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项目申请报告

汽车项目申请报告
汽车项目申请报告

汽车项目

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汽车项目申请报告说明

汽车产业是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汽车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并对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附加值大等特点。全球汽车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步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产销量增长平稳,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近十余年来,全球汽车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整体下滑-迅速增长-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

该汽车项目计划总投资21224.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597.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49%;流动资金5626.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1%。

达产年营业收入4848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8060.78万元,税金及附加402.85万元,利润总额10420.22万元,利税总额12260.34万元,税后净利润7815.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45.1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10%,投资利税率57.77%,投资回报率36.82%,全部投资回收期

4.22年,提供就业职位1004个。

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项目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

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采用先进适用的项目产品生产工艺

技术,努力提高项目产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项目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

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努力

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企业完全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总论、项目建设背景、产业调研分析、项目建设

方案、项目建设地方案、项目工程方案分析、工艺先进性分析、环境保护

概述、职业保护、风险应对评价分析、项目节能情况分析、项目实施安排

方案、投资情况说明、经济收益分析、综合结论等。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汽车项目

汽车产业是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汽车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并对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附加值大等特点。全球汽车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步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产销量增长平稳,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近十余年来,全球汽车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整体下滑-迅速增长-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

(二)项目选址

某某高新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7595.45平方米(折合约86.35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1.97%,建筑容积率1.5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7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0.6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7595.4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9932.36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91000.8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2932.91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252.0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85台(套),设备购置费6298.25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808452.58千瓦时,折合99.36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52561.85立方米,折合4.49吨标准煤。

3、“汽车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808452.58千瓦时,年总用

水量52561.8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03.85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7.6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35%,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高新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21224.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597.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49%;流动资金5626.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1%。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4848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8060.78万元,税

金及附加402.85万元,利润总额10420.22万元,利税总额12260.34万元,税后净利润7815.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45.1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9.10%,投资利税率57.77%,投资回报率36.82%,全部投资回收期

4.22年,提供就业职位1004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

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认真做好施工技术

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报告说明

《项目报告》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至环境

保护、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

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项目报告》通过对项目科学深入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分析、未来价格预测、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节能减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从市场、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了公正的、可靠的、科学性的投资咨询意见。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高新区及某某高新区汽车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高新区汽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汽车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高新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100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4445.17万元,可以促进某某高新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10%,投资利税率57.77%,全部投资回

报率36.82%,全部投资回收期4.2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22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

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

业的重要力量。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

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

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

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

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

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

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

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汽车产业是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汽

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汽车

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并对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附加值大等

特点。全球汽车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步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产销量增长平稳,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是国民经济的

发动机。近十余年来,全球汽车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整体下滑-迅

速增长-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1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7,988万辆、8,424万辆、8,731万辆、8,978万辆、9,078万辆、9,498万辆及9,730万辆,同

比分别增长2.96%、5.45%、3.65%、2.82%、1.12%、4.63%及2.44%,

增速回稳。

其中,商用车产量约占汽车总产量的25%。除2008年及2009年受

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出现下滑外,近十年来全球商用车市场发展平稳。2010-2017年全球商用车市场持续增长,产量从2010年的1,932万辆

增长至2017年的2,385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7%。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并发展汽车制造行业,历经

60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成长迅速。2009年3月,国务

院推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汽

车行业整合和发展步入快车道,2013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000万辆,随后几年宏观增速减缓,汽车行业也随之进入调整期。2017年,我国

汽车产销呈小幅增长,全年共产销2,901.54万辆和2,887.8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19%和3.04%,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回落。行业

调整伴随着行业内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度随之有所提高,未来随

着产能增长过快,行业面临整合风险也随之与日俱增,具体到公司所

在的商用卡车细分行业,集中度更高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1、中国汽车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9%和3.04%。其中:

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480.7万辆和2,471.8万辆,同比分别增

长1.58%和1.40%;商用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420.9万辆和41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2%和13.96%。

2018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05.8万辆和1,40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0%和5.60%。其中: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

1,185.4万辆和1,17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3%和4.64%;商用车

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20.4万辆和22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41%和10.58%。

