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练习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练习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练习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一)

一、填空题

1、植物的一生是从( )开始的。

2、农民伯伯选择在春天播种是因为()。

3、在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中,我们要保证至少()个条件不变。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飘飞,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三、实验题。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2分)

用到的材料:纸巾、绿豆6粒、不漏水的盒子2个、水、记号笔。

两个小组的相同条件:(6分)两个小组不同的条件:(3分)

实验的方法:

(1)让一组种子,保持,叫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组。(2分)

(2)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在盒子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把种子放在洞上。

(3)往一个盒子的纸巾上,一个。(2分)

(4)给两个盒子用记号笔标明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实验现象:(2分)

实验结论:(2分)

第二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二)

一、填空题: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等。

二、选择题:

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2、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三、判断题:

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四、简答题:

1.种子需要一定条件才能萌发成幼苗,请你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来研究,并参考以下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选择题。

1、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

料袋罩住,另一组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

B、温度

C、水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3、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 没有水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98178478.html, 课件|视频|试卷|无需注册

二、按要求用简图画出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

绿豆种子 发芽的绿豆 绿豆芽幼苗

第四课 蚯蚓的选择

一、选择题。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 )。

A 、黑暗的环境

B 、 干燥的环境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

A 、相同的需求

B 、不同的需求

(3)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

)。

A、能影响环境 B、能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二、实验题

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 。(20分)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1.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2.判断题。

(1)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3)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4)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5)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3.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ww绿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1)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这些生物所包含的相互交叉的食物链。

(2)根据上图写出3条食物链。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

一、判断题

1、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2、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3、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二、看图连线。(制作生态瓶步骤)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

一、判断题。

1、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不变,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生物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

2、生态瓶里的植物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对动物生存有利。()

3、如果在生态瓶里增加很多动物,就会导致生态瓶内生物的数量不平衡、生态瓶制作不成功的后果。()

二、实践题

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

一、填空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2、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3、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4、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判断题

1、自然界鸟的种类和数量很多,我们捕杀一些是没有关系的。()

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及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3、老鼠是有害的,因此我们最好把老鼠消灭光。()

4、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5、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三、.简答题.。

1、草原上的牧民为了增加收入,饲养的牛羊的数量增加了5倍。照这样下去,草原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

2、如果草原上的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狼少了呢?

第三单元光

第一课光和影

一、填空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上的物体叫()。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

3、离光源越近影子(),离光源越远影子会()。

二、判断

1、所有的光源都是发光发热的。()

2、在灯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的侧面的影子是相同的。()

3、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和遮挡物两个条件。()

4、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

三、选择

1、下面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1)日光灯(2)蜡烛(3)太阳(4)月亮

2、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杯子,产生的影子会()

(1)形状相同(2)形状不同(3)方位相同

3、在日光灯下,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灯不动,手逐渐向墙靠拢,影子会()

(1)变大(2)变小(3)不变

4、下面属于冷光源的是()

(1)太阳(2)月亮(3)萤火虫(4)蜡烛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

一、填空

1、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相同()不同。

2、在同一时刻,将不同的物体放在一个地方,其影子的()相同()不同。

二、判断

1、影子的方向始终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三、选择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1)长——短——长(2)短——长——短

(3)短——长——长(4)长——长——短

2、阳光下,某一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的时间应是()

(1)早晨(2)上午(3)下午

3、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A 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四、问答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

么时候影子最短?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填空

1、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千米。

3、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千米。

二、选择

(1)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一侧。

A.对光B.背光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A.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三、实验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是按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四课光的反射

一、填空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也叫()。发射光也是()传播的。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千米。

二、选择

(1)教师的墙壁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

A. 美观

B. 有利于光的反射

(2)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那就是瞳孔。当光线较强时,瞳孔就会();当光线较弱时,瞳孔就会()。

A.放大

B.缩小

(3)科学家是利用了()原理测出了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A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C光的直射

(4)潜望镜上的两块镜片都是()

A凸透镜 B 平面镜C凹透镜

三、问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或物品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请列举3个实例。

第五课光与热

一、填空

1、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汇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气。

