并且具有经济、实用、不需外加能源、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污泥还可与作物秸秆、剪枝树叶、畜禽粪便等其它废弃物一同处理,目前已愈来愈成为一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具有工艺成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和资源化农用肥效高等突出特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相对妥善和有利于区域土壤有机质平衡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工艺和资源化处置手段,适合科学发展观和我国国情。

4、产品安全可靠、有广阔市场

污泥经过好氧堆肥处理后,病原菌灭活、有机物腐殖质化、重金属稳定化,植物可利用形态养分增加,其C/N比、物理性状、无毒化程度、溶解度、养分平衡等都得到很大改善。堆肥产品的氮、磷、钾总养分大于4%,有机质含量大于30%,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标准,是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的有机肥料,完全符合农业部标准《有机肥料》(NY525-2002)。可以用于城市绿化、草坪施肥及大田、果树等农用肥料,由于污泥肥料产品具有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在我国污泥堆肥用于花卉苗圃,一是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二是促进苗木和花卉生长;三是污泥中的一些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不进入食物链,同时树木园林花卉对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有一定的净化功能。当前我国正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大面积植树种草,污泥堆肥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防护林建设是最合适的途径;另外污泥堆肥也可作为果树与大田农作物的基肥使用,以增加作物产量。总之,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不断发展的今天与未来,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势在必行。

四、堆肥技术与工艺选择

堆肥一般分好氧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气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热;厌氧堆肥是在无氧气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厌氧分解最后的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许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厌氧堆肥与好氧堆肥相比较,单位重量的有机质降解产生的能量较少,而且厌氧堆肥通常容易产生臭味。由于这些原因,几乎所有的堆肥工程系统都采用好氧堆肥。

污泥好氧堆肥处理技术路线是:

1、混合调质

污泥混合调质的目的是调整脱水污泥的水分和碳氮比,并加大疏松程度,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好氧发酵。同时添加外源菌种(VT菌)以促进发酵过程快速进行,并抑制臭气的产生。

2、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在发酵槽(池)或发酵仓内进行,靠强制通风来供给氧气。在堆肥过程中,物料中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开始发酵,首先是易分解物质分解,产生CO2和H2O,同时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这时微生物吸取有机物中的碳、氮等营养成分,在合成细胞质自身繁殖的同时,将细胞中吸收的物质分解而产生热量,发酵能进行高效率的分解。一般来说经过最少7天的平均温度保持在55℃以上的发酵,大部分有机物已被降解,由于有机物的减少及代谢产物的累积,微生物的生长及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减缓,发酵温度开始降低,此时有机质基本稳定。堆肥过程中氧的供给情况和发酵保温程度对堆肥的温度上升有很大影响,发酵周期约为12~15天。

3、陈化筛分

堆肥发酵后的污泥尚未达到腐熟,需要继续进行陈化(二次发酵)。陈化的目的是将污泥中剩余有机物进一步分解、稳定,陈化后期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稳定在40℃左右,含水率可降低至35%以下,堆肥腐熟后形成腐殖质。为满足有机肥销售或后续制肥工艺的要求,在陈化之后还可进行一次筛分分级。

4、加工制肥

污泥堆肥要作为产品销售还应根据肥料用途和市场需要进行加工,制肥的目的就是提高污泥堆肥的肥效和商品性,进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5、尾气除臭

在好氧堆肥过程中有臭气产生,主要是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废气必须进行除臭处理后才能排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生物滤池法、化学洗池法和活性碳纤维吸附法等。一般是用通风机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收集,用管道输送到除臭器中除臭,这些除臭器处理NH3、H2S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

