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中医特色品牌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中医特色品牌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中医特色品牌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中医特色品牌

酒泉市中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工作汇报

酒泉市中医院成立于1986年,1996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康复、急救和中药制剂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甘肃省中医学院和甘肃省中医学校的“教学医院”,2009年我院被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目前医院占地面积45.7亩,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14000平方米。医院拥有螺旋CT、彩超、电子胃镜、DR、500毫安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熏蒸药浴、中药提取等大中型检查、制剂设备100余台件。医院编制床位220张,院内设置科室41个,其中一级临床科室11个,中医专科专病科室14个(其中:风湿病专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糖尿病专科为甘肃省重点专科,心血管专科为省级在建重点专科,肛肠科、骨伤科、针灸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医技科室9个,职能科室6个。医院共研发院内专科专病中药制剂50余种, 其中20个品种经甘肃省药监局核发批准在全省医疗机构内调剂使用。目前医院门诊中医中药使用率为70%,中医中药参与治疗率为90%,住院部中医中药参与治疗率达85%。

医院现在岗人员206人(临聘人员8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占职工总数的95%,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36人,助理级14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医师的7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技术人员的75%。20多项科研项目分获省、市、区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09年我院在全省针灸推拿岗位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2011年在全省中药操作技能大赛中获优胜奖,同年在甘肃省中医适宜技术比赛中获一等奖,在甘肃省护理技能比赛中获三等奖。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医学专著2部,参与出版医学专著3部,举办市、区级中医学术研讨会10届,举办全省继续医学教育班7期,全市“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培训班20期。

全院实行了微机管理系统,实行费用一日清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增加了收费的准确性和透明性。

我院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单位,该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

用,2011医院又争取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房建设项目50万元资金,极大的改善了医院中药房的硬件条件,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2012年根据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我院立即启动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创建评审工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任务分工,严格对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版)》,在全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自评,现将我院二甲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医院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确定发展规划的落实制定相关的落实措施。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计划,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明确的资金投入和落实措施。

(二)每年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中医药特色指标进行综合考核,积极鼓励提高临床疗效。

(三)积极发挥公立医院作用,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医院长期目标责任。分别对口支援了果园卫生院、东洞卫生院。组织专家义诊,免费赠送专业书籍、培训医疗骨干。

二、队伍建设

(一)制定了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及优化措施,不断引进人才。建立系统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制度和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医师考核办法。按要求合理配备人员。

(二)医院每年投入一定资金作为人才培养经费,重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和进修学习。制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职工培训计划,开展继续教育和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中医药知识培养,每年开展以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药人员“三基培训”,举办西医学中医培训班,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理论知识水平。医院领导班子4人,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系统培训100%。

(三)努力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建立了重点专科带头人继承人选拔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师承工作,对医师进行考核,建立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考评记录完整。

三、临床科室建设

(一)规范科室命名,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医院门诊、病房、急诊的设备、人员配备符合要求,临床科室能够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上级医师能够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诊治,及时开展危重症、疑似病的讨论。各科制定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时对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手术科室制定了常见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医师能熟练掌握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并在诊疗中得以体现。

(二)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要求。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使用中成药,门诊用药配伍合理。

(三)加强中医“三基知识”培训,医生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和急危重症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不断提高。

(四)为提高中医诊疗水平,近年来购置中医诊疗设备100余台/件,基本满足临床中医药诊疗的需求。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临床科室均设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并开展诊疗项目。

(五)常年使用的院内制剂50余种,省内调剂使用的我院制剂20种。门诊处方中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67%,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51.4%。

四、重点专科建设

医院坚持“特色办院、专科兴院、科技强院、质量立院”的发展战略,打造出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已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办院格局。

(一)风湿科为我院国家级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设床位30张,科室按要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30余台/件。现有专科人员15人,其中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1人,中医类别医师占执业医师的100%。学术带头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常亚霖现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二)糖尿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现有床位35张,人员

(三)心血管科为省级在建重点专科

(四)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为市级重点专科。作为市级重点专科,分别制定了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确

定的重点病种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医师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每年对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价,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了重点病种的辨证论治水平,中医治疗率均达到70%以上,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90%以上。

五、药事管理

(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了药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二)药事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药剂部门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合理,管理规范,人员符合相关规定,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建立了合理用药监督和突发事件中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三)认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使用与安全保管管理。

(四)强化中药饮片采购的质量管理,严格中药饮片调剂、煎煮、临方炮制的质量控制,煎药室布局合理,煎药设备完善,流程合理,操作记录完整,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较高。

六、中医护理

(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按照护士条例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落实,在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中对中医护理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各护理单元护士按明确的原则和标准配置,建立了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员调配方案,认真落实对护士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满足需要,全院护理人员100%参加中医护理技能培训。