2、人们发现利用()镜和()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

二、判断

1、不能用放大镜或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2、照射到物体上的光,其强弱和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3、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用两面

镜子将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4、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三、选择

1、奥运圣火的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面镜

2、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再用温度计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用一面

镜子比用多面镜子投射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要()。

A、高

B、低

3、太阳灶就是利用()能把光线会聚起来产生高温的原理制造的。

A、凹面镜

B、凸透镜

4、下图中,()是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的示意图。

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填空

1、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约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约摄氏()度。

2、地球得到太阳的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分之一,却能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二、判断题。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在阳光照射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3)夏天,为了少吸收阳光的热量,人们应穿深色的衣服()三、选择题。

(1)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

A、强

B、弱

(2)把颜色不同(白色、红色、黑色)的同种物体同时放在同一个地方,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的物体。

A、白色

B、红色

C、黑色

(3)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A、和地面垂直

B、和地面水平

C、和太阳光垂直

四、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宇航服

宇航服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穿的服装。它一般由密闭头盔和密闭服组成。密闭头盔由透明的聚碳酸脂制成,为了防止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强烈辐射,在头盔的透明层上涂有金属薄层。密闭头盔内可以供氧和加压。密闭服通常由几层具有耐高温的防火聚酰胺纤维织物等特殊材料制成,其中夹有数层铝箔,具有隔热防宇宙射线辐射以及防止太空中流星雨的撞击等作用。为了适于宇航员在航天飞行中长时间穿用,宇航服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另外,宇航服还配备有自动控制空气再生和调节的自给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宇航员的摄食与排泄设施等。

根据以上资料,下列那些功能是宇航服必须具备的?请在□里画√。

加压功能□供氧功能□摄食功能□排泄功能□

按摩功能□动力功能□通信功能□发光功能□

隔热功能□防撞击功能□防辐射功能□防盗功能

第七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判断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二、选择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转化成(),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

A、热能

B、光能

三、设计我的太阳能热水器

(1)需要的材料:

(2)升温和保温的措施:

(3)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设计图: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

一、连线题

山地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平原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二、选择题

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丘陵D.高原E.盆地

三、简答题

1、说一说你去过的地方都有哪些地形?

2、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地球表面的一些资料。

第二课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一、填空题

1、地震和火山是()引起的。

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3、地球内部运动使()发生不断的变化。

4、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在()、()、()、()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二、选择题

1、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会形成断裂谷。

A、相互碰撞

B、相互拉张

C、相互制约

2、()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A、岩石的风化

B、火山与地震

C、河流的沉积

三、简答题

1、火山和地震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3、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四、判断题

(1)从火山和地震带给人们的信息中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的。()(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地震。()(4)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5)火山和地震引起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变化。()(6)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8)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五、做一做,想一想,并回答问题。

把纸慢慢向中间挤压最初的岩层岩层受到挤压

(1)用纸表示岩层,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力。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按在纸上(如图),用力慢慢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部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从这种现象中可以推测,岩层受到挤压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岩层受

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填空题

1、由于受()、()、()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较风化。

2、()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二、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A、汶川地震

B、岩石变成泥沙

C、河流中卵石不断地向下流滚动

2、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三、判断题。ww绿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1)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3)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短期内不起作用。

()

四、简答题

1、岩石十分坚硬,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发生了变化?

2、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殊的地质景观?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形成的原因。

3、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

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

一、填空题

1、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其次是(),接着是比沙还小的(),最小的土壤微粒是()。这些统称为()

2、土壤是()、()、()、()、()和()等物质的混合。

教科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六年级上册 工具和机械单元 1.使用工具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2.将下列工具与名称用线连一连。 3.( C) 2.杠杆的科学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2.请根据示意图在相应的括号中标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压水井的支点应该在上面黑点上) 3.请在下面各杠杆尺的右边某个位置画上两个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支点 阻力点用力点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活动记录: 1. 分别画出下列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并填写它们的省力情况。 课堂练习: 2. 请用箭头标出火钳和裁纸刀的支点位置,并判断它们是否省力。 ( 费力杠杆) ( 省力杠杆 ) 3. 选择题 (1)B (2)B 4.轮轴的秘密 活动记录:略 1. 我们的发现: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 2. 我们的发现:轮轴的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用力点 支点 支点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D (2)B 4.请在相应的括号中填写轮或轴。 5.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记录:略 1.我们的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 2.我们的发现:动滑轮能够省力。 课堂练习: 3. A 4. 6.滑轮组 活动记录:略 1.我们的发现: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我们的发现:用多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更省力。 课堂练习: 3. 4.(B) 7.斜面的作用 定滑轮动滑轮 省力情况不省力省力 改变方向情况改变不改变 轴轴 轮 轮

