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二.doc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二.doc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二.doc

复习题二

名词解释

1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两队向行驶的汽车在发现对方后,采取刹车措施安全停车,防止碰撞所需的最短距离。

2制动距离:它是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止,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停车视距:它是指在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米,物高0」米时,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经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住所需的最短距离。4缓和曲线:它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者半径相差较人的两个同向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线,是道路平面线性要素之-。

5汽车的爬坡能力:它是指汽车能克服坡度的能力。

6轴载重量:它是指汽车单轴承载的质量。分空载和满载两种情况列出。

7设计通行能力: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为设计通行能力。

8交通量:指单位吋间内通过公路某-断面的车辆数,又叫交通流量。

9、纵坡度: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比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用百分数(%)表示, 冇正负之分,正表示上坡,负表示下坡。

10、标高:通常将某点的高程称作该点的标高。

11、桩号:某点不沿道路中线到道路起点的距离,就是该点的桩号,通常叫做某点的里程。

12、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乂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

13、用地范围:道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地幅。

14、建筑限界: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15、道路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者城市某一地区的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

16、域口:分水岭上的凹形地带(又叫鞍部),由于标高低,常常是越岭线的重要控制点。

17、公路选线:它是指在公路规划路线的起点、行经地点、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而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公路屮心线的工作。

18、动力因数:D二(T-RQ/G D称为动力因数,即为单位车重貝备的牵引潜力。判断题

1、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木依据。错

2、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张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错

3、路线偏角〈7。都屈于小偏角。对

4、一公路其合成坡度为10%,若某弯道超高横坡度达到10%,那么该路段纵

坡只能是0%了。错

5、横断面图上某桩号的横向填挖平衡点一定是这个断面的经济点。错

6、长直线与大半径凹曲线组合为宜,这样一来可以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一些缓和。错

7、圆曲线半径〈250m应设置加宽。对

8、汽车的行驶轨迹线与障碍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错

9、路基的土石方数量屮,已经包含了路而的体积。错

10、所有挖方无论是“弃”或“调”,都应予以计价。错

11、纸上定线是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心线的工作。对

12、平面交叉口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对

13、高速公路应满足超车视距的要求。错

14、公路基木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一阶段设计。错

15、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线形组合其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对

16、三级以上公路所有弯道都必须设置缓和曲线。错

17、城市道路横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1-3山宽度范围内设置锯齿形街沟。错

18、基木形曲线两端设置的回旋线必须是对称冃等长的。错

19、中国和美国尽管道路服务水平的分级是不同的,但体现的观念是和同的。

20、在互通式立交中,车辆出正线驶入匝道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减速车道。

21、三级公路冇条件时应设置左路肩。错

22、高速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错

23、计价土石方数量二挖方数量+填方数量。错

24、沿溪线中的高低线,一般来说低线的优点多。对

25、采用立体交叉,能够彻底消灭平交中的危险点。错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冬季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 加强冬季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 高速公路支队,高速集团,各有关单位: 近期,我市出现持续强降温天气,受雨雾、雨夹雪、冰雪等气候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畅通、安全压力增大。为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出行,维持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确保“两会两节”期间高速公路畅通安全,进一步加强冬季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 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特殊天气状况下的高速公路畅通、安全管理工作,认真总结分析2008年冰雪天气的经验教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以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人员,结合日常管养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冬季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维持好高速公路的良好运行状况。 二、完善措施 (一)加强路网巡查 认真坚持路网巡查,提高路网巡查频率,重点做好高海拔路段、桥梁、隧道和涵洞的巡逻管控,及时排除高速公路结构物安全隐患,及早发现并控制好因起雾、结冰、积雪等影响交通安全路段的通行秩序,保障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安全。 (二)畅通信息渠道

认真做好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分析工作,全面、及时、真实地反映和报送高速公路通行的动态情况,为及时、有效采取相关措施奠定基础。 认真做好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对外信息发布工作,公布监控中心值班电话,提供路况咨询服务;通过高速公路沿线可变情报板、收费站电子显示屏及广播电台等方式及时发布高速公路通行条件、通行状况、天气信息和安全行车提示等信息,增强社会服务。 (三)增强物资储备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衔接,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针对天气变化、重大情况等做好提前应对措施;结合路段运行期间实际情况和天气状况,在结冰、积雪路段筹措充足的工业盐、河沙、麻袋等物资,确保应急之时足够的物资储备,保障除冰除雪等工作正常进行并尽可能缩短交通管制时间;做好拖车、吊车等清障救援设施设备的检修、准备工作,并落实好应急队伍人员,确保除冰扫雪和清障等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四)加强协作配合 加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公司和执法机构的协作配合,适当调整和分配公司与执法队的路巡时间和频率,保持路段整体巡逻监控的有效覆盖率;加强交通管制、事故处理和清障救援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保持工作步调一致,及时排除高速公路安全隐患,恢复高速公路正常条件。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公司和执法机构应同时和辖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工作衔接,详细了解地方救援设施力量和工作运行等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多部门、全方位协作配合机制。 (五)尽量保障通行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汇编

