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1

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1
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1

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1、工业革命最先产生于:

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麻纺织业D、丝织业

2、19世纪中期,如果从伦敦到巴黎作短期旅行,下列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A、汽车、火车、飞机B、火车C、汽船D、火车、汽船

3、“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这段话说明了: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

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一百年

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5、英国人对他们的发明很是骄傲,但下列成就中有一项不属于英国人的是: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船

6、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17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期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D、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

8、在电气发明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

A、卡尔·本茨B、贝尔C、西门子D、马可尼

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

C、飞机的研制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

10、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车C、汽车D、飞机

1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2、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史蒂芬孙——汽车

C、富尔敦——汽船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你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到达欧洲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1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

B、水力织布机的出现

C、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5.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发明机器的过程 B. 发明和使用机器的过程

C.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过程 D.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过程

16.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电力时代的发明和利用

C.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 D.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

17.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18.“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在此影响下此时期的发明有( )

①汽车②火车机车③汽船④飞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做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人们的重要通讯工具

2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 )

A.爱迪生 B.达比父子

C.法拉第 D.瓦特】

2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煤的大量开采

D、石油的广泛应用

22、19世纪80年代促成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蒸汽机的不断改进

D、发电机的发明

23、在交通运输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①莱特兄弟②爱迪生③史蒂芬孙④卡尔。本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事件是()

A、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C、原子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D、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25、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在此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

B、美国、德国

C、法国、德国

D、英国、美国

2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一项发明成果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

A、西门子制造的第一辆有轨电车

B、有线电报的发明

C、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D、卡尔。本茨设计的内燃机

27、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是()

A、牛顿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28、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在()

A、19世纪70年代码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29、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水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30、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C.国内外市场扩大D.资产阶级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31、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运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在于()

A.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和交往范围 B.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C.极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32、交通运输工具的突破,首先发生在()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33、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C.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D.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34、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C.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D.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5、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A.地理大发现B.法国大革命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

36、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的祖国。()

A.但丁B.克伦威尔C.华盛顿D.拿破仑

37、准确的讲,工厂里机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跑的情景发生在()

A.文艺复兴后B.新航路开辟后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D.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38、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导致了这种先进的手摇纺纱机的诞生。你知道这位幸运的发明者是

A.亚里士多德B.牛顿C.哈格里夫斯D.瓦特

39、如果你是19世纪初期伦敦的资本家,你可以()

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搭乘火车去联系业务 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

40、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有一项不准确。它是()

A.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D.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4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反映了德国()

A.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B.不满意当时的本国领土的狭小

C.对其它帝国主义的不满D.想称霸世界的野心

42、意大利在一战前是同盟国,在战争中却参加了协约国作战,这说明()

A.意大利见风使舵,不值得信任

B.意大利统治者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维护本国的利益

C.协约国力量强大D.与同盟国之间有矛盾

二、材料分析题

43、阅读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1841年降为22%。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不断增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回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回答问题:

(1)分别归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4、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二例)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①生产力方面:

②社会关系方面:

③国际格局方面:

45.“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长皮洛夫

请问:

(1)这里所说的“别的国家”主要是指哪些国家?他们结成什么集团与德、奥匈对抗?

(2)英国为什么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而结盟?

(3)德国所要求的“阳光下的地盘。”实际上是指什么?

(4)德国外长的这段话,道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请你认真归纳一下。

46、材料一: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在19

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

——据《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整理根据以上材料和相关史实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各国工业生产发生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联系材料一、二,简答各国由此产生的矛盾和斗争?其结局如何?