教科版科学五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 生物与环境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活动记录:略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C (3)A 2、略。 4蚯蚓的选择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 (2)B (3)B (4)C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活动记录: 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落叶—蚯蚓—小鸟 2、略 课堂练习: 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7改变生态瓶 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8维护生态平衡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 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4、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5、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版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6、我们认识的常用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 7、滑轮可以根据能否随重物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其中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固定在支架上不能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技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8、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9、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10、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费力也不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11、运用杠杆原理:镊子、钉锤拔钉、老虎钳、筷子、跷跷板、火钳、剪刀 运用轮轴原理:汽车方向盘、扳手、水龙头、螺丝刀刀杆和刀柄、门把手运用斜面原理:斧子、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菜刀、剪刀 运用滑轮原理:起重机吊重物、旗杆顶部装置 12、会标出杠杆三个点的位置,会用线连接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 第二单元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9、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0、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 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水分不同找 6 颗绿豆种子,其中 3 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 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2)√ (3)√ 课堂练习:1、判断题。(1)×2 种子发芽实验(二)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略3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略。(2)C (3)A 4 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A (2)B (3)B (4)C 5 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2、判断题。(1)×(2)√ (3)√ (4)√(5)√ 3、看图回答。1

(1)略。(2)蘑菇果实兔子老鼠狼;草鹰;果实兔子刺猬鹰狼 6 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 (2)×(3)× 7 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 8 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2

五年级科学上册长江作业答案

1 我们身体的变化 一、填空: 1、略 2、十十二 3、体重高长高长大 4、身高体重 5、不断生长变化差异 二、略 2 林中的树 一、填空: 1、光合作用 2、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是从哪里来的也许是从土壤中来的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科学结论要依据于事实 3、不让它直接接触阳光发黄了太阳光太阳光的作用 4、光合作用淀粉氧气 5、阳光空气水 6、叶 7、食物 8、细胞细胞 二、简答: 植物的生长需要养料。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阳光、空气和水是植物养料的主要来源,所以说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3 树木中的纹路 一、填空:

1、年轮 2、年龄 3、秋冬春夏 4、不不 5、生长环境快宽宽窄 6、宽度大宽度小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三、简答: 在北半球,树的南面向着太阳,有更好的光线,所以年轮长得肥大,也就是疏,树的北面相反,所以密。 4 蘑菇 一、填空: 1、真菌类菌盖菌柄菌丝 2、有生命 3、显微镜数十亿 4、单一细胞细胞核 二、选择: 1、A 2、B C 3、A 4、B 三、判断: 1、√ 2、× 3、√ 4、× 5、√ 6、√ 四、连线: 破伤风杆菌---细菌 SARS---病毒水稻矮缩病---病毒 灵芝---真菌银杏---植物冬虫夏草---真菌

五、简答: 1、略 2、自然界中,阴暗、潮湿,含腐殖质的地方会生长蘑菇。举例略。 5 林中的鸟 一、填空: 1、羽毛翅膀喙爪子 2、翅膀大小和形状 3、生活环境生活习性 4、1 7 二、判断: 1、√ 2、√ 3、× 三、连线: 1、鸟翅的四种类型 左1---中2---右2 左2---中1---右4 左3---中4---右1 左4---中3---右3 2、爪的结构与生活环境 左1---右3 左2---右1 左3---右2 四、简答: 1、略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10% 1、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 B、亮度 C、硬度 D、形状 2、()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B 长方体框架C三角形框架D四边形框架 3、()的物体稳定性好。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 C上重下轻D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4、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形的钢材构成的。 A、“V” B、“L” C、“U” D、“T” E、“工”字 二、多项选择题。8% 1、()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 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 球形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 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 力。 A、“V” B、“L” C、“U” D、“T” E、“工”字 三、填空题。19%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和“()”, ()比()容易弯曲。 2、拱形可以向()和向()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