2、中国商用车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商用车累计

产销量分别为420.90万辆、416.1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2%和

13.96%。分车型来看,2017年客车销量下滑3.02%,货车增长16.90%;2018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20.4万辆和229.1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9.41%和10.58%。分车型来看,2018年上半年客车销量

增长6.95%,货车增长14.74%。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货车市场呈现回

升势头,商用车在货车增长拉动下,产销增速明显上升。

3、卡车行业概况

卡车作为汽车行业的子行业之一,广泛服务于公路货运、工程建设、能源、矿山、林业和建筑等行业及国防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

2017年,我国卡车(含底盘、半挂牵引车,以下简称“卡车”)

完成产销量分别为368.3万辆和363.3万辆,同比增长16.88%和

16.90%。细分市场中,得益于政策的拉动,2017年重卡市场成为卡车

市场的最大亮点。2017年重卡销量111.7万辆,同比上升52.41%,创

历史新高,也是继2010年首次突破100万辆以后,再次超过100万辆。中卡销量较去年基本没有变化,销量为22.9万辆。

同时,轻卡市场较去年市场回暖,止跌回升,由去年的154.0万

辆上升为171.9万辆,同比上升11.62%。虽然整体市场有所回暖,但

微卡市场有所下跌,由2016年的60.6万辆下降至56.8万辆,同比下

降6.27%,成为2017年卡车市场中唯一同比下降的车型。

从总体上看,2017年卡车行业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好于下半年,第

1季度的市场表现好于第2季度,第4季度的市场表现好于第3季度。其中,3月仍然是传统销售高点,销量40.56万辆;7月成为销售低点,销量仅为25.70万辆。

2018年1-6月,我国卡车(含底盘、半挂牵引车,以下简称“卡车”)完成产销量分别为197.4万辆和206.5万辆,同比增长9.92%和11.51%。同时,2018年上半年轻卡市场较去年市场回暖,止跌回升,

由去年同期的79.3万辆上升为97.49万辆,同比上升22.94%。

(1)中重卡行业概况

中重卡的销量主要受终端需求和更新需求影响,对应不同的需求,中重卡可分为物流运输类用车和工程建设类用车。从终端需求来看,

物流运输类中重卡承担着全国半数以上的公路货运,其销量与公路货

运量和公路货物周转量等指标紧密相关。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的统计,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2.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近年来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及电商快速发展等

因素影响,以电商快递、电子商品、冷链及健康医疗等高附加值的产

业物流运输量增幅较快。此外,半挂牵引车主要用于集装箱以及钢铁、煤炭、水泥等大宗材料运输,2016年下半年以来,钢铁、煤炭、水泥

等大宗商品市场回温,其运输需求量亦呈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公路

货运量同比增长9.3%至479亿吨;2017年全年,我国完成公路货运量367.95亿吨,同比增长10.1%,受物流行业需求扩大影响,物流运输

类中重卡销量持续增长。

工程建设类用车需求与基建工程、房地产新开工数量等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

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增长7.7%;房屋新开工面积178,6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同期,制

造业投资193,616亿元,同比增长4.8%;基础设施投资140,005亿元,同比增长19.0%。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较快增长对工程类中重卡

车的拉动十分明显,同时对物流运输类用车亦有所影响,从而进一步

推动中重卡市场销量上升。

中重卡销量还同时受到存量报废中重卡的更新以及新增需求的拉动。以重卡为例,重卡维修费用在使用3年后会迅速上升,重卡用户

会在第三年左右根据经济环境、盈利状况等做出是否换车的决定,而

使用年限达到5~6年时,基本上必须进行淘汰更新。据统计,

2018~2019年,部分2011~2013年前后购置的重卡将处于报废阶段,市场约有60~80万辆存量车有更新需求。

从供给端来看,2016年8月18日,相关部门出台治理超载新政策,导致重卡单车运力下降。2017年以来,交通部、公安部的治超力度进

一步加大,治理范围从跨省和高速超载通道扩大至短途和国道。2017

年5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指明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

