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学讲义-1

金融监管学讲义-1
金融监管学讲义-1

金融监管学(讲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冯科副教授

引论

一百多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财富显著增长,但美国和欧洲受到监管的范围更加广泛。是选择自由还是管制,从威廉﹒配第开始,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到现代意义上的新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下面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在科斯看来,合同是监管的替代品。如果潜在的外部效应能够以订立合同的方式解决,监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在现实中,政府对合同的监管却无处不在,其中有些确实能起到保护消费者的作用,比如商品房销售合同中对面积、违约的约定,都有具体的规定。

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我们发现尽管有合同的存在,但市场失灵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合同可以自动矫正市场失灵的理论被动摇,许多经济学家接受了斯蒂格勒提出的监管俘虏理论。斯蒂格勒认为,行业或者其他利益集团可以动员或俘虏监管者提高价格、限制市场准入,或采取其他方法获取好处。以三鹿事件为例,当乳制品行业不能使用三聚氰胺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时,他们就游说监管部门降低单位乳制品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斯蒂格勒认为监管不是效率驱动而是政治驱动的。

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安德烈﹒施莱佛认为,监管无效论依赖于运行良好的司法系统,只要法院能够经济地、可预见地、公正地解决纠纷,则监管有效论在很多情况下不成立。在中国,为什么老百姓不喜欢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争议,而喜欢用上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司法腐败。律师市场化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波兰经济学家兰格曾经说过,在计划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或在市场的基础上引入计划,会导致计划与市场的双重失败。类似地,在司法不独立的环境下引入律师市场化,并不能解决司法系统的低效率问题,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由此可以推论:监管源于法院失灵,监管有效的依据本质上也是法院失灵的依据。

这里可以举一个法院失灵的例子。前几年优盘刚出现的时候,售价比较昂贵,有一款256M的优盘当时供货价(批发价)为70元,市场零售价为200元。某零售商同某供货商签订合同,由该供货商向其提供该款优盘1万个,但供货商失约,没有及时提供优盘,致使该零售商发生损失,于是零售商向法院上诉。法院经过多种程序,于半年后开庭,判决供货商履约为零售商按每只优盘70元供货,并赔偿货价5%的违约金。但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市场价格下降也很快,此时该款优盘的价格已近降为每只20元,结果该零售商虽然胜诉,却并不能弥补其损失,而且这种判决从法理上很难推翻,因为原告已经胜诉并获得了赔偿。这种判决不是因为法官专业素养不足,就是存在司法腐败。

当司法体系不健全时,我们只能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专业监管机构来处理证券、银行、保险方面的合同争议或违规问题,作为对效率低下的司法体系的补充。

那么,在拥有高效司法体系的欧美国家,为什么监管也大量存在呢?这是因为欧美国家的金融创新活跃,司法体系的专业知识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创新步伐。

同法院相比,专业监管机构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对所监管的领域理解更加深刻;但在创造规则方面,专业监管机构存在更多的问题。法院同企业的关系通常是短期的,一个正经经营的企业不会热衷于法律诉讼;而专业监管机构同被监管者存在长期关系,很多情况下,监管者被被监管者的职位俘虏,监管者的行为更有可能背离消费者的利益。我们经常看到监管机构的官员出任被监管机构的高管,这就是监管领域的“旋转门”现象。

要研究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就有必要理解金融市场的本质和特征。

任何一个市场都由五大要素(5P)构成:

市场参与者(people)、产品(product)、交易流程(process)、交易平台或基础设施(platform or infrastructure)、游戏规则(policy or prudential rules)。

金融市场的三个显著特征为:

1.信息不对称

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是有效市场的基本要素,所有的决策都依赖于信息。同我们平常的理解不太一样的是,市场通常是不公平的。市场不公平是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买方不知道或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判断卖方的诚意、产品的真假以及价格是否合理。金融市场是一个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小的市场参与者(例如散户)一般都是通过选择有信用、资本雄厚的金融中介——例如银行、券商、保险公司——来参与市场活动,保护他们的产权。

2.委托代理问题

从本质上看,散户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金融机构是受客户的委托管理客户的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诚信”,受托人应该对委托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而在现在的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的经理人为了追求奖金的最大化,往往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将客户、股东的财产置于高风险之中。

3.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

金融监管应特别关注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从某种角度讲,这也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之一。本次次贷危机的出现也是因为杠杆率过高。2007年全球GDP总量约为50万亿美元,全球金融交易总额约为800万亿美元,杠杆率为16倍,美国当年的杠杆率在50倍上下,而巴塞尔协议倡导的合意的杠杆率大约在12-13倍,即8%的资本充足率。

杠杆率的实质是自有资金同借贷资金之间的比率。杠杆率越高,金融机构损失自有资本的风险就越大,而且损失很容易传递给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杠杆率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为衍生产品,或者说,金融产品的本质是实体经济的衍生产品(如房地产或其他产品)。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一些粗笨复杂的产品变得可以分割和交易,使证券市场具有了曹冲称象的智慧和功能。衍生产品帮助那些厌恶风险的人将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人。