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产业革命,从化工、电力和内燃机等工程技术的突破开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速度加快,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可以说,这100多年来,全世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28日)材料二“一战”中,战争双方都利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制造出了许多杀伤力、破坏力很强的武器。如毒气弹、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由于这些新式武器投入战场,使战争双方死伤人数达3000余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这次战争甚称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

——天天加油网历史教案《珍爱和平》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技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具有什么特点?(不能照抄材料原话)请说出一项在电讯领域的发明成果。(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请举出发生在西线的一次战役。(2分)

(3)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一战二战试卷

1、下列为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 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先后决定工业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美国在一战前已经确立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但这一计划低估了对手实力,导致速决 战破产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致使“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具体原因有 ①德军没有及时在西线集中主力②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 ③俄军在短时间内进攻东普鲁士④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协约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3、有学者指出:“在1914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情绪 的状态中,而且越来越趋向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德国政府只不过是这场普遍性的运动的引导者而已。”该学者的观点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特征 C. 德国不应承担战争责任因为并不是它发动了大战 D. 德国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利用民族情绪侵略他国 4、一战爆发后,美国官员在解释美国的外交政策时说:“战争看不出任何好结果。如果协约 国战胜,结果将会是俄国统治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欧洲的未来几代之内都将是军国主义专制”。该官员实际上在强调 A.美国应加入正义的一方作战B.任何方都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 C.美国应该保持中立获得利益D.美国应断绝与交战双方的联系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下列大事按照时序 排列正确的是 ①索姆河战役开始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③凡尔登战役结束④《布列斯特和约》签署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6、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 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皮洛夫) 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中国段祺瑞) 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国格雷) ④这场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意识。(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7、对“一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该战役 A. 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 B. 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填空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3.美国发明家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事物。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由此进入了“”。 4. 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1903年,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6.1867年,瑞典化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二、选择题 7. 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A.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8. 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这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推断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的发展 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9.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训练题(附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课堂训练题 一.选择题.(16分) 1.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 A.德军和法军在凡尔登交战B.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 C.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D.凡尔登战役具有转折性意义 2.观察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分析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3.第一次世界大战使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进了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对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5.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实质是() 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B.德奥借机发动战争 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 6.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为与邻国争夺“曝光下的地盘”,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协约B.法兰西同盟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 7.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忧“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准打击”。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这“一把抢”挑起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8.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此时,一场被后人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渐近尾声,这场战役发生在() A.凡尔登 B.凡尔赛 C.萨拉热窝 D.慕尼黑 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10.一名德国士兵在留给父母的信中写道:“凡尔登,令人胆战的单词。无数怀抱希望的年轻人就在这里牺牲——他们的尸首腐烂在战壕、乱葬岗、墓地……”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战争武器的先进性B.作战范围的广泛性 C.战争过程的残酷性D.战争进展的快速性 11.2010年11月11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2周年纪念日,人们将这一天称为“休战日”。

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知识点整理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知识点整理 2016高考复习历史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掌握,以下是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知识点,请大家阅读。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 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 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 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 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 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 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 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 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 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 1

两次工业革命练习题1

两次工业革命测试题 1、工业革命最先产生于: 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麻纺织业D、丝织业 2、19世纪中期,如果从伦敦到巴黎作短期旅行,下列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A、汽车、火车、飞机B、火车C、汽船D、火车、汽船 3、“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这段话说明了: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一百年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5、英国人对他们的发明很是骄傲,但下列成就中有一项不属于英国人的是: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船 6、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17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期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D、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 8、在电气发明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 A、卡尔·本茨B、贝尔C、西门子D、马可尼 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 C、飞机的研制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 10、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车C、汽车D、飞机 1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2、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史蒂芬孙——汽车 C、富尔敦——汽船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你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到达欧洲A.坐飞机B.搭汽船C.开汽车D.乘马车 1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 B、水力织布机的出现 C、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一战试题

