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共121页)

新版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共121页)

目录

1 词二首

2 致橡树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4外国诗二首

5 孔乙己

6 侯银匠

7 平凡的世界(节选)

8我的叔叔于勒

10 从三到万

11 成功

12 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13致蒋经国先生信

14 与妻书

15 与韩荆州书

16 给巴特勒的信

17 诗词五首

18 愚公移山

19 扁鹊见蔡桓公

20 捕蛇者说

21 诗词五首

22 《论语》十则

23 《孟子》二则

24 马说

1 词二首

第一课时忆秦娥·娄山关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2. 整体感知诗词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重点)

3. 体会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贵州省贵阳大剧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举办了一场名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山深处中国梦》经典作品朗诵会。此次朗诵演出以“中国梦”为主题,以经典诗文诵读为核心。为了彰显此次演出的特色,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朗诵了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朗诵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朗诵录音,一起走进《忆秦娥·娄山关》。

二、预习展示

1.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创作背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2. 初读诗词,把握节奏与情感基调。

(1)读准节奏,用“/”表示停顿,用“·”标出重音。

明确: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

霜晨月

...,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

..铁,

../漫道/真如

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头越

...,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这首词上下阕的写作内容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词上阕写行军情景,悲凉沉郁;下阕写胜利穿越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豪迈悲壮。

三、合作探究

(一)朗读诗词,把握象征意象。

1. 词的上阕中有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以西风、霜天、残月、雁叫、马蹄声、喇叭声等事物构成色彩浓烈的画面,造成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队伍。

2. 词的上阕仅仅是写景吗?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什么?

明确:不是。暗写景中人,以有声衬无声。天色未亮,凄风冷月,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含蓄刻画出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3. 词的下阕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背景?

明确:雄关、苍山、残阳,营造出壮阔苍凉的背景。

(二)小组讨论,品析字词。

从用词精练、生动的角度品析下面加点字词的巧妙之处。

1. 西风烈.。

明确:这个“烈”字,读来不禁让人心潮澎湃,犹如臵身凛冽的西风之中,悚然动容,平添悲壮。

2.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明确:“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咽”,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示出面临严酷战情、成败在此一举的庄严肃穆气氛。

3.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

明确:“真如铁”极言娄山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头越”写出了作者面对如铁的雄关,没有视之如畏途,而是极其乐观又极其豪壮地号召大家,显出英雄本色。

(三)小组讨论,把握写作特色。

1. 词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苍山”“残阳”等物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

2. 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这首词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娄山关的胜利,红军上下的沉郁心情一扫而空,那喜悦的心胸真像大海起伏难平,胜利的情怀像残阳那样火红壮丽。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词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是全词最为光彩照人的两句,放在整首词的结尾处,势如撞击洪钟,大声远去,余韵悠扬,使词的审美境界为之升华,艺术魅力大增。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诗词的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诗词知识,但《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描写的内容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教学这样气势磅礴的词,气氛的创设极为重要。我从播音员的朗诵录音导入诗词,让学生领悟诗词的音韵美,我还搜集了诗词的背景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朗诵

诗词,对其意象、字词、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进一步感受毛主席在诗词作品中表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豪情。

第二课时沁园春·雪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注意重音和停顿。

2. 理清诗词思路,把握诗词主旨。(重点)

3. 品味语言,体会诗词语言美。(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记得学生时代的自己,特别喜欢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词,而且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具体来讲,我喜欢其描绘的白雪场景,我喜欢字里行间的豪放,我喜欢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今天,让我们学习这首诗词,一起体会词人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二、预习展示

1. 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 听读诗词,注意节奏、停顿,读出诗词的气势。

(1)听《沁园春·雪》的朗诵带,请同学们用“·”标出重音,用“/”表示停顿。

北国

../雪飘。

../风光,千里/冰封,万里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

../妖娆。

江山/如此

..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射大雕

...。

../弯弓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2)根据标出的重音和停顿,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注意读出气势,尽力背诵诗词。

三、合作探究

(一)感知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感情。

1. 朗读诗词,把握诗词层次。

明确:上阕:分三层。前三句概写北国雪景。中间具体描绘北国雄伟景观。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想象雪后艳丽景象。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下阕: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评述历代英雄豪杰。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抒发诗人抱负。

2. 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1)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明确:“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词人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明确: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词人“望”到的景象是实景还是虚景?这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什么成

分?

明确:虚景;想象。

3. 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1)下阕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词人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

明确: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3)词人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明确:“惜”字。管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4)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哪些意味?(讨论)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5)“俱往矣”一句包含着词人什么样的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两句有何含义?

明确:“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束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词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4. 诗词运用写景(上阕)、议论、抒情(下阕)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描写北国雪景,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二)品味语言。

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品味诗词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1.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但没有一个“白”字,请问词人用了哪些

字词表达洁白?