污泥堆肥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污泥(包括二级河道淤泥、下水道通挖污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部分还未经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和处置,没有正常的出路,不但成为城市及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污泥的任意排放和堆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泥已经触目惊心,使建成的城市排水、河湖等设施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充分发挥消除环境污染的功能。既使建有消化池处理污泥,但未经无害化处置,污染程度虽有所减轻,但仍不符合污泥农用标准而造成二次污染。 然而,城市污水污泥会造成污染,但经妥善处理处置后进行综合利用,也能达到污泥资源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腐殖质可以改良土壤避免板结,污泥中丰富的氮、磷、钾等则是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城市污泥营养成分与农家肥的对比见下表所示: 污泥肥料类有机份 % 氮 % 磷 % 钾 % 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 城市污水污泥 55 ~ 69 48 ~53 2.6~5.4 2.4~3.9 1.2~1.5 1.2~3.5 0.28~0.4 0.32~0.43 猪厩肥 25.0 0.45 0.083 —— 马厩肥 25.0 0.58 0.122 —— 牛厩肥 20.0 0.34 0.070 —— 羊厩肥 31.8 0.84 1.100 —— 除堆肥而外,污水污泥经干燥焚烧后,可利用热值,可发电,还可作为建筑材料而派上用场,因此,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的相结合,必将成为城市污水污泥最佳的最终出路。 二、污泥堆肥技术发展动态: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有土地利用(用于农林业)、填埋、焚烧和海洋弃置。据美国环保署估计,美国1530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年产干固体污泥769万吨,45%的污泥用于农林业,21%进行填埋,30%用于投弃海洋。焚烧法由于能耗高,所以只占3%。原西德年产干污泥约200万吨,农田利用占32%,填埋占59%,焚烧占8%。日本55% 的污泥进行焚烧,35%的污泥进行填埋,约9%的污泥进行农田利用。污泥排海处置,由于对海洋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国家已停止使用。污泥焚烧以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占比例高,一般大型污水厂污泥通过焚烧无害化,产生的热能可回收利用,污泥减容减量化程度很高,但焚烧投资巨大,操作管理复杂,能耗和运行费均很高,近期内我国还不能全面推广采用。据报导,日本拟研究污泥焚烧后残渣溶铸成块石堆砌的处置方法。总之,在大多数国家中,土地利用和填埋仍是污泥处置的主要途径,而随着可填埋范围的日益减少,土地利用将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应是一项重要的途径。 污泥高温堆肥技术,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方法有:自然堆肥法,园柱形分格封闭堆肥法,滚筒堆肥法,竖立式多层反应堆肥法以及条形静态通风等堆肥工艺,这些方法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八十年代初开发了比较完善的贝尔茨维尔好氧堆肥法,主要利用堆底穿孔管通入空气,防止臭气扩散,比较安全卫生。美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大多由污水厂出资,国家政府资助交专业公司承包产业化经营,堆肥产品作为商品出售。 日本最大的堆肥厂在北海道的札幌市,堆肥仓和生产线及袋装产品很具规模,而且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

污泥好氧发酵过程

2015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污泥好氧发酵过程复合控制技 术 学生所在院(系):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市政工程 学生姓名:邢佳 学号:15B927001 学生类别:博士研究生 考核结果阅卷人 第 1 页(共7 页)

固体废物堆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问题及对策 摘要: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重视,由于其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及内在物质(玻璃、塑料、金属等),不能直接利用,而新鲜的有机质如果施人土壤,在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同时,会生成一些对植物正常生长有抑制作用的中间代谢产物。因此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得到普遍采用,但是堆肥后的产物性质是否稳定。以及是否达此,堆肥安全性一直是阻碍堆肥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堆肥安全性控制做出如下概括说明。 关键词:固体废物;堆肥;安全控制;腐熟度;重金属 1.堆肥的原理 1.1堆肥的基本原理 堆肥化(composting)是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高温发酵使有机物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而变成腐熟肥料的过程,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但生成大量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磷、钾化合物,而且又合成新的高分子有机物———腐殖质,它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活性物质。 在堆肥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被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代谢活动,进行分解代谢(氧化还原过程)和合成代谢(生物合成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可以用图1.1简要的说明这种过程: 图1.1 有机物的好氧堆肥分解 下列方程式反映了堆肥中有机物的氧化和合成[1,2,3] (1)有机物的氧化 不含氮的有机物(CxHyOz) CxHyOz+(x+1/2y-1/2z)O2=xCO2+1/2yH2O+能量 含氮有机物(CsHtNuOv﹒aH2O) CsHtNuOv﹒aH2O+bO2=CwHxNyOz﹒cH2O(堆肥)+dH2O(气)+cH2O(水) 1.2堆肥的微生物变化过程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过程是一个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不论是好氧堆肥,还是厌氧堆肥,起主导作用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肥料、二氧化碳、水及氨气等,并释放能量。适宜于高温好氧堆肥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有时还有酵母和原虫参加。这些微

