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世界逐渐地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中华民族也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特别是西方民族相遇,其中有冲突,也有交融。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不断的弘扬和发展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接受和包容其他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双赢。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经过无数年的沉淀和积累才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指:“民族凝聚力来自何处?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自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而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抗日战争的英雄们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等。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沉淀出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做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义务去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近代随着欧风东渐,国人开始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并得以一窥其背后的精神意蕴。然而,真正理解科学精神,并将之入民族精神的血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科学在中国艰难的行进历程,经历了由“器”、“技”进而“学”,再进而宇宙观、价值观的跋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探赜索隐,叩问科学的真谛究竟是什么,科学的精神是什么。上世纪20-30年代,经过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洗礼的国人,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黜伪”的理性态度,即不盲目听信的“存疑”精神。二是“崇真”、“崇实”,即一切从事实出发的求实精神。此种认识有助于增进国人破除迷信,坚持真理的自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更是中华民族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与把握,提升到新的境界的集中反映。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个基本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向是根本的问题,它决定着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正确的方向要靠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地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最关键的就是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保证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方向。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民性改造方案,之所以都以失败、破产而告终,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难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理性的总结与批判,对西方文化做出科学的认识与反思,难以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方向。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以什么理论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国家选择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反复的比较与借鉴中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一选择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指导地位,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使中国人在精神上从“被动”走向“主动”,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广大。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似乎是一项“软”任务。一种优越的社会基本制度能够以其权威性、普遍性、公共性特征向整个社会昭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标准和总体要求,能够最有力地排除、抑制影响民族精神发育的不良因素,为民族精神生长和发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越的社会基本制度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相协调的完整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和谐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与共同目标,也是一面能够最广泛、充分、持久地调动全民族一切积极因素的最富感召力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担负起的神圣使命,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紧密结合新时

期党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始终与其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与神圣使命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无不紧紧围绕着当时条件下党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任务和阶段主题。事实上,实现民族复兴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本来就是有机的统一体,民族复兴包含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要完成民族复兴这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弘扬和培育能够激发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整合民族共同利益、凝聚民族向心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神;同时,只有紧密围绕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够真正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和培育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需要研究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研究和发扬当代中国人民的优秀文化品质,这些当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至关重要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紧紧围绕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民族这个根本,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着眼于充分反映中华民族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这个主题。从世界文明的角度,反观中国文化精神,探讨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使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化”;从当代中国的角度,反思中国文化精神,探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现代化”。

当今世界,可以说是信息时代、信息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和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信息化浪潮不仅推动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正在引起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等许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利用互联网建设民族精神的网上阵地,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08月中国网络用户已达10300万人,与2004年相比增长9700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在上网用户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2%。这表明青少年是互联网最庞大的使用群体。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些散布反动、色情和封建迷信等有害

信息的网站活动非常猖獗;西方霸权主义和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也有增无减。如何利用互联网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以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掌握和运用新的网络技术,不断加大网上弘扬民族精神的宣传力度,加快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建设步伐,才能有效地占领网上阵地,共同构筑起反渗透、反颠覆的思想长城,打赢网上思想教育这一仗。

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网上基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必须增强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现有思想道德网站的作用,加快新的思想道德网站的建设步伐,切实加大互联网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力度。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孕育崇高的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需求。它使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了更为深厚的历史基础,体现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核心内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崇高而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和推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将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江泽民文选》第1卷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选择题(50分) 1、中华民族“一元论”起源说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 (1.00分) A.黄帝 B.伏羲 C.少典 D.炎帝 正确答案: C 2、一个民族区别的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1.00分)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思想 3、哪一项不是唐型文化的特征? (1.00分) A.雄阔高亢 B.相对闭塞 C.相对外倾 D.色调热烈 4、蒙古人种是什么颜色的 (1.00分) A.白 B.黑 C.黄 D.棕 5、以下哪个人物提出了民族大同的主张? (1.00分) A.孙中山 B.梁启超 C.杨度 D.黄兴 正确答案: D 6、马斯诺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 (1.00分) A.生活需要 B.生存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离骚》是谁写的 (1.00分) A.屈原 B.顾炎武 C.东林党人 D.文天祥 8、以下哪个时期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锤炼时期? (1.00分)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 C 、 9、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 (1.00分) A.诚信缺失 B.技术核心能力竞争力差 C.科技发展慢 D.创新性弱 10、科学理性是在中国()时确立的。 (1.00分) A.新文化运动 B.民国 C.五四 D.中国成立后

