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生长物质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生长物质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生长物质教案

XXXXXXXX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任务5植物生长物质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 熟悉五大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了解其他主要生长物质的生理作用。

2. 熟悉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与应用。

能力目标

1. 能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

2. 熟练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五大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重点)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应用(难点)

教学方法

1 ?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及习题。

2 ?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安排4课时

1 ?课堂活动2课时

2 ?实践活动2课时

XXXXXXXX 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出引导性问题:大家看图片,在图中这样单侧光的照射下,花盆中的植物会朝着光源一侧弯曲生长。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呢?

根本原因是植物体内含有可以控制生长的物质,这些物质会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教师顺势展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任务5植物生长物质。

[二]新课讲解

植物生长物质:植物体内或体外存在的调控植物的基因表达、生长、发育

以及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等的多种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其他内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结合实例,认真学习,完成目标1)

(1)概念: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

(2)种类:七大类

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乙烯(ETH)、脱落酸(ABA)、油菜素内酯(BR、茉莉酸类物质(JA)。

(3)各种激素的分布及主要生理作用

①生长素(吲哚乙酸、IAA)

a. 分布:主要集中在根、茎、胚芽鞘尖端,正在展开的叶尖,生长的果实

和种子内。

b. 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较低浓度下可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时则抑制生长;

促进插条生根;

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诱导雌花分化,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叶片扩大和气孔开放,抑制花朵脱

落、叶片老化和块根形成。

②赤霉素(GA

a.分布:含量最多的部位以及可能合成的部位是果实、种子、芽、幼叶及

根部。

b.生理作用:

最显著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主要是促进茎、叶伸长,增加株高;

诱导开花,许多长日照植物经赤霉素处理,可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

打破休眠,促进发芽;促进雄花分化;

加强IAA对养分的动员效应,促进某些植物座果和单性结实,延缓叶片衰老等。

③细胞分裂素(CTK

a. 分布:存在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

b. 生理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

促进芽的分化,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打破种子休眠;

延缓叶片衰老。

④乙烯(ETH

a. 分布:植物所有组织。

b. 生理作用:

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及茎的横向生长;

对果实成熟、棉铃开裂、水稻的灌浆与成熟都有显著效果;

控制叶片脱落的主要激素;

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

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的分泌等。

⑤脱落酸(ABA

a. 分布:主要存在于休眠的器官和部位中。

b. 生理作用:

外用ABA时,可使旺盛生长的枝条停止生长而进入休眠;

可引起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促进根系吸水,增加其向地上部的供水量;

抑制整株植物或离体器官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脱落

⑥油菜素内酯(BR

a. 分布:咼等植物普遍存在。

b. 生理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促进光合作用;

增强植物对干旱、病害、盐害、除草剂药害的抵抗力。

⑦茉莉酸类物质(JA)

a. 分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生长部位和生殖器官中含量高。

b. 生理作用:

抑制生长和萌发;

促进生根;

促进衰老;

抑制花芽分化;

提高植物抗性。

目标1 回答下列问题

1 、秋季,树上的叶子会逐渐变黄,慢慢掉下来。那么,落叶这种现象与哪一种激素有关?

2、要想使休眠的种子发芽可以用哪一种激素处理?

3、把成熟的苹果放在存放香蕉的箱子中会加速香蕉的成熟,这和哪一种激素有关?

2.其他植物生长物质(比较学习,掌握生理作用)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一些新的植物生长物质:三十烷醇(TRIA)、多胺(PA、水杨酸(SA)、寡糖素、膨压素、系统素等(表2-17 )。

3、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激素相结合学习,注意和激素的异同)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或化学制剂。(重点强调人工合成、调节作用)

(2)主要类型

①生长素类一一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a. 种类:一是吲哚衍生物,如如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吲熟酯(IZAA);二是萘的衍生物,如萘乙酸(NAA、萘乙酸甲酯(MENA、萘乙酰

胺(NAD ;三是卤代苯的衍生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 )、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 )、4-碘苯氧乙酸(增产灵)。

b. 在生产上的应用:(注意不同应用要用不同浓度)

一是插条生根。如吲哚丁酸处理果林苗木、插条、种子或移栽苗,可用50?IOOmg/L药液浸8?12小时;处理农作物和蔬菜,可用为5?10mg/L的药液浸8?12小时。萘乙酸25?100mg/L药液浸扦插枝基部,对茶、桑、侧柏、柞树、水杉等可促进生根。二是促进结实。用10mg/L的2,4-D喷洒番茄、茄子、草莓、西瓜等花,可促进果实结实、提早结实。三是防止器官脱落。用10?50mg/L萘

