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常见18种构图

摄影常见18种构图
摄影常见18种构图

在自动化相机的时代,你可以让相机自动曝光,也可以找美化软件自动美化,但你绝对躲不过构图!

用镜头对准什么样的风景?对美景又要如何取舍?这个过程绝对没有自动的程序来帮你!成功的构图对于最终获取一张出色的照片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将一副照片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照片的构图就好比人的骨架,构图是摄影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构图实际上就是安排整个画面的布局,去发现并体现整体中的多样性。

下面我就个人所知整理出来,因时间紧,有些图片非本人所拍,但都注明出处,且尽量用原图,否则为本人拍摄,因教程之需,特此说明。

一、九宫格构图&黄金构图

九宫格构图又称为“井”字形构图,是根据黄金分割原理得到的一种构图方式,即将被摄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使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醒目,“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通常情况下,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因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能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但不应太过受限于规则,还应该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力争使画面呈现动感与变化,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一般说来,画面中的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左面比右面强。

二、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导向性很强的构图方式,它将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因最长的对角线可以将欣赏者目光明显地引向某事物,引导人们的视觉到画面深处,所以优点是: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此图片来自凝眸的z5 mini)

三、三分之一构图

是一个很有用的黄金构图法。三分之一规则是将画面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各分成三份的四条直线而定,这样的画面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宽大、博大、安宁、舒适、稳定等感觉,其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限的草原等题材。

四、对分式构图

对分式构图将画面左右或上下一分为二,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表现的空间比较宽阔。其中画面的一半是主体,另一半是陪体。该构图方式常用于表现人物、运动、动物、建筑等题材。

(图片来自juscx 的z5 mini)

五、平衡式构图

平衡式构图通常传达一种满足的感觉,其画面结构完美,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采用平衡式构图的画面,各主要部分之间平等,无主次之分,一般是几种形象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具有新鲜活泼、灵活多变的特点,该构图方式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六、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可以给画面带来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画面显得有些呆板,缺少变化,缺少画面冲击力。

该构图方式常用与表现对称物体,建筑物以及特殊风格的物体。

七、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斜三角或倒三角,斜三角较多,使照片给人以安定、均衡、踏实之感,同时又不失灵活。

还有一种三角形构图。

此种三角形常用于建筑之类的摄影,用仰角拍摄以体现出雄伟之感。

八、S形构图

S形构图是利用“S”形曲线对画面景物进行布局,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与活力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使画面显得更生动。

九、椭圆形构图

椭圆形构图容易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常用于表现不需要特别强调主体,而着重表现场面或者渲染气氛的画面内容。

(图片来自z10z18w 的z5 mini)

十、交叉线构图

交叉线构图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欣赏者视线引向交叉中心或是引向画面以外,使画面更轻松活泼、舒展含蓄。利用交叉斜线让欣赏者从多方向沿着斜线欣赏整个画面,较为理想的引导线是某两个边角之间的连线。

(图片来自juscx 的z5 mini)

十一、X形构图

X形构图是按照“X”形对画面进行布局,这种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欣赏者的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能使景物由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该构图方式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

(图片来自juscx 的z5 mini)

十二、斜线式构图

斜线式构图分立式斜线和平式斜线两种,它能使画面产生动感,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其前进的动感越强烈,但角度不能大与45度,否则会产生下倾感。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图片来自光辉岁月的z5S)

十三、L形构图

L形构图类似于用L形的线条或色块将需要强调的主体围绕起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L形如同半个围框,可以是正L 形,也可以是倒L形,均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围框以内,使主体突出,主题明确。

(图片来自White_Satin 的z5)

十四、低地平线

当画面下部分平淡,上部分丰富是,建议把镜头稍仰。常用于拍朝(晚)霞,或高原云彩。

(此图片来自mx7al的Z5所拍)

十五、高地平线

当天空或背景平淡时,可适当把镜头俯一些。适合表现画面下半部分质感,如草原变化的草地、沙漠起伏的沙丘等。

(此图片来自u22261578158 手机拍摄)

十六、放射式构图

以主体为核心,景物向四周扩散放射。这种构图方式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尔后又有开阔、舒展、扩散的作用。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而现场又比较复杂的场合,也用于使人物或景物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特殊效果。

(图片来自juscx 的z5 mini)

十七、延伸式构图

高压线上斜对角延伸到远处的天空,延伸使得整个画面有了动感。

(此图片来自网络)