城市污水污泥堆肥的综合利用

城市污水污泥堆肥的综合运用 1 前言 城市污水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磷和微量元素等植物所需养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但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等有害成分及高含水率,有恶臭,不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缺点,因此,在土地利用之前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在不同的稳定化处理方法中,考虑到对污泥稳定化处理后的土地利用,将污泥进行堆肥化处理比较符合我国国情。污泥经过堆肥化处理后,可以考虑使用在园林绿化、草坪施肥、花卉栽培等,这样既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也可合理利用污泥资源,同时也为污泥的处置找到出路。 2 城市污泥堆肥的运用 城市污泥经高温堆肥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其潜在用途很广。但是相对化肥而言,污泥堆肥产品的养分含量低、施用不方便。合格的堆肥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直接农用,而且还可制成各类专用复混肥、育苗基质等,应用于纤维作物、花卉以及园林、苗圃等的生产。 2.1直接施用 城市污泥的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及微量营养元素齐全,养分释放持久,施入土壤后其有机组分可以增加土壤的缓冲容量,提高了土壤对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对于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有机—无机复混肥 污泥堆肥与无机化肥复混造粒后,其水分含量降低,效成分浓缩,便于包装运输和施用,养分较全面。另外,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及气候背景和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开发专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不仅能节省肥料用量,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3栽培和育苗基质 基质栽培是近几十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设施园艺技术,近年来,我国的基质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对栽培基质的需求也逐年加大。采用污泥堆肥为原料制造容器育苗基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肥效较好。以草坪生产为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草坪业有了蓬勃发展。近几年,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草坪建植的积极性猛增,每年新增草坪约5%-15%,随之而来的是对

生活垃圾与城市污泥共堆肥控制参数

生活垃圾与城市污泥共堆肥控制参数 摘要:以桂林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为主要原料,另添加锯末作为调理剂,在智能化高温好氧堆肥发酵仓内利用时间反馈的连续通风策略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选定生活垃圾与城市污泥配比、C/N、含水率和通风量4个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最佳控制参数为生活垃圾与城市污泥质量比2.5∶1.0,每35 kg混合物料添加1.6 kg锯末;C/N为35;含水率为54%;通风量为0.15~0.30 m3/h(温度达到50 ℃前)和0.30~0.45 m3/h(温度超过50 ℃后)。 关键词:生活垃圾;城市污泥;锯末;好氧堆肥;控制参数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目前全世界年产生垃圾量约为7.7亿t,预计2020年将达20亿t[1]。在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过程中,垃圾中含有的致病菌、病毒和有机污染物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其中高温好氧堆肥具有堆肥周期短、减量化效果明显、无害化程度高和稳定化效果好等优点,被国内外专家所关注[2-5],但对垃圾堆肥过程中控制参数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是在中试的水平上以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为主要原料,另外添加锯末作为调理剂,在智能化高温好氧堆肥发酵仓内利用时间反馈的连续通风策略对堆肥过程进行研究,探索最佳的物料配比(生活垃圾与城市污泥的质量比,下同)、含水率、C/N和通风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生活垃圾取自桂林市雁山区垃圾处理站。锯末取自桂林市雁山区丰良农场,取回后过筛。城市污泥为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堆肥物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 1.2 试验装置 试验采用智能化高温好氧堆肥发酵装置,主要包括:发酵仓、通风系统、监测系统。其中发酵仓的直径为800 mm、高为1 300 mm,有效容积为250 L;发酵仓顶部设有温度、氧气探杆,可在线监测堆体中温度、氧气的实际值;通风系统由气泵、流量计、电磁阀组成。 1.3 指标的测定方法 发酵物料各指标的测定方法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T污泥堆肥处理方案