1.第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下列大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索姆河战役开始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③《布列斯特和约》签署④凡尔登战役结束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2.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 “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D.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最主要矛盾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转入阵地战是在下列哪次战役后 A. 俄军的夏季攻势 B. 凡尔登战役 C. 马恩河战役 D. 索姆河战役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出现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A. 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B. 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C. 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D. 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6.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一战’后,在整个欧洲大陆,旧秩序正受到怀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美国成为了经济大国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④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④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19世纪初英国参加对法国的战争,20世纪初却同法国结盟。这最能说明的是 A. 英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英国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九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梳理 部编九年历史上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重点: 瓦特改进蒸汽机 01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2、开始国家:英国 3.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4.主要发明: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开始),提高了生产效率。 02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一、蒸汽机 1.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2.蒸汽机的应用: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核心)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3.蒸汽机的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背景: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远离河流,规模越来越大。 2、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结束)。 03 火车与铁路 1.蒸汽机车的发明: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热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扩展: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法、美、德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5、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拓展延伸』 1、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弊端: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交通拥堵 2、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正: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改变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3)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究的精神 正反: (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同步测试』 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2.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两次工业革命2020.9.10 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随后,支持其理论的有大卫·李嘉图和曼彻斯特学派(1820年创立)等,他们的学说被称作“自由放任主义”。他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的世界,它是同政府或政治分开而独立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所制约。政府应尽可能不加干预。不应设有关卡,到处都应实行自由贸易,因为这种制度是世界性的,不受政治障碍或民族不同的影响。至于工人,他们不应期望得到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材料二不管是法国的小农场主,还是德国东部那些大容克地主,都要求实行关税保护措施,因为他们不可能与美国中西部或南俄大平原的农业竞争,这两个地区在1870年以后都以低廉的价格向欧洲倾销他们的谷物。德国的容克地主和正在崛起的莱茵实业家联合起来,迫使脾斯麦在1879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年法国也采取了高关税政策。 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保护关税政策。组织起来的劳动者、社会主义政党、男性普选权和对社会灾难的敏感,这一切都迫使政治领导人日益介入经济事务之中。伸斯麦开创的社会保险传到了其他国家,国家对其国民的社会和经济福利正在承担起责任。在美国,无论是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民主党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还是其他人,无一例外都在寻求用政府行动反对垄断和托拉斯以复兴经济竞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5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西汉提花机能用提花束综控制上万根经纱。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明初农工生产在政府的奖励政策下,得以迅速恢复,产量提升,手工业发达与商业的繁荣,造就了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丝绸纺织城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促使明代蚕桑丝绸业的生产与贸易,走向商品经济与专业分工,同时提高丝绸生产的技术与质量,创造出催琛的明代提花丝绸艺术。 ——摘编自阙碧芬《明代提花丝织物研究》材料二(英国)唯一的例外是约翰·凯伊发明的并于1733年取得其专利权的“飞梭”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但是,仅有“飞梭”是不够的,于是,人们为鼓励那些促进了生产的发明,谨慎地开展了一场协调一致的运动。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提花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提花纺织技术对明清时期纺织业生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复习卷(含答案)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卷(含答案)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建设规模太大的重工业企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企业,苏联仅用12年时间红完成了资本主又国家花了50年到100年时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凭借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徳国……由此,有苏联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 ——摘编自华师大点《中国历史》 (1)请写出“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2)你同意材料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2)答案一判断:同意。理由: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并凭借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德国,维护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立和尊严。由此可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功不可没,不容否定。 答案二判断:不同意。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如党政不分、农轻重比例失调、生产力受阻等,并且这些弊端在这种体制内愈发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2)此题答案不唯一,若是同意可围绕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及积极意义进行分析,若是不同意可围绕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如可以判断同意。理由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并凭借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打败了法西斯德国,维护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立和尊严。由此可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功不可没,不容否定。可以判断不同意,理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如党政不分、农轻重比例失调、生产力受阻等,并且这些弊端在这种体制内愈发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结合材料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4年,西线的消耗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雷里》等歌曲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 圣诞节回家” 的题词。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 ——摘编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战争”的名称。