(二)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护理文书书写,建立实施基础护理质量和急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对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并制定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三)临床护理工作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整体护理与辩证施护,对病人提供适宜的健康及康复指导,对围手术期的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的制度及程序,护理措施到位。

(四)严格执行医嘱和查对制度,建立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护理部对急诊科、手术室、产房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保证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五)建立与实施了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能够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评价,保障患者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六)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能基本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七、中医文化建设

(一)按《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庐江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医院编制了《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凝练出“承古纳今、精医厚德、履职敬业、仁爱惠世”的院训、确立了“以人为本、兼容中西、突出特色、科技兴院”的办院宗旨,院徽、院训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特色和内涵。

(三)综合目标考核管理规定中有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和要求,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考核,医院逐步形成了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四)医院设有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必要的场地、设备等资源。医院从内部装饰、诊疗环境、医院标识、庭院等环境方面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悬挂有中医名人肖像、中医名言警句,中医文化特色的牌匾。

八、中医治未病

医院为发展“治未病”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作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落实措施。按照要求合理设置“治未病”服务平台,“治未病”科配备专职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建立工作制度,服务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使“治未病”工作具备健康状态及常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功能。使膏方、针刺、灸法、火罐、推拿、贴敷、复疗、药浴、熏蒸、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在“治未病”工作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一、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一)医院的设置、功能、任务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设置合理,满足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重视

职能部门队伍建设,并有相应工作职责,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在医院管理和服务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宗旨,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充分体现公众医院的公益性,把维护人员健康权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积极完成各类急救抢险、卫生救助、健康义诊、扶贫等工作。

2、医院功能健全,发展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医院床位、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设备配置、设施完全符合二级甲等中医院的标准。

(二)医院服务

1、门诊设有就诊咨询、导诊以及候诊椅、饮水设备、轮椅等便民服务措施,设有就诊指南,建筑平面图示意图与导诊标志,能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干净整洁,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导向易懂,门诊诊疗流程符合要求。根据门诊工作流量设定规范的服务流程,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的数量、布局合理,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2、加强急诊绿色通道,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使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建立了急危重症患者住院和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有保证相关科室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教和会诊的制度,接到急诊通知,院内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救治科室。

3、严格执行医疗价格收费标准,公开收费支付项目标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在进行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时取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增进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

4、建立了投诉管理工作制度,公开患者投诉渠道和流程,并有接待工作记录,及时、妥善处理投诉,对存在问题分析总结,落实整改。

5、严格执行《无烟医疗机构标准》及《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制定工作计划,在院内设置禁烟劝导员,在各科室进行禁烟宣传。

(三)、应急管理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院长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医务科组织协调应急工作。制订了《庐江县中医院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队伍并组织演炼。医院应急队伍多次积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及时、妥善处理医院突发事件。在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中,保障中医药的充分参与。医院加强应急安全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进行技能考核。

(四)、临床医学教育与科研

1、积极承担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强化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认真实施住院医师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建立中医人才分层次培养体系,多渠道培养中医人才;承担下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承担省、市、县级科研课题,积极推进科研工作。

2、制定了科研奖励办法,调动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研究,近三年卫技人员(指有专业技术职称者)在国家级CN杂志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二、患者安全

(一)严格查对制度,各科室对就诊患者实施统一标识,如医保卡,病历号,身份证号码等管理,在诊疗活动中,健全交接登记制度,完善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等科室之间患者识别措施如使用“腕带”。

(二)建立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制度。对标记方法、颜色、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三)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遵循。“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医技科室能够对“危急值”报告的患者信息查对无误后及时通知当班医生。

(四)医院建立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和工作流程,科室产生的不良事件及时通知分管院长及医务科,院领导能及时掌握情况、妥善解决不曼事件。

(五)为保证患者安全,制定了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在科室、厕所等部门进行标识防止跌倒意外事故发生,制定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规定了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三、医疗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

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疗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制定医疗质量年度计划,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医院建立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体系。院长为全院医疗质量的总负责人,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负责人,明确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医疗质量责任直接落实到个人。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会议,讨论研究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追踪其落实效果。

3、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防范医疗风险,协调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

(二)全程医疗质量管理

l、制定了和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考核方法,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三基”培训,严格医务人员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三基”合格率达l00%。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甲级病案率≥9 0%。无丙级病历。

2、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包括外出会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1 4个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并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3、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如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等)控制,强化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有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

4、强化对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理法方药应用水平的检查、分析、评价,不断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三)医疗技术管理

l、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诊疗工作符合诊疗科目范围,开展的医疗技术有法律法规依据,符合医学伦理原则,医学伦理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和开展工作,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各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2、建立健全了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建立了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开展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并按规定进行审批。不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淘汰的技术。

(四)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1、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并严格执行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病理科质量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工作制度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2)医技科室专业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医院需要,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项目,满足临床需要,检查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检验科集中设置,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未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试剂。定期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问质评,不断强化科室内部质量管理。