乙酸、2,4-D喷洒果树可防止落花、落果。用10?20mg/L药液喷水稻、棉花可增产。四是疏花蔬果。用50?20mg/L萘乙酸喷洒苹果,可疏除多余的花。五是抑制发芽。用1%勺萘乙酸甲酯处理马铃薯后贮藏,可抑制发芽。六是杀除杂草等。主要有2,4-D和2,4,5-T 。

②细胞分裂素类

a. 种类:常用的有N6-呋喃甲基腺嘌呤(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6-BA)等。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绪论 教学目标: ◆掌握: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植物生产的特点。 ◆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产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讨论对农业的认识导入新课 二、新授 Ⅰ、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人们生活消耗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来自于植物生产;服装原料80%来自于植物生产。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植物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我国40%的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植物生产。 (三)农业的基础产业 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生产。 (四)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门 植物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植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Ⅱ、植物生产的特点 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 植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由各个生产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技术的实用性 植物生产是把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主要研

究解决植物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其技术必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经济安全。 (三)生产的连续性 植物生产的每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周年性产业。 (四)植物生长的个体生命周期性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 (五)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生产依赖于大自然的周期变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 (六)严格的地域性 地区不同,其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也有差异,从而构成了植物生产的地域性。 Ⅲ、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一)光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光在植物生产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直接作用是对植物形态器官建成;间接作用是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二)温度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植物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在植物生产中,温度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影响植物的干物质积累甚至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完成。 (三)水分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都必须在细胞含有水分的状况下才能发生。植物对水分的依赖性往往超过了任何其他因素。 (四)土壤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使植物能“吃得饱(养料供应充足)”、“喝得足(水分充足供应)”、“住得好(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站得稳(根系伸展开、机械支撑牢固)。 (五)肥料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在植物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肥料不仅可以促进植物整株生长,也可促进植株某一部位生长;肥料还在改善植物的商业品质、营养品质和观赏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Ⅳ、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教案

《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 教案

单元课教案首页 注: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一章园林植物主要功能 第一节防护功能 1.1 调节气温 树木有浓密的树冠,一般说来,树叶面积是其树冠面积的20倍。太阳光辐射到树冠时,有20%—25%的热量反射回天空,35%被树冠吸收,加上树木蒸腾作用所消耗的热量,树木可降低空气温度。据测定,有树荫的地方比没有树荫的地方一般要低3℃~5℃,而在冬季,一般在林内比对照地点温度提高1℃左右。北京天安门广场夏季白天气温一般比郊区高出2℃—3℃;广场的铺装地面比有树荫、草坪的地方平均高1.9℃,最高时温差为2.8℃—3.0℃。 一般树荫能阻挡阳光直射入室内。又因屋顶、墙面和四周地面在绿阴之下,其表面所受的太阳辐射热比一般没有绿化之处要低4—15倍,其传入室内的热量大幅度减少,这是导致夏季室温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增加湿度 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一般比同面积的光土地蒸发的水量高20倍;每公顷的油松林,一天的蒸腾量为43.6~ 50.2吨,宽10.5米的乔灌木林带,可使近600米范围内的空气湿度增加80%。 1.3 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又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二者相比,白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所以绿色植物是氧气的天然加工厂。 1.4 滞尘 植物的躯干、枝叶外表粗糙,在小枝、叶子处生长着绒毛,叶缘锯齿和叶脉凹凸处及一些树木分泌出的一些粘液,都能对空气中的尘土有很好的粘附作用。据科学家考察,一般城市1公顷的地面上,一年内大约可降落3吨尘土。据前苏联有关方面测定,树木下面的空气尘土含量要低于露天广场42.2%,冬季树木的枝干也能减少空气中的含尘18%。 1.5 减噪 林木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能减弱噪音。减噪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树种的特性。叶片大又有坚硬结构的或叶片像鳞片状重叠的,防噪效果好;落叶树种类在冬季仍留有枯叶的防噪效果好(如鹅耳枥、栎树) 。 一般来说,噪音通过林带后比空地上同距离的自然衰减量多10—15分贝。据南京环境保护办公室测定:噪音通过18米宽、由两行桧柏及一行雪松构成的林带后减少16分贝,而通过36米宽与上述同类林带后,则减少30分贝。 1.6 杀菌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优质教案

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讨论植物和环境的图片等资料分析出植物适应环境。 2. 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出冬青树和杨树树叶的不同点。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植物适应环境的探究兴趣。 2.能以探究现象为依据,设计可行性的探究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自然界中植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2.意识到植物是适应自然界的产物。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实验记录单和放大镜。 学生材料:冬青树叶和杨树树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地球是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你知道最多的生物是什么? 学生:植物。 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能在轻松的话题讨论下进行植物话题的科学学习。]二、植物的形态