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中重卡单车运力下降有利于重卡产品换代升级并促进重卡销量的进一

步增长。整体来看,2016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持续升温,运

力需求增长明显,加之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力拉动,我国中重卡行业终端需求持续改善,市场呈明显复苏态势,销量

水平大幅上扬。此外,超限超载专项行动、重卡轿运车规范治理、国

三、国四标准车辆禁行、国六标准在部分地区提前实施,以及现有中

重卡的更新需求逐步释放,有望支撑中重卡市场景气度进一步改善。

(2)轻卡行业概况

受国五排放标准的执行、低速货车停产停售、皮卡进城政策解禁

及宏观经济逐步企稳等因素影响,2016年以来,轻卡市场降幅有所收

窄且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主要原因如下:

1)国五排放标准的执行:自2017年7月1日起,我国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

准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国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

记的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柴油车需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相比于国四

发动机,国五发动机采取了全新的技术路线SCR系统(国四发动机主

要是EGR系统),轻卡终端客户的购车成本将大幅增加。受此影响,

部分轻卡购置需求在2017年底前提前释放。

2)低速货车停产停售:自2017年1月1日起,我国在《车辆生

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中取消低速货车产品类别,我国已停止生产、销售低速货车。由于低速货车与低端轻卡的目标客户存在一定重叠,

低速货车承载市场空白将由轻卡填补。

3)皮卡进城解禁:2016年2月,河北、河南、云南和辽宁四省开

展放宽皮卡限制试点工作;受此影响,2016年,皮卡销售34.70万辆,同比增长10.80%,皮卡行业已率先出现拐点。2017年1月,湖北、新

疆成为第二批皮卡解禁省份,得益于此,2017年全国主要15家皮卡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415,540辆、累比增长率19.8%;累计销售410,665辆、累比增长率18.7%。未来,皮卡解禁区域有望继续扩大,进而刺激皮卡销量的持续上升。

4)宏观经济企稳:轻卡作为生产运输工具,主要服务于城镇物流、工程零散件运输等,其景气度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虽然轻卡与宏

观经济的相关度不及重卡,周期性也弱于重卡,但2016年以来,宏观

经济稳中趋好、基础投资增速加快也提振了轻卡需求。

4、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况

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

料电池汽车等。国家通过鼓励科研创新、财政补贴、示范运行等方式

支持新能源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产业。以纯电驱动为主要

战略导向,推广普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9.4万辆,销售77.7万辆,比上年

同期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和0.3

个百分点。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3万台和41.2万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4万台和31.3万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9.0%和96.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万台和9.9万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0.2%和181.6%。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12-2017年从0.04%增长到2.7%,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增幅较快,其中2015年增幅最大。现阶段主要以纯电动为主,插电式为辅;其中,2015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乘用车占比62%,商用车占比38%。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8万辆和46.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1.7%和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4万辆和11.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0.3%和39.4%。新能源商用车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2万辆和19.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4%和16.3%;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均完成1.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4.9%和26.6%。

2018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均完成25.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4.1%和33.5%;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均完成9.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5.8%和109.6%。

新能源商用车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4万辆和5.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6.4%和19.8%;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

均完成0.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8.2%和59.5%。

占比方面,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占据市场主力,占比达59.17%,其次纯电动商用车市场份额占25.03%;插电式乘用车占比14.03%,插

电式商用车占比1.77%。

2018年1-6月,电动乘用车继续占据市场主力,占比达62.71%,

其次纯电动商用车市场份额占23.24%;插电式乘用车占比13.08%,插

电式商用车占比0.97%。

我国新能源卡车主要集中在微型货车上,该车型在城市货运、物

流行业中具有持续、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需求,建立在用户充电便利得到持续保障

的基础之上。2016年,我国在“两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

络的基础之上,建设“七纵四横两网格”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网络3。截至2017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其中全国私人专用充电

桩24万个,公共充电桩21万个,保有量位居全球首位,是2014年的14倍。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充电桩数量达到480万个,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比例接近标配的1∶1。快充网络建设方面,到20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