一战至二战事件详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成立 1892年 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 1904年 英国与法国签订协定 1907年 英国与俄国签订协定 1912年 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导火线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1914年8月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 1916年2月 凡尔登战役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失败 1916年5月 日德兰海战 最大一次海战 1916年6月 索姆河战役 规模最大的战役 英国首次使用坦克 1916年2月 德国宣布实施 无限制的潜艇战 1917年4月 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 1917年 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1917年11月 协约国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1918年3月 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918年9月底10月初 德法边界的兴登堡防线被突破,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918年10月底 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兵变 1918年11月9日 柏林工人起义 德皇退位 1918年11月11日 签署停战协定 同盟国失败告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年1月 巴黎和会召开 实质是分赃和反苏 1919年4月 国联盟约通过 国联成立 总部设立在日内瓦 1919年6月 《凡尔赛和约》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军备;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1921年11月 美、中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四国条约) 1922年2月6日 美、英、日、法、意5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五国条约》 1922年2月 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其他权利,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代表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美国对在中国“门户开放”成为现实,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3年1月 德国总统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 1935年 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徐步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年 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入侵非洲埃塞俄比亚 1936年 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10月 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 1936年 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意大利也加入 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38年3月 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 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 1939年3月 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 苏德两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8月 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表示两国反对纳粹、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1940年初 德军的黄色方案泄密 希特勒最终采纳了“曼施坦因方案” 1940年7月 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 1940年7月 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 1940年9月 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1941年6月22日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初 莫斯科之战 德国失败 宣告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示范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形成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以“启发—发现”教学法为主。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重点、难点作必要的阐释。为使教学过程更具形象性,更有互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来丰富课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就本单元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 师生互动:什么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 过程评价:所谓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及答案

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 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 B.爱迪生 C.赫兹版本D.贝尔 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 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着的成就是 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化学工业的兴起 C.石油工业的兴起 D.钢铁工业的发展 5.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9.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1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结果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3.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15.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一战和二战的练习题(对比)

一战和二战的练习题 1、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 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借此能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合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合约的经济后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主张的主要原因。 2、下列材料摘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好心肠”?他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材料一: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时什么样子,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材料二: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虚拟):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节前给我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3)材料三列宁所作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4、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并且也是徒劳的。——保罗.肯尼迪《联合国的过去和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注意明确,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高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高中 一、经济领域 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3.能源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电力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政治领域 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

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思想领域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I9世纪末也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变化。 1.自由主义到干预主义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资产阶级从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到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的经跻政治生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借助国家政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已从自由主义转向干预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 19世纪末,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在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坚持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最终形成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3.民族主义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民族压迫,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在斗争中日益成熟的殖民地人民更加注意本国的实际情况.民族主义思潮日益民族化,如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印度的提拉克主义等。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16)两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课时训练16 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马克思说:“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在今天,每当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时,工具机也还是起点。”这里的“工具机”是指 ( ) A.飞梭B.纺织机器 C.改良蒸汽机D.汽船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即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它属于纺织机器。 答案:B 2.临沂期中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的独白:“尽管说煤窑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 ( ) A.“光荣革命”之前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D.经济“大恐慌”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煤”,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因而选B。工业革命在“光荣革命”之后,故A不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是石油,因而C不对。材料中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比较好的时候,因而D不对。 答案:B 3.江西联考“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 )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围绕这场战争,小历和小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历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小史说:“不对。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2)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2.材料: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世界赢得了和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巴黎和会列强签订的主要条约。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凡尔赛条约》。 (2)不同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不可能长久的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列强签订的主要条约是《凡尔赛条约》。(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不同意材料中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观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不可能长久的维护世界和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点总结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 1、背景: 经济基础: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技术支持: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的出现和应用(最显著成就) 表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和电动机,19世纪70年代,不断完善的发电机应用于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像机、放映机,还在纽约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车、电话、电报纷纷问世。 影响: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德国的狄赛尔发明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燃料能源:石油) 新交通工具: 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成了汽车(奔驰一号);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是汽车价格下降得到普及。 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三、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 1、领跑国:美国和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是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领先,遍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遍地开花; 2、影响: 积极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