十八、紧凑式构图

紧凑式构图方式将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该构图方式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往往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 1/13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13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13 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13 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13 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13 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13 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13 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13 九宫格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

(完整版)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

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
篇一: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摄影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包括曝光、用光、 构图等等,当一个新手拿到自己的第一台单反,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的时候,从构图入 手是个不错的方法。 构图是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但在摄影的过程 当中,人的思想始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曝光、用光、构图或是其他什么拍摄方式,无非 是以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拍摄前构造画面就显得很重要了。当然很多风景照拍摄时 人为不可控,需要更多的是实地发挥。 相对于曝光、用光等更复杂的摄影技巧,构图显然是最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方面是 由于构图不需要依托什么特殊的设备,相机、手机甚至是手指搭框都可以构图,平时练习构图 也很方便,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都可以学习。另一方面,摄影构图的严谨性却是很难掌握的。 数码化后的相机让人们在拍摄前缺乏思考,构图也变得随意起来。所以想要拍出有点水平的照 片,构图技巧还是要学会的,下面我们介绍 12 中创意摄影构图,看一遍只需 5 分钟,把它记 住灵活运用则是一辈子的本领,是摆脱新手的最佳训练要素。 1、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 1/3 放置天空或者 1/3 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 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1:2 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天空比较漂亮的 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 2、井字构图 在学习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你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的交叉点上。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是最保险的一种,井字构图法的四个交叉点可以看作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 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的和谐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 很难有令人惊叹的照片出现。 3、对角线构图 2 对角线构图可以获得有趣的风景画面,以往水平线为主的风景照,在对角线构图下显得更 为生动活泼,画面被对角线构图切割后呈现两部分的照片内容。而对角线拍摄人像也是常用的 手段,让死板的人像照片更具有想象空间,画面也更活泼一些。 4、两分法构图 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将画面分成相 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 和谐。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
1/6

人像摄影构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日本AV姐姐教你摄影构图 谈到照片的构图,各位同学会想到什么呢?摄影专业知识?后期专业处理技能?事实上,构图并不是一个十分专业的知识,甚至说和一个人的“第N感”有很深的联系,这就是比较多有天赋的人在很少学习的情况下也能拍出十分好的照片出来的原因,他有感觉!不过,没有天赋(像avoyoo这样的笨人)也不可怕,前人对于人的眼睛喜好的研究还是可以直接借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邻国日本的特产电影——AV。 AV无论内容好坏,其封面都一定是让人眼前一亮、腿间一胀的。其极具封面党特性的拍摄手法,几乎就是摄影构图的一本教科书,非常值得新手学习借鉴。那么,我们就来从这些诱人的封面图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吧! 在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法则就是“三分法”(又名“黄金分割法”或“九宫格法”)。用横竖各两条三等分线把画面等分成9个区域,这四条线就叫黄金分割线,四条线的四个交点就叫黄金分割点。在拍摄时,把画面的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或是黄金分割线上,这样更符合人的审美习惯,以达到突出主体并让画面更协调的目的。 在AV封面中,三分法也用得尤其多。例如题图,主体人物在右侧三分线上,而胸部和膝盖都大致在三分点上。这样就能表现女优良好的身体比例,并凸显其“重要部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除了三分法,对角线法也是非常常用且好用的构图法。把主体摆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这样的构图能让画面更加生动,避免“四平八稳”的呆板视角。同时还能加强画面的透视效果,尤其能凸显女优的美腿。

曲线构图也十分的常见,这很好理解,曲线构图可以很好的表现主体的优美线条,这可以用来表现女优的身材(尤其是S级女优更是多用这种构图手法)。 中心对称构图也时常见到,虽然在人像摄影中中心对称是一个小小的避讳,但是,只要加上恰当的姿势和动作进行扰乱和平衡也是可取的,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对称构图时最最基础的构图方式,只要将对称构图融会贯通其他的构图方法甚至是特殊的构图方法都很好掌握。 下图也是如此,它打破平衡的方法是背景,没错,就是后面的那个长桌,按照透视原理而拍成斜着的长桌的上斜线条打破了平衡,同时背景黑暗色调的凌乱也破坏了原本的呆板(呵呵,并不是说凌乱就好!!看你怎么用)。

摄影构图技巧好好学一下不会错的

摄影构图技巧 提到摄影,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认为:就是选一处景色美的地方,人往镜头前一站,按下快门不就OK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完这篇日志,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这一观点。 前言: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习所得与朋友们分享、交流吧。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点!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 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风光摄影中最常用的7种构图手法分析