200T/d污泥无害化处理 技 术 方 案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处理标准 0 三、污泥堆肥工艺方案 0 选择方案的原则 0 工艺流程及说明 0 四、污泥堆肥工程设计 (1) 工艺设计 (1) 生产车间 (1) 污泥处理构、建筑物 (2) 污泥原料仓库 (2) 混料车间 (2) 好氧发酵车间 (2) 成品库 (3) 临时堆场 (3) 其他建筑 (3) 主要设备 (3) 混料/配料系统 (3) 翻堆机/转仓机 (3) 自动进/出仓系统 (4) 固体好氧曝气系统 (5) 物料储存输送系统 (5) 除臭系统 (5) 五、设备材料表及主要构/建筑物 (7) 主要工艺设备 (7) 主要构/建筑物 (8) 六、工程投资估算 (8)

一、工程概况 污泥处理系统产生脱水污泥量200吨/天,含水率80%,污泥采用好氧发酵堆肥工艺,日产吨/天营养土(含水率小于40%)。 二、处理标准 (1)出料含水率≤40%; (2)产品卫生指标应符合高温堆肥卫生标准GB7959-87。 三、污泥堆肥工艺方案 选择方案的原则 (1)在常年运行中,要保证污泥的处理效果稳定,技术成熟可靠; (2)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3)将二次污染风险降到最低; (4)实现操作人员脱离污泥好氧发酵区,杜绝人员伤亡事故发生,运行管理方便。 工艺流程及说明 本项目处理含水率80%的脱水污泥200t/d,脱水污泥通过污泥专用车送到混料车间,在混料车间与回流熟料按一定比例进入混料机混合,混合好的物料通过布料机输送到好氧发酵仓内,在发酵仓内强制通风使物料充分好氧发酵,同时通过翻堆机搅拌使其均匀发酵并且推动物料向前运动;经20 天左右的时间发酵后物料的含水率已降至40%以下,干燥后的物料一部分作为回流物料循环利用,一部分进入营养土仓库,最终作为营养土输出。这种营养土可作为土壤剂改良剂,可用于城市草坪、花卉种植、园林绿化、荒漠植被、荒山绿化等方面,又可以作为大田肥的原料,充分利用该营养土有机成分高等优点,也可根据土壤情况及农

(完整word版)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概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 工艺设计 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老师:黄绪泉 姓名:公子毅 学号:2011108106 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第一部分前言 一、概述 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污水厂投入运行,由此处理污水而产生的剩余污泥也越来越多,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污泥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含有较丰富的氮、磷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大量有机质,同时还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盐分及某些难分解的有机毒物。 堆肥化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固体废物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分解,向比较稳定的腐殖质进行生物转化的微生物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堆肥材料的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相互交替的过程。堆制初期,矿质化过程占优势;后期则腐殖化过程占优势,重视污泥的处置显得非常重要。 适用于堆肥法处理的废物主要有城市垃圾、粪便、城市及某些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农林废物等。放置在任一场所的有机团体废物在湿度、通风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会自动产生热量(如秸秆堆垛、垃圾堆垛),尤其在冬季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会产生大量热蒸汽。堆肥化就是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C/N比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变为肥料的过程。在这种堆肥化过程中,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物质,对环境尤其土壤环境不构成危害,而把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 在堆肥化过程中,伴随着有机物分解和腐殖质形成的过程,堆肥的材料在体积和重量上也发生着明显变化。通常由于挥发性成分分解转化,重量和体积均会减少1/2左右。堆肥化过程是地球表面生态过程中的一部分,并在不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使地表面残留的枯枝落叶、杂草堆、树皮和其他半团体的有机物分解后再进一步参与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中去。 二、本设计概况及原始资料 本设计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堆肥工艺,规模为日处理脱水污泥 200t,每年处理脱水污泥6万t的污泥堆肥处理厂,年生产有机肥 1.6万t。 脱水污泥含水率为80%,挥发性固体比重为75%,碳氮比为8:1 ,典型化 学成分 C 10H 19 O 3 N。 三、设计依据 1、《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尹军谭学军编著; 2、《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蒋建国编著; 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践教程》宁平编著; 4、《固体废物管理手册》乔治·乔巴诺格劳斯弗朗克·克赖特主编。 四、设计原则 污泥堆肥工艺技术应符合建城[2009]23号《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要求;有机肥产品达到或超过 GB24188-2009《城