(3)病理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

2、医疗影像质量管理

(1)放射科认真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专业设置、设施、设备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环境、设备、设施布局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安全防护要求。规章制度健全,技术操作规范,实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定。

(2)认真执行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诊断报告及时、规范,制定了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环境保护、防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符合要求。

(五)其他科室质量管理

1、手术质量管理

(1)医院成立了“庐江县中医院手术(麻醉)医师授权管理委员会”,实行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创诊疗操作按手术诊疗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和控制,强化各类围手术期管理制度,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强化医患沟通制度的贯彻落实。

(3)加强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规范了术后用药,完善术后记录及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等规定,防止标本的丢失。

2、麻醉管理

麻醉工作程序规范,人员结构较为合理,认真实施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定期能力评估再授权、访视制度、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术前对患者麻醉进行病情评估和讨论,认真履行患者麻醉前知情同意告知,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3、感染性疾病管理

(1)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健全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设有预防保健科,医疗设备和设施符合要求。人员配备合理,并开展岗前培训及考核,成立重点传染病防治专家组。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实行首诊负责制。

(3)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收集、处理医用垃圾。

(4)积极开展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4、输血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建立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实行输血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定并认真实施控制输血感染方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2)严格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保障输血安全。

5、医院感染管理

(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感染控制活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章要求,按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2)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对重点人群、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供应室、内镜室)等分区进行监测。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

(3)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活动。

(4)制定多重耐药菌(MDR)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开展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

(5)应用感染管理信息与指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制度。

(6)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如手术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产房)等消毒与隔离制度。医院消毒设备、设施与消毒剂符合相关要求。医院清洗消毒及灭菌符合规范与标准,有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的原始记录与报告。

(7)医院按照感染风险、感染发病率和(或)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改进诊疗流程,定期通报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监测信息。

(六)、病历(案)质量管理

1、病历(案)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年理条例》、《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范。进行严格管理,并按规定对住院病历进行归档保存。

2、建立病历书写质量的评估机制,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目标,进行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定期提供质量评估报告,并进行考核。

3、采用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ICD一1O)、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与手术操作分类(ICD一9一CM一3)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建立科学的病案库管理体系,包括病案编号及示踪系统,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系统。

四、药事质量管理

(一)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建立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有固定的供药渠道,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列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中的药品有适当储备。制定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高危药品目录,各环节贮存的高危药品设置有统一警示标志。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并作明确标示。认真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到位。制定了急诊科、急救室(车)、手术室及各诊疗科室的急救、备用药品管理、使用、领用、补充制度及流程。制定病房不需要使用的药品办理退药的相关规定,对退药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并有记录。

(二)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

制定医师处方签名或签章式样留样制度,医师按“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开具处方,药品品规与“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一致。处方书写规范完整,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规定。医院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定期对处方和病历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

(三)认真执行《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职责明确,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并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对违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 O%,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I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药剂科按照目录进行采购。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

五、护理质量管理

(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实施分级管理,明确岗位职青及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制护理措施。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做到各层次护理岗位职责明确。建立了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实施并落实分级护理岗位职责,护理人员知晓本岗位职责要求。

(二)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按照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备原则。制定了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和执行方案。制定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实施方案,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配。

(三)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制定了符合医院实际的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人员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能够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四)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医院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建立了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根据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各科护士均能掌握基本护理技术(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测量血压等)。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到100%。

(五)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与监测措施。建立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常规。完善考核及记录制度,使质量管理控制过程的记录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得到落实。

六、医院管理

(一)依法开展执业活动。

1、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规定诊疗科目执业,依法行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医疗机构效验工作。临床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及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命名.

2、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中医药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行为规范。认真组织学习《执业医师法》、《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侵权责任法》等,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

3、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聘任和使用具备相应岗位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均已按规定注册,无超范围执业,在岗人员均有执业资格。严格按卫生行政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实行诊疗技术准入和开展相应手术项目。

4、医院无对外出租、承包科室,无虚假、违法广告。

(二)信息系统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网络办为负责信息管理的专职机构,建立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制定信息化建设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医院信息系统符合《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试行)》要求。医院信息系统覆盖医院管理、医疗、护理、门诊、病房等科室,人员配备能满足

信息维护、医院管理和临床需要。

2、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高效,可连续、系统、准确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控制和中医药特色发挥情况等所需要的信息,医院业务数据统计信息资料,能准时上报上级行政部门,以满足医疗保险工作和有关信息上报要求。

3、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认真执行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保护病人隐私工作制度,制定有保障网络安全的相关制度。

(三)财务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预算法》、《审计法》、《医疗机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设置医院财务科,统一进行财务管理,配备具备上岗资格的财务人员,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规范费用报销和审批程序,费用结算方式便捷。建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医院医疗信息公示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医院、部门、科室无账外账和“小金库”。

2、认真加强中医专项经费筹集、管理、规范使用工作。

3、完善绩效考核,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制度,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院资产负债率,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

