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参数的问题(精)

地球参数的问题(精)
地球参数的问题(精)

关于地球参数的问题

一:复习提问:

1.回答椭圆的两个定义。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各是什么形式?

2.代数中研究函数图像时都需要研究函数的哪些性质?

由于方程与函数都是描述图形和图像上的点所满足的关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用类比研究函数图像的方法,根据椭圆的定义,图形和方程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

现在我们有三个工具:椭圆的两个定义,图形和标准方程,下面我们就分别从研究定义,图形,方程出发看看能获得哪些性质。

(一)从定义方面研究:

1.焦点

2.椭圆的第二定义,准线方程及离心率

点M(x,y)与定点F(-c,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a2/c的距离的比是常数c/a,(a>c>0),求点M的轨迹。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定值e (0

我们把定值e=c/a(0

随着离心率的变化,椭圆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e越接近于1时,c越接近于a,从而b越小,因此椭圆越扁;反之,e越接近于0,从而b越接近于a,椭圆越接近于圆。可见离心率是刻画椭圆圆扁程度的量。

我们把定直线L:x= 叫做椭圆的准线。一个椭圆有几条准线?

(二)从标准方程研究

3.椭圆的顶点:

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叫做曲线的顶点。同时我们把AA1,BB1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另外我们将a,b 叫半长轴长和半短轴长。

(三)从椭圆的图形和方程方面研究。

4.椭圆的范围:椭圆位于一个矩形内。

5.椭圆的对称性:

椭圆既关于坐标轴对称,又关于原点对称。

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形式决定了椭圆的对称性质。

例一:求椭圆16x2+25y2=400的长轴,短轴的长,焦点,顶点的坐标,准线方程和离心率

例二:我国发射的第一k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近地点A距地面439千米,远地点B距地面2384千米,地球半径6371千米,求卫星的轨道方程。

例三:椭圆的方程,椭圆上一点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求椭圆的一点P到两条准线的距离。

例四;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5,一条准线方程为x=-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小结;1.知识方面:1)椭圆内切于矩形,且它是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又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因此,画它的图形时,只要画出第一象限的部分,其余可由对称性得出。

2).在讨论椭圆性质时,应首先根据方程判断此长轴的位置,然后再讨论其它性质;(判断方法是“大小分长短,即哪个字母下面的数大,焦点就在哪个轴上)

3).常数e(离心率)是焦距与长轴长的比值,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

4).关于准线,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对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准线方程为x ,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准线方程为y

2.方法方面:1)给出方程会求椭圆的几何性质。

2)会用待定系数法根据条件求椭圆的方程。

练习:1。设椭圆中心在原点,它在x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所连焦半径互相垂直,且此焦点距长轴较近的端点的距离为,求椭圆的方程。

2.直线y= 为椭圆的准线,其短轴长为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根据下列条件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焦距为6,离心率为3/5。

2)中心在原点,对称轴在坐标轴,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过点(2,-6)。

3)求下列椭圆的焦点,顶点坐标,离心率,准线方程,长,短轴长。1)9x2+4y2=1 2)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6a12903689.html,/education/05/shuxue/shuxue008.htm

地图定义?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地图的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的比例尺。其表现形式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比例尺大于和等于1:10万的地图,如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等的地图可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万并大于1:100万的地图,如1:25万、1:5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和等于1:100万的地图,如1:100万、1:250万、1:600万、1:200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栅格图?

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矢量图?

矢量图是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用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每一个地理要素由一系列有顺序的的x、y坐标描述,这些要素与属性相结合。

大地测量与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

地球是一个自然表面极其复杂与不规则的椭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描述各种制图现象,如何建立地球表面与地图平面的对应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引入大地体的概念。大地体是由大地水准面包围而成。大地水准面是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设想此面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大地水准面也有高低起伏。虽然此高低起伏已经不大,比地球自然表面规则得多,但仍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为了测量成果的计算和制图的需要,人们选用一个同大地体相近的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达的旋转椭球体来代替,简称地球椭球体。它是一个规则的曲面,是测量和制图的基础。地球自然表面点位坐标系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二是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上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什么是大地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地面点的位置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度表示。大地坐标系的确立包括选择一个椭球、对椭球进行定位和确定大地起算数据。一个形状、大小和定位、定向都已确定的地球椭球叫参考椭球。参考椭球一旦确定,则标志着大地坐标系已经建立。什么是54北京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它与苏联1942年建立的以普尔科夫天文台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统相联系,相应的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天文大地测量,经计算表明,54坐标系统普遍低于我国的大地水准面,平均误差为29米左右。

什么是80西安坐标系?