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

好氧堆肥工艺:污泥与垃圾堆肥处理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3.0×104米3,污泥产量约18吨/日,含水率75%,运往垃圾处理厂进行混合堆肥生产。垃圾处理厂规模为200吨/日,混合堆肥生产规模50 吨/日,每天收集的垃圾一部分用于堆肥。 1.工艺流程图 2.工艺说明 污泥与垃圾的混合物料,可通过前处理、好氧高温发酵、厌氧中温发酵、后处理等过程,获得熟化混合堆肥,用做化肥。 2.1垃圾与污泥的前处理 (1)混合物料中污泥与垃圾数量的确定 按照污泥与垃圾的重量比3:7,处理18吨污泥需要的垃圾量为41吨,则混合物料总重为59吨。在堆肥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水分蒸发等因素的影响,重量减少率在20~30%之间,故要达到混合堆肥50吨/日,物料总重约为65吨(污泥量18吨、含水率75%;垃圾量47吨、含水率35%),混合物料含水率46%。 (2)污泥与垃圾前处理主要设备 收集到垃圾处理厂的城市垃圾先堆放在干化场风干1~2天(如果垃圾含水率在30~35%左右时,也可取消这一过程),由机械铲车将干化后的垃圾堆放到垃圾斗,通过板式给料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5.0千瓦),连续均匀地输送到磁选机(一台、功率4.0千瓦),分选出的废金属回收,经磁选后的垃圾由皮带输送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5.0千瓦)送到垃圾滚筒筛(一台、规格10T/h、功率7.5千瓦),将大颗粒物料(≥¢50mm)选出,经消毒后卫生填埋。小于¢50mm的颗粒垃圾用皮带输送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5.0

千瓦)送到破碎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15千瓦),破碎后的垃圾颗粒直径为10~15mm,再由皮带输送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5.0千瓦)送到滚筒混合机(一台、规格15T/h、功率10.0千瓦)。城市污水处理厂运来的污泥堆放到污泥斗,由板式给料机(一台、规格5T/h、功率5.0千瓦)输送到滚筒混合机,与垃圾混合均匀。 2.2好氧高温发酵 混合均匀的物料用皮带输送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5.0千瓦)送到达诺(Dano)式滚筒(三台、规格:¢1800mm、长度36米、功率45.0千瓦),连续运行72~96小时后,送往堆场。达诺式滚筒内物料的充满度为80%,配离心式鼓风机(二台、一用一备、风量20m3/min,风压350Kpa)供氧和通风,供氧量以5.0m3空气/m3堆肥h计算。 2.3厌氧中温发酵 经达诺式滚筒发酵后的物料用皮带输送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5.0千瓦)送到堆场,进行厌氧中温发酵,周期25天。每天一堆,其尺寸为:长×宽×高=7.0×7.0×1.5m3,堆场总面积约1600m2,长宽各取40m。 2.4混合堆肥的后处理 后处理的目的是对堆肥进一步加工,使之成为粒状产品,以供市场的需要。 主要设备:皮带输送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5.0千瓦)、滚筒筛(一台、规格10T/h、功率7.5千瓦)、造粒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22.0千瓦)、烘干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18.0千瓦)、冷却机(一台、规格10T/h、功率15.0千瓦)、自动包装机(ZCS50?1型) 3.发酵设备 达诺(Dano)式滚筒,主体设备为一个倾斜式的回转窑(滚筒)。加入料斗的物料经过料斗底部的板式给料机和一号皮带输送机送到磁选机去除金属物质,由给料机供给低速旋转的发酵仓,在发酵仓内,物料随转筒的连续旋转而不断被提升,而后又借助自重下落,如此反复,物料被均匀翻到而与供给的空气接触,并借助微生物作用进行发酵,筛下物经去除玻璃后便成为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则通过转筒上端的出口向外排放。 4.主要技术参数 污泥与垃圾混合重量之比3:7,混合物料容重700~900Kg/m3,最佳含水率45~50%;污泥含水率70~80%,C:N=(10~20):1;垃圾含水率30