1.师:仔细观察5种植物并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轮:1号→2号,3号→4号 第二轮:2号→3号,4号→1号;(教学策略:循环赛讨论) 2.全班汇报交流 ①水瓶树 生1:水瓶树像个水瓶,很高,内部空心,储水。 生2:树干较粗,叶少,树枝短。 师:同学们都关注到水瓶树的叶和茎了,谁能完整描述下水瓶树的茎和叶? 师生总结:少树叶,大肚皮。 师:它们的茎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叶是什么样子的? ②巨人柱 生:巨人柱无树枝,会长刺,生活在沙漠里(及时追问,纠正),用叶子保存水分;内部水分充足。师出示巨人柱的茎和叶的放大图。 师:谁对巨人柱的刺有了解? 小组讨论交流,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生总结:巨人柱的茎高大呈柱状为了储水(根分布广却浅),刺状叶是为了减少水分丢失。 ③椰树 生:叶大,叶柄很大,像羽毛,树干高且细。 师:椰树的叶和茎为什么长这样? 生:羽毛状的叶子被海风吹不会烂掉,茎长得高高的可以接受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师总结:椰树的茎和叶很特别,叶像羽毛称羽状叶,都集中长在树的最高处称簇生。它们的特点都有很多作用。 ④芭蕉树 生:叶子很大,像扇子。植株很矮。 师:这么大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挡太阳。 师:对植物本身有什么好处呢? 生思考,说出可以吸收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师纠正:叶子越大的确接触的阳光和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到了晚上再把热量慢慢散发出去。叶子大且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慢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不至于昼夜温差太大影响植物生长。师生总结:叶片形,宽大,主叶脉粗厚。

园林植物分类基础教案

教案1(2学时):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的定义和作用,了解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 要求:教师要通过介绍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进而使学生明确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a. 园林树木的作用; b. 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 教 学进 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手段 第一节植物与园林植物45讲授、多媒体 一、植物的概念 5 二、植物分类学简史 5 二、园林植物的概念 5 三、园林植物的作用 3.1. 美学作用10 3.2. 生态作用10 3.3. 经济作用10 第二节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45讲授、多媒体 一、种类繁多15 二、特有、珍惜植物多10 三、类型丰富 5 四、品质优良、特色突出 5 五、中国园林植物对世界的贡献10 思考思考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对园林建设的意义

教案2(8学时): 第二章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园林树木学基本的形态学术语,并了解园林树木具重要分类学价值的形态结构特征。 要求:结合实际,利用校园树木向学生展示园林树木的营养器官及生殖 器官的的形态特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形态学术语,以期在今后的生活 实践中加以利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a. 营养器官形态学术语;b. 生殖器官形态学术语 教 学进 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手段 第一节植物的细胞和组织45讲授、多媒体 一、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20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25 第二节植物的营养器官135 一、植物的根45讲授、多媒体 1.1 根的结构25 1.2. 根的功能 5 1.3 根的变态15 二、植物的茎45讲授、多媒体 2.1 茎的结构20 2.2 茎的功能 5 2.3 茎的变态20 三、植物的叶45讲授、多媒体 3.1. 叶的结构15 3.2. 叶的类型25 3.3. 叶的变态 5 第二节植物的生殖器官180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4章)

第4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教学目标: ◆掌握: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植物吸水的原理、根系吸水的动力和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有效性。 ◆理解:降水、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了解: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及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学会:降水量与空气湿度的观测方法。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水 教学重点: ◆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植物细胞与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植物的需水规律及合理灌溉的指标。 教学难点: ◆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及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一)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对植物的生命具有决定性作用: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水分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二)植物细胞吸水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吸水也不例外。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 1.渗透吸水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如根系吸水、气孔开闭时保卫细胞的吸水为渗透吸水,主要是由于溶质势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过程。 2.吸胀吸水对于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来说,其细胞吸水依赖于低的衬质势而引起的吸水过程。 3.降压吸水主要是指因压力势的降低而引发的细胞吸水。 (三)植物根系的吸水 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后,便进行运输,其运输途径为:土壤中的水→根毛→根的皮层→根的内皮层→根的中柱鞘→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2.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根压和蒸腾拉力两种。 (1)根压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和吐水是证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

园林植物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是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造景设计、园林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通过园林植物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方法,能够编制简单的分类检索表。 2.掌握园林绿地中常见的100~150种园林树木与花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3.学会使用植物分类工具书,正确检索和鉴定树种,编制检索表、拼读拉丁学名以及采集植物标本等基本技能和方法。 4.掌握园林观赏、绿化树种与园林花卉调查与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议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地常见园林植物代表种的形态特征、特性和园林用途,学生能根据所学的植物知识分析植物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一定的植物分类知识和鉴定植物技能,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参加园林生产实践、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的选择、规划、配植应用等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贡献。 2.2知识目标 2.2.1 了解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2.2 掌握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植物群落知识。 2.3素质目标