正确答案: A 11、清政府在经济上成为帝国主义的() (1.00分) A.守土官长 B.税吏 C.附庸 D.太上皇 正确答案: B 12、二十世纪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四个阶段,错误的是:() (1.00分) A.两次世界大战 B.两大阵营划分 C.冷战 D.三个世界的划分 13、民族主义最早产生在()世纪。 (1.00分) A.16 B.17 C.18 D.19 正确答案: B 14、以下属于民族精神比较的基本视角的是? (1.00分) A.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寻根之比。 B.比较民族精神的内容结构和价值取向。 C.比较民族精神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人物。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15、近代以来,越南曾是()的殖民地。 (1.00分) A.西班牙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16、以下不属于对台政策的是? (1.00分)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争取和平统一 C.反对“台独” D.放弃使用武力 17、以下关于爱国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 A.爱国主义具有一种防卫的理念。 B.爱国主义对社会具有正面的作用。C.爱国主义侧重于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 D.爱国主义更多地表现为政治情结。 18、洪秀全最先在()发动起义。 (1.00分) A.河南 B.广东 C.湖南 D.广西 正确答案: D 19、全球化是从什么时候真正开始的? (1.00分) A.十八世纪 B.二十一世纪 C.二十世纪 D.十九世纪 20、哪一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00分) A.制度文化 B.物质文化 C.政策文化 D.精神文化 正确答案: D

中华民族精神尔雅课程答案标准答案(文字型全套,保满分)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3.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D 意识形态、文明 4.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B 爱国主义 5.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C 中庸 1.7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B 孟子 2.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D 立德、立功、立言 3.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4.当今中华民族精神受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等的挑战。()√ 5.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先进思想家引入了西方文明()和()的精神。C 科学、民主 第二章 2.1 1.中华民族需要自我奋起的时候,有必要借鉴先进文化的发展模式。()√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的专制反映了专制主义集权的极致。(1.0分)1.0 分 A、财权 B、军权 C、政权 D、文化 2民族主义的内涵包括()。(1.0分)1.0 分 A、贯穿于全世界近现代的发展过程的历史现象 B、总是出现在那些长期或暂时处于弱势的或处于上升阶段的民族内部 C、可以葬送一个民族,也可以振兴一个民族 D、以上均是 3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向()挤压的结果。(1.0分)1.0 分 A、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 C、印度板块、亚洲板块 D、亚洲板块、印度板块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孙中山的兴中会纲领不包括以下哪一个?()(1.0分)1.0 分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国 C、创立合众政府 D、维护封建统治 6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1.0分)1.0 分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秦朝 7全球化对各个民族的挑战体现在()。(1.0分)1.0 分 A、挑战了民族存在的可能性 B、挑战了民族存在的合法性 C、挑战了民族的生死存亡性 D、以上都是 8在德国人的意识里,对于民族精神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文化不等于精神 B、英法工业发达,也有文化 C、我们没有文化,但一定有文明 D、不是有了文明就一定有文化 8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1.0分)1.0 分 A、建立信用法律体系 B、建立信用道德规范 C、把诚信原则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D、以上均是 9爱国主义的类型不包括()。(1.0分)1.0 分 A、个人爱国主义 B、官方爱国主义 C、符号爱国主义 D、形式爱国主义 10科举制度是()建立的。(1.0分)1.0 分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1.0分)1.0 分 A、范仲淹 B、孟子 C、孔子 D、顾炎武 12对于文化生存的概念解释,下列哪一项不正确。()(1.0分)1.0 分 A、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 B、积淀着一个民族国家的全部文化和文明成果 C、永远不会消亡 D、蕴含着民族国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13“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是出自谁的主张?()(1.0分)1.0 分 A、托尔斯泰 B、大仲马 C、巴甫洛夫·伊凡·彼得洛维奇 D、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4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1.0分)1.0 分 A、极端个人主义 B、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C、现代社会的分离 D、社会凝聚力下降 15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身份标识是()。(1.0分)1.0 分 A、民族情感 B、民族意识 C、民族性格 D、民族心理 16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凝练的新内容不包括()。(1.0分)1.0 分 A、本土意识 B、全球意识 C、爱国主义 D、和谐的民族观 17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包括下列哪一项?()(1.0分)1.0 分