学习-----好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 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 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 _____________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卫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 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兰。其中高速、 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_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 (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 )。 A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年平均昼夜交诵量B日平均小时交诵量 C 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公路设计时的交诵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 辆 B 3000-7500 辆 C 5000~15000 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设计车辆 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及道路CAD》 一、单选题: 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 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4、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5、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 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1:1:1 B.1:2:1 C. 1:2:3 7、横净距是指视距至()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行车轨迹线 C.路面内边缘线 . 8、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B.两侧路面边缘标高 C.两侧路面中线标高 9、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1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公路等级 B.排水要求 C.自然因素 11、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12、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A. 0.3% B. 0.4% C. 0.5% 13、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4、护坡道的作用是()。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得各级公路所能适应得交通量就是指(A )。 A、年平均日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得最关键得参数就是(C)。 A、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C、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就是指超高后得(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得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外侧 B、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得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C、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得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就是( B )。 A、3% B、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得理论轨迹为( C )。 A、二次抛物线 B、高次抛物 线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得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就是指(C )。 A、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与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行程时间、离心力与视距 B、加速度、行车时间与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与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得代数与时,汽车就 ( B )行驶。 A、加速 B、等 速C、减速D、无法确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得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土石方填挖平 衡C、最小纵坡与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得界限距离称为( A )。 A、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C、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得比例尺一般为( B )。 A、1:100 B、1:20 0 C、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得关系,一般就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竣工决算 B、施工图预 算C、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一般最小半径 B、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C、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就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得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与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得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得三要素就是指直线 、缓与曲线与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得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得距 离、制动距离与安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 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 B )行驶。 A. 加速 B. 等 速 C. 减速 D. 无法确

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 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 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 算 C. 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的距

【资料汇编】重庆市南两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最终修改)

目录 第一册场站标准化指南 (1) 1 总则 (2) 1.1目的及适用范围 (2) 1.2编制依据 (2) 1.3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 2 驻地建设 (3) 2.1选址原则 (3) 2.2项目部选址 (3) 2.3项目部硬件设施标准 (4) 2.4项目部标示标牌要求 (8) 3 工地试验室 (9) 3.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标准 (9) 3.2工地试验室建设 (10) 3.3试验室标示标牌 (11) 3.4其他注意事项 (12) 4 监理驻地 (13) 4.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标准 (13) 4.2监理驻地建设 (14) 4.3监理驻地标示标牌 (14) 4.4其他注意事项 (15) 5 施工现场 (16) 5.1拌和站 (16) 5.2钢筋加工场 (20) 5.3施工用电 (24) 5.4预制场 (24) 5.5小型构件预制场 (28) 5.6材料管理标准化 (31) 5.7隧道进出口场站管理 (32) 5.8库房 (35) 5.9施工便道、便桥 (37) 5.10路基和桥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 (39) 5.11临时用电管理标准化 (41) 第二册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43) 第一篇路基工程 (44) 6 一般路基施工 (45) 6.1挖方路基 (45) 6.2填方路基 (46) 6.3雨季施工 (51) 7 路基排水 (52) 7.1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52) 7.2跌水、急流槽 (52)