城市污泥堆肥化处理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7531720.html, 城市污泥堆肥化处理研究进展 作者:桂萌熊建军崔希龙赵振凤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0期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污泥也迅速增加。目前污泥堆肥化处理已经成为国内 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对污泥性质、国内外城市污泥堆肥方法,以及污泥堆肥过程中的 重要参数控制进行综述,以为城市污泥堆肥化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污泥;堆肥化处理;条垛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0-0267-02 ResearchProgressonMunicipalSludgeComposting Treatment GUI MengXIONG Jian-junCUI Xi-longZHAO Zhen-feng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Beijing 100038)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urban sewage sludge was increasing rapidly. At present,scholar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ludge composting. In this article,the sludge nature,kinds of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composting methods at domestic and foreign,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control in sludge composting process were mainly introduced. It can give reference for the municipal sludge composting treatment. Key wordsmunicipal sludge;composting treatment;windrow composting system 城市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是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及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据估算,北京城市污泥产生量已达80万t/年,而上海污泥量达22 260 m3/d(含水量97.5%)[1]。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量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必将有较大的增长。污泥堆肥与其他处理方法,如填埋、焚烧相比,具有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适合我国的国情[2]。 1城市污泥性质 一是数量大,增长迅速。污泥量占污水量体积的0.3%~0.5%(或污泥在污水中的含量为10~20 g/kg),若进行深度处理则污泥量增加0.5~1.0倍,伴随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污泥数量将大幅增加;二是污泥中养分丰富,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丰富的氮磷等矿质营养元素;三是污泥成分比

城市污泥好氧发酵技术

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白海梅朱惟猛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摘要:分析了上海市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对上海市第一座实施污泥好氧发酵处理工程的工艺流程、运行效果、经济效益、成就及问题作了简要介绍,得出一定的经验总结。关键词:污泥好氧发酵应用研究 一、前言 上海市政府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和保护,尤其是对水环境的治理与完善,40多年来市政府在污水治理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上世纪60-70年代相继完成上海市西区污水输送干线和南区污水输送干线;70-90年代建成天山、曲阳、龙华、长桥、程桥等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1985~1993年,建成了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1994年开始建设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和吴泾闵行污水北排工程;2003年完成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2003启动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2004年启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工程;2004年正式启动西区污水输送干线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到2004年末,上海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量将达到430 万m3/d,达到污水收集处理率70%以上,这对减轻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污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泥,它容量大、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如不加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堆放和排放区周围环境严重的二次污染,更有甚者,将污泥任意施于农业,导致农作物污染,土壤受到不可逆转的中毒受害。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污泥的处理处置作了具体要求,即“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并对稳定化处理后的控制指标作了详细规定。上海市结合新标准的出台,对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了全面思考,其中对好氧发酵工艺进行了一次实用性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结合排水公司已开展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就好氧发酵工艺的生产试验情况,向大会作一简要汇报,供参考。

污泥堆肥工艺实施方案

污泥堆肥工艺实施方案 一、处理目标 利用厦门绿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兼氧复合菌剂进行兼氧发酵,结合了好氧发酵与厌氧消化的优势。兼氧发酵是通过多种好氧、厌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污泥中的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木质素及絮凝剂、高分子有机污染物等物质得到彻底、有效的降解,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污泥中的病原微生物、虫卵、草籽等有害物被有效的杀灭,处臵后的污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及稳定化效果,实现了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其它常规好氧堆肥所用菌剂不同,厦门绿标的兼氧菌剂可以达到以下处理目标:1)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微生物诱变筛选、驯化及代谢调控过程所得到的兼氧发酵复合菌剂,与国内外所应用的其它用于有机废弃物处理的菌剂相比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发酵速度快、降解能力强,并能有效降解絮凝剂、有机污染物等高分子的特点;2)由于高效复合菌剂的添加,优化了发酵效果,可有效降低高耗能操作,使该工艺技术具有投资小、工艺简单、发酵速度快、发酵效果好的特点;3) 污泥兼氧发酵复合菌剂中的复合菌群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胞外与胞内酶,这些酶能有效降解其它工艺所难以降解的污泥等有机废弃物中非生物基大分子,如残留的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分子,去除大部分絮凝剂。同时,该微生物菌剂还可对废弃物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与稳定固化,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 二、污泥污染及危害 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污泥脱水、污泥堆放及污泥外运过程中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气、硫醇类恶臭气体,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②对水环境的影响:未经合理处臵的污泥易产生渗沥液,而目前污泥的堆积场或填埋场防渗措施不完善,容易造成污泥渗出液污染地面水环境及地下水环境; ③对环境卫生的影响:脱水污泥含有各种病原体及致病物质的中间体,这些物质经蚊蝇及水源进行传播,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④污泥中高分子有机污染物的二次污染:各类污水及污水处理、污泥处理