4、严格执行庐江县物价局标准,无规定之外的收费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规定。

5、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利用网站、公示栏等方法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采取价格查询、费用清单等措施,提高收费透明度。及时答复患者的费用查询,认真处理价格投诉。

(四)后勤保障管理

1、设有医院总务科,制定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并认真实施,不断满足医疗服务流程的需要。水、电、气、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制定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设立了医院职工和病员食堂,为员工和病员提供餐饮服务。为患者提供营养膳食指导,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2、医疗废弃物和污水管理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标识清楚,交接记录完整。

(五)医疗仪器、设备管理

1、设有医院设备科,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2、建立健全了设备采购论证、招标、保养、维修、更新和应用分析制度并有效执行,实行设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配置使用CT、彩超、CR等大型医疗设备。

3、医院按相关要求配备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电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雾化吸入仪、颈椎电脑牵引仪、三维牵引床、激光治疗仪、红外光按摩理疗床、中频经络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

4、医疗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抢救设备完好率100%,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保持待用状态,建立了全院应急调配机制,定期向临床科室征求设备管理意见并及时改进。

(六)院务公开管理,积极开展医院社会评价

1、医院制定了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集体讨论决策后,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报批与公示,由职工进行民主监督,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力,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

2、按照“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建立了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院务公开办法和实施措施,通过医院内部公开栏、工作动态、院科负责人会议、医院局域网、医院文件、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开展院会公开工作,及时作好来信、来访、来电的处理。

3、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按照患者就医服务流程,完善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定期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实施社会评价活动。

存在的不足

一、医院的硬件还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在医疗设备、人才引进方面还需要上级部门的进一步支持。

二、医院的个别科室设置不够完善、不够合理,医院的科研能力薄弱,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

三、人才梯队建设,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和方法,以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四、医疗用房紧张,制约中医特色科室建设,需加快新门诊综合大楼建设进度,早日投入运行,为医院下一步的腾飞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院二级甲等评审自查工作情况,通过对照评审细则,进行自查自评,我院符合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我们深信通过这次医院等级复审,必将对我院今后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以此为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和新动力,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不断持续改进,完善自己,把我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明显、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总结.doc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 划工作汇报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我院在县卫计局的领导、镇政府的支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按照《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33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一利民便民为宗旨,扎实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诊疗情况 1、门诊及住院部医师人数6人,中医执业医师1人,中医助理执业医师1人,占比33.33%。 2、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可开展8类,34项。5个村卫生站中,能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村卫生站有3个,占比60%。 3、中医药门诊总量占总服务量23.7%。 4、2017年度,为辖区212名65岁老年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为辖区128名0-36个月儿童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传授摩腹、捏脊方法以及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四神聪穴等方法。 (二)、中药房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卫生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应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煎煮中药的质量;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中成药类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常用中药饮片约168种,并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 (三)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我院及辖区卫生站医生均接受基层常见病中医药知识与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二、存在问题 (一)中医药类人才匮乏,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补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没有形成。 (二)村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发展缓慢,缺乏指导,中医药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与建议 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鲜鲜血液。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 通过对卫生站医生的培训及方向性引导,是村卫生站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自身建设,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突出书法教育特色__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熊家铺中心小学创建书法特色校园规划突出书法教育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一、创建特色校园是时代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纲要》中强调“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教育改革必创自我特色,当今的教育改革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特长爱好,这样才能有综合的素质能力。对于学校来说,要与当今市场机制相整合,找到发展的支撑点和突破口,形成自身的特色,以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所需相符合,从而在教育教学中更具活力,更具刺激性,使学校的优势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一种积淀,体现了办学优势并彰显办学个性。 我校现有10个教学班,380多名义务教育学生,28位教职员工。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工作长足发展,形成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和崇文风尚。根据本校的特点,为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2015年春季以来,经过综合研究、详细分析,学校确认“书法特色”