风光摄影中最常用的7种构图手法 风光摄影可能是初学摄影的人先接触且能够最快上手的摄影门类,面对美景我们大多都有举起相机拍摄的冲动。当我们端起相机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构图,人们观看一张照片也是从构图开始的。构图是一门几何课,因为构图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本意就是结构、组成和连接。构图就是把世间万物提炼和抽象成点线面以及各种图形的过程,马克吕布曾经说过:摄影就是几何。 或者你这么想也可以:摄影有时候就像下一盘棋,你可以把相机取景框想象成一块棋盘,而你要拍摄的对象们就是你的棋子,想想你要怎么布局它们、经营它们?赢得这局棋,这局棋没有人和你对弈,你要战胜的是过去的自己,让你的下一张照片更出色。下面我们挑选7种在风光摄影中最常用到的构图手法,希望这些“最”可以打开你的风光摄影大门。 Ricardo Leal 一:最饱满――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可能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到的构图方式了,好的风光摄影作品很多都是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或者称作远景三部分来组成,这样的构图方式能够很好的表现景色的层次,也可以把画面填充的饱满。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新疆的天山牧场,摄影师利用长焦镜头裁取了广阔自然的一部分,把整个画面分为了三个部分,前景部分的草原上的野花呈现了亮丽的黄色,和中景以及背景拉开了层次,中景的绿色草原上的牛羊成了这幅画面中的画眼,远景的草原光影斑驳且具有一定的透视效果。这样的构图方式清晰而饱满,充分的利用了大自然存在的线条和颜色,寻找点线面永远是构图的重要一步。

EOS 60D ISO:200 光圈f10 快门1/160 摄影/姜曦 二:最有趣――对角线构图 在风光摄影中,一定要锻炼自己试着用抽象的几何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找到自然界本身存在点线面。试想一下,你看一张照片,里面出现的线条全部都是横的和平直的,虽然能够带给你平静和平衡的感觉,但是也会使让这个画面标的无趣乏味,令人疲倦。所以,我们要寻找曲线,斜线来破坏画面,让画面变得有趣起来。对角线构图方式是很常用的一种方式,让线条或者是景物的边缘把画面通过对角线来分开,下面这张图片拍摄的是川藏公路上一段,高山峡谷中,褐色的山体被一条黑色的柏油公路拦腰截开,曲折的公路从画面的左下角延伸到画面的右上角,即平面分割了画面也形成很好的视觉引导线,让整个画面有了透视感。注意看公路上的车队,这些汽车在巨大的山体映衬下显得渺小,他们在画面中起到了表现景物比例的作用,也使荒凉的景色多了一点生命的气息。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1、画幅的形式 构图的三要素包括:画幅的形式、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和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把握和安排构图的三要素, 是快速入门人像摄影构图的最简单的方法。 画幅的形式是指照片是采用横幅面、竖幅面,或者是其他形式来进行构图的。在进行人像构图时,摄影者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 画幅形式来框取被摄体。如果仅仅考虑使画面适合被摄体的需要, 则可以按被摄体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画幅形式。比如,采用横画幅拍 摄躺着、坐着的人物;采用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如果要使画 面更有创意,则可根据表现意图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画幅。总之,确定画幅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图的首要步骤。 2、画面中的主体 人像摄影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即摄影者想要表现的人物主体。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像构图公式法,即采用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二是带景艺术 构图法,即通过人物和景物的完美搭配来进一步美化和表现主体。 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构图中确定主体实像的兴趣中心。 画面主体的兴趣中心,是指画面主体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比如,在人像特写画面中,眼睛往往就是兴趣 中心;在半身人像照片中,脸部就成了兴趣中心。一幅画面一般只有 一个兴趣中心,或者只能有一个主要的兴趣中心。否则,就有可能 破坏画面的完整性,造成构图上的无序和混乱。

3、画面中的空白部分 在摄影构图中,画面的空白部分并不都是指照片中白色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部分,而是指除了主体实像以外的部分。因此,构图上 的空白并不一定是白色的。在一个摄影画面中,主体实像与空白部 分是互为依存的。空白部分既可以衬托、说明主体,同时还可以对 主体形象进行补充、强化。 4、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 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 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 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 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问题。 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 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5、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如果想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初学者还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 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 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但是,摄影者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创作目的。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 同时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的虚化,达到 两者的统一即可。 6、仰拍