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什么是地心坐标系?

以地球的质心作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称之为地心坐标系,即要求椭球体的中心与地心重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时,轨道平面时时通过地球的质心,同样对于远程武器和各种宇宙飞行器的跟踪观测也是以地球的质心作为坐标系的原点,参考坐标系已不能满足精确推算轨道与跟踪观测的要求。因此建立精确的地心坐标系对于卫星大地测量、全球性导航和地球动态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 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这是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什么是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几何法和解析法。几何法是以平面、圆柱面、圆锥面为承影面,将曲面(地球椭球面)转绘到平面(地图)上的一种古老方法,这种直观的透视投影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解析法是确定球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平面上对应点的直角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投影?

我国1:10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投影(又称改良都圆锥投影),现在改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我国1:50万和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是横轴等角椭圆柱投影。其原理是:假设用一空心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圆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面上;最后,将椭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此投影由德国科学家高斯首创,后经克吕格补充,简称高斯投影。

什么是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普通地理图(General Map)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它和地形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地图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示的内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几何精度较地形图低。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是指国家几种基本比例尺(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的全要素地图。它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面而详尽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能满足多方面用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专题地图(Thematic Map)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分布,或强调表示这些现象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地图。专题地图的主题多种多样,服务对象也很广泛。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如何分幅与编号?

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我国对每一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廓大小都做了规定,每一幅地形图给出了相应的号码标志,这就是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分幅有两种方法:一是矩形分幅,一是经纬线分幅,我国采用经纬线分幅。

1991年前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系统是一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延伸出1:50万、1:25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在1:10万地形图基础上又延伸出两支:第一支为1:5万及1:2.5万比例尺;第二支为1:1万比例尺。1:100万地形图采用行列式编号,其它六种比例尺的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

地形图的图号后面增加一个或数个自然序数(字符或数字)编号标志而成。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从赤道起向两极纬差每4o为一列,将南北半球分别分成22列,依次以字母A、B、C、D……V表示;由经度180o起,从西向东,每经差6o为一行,将全球分成60行,依次用数字1、2、3、4……60表示,采用“横列号-行号”编号表示。

1991年我国制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自1991年起新测和更新的地形图,照此标准进行分幅和编号。

地图最大精度

视力正常的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短距离是0.1毫米。因此,相当于图上0.1毫米的实地水平长度就是地图上所能表示的最精密限度,称为比例尺的最大精度。

下表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最大精度:

比例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最大精度(m) 1 2.5 5 10 25 50 100

什么是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什么是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数字栅格地图(DRG)?

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每幅图经扫描、集合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数字线划地图(DLG)?

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以矢量数据格式形成的数字地图。这种地图能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层与叠加,提取属性数据,根据矢量对象查询属性或根据属性查询矢量对象,数据易于更新与编辑和创建专题属性和绘制专题地图等。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区域地面高程的数字表示,是建立在地图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数据集,是地理信息系统赖以进行分析的核心数据系统。DEM的水平间隔可随地貌类型的不同而改变,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产品。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覆盖本国的数字高程模型系

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正射影像(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或遥感图像(单色或彩色),经逐个像元纠正,再进行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彩生成的影像数据。一般带有公里格网、图廓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地理信息系统内容啊!~]

测量学的内容!