总的来看,杠杆率越高,风险越大,但是因为高杠杆率可能带来高倍的回报,所以金融机构有放大杠杆率的动机。

上述三个特征可能引发高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金融监管的另一个原因。

有效的金融市场有三个重要的功能:

1.保护社会产权

2.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3.提高透明度

有效的金融市场有助于吸纳新知识,促进社会创新与经济繁荣。良好运行、管理的金融中介保护国家和公众的金融储蓄,给予与风险相适应的恰当回报,在尽可能低的成本下为客户创造利益。所以,有效的金融监管就是要增进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犯罪与失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金融学 金融监管

第十九章 金融监管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的主题是阐述有关金融监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有: (1)掌握金融监管的含义以及范围 (2)掌握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3)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即必要性问题 (4)了解金融监管的成本及监管失灵问题 (5)了解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及其类型 (6)了解金融业自律组织形式的主要功能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7)掌握金融国际化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8)了解《巴塞尔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二、背景材料 相关网站: 1.中国人民银行:https://www.360docs.net/doc/688000392.html, 2.国际清算银行:https://www.360docs.net/doc/688000392.html,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s://www.360docs.net/doc/688000392.html, 4.中国政权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s://www.360docs.net/doc/688000392.html, 5.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s://www.360docs.net/doc/688000392.html, 第二部分练习题 一、术语解释 1.金融监管 2.金融监管体制 3.单一金融监管体制 4.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5.分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6.集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7.金融行业公会 8.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

9.金融监管竞争 10.金融监管套利 11.并表监管 二、填空 1.金融监管不应是消极地单纯防范风险,而应是积极地把防范风险同-______________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协调起来。 2.社会利益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首先就是要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 3.金融监管成本,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4.根据监管主体的多少,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大致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实行多头金融监管体制的国家一般为__________国家。 6.一般来说,金融业自律的组织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设计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8.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任何一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都无法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监管,这就迫切需要各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9.在一个存在金融监管差异的国际市场中,有可能出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现象。 10.《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金融监管学简答、论述

金融监管学简答、论述 1.金融监管为什么必要? 因为存在金融市场失灵,法律体系失灵 金融发展史表明,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与规模扩张既预示着金融业的兴旺发达,也意味着金融动荡的加剧。金融安全十分重要,然而世界进入了一个金融危机的频频发生的多事之秋 现实中,司法不独立,腐败司空见惯,效率地下,司法体系不健全时,只能通过银监会等专业监管机构来处理银行方面的合同争议或违规问题,作为对效率低下的司法体系的补充 2.金融监管的目标 通过构建一定的制度框架,避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随着金融监管理论的不断深化,监管目标走向多元化,可以分为稳定、效率和公平三方面 3.导致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 金融监管体制本身也不完美,“旋转门”现象就是一个明显证据 观念俘获:被一种错误观念俘获,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崩溃。例如对于自由市场的肤浅理解。。 政治游说: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游说指出来获取他们想要的政策,从这种角度看,监管者往往代表的是金融机构的利益,而非公众的利益。 主场效应:对于金融监管机构的官员,金融机构就是“主场观众”。由于“旋转门”的存在,监管者们自然更加亲近金融机构,而普通公众缺乏对金融监管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这样就成了“客场观众” 这些理论都指向了监管者自身的缺陷。 需要人民卫士来改善,这些人民卫士特点为:

不受短期政治影响干扰,不受经营金融机构诱惑的干扰,有获取关于监管决策和金融市场决策和金融市场环境信息的权力,具备评估信息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影响力发布评估结果 4.金融监管发展脉络 初始形成期:金融监管的正式萌芽为18世纪英国政府出台的《泡沫法》,货币中性理论认为货币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但也非政府干预,而是尊重市场选择,强调自律。 严格监管期: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经济学思想。1929-1933金融危机,各国开始实行更严格的监管 放松监管期:20世纪70年代主张经济自由主义重新成为经济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重新监管期: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金融业发展呈现新趋势:银行混业经营,金融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各国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人们逐渐意识到金融自由化似乎走到了定点,面对金融业新的发展趋势,更为有效的金融监管急需实施。 5.金融创新的诱因 降低金融组织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组织收益 内因说:导致金融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企业为了追求更大利润降低自身风险,满足市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外因说:主要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金融制度调整和生产技术调整的影响方面解释金融创新 观点一:金融创新是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 观点二:金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的积极吸收 观点三:金融组织规避管制是形成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风潮的最主要原因 6.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是委托-代理问题,客户股东与金融组织关系式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时,