人像摄影构图心得

人像摄影构图心得 摄影又叫做光绘,所以光的作用在摄影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用说是无法替代的。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供大家参阅。 一、光线的利用 我和大家说下如何选择阳光最佳的拍摄时间 以我的理解以广州夏天为例,最适合拍摄人像的时间是早上8点到10 点下午的15点半到17点半,上午的光线相对是比较柔和的,加上我刚上述的两个时间点,太阳的角度也是比较好,可用照射到脸的大部分位置,在脸上形成的高光和阴影的位置也比较好看。 相信在中午11点到13点拍摄过的朋友都知道,一般头顶过曝,鼻子上还会留出一个三角形的高光,如果你回去修图的时候你还会发现连睫毛,都在脸上留下难看的阴影,若中午一定要拍摄,有几个办法,让模特抬头去拍摄,虽然脸上受到了直接正面的光,但是脸上的阴影就不会这么复杂,也很容易去后期调整。或者用遮挡物,可用找一些道具,遮挡一下,或是用手去遮挡一下,跑去树林里面,在斑驳的光影下去拍摄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最好是避免这个时间段(当然这个是在阳光充足的前提)如果是阴天,因为乌云笼罩了太阳,做了柔光的效果,所以什么时段拍摄差别都不大。 二、修脸神器----高光 利用光把人的脸部轮廓勾画的更加完美,尤为重要的就是高光。 好的高光的位置不但可以让模特的脸型更加好看,鼻子更加挺拔,还可

以能带来传神的眼睛。 好多人会问我拍摄的时候有没有用反光板,和闪光灯,其实我什么都没有带,因为只要利用好光线的来源,一样可以有漂亮的眼神光,如果在弱光环境,让模特看着光的来源,,自然就有眼神光了,而且更加自然,深邃。 三、构图心得 构图是摄影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虽说我觉得构图没有真真的法则,有时候感觉到了就好,但是其实构图还是无形中让画面更加舒适和谐的重点。 构图分前期和后期,前期是自己在取景器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的,后期是二次构图,是来弥补前期的不足(如焦段问题,比例问题)。既然后期是弥补,所以尽可能的做好前期,不要随意没有想法的去拍,拍的时候你已经应该知道成片是什么样的,人物的位置放在哪里,为什么可以问下自己。其实构图最主要的还是平衡,这样画面才会更加稳健,所以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新手在初期经常吧人物放置当中,因为这样最容易平衡画面,这无不可,我也经常这样做,但是如果一组图都是这样难免会觉得单调,因为居中后,构图是简单了别人更深入的去看模特的外貌,表现和情绪了,如果画面里的模特什么都没有,那画面就会好似到此一游一样没有什么看点。

人像摄影构图

人像摄影构图 要学好人像摄影,初学者完全可以从构图方面来快速入门,构图相对于其他摄影技法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人像构图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被摄主体自身的表现力;二是需要摄影者有一定的创意和想法,并能够通过手中的相机,把被摄主体完美地表现出来。 1.画幅的形式 构图的三要素包括:画幅的形式、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和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把握和安排构图的三要素,是快速入门人像摄影构图的最简单的方法。 画幅的形式是指照片是采用横幅面、竖幅面,或者是其他形式来进行构图的。在进行人像构图时,摄影者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画幅形式来框取被摄体。如果仅仅考虑使画面适合被摄体的需要,则可以按被摄体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画幅形式。比如,采用横画幅拍摄躺着、坐着的人物;采用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如果要使画面更有创意,则可根据表现意图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画幅。总之,确定画幅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图的首要步骤。 光圈F8曝光时间1/160s焦距55mm 采用横幅形式构图,画面容纳了更多的视觉元素 2.画面中的主体 人像摄影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即摄影者想要表现的人物主体。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像构图公式法,即采用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二是带景艺术构图法,即通过人物和景物的完美搭配来进一步美化和表现主体。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构图中确定主体实像的兴趣中心。 画面主体的兴趣中心,是指画面主体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比如,在人像特写画面中,眼睛往往就是兴趣中心;在半身人像照片中,脸部就成了兴趣中心。一幅画面一般只有一个兴趣中心,或者只能有一个主要的兴趣中心。否则,就有可能破坏画