地图坐标

UTM坐标系统

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RTOR GRID

SYSTEM,通用横墨卡托格网系统)坐标是

一种平面直角坐标,这种坐标格网系统及其所依据的投影已经广泛用于地形图,作为卫星影

像和自然资源数据库的参考格网以及要求精确定位的其他应用。在UTM系统中,北纬84度和

南纬80度之间的地球表面积按经度6度划分为南北纵带(投影带)。从180度经线开始向东将

这些投影带编号,从1编至60(北京处于第50带)。每个带再划分为纬差8度的四边形。四边

形的横行从南纬80度开始。用字母C至X(不含I和O)依次标记(第X行包括北半球从北纬72度

至84度全部陆地面积,共12度)每个四边形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标记。参考格网向右向上读取。

每一四边形划分为很多边长为1000 000米的小区,用字母组合系统标记。在每个投影带中,

位于带中心的经线,赋予横坐标值为500 000米。对于北半球赤道的标记坐标值为0,对于

南半球为10000000米,往南递减。

大比例尺地图UTM方格主线间距离一般为1KM,因此UTM系统有时候也被称作方里格。因

为UTM系统采用的是横墨卡托投影,沿每一条南北格网线(带中心的一条格网线为经线)比例

系数为常数,在东西方向则为变数。沿每一UTM格网的中心格网线的比例系数应为0.99960

(比例尺较小),在南北纵行最宽部分(赤道)的边缘上,包括带的重叠部分,距离中心点大

约363公里,比例系数为1.00158。

1、椭球面

地图坐标系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确定,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IAG 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GPS定位所得出的结果都属于WGS84坐标系统,WGS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即以地心作为椭球体中心的坐标系。因此相对同一地理位置,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它们的经纬度坐标是有差异的。

采用的3个椭球体参数如下(源自“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椭球体长半轴短半轴

Krassovsky 6378245 6356863.0188

IAG 75 6378140 6356755.2882

WGS 84 6378137 6356752.3142

理解:椭球面是用来逼近地球的,应该是一个立的椭圆旋转而成的。

2、大地基准面

椭球体与大地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基准面是在椭球体基础上建立的,但椭球体不能代表基准面,同样的椭球体能定义不同的基准面,如前苏联的Pulkovo 1942、非洲索马里的Afgooye基准面都采用了Krassovsky椭球体,但它们的大地基准面显然是不同的。在目前的GIS商用软件中,大地基准面都通过当地基准面向WGS84的转换7参数来定义,即三个平移参数ΔX、ΔY、ΔZ表示两坐标原点的平移值;三个旋转参数εx、εy、εz表示当地坐标系旋转至与地心坐标系平行时,分别绕Xt、Yt、Zt的旋转角;最后是比例校正因子,用于调整椭球大小。北京54、西安80相对WGS84的转换参数至今没有公开,实际工作中可利用工作区内已知的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控制点进行与WGS84坐标值的转换,在只有一个已知控制点的情况下(往往如此),用已知点的北京54与WGS84坐标之差作为平移参数,当工作区范围不大时,如青岛市,精度也足够了。

以(32°,121°)的高斯-克吕格投影结果为例,北京54及WGS84基准面,两者投影结果在南北方向差距约63米(见下表),对于几十或几百万的地图来说,这一误差无足轻重,但在工程地图中还是应该加以考虑的。

输入坐标(度)北京54 高斯投影(米)

WGS84 高斯投影(米)

纬度值(X)32 3543664 3543601

经度值(Y)121 21310994 21310997

理解:椭球面和地球肯定不是完全贴合的,因而,即使用同一个椭球面,不同的地区由于关心的位置不同,需要最大限度的贴合自己的那一部分,因而大地基准面就会不同。

3、高斯投影

(1)高斯-克吕格投影性质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地球椭球面和平面间正形投影的一种。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Gauss,1777一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该投影按照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确定函数的形式,从而得到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公式。投影后,除中央子午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子午线均为对称于中央子午线的曲线。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上述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椭球面正形投影于椭圆柱面。将椭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为高斯投影平面。取中央子午线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之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2)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

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87°、……、117°、123°、129°、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3)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