教育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从而选择了走“突出书法特色教育、创建书法特色学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之路。学校确立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办学理念,将书法教育作为学生历练心性、培育根基的良好平台。其目标是:积极开展写字教学,重视写字教学,通过抓写字教学,让师生在写字中“释放活力,弘扬个性,走向蓬勃”,以“端端正正写字”为教学切入点,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育人目标,形成“以字厚德,以字启智,以字健体,以字育美,以字立信,以字立诚,以字立志”全面发展的教育特色。 二、创建书法特色校园的具体做法 确立教学理念后,我们本着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理念,创建特色学校这一办学思想,制定了“书法特色学校实施方案”以及“书法特色学校建设课题方案”等方案和规章制度,并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 2015年3月,学校把“书法教育特色”创建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成立了“熊家铺中心小学书法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王礼碧任组长、张川、程龙汉两位书法教师以及所有语文教师为成员。书法特色建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特色学校建设的统筹工作,加强过程指导和阶段总结研究,制定激励措施;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投入建设书法特色学校工作。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下同)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到2013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到2014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2.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到2015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4.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每年有所增加,并在“十二五”期间有明显上升。 (三)地方目标 1.各省(区、市)要围绕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进一步细化和实化本地工作目标,拟定实施方案,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商定后实施。 2.各市(地)分年度目标由各省(区、市)与各市(地)共同商定。 3.各县(市、区)分年度目标由各市(地)与各县(市、区)共同商定。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所有参合县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 (2)所有参合县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引导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3)各省(区、市)在制定省级新农合报销目录时,均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目录; (4)各省(区、市)均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5)各省(区、市)和统筹地区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 2.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体现中医药特点。 (1)所有县(市、区)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 (2)所有县(市、区)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3)鼓励以省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 3.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评审中将中医药内容作为重要内容。 (1)所有县(市、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0%; (2)所有县(市、区)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门诊占总门诊人次比例”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在乡镇卫生院评审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和中医药服务提供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应占一定比例。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设置中医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汇报

XXX县民族医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民族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我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为主线,质量、安全与和谐为主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开创医院工作的新局面。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民族特色,民族内涵,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院民族医药诊疗水平,带动全县民族医药工作的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原则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业务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业务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 尊重维护全体医院职工的根本利益,群策群力,通过业务建设来不断提高医院职工生活水平,力促医院业务建设和谐发展。 3、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重点,突出中医民族医药特色,努力走符合民族医发展规律的道路。 三、基本情况 1、我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 xxx 人(含临时职工),占职工人数的14.9 % ,副高职称 5人,中级职称10人,在职(含外聘、返聘)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17年工作总结 南城县中医院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了相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加强领导和管理 按照《江西省中医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加强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开通了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平台,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 二、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市基本医疗保险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仍保留了中药饮片的加价。 3.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三、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1、派出多批次师资参加江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培训。 2、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成,每周二下午进行授课。 3、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根据抚州市卫计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抚州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工作》的通知(抚卫办[2010]101号)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对我市所有乡镇卫生院40多名学员,分两批次进行了培训。 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体现中医药内容。 2、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我院对儿童、孕产妇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五、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与管理 1、我院于2013年成功申报康复理疗科为江西省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2015年、2017年成功申报肛肠科、糖尿病科为江西省基层特色专科。 2、通过“江西省市县级中医医院民族医院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中医诊疗设备投入,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相关要求,为发挥中医药特色,突出中医药疗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3、新中医院建设项目:新中医院1期新门诊大楼、医技楼主体工程已于2018年12月顺利竣工,现正在组织验收,2期住院大楼及后勤保障楼被列为县政府重点建设3P项目,2018年10月份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部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发挥我院在盐都区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接建病房楼2597平方米,基中标准化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已投入使用;三、四楼手术室、产房,正在装修。门诊楼的辅助用房,接建220平方米,部分用于开展磁共振项目,该项目已经省卫生厅审核许可;部分用于数字化接种门诊。变压器由原来的160KW,增容到400KW。在病区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综合治疗室。重新规范全院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导向标识标牌。未病堂、百草堂设计装修风格有鲜明的中医特色。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疼痛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肛肠科、糖尿病科为区级重点发展学科。疼痛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

努力突出后勤特色 打造服务文化品牌

努力突出后勤特色打造服务文化品牌 努力突出后勤特色打造服务文化品牌 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系列产品之一。后勤服务已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环境,专业化的要求,企业化的管理,后勤“初级阶段”走到了尽头,面对21世纪,一个新的服务工作理念已客观地催生出来。我们应以一种新的视角和层次来认识后勤的保障服务功能,重新审视自己,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突出后勤特色,打造服务文化品牌。我们着力抓好三个工作环节: 一、先进的“文化理念”构建服务文化品格 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有和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为了构建服务文化的品格,我们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开展了三个层次服务文化构建活动。 1、提炼后勤服务文化理念。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服务理念征集、提炼活动。在借鉴先进单位的文化理念建设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联系后勤工作的特点和服务特征,组织和引导全体员工,从突出服务和保障两大功能上选题,从特点及特征切入服务理念内容,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层面,多角度发掘。进行了理念的口述手写和筛选,整理、归纳、提炼,确立了