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1、俄罗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民族精神是()D沙皇俄国精神 2、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A生产方式 3、对“舍生取义”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A是对生命价值的否定 4、费孝通认为,()之后,中华民族从自发的发展阶段过渡到了自发的民族实体发展阶段。C1840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球化侵蚀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6、以下哪一项不是“国”的三种英文解释?()A、county 7、下列哪一项不是林则徐学习西方长处的事迹?()D、出洋学习 8、杨度在1907年提出了“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其中“文化”包括特性。()D、以上均有 9、哪一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D、诚实守信 10、梁漱溟先生认为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是()。B、反身向后要求 11、《中国通史》对中国地理的介绍中,()构成了三大水系。D、黄河、长江、珠江 12、政府诚信的要义问题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从外在看,诚信意味着政府对公众的行动可以选择性忠诚 13、政府失信的表现没有()。C、征询百姓、公开公正 14、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民族在人类学上的印记?()D、黑色瞳孔 15、诚实守信也是有选择性的,下列选择诚实守信得当的是()。D、委婉提醒别人的错误之处 16、斯大林1913年提出的民族四大要素不包括()。D、共同政治背景 17、不能体现美利坚民族精神的是()。D、反对纵欲 18、孙中山的兴中会纲领不包括以下哪一个?()D、维护封建统治 19、下列关于全球化的解释不正确的是()。D、世界依旧被认为是分散的个体组成 20、科举制度是()建立的。C、隋朝 21、爱国主义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C、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超星《中华民族精神答案》(DOC)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最新.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3.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D 意识形态、文明 4.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B 爱国主义 5.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C 中庸 1.7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B 孟子 2.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D 立德、立功、立言 3.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4.当今中华民族精神受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等的挑战。()√ 5.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先进思想家引入了西方文明()和()的精神。C 科学、民主 第二章 2.1

中华民族精神尔雅慕课

中华民族精神尔雅慕课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 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 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 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 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 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 美国、欧盟、日本 1.6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答案之一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面哪一项是《赵氏孤儿》的主题:()1.0 分 A、 爱情 B、 复仇 C、 报恩 D、 励志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1929年,()的发现表明了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1.0 分A、 北京猿人 B、 元谋人 C、 长阳人 D、 蓝田人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1.0 分A、 建立信用法律体系 B、 建立信用道德规范 C、 把诚信原则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D、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兼爱”是()的观点。1.0 分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1.0 分A、

卓琳 B、 宋文骢 C、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D、 全体中国人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1.0 分 A、 共同的思想品格 B、 共同的价值取向 C、 共同的道德规范 D、 共同的语言特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1.0 分A、 网络信息化的社会 B、

全球化的社会 C、 忽略环境保护的社会 D、 市场经济社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1.0 分 A、 生产方式 B、 生活方式 C、 文化修养 D、 地理方位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正式确认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几次代表大会上?()1.0 分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尔雅2017年秋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答案 99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对于民族认同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分 ?A、 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是塑造民族性格的内在机制 ? ?B、 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是促进民族认同的精神导向 ? ?C、 民族精神是构筑民族生命的核心价值 ? ?D、 以上均是 ? 我的答案:D 2 《中国通史》对中国地理的介绍中,()构成了三大水系。(1.0分)1.0分 ?A、 黄河、长江、淮河 ?

?B、 黄河、长江、辽河 ? ?C、 黄河、长江、海河 ? ?D、 黄河、长江、珠江 ? 我的答案:D 3 ()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1.0分)1.0分 ?A、 民主、自由 ? ?B、 权利、法治 ? ?C、 民主、法治 ? ?D、 契约、民主

? 我的答案:C 4 爱国主义的类型不包括()。(1.0分) 1.0分 ?A、 个人爱国主义 ? ?B、 官方爱国主义 ? ?C、 符号爱国主义 ? ?D、 形式爱国主义 ? 我的答案:D 5 1912年3月是谁举办了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并提出了”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1.0分) 1.0分 ?A、

黄兴 ? ?B、 杨度 ? ?C、 李大钊 ? ?D、 鲁迅 ? 我的答案:A 6 汉族人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汉”是在()。(1.0分)1.0分 ?A、 魏晋南北朝 ? ?B、 秦朝 ? ?C、 汉朝 ?