高斯- 克吕格投影是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故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以中央经线投影为纵轴(x), 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的坐标原点。纵坐标以赤道为零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均为正值。横坐标如以中央经线为零起算,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横坐标出现负值,使用不便,故规定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当作起始轴,凡是带内的横坐标值均加500公里。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为了区别某一坐标系统属于哪一带,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4231898m,21655933m),其中21即为带号。(4)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

某些国外的软件如ARC/INFO或国外仪器的配套软件如多波束的数据处理软件等,往往不支持高斯-克吕格投影,但支持UTM投影,因此常有把UTM投影坐标当作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提交的现象。

UTM投影全称为“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为等角横轴切圆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该投影将地球划分为60个投影带,每带经差为6度,已被许多国家作为地形图的数学基础。UTM投影与高斯投影的主要区别在南北格网线的比例系数上,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即比例系数为1,而UTM投影的比例系数为0.9996。UTM 投影沿每一条南北格网线比例系数为常数,在东西方向则为变数,中心格网线的比例系数为0.9996,在南北纵行最宽部分的边缘上距离中心点大约363公里,比例系数为 1.00158。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可近似采用Xutm=0.9996 * X高斯,Yutm=0.9996 * Y高斯进行坐标转换。以下举例说明(基准面为WGS84):

输入坐标(度)高斯投影(米)UTM投影(米)Xutm=0.9996 * X高斯, Yutm=0.9996 * Y高斯

纬度值(X)32 3543600.9 3542183.5 3543600.9*0.9996 ≈ 3542183.5

经度值(Y)121 21310996.8 311072.4 (310996.8-500000)*0.9996+500000 ≈ 311072.4

注:坐标点(32,121)位于高斯投影的21带,高斯投影Y值21310996.8中前两位“21”为带号;坐标点(32,121)位于UTM投影的51带,上表中UTM投影的Y值没加带号。因坐标纵轴西移了500000米,转换时必须将Y值减去500000乘上比例因子后再加500000。

理解:高斯投影的方法就是保持赤道和中央经线不变形,把球面摊平。方法:用一个椭圆柱套住椭球,把它投影到椭圆柱上,然后打开椭圆柱即可。

4、其他

WGS 84 是常用的经纬度的椭球面,也是一个公开的基准面。

正转换:经纬度-->高斯投影坐标。

大地基准面用于高斯投影,或者高斯分带投影,无论是54,80,还是wgs84,都有可能。

在不同的基准面下,同一个点的经纬度不同,投影坐标也不同。

地球椭球体(Ellipsoid)、大地基准面(Datum)及地图投影(Projection)三者的基本概念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与UTM投影(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都是横轴墨卡托投影的变种,目前一些国外的软件或国外进口仪器的配套软件往往不支持高斯-克吕格投影,但支持UTM投影,因此常有把UTM投影当作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现象。从投影几何方式看,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等角横切圆柱投影”,投影后中央经线保持长度不变,即比例系数为1;UTM投影是“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投影后两条割线上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上长度比0.9996。从计算结果看,两者主要差别在比例因子上,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上的比例系数为1, UTM投影为0.9996,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可近似采用 X[UTM]=0.9996 * X[高斯],Y[UTM]=0.9996 * Y[高斯],进行坐标转换(注意:如坐标纵轴西移了500000米,转换时必须将Y 值减去500000乘上比例因子后再加500000)。从分带方式看,两者的分带起点不同,高斯-克吕格投影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3°;UTM投影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177°,因此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第1带是UTM的第31带。此外,两投影的东伪偏移都是500公里,高斯-克吕格投影北伪偏移为零,UTM北半球投影北伪偏移为零,南半球则为10000公里。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坐标系 高斯- 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是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故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以中央经线(L0)投影为纵轴X,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的坐标原点。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高斯- 克吕格投影与UTM北半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 【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 一、地球 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图示 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 线圈 形状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 有能平分地球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组 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平 分地球.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 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 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 纬度经度 实质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 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 面之间的二面角