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摄影得基本要素有很多,包括曝光、用光、构图等等,当一个新手拿到自己得第一台单反,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得时候,从构图入手就是个不错得方法。 构图就是把要表现得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得完整得画面。但在摄影得过程当中,人得思想始终就是最为关键得要素,无论曝光、用光、构图或就是其她什么拍摄方式,无非就是以照片来表达自己得思想。所以在拍摄前构造画面就显得很重要了。当然很多风景照拍摄时人为不可控,需要更多得就是实地发挥。 相对于曝光、用光等更复杂得摄影技巧,构图显然就是最基础也就是最难把握得,一方面就是由于构图不需要依托什么特殊得设备,相机、手机甚至就是手指搭框都可以构图,平时练习构图也很方便,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都可以学习。另一方面,摄影构图得严谨性却就是很难掌握得。数码化后得相机让人们在拍摄前缺乏思考,构图也变得随意起来。所以想要拍出有点水平得照片,构图技巧还就是要学会得,下面我们介绍12中创意摄影构图,瞧一遍只需5分钟,把它记住灵活运用则就是一辈子得本领,就是摆脱新手得最佳训练要素。

1、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得时候选择1/3放置天空或者1/3放置地面都就是风景摄影师常用得构图方法。1:2得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得部分。天空比较漂亮得话可以保留大部分得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

在学习拍照得时候,很多人会告诉您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得交叉点上。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就是最保险得一种,井字构图法得四个交叉点可以瞧作就是画面得黄金分割点,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得与谐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很难有令人惊叹得照片出现。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 画面构成的原则和视觉基础,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掌握扎实的构图技巧。构图的技巧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合适的位置、恰当的焦距、正确的透视、适当的时间等。本章将结合画面来作具体分析。 1.选取合适的拍摄位置 拍摄好照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这点很重要,需要摄影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在瞬间观察被摄物与背景环境的特点,并及时调整拍摄位置。 图1和图2在同一场景中,采用了两种不同拍摄点的变化。画面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两幅图片相比较之下图1会显得较为简洁,人物突出。图2由于是俯拍,画面所涵盖的场景元素偏多,较为复杂。由此可见,对同一物体或同一场景变换拍摄位置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应当有专业的眼光和观察力来变换拍摄位置,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迅速找到最佳拍摄点。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训练。 图1 图2 2.选取恰当的焦距 恰当的焦距使拍摄者能够从一定位置获得想要的照片效果。选择恰当的焦距,可以帮助拍摄者跨越其同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拍摄者获得想要的构图裁剪。 图3采用了约28mm焦距的镜头拍摄,平拍,突出两个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对婚纱裙摆的表现,相互衬托,构图大气完整,装饰性强。 图3

图4运用了约50mm焦距的镜头拍摄,基本上突出了人物的表情和服装的细节,缩小了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符合人们的正常视角。 图4 图5采用了约70mm焦距的镜头拍摄,构图半身景别,突出人物的状态与情绪,合理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人物。 图5 图6采用了约105mm焦距的镜头拍摄,画面是人物特写,大的场景没有了,突出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特征。

图6 3.选取正确的透视在实际拍摄中许多摄影师对画面的空间和立体感处理得不是很到位甚至有时会出现透视错误,但在人像摄影构图中透视对表现画面的整体布局、空间感、立体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习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是作为人像摄影师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下面我们通过图片和示例图来了解一些最常用的基本透视形式。 “透视”是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翻译过来的,简单的讲透视是指站在一定的地点、向着一定的方向,看到一定范围内的景物的图形。对人像摄影构图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可分为人物自身形体的角度、位置的变化产生的透视和场景的透视变化两方面,这里我们重点来谈下场景的透视变化。 在人像摄影的构图中,背景环境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场景的透视变化来完善丰富画面的构图。在场景透视上我们基本可以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①一点透视 如示意图7-1,不平行于投影平面的视线汇集的一点为灭点也叫消失点。消失点是一个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一点透视。这种方法在人像摄影构图中大量使用。图7,画面中的建筑大厅在拍摄时我们采用平机位突出空间,让空间的透视产生一点消失点的方法,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纵深感,构图平稳、大气、纵深感强、突出主体人物。再加上人物自身的角度变化、位置的选择使画面的构图产生丰富的变化。 图7示意图7-1 ②二点透视 如示意图8-1,二点透视可以打破一点透视的平衡、整齐感,使画面产生二个消失点,立体感强,产生交错变化。图8,空间交错,突出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衬托出主体人物,使构图形式丰富,有利于画面的表现。