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3.课程内容和要求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教案1苏教版

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1.能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一些植物的形态特点。 2.知道不同的植物适宜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知道植物形态于生长环境有关。 3.知道一些植物离开特定的环境会无法生存或无法很好地生长。 4.知道植物适应环境会形成一些形态变化或生长习性。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认识到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冬青树和杨树应对严寒的办法。 3.能设计一个常青树是否落叶的研究方案。 科学态度: 1.能在本课的学习中,激发好奇心,主动观察身边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及习性。 2.从生活中找实例,概括不同植物形成的适应环境的本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关注身边的环境中的植物,爱护环境中的植物,保护植物。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形成了特定的形态特征或是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1.对比常绿植物的叶及落叶植物的叶,能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设计了解常青树是否落叶的研究方案。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水瓶树、巨人柱、椰树、芭蕉树、松树的图文资料,不同环境的视频资料及图文资料、冬青树叶、杨树叶、香樟树叶、桂花树叶、桑树叶、构树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一些植物的形态特征,感知形态是为更好适应环境。 1.师:地球上的植物多姿多彩,是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依靠。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种植物?这种植物是什么样的? 2.师:那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 3.师:刚才的水瓶树、巨人柱、椰树、芭蕉树,松树。它们长什么样的? 适时追问:它的茎长什么样子?它的叶长什么样子?长成这样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时,放大矢量图,帮助学生观察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植物的介绍,让学生能在回忆中关注植物的形态特征,并能在图片观察时,能关注到植物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信息解读,关注到植物的形态特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二、了解不同环境特点,发现植物形态是为了适应环境。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刚才的集中植物,就生活在下面的这些环境中:沙漠、高山、热带草原、热带沿海。 2.师:水瓶树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3.师:热带草原的气候和环境是什么样?除了热带草原,水瓶树还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4.师:巨人柱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5.师:沙漠的气候和环境是什么样的?除了沙漠,巨人柱还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6.师:椰树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7.师:热带沿海的气候和环境是什么样的?除了热带沿海,椰树还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8.师:芭蕉树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9.师:热带沿海的气候和环境是什么样的?除了热带沿海,芭蕉树还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 10.师:松树最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11.师:高山的气候和环境是什么样的?松树还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 师:你能试着将它们连一连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思考几种植物适宜生长的环境,让学生将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联系起来,并在对不同的生长环境的了解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的环境师相对应的,植物在进化历程中,已经形成了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 三、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将植物的局部特征与适应环境变化建立联系。 1.师:植物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瞧,这是前几天老师外出游玩时在美丽的杨树林和冬青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授课题目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有关概念。 2.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3.了解植物的极性、再生、休眠和衰老等现象。 4.熟悉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等生理作用。 5.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熟悉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重点)。 2.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 [一]导入新课 提出引导性问题:刚才大家说出了很多植物的名称,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些是你认识的植物,试着说出植物名称。 [二] 新课讲解 1.植物的生长 (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分裂和伸长引起的植物体积和质量上的不可逆增加,如根、茎、叶的生长等。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也称形态建成,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2)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植物的生殖生长是指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花芽开始分化(穗分化)是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再生作用等。 (1)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慢——快——慢”的规律。以一年生植物的株高对生长时间作图,所得到的生长曲线呈“S”形。 (2)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植物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或温周期性。 (3)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是指植物生长在一年四季中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如温带树木的生长,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流,还存在相互竞争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水分和营养的竞争上,可通过根冠比来反映出来。 根冠比是指地下部分根系总重量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量的比值,它受土壤水分、营养状况、温度、光照等因子影响。 (2)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所需的养料大多是由生殖器官提供的;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