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1、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容易造成自然垄断。这种高垄断很有可能导致金融产品和 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付出额外的代价,因此,政府从金融产品的定价和金融业的利润水平方面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应该是有理由的。 另外,由于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信息特性,使得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交易双方 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效率。因此,上市公司或者金融产品发行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成为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证券 监管制度的核心,世界上任何一一个国家的证券法规都赋予上市公司某种持续性信息披露 的义务,即上市后的股份有限公司负有公开、公平、及时地向全体股东披露一切有关其公司重要信息的持续性责任。 最后,虽然个别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消费效用为购买该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 个别消费者所享用,是一种私人产品。但是,由全部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集合所构成的综合效用,却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会影响到每一个金融产品或证券产品消费者(即投资者)的 利益,因此,可以把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综合效用看成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对这种带有公共产品特性的金融产品实施必要的政府监管是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2、股票的发行方式一般可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公募是指向市场上大量的非特定的投资 者公开发行股票。 其优点是:可以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无需提供特殊优厚的条件,使发行人具 有较大的经营管理独立性;股票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从而提高发行人的知名度和股票的流动性。其缺点有:工作量大,难度也大,通常需要承销商的协助;发行人必须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公布有关情况以供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 私募是指只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其对象主要有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如 内部职工、大的金融机构或与发行人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私募具有节省发行费、通常不 必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有确定的投资者而不必担心发行失败等优点,但存在须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条件的特殊优厚条件、发行者的经营管理易受干预、股票难以转让等缺点。 3、金融市场主体之一——企业: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也是金融交易的主体。 需要了解以下要点: 1).企业的运营是与资金的运营紧密结合的; 2).从总体讲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从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来保证企业 的运营和发展。但在特殊时空,企业的短期闲置资金也用于金融市场的投资。 4、金融市场主体之二——政府: 1).政府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需求者,一般通过一级市场发行筹措; 2).政府既是交易者也是监管者的双重身分。 5、金融市场主体之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具有特殊地位。它既是市场上 的中介机构,也是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同时还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传递和承担者。

《金融监管学》综合测试题4(优选.)

《金融监管学》综合测试题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个,每个1 分) 1、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客体是:(B)A、非银行金融机构B、商业银行C、证券公司D、保险公司 2、关于金融风险的表述,正确的是:(B )A、金融风险能被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防范或化解。B、金融风险不能被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防范或化解。C、金融风险能被完全消除,但是不可以防范或化解。D、金融风险不能被完全消除,且不可以防范或化解。 3、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在管制边界,管制的:(A )A、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D、不能判断4、牵头监管模式最大的问题是:(D )A、责任明确B、缺乏监管竞争C、易导致官僚主义D、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由谁来控制5、综观各历史时期的内部牵制,它的基本目的是:( C )A、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B、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C、查错防弊D、提高经营效率6、在官方的支持下,由银行同业合建存款保险机构:( A )A、德国B、美国C、英国D、比利时7、国民账户体系(SNA)是由( B )制定的。A、IMF B、联合国C、美国D、英国8、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规定: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A )A、60% B、40% C、50% D、30% 9、中国证监会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设置预警标准,对于规定“不得超过”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C )A、60% B、70% C、80% D、90% 10、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于:( B )A、2000 年B、2001 年C、2002 年D、2003 年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个,每个3 分)1、从功能和机构的组合中派生出的监管模式有:(A、B、C)A、牵头监管模式B、“双峰”监管模式C、“伞式”+功能监管模式、D、统一监管模式2、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原则包括:(A、B、C、D)A、科学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可操作性原则D、开放性原则3、针对金融管制失灵的理论分析包括:(A、B、C、D )A、管制的俘获说B、管制的供求说C、管制的寻租理论D、政府失灵一般理论与管制失灵4、分业监管体制的不足:(A、B、C、D )A、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差,B、易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C、不可避免地产生磨擦D、从整体上看,机构庞大,监管成本较高。5、巴塞尔委员会提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目标包括:(B、C、D)A、安全性目标B、运作性目标C、信息性目标D、合规性目标6、就银行业而言,国际上一般认为构建“金融安全网”的要素包括:(A、B、C)A、存款保护制度B、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C、官方的审慎监管D、独立的监管机构7、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支柱是:(B、C、D)A、破产处置B、行业自律C、监管部门D、社会监督8、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应坚持:(A、C、D)A、分类实施的原则B、全面实施的原则C、分层推进的原则D、分步达标的原则。9、内幕信息具有以下特征:(A、B、C、D)A、内幕信息是尚未公开披露的信息;B、内幕信息是真实、准确的信息;C、内幕信息是与上市场公司证券价格有关的信息;D、内幕信息是对证券价格有较大影响的价格敏感的信息10、保险中介人的执业规则包括:(A、B、C、D)A、在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B、遵守自愿规则和诚实信用原则C、账簿专设规则D、接受监管规则。 三、判断题(共10 个,每个2 分)1、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是金融监管的主体。(√)2、对金融安全的威胁可以来源于国内也可以来源于国外。(√)3、金融创新大致可分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类,技术创新相当于软件升级,制度创新相当于硬件升级。(╳)4、英国目前实行集中监管体制。(√)5、在战后欧洲的金融发展史中,德国堪称稳健发展的典范。(√)6、经验表明,不赋予存款保险机构监管的职能不会导致投保银行滥用存款保险制度而过度增加经营风险。(╳)7、《巴塞尔协议》对于金融监管而言,充分却不必要。(╳)8、非现场稽核是指监管人员直接深入到金融机构进行业务检查和风险判断分析(╳)。9、韩国和东南亚家族模式中,银行外部监督软弱。(√)10、