“做在人前,心系一线,做在人后,默默奉献”一个核心服务理念和八个系统服务理念。 2、开展岗位服务格言警句征集活动。为了使服务文化理念系统化、特色化,结合后勤工作的岗位设置及工作内容,组织员工联系实际,制订本岗位服务格言或警句。十余个岗位,先后整理出二十条服务格言,用服务文化理念引导教育员工,发挥了潜移默化,长期渗透规范服务行为的作用。“迎来的是责任,送去的是满意”车房看护的岗位员工以此来做好日常的迎来送往和看护保管,赢得了员工们的普遍认可和肯定。“召之即来、有事快办、耐心周到、服务热情”反映出维修岗位员工的服务心态,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及时为不同用户解疑破难。“电话铃一响,十分钟赶到现场”这是水电岗位员工的服务承诺。在日常服务中,他们忠实地履行这些服务信念,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员工个人的社会价值。这些岗位服务格言、警句已成为服务文化理念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3、营造服务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精神品位。我们结合后勤服务工作的特点,开展“献花献绿,美化环境”,在办公楼大厅建起了花坛造型,在楼前增加了铁艺围栏,树起六块宣传展板,举办了员工“摄影书画展”开展了“服务便民”为内容的彩色周末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为潜移默化地教育员工,利用楼道文化,办公室文化,工作场所文化

中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情况汇报

沭阳县中医院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2014年度工作汇报 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按计划完成了相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促进中医药发展 2012年度我院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的36层中医大厦已投入使用。计划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19层门急诊大楼已破土动工,拟于2015年10月投入使用。投资80余元万元购置先进的膏方制作设备开展冬季膏方制作。 二.创国家三级中医院中医发展跃上新台阶 我院在保持了中医快速发展优势的前提下,经过全体员工长期的共同努力,2012年9月7日,我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中管局组织的国家三级中医院评审,使我院的中医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中医人才素质工程 1. 成立陈亦人学术传承工作室,开展经方临床实用研究 我院2014年成立了陈亦人学术传承工作室,系统地开展经方的临床研究工作,挖掘继承经方的理论精髓,系统地应用于临床,教学相长,效果显著。 2.搭建中医研修平台,培养中医人才。 我院为提高全院中西医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技术水平,

2014年度我院又投资了200余万元,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了第二届132人的“西学中”研修班(分医疗、护理、药材班),每周由大学派教授来我院授课,优化了专业结构。 3.实行中医传承“师带徒”,促进中医薪火相传。 我院在积极配合国家“青苗计划”积极开展院内中医传承“师带徒”工作。 2014年度我院充分利用7名本院老中医的人才资源,对遴选出的有培养前途的10名年轻中医人才,举行了隆重的中医拜师仪式,进行中医传承“师带徒”式重点培养,促进了中医的薪火相传,促进了年轻中医人才的早日成才。 4.举办“中医大讲堂”,学习中医老专家临床经验 我院举办了6次“中医大讲堂”,邀请了6名中医专家讲授从医几十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典型脉案、用药心得,使800多人次中青年中医人员收益匪浅。 5. 开展中医“经典读书会”活动,提高中医内涵。 我院投资7.8万元购置了中医经典电子图书库,利用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平台,构建了电子阅读平台,方便了中医经典的学习。同时还投资了7.2万元购置了纸质中医书籍,丰富了中医阅读品种和范围。2014年度我院举办了6次“经典读书会”,240多人次参加了该次活动,提高了我院的中医内涵。 四.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提高中医疗效 1.积极响应国家农村基层中医药服务功能提升工程的号召,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 作总结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王家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卫计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召开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动员工作会。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

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于年初改建门诊楼用房200平米,集中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室、针刀埋线室等。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门诊、病房全部使用电子处方及电子病历。 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我院严格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全部由正规渠道购进,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对中草药养护一遍,保证了药品质量。 鼓励使用中草药,医院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

中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中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 作总结 篇一:XX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半年工作小结 二O一四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工作半年工作小结 XX年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攻坚之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紧紧围绕巩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人员培训、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知识竞赛等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了中医药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全县的中医药事业得到稳步发展。现将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工作任务 为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我县卫生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工程已纳入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局党委成员和机关干部分片包院的办法,督促和指导该项工作的开展,各医疗机构也落实了专人负责,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查缺补漏,为圆满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 **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县中医院为依托建立推广基地,以基层指导科为推手,以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为助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中央财政补助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形成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积极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与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相结合,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卫生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巩固了治未病工作,以县中医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为龙头基地,逐步延伸至全县各乡镇、村组;聘请专家担任治未病工作顾问;成立县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工作组,指导各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项目,通过治未病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内涵。上半年全县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4365人次;发展太极拳、太极剑传统运动会员2070人;天灸疗法服务4315人次;提供培土益气服务3786人次。 三、完善中医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创新品牌 突出特色 发挥带动竞争作用