五代十国 ? 我的答案:A 7 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凝练的新内容不包括()。(1.0分)1.0分 ?A、 本土意识 ? ?B、 全球意识 ? ?C、 爱国主义 ? ?D、 和谐的民族观 ? 我的答案:A 8 宗法社会是按照()组成的。(1.0分) 1.0分

2016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章节答案

2016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章节答案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以下属于现代社会的特点是?1.0 分 A、生态化社会 B、全球化社会 C、市场经济社会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哪一项是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正式内容的爱国主义?1.0 分 A、个人爱国主义 B、官方爱国主义 C、集体爱国主义 D、符号爱国主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1.0 分 A、荣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哪一项不属于儒家五论?1.0 分 A、姐妹 B、君臣 C、父子 D、朋友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以下属于民族精神比较的基本视角的是?1.0 分 A、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寻根之比。 B、比较民族精神的内容结构和价值取向。 C、比较民族精神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人物。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在多元一体的过程中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是?1.0 分 A、汉族 B、蒙古族 C、俄罗斯族 D、傣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哪一项不是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消极影响?1.0 分 A、民族文化的西化 B、民族意识的弱化 C、民族自尊心受挫 D、民族信仰的缺失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 欧阳康老师认为全球化经历了几个阶段1.0 分

A、 1.0 B、 2.0 C、 3.0 D、 4.0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 哪一项不是产生于“轴心时代”?1.0 分 A、基督教 B、佛教 C、儒教 D、犹太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情结1.0 分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精神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受谁的影响1.0 分 A、卫夫子 B、卫青 C、董仲舒 D、霍去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 以下关于爱国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爱国主义具有一种防卫的理念。 B、爱国主义对社会具有正面的作用。 C、爱国主义侧重于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 D、爱国主义更多地表现为政治情结。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 哪一项不是民族主义的实质?1.0 分 A、源于民族情感 B、源于民族自豪感 C、政党问题 D、一个近现代话语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4 以下对现代化的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运动。 B、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中间的特殊现象。 C、现代化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理性的运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我国政府缺少服务意识 B、我国政府权利监督缺失 C、我国政府官本位思想很薄弱 D、我国存在腐败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答案

1
爱国主义的类型不包括()。(1.0 分)
1.0 分
?
A、
个人爱国主义
?
B、
官方爱国主义
?
C、
符号爱国主义
?
D、
形式爱国主义
我的答案:D
2
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1.0 分)
1.0 分
?
A、
儒家文化
?
B、
天人合一
?
C、
中庸

?
D、
贵和尚中
我的答案:C
3
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1.0 分)
1.0 分
?
A、
政治、经济
?
B、
意识形态、经济
?
C、
政治、文明
?
D、
意识形态、文明
我的答案:D
4
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1.0 分)
1.0 分
?
A、
极端个人主义
?
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
C、
现代社会的分离
?
D、
社会凝聚力下降
我的答案:B
5
全球化对各个民族的挑战体现在()。(1.0 分)
1.0 分
?
A、
挑战了民族存在的可能性
?
B、
挑战了民族存在的合法性
?
C、
挑战了民族的生死存亡性
?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6
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1.0 分)
1.0 分

尔雅中华民族精神答案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一) 1 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 A、科学技术 B、工程动手 C、社会实践 D、文化素质 正确答案:D 2 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 A、农民 B、大学生 C、退休干部 D、环保学家 正确答案:A 3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 A、卓琳 B、宋文骢 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D、全体中国人 正确答案:C 4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正确答案:× 5 “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正确答案:√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二) 1 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 A、群体的外貌特征 B、民族文化 C、所处的地理位置 D、群体的生活习性 正确答案:B 2 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A、气候 B、宗教 C、先例