最新《金融监管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含参考答案

《金融监管》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题后的答案框内) 1、从金融监管的含义中看,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监管的主体、监管的客体和( ) A、监管的工具 B、监管人员 C、监管当局 D、政府 2、下列不是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的是() A、权威性 B、独立性 C、公共性 D、盈利性 3、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 ) A、混业经营 B、单独经营 C、分业经营 D、合伙经营 4、下列哪项不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 A、经营风险的加剧 B、金融垄断因素 C、技术因素 D、金融管制因素 5、我国第一家地方性信用评估机构是() A、上海资信评估公司 B、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 C、远东资信评估公司 D、上海资信评估公司 6、下列不是金融创新的消极作用的是() A、金融创新使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B、金融创新使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 C、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 D、金融创新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了困难。 7、存款保险制度最早产生于()A、日本 B、中国 C、德国 D、美国 8、2004年3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4% B、8% C、5% D、10% 9、我国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但若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其条件()其他贷款人的条件。 A、不得优于 B、优于 C、等于 D、小于 10、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规定:存贷款比例指标,规定本外币合并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比例不得超过___,其中外汇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比例不得超过_____() A、75% ,85% B、85% ,75% C、75% ,75% D、85% , 85% 11、目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监管主体是()。 A.证监会 B.保监会 C.银监会 D.人民银行 12、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实行普通准备法,按贷款余额的()计提普通呆账准备金。 A、8% B、1% C、10% D、18% 13、《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为( )。 A、10亿元人民币 B、5000万元人民币 C、1亿元人民币 D、1000万元人民币

金融监管学综合测试题二答案(优.选)

《金融监管学》综合测试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每个1分) 1、金融监管最一般的或根本性的理论是:(A) A、基础理论 B、应用理论 C、相关理论 D、银行财务管理 2、《巴塞尔协议》规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规定为不低于:(C ) A、6% B、5% C、8% D、7% 3、互换业务包括利率互换和:(B ) A、结构互换 B、货币互换 C、证券互换 D、信息互换 4、中央银行的第一特征:(C ) A、维护债权人利益 B、规范金融秩序 C、货币发行 D、约束债务人行为 5、中国银监会公布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是在:(B) A、2005年 B、2006年 C、2004年 D、2008年 6、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于:( C ) A、1993年 B、1992年 C、1991年 D、1990年 7、我国第一部关于金融业监管的专门法律《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正式施行是在:(B )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8、我国自2004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C )。 A、5% B、3% C、4% D、8% 9、证券公司经营证券自营业务时,自营股票规模不得超过净资本的:(B ) A、90% B、100% C、110% D、120% 10、我国对保险市场监管的方式是:(B ) A、规范管理 B、实体管理 C、公告管理 D、公告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共10个,每个3分) 1、根据金融监管权力的分配结构和层次不同,金融监管模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A、B、C) A、一线多头模式 B、双线多头模式 C、集中单一模式 D、集中统一模式 2、按照影响因素,金融风险可以分为:(A、B、C、D)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营业风险 D、环境风险 3、逃避金融管制型的金融创新包括:(A、B、C、D) A、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B、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 TS) C、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 D、货币市场存单(MMC) 4、金融监管是政府行为,其目的是:(A、B、C、D ) A、维护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B、控制金融体系风险

金融监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金融监管:包括广义和狭义 2.金融监管三要素 3.金融监管主体按照权利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一线多头模式:指全国的金融监管权集于中央,由中央一级的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机构共同负责,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如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 (2)双线多头模式:指中央和地方都对金融机构有监管权(双线),同时,每一级又有若干机构共同来行使监管的职能(多头)。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3)集中单一模式:指由一家机构进行集中监管。如英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等。 4.金融监管主体按照功能和机构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统一监管模式:指由一个监管当局监管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如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2)多头监管模式:指设置不同的监管当局,分别监管银行、证券、保险业。如美国、中国等国家。 5.由功能和机构的组合中派生出的三种模式: 牵头监管模式:指设置不同的监管当局,并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为牵头监管机构,负责协调不同监管主体,共同开展监管。 “双峰”监管:是依据金融监管目标设置两类监管机构,一类机构专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审慎监管,另一类机构专门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相关机构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管,代表国:澳大利亚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指对特定金融机构,由一家监管机构负责综合监管,其他监管机构按企业经营业务的种类开展具体监管。如美国。 6.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