图示 起始点_______ (0°纬线) ______________ (0°经线) 划分 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 为,度数增大,以 南为,度数增大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度数增大,向西为 ,度数增大 半球 划分 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为东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3.经纬网 (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B()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三种

地球知识经纬网总结知识点

读图基础:地球知识—经纬网 学习要点: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脑子里要能想象出地球仪,建议大家自己动手做个或者买个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最长纬线)周长4万km 二、地球仪(方便我们研究的按照一定比例尺缩小的地球模型) 地轴:北极方向永远指向北极星(并非真实存在,是个假想轴) 南北两极、赤道 三、纬线和纬度 1.特点:①形状:自成圆圈(圆心都在地轴上) ②长度:赤道最长(4万km),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③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④方向:指示东西(相对的、无限的) 2.纬度:(线面角)某点纬度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自己动手画下这个线面角吧,立体或者是平面图都可以) (1)划分方法: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作90° (2)识别南北纬:数值向北增大为北纬,数值向南增大为南纬 (3)结论:在北半球某地的纬度等于在该地对北极星的仰角。 仰角是仰视北极星的视线与地平线的夹角。 3.特殊纬线:(在同一幅图上画出如下特殊纬线,找到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不同温度带) (1)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30°N~30°S之间低纬度,30°N~60°N、30°S~60°S之间中纬度,60°N~90°N、60°S~90°S 之间为高纬度。 (3)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到90°N之间为北寒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到90°S之间为南寒带。 三、经线和经度 1.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点的半圆弧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①形状: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形成经线圈。 ②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即赤道长度的1/2) ③关系: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 ④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的、有限的) 3.经度:二面角(某经线与地轴所成的半圆平面与0°经线所成半圆平面的夹角度数,即为该经线经度数)。 动手画下这个二面角。 (1)划分方法: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识别:向东数值增大为东经度;向西数值增大为西经度。 (3)相对应的两条经线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4.特殊经线:20°W、160°E划分东西半球 20°W向东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过180°经线到20°W为西半球 五、经纬网(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交) 1.定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如北京位置:40°N,116°E 2.定方向: (1)同一纬线上两点,正东正西 (2)同一经线上两点,正南正北 (3)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的两点,先判断南北,在判断东西 (4)注意:①北极点为最北、南极点为最南,所以南北方向是绝对的且有限的。但在地球上找不到最东端和最西端,所以东西是相对的(需要有参考点)无限的。东西方向的判断一定要在劣弧上,

地球化学心得

勘查地球化学心得体会--兼浅谈广东化探找金矿 王立强 广东省地质局七一九地质大队地质勘查所 1前言 目前,化探找金逐步被人们重视,在地质找矿中的效果也逐渐明显,成为寻找各种类型金矿床比较快速、经济、有效的重要手段。在区域普查中,通过查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可迅速指出找矿远景区;在详查及勘探阶段,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的研究,可直接发现金矿床或矿体,更好地发挥化探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但是金在地壳内部的本底含量极低,即使是金矿体中的金含量一般亦仅为n×10-6~10n×10-6,仅凭肉眼无法将之直接区分出来,因此以对样品(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等>进行定量分析为主要工作手段的化探方法,在当今金矿勘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地球化学的发展主要是借鉴了前苏联和西方的研究思路,前苏联的勘察地球化学主要依靠对土壤进行金属测量,但采样点布置较稀疏,而西方国家主要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但是主要用于研究,两者优缺点都有。80年代以来,金分析技术目臻成熟,当时Au分析的检出限低于或等于0.3×10-6,准确度、精密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区域化探的要求,因而全国区域化探找金空前繁荣,特别是谢学锦先生提出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建议,将我国的勘察地球化学推进到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时代发展,金分析技术逐步进步,中国勘察地球化学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三十年以来已完成1:500万和1:1 000万比例尺的39种元素或氧化物的全国地球化学图,使中国拥有了最引人瞩目的全国规模地球化学数据库,使中国化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广东化探找金始于1974年,主要为以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要工作方法的区域化探扫面,不过因为受金分析技术的影响,当时找金主要从金的伴生元素如As、Cu、Pb等入手,其难度不言而喻,但广东各地质单位的前辈在这种艰难条件下提交了大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 【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 一、地球 1.形状: 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 纬线经线图示 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 线圈 形状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 有能平分地球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 组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 平分地球.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 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 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_____ ___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 . 纬度经度 实质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 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 面之间的二面角 图示 起始点_______ (0°纬线) ______________ (0°经线)