园林植物环境教案—备选地块水分条件的观测

园林植物环境教案序号 4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环境授课 班级 09-1 课时 4 单元单元二测定备选地块的环境因子授课 时间 10年11月日 任务任务三、备选地块水分条件的观测授课 地点 环境实验室教学 方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资源教师用资源 教学材料:教案、讲义、课件 学生用资源 参考材料:课程讲义、课件、参考书籍 工具:干湿球温度表、天平、铝盒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的观测方法 能力目标:能熟练规范地使用仪器对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进行观测与测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安全、责任意识,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的观测方法教学难点 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学过程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 意图 时间 分配 min 提出任务1、工作任务倒入 教师解读任务,使学生明确本节 课的任务内容及要求。 2、明确本节课任务 提出具体任务:观测备选地块的 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内容 及任务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完成 任务的方法。 1、根据教师的引导明确学习目 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2、明确任务要求,树立分工合 作意识 让学生明确学 习目标和任务。 10 分析任务教师引领分析完成任务的切入 点及需要具备的知识,使学生形 成完成任务的思路。 1、根据学材学习空气湿度和土 壤湿度的测定方法。 2、小组讨论制定工作计划 3、选两组派代表分别演示如何 观测和测定空气湿度和土壤 湿度; 4、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5、教师点评、并演示正确的操 作过程。 学生学习大气 湿度和土壤湿 度的观测方法 110 完成任务巡视中观察各小组的工作方法 及进展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个别 问题进行解答。 提醒学生进行分工合作。 1、组内分工:按照分工计划进 行实施,做到全员参加。 2、各小组长带领本组按照各自 分工分别完成各自任务。 对备选地块的 空气湿度和土 壤温度进行观 测,进一步熟练 各种仪器仪表 的使用方法。 50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课《植物与环境》教案设计

5 植物和环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植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初步学会说明"植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 3.发展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4.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里。 教学难点 认识绿豆或其它植物的生存环境。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出示一些植物挂图或图片(可把一些图片存到软盘中,投到屏幕上)。 思考: 1.柑橘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南方)苹果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北方)在北方有柑橘树吗南方有苹果树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有什么不同 2.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沙漠)莲(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河湖、池塘里)把仙人掌种在水里、把莲种在沙漠中行吗沙漠与池塘、河湖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3.月季花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向阳地方)玉簪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背阴地方)这两个地方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讨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阳光、温度、水等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但是各种植物对阳光、温度、水的需要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植物喜光,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喜水,有的植物喜干;有的植物喜暖,有的植物喜寒。

第二课时 活动(二) 指导学生认识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实验l--绿豆或其它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2--绿豆或其它生长与水的关系 学生根据课前的实验,进行汇报 实验报告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师生小结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 活动(三) 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出示挂图或图片热带森林、沙漠植物、沼泽植物。 思考 1.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 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 2.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干旱、少雨) 干旱、少雨;水多;炎热、多雨;泥泞、多水。 3.在沙漠中、池塘中、热带森林中、沼泽中有什么特有的植物 仙人掌、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莲、水草、浮萍等喜水植物;高大、茂密、长绿的植物;多是喜水的草类植物。 讲解:因为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植物。 观看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片,并由教师和学生介绍相关的资料。 巩固应用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5 植物与环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5 植物与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2、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些特性。 3、知道植物具有和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对观察和研究进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2、对身边的事物及自然有着探究的欲望。 3、愿意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喜欢研究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植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三、教学难点 植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四、教学准备 图片:沙漠、高山、草原、热带雨林、池塘生态图; 视频:有关的生态系统介绍; 文字资料:温室的环境条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自设情景,讲述事情经过,引出问题。 问题波波要把一盆仙人掌放在阴生植物区内种植,合适吗? 目的通过讲述故事情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植物的外部结构的观察中,从而引出要研讨的问题——仙人掌放在阴生植物区内种植,合适吗?让学生通过对仙人掌和龟背竹这两种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环境进行观察比较,将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建立起联系。 (二)活动一:仙人掌和龟背竹 导入出示仙人掌和龟背竹植株,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这两种植物的外形特征。

问题龟背竹的叶子很大。仙人掌有叶子吗? 观察观察、比较仙人掌和龟背竹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环境,并做记录。 引导仙人掌的叶子在哪里?由于适应干旱的环境,仙人掌的叶子退化变成了针刺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仙人掌和龟背竹的外形差异。 讨论根据仙人掌和龟背竹生长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查阅资料,分析其生长环境。 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和汇报。 引导介绍仙人掌和龟背竹生长的环境特征。 目的通过对仙人掌和龟背竹这两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环境的观察比较,将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三)活动二:耐旱的本领 问题仙人掌和龟背竹的外部形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猜想根据活动1的结论进行假设。 讨论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 引导可设计对比实验来进行观察。由于蒸腾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要从植物的表面蒸发到大气中。 设计注意考虑以下几点:仙人掌和龟背竹耐旱情况的对比实验中要控制什么条件?如何进行观察?怎样做才公平? 实验用塑料袋分别把仙人掌和龟背竹的叶子全部密封起来,对比仙人掌和龟背竹的耐旱情况。注意观察塑料袋内壁的水珠,并做好记录。 引导本活动通过观察、比较罩在仙人掌和龟背竹茎叶上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的多少来分析它们的耐旱本领。塑料袋内壁的水珠多,说明这棵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下散发的水分快,体内保水的能力弱,不耐旱。 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和汇报,共同推断仙人掌与龟背竹的耐旱能力。 拓展叶子小的植物都比叶子大的植物耐旱吗? 目的通过对仙人掌和龟背竹这两种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对比实验,学习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活动三: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 媒体播放“耐旱的植物”视频。 问题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它们怎样适应干燥少雨、温差较大的环境特点? 分析小组讨论。从沙漠环境里植物的种类、植株的高矮、植物的外形、根茎叶的形态等,分析植物是否能适应沙漠的气候特点。 媒体播放“热带雨林”视频。 问题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它们怎样适应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的环境特点? 引导热带雨林的上层光线充足,以高大的大型乔木为主;下层阴暗潮湿,以矮小的草