创新品牌突出特色发挥带动竞争作用 本文对文化品牌的现状、原因、发展做了简要论述。 标签:品牌 品者,事物的种类、等级;牌者,产品的名号。品牌就是有一定等级的产品,品牌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备受青睐、重视。买衣张口就是“金利来”,买车张口就是“奔驰”、“宝马”,出门就是去“九寨沟”等等。品牌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地位的象征,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品牌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代表着人们的一种生存发展意识和生活水平。作为文化品牌,业已成为一张名片。文化的作用大家已形成一种共识,每个社会阶段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往往通过文化形成一种氛围,达到一种共识为前提,文化的变革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前奏和最核心的部分,文化品牌也就是社会发展变革的一个缩影。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品牌的内容就异常丰富,其作用及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更是无可估量,如河南省竭立打造的“梨园春”这一文化品牌除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外,在传播民族文化,打造河南形象、推进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同一般。 1 当前文化品牌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人们视野中和脑海中文化品牌也是举不胜数,但存在着以下三种现状。 1.1 点多名小。比如河南某地有著名的道家之地和军事要塞函谷关,“小华山”亚武山,神奇秀丽的“石瀑布”娘娘山,黄河湿地鼎湖湾,人工奇迹“窄口水库”,人文遗产黄帝陵等。但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化品牌,有一部分在当地都并非妇孺皆知。虽然函谷关这一景区以其独有的名气吸引了各级领导人和众多游客的到访,但并没有形成一种产业,产生品牌效应。虽然我们围绕这些知名景区注册了一些产品,“函谷关牌”果酒,“亚武山”牌门业等等,但知名度并不很高,没有体现出品牌的带动和影响效果。 1.2 点多内容少,或者说内涵小。各地的物质文化、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结合历史来看,都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但目前的开发可以说相对单调,就点及点,而不能由表及里,发掘内涵,然后通过适当形式加以展示,形成特有的品牌内涵。外地谈起灵宝,大家知道的是“灵宝遍地都是黄金”,就连该市主导产业苹果,外界知之并不多。“函谷关”大多也是从书本上知晓,或偶而见诸报端。如函谷关本身就有两大亮点:道家文化、军事文化。道家文化内涵广泛,“治大国如烹小鲜”,就出自对道家文化的理解。我们也一直以“名人、名著、名关”为基点进行开发,但是并没有很好融合开发,我们如何开发出道家文化中关于治国、战争、为人处世、社会观等的见解,把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联系起来,增强内涵,形成凝聚力,进而突显品牌效应。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继承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振兴中医事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切实做到简、便、廉,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 (一)集中设置。中医药服务科室集中设置,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诊疗区域。 (二)特色突出。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三)方法多样。采取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熏洗、足浴等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 二、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主要目标 1、集中规范建设中医药科室及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坚持中、西医相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方向,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2、拓宽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服务领域,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防病治病,着重培养中医执业医师,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进修培训,培养年轻中医药工作继承人。

3、90%以上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并纳入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使受到培训的乡村医生掌握3至5种适宜的中医药技术与方法。 4、通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报销范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老年人和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 2、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其中中医药内容的宣传栏4期以上/年、健康咨询5次以上/年、讲座6次以上/年,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健教文字资料和3种以上中医药音像资料/年。 4、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报刊(电视、广播)传播媒体、医院健康教育专栏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宣传手册》等有效载体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简便有效方法。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体现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行为规范体现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

最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力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经验介绍 精品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力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经验介绍 ××兰西县是“中国亚麻之乡”,全县农业人口万,农村劳动力万。 几年来,我县一直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解困的大事来抓,立足发展基础,瞄准务工市场需求,研究确定了“实施品牌牵动,发展特色劳务”的工作思路,特别是在放大亚麻纺织特色,打造“兰西麻纺工”品牌,推进劳动力转移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快了劳动力转移向就业型、技能型、管理型的转变,提升了劳务经济质量和层次。 年,我县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创收亿元,务工年均收入实现元,农民人年均增收元。 仅麻纺工内转外输万人,务工年均收入达到元,亚麻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载体,带动劳动力转移×畅通信息渠道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 我们在强化信息载体建设上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是整合信息资源。 狠抓县、乡、村三级信息体系建设,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组织。 县里以劳动就业中心为依托,利用中国(兰西)亚麻城网站、政府政务信息网、农网、劳动力资源网搜集、整理和发布劳务信息;在乡村屯普遍设立信息发布点和发布栏,畅通了务工信息渠道。 同时建立了乡村务工人员信息库和务工人员档案。 通过强化信息载体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哈市、上海、浙江等地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麻纺工供求关系。 二是发展中介组织。 鼓励支持劳务中介拓展发展空间,在武装县劳动职介中心、驻京办事处等劳务中介组织基础上,在各乡镇新成立了榆林、平山、新天地职介所等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密切与浙江、江苏、上海等大中城市劳务中介的合作。 目前,全县中介组织发展到个,与外埠中介合作达到个。 三是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 广泛利用兰西亚麻经营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组建了兰西亚麻经纪人联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王家镇卫生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卫计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召开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动员工作会。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于年初改建门诊楼用房200平米,集中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室、针刀埋线室等。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

突出公益宣传特色 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总经验

突出公益宣传特色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伙牌镇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居民思想活跃,经济相对发达,各类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精神文化需求较为迫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较为繁重。因此,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上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其中公益广告特色鲜明,深受群众的好评。 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搞好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近一个时期以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呼声虽然日渐高涨,但是,如何搞好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如何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如何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形式和效果和谐统一,使廉政文化建设真正受到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专门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专抓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组。3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召开各支部书记会议进行贯彻。要求镇、村党员领导干部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一