8.2软土地基处理 (54) 8.3河、塘、湖(库)、海地区路基施工 (57) 8.4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57) 8.5安全文明施工 (58) 9 路基防护 (59) 9.1浆砌片(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防护 (59) 9.2护面墙防护 (59) 9.3路基生态防护 (60) 10 挡土墙 (61) 10.1施工工序 (61) 10.2施工要点 (61) 10.3质量控制 (62) 11 预应力锚索(杆) (63) 11.1施工工序 (63) 11.2施工要点 (63) 11.3质量控制 (65) 11.4锚索(杆、地梁)框架 (65) 11.5锚索(杆)检测 (66) 12 涵洞、通道 (67) 12.1圆管涵 (67) 12.2盖板涵 (67) 12.3箱涵、通道 (68) 12.4倒虹吸 (69) 13 路基整修与路槽交接 (70) 13.1路堤整修 (70) 13.2路堑整修 (70) 13.3路槽移交 (71) 14 路基监测与观测 (72) 14.1一般规定 (72) 14.2软基工程观测 (72) 14.3路堑边坡或滑坡监测 (72) 14.4高路堤稳定和沉降观测 (73) 15 取、弃土场的整治 (74) 15.1取土场 (74) 15.2弃土场 (74) 15.3安全文明施工 (74) 第二篇路面工程 (75) 16 路面工程施工准备 (76) 16.1技术准备 (76) 16.2材料准备 (76) 16.3路基核验 (76) 17 碎石的开采与生产 (77) 17.1料场作业 (77)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 2.《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日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4000辆;辆以下;~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计算行车速度 6.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行车速度。 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的公路上,平均实际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8.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 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9.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的基本要素。 A. 平面线形; B.纵面线形; C.横面线形; D.几何线形 10.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 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11.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超高横坡度采用,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A. 1417m;; 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 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1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路面未加宽时; C.路面加宽后 14.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μ=,f=,b/2h=,则()。 A. 倾覆先于滑移; B.滑移先于倾覆; C.滑移于倾覆同时发生 15.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6.汽车行驶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7.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中进行。 A. 外侧; B.内侧; C.两侧 1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距的要求。 A. 停车; B.二倍的停车; C.超车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绪论 1.公路为什么要划分等级?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1997年11月26日交通部发布的《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是如何分级的? 2.简述设计速度的作用和道路设计时选用设计速度时考虑的因素 3.公路分级和城市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有哪些?并简述我国现行的公路分级和城市 道路分类情况。 4.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在公路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5.叙述设计速度的定义。设计速度对道路平、纵面线形的哪些有直接影响? 6.高速公路与其他等级公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简述道路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 8.各级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10.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 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km/h。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 12.城市道路网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自由式、混合式。 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的要求。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 距 D 会车视距 14.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 通量为( )。A.60000~80000辆 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 D.60000~100000辆 15.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 的远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 A.47760辆/d B.46520辆/d C.45485辆/d D.44378辆/d 16.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 )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A.交通 流状态 B.车流密度 C.延误率 D.平均运行速度 17.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A.基 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19.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15年 D.5年

《道路勘测设计》历年试题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试题 课程号:06116301—01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2005 任课教师:游润卫 考试时间:备注:(A卷) 一、填空题(共25空,每空1.0分,共25分) 1.一种有代表性的、作为公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叫做_ _。 2.道路阻力又包括包括阻力,阻力。 3.当同向曲线间直线距离较短时,易引起驾驶失误,这种曲线叫。 4.设交点JD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或能否设置缓和曲线的判别式)是。 5.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_ _和_ 组成的。 6.与容许速度 V对应的纵坡i称为。 7.中间带由及两条左侧组成。 = +_ _。 8.计价土石方数量V 计 9.考虑越岭线过岭方式,当垭口宽而厚,山坡平缓时宜采用,当垭口比较瘦削时宜采用。 10.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11.越岭线直接定线中修正导向线相当与纸上定线的,确定 了的合理位置。 12.设置曲线必须检查上下线间的最小横距。 13.交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车辆行驶变左转为右转。 14.适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大致有:、、。(回答任3个即可)。15.某双车道道路路面宽7.0米,一弯道ZH:K5+240,HY:K5+270,在全缓和长度内线性加宽,全加宽值b=1.5m,则K5+250处路面宽为 m。 二、选择题(14×1.5分=21分)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专供汽车行驶; B.专供小客行驶;

2.作为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影响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是体现公路等级的速度指标是指() A.最高车速; B.经济车速; C.平均技术速度; D.设计车速 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 A.加速; B.等速; C.减速; D.无法确定 4.公路纵坡越大越长,则汽车越需要()。 A.较高排挡; B.较高车速; C.较大D值; D.A与D 5.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线形时,回旋线参数A=60米时,则在曲率半径为100米处的点,距离回旋线起点的曲线长度是( )米。 A.36; B.60; C.100; D.160 6.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D.B与C 7.当公路路线的转角小于等于7°时,平曲线设计()。 A.可以省略 B.可以不设加宽 C.可以不设超高 D.应设置较一般要求更长的平曲线 8.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标高为准。 A.路基中心; B.加宽后的路基内侧边缘; C.未加宽前的路肩外侧边缘 D.路基坡脚标高 9.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上坡; B.下坡; C.平坡; D.转弯 10.合成坡度不能过小,是因为( )。 A.汽车可能沿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 B.对排水不利; C.对路面施工不利; D.对平纵组合不利 11.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 A.超车视距; B.停车视距; C.错车视距; D.会车视距 12.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线距离。 A.路中线; B.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路基内边缘线 13.改建公路中,对技术指标较低的路段,如工程量增加很大而技术指标提高有限时,应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样本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代交通运送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送方式构成。 2、依照国内高速公路网规划,将来国内将建成布局为“7918”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规定:公路依照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级别。 4、各级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所有控制)出入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备干线功能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备集散功能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 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筹划)通车年。 8、国内《公路工程技术原则》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拟定公路(几何线形)最核心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重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营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重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阶段可依照公路性质和设计规定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取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交通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原则》中规定各级公路所能适应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 公路设计时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目录 目录........................................................................................................ I 1总则 . (1) 1.1目的及适用范围 ...................................................................................... ? 1.2编制依据............................................................................................. ?第一部分工地建设标准化指南 (1) 1项目部建设 (2) 1.1项目部选址 (2) 1.2征地拆迁 (2) 1.3项目部硬件设施标准 (3) 1.4项目部标示标牌要求 (5) 2工地试验室 (7) 2.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标准 (7) 2.2工地试验室建设 (7) 2.3试验室标示标牌 (8) 2.4其他注意事项 (9) 3监理驻地 (11) 3.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标准 (11) 3.2监理驻地建设 (11) 3.3监理驻地标示标牌 (12) 3.4其他注意事项 (13) 4施工现场 (14) 4.1拌和站 (14) 4.2钢筋加工场 (16) 4.3预制场 (18) 4.4小型构件预制场 (20) 4.5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场 (21)

