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

的基础。魏书生曾说过:“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的教育的方法、措施。”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天赋、情感、个性、兴趣、爱好,有特定的品质,班主任必须了解他们,深刻地研

究各种类型,各种特定的学生,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正确地教

育与疏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在平时的关工作中,要了解学

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教育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

矢。所以,在了解学生的时候,班主任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学

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教师,求得教师的关怀和理解,求得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这个时候师生所教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班主任在平时的规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善于运用有意注意,准

确掌握学生反馈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心声,也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我带过的教学班,有56 名学生,按惯例,值日工作便由这些学生负责,学生们分成5组,每组11、12 人不等,由一位小组长负责领导。奇怪的是这么多的值日生,卫生总是打扫不彻底,小组长总是跟我抱怨,谁总是忘记值日;谁只是扫地,不倒垃圾;还有的学

生,大家干完活了,他才来最后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们把值

日工作具体分到同学自己,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不合格自己负责。” 听了学生的话,我的眼前一亮,对,这个办法挺好。于是,我就把56名学生合理的分了一下任务,xx 负责擦窗台;xx 负责浇花;xx 负责扫第一排;XX扫第二排……谁的责任区不合格,就由谁负责。果然,这样实行后,不但卫生好了,也没有人抱怨了,大家尽心尽力地干好自己值日工作。

是呀,班级管理不能仅依靠班主任,更不能由班主任包办代替。

班主任应当树立民主的观念,变专制式的管理为民主的管理。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其次,班主任还要做到克服“自我中心”倾向,使学生真正处

于主任翁的地位,正确认识学生,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当老师不能总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目光、自己的情感看待周围的世界,处理各种问题。一天早晨,我一如既往地来到班级,刚一进教室,班长急忙跑来报告:小雷昨天放学后偷偷溜回班级,从我的办公桌里拿了一个本子。我知道那本子是我买来奖励表现好的学生的奖品。小雷呢,是一个纪律不太好,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听到这个消息我勃然大怒,竟然偷到老师的头上了,这真是“在太岁爷的头上动土” 。我刚要大发雷霆,眼光触到那个被拿回的“奖品”上。这个小本子并不值钱,小雷家也不缺钱,也不是买不起这个本子,可他为什么要……我认真回想小雷最近的举动,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却因为没有考虑成熟,欲

言又止,耽误时间,被我打断;下课积极抢着擦黑板,发作业,却因

为没完成练习被班长赶了回去原来小雷一直在努力改变,只是被

我漠视。我静下心来,把小雷叫到身边,还没等我开口,小雷急忙向我道歉,原来小雷和父亲打赌要好好表现,争取得到奖品。可是努力了一周,还没有得到,他有些心急了。我打断了他的话,温和的说:“老师知道你非常想得到这个奖励,这几天你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原本老师也想今天把这个本子送给你的,现在你把本子拿去吧!”小雷急忙说:“老师,我错了,你看我以后的表现,再决定送我本子吧!”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当然后来的小雷真正得到了“奖励” ,而且不止一个呢。班主任若只以自我为中心,就不能正确认识学生,就会妨碍师生情感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在思想教育中,我常常对学生进行谆谆教诲: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应当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必须这样做,否则如何,向学生晓之以理,晓之以利害。这本来是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由于我们的“自我中心” 倾向,就容易形成只是训导学生,而很难听取学生意见的状态。因此,必须在强化班主任主导意识的前提下,淡化教育者的教育形象,以一种民主的观念、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换意见,而且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适时地给他们表达意见的机会。尤其在师生语言上发生交锋的时候,班主任更一个耐心的让学生把话说完,允许学生反驳,不要轻易反驳学生的意见。即使他们的话不对,也要事后慢慢疏导,以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人翁的地位。

最后,班主任还要善于归纳总结,从个案找共性,了解学生不

需要什么。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但能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还可以使教师才学生身上获取到更多新的信息,从而影响班主任的思想、行为方式和决策,使自身的工作在民主化、科学化、有效化方面都得到提升,并且可以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

天下午,学校组织学生对老师的师德和教学情况进行民主评

议。评议活动结束后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教室不再是往日的宁静,而是孩子们沸腾的喧闹。“老师,小明刚开始给你勾的是差,我看到了,后来他又改的挑。”快嘴的红红一声喊叫,其他的孩子马上此起彼伏地跟着嚷,有的甚至还急切地站起来印证这一事实。“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满心的不快,带着疑问,我把眼光投向小明。在同学的喊叫和哄笑中,小明的脸涨得通红,透着尴尬,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此刻我的心是矛盾的:对他的评价我很不满意,可老师的尊严又让我必须忍住,显得若无其事。自习课后,趁办公室里没有人,我笑着把小明请到办公室,轻声地问:“刚才评议的事,可以跟老师说说你的想法吗?”小明低着头,嘟囔着:

老师,我错了,我不该给您评差。”看得出来,他的回答有点不情

愿。我诚恳地说道:“小明,老师请你来。不是要你认错的,我想你这样做,肯定有你的理由,能告诉我吗?”迎着我诚恳的目光,小明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每次上课,您总是点我的名字,要我认真听讲,其实我在听,只是我还没有听懂,这样以来,同学们都认为我是一个笨孩子。”原来是这样。我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你不希望被批评,不希望被认为是笨学生,说明你很有荣誉感,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这一点老师很欣赏,这么多的孩子,老师却关心你,说明你很有潜力,老师也特别关注你的成长。你上课时,总是歪歪扭扭地坐着,我的本意是担心你没听到我讲课的内容,所以好心地提醒你,没有想到给你带来这么大压力,我向你道歉。”听了我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歉意,小明的拘束消失了,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沮丧和不安了,临走他还主动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地表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明真的变了一个人,上课时做得端端正正,一改以往的趴着或斜着坐着的姿势;面带微笑的看着老师,专注的时候还频频举手,而我也在改变,没有了善意的提醒,而是及时地捕捉他的每一点进步,并在全班表扬。

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某直辖市教委曾在教师中做过一项调查。他们随机抽取100 名

教师,问:“你热爱学生吗?”有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然后向这100 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 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90%和10%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反差。是那100 为教师中有人说谎了吗?可以肯定的回答,不完全是。那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教师爱的表示方式出了问题。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班主任在爱学生的同时,还要以一种学生能够感受到、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表达。

班主任要管理的学生很多,每天学生都会对其倾诉各种各样的

心事,接受的信息量很大。班主任如果只是被动地去处理,只会疲于奔命。而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但是一个好的倾诉对象,而且善于听,善于归纳总结,从个案找共性,会主动去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果

发现具有共通性的并在学生身上极易发生的类型问题,便会采取各种手段,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其精力在同一类问题上的耗损。

所以, 能听善听,善于总结,才能使班主任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

那样, 从积极爱护的态度去了解和教育学生。因而,班主任必须放下

架子, 融入学生之中,善于倾听,主动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

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

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才能

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真诚谦虚的态度总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作为老师,我们真的要

能俯身倾听学生的声音,这是爱心的体现,也是责任的需要。它营造

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提升我们自身,又能成就我们的孩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