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的材料(柱子)和 ()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 ()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 强()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4、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 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7、()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9、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四、连线题。4% 1、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五、判断题。24% 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科学六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工具和机械单元 1、使用工具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2. (1)剪刀、筷子、老虎钳(尖嘴钳)、螺丝刀 (2)(从左到右依次为)园林剪、剥线钳、扳手、天平、镊子 2、杠杆的科学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1)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 2.(因图片位置关系,点很难做到精确) 阻力点支点用力点支点 (1) 用力点 或阻力点阻力点 或用力点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活动记录:省力、费力、省力 课堂练习:1.费力省力 (因无作业本上的图,用文字表示:手握处为用力点、夹着东西处为阻力点。) 支点支点

2.省力的杠杆:剪刀、老虎钳、开瓶器、压水井的压杆、核桃夹、裁纸刀 费力的杠杆:理发剪刀、火钳、镊子、筷子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天平、翘翘板等 4、轮轴的秘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1)轮轴。(2)省;费。(3)省。 2、(图已换,请在相应地方标识:指处粉线所指为轮,蓝线所指为轴) 方向盘 扳手 水龙头

门把手 5、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定、动、定 2、 6、滑轮组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1)滑轮组(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3)省力 2、略 7、斜面的作用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A (3)B 2. 刀、楼梯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 填空:(1)齿轮、链条(2)快,慢(3)2 2. 自行车车把杠杆 脚蹬轮轴 刹车滑轮 螺丝钉斜面 3. (1)杠杆、轮轴、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等 (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改变运动速度,(省距离)……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A (2)A (3)A (4)A ,B、CD、D (5)C(6)B 、D (7)A 、B 2.(1)(2)略。 力点 (省力) 阻力点支点 (3)左图:右边第三格挂2个;右图:右边第二格挂2个,或第四格挂1个 3.连线: 自行车刹车 杠杆自行车车把 旗杆顶上的装置 轮轴镊子

五年级上册科教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教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 1 种子发芽实验(一) 1.判断题。 (1)×(2)√(3)√ 2.写出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不同 实验的方法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2种子发芽实验(二) 1.选择题。 (1)C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填写。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选择题。 (1)A (2)C (3)A 2.略。 3.仙人掌沙漠 香蕉热带 莲水中 4蚯蚓的选择 1.选择题。 (1)A (2)B (3)B (4)C 2.实验题。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的生活与温度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蚯蚓适宜生活在凉爽的环境n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光线、相同的土壤、相同的湿润环境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温度不同 实验的方法找一个纸盒子,盒子的两边放好湿润的土壤。把盒子的一端搁在装50摄氏度的热水袋上,另一端搁在木块上。把6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观察蚯蚓的反应,它们会爬向哪一边。 5食物链和食物网