7.金融监管内容的分类:一是按金融机构监管范畴划分为金融机构行政监管和业务监管;二是按监管性质可划分为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三是从监管的主要内容或范围看,主要分为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 第二章: 1.金融风险:在金融服务交易中给金融交易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或是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是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 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金融危机主要包括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三种类型。 3.金融风险的种类: 按照遭受风险的金融企业的面积,金融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按照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营业风险,环境风险和行为风险按照衡量风险的范围角度可以分为宏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按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内源性金融风险和外源性金融风险 4.金融创新: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满足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同时获取潜在的金融利润。狭义: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微观)。广义: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微观+宏观)。 5.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第四章: 1.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权威性、独立性、公共性 2.金融监管模式: 功能监管:按照经营业务的性质来划分监管对象 机构监管:按照不同机构来划分监管对象

金融监管学重点

金融监管学 第一章: 1.金融监管(包括广义和狭义) 狭义:金融监管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督管理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广义:不仅包括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督管理当局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以外,还包括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2.金融监管三要素 (1)金融监管的主体,即金融监管当局,是指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政府机构或准政府机构。 (2)金融监管的客体,指依照法律规定应当接受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金融机构。 (3)金融监管工具(方式、方法、手段) 3.金融监管主体按照权利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一线多头模式:指全国的金融监管权集于中央,由中央一级的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机构共同负责,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如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 (2)双线多头模式:指中央和地方都对金融机构有监管权(双线),同时,每一级又有若干机构共同来行使监管的职能(多头)。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3)集中单一模式:指由一家机构进行集中监管。如英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等。 4.金融监管主体按照功能和机构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统一监管模式:指由一个监管当局监管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如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2)多头监管模式:指设置不同的监管当局,分别监管银行、证券、保险业。如美国、中国等国家。 5.由功能和机构的组合中派生出的三种模式: 牵头监管模式:指设置不同的监管当局,并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为牵头监管机构,负责协调不同监管主体,共同开展监管。 “双峰”监管:是依据金融监管目标设置两类监管机构,一类机构专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审慎监管,另一类机构专门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相关机构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管,代表国:澳大利亚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指对特定金融机构,由一家监管机构负责综合监管,其他监管机构按企业经营业务的种类开展具体监管。如美国。 6.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 (1)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2)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3)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4)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7.金融监管内容的分类: (1)按金融机构监管范畴划分为金融机构行政监管和业务监管;(2)按监管性质可划分为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3)从监管的主要内容或范围看,主要分为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 第二章:

金融监管复习资料

金融监管得含义 狭义:金融监管就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得中央银行或其她金融监督管理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得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广义:不仅包括中央银行或其她金融监督管理当局对金融体系得监管以外,还包括各金融机构得内部控制、同业自律性组织得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得监管等。 金融监管目标:监管行为取得得最终效果或达到得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得前提与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得依据。 四个具体目标:①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 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③增进金融体系得效率 ④规范金融机构得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金融监管得原则 ①依法监管与严格执法原则 ②不干涉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得原则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督原则 ④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⑤有机统一原则 ⑥内控与外控相结合得原则 ⑦监管适度与合理竞争原则 ⑧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 ⑨监管成本与效率原则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得关系: 金融创新就是当金融业发展得主流趋势,与金融监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金融监管刺激了金融创新得产生;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又对传统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 金融工具得创新:就是指票据发行便利、货币与利率互换,外汇期权与利率期权、远期利率协议. 金融创新得三大趋势 ①金融领域得证券化趋势 ②资产表外业务与日俱增得趋势 ③金融市场越来越全球一体化得趋势 金融创新得原因(金融创新反映得就是商品经济发展得客观要求) ①国际金融业得飞速发展与日趋激烈得竞争。 ②经济环境中得风险性增大,尤其就是通货膨胀率与市场利率变幻莫测。 ③技术进步,尤其就是电子技术得飞速发展为金融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④金融管理环境得变化。 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得积极影响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得积极影响 ①大幅度增加了金融机构得资产与盈利率①增强了金融市场得活力 ②增强了金融机构得竞争能力②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 ③金融业得发展空间扩大③促进了金融市场自由化 ④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得能力增强 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得影响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得消极效应

《金融监管学》综合测试题(一)