明确:冰、雪、银、蜡、素。

2. 词人在写景时用了十分贴切和极富形象、饱含深情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试举例说明。

明确:“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封”显凝然静态,“飘”显轻盈动态。动静结合,淳朴净美,意境广阔,气魄宏大。“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驰”化静为动,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际、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写。“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无边无际。“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象,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顿失”是“顿时失去”的意思;“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3. 词人不仅在写景时用了十分贴切的词语,在评论历史人物时也一样,试举例说明。

明确:“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的激烈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略输”“稍逊”都是稍微差一些,意思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用词却富有变化。“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判要严厉一些。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是一首雄壮的抒情之作。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的。我从我对诗词的喜爱导入课文,用朗读的方式切入教学,理清诗词思路、领悟主旨,最后选出精当的语言进行品味,引导学生发现诗词的美妙。

这首词值得品析的地方很多,从词语开始,是本着从小处着手,从简单处起步的原则,圈定了词语这个范围,学生思考的方向清晰,可以避免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局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多一些指导,为以后对诗词的赏析做好思维方法的铺垫。

2 致橡树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4、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蕴味。

2、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

3、总结归纳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为:

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为:

精巧导入--创造美,激情诵读--感受美,仔细品味--领悟美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意在渲染氛围,在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古诗如此,新诗亦然。被称为“朦胧诗”派掌门人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树》深深打动了一代年轻人的心,这首现代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走进她的《致橡树》。

二、介绍作者有关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题)。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反复诵读,感悟诗情(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环节,也是主要环节。因此,形式多样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

1、请一名能代表班上朗读水平的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诗中字、词的读音)。

师:作为一名男同学能将女性的情感揣摩的如此细腻,实在难能可贵。听完了他的深情诵读,还想不想听听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示范朗读呢?

2、聆听示范朗读(在音乐里寻找共鸣,在画面中领悟蕴味)。

师:美不美?……

那就请大家也饱含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模仿示范朗读中的感情)。

师:读的你们满意吗?……

那就请大家不要吝啬你们的掌声。

4、再请一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四、抓意象,悟感情,挖主题。

过渡:现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意象组合那么这首诗中是否也存在着意象呢?

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明确: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上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明确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态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看法。

--

--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过渡:有破就有立,诗人又借橡树和木棉寄托了自己的爱情理想。

1、她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

2、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所以,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3、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明确: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上面几种爱情观的认识(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能力)。

师: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对诗歌敏锐的感受力,那么请大家继续敞开你们感受美的心灵,男女同学分别来谈谈你对以上几种爱情观的看法。

5、学生讨论。

师:大家的看法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欣喜的是我发现大家长大了,因为你们已经懂得了真正的爱情。那么,作为动乱年代的女性,舒婷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

明确创作动机:十年动乱,完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动乱的结束,使舒婷开始自由释放思想,歌颂自主、平等。

5、有学生所谈认识牵引出本诗的主题。

总结主题:这只一种新型的爱情关系,它蕴涵着一种新的人生观。这种新的人生观就是确认个体的自主、自尊,是中国女性关于人格理想的宣言。它是爱情的歌咏,是个性的赞叹。

五、品艺术(学生结合诗句讨论,教师归纳)

师:可见,《致橡树》给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感悟。但,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致橡树》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点拨:可以从表现手法,所用修辞,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并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明确:(一)1、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意象含蓄,意境朦胧。

4、语言优美形象。

(二)“朦胧诗”的概念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 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朦胧美,所以称“朦胧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反抗。

六、拓展延伸。

师:其实我们以前接触过“朦胧诗””,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但大家喜欢的可能还是朦胧爱情诗,老师也相信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积累了很多的爱情名言,今天不防把你喜欢的读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1、学生谈喜欢的爱情格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深化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2、为学生提供两句爱情格言,并要求大声朗读,然后与舒婷的爱情观作比较(营造氛围,深化主题)。

七、学生跟读配乐朗读(在诗情画意中加深对情的理解,在意犹未尽中感受美的真谛)。

师:伟大的爱情是不能用华丽的语言来形容的,就让我们回到这首诗,随着音乐再次高声歌颂伟大爱情的赞歌(深化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八、小结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九、布置作业:写一首健康的能表达自己观点的爱情诗,适当的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九、板书设计:

致橡树

舒婷

凌霄花-- 实用爱情

痴情鸟-- 爱情至上-- 依赖攀附,失去自我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奉献者

橡树-- 铜枝铁干,刀、剑、戟(阳刚之气)- 平等独立

木棉-- 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 同甘共苦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积累重点词语。

2.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之美和音韵之美。(重点)

3.品析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到北京,我们就想到金碧辉煌的故宫,车水马龙的王府井,皇家园林颐和园……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食指的诗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感受诗人内心汹涌澎湃的感情。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代表作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热爱生命》等。

2.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68年。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凡是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对刚刚步入人生的十几岁的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惶恐、希求与别离的痛苦之中,食指写下这首诗歌。

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会写括号内的汉字。

骤(zh?u)然缀(zhuì)扣子绷(bēng)得太紧

扯(chě)断窗棂(líng)手bì(臂)

4.理解词义。

骤然:突然,忽然。

窗棂:窗格子,也叫窗棂子。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朗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画出诗歌的韵脚并说说其好处。

明确:这首诗感情浓烈而低沉,朗读节奏相对较慢。这首诗的韵脚有“京、动、鸣、情、胸、筝、中、棂、领、松”等词,使用这些词语,使诗歌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2)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点明分别的时间——四点零八分。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为了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汇聚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另外,这个标题也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合作探究

(一)内容概括

1.这首诗共七节,每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第一节是对当时告别情景的真实记录:“一片手的海浪翻动”,“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第二节写了火车开动诗人离开北京时的感受:挥手送别的景象,反衬了离乡人得依恋之情,车站晃动的幻觉以及自己对眼前景象的不解,则分明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第三节,诗人化用了那首有名的《游子吟》,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