园林植物教案

园林植物教案 《园林植物》 第1章园林植物的应用 1.1 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2 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3 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2章园林植物的分类 2.1 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2.2 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及分类检索 2.3 常见园林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第3章木本园林植物 3.1 针叶树 3.2 阔叶树 3.3 竹类植物 第4章草本园林植物 4.1 一、二年生花卉 4.2 宿根花卉 4.3 球根花卉 第5章其他园林植物 5.1 水生园林植物 5.2 蕨类园林植物 5.3 肉质多浆园林植物 5.4 草坪与地被植物 为配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园林植物》的学习和应用,在此编写了各章相应的教学指导,供广大师生选用本教材时参考。 第1章园林植物的应用

本章学习目标: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都是园林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掌握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在园林植物的应用,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要应用好园林植物,使其在园林绿化中达到最好的效果,就要识别园林植物,了解园林植物。本章将学习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在园林植物的应用方面的知识,了解学习一些园林植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和配植方式,为后续各种园林植物识别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了解掌握树木、花卉和水生植物等园林植物的选择原则和配植方式;为在园林建设中较好地应用各种园林植物打下基础。 本章分3节11个知识点。 1.1 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本节学习要点:学习掌握树木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有关知识。主要有以下2个知识点。一、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原则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必须掌握以下2个原则: (一)美观、实用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二)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既考虑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还要考虑生态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总的原则是以树种本身特性及其生态条件作为树种选择的基本因素来考虑。 本知识点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树木生物学特性、树木生态学特性。 二、园林树木的配植形式 基本概念:配植方式是指园林树木搭配的形式。 应掌握的知识要点: 园林树木的配植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规则式配植的基本概念:规则式是指树木的栽植按几何形式和一定的株行距有规律地栽植。其特点是整齐端庄,严谨壮观。

潍坊实验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6沙漠里的植物

6.沙漠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沙漠中的典型植物。 2.知道沙漠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知道骆驼刺和梭梭草具有的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图片中沙漠植物的形象特征,认识沙漠中的典型植物。 2.通过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环境。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识沙漠植物,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2.能培养阅读资料的习惯,拓展科学视野。 3.通过认识沙漠植物根系的特点,学会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沙漠是沙漠植物的生存地,在沙漠中培育植物是艰难但有意义的。 2.认识到人类能利用科技对更多的植物进行研究和培育,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纸巾、蜡纸、塑料布、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材料:仙人掌、放大镜、芦荟、仙人掌的茎、芦荟的叶、不锈钢勺子、塑料或金属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讲台上展示一盆仙人掌),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2.师:仙人掌我们很熟悉,但它却有很多非凡的本领,你知道仙人掌的老家在哪里吗? 3.出示沙漠图片,提问:沙漠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在沙漠中只有孤零零的仙人掌吗? 4.师:仙人掌还有许多的植物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朋友,找一找它们在沙漠中存活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仙人掌引入沙漠,将仙人掌作为贯穿全课的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沙漠中的植物 1.谈话(课件依次展示):有同学们熟悉的仙人球、仙人掌,还有同学们比较陌生的沙棘、骆驼刺、胡杨和梭梭草。 2.谈话:虽然这些沙漠植物我们很少见,但身边种植的仙人掌、芦荟、宝石花也有很多,它们大都喜温暖、通风的环境,耐干燥,能在沙漠边缘或半沙漠的温暖环境中生存。今天我们以仙人掌、芦荟为例来研究沙漠里的植物。 [设计意图:学生对沙漠环境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对沙漠中的植物则知之甚少,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沙漠中没有植物。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多地介绍沙漠中的植物,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打下基础。] 三、观察仙人掌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大多数植物都有根、茎、叶,请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仙人掌,你能找出它的茎和叶吗?注意不要用手直接去摸仙人掌,或用其他地方的皮肤去接触它。 2.追问:你能具体描述它的茎和叶吗?如:仙人掌的茎是绿色的,像厚实的植物叶片或粗壮的茎。仙人掌的叶是一根根的尖刺。 3.请学生指出仙人掌的茎和叶,在黑板上画出茎和叶的形状。茎:掌状或柱状。叶:针状。 [设计意图:仙人掌是常见的沙漠植物,它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非常明显,比较便于小学生观察。本课把它作为观察形态适应性的对象,通过学生直观感知,知道仙人掌的表面有蜡层、叶刺和毛,仙人掌的茎是掌状的、叶是针状的,为后续探究储水秘密做铺垫。] 四、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1.师从学生画的图片中提出问题:我们发现每一片仙人掌的茎都长得比较肥厚,那么这肥厚的茎里面有什么呢?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 2.学生思考、猜测与交流。 3.谈话: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较硬,用手难以挤压出水分。而且,它们都有刺,易扎伤手,所以用勺子挤压比较方便、安全。 4.师演示挤压过程:用金属勺压住仙人掌茎的上、中、下位置,反复用力按压、摩擦,直至茎中的汁液大量流出。 5.师:用同样的方法挤压芦荟,找一找芦荟的叶子里有什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3