《金融监管学》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每个1分) 1、金融体系的负效应是指金融体系:() A、金融安全 B、内在不稳定性 C、金融风险 D、金融稳定 2、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包括数量模型法和:() A、临界值法 B、信号法 C、调查研究 D、指标判断 3、为满足企业和居民在财富增长之后,日益高涨的理财需求,金融机构推出的创新型金融工具叫做:() A、技术推动型的金融创新 B、规避风险型金融创新:很多金融衍生工具 C、逃避金融管制型的金融创新 D、迎合理财需要型的金融创新 4、维护一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的主角是:() A、国家机关 B、中央银行 C、财政部 D、货币政策委员会 5、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是:() A、机械牵制 B、体制牵制 C、簿记牵制 D、内部牵制 6、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的基本功能:() A、充当金融业的自律管理机构 B、充当金融业同业之间的协调机构 C、充当金融业的服务机构 D、充当监管当局的助手 7、《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10% B、9%

C、8% D、7% 8、取得营业执照后,商业银行即告成立,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公告。并必须在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的()内开始营业。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9、《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的,不得成为证券公司持股5%及以上的股东。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0、保险业监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保证保险人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B、促进并维护保险业的公平竞争 C、防止保险欺诈,保证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D、保证合理盈利 二、多项选择题(共10个,每个3分) 1、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具备:() A、监管主体(监管当局) B、监管客体(监管对象) C、监管的工具(各种方式、方法、手段等)。 D、国家政策 2、金融风险的特征包括:() A、客观存在性 B、普遍性 C、隐蔽性 D、可度量性 3、银行传统的业务包括:() A、负债业务 B、资产业务 C、中间业务 D、公司业务 4、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 A、权威性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监管(圣才出品)

第28章金融监管[视频讲解] 28.1 复习笔记 一、金融监管的界说和理论 1.金融监管及其范围 (1)金融监管的概念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词。金融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约束、管制,使之依法稳健运行的行为总称。 广义的金融监管除主管当局之外,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督及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 (2)金融监管的范围 金融监管的范围涉及金融的各个领域,如:对存款货币银行的监管、对非存款货币银行的监管、对短期货币市场的监管、对资本市场和证券业以及各类投资基金的监管、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等等。 2.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依法监管原则 一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必须有法律、法规为据;二是金融机构对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监管要求必须接受,不能有例外;三是金融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行事。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才能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心应放在保护、维持、培育、创造一个公平、高效、适度、有序的竞争环境上:既要避免造成金融高度垄断,排斥竞争,从而丧失效率与活力,又要防止出现过度竞争、破坏性竞争,从而波及金融业的安全和稳定。 (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金融监管不能代替一切,监管应该注意使用有效的监管手段,一方面,消除被监管对象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化解其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把培养被监管对象自身管理能力作为监管工作之一。 (4)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金融业安全稳健经营是金融监管中心目标,提高金融效率是金融监管的基本要求,金融监管当局要把二者协调起来。 (5)监管内容、方式、手段等要适时调整原则 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及时调整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手段。 3.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理论,是在政府管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金融业特殊性的分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1)社会利益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首先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决定了只能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能。 (2)金融风险论 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

金融监管学考点

金融监管学考点 【题型】 单选20’ 判断20’ 名词解释15’ 简答20’ 论述10’ 案例分析15’ 【考点】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 狭义:金融监管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督管理当局依据国 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广义:不仅包括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督管理当局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以外,还 包括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二、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属于分工型金融监管体制中的单线多头式监管体制 (1)分工型金融监管体制:指设立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进行分类 监管的模式。 (2)单线多头式监管体制 ?是指金融监管的立法、执法等权利集中于中央政府,在中央政府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融监管部门,分别负责管理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体制。 ?代表性国家:法国、德国、日本、中国等。 ?优点: ①提高监管效率(具有专业化优势,职责明确,分工细致) ②具有竞争优势(不同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压力) ?缺点 ①难于协调,可能引起―监管套利行为‖ ②监管成本较高,规模不经济。 -《李成》P73 -《冯科》P72 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相结合的单层 多头的分业监管。按照金融监管的分工,银监会主要负责商业夜航、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

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证监会负责证券、期货的监管;保监会则负责 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 具体而言,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执行货币政策、试试信贷政策与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其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同时管理同业拆借与票据市场、银行间赵全市场、外汇市场、支付结算系统和征信系统,并对洗钱行为进行防范;外汇管理局整体负责管理外汇流入和流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金融司、财政部金融司、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非金融监管机构则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相关问题的监管。另外,中国根据本国金融业的特点设立了很多具有官方性质的行业自律组织,它们在金融监管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1)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六大趋势 ①全球监管趋严,提高资本要求同时增加其他监管要求 ②监管标准趋于统一,各国实施并持有一定自由裁量权 ③风险监管全面化,强化监管重大实质性风险兼顾其他 ④监管趋于多层化,强化微观审慎监管兼顾宏观审慎 ⑤抓大带小分类监管,以系统重要性银行为主兼顾其他机构 ⑥各国监管属地化加强,同时国际监管协调成监管改革主流