4.7施工便道、便桥 (23)

目录 目录........................................................................................................ I 1总则 . (1) 1.1目的及适用范围 ...................................................................................... ? 1.2编制依据............................................................................................. ?第一部分工地建设标准化指南.. (1) 1项目部建设 (2) 1.1项目部选址 (2) 1.2征地拆迁 (2) 1.3项目部硬件设施标准 (3) 1.4项目部标示标牌要求 (5) 2工地试验室 (7) 2.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标准 (7) 2.2工地试验室建设 (7) 2.3试验室标示标牌 (8) 2.4其他注意事项 (9) 3监理驻地 (11) 3.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标准 (11) 3.2监理驻地建设 (11) 3.3监理驻地标示标牌 (12) 3.4其他注意事项 (13) 4施工现场 (14) 4.1拌和站 (14) 4.2钢筋加工场 (16) 4.3预制场 (18) 4.4小型构件预制场 (20) 4.5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场 (21)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B A QD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 五个等级。(笔记)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P98 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 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 向稳定性。P31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 隔内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P59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P20 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P190 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P132 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P36 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P96 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9 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6 二、名词解释:20分 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P43 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 公路。(笔记)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P30 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笔记) 5.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P194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 超高。P111 7.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 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1 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P73 三.问答题:20分 1. 怎样选择垭口?P145。 垭口选择主要考虑四个方面:1)垭口的位置;2)垭口标高的选择;3)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4)垭口地 质条件的选择。 2. 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笔记)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标高,其它各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 超高加宽路段,采用未设超高加宽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办理,也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行车道中线标高。 3. 为什么要加宽?加宽为何设置在内侧?(笔记)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因后轮通过前轮的内侧,原则上采用车道内侧加宽;2)内侧加宽工程量小;3)内侧 加宽线形美观。 4. 请介绍双车道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方式超高形成过程? 见书P113 5. 城市道路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和设置条件是什么? 见书P94 四.计算题:36分 1. 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 ,路面横坡度为2%,最大超高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小半径(取 f=0.14)。6分 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2. 山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偏角为JD14右偏17o 32 00 ,JD15左偏11o 20 30 ,取 Ls=30,R14=65m ,R15=120m 。若此段设为S 型曲线,试求两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多少,并求JD15的曲线要 素? 15分 3.某一纵断面设计线如图所示,起点QD 桩号为K7+540,在变坡点A 、B 、C 处分别设有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 6000,8000m ,试确定变坡点C 的竖曲线要素,若纵断面设计线起点高程为473.74m ,C 点的地面高程为 514.49m ,求C 点填挖高和K9+140的设计标高。15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B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D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B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B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C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D )。 A.决算 B.预算 C.修正概算 D.概算 12.道路阻力包括( A )。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13.某平曲线HZ 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 与195m ,则JD 桩号为( B )。 A.K2+400 B.K2+405 C.K2+395 D.K2+500 1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D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 1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B )。 A.2条左侧路缘带 B.2条右侧路缘带 C.1条左侧分车带 D.1条右侧分车带 16.展线是为了 ( A )。 A.克服高差 B.绕避地物障碍 C.放坡 D.跨河 17.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 ( C )。 A.竣工阶段 B.施工阶段 C.勘测设计阶段 D.养护阶段 18.某断链桩 K2+150= K2+100,则路线 ( A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19.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 ,转角?=50α,缓和曲线m l S 50=, 则其回旋曲线参为 ( B )。 A.10m B.100m C.250m D.300m 20.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 A.0.3% B.0.5% C.0.7% D.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