D、法律 正确答案:C 3 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A、共同的思想品格 B、共同的价值取向 C、共同的道德规范 D、共同的语言特点 正确答案:D 4 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正确答案:√ 5 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正确答案:×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三) 1 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A、现代文明 B、现代科技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理性哲学 正确答案:C 2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正确答案:D 3 “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A、姚新忠 B、欧阳康 C、余纪元 D、钱钟书 正确答案:B 4

2015秋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1.0 分 A、 共同的思想品格 B、 共同的价值取向 C、 共同的道德规范 D、 共同的语言特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民族认同有多种层面,其中不包括()。 1.0 分 A、 历史 B、 语言 C、 宗教 D、 文字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对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说法,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1.0 分 A、 民族主义侧重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 B、 爱国主义借助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等来实现政治上的权利 C、 爱国主义的话语落实到政治权利为目的的组织行为就是民族主义 D、 爱国主义是一种行为上的情感,民族主义是一种情爱上的热爱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民族精神的提炼与践行需要依靠()。 1.0 分 A、 文化精英 B、 仁人志士 C、 文化精英、仁人志士 D、 中央统治者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卡斯特罗思想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0 分 A、 越南 B、

东德 C、 朝鲜 D、 古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向()挤压的结果。 1.0 分 A、 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 C、 印度板块、亚洲板块 D、 亚洲板块、印度板块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句话表达了陆游什么样的情感?()1.0 分 A、 个人主义 B、 民族主义 C、 爱国主义 D、

英雄主义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和()的矛盾是主要的内部矛盾。 1.0 分 A、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 B、 中央、地方 C、 土地、人口 D、 农民、皇权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0.0 分 A、 气候 B、 宗教 C、 先例 D、 法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2016尔雅公选课中华民族精神课后与期末答案

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A、科学技术 ?B、工程动手 ?C、社会实践 ?D、文化素质 我的答案:D 2 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 ?A、农民 ?B、大学生 ?C、退休干部 ?D、环保学家 我的答案:A 3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 ?A、卓琳 ?B、宋文骢 ?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D、全体中国人 我的答案:C 4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我的答案:× 5 “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我的答案:√ 1 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 ?A、群体的外貌特征 ?B、民族文化 ?C、所处的地理位置

?D、群体的生活习性 我的答案:B 2 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A、先例 ?B、宗教 ?C、气候 ?D、法律 我的答案:C 3 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A、共同的思想品格 ?B、共同的价值取向 ?C、共同的道德规范 ?D、共同的语言特点 我的答案:D 4 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我的答案:√ 5 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我的答案:× 1 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A、现代文明 ?B、现代科技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理性哲学 我的答案:C 2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我的答案:D 3 “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A、姚新忠 ?B、欧阳康 ?C、余纪元 ?D、钱钟书 我的答案:B 4 “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我的答案:√ 5 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我的答案:× ()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 ?A、民主、自由 ?B、权利、法治 ?C、民主、法治 ?D、契约、民主 我的答案:C 2 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A、模式化、规范化 ?B、思想的片面、对金钱的崇拜 ?C、单一化、模式化

尔雅中华民族精神选修答案

第一章 1.【单选题】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的职业是()。 A、大学生 B、农民 C、环保学家 D、退休干部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针对理工科学生,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倡导的教育是()。 A、工程动手 B、科学技术 C、文化素质 D、社会实践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被授予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 A、宋文骢 B、卓琳 C、全体中国人 D、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 2009、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我的答案:× 1.【单选题】 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A、先例 B、宗教 C、气候 D、法律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 A、群体的外貌特征 B、民族文化 C、所处的地理位置 D、群体的生活习性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A、共同的思想品格 B、共同的价值取向 C、共同的道德规范 D、共同的语言特点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 赫尔德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即它的民族精神。()我的答案:√ 【单选题】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二十一世纪是属于()。 A、法国 B、英国 C、中国 D、美国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理性化是以宣传什么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A、现代科技 B、现代文明 C、理性哲学 D、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我的答案:C 得分: 0.0分正确答案:D 3 【单选题】()提出了“文化围城”的概念。 A、欧阳康 B、姚新忠 C、钱钟书 D、余纪元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 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在“9·11”事件得到体现。()我的答案:√ 【单选题】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和市场化会带来()。 A、思想的片面、对金钱的崇拜 B、模式化、规范化 C、单一化、世俗化 D、单一化、模式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多选题】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包括()。 A、神性更多地走向人性