6个拍摄人像的构图技巧

6个拍摄人像的构图技巧 每一个人像摄影师都要面对被摄体细节处理的挑战,比如姿势、光线、构图等等。对业余人像摄影师来说,也许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拍摄人像时,缺乏对背景及环境的表现,而这正是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不仔细检查画面中环境的摄影师,拍出的照片中到处都是令人分心的东西。没有会买一张树枝从脑袋中间横穿而过的照片。这些令人分心的元素弱化了对主体的突出,直接有损于照片的销售。对于人像照片来说,拥有完美的姿势和光线,却仅仅因为环境构图的失败而绝对不能使用,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剧的呢? 姿势和光线在人像摄影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环境构图拥有同样的分量,却常常被人忽略。 要拍摄构图完美的照片,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让模特充满画面 人像摄影是关于人的,所以不要害怕拉近焦距!记住,拉近焦距并不等于只拍人脸。你可以让画面“紧凑”一些,拍摄模特坐在椅子上或依靠在树上的近照。

图片来源:新摄影 2. 保持眼睛在上方三分之一处 这是人像照片最自然空间布置方式。除非你刻意营造紧张的气氛,否则尽量不要违背这一原则。还有一个例外是当模特全身都位于照片的下三分之一处时。 3. 利用构图将注意力引向模特 与其尽力消除坏境,倒不如善加利用。门前、拱门、窗户、露台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和强化视觉感受的作用。

图片来源:新摄影 4. 创造纹理 重复一次,如果你不能消除会令人分神的背景,就要对其善加利用。让被摄体离背景远一些,并使用光圈优先模式(f/4),运用浅景深远离将背景虚化,创造出艺术化的纹理。这样不需要将那些有趣的东西移除出画面,也可以将模特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5. 利用线条 砖墙对人像摄影来说是完美的背景。墙面的线条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不过也会分散对主体的注意力。记住任何延伸出画面及指向被摄体的“线条”都是非常有力的。

摄影构图的常用方法

摄影构图的常用方法 Z型构图 Z型构图的用意与S型构图相同,可以有效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同时让画面得到了更为有趣的分割。不同的是曲线换成了直线,画面变得有棱有角。直线条更容易分割画面。让画面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两分法构图 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将画面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和谐。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 对角线构图 中央构图 中央构图的特点在于可以让人的视线迅速集中在主体上。中央构图可以将主题和背景迅速分离开来,将被摄体构图于画面正中间,配以背景的各种色彩以及广角端拍摄,同样可以获得具有冲击力的照片。相对于一般的风景照片来说,更具内涵一些。而中央构图在人像拍摄上的应用更广泛一些,无论是风景人像还是人物特写都合适。 放射型构图 放射型构图通过画面向四周延伸的内容来表现出具有冲击力的气势。可以有效地增强画面张力。在风景摄影中,云彩,阳光都是很容易得到较强放射型构图的景色。构图时可以将这些元素放置在画面较中央的位置。 井字构图

三分法构图 棋盘式构图 棋盘式构图指的是将重复元素随机排布在画面当中,因重复元素具有统一性的缘故,棋盘式构图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协调性,画面具有不一般的韵律。而因为随机性的缘故,很容易引起观图者的好奇心。 对称式构图 对称的东西具有稳定、和谐的特性。所以很多建筑都设计成对称的样式,为的就是给人一种祥和感。拍照片同样如此,采用对称构图的照片比起其他具有冲击力的照片更为耐看,拍摄风景照,以地平面为分界线,有效地利用水的倒影,可以获得一幅优秀的对称构图的照片。 S型构图 平行线构图 自然界或者人为设置都可以拍到平行线的画面,这类画面的特点在于规整与元素重复,可以让画面营造出特别的韵味。尤其是自然界的重复元素,可以更好地烘托主题。 消失点构图 透视规律告诉我们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则,所以在远方,我们可以看到平行线汇聚于一点,这个点被称作消失点,多选择这类画面进行构图不但可以让画面更具冲击力,而且平行线会引导观看照片的人将视线移至消失点,使得画面的空间感更强一些。若是拍摄创意人像,还可以将人物放置在消失点让观看者最终的焦点集中在人物身上。可以获得视觉效果不错的风景人像。 突显焦点构图 突出焦点构图,是指利用周围景物自身的特点,或者某一角度拍摄的特殊效果,使画面中有个视觉中心点,而此时把要表达的主体人物放在视觉中心点上,就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构图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1--构图 提到摄影,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认为:就是选一处景色美的地方,人往镜头前一站,按下快门不就OK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完我的这篇日志,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这一观点。 前言: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这也许是对我照相的真实写照吧。 应该说我还算“聪明”,相机到手没几天我就会摆弄了,看来照相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近些日子,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习所得与朋友们分享、交流吧。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点!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这些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人像摄影实拍——人像摄影构图