1.填空。 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 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1.填空。互相作用、互相生存 2.判断题。 (1)√(2)×(3)× 3.略 7改变生态瓶 1.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 2.思考题。(1)植物的作用是提供氧气,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2)动物的作用是消耗里面多余的物质,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粪便为植物所用。 3.实验题。根据自己的实验进行记录。 8维护生态平衡 1.判断题。 (1)×(2)√(3)√ 2.看图回答。 (1)草羊人;草马人 (2)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 1.选择题。 (1)B (2)C 2.填空题。 (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2)生态系统 3.判断题。 (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一)活动记录: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A )(3 A )(2)C 1、选择题。(1 、略。2 蚯蚓的选择4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C 4))B (2 选择题。(1)A ()B (3 5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小鸟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2、略课堂练习:、填空。草1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改变生态瓶7. 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1)×(2)×(3判断题。(维护生态平衡8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 2 ()√(3)×(4)√(5)√1、判断题。(1)×、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2 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C (1)B (2)、1选择题。)生态系统(2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填空题。(1 6)√4)√(5)√((3、判断题。1)×(2)√(3)×(田鼠鹰;萝卜兔子4、小麦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光》单元 1光和影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B(4)B 2阳光下的影子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C(3)C(4)C(5)A(6)B 2.略 3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B(3)A(4)B(5)A 2.晚上用手电筒光射向天空,可以看到一条笔直的光柱;利用激光笔,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用一根吸管,透过吸管看灯光,笔直的可以看到,弯折后就不能看到灯光,说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4光的反射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C(2)B(3)BA 2.光线先照射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3.探照灯、照镜子、反光镜。 光与热5.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5)×(6(1)√(2)√(3)√(41.判断题。A )A (3)选择题。(1)B(22.A 、资料阅读:B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6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2)×(31.判断题。(1)√(C (3)A 1)(2)C2.选择题。(加压功能、供氧功能、摄食功能、排泄功能、通信功能、隔热功能、防撞击功能、防辐射3. 功能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活动记录:略A 资料阅读:B、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价。略。 2.略单元练习)反射,反光镜、(31)光源,太阳、燃烧的蜡烛、电量的手电筒等;(2)变化;1.填空题。(照镜子、探照灯。A )C(10)C(8A(9)))(3)A(4B(5)C(6B(7)、((2. 选择题。1)B2)AB )√(10)√7)×(8)√(9)×()√(3.判断题。(1)√(23)×(4)√(5)×(6 4.光是直线传播的,光能反射,光具有能量。《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作业参考答案地球表面的地形第1课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陆地的面积小;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中国的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doc

第一单元(1.7课)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1课小草和大树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2、根据茎的特点可以才巴植物分为两类(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3、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疏松)(柔软)(支持力弱),如:蟋蟀草 4、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紧密)(坚硬)(支持力强),如:桃树 第2课植物博览会 1、(银杏)是我国特产,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城桐)称为“中国鸽子树”。 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2、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猫头鹰是鸟类 3、鸟喙具有多样姓,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4、根据鸟喙的特征将下列鸟和工具进行连线北美红雀沙椎鸟鹑鹏秃鹫 镶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2、科学家按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两栖动物 4、(无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5、脊椎动物有:A哺乳动物:如羊、兔、猪、鲸、海豹、海豚 B鸟类:如鸡、鸭、鹅、老鹰、大雁、蜂鸟 C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D两栖动物:蟾虫余、嫌螺、娃娃鱼 E鱼类:鲤鱼、黄花鱼、鲨鱼 无脊椎动物有:A节肢动物:昆虫(即蝗虫、蝴蝶、蜻蜓、蚊子、苍蝇、蛾 子)、虾、蟹、蜘蛛等 B软体动物:鲍鱼、“乌贼”也称“墨鱼”或“乌鱼则”、田 螺、蜗牛。 6、根据下列描述把对应动物分类填入括号内

%1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爬行动物)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昆虫) %1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鸟) %1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两栖动物) %1终身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用鳍游泳。(鱼) %1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哺乳动物) 7、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46900)多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万)种。 第5课细菌和病毒 1、细菌的特点:细菌非常(微小),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它们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 2、病毒的特点: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 3、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1)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烟草花叶病),(鸡瘟) 4、A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麻疹、感冒、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肝炎、口蹄疫、非典、禽流感 B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百日咳、痢疾、伤寒、霍乱、白喉、破伤风 5、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①(制疫苗、药品)②(发酵食品)③(分解动植物等。) 6、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勤洗澡、勤换衣服、按时刷牙、定期注射疫苗、不喝生水、经常锻炼、生吃瓜果蔬菜洗干净、室内勤通风 7、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和设备? 巴斯德消毒法、晒太阳、把用品煮沸、使用消毒水、通风换气、洒石灰水、使用漂白粉、使用消毒柜等。 第6课生活中的真菌 1、(蘑菇)、(霉菌)等都是真菌,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 物)的生物。 2、可以食用的真菌:(香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灵芝)、 (竹苏)等 3、食物发霉的条件:食物在(阴暗潮湿)、(温暖)、(不通风)的条件下容 易发霉。 4、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五年级科学作业(上)

五年级(上)班级: 姓名:

亲爱的小朋友们: 转眼间你们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真希望科学课给你们带来探索的欢乐和求知的满足。 “白天和黑夜”、“光和色彩”中隐藏着许多秘密:为什么会有昼夜形成的?你们可以用学过的各种探索方法揭示这些秘密。 “电和磁”为什么要放在一起?难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猜对了!电可以变成磁,磁也可以产生电。正是这一重要发现,才是人们发明了水电站和磁悬浮列车。 “呼吸和血液循环”是人体这部神奇机器中的重要生理活动。通过学习,你不仅会搞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还将学会如何善待自己的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石头热,小狗和你都能感觉到。但是只有你能做出解释:石头热是因为太阳晒的。所以,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在“解释与建立模型”中,你们将有机会充分施展解释的本领。 愿你们同样喜欢这学期的内容! 你们的大朋友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 太阳和影子 一、我会填 1、早晨,太阳从升起来,影子在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边;傍晚,太阳从边落下去,影子在边。 2、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此时温度;影子短,说明太阳,此时温度; 所以,一天中的温度是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我会选 1、一天中,太阳下的物体的影子()最短。 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2、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 A 高—低—高 B 低—高—低 C 低—低—高 D 高—高—低 3、用于测气温的是()。 A 体温计 B 温度计 C 气压表 作业评析:

2太阳钟 月日 一、我会填 1、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或。 2、北京故宫博物院力保存的日晷叫。 3、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叫。 二、我会选(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工具,现在早就不用了。() 2、制作太阳钟时必须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 3、太阳钟和日晷都是计时的工具。() 三、我来答 著名的“牛顿钟”是怎样制成的? 作业评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沉和浮单元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记录 1.填表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预测 理由 沉 结果沉浮沉浮浮浮(或 沉) 2.填表略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的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记录 填表 研究的问题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 实验材料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推测 实验现象记录 我们的结论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研究的问题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实验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推测 实验现象记录 我们的结论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4.造一艘小船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 5.浮力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也可填:排开的水量)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2)B(3)B(4)A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我的发现: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BA(2)A(3)B(4)A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是否同一个马铃薯.也没有说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故不能排除浮力相同的可能。)(2)×(3)×(4)×(5)×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钩码的沉浮状态)(2)√(3)√(4)√(此题来自书本20面原话.但严格来说.比重计不是比较液体轻重.而是比较液体密度.书本表达不严谨。) 2.选择题:(1)C(2)B(3)A(4)B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 2.选择题:(1)A(2)B(3)C(4)A 3.填:(1)浮(2)浮(3)沉 4.(1) 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 浮力大小0.1牛0.25牛0.4牛 (2)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多浮力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少浮力越小。(3)方法一加一定数量的盐.方法二加一定数量的糖.方法三加一定数量的味精.方法四加一定数量的尿素。 热单元 1.热起来了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2.我的发现: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2.给冷水加热 活动记录 观察内容在天平上比轻重气球皮的变化 我的发现重量没有什么变化气球皮有点鼓起来 我的解释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但重量不变。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6)√ 2.选择题:(1)C(2)A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螺丝刀_、__扳手__、__水龙头_、_方向盘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的作用是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它的作用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 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_。 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杠杆____的原理。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钉子从木头中取出。用剪刀或小刀方便的把图钉从木头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5、杠杆尺上有个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左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 6、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钢丝钳、开瓶器等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面包夹、鱼竿等是费力杠杆;如:跷跷板、天平杆秤、订书器等是不省力

五年级科学上作业本

1课堂练习 判断题。 (1) 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飘飞,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 (2)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 (3)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2课堂练习 (1) 实验带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 (2) 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猜测是否一致?说明了什么? (3) 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3课堂练习 1. 选择题。 (1) 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 住,另一组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 光 B. 温度 C. 水 (2)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 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3)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 )的方向生长。 A.. 有水 B. 没有水 2. 按要求用简图画出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 绿豆种子 发芽的绿豆 绿豆芽幼苗 3 4课堂练习