中华民族精神尔雅课程答案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目(雅尔通识教育)

1、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2.00分) ?A.诚信缺失 ?B.技术核心能力竞争力差 ?C.科技发展慢 ?D.创新性弱 2、卢梭是哪个国家的(2.00分) ?A.美 ?B.英 ?C.法 ?D.德 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2.00分) ?A.严复 ?B.鲁迅 ?C.梁启超 ?D.陈独秀 4、“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什么时间提出的?(2.00分) ?A.鸦片战争前后 ?B.洋务运动前后 ?C.戊戌变法前后 ?D.辛亥革命前后 5、《中国通史》的作者是?(2.00分) ?A.白寿彝 ?B.范文澜 ?C.雷海宗 ?D.冯友兰 6、一个民族的人群不共同具有的是(2.00分) ?A.语言 ?B.相貌

?C.经济生活 ?D.地域 7、哪一项把一种现代生产、生活、交往方式带到北美,造就了一个北美的殖民地?(2.00分) ?A.牛顿 ?B.瓦特 ?C.哥伦布 ?D.郑和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于谁?(2.00分)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林则徐 9、以下属于建立信用制度的措施是?(2.00分) ?A.建立信用法律体系。 ?B.建立信用道德规范。 ?C.将诚信原则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和归属是什么(2.00分) ?A.礼乐文化 ?B.儒家文化 ?C.爱国精神 ?D.现世关怀 11、就其自觉性而言,哪一项是民族历史及其传统的有意识的反映和把握。(2.00分) ?A.爱国主义 ?B.民族意识 ?C.民族主义 ?D.民族认同

12、什么时候我国留学人数达到世界之最(2.00分) ?A.2007 ?B.2008 ?C.2009 ?D.2010 13、2010年,中国钢铁企业季度定价增加900亿成本。这与()的经济卖国主义行为有关(2.00分) ?A.胡士泰 ?B.赖长青 ?C.李洪志 ?D.文强 14、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核心是?(2.00分)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 15、哪一项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2.00分) ?A.公平竞争 ?B.诚实守信 ?C.垄断竞争 ?D.自由竞争 16、哪种品质使人得以融入一个群体(2.00分) ?A.热情 ?B.诚实守信 ?C.乐于助人 ?D.虚心 17、国家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是(2.00分) ?A.国家荣誉

中华民族精神尔雅期末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20) 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89.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 (1.0分) 1.0分 ?A、 立功、立德、立言 ? ?B、 立德、立言、立功 ? ?C、 立功、立言、立德 ? ?D、 立德、立功、立言 ? 我的答案:D 2

费孝通认为,()之后,中华民族从自发的发展阶段过渡到了自发的民族实体发展阶段。(1.0分) 1.0分 ?A、 1911年 ? ?B、 1894年 ? ?C、 1840年 ? ?D、 明朝 ? 我的答案:C 3 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1.0分) 0.0分 ?A、 先例 ?

?B、 宗教 ? ?C、 气候 ? ?D、 法律 ? 我的答案:A 4 下列教派与其代表著作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1.0分 ?A、 基督教-《圣经》 ? ?B、 儒教-《道德经》 ? ?C、 伊斯兰教-《古兰经》 ? ?D、 道教-《易经》

我的答案:B 5 对于爱国主义说法有误的是下列哪一项?()(1.0分)1.0分 ?A、 支持弱势群体,正义行为 ? ?B、 支持有利于国民政策的决定 ? ?C、 接受别国对别国的任何批评 ? ?D、 对历史的辉煌和成保持赞颂的态度 ? 我的答案:C 6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1.0分)1.0分 ?A、 卓琳

?B、 宋文骢 ? ?C、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 ?D、 全体中国人 ? 我的答案:C 7 对于民族主义这个观点的说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0.0分 ?A、 民族主义作为历史现象是古代就出现了 ? ?B、 一种根植于宽广的历史、地理和语言或文化环境的情感 ? ?C、 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