划分 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 为,度数增 大,以南为,度数增大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 ,度数增大,向西为 ,度数增大 半球 划分 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为 东半球,160°E~180°~20°W为 西半球 3.经纬网 (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 ),B( )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三种 意义 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 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 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例】“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地球化学稀土元素配分分析()

《地球化学》实习测验 REE图表处理及参数计算 一、实习目的 1、掌握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的制作方法。 2、掌握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培养独立查阅文献及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基本原理 1、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 1、原子序数为横坐标 2、标准化数据为纵坐标 3、对数刻度 2、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稀土总量 4、轻重稀土比值 5、轻稀土分异指数 6、重稀土分异指数 7、铕、铈异常 三、实习测验内容 1、绘制各类侵入岩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 2、计算各类侵入岩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3、对已绘制的图表和计算出的数据进行解释。 4、在以上实习内容掌握之后,自行查阅文献一篇,并进行以上3项操作。

四、实习测验步骤 1、根据查阅文献数据,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 表1 蒙库铁矿床岩石、矿石、矿物稀土元素成分分析(ppm) 2、选出自己要的数据建立表格 表2 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ppm) 3、对数据进行球粒陨石标准化 表3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图(ppm) 图1 蒙库铁矿床稀土元素配分图 5、计算稀土元素基本参数 表4 表征稀土元素组成的基本参数 6、数据及图表的解析 (1)绿帘石:∑REE=266.49ppm,表明稀土元素含量较高;LR/HR=4.98,表明轻重稀土元素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异,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Sm)N=2.26,(Gd/Lu)N=1.47,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内部都发生了分异作用,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Eu异常值=1.23,为强正异常;Ce异常值=0.95,表明Ce基本无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图像具有左陡右缓特点,Eu正异常明显特征。 (2)磁铁矿矿石:∑REE=10.75ppm,表明稀土元素含量较低;LR/HR=3.15,表明轻重稀土元素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异,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Sm)N=1.47, (Gd/Lu)N=0.88,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内部都发生了分异作用,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 Eu异常值=1.8,为强正异常;Ce异常值=0.84,位弱Ce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图像具有左陡右缓特点,Eu正异常明显特征。

地球知识经纬网总结知识点

读图基础:地球知识一经纬网 学习要点: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脑子里要能想象出地球仪,建议大家自己动手做个或者买个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最长纬线)周长4万km 二、地球仪(方便我们研究的按照一定比例尺缩小的地球模型) 地轴:北极方向永远指向北极星(并非真实存在,是个假想轴) 南北两极、赤道 三、纬线和纬度 1. 特点:〔①形状:自成圆圈(圆心都在地轴上) 斗②长度:赤道最长(4万km),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③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④方向:指示东西(相对的、无限的) 2. 纬度:(线面角)某点纬度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自己动手画下这个线面角吧,立体或者是平面图都可以) (1 )划分方法: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作90° (2)识别南北纬:数值向北增大为北纬,数值向南增大为南纬 (3 )结论:在北半球某地的纬度等于在该地对北极星的仰角。 仰角是仰视北极星的视线与地平线的夹角。 3. 特殊纬线:(在同一幅图上画出如下特殊纬线,找到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不同温度带) (1)赤道一划分南、北半球 (2)30° N~30 ° S 之间低纬度,30° N~60 ° N、30° S~60° S 之间中纬度,60 ° N~90 ° N、60 ° S~90° S之间为高纬度。 (3)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到90° N之间为北寒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到90 ° S之间为南寒带。 三、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点的半圆弧线。(也叫子午线) 2. 特点:①形状: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形成经线圈。 ②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即赤道长度的1/2) ③关系: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 ④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的、有限的) 3. 经度:二面角(某经线与地轴所成的半圆平面与0°经线所成半圆平面的夹角度数,即为该经线经度数) 动手画下这个二面角。 (1)划分方法: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识别:向东数值增大为东经度;向西数值增大为西经度。 (3)相对应的两条经线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4. 特殊经线:20° W、160 ° E划分东西半球 20° W向东过0°经线到160° E为东半球;160° E向东过180°经线到20° W为西半球 五、经纬网(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交) 1. 定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如北京位置:40° N,116° E 2. 定方向: (1 )同一纬线上两点,正东正西 (2 )同一经线上两点,正南正北 (3)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的两点,先判断南北,在判断东西