150吨污泥堆肥处理可研

150吨/日污泥堆肥处理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0年06月·北京

目录 第1章概论 ........................................................................................................... 1.1 基本情况 ........................................................................................................................... 1.2 项目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编制的内容 ....................................................................................................................... 1.5 编制依据 ........................................................................................................................... 1.6 编制原则 ...........................................................................................................................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2章基础资料 ......................................................................................................... 2.1 概况 ................................................................................................................................... 2.2 自然资源 ........................................................................................................................... 2.3 自然条件 ........................................................................................................................... 第3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 3.1 污泥处理现状 ...................................................................................................................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3 项目建设的紧迫性 ........................................................................................................... 第4章工程规模 ......................................................................................................... 4.1 服务范围 ........................................................................................................................... 4.2 污泥产生量预测 ............................................................................................................... 4.3 污泥处理规模 ................................................................................................................... 第5章厂址选择 ......................................................................................................... 5.1 选址原则 ........................................................................................................................... 5.2 厂址条件 ........................................................................................................................... 5.3 厂址评价 ........................................................................................................................... 第6章工艺选择 ......................................................................................................... 6.1 污泥特性 ........................................................................................................................... 6.2 污泥危害 ........................................................................................................................... 6.3 我国污泥处理的概况 ....................................................................................................... 6.4 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 ....................................................................................................... 6.5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 6.6 影响堆肥的因素 ............................................................................................................... 第7章工程设计概要 ................................................................................................. 7.1 污泥性状设计数据 ........................................................................................................... 7.2 工艺流程 ........................................................................................................................... 7.3 工艺设计 ........................................................................................................................... 7.4 主要的建(构)筑物及设备 ........................................................................................... 第8章除臭工程.......................................................................................................... 8.1 臭气特征 ...........................................................................................................................

好氧堆肥工艺

静态好氧堆肥处理城市垃圾 好氧堆肥的原理: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细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忙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在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同时,伴有热量产生,因堆肥工艺中该热能不会全部散发到环境中,就必然造成堆肥物料的温度升高,这样就会使一些不耐高温的微生物死亡,耐高温的细菌快速繁殖。生态动力学表明,好氧分解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菌体硕大、性能活泼的嗜热细菌群。该菌群在大量氧分子存在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据此好氧堆肥过程应伴随着两次升温,将其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高温阶段和熟化阶段。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挥发性固体、通风供氧、水分、温度、碳氮比等。通常要经过物料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后处理过程。1堆肥的过程参数 堆肥化过程是复杂的。物料经混匀后,受营养平衡、水分含量和物理结构等的影响。工艺过程中要控制的各种参数,就是那些对堆肥过程有影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它们决定微生物活动的程度,从而影响堆肥的速度与质量。 1.1水分含量 在堆肥过程中,水分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水分含量是指整个堆体的含水量。水分的主要作用在于:(1)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2)水分蒸发时带走热量,起调节堆肥温度的作用。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好氧堆肥反应速度的快慢,影响堆肥的质量,甚至关系到好氧堆肥工艺的成败,因此,水分的控制十分重要。在堆肥期间,如果水分含量低于10%~15%,细菌的代谢作用会普遍停止;含水量太高,会使堆体内自由空间少,通气性差,形成微生物发酵的厌氧状态,产生臭味,减慢降解速度,延长堆腐时间。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堆肥的起始含水率一般为50%~60%。在堆肥的后熟期阶段,堆体的湿度也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加快后熟,同时减少灰尘污染。 1.2通气量