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教学目标: ◆掌握: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性、土壤胶体、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耕性等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特性。 ◆理解:不同质地的农业生产特性;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土壤基本性质及对肥力的影响。 ◆了解:土壤退化、污染和低产田的改良与开发。 ◆学会: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技术。 教学时数:18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土壤肥力概念 1.土壤概念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2.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二、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质的风化产物,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通常肉眼可见的大颗粒多是破碎的原生矿物,而细小的土粒则是经过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形成的次生黏土矿物。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和铁、铝、硅等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如三水铝石)。

第七章第一节植物与环境教案

第一节植物与环境的教案 第一小节概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与环境有关的6个基本术语的概念; 2、了解限制因素及最低量定律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 与环境有关的6个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 生态因素的划分及限制因素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课时:1.5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概述 (一)生境、生态因素和生存条件: 1、环境——指存在于某一中心项事物周围的一切要素的总称。 2、植物环境——指植物周围的一切地理要素的总称。 3、生境——指植物具体的居住环境叫生境(生活的环境)。 4、环境因素——前面讲过植物环境是植物周围的一切地理要素。 5、生态因素——是指对植物生命过程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 6、生存条件——从生态因素的三部分组成。 7、生态环境——指存在于生物体周围,并对生物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的一切生态因素的总称。 (二)限制因素和最低量律 1、生态幅:整个植物或植物生活机能的每一个过程对生态因素强度变动的适应范围,叫做生态幅或生态幅度。那么什么又叫做适应呢?(适应——指植物具有适宜所处环境的一些性状,或者使它更能充分利用有益环境条件,增强抗击不利条件的性能,叫适应。) 2、主导因素:在环境生态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候因素。主导因素也叫限制因素。 3、限制因素——指限制一种植物生长或存活的任何因素。 4、最低量律:最低量律——指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有效养分之中,在数量上接近于临界最低的一个限制着植物的生长或产量,这一原理通常被称为最低量律。 七、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和原理:生境、生态因素和生存条件,限制因素和最低量律 八、思考与作业题 1、何谓“生态环境、植物环境、生态因素、生存条件、生境、限制因素、最低量律”。 2、简述你对环境一词的理解。 第二小节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一)光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景观养护教案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实验教案 重庆文理学院 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园林教研室张祖荣

实训一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绿化管理)项目的获取 一、目的:了解绿化管理项目的概况,清楚获取绿化管理项目的途径,初步掌握获取绿化 管理项目的基本方法。 二、内容: 1、绿化管理模式 (1)完全自主管理模式:是指管理机构(业主或物业公司)拥有专门的绿化管理队伍、完善的花木生产基地、专业的园林绿化技术人员,自主完成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园林绿化的日常管理和完善改造工作。且日常管理及完善改造所用的花卉与苗木均由管理机构自行生产。 (2)半自主管理模式:是指在园林绿化管现中,有—部分工作由管理机构的绿化管理人员白行完成,而另一部分工作则外包给社会上其他专业公司来完成。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管理机构没有白己的花木生产基地,因此只负责园林绿化的日常管理、环境布置及小规模的绿化改造工作,而所需花卉与苗木则从社会上其他专业公司购买,较大规模的绿化改造及园林工程亦由社会上的专业公司承包完成。 (3)外包式管理模式:就是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园林绿化管理队伍,只有—至二名专职或兼职的绿化工作监管人员,就只有将所有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承包给社会上的专业园林公司进行管理。 2、绿化管理项目的招标 (1)准备工作:绿化管理项目招标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淮备工作,包括绿化面积测量登记、绿地类型及植物种类统计,养护管理标准及奖惩制度的制定,监督检查措施、管理费用测算、配套设施设备及工具房和水电接口的准备等等。 (2)投标方的评定与选择:在进行评标前,首先要根据质量要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评定标准,再向社会公众发布招标信息,然后由招标方的分管领导、专业人士及监管代表等3—7名人员组成评标小组,根据制定的评定标准对投标的专业公司进行评审打分。将评审合格的专业公司记录下来,以其中的综合评分高、投标价格低者当选。 一般供方(投标方)评审的标准包括: ①专业资质,营业执照及资全实力; ②技术力量、管理经验; ③以往的专业业绩及口碑; ④管理能力及管列制度、培训制度等; ⑤设备及工具完善程程度; ⑥管理方案及费用构成。 (3)签订合同:在选定投标方后,经双方协商签订承包合同。 合同内容主要有: ①甲方(发包方)和乙方(承包人)的单位名称、地址、电话(传真)等基本信息。 ②项目概况:管理面积、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管理费用(结算方式与时间)等。 ③甲方的责任与义务:比如提供基础条件(道路、水电接口、工具房、材料库、资料室等),按时结