个重要的基础性课题,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是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党员干部进一步掌握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助于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而且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清除思想上存在的错误认识,从治本的角度提高预防力度,筑牢思想篱笆;同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 组成内容。从而把思想统一到了襄阳区关于廉政文化“六进”的意见和方案上来。及时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实施意见,确定了专门人员,进而在组织上得到了保障。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领导重视亲自抓、重点抓要体现在行动中,落实到效果上。我们结合镇情,精心选择名言警句、政策法规等内容,在镇区主街建成了廉政文化一条街,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伙牌村、毛岗村、国土资源所等安装了廉政文化宣传板;又在伙牌镇建起了两个廉政文化广场,制作了廉政灯箱公益广告,不仅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而且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村民们可以在广场内尽情的翩翩起舞,休闲娱乐,

突出书法教育特色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突出书法教育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南漳县东巩完全小学王朝阳 一、创建理论和现实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纲要》中强调“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教育改革必创自我特色,当今的教育改革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特长爱好,这样才能有综合的素质能力。对于学校来说,要与当今市场机制相整合,找到发展的支撑点和突破口,形成自身的特色,以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所需相符合,从而在教育教学中更具活力,更具刺激性,使学校的优势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一种积淀,体现了办学优势并彰显办学个性。 我校现有13个教学班,600多名义务教育学生,51位教职员工。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工作长足发展,形成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和崇文风尚。根据本校的特点,为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2011年春季以来,经过综合研究、详细分析,学校确认“书法特色”教育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从而选择了走“突出书法特色教育、创建书法特色学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之路。学校确立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办学理念,将书法教育作为学生历练心性、培育根基的良好平台。其目标是:积极开展写字教学,重视写字教学,通过抓写字教学,让师生在写字中“释放活力,弘扬个性,走向蓬勃”,以“端端正正写字”为教学切入点,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育人目标,形成“以字厚德,以字启智,以字健体,以字育美,以字立信,以字立诚,以字立志”全面发展的教育特色。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doc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0%的中医科、100%的中药房建设达到国家、省级标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均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2、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4、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5、综合(专科)医院100%设置中医科、中药房,75%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6、100%的县(市、区)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不少于10%。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各县(市、区)要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各县(市、区)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鼓励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各各县(市、区)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与培训、中医药服务提供等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列为一级指标,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5%。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乐清发电公司创建企业文化的实践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乐清发电公司创建企业文化的实践 作者:詹萍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7年第7期 文/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詹萍 【摘要】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在抓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电力改革发展的同时, 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逐渐建立并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责任、精细、 和谐”品牌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实践;品牌文化 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乐电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位于中国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公司现运营着一期、二期共4台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 264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10亿千瓦时,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在同类型机组中位居前列。目前,公司在册职工809人,其中党员267人,下设6个党支部。 多年来,乐电公司在抓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电力改革发展的同时,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摆到突出的位置,并与企业中心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认真培育企业特色品牌文化, 努力用文化的力量引领职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形成用文化建队伍、用文化管企业、用 文化促发展的文化强企理念和氛围。 一、具体做法与实践 (一)突出特色,注重融合,创新提炼文化理念。立足于“走在前列、全面发展”的总体 要求,乐电公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从公司基建之初的“快乐乐电,和谐乐电”企业文化,经过运营期的进一步升华、创新,形成了“责任、精细、和谐”的特色品牌文化。1.打造“责任乐电”是构建“和谐乐电”的基础。一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对社会提供合 格电力产品,履行环保职责,肩负安全生产等责任,是企业价值的最终体现。二是企业对员工 的责任,企业有保护员工生命、健康和确保员工待遇等责任,有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成长 与发展的义务。三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员工应该履行好岗位职责,对企业负责,努力发挥聪 明才智,为企业进步发展作出贡献。2.打造“精细乐电”是构建“和谐乐电”的必要手段。现 代发电企业尤其需要树立精细化的理念,只有让精细化精神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 环节,将精细化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把每个细节的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能最终夯实管理基础,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3.构建“和谐乐电”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 目标。构建和谐企业既是保证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内部需求,是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景。构建“和谐乐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心全意从职工的利 益出发,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才能不断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凝心聚力,科学管理,大力推进文化落地。1.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 设的运行机制。乐电公司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制度,制定企业 文化五年发展规划。成立企业文化建设相应的工作机构,及时督察落实进展情况,形成一套完 整的工作程序,闭环管理,做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2.完善 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乐电公司始终将安全、文明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先进设备,持续做好厂区生态文明建设和 维护工作。不断优化整合厂区环境文化整体设施,陆续启用公司解说沙盘模型、“责任、精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