城市污泥堆肥化处理技术报告

城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堆肥利用关键技术 技术报告 提要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是经过好氧-厌氧处理絮凝沉淀出的污染物集合体,经压滤后含水量仍然达到80%左右,另含有微量重金属。目前主要采用填埋、焚烧等方法处理。但,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且污染周边的空气和土地环境;焚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会增加二噁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污染空气。利用具有金属硫蛋白酶基因的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无害化处理具有广阔前景,该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金属硫蛋白,通过螯合或络合作用将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的重金属转化为难溶态,可不再或缓慢被植物吸收,从而降低污泥土地的生态风险。 本研究将具有金属硫蛋白基因和高温发酵功能的微生物菌群有机结合,通过高温堆肥化处理,污泥中的重金属被螯合固化,病毒、病菌、虫卵等被杀灭,同时还去除了污泥中的大量水分和臭味,从而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和肥料化利用。为避免内含重金属在农田的积累,建议将转化的有机肥用于园林、荒山、沙漠绿化等非农肥料。 采用基因检测技术,通过选育、优化,获得了由具有金属硫蛋白基因的真菌和高温除臭细菌相结合的复合发酵菌剂;研究确定了污泥堆肥发酵工艺;通过盆栽实验和小区示范,证实采用该技术处理获得的污泥堆肥,其中的镉(Cd)、铅(Pb)不会被油麦菜、番茄和小麦等植物吸收,说明

该技术是可行的。 该技术不仅可用于城市生活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还可用于禽畜粪便的堆肥转化,以及因污灌造成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也越来越高,要处理的污水不断增加,因此,势必产生大量污泥。据不完全统计,每处理1m3生活污水就会产生10kg污泥。这种稀泥状的凝聚体成分很复杂,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 含有大量的水分(可高达98 %以上) , 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以及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用一句话概括,污泥就是污水中污染物的浓缩物。大量的未经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和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其处理处置费用通常与污水处理费用相当。污泥处理处置的风险大于污水灌溉的风险。有害重金属是污泥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重金属具有难迁移、易富集和危害大等特点已成为限制污泥农业、林业利用的最主要因素。另一个限制污泥农林利用的因素是污泥中残存着难降解、毒性大的多环芳烃类(PAHs)等污染物,这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虽然含量不高,但是,它们造成的环境毒害却非常大,可以称之为环境激素。因而,如何将产量巨大, 成分复杂的污泥, 经过科学处理, 使其无害化、资源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课题之一。

生活污泥好氧堆肥技术措施

设计证书编号:污水/固废专项甲级<2828) 保定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 工程建议书 <1.0版) 总目录 前言 2 1.SACT技术背景 3 2.技术比选 4 3. SACT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6 4.实施方案10 5.投资与经济分析11 前言 污水处理伴生的脱水污泥对于环境的威胁由来已久,随着污水 处理率提高,污泥产量增加而逐渐成为必需解决的问题。 2007-2009年建设部陆续组织制定颁布实施了:《CJ248-2007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T 291-2008 城 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 309-2009 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标准》等8项污泥处置标准。2009年2

月,环境部、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以及污泥总量控制政策也已在酝酿中。随着政策标准的逐步完善,污泥处置将步入快车道。 保定市污水处理厂规划脱水污泥处理设施规模300t/d,污泥堆肥工艺路线作为污泥资源化处理的备选主导路线。 本工程建议书本着先进性与可靠性并举的原则,以SACT-HCC 污泥堆肥工艺和SACT-F5.110污泥翻堆机为核心,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并进行工程初步经济分析,为工程立项提供参考依据。 1.SACT技术背景 1956年1980年 1986年 1995年1997年 2001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成立。 机械科学研究院组建我国最早的环保科研机构——机械科学研究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机械院环保所在国家攻关计划支持下开始从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第一台污泥堆肥翻堆机研制成功。 中国第一座市政污泥堆肥工程——唐山西郊污水厂污泥堆肥工程投入使用,SACT工艺初步形成。 中国第一座市政污泥热干化工程——秦皇岛东部区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干化工程投入使用。 中国运行规模最大的污泥堆肥工程——北京大兴污泥消纳厂投入运行,目前设计处理规模520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