金融监管复习题

金融监管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 填空:金融监管三要素 金融监管主体(监管当局)、金融监管客体(监管对象)、金融监管工具(方式、方法、手段) 金融监管内容的分类: 一是按金融机构监管范畴划分为金融机构行政监管和业务监管; 二是按监管性质可划分为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 三是从监管的主要内容或范围看,主要分为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金融危机主要包括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三种类型。 金融风险的种类: 按照遭受风险的金融企业的面积,金融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按照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营业风险,环境风险和行为风险 按照衡量风险的范围角度可以分为宏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 按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内源性金融风险和外源性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权威性、独立性、公共性

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第一次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部控制原则,以指导和加强银行业的内部控制。 金融风险防范的“三道防线”分别是:建立预防管理、建立和健全风险补偿制度、建立特大风险应急制度。 金融安全网”三要素:存款保险制度、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官方的审慎监管。 三公原则: 公开原则:中介机构和有关人员必须全面履行信息披露, 保证投资者及时、充分、全面和准确地了解证券发行人的各种信息从而增强证券发行和交易的透明度。 公正原则:证券业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必须公正,禁止欺诈、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公平原则:要求证券市场为各类投资者提供获得信息和进行交易的同等机会。公平原则要求证券监管机构按照相同的尺度规范其监管范围内的行为,同样的违法行为应受到同样的处罚结果。 金融危机的类型及举例 金融危机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IMF): 货币危机:指对一国货币的投机导致该种货币贬值或迫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或耗费大量储备保卫货币的情况。如:97年泰国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指现实或潜在的银行挤兑或银行失败引致银行停止支付或

金融监管学考试答案

金融监管学考试答案 A卷 一、填空题 1.保护全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2.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3. 10亿 4. 核准 5. 暂停上市 6. 五千万 7. 流动性 8. 金融服务监管局 9. 1亿10. 20% 二,选择题 1. C D 2. CD 3. (A)BCD 4. AB D 5 D.6. ABC 7. BC 8. AD 9 ABC. 10 BC 三名词解释 1.非现场监管:监管机构通过收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资料和财务数据,运用专业技术方法研究分析金融机构经营的总体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合规情况等,对其稳健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2.最后贷款人制度:中央银行承担信用“保险”责任,为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持,通过信用管理稳定金融和经济。其目的是防止因挤提造成的经济波动,为中央银行监管奠定基础。 3.信息不对称监管理论:核心是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体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政府外部监管是医治良药。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金融机构处于相对劣势,面临金融效率降低和金融风险并存的局面。而政府的外部监管能够逐步完善信息的完备程序,降低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效率,减少经济损失。 4.管制供求理论:该理论诊断金融监管是为了满足各既得利益集团的需要,运用了供求规律阐述金融监管的效率问题。认为影响一个产业对政府监管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监管可以提供多种利益,包括直接货币补贴、控制新竞争者进入、干预替代品和补充品的生产、实行固定价格等。 5.大型风险暴露:指金融机构的开口头寸规模大,所含风险中以对市场和清算公司构成威胁的风险。 6.分工型金融监管体制: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对国内金融机构进行分类监管的模式。主要分为单线多头式和双线多头式监管体制。 四简答(共4题,26分) 1简述影响金融监管变迁的主要动因。( 金融管制变迁是由经济、政治形势及当时的理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 在自由经济理论影响下,金融监管在中央银行成立之前是缓慢发展的,金融监管的初期主要是以各国中央银行的建立;1分 经济大危机严重的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对传统的不干预的经济、金融理论以沉生理打击,以凯恩斯理论为主的思想影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决策层,对金融的监管进入了严格管制时期;2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发达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从强调稳定向注重效率转变;2分 20世纪90年代,全球金融发展面临恐慌,金融危机以及严重的经济倒退、资本自由化流动、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全球化为特征的金融全球化成为主流。金融监管走向国际合作时期。1分 2 比较集权型、分工型、合作型金融监管体制的异同。(8分) 差异:第一,集权型金融监管体制是:指单一型的监督管理设置模式,由单一的中央级机构如中央银行或专门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监管。集权型金融监督管理体制通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央银行集权制的政治结构。1分优点:金融管理集小,金融法规统…,金融机构不容易钻监管的空子;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效率,克

21886金融监管学全套PPT课件李成

金融监管学李成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金融监管发展 第一节金融监管的逐步形成时期 第二节金融监管的严格管制时期 第三节金融监管注重效率的时期 第四节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时期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金融监管系统 第一节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二节金融监管的原则 第三节金融监管的工具 第四节金融监管的体系 第五节金融监管的途径 第六节金融监管的修正 本章小结