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地球椭球体

3.2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 3.2.1地球椭球体 我们称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为大地球体。由于地球体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导致重力方向的变化,因此与重力方向成正交的大地水准面也是不规则的,仍不能利用数学方法表达。大地水准面的形状虽然十分复杂,但从整体上看,起伏是微小的,它是一个接近绕自转轴(短轴)旋转的椭球体。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椭球体的大小通常用两个半径:长半径a和短半径b或者由一个半径和扁率来决定。扁率α表示椭球的扁平程度,扁率的计算公式为:α=(a-b)/a。这些地球椭球体的基本元素a、b和α等,由于推求它的年代、使用的方法以及测定的地区不同,其结果并不一致,故地球椭球体的参数值有很多种,现将世界常用的地球椭球体的参数值列于表3-1。 表3-1各种地球椭球体模型的参数值 椭球体名称年代长半轴(m)短半轴(m)扁率 埃维尔斯特(Everest)1830 6377276 6356075 1:300.8 贝赛尔(Bessel)1841 6377397 6356079 1:299.15 克拉克(Clarke)1866 6378206 6356584 1:295.0 克拉克(Clarke)1880 6378249 6356515 1:293.5 海福特(Hayford)1910 6378388 6356912 1:297 克拉索夫斯基1940 6378245 6356863 1:298.3 I.U.G.G 1967 6378160 6356775 1:298.25 中国在1952年以前采用海福特椭球体,从1953—1980年采用克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N是北半球 度数后面跟S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一定在东半球 大于160°,一定在西半球 大于20°,小于160°,看度数后面跟W在西半球,跟E在东半球经纬网的应用:A利用经纬网定位 B利用经纬网判方向 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 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 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 ③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 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 2、根据南北极点,在图的边缘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箭头所指方向为东,箭尾所指方向为西 C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距离 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约是111km 任意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为111km 任意纬线上经度1 °的实际弧长为111×cos纬度 km 地球和地图——1