人像摄影实拍——人像摄影构图 要学好人像摄影,初学者完全可以从构图方面来快速入门,构图相对于其他摄影技法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人像构图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被摄主体自身的表现力;二是需要摄影者有一定的创意和想法,并能够通过手中的相机,把被摄主体完美地表现出来。1、画幅的形式 构图的三要素包括:画幅的形式、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和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把握和安排构图的三要素,是快速入门人像摄影构图的最简单的方法。

画幅的形式是指照片是采用横幅面、竖幅面,或者是其他形式来进行构图的。在进行人像构图时,摄影者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画幅形式来框取被摄体。如果仅仅考虑使画面适合被摄体的需要,则可以按被摄体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画幅形式。比如,采用横画幅拍摄躺着、坐着的人物;采用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如果要使画面更有创意,则可根据表现意图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画幅。总之,确定画幅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图的首要步骤。 2、画面中的主体

人像摄影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即摄影者想要表现的人物主体。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像构图公式法,即采用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二是带景艺术构图法,即通过人物和景物的完美搭配来进一步美化和表现主体。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构图中确定主体实像的兴趣中心。 画面主体的兴趣中心,是指画面主体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比如,在人像特写画面中,眼睛往往就是兴趣中心;在半身人像照片中,脸部就成了兴趣中心。一幅画面一般只有一

个兴趣中心,或者只能有一个主要的兴趣中心。否则,就有可能破坏画面的完整性,造成构图上的无序和混乱。 3、画面中的空白部分 在摄影构图中,画面的空白部分并不都是指照片中白色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部分,而是指除了主体实像以外的部分。因此,构图上的空白并不一定是白色的。在一个摄影画面中,主体实像与空白部分是互为依存的。空白部分既可以衬托、说明主体,同时还可以对主体形象进行补充、强化。

人像摄影摆姿指南

人像摄影摆姿指南-构图技巧 所谓肖像作品的构图,就是如何在画面内安排拍摄对象的位置。就拍摄对象位置安排这一问题有几个构思流派,但那个流派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本章介绍两个原则,帮助你更好地确定将拍摄对象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 三分法则: 很多学习摄影的人不知道该把拍摄对象放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结果,这些缺乏经验的艺术家们经常选择把拍摄对象放在画面的正中间。这正是人们所能拍出的最静态的一种肖像。 提高构图质量最简易的办法就是利用三分法则。这一规则就是把不对称强行纳入肖像图案的设计中。仔细看看下面两个示意图。矩形视图被4条线分割在9个小矩形,任何两条线的交叉点可以被看佫一个动态视觉区,这些交叉点就是你安排主要兴趣点的理想位置,但你也可以在分割线上的任何一处放置你的兴趣点。 在头肩像中,眼睛是兴趣中心。所以最好把它们放在一条分割线上,或者两条线的交叉点上。在四分之三或全身像中,面部是兴趣中心,所以应该把脸放在一个交叉点或分割线上。 在竖向图片中,头或眼睛一般放在离画面底边约2/3的地方。而在水平构图中,只要拍摄对象不取坐姿或卧姿,眼睛和脸通常是在距画框顶部以下1/3处。而在坐或卧的情况下,眼睛和面部可以放在下面的1/3分割线上。 这是一幅利用主要三角形(马匹、一对情人和车夫)的典型构图,很熟练地把重要的拍摄对象置于画面1/4区域内。这张照片选自杰瑞.基恩尼斯的获奖作品集。 三分法则涉及9个小矩形和4条相交线―――这种格子是帮助设计构图用的。有些取景器就有这种格子,在取景器里将画面分为相似的几个小格子。