第三章金融监管理论 第一节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二节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三节注重效率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四节规则引导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五节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节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 第二节集权型金融监管体制 第三节分工型金融监管体制 第四节合作型金融监管体制 第五节金融监管体制的趋势 第六节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商业银行监管 第一节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监管 第二节商业银行市场经营监管 第三节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监管 第四节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证券机构监管 第一节证券机构市场准入监管 第二节证券机构市场经营监管 第三节证券机构跨国业务监管 第四节证券机构市场退出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保险机构监管 第一节保险机构市场准入监管 第二节保险机构市场经营监管 第三节保险机构跨国业务监管 第四节保险机构市场退出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其他金融机构监管 第一节政策性金融机构监管 第二节信托投资公司监管 第三节金融租赁公司监管 第四节集团财务公司监管 第五节信用合作联合社监管 第六节汽车金融公司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金融监管学讲义-1

金融监管学(讲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冯科副教授 引论 一百多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财富显著增长,但美国和欧洲受到监管的范围更加广泛。是选择自由还是管制,从威廉﹒配第开始,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到现代意义上的新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下面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在科斯看来,合同是监管的替代品。如果潜在的外部效应能够以订立合同的方式解决,监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在现实中,政府对合同的监管却无处不在,其中有些确实能起到保护消费者的作用,比如商品房销售合同中对面积、违约的约定,都有具体的规定。 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我们发现尽管有合同的存在,但市场失灵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合同可以自动矫正市场失灵的理论被动摇,许多经济学家接受了斯蒂格勒提出的监管俘虏理论。斯蒂格勒认为,行业或者其他利益集团可以动员或俘虏监管者提高价格、限制市场准入,或采取其他方法获取好处。以三鹿事件为例,当乳制品行业不能使用三聚氰胺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时,他们就游说监管部门降低单位乳制品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斯蒂格勒认为监管不是效率驱动而是政治驱动的。 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安德烈﹒施莱佛认为,监管无效论依赖于运行良好的司法系统,只要法院能够经济地、可预见地、公正地解决纠纷,则监管有效论在很多情况下不成立。在中国,为什么老百姓不喜欢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争议,而喜欢用上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司法腐败。律师市场化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波兰经济学家兰格曾经说过,在计划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或在市场的基础上引入计划,会导致计划与市场的双重失败。类似地,在司法不独立的环境下引入律师市场化,并不能解决司法系统的低效率问题,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由此可以推论:监管源于法院失灵,监管有效的依据本质上也是法院失灵的依据。 这里可以举一个法院失灵的例子。前几年优盘刚出现的时候,售价比较昂贵,有一款256M的优盘当时供货价(批发价)为70元,市场零售价为200元。某零售商同某供货商签订合同,由该供货商向其提供该款优盘1万个,但供货商失约,没有及时提供优盘,致使该零售商发生损失,于是零售商向法院上诉。法院经过多种程序,于半年后开庭,判决供货商履约为零售商按每只优盘70元供货,并赔偿货价5%的违约金。但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市场价格下降也很快,此时该款优盘的价格已近降为每只20元,结果该零售商虽然胜诉,却并不能弥补其损失,而且这种判决从法理上很难推翻,因为原告已经胜诉并获得了赔偿。这种判决不是因为法官专业素养不足,就是存在司法腐败。 当司法体系不健全时,我们只能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专业监管机构来处理证券、银行、保险方面的合同争议或违规问题,作为对效率低下的司法体系的补充。 那么,在拥有高效司法体系的欧美国家,为什么监管也大量存在呢?这是因为欧美国家的金融创新活跃,司法体系的专业知识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创新步伐。 同法院相比,专业监管机构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对所监管的领域理解更加深刻;但在创造规则方面,专业监管机构存在更多的问题。法院同企业的关系通常是短期的,一个正经经营的企业不会热衷于法律诉讼;而专业监管机构同被监管者存在长期关系,很多情况下,监管者被被监管者的职位俘虏,监管者的行为更有可能背离消费者的利益。我们经常看到监管机构的官员出任被监管机构的高管,这就是监管领域的“旋转门”现象。

金融学复习资料

金融学总复习 1.信用货币 2.补偿贸易 3.消费信用 4.直接融资 5.基准利率 6、金融市场 7、直接融资市场 8、同业拆借市场 9、货币制度 10、回购市场 11、二级市场 12、无限法偿 13、雨伞基金 14货币市场 15、资本市场 16、派生存款 17、通货膨胀 18、第三市场 20、商业票据 二、单项选择题D 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 2.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3、.信用是(D )。 A.买卖行为;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4.中国长期奉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 C 】 A.充分就业兼国际收支平衡 B.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 C.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D.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5.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是【 D 】 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稳定物价D.国际收支顺差 6.下面哪种表述不准确【 B 】 A.稳定币值是指稳定货币的价值 B.稳定币值是指物价的绝对稳定 C.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是指稳定货币购买力D.稳定币值等于稳定物价 7.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业是【 C 】 A.临时性失业B.非自愿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 8.作为一个政策变量,与社会总供需之间总是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的中介指标是【 A 】 A.利率B.货币供给量C.基础货币D.超额准备金 9.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中央银行的直接操作对象是【 D 】 A.基础货币 B.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货币供给量 10.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 B 】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