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

地球近似一个球体,它的自然表面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不规则的曲面。在大陆上,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在海洋中,最深点为马利亚纳海沟-11034米,二点高差近两万米。由于地球表面的不规则,必须寻找一个形状和大小都很接近地球的球体或椭球体来代替它。 通过天文大地测量、地球重力测量、卫星大地测量等精密测量,发现: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见图3-3。 随着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地球的形状也不是完全对称的,椭球子午面南北半径相差42米,北半径长了10米,南半径短了32米;椭球赤道面长短半径相差72米,长轴指向西经31°。地球形状更接近于一个三轴扁梨形椭球,且南胀北缩,东西略扁。但是,这与地球表面起伏和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差都在20公里相比,是十分微小的。 二、地球体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 由于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且形态极为复杂,显然不能作为测量与制图的基准面,这就提出了用一个什么样的曲面来代替地球表面的问题?大地水准面——将一个与静止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延伸至大陆,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体。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铅垂线作为测量的基准线。但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大地水准面也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它也不能作为测量计算和制图的基准面。 三、地球体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面 由于大地水准面的不规则性,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示,因此测量的成果也就不能在大地水准面上进行计算。所以必须寻找一个与大地体极其接近,又能用数学公式表示的规则形体来代替大地体——地球椭球体。它的表面称为地球椭球面,作为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为了便于测绘成果的计算,我们选择一个大小和形状同它极为接近的旋转椭球面来代替,即以椭圆的短轴(地轴)为轴旋转面成的椭球面,称之为地球椭球面。它是一个纯数学表面,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有了这样一个椭球面,我们即可将其当作投影面,建立与投影面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常用下列符号表示(图3-6):长半径a(赤道半径)、短半径b,(极轴半径)、扁率α,笫一偏心率e和第二偏心率e′,这些数据又称为椭球体元素。它们的数学表达式为: 扁率(3-1) 笫一偏心率(3-2) 第二偏心率(3-3) 四、地球的三级逼近 1.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大地体即大地水准面对地球自然表面的逼近。大地体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少的相当。 2.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 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它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所以人们视其为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3.地球的三级逼近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一、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基础 数据处理的意义是获得较为准确的平均值(背景)和异常下限。 1、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归根结底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所以要求数据应是正态分布的,不是拿来数据就能应用的,特别是用公式计算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正态(μ=0, δ=1)----(偏态)。 大数定理:又称大数法则、大数率。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同时,在对物理量的测量实践中,测定值的算术平均也具有稳定性。 所以如果在计算时,数据中包含较多的野值时,实际获得的是一个不具稳定性的算术平均,它实际不能替代背景值。 2、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不同尺度上的要求,所以不要将其看作一个定值。在悉尼国际化探会议上(1976),对异常下限定义:异常下限是地球化学工作者根据某种分析测试结果对样品所取定的

一个数值,据此可以圈定能够识别出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并对异常下限提出了一个笼统的定义:凡能够划分出异常和非异常数据的数值即为异常下限。 据此,异常下限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背景上限。 二、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具体异常下限确定方法较多:地化剖面法、概率格纸法、直方图法、马氏距离法、单元素计算法、数据排序法、累积频率法…… 下面逐一介绍: 1、地化剖面法:(可以不考虑野值)

在已知区做地化剖面:要求剖面较长,穿过矿化区(含蚀变区)和正常地层(背景),能区分含矿区和非矿区就可确定为下限。 2、概率格纸法:(可以不考虑野值) 以含量和频率作图 15%--负异常 50%--背景值 85%--X+δ(高背景) 98%-- (X+2δ)异常下限 3、直方图法:(可以不考虑 野值) 能分解出后期叠加的 值就为异常下限

(整理)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

§7.1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 7.1.1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 地球椭球 参考椭球 具有一定的几何参数、定位及定向的用以代表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的地球椭球叫做参考椭球。地面上一切观测元素都应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并在该面上进行计算,它是大地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同时又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地图投影的参考面。 有关元素 O 为椭球中心; NS 为旋转轴; a 为长半轴; b 为短半轴; 子午圈(或径圈或子午椭圆); 平行圈(或纬圈); 赤道。 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子午椭圆的五个基本几何参数(元素)来决定的,即: 椭圆的长半轴: a 椭圆的短半轴: b 椭圆的扁率: α=-a b a (7-1)

椭圆的第一偏心率: a b a e 22-= (7-2) 椭圆的第二偏心率: b b a e 22 -=' (7-3) 其中:a 、b 称为长度元素; 扁率α反映了椭球体的扁平程度,如α=0时,椭球变为球体;α=1时,则为平面。 e 和e /是子午椭圆的焦点离开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径之比,它们也反映了椭球体的扁平程度,偏心率越大,椭球愈扁。 五个参数中,若知道其中的两个参数就可决定椭球的形状和大小,但其中至少应已知一个长度元素(如a 或b ),人们习惯于用a 和α表示椭球的形状和大小,便于级数展开。引入下列符号: b a c 2 = tgB t = B e 222cos '=η (7-4) 式中B 为大地纬度,c 为极曲率半径(极点处的子午线曲率半径), 两个常用的辅助函数,W 第一基本纬度函数,V 第二基本纬度函数, B e V B e W 2222cos 1sin 1'+=-= (7-5) 传统大地测量利用天文大地测量和重力测量资料推求地球椭球的几何参数,自1738年