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教案1121用

实验一植物种质资源圃的设计和建立 一、实验目的 了解建立种质资源圃的意义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种质资源圃田间试验设计原理;练习圃地总体规划、小区划分及试材的定植方法。 二、实验原理 种质资源圃的建立是为了加深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育种的材料仓库。虽对各种来源的种质资源及其特性有所了解,但可能尚不深入,有必要设置种质资源圃,对每份试材进行观察、研究和比较鉴定,全面地了解每份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从中筛选出育种所需要的原始材料或直接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 种质资源圃田间试验设计的原理是尽量减少非试验因子的干扰,提高田间试验的典型性、代表性、正确性和重演性。小区面积大小应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具体确定,为了不造成基因流失或较少流失,需确保栽培株数(白菜、甘蓝、黄瓜、萝卜等需50~100株;茄子、番茄、辣椒30~50株;大葱、洋葱100株);在小区设置方面,一般每隔5~10个小区设1个对照小区;在每类蔬菜种植区两侧设置保护行,在试验田周围设置保护区。田间道路的设置应较一般试验田宽一些,以便于观察、记载;应把同类或特性相近的种类归到一起;在每个种类内,把形态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相近的品种、类型归到一起;对多年生或宿根类植物应另设一个种植区,不至于妨碍种质资源圃土地的合理轮作。 三、实验用品 1、试材 搜集到的各种蔬菜、花卉植物品种、类型,半栽培类型、野生植物种子或繁殖材料,以及实验区的平面图。 2、工具和用品 整地作畦工具、皮卷尺、木质或塑料标牌、毛笔、变色油笔、墨汁、绘图纸等。 四、实验步骤 将学生分成3~5人为一组 1、种质资源的初步整理 对搜集或引入的种质资源,根据其原始记录进行统一编号(永久性的编号)。写明它的中文名、拉丁名、品种名(若是国外引进,应附上原文名称、来源和主要性状)。在将各条途径搜集的品种类型,按各种植物归类之后,给每一份材料编一个小区号。 小区号的编法:前2位数是年份号(91);年份后是小区号。小区号数的多少取决于当年种植的材料数,若在100以内为2位数,大于100则为3、4位数。这是一般的常用编号,便于判明年限,便于种子贮藏管理。 为便于计算机管理,可采用三联编号,小区(1份试材)的编法是:最前2位数为年份号,中间2位为植物的种类号,最后2~3位为试材号。如20XX年编的前2位则为07;番茄为第二类(蔬菜)则中间2为为02;番茄某一品种的编号则在0~99或0~999之内,假如番茄品种中的编号为10,则其小区编号为070210。 分类、编号工作应在实验之前事先完成。 2、每个实验小组按实验小区平面图核对图上的尺码,观察地形地貌、灌溉系统的布局及作物的前茬等。根据上述观察核对情况和全部试材的种类、品种数量,按照田间试验设计原理,在实验区的平面图上,进行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种质资源圃的规划设计,包括大区划分,小区设计(小区面积、形状、数量、排列方向和对照小区数量),保护行和道路设置等。每个实验小组经讨论后设计一个方案,再经全班讨论和教师共同协商选定一个最佳方案。 3、按最佳设计方案,每实验小组负责一类植物实验区内小区的划分,并在每个小区的左上角插带有小区编号的标牌。 4、播种或定植时,可把田间试验图放在一旁,即可按照对号入座的方法进行播种或定植。 5、在播种或定植完毕后,应全面检查一遍,并绘就种植图。 五、实验报告 1、任选一种植物,每人设计一份70份材料的种质资源圃,并绘出田间试验设计图。 2、自行拟定一份该种作物的田间管理方案。 实验二园艺植物的引种计划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