黄金分割线与三分法则很相似,最主要的在于黄金分割律的拍摄对象离画面中心更近。两幅图均为谢尔.多米尼加.尼格罗绘制。 黄金分割律: 同三分法则相似的一条构图原则是黄金分割律。这是古希腊人首先发现的一条定律。简单地说,黄金分割律就是指出了兴趣中心所处的点,也是肖像构图的一个理想类型。 黄金分割点的找法是从画框的一个角向另一个角画一条对角线,然后,再从剩下的一个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 画面构成的原则与视觉基础,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掌握扎实的构图技巧。构图的技巧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合适的位置、恰当的焦距、正确的透视、适当的时间等。本章将结合画面来作具体分析。 1.选取合适的拍摄位置 拍摄好照片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能否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这点很重要,需要摄影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在瞬间观察被摄物与背景环境的特点,并及时调整拍摄位置。 图1与图2在同一场景中,采用了两种不同拍摄点的变化。画面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两幅图片相比较之下图1会显得较为简洁,人物突出。图2由于就是俯拍,画面所涵盖的场景元素偏多,较为复杂。由此可见,对同一物体或同一场景变换拍摄位置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应当有专业的眼光与观察力来变换拍摄位置,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迅速找到最佳拍摄点。这需要长期的实践与训练。 图1 图2 2.选取恰当的焦距 恰当的焦距使拍摄者能够从一定位置获得想要的照片效果。选择恰当的焦距,可以帮助拍摄者跨越其同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拍摄者获得想要的构图裁剪。 图3采用了约28mm焦距的镜头拍摄,平拍,突出两个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对婚纱裙摆的表现,相互衬托,构图大气完整,装饰性强。 图3

图4运用了约50mm焦距的镜头拍摄,基本上突出了人物的表情与服装的细节,缩小了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符合人们的正常视角。 图4 图5采用了约70mm焦距的镜头拍摄,构图半身景别,突出人物的状态与情绪,合理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人物。 图5 图6采用了约105mm焦距的镜头拍摄,画面就是人物特写,大的场景没有了,突出了人物的面部表情与特征。 图6

3、选取正确的透视在实际拍摄中许多摄影师对画面的空间与立体感处理得不就是很到位甚至有时会出现透视错误,但在人像摄影构图中透视对表现画面的整体布局、空间感、立体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习透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形式就是作为人像摄影师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下面我们通过图片与示例图来了解一些最常用的基本透视形式。 “透视”就是从拉丁文“Perspclre”(瞧透)翻译过来的,简单的讲透视就是指站在一定的地点、向着一定的方向,瞧到一定范围内的景物的图形。对人像摄影构图产生影响的主要就是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可分为人物自身形体的角度、位置的变化产生的透视与场景的透视变化两方面,这里我们重点来谈下场景的透视变化。 在人像摄影的构图中,背景环境的选择也就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场景的透视变化来完善丰富画面的构图。在场景透视上我们基本可以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与三点透视。 ①一点透视 如示意图7-1,不平行于投影平面的视线汇集的一点为灭点也叫消失点。消失点就是一个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一点透视。这种方法在人像摄影构图中大量使用。图7,画面中的建筑大厅在拍摄时我们采用平机位突出空间,让空间的透视产生一点消失点的方法,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纵深感,构图平稳、大气、纵深感强、突出主体人物。再加上人物自身的角度变化、位置的选择使画面的构图产生丰富的变化。 图7示意图7-1 ②二点透视 如示意图8-1,二点透视可以打破一点透视的平衡、整齐感,使画面产生二个消失点,立体感强,产生交错变化。图8,空间交错,突出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衬托出主体人物,使构图形式丰富,有利于画面的表现。 图8 示意图8-1 ③三点透视 如示意图9-1,这就是与人们眼睛正常视角不同的一种透视角度,三点透视的特点就是空间变形夸张、

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摄影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包括曝光、用光、构图等等,当一个新手拿到自己的第一台单反,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的时候,从构图入手是个不错的方法。 构图是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但在摄影的过程当中,人的思想始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曝光、用光、构图或是其他什么拍摄方式,无非是以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拍摄前构造画面就显得很重要了。当然很多风景照拍摄时人为不可控,需要更多的是实地发挥。 相对于曝光、用光等更复杂的摄影技巧,构图显然是最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方面是由于构图不需要依托什么特殊的设备,相机、手机甚至是手指搭框都可以构图,平时练习构图也很方便,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都可以学习。另一方面,摄影构图的严谨性却是很难掌握的。数码化后的相机让人们在拍摄前缺乏思考,构图也变得随意起来。所以想要拍出有点水平的照片,构图技巧还是要学会的,下面我们介绍12中创意摄影构图,看一遍只需5分钟,把它记住灵活运用则是一辈子的本领,是摆脱新手的最佳训练要素。

1. 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1/3放置天空或者1/3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1:2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天空比较漂亮的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

2. 井字构图 在学习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你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的交叉点上。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是最保险的一种,井字构图法的四个交叉点可以看作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的和谐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很难有令人惊叹的照片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