选择题。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 A.. 黑暗的环境 B. 干燥的环境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A.. 相同的需求 B. 不同的需求 (3)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 (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B.能改变环境C.依赖环境 5课堂练习 1.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2.判断题。 (1)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3)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4)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5)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3.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这些生物所包含的相互交叉的食物链。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答案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 让生活充满阳光 一填空 1. 乐观开朗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为了病人的健康,应该 让这阴暗的长通道变得明亮。 2.有些地方光线不好,比较暗,让人觉得不舒服,如:背阴的 房间,地下车库,地下室,隧道 等。 3.阴暗的环境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如:工作 , 学习, 生活, 健康等。 4.参加“采光方案设计邀请赛”,我要做如下准备:弄清原 因,查阅资料,还有制定计划。二判断 1. 光线明暗对工作没有影响。(×) 2.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3.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 4.阴森森的环境让人感觉心情压抑。(√) 5.我们需要生活在和煦的阳光下。(√) 6.卫生间光线暗没有什么大不了。(×) 7.地下车库不需要考虑采光问题。(×)

8.房间里长期得不到阳光的照射,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选择三. )出现采光问题。1.医院的( 长通道 C B 手术室A 病房操C车库)。A阳光 B2.下列地方存在采光问题的是( 场)。 3,在采光邀请赛中,参赛对象为( 个人或小组C B个人 A小组问答题四采光邀请赛的要求是什么?采光合理,富有特色和新意① 查阅资料,弄清原因② ③制定研究计划,完成后多次改进探寻光的路线2 填空一 。 1.要解决问题,就要设法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 。 2.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 传播。 3.光从光源发出后沿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着名思想人类最早记在光的直线传播的,4.》中对影子 的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 都做了完整的记载。形成和 光照射到一些物体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5.。做 发现光线能沿弯曲的水流传播。.英国物理学家6. 二判断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同步习题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
科学 六上作业本
工具和机械单元
1、使用工具
参考答案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 (1)√ (2)√ (3)×
2. (1)剪刀、筷子、老虎钳(尖嘴钳) 、螺丝刀 (2) (从左到右依次为)园林剪、剥线钳、扳手、天平、镊子
2、杠杆的科学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1)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 2. (因图片位置关系,点很难做到精确) 阻力点 (1) 用力点 或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或用力点
省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活动记录:省力、费力、省力 课堂练习:1.费力 省力
(因无作业本上的图,用文字表示:手握处为用力点、夹着东西处为阻力点。 )


支点

2.省力的杠杆:剪刀、老虎钳、开瓶器、压水井的压杆、核桃夹、裁纸刀 费力的杠杆:理发剪刀、火钳、镊子、筷子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天平、翘翘板等
4、轮轴的秘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 (1)轮轴。 (2)省;费。 (3)省。 2、 (图已换,请在相应地方标识:指处粉线所指为轮,蓝线所指为轴 )
方向盘
扳手
水龙头
门把手
5、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定、动、定 2、 定滑轮 省力情况 改变方向情况 不省力 改变 动滑轮 省力 不改变
6、滑轮组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 (1)滑轮组 2、略 (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3)省力
7、斜面的作用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A (2)A (3)B
2. 刀、楼梯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活动记录: 自行车部件 把手 刹车 踏脚 铃 简单机械类型 轮轴 杠杆 轮轴 杠杆和轮轴 所起到的作用 省力,容易把握方向 产生强大的摩擦力, 及时刹车 省力 省力
课堂练习: 1. 填空: (1)齿轮、链条 (2)快,慢 (3)2
2.
自行车车把 脚蹬 刹车 螺丝钉
杠杆 轮轴 滑轮 斜面
3. (1)杠杆、轮轴、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等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生物与环境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活动记录: 我们提出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不同 实验的方法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 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 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活动记录:略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C (3)A 2、略。 4蚯蚓的选择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 (2)B (3)B (4)C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活动记录: 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落叶—蚯蚓—小鸟 2、略 课堂练习: 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7改变生态瓶 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8维护生态平衡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物群落 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光》单元 1光和影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B(4)B 2阳光下的影子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AB(2)C(3)C(4)C(5)A(6)B 2.略 3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B(3)A(4)B(5)A 2.晚上用手电筒光射向天空,可以看到一条笔直的光柱;利用激光笔,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用一根吸管,透过吸管看灯光,笔直的可以看到,弯折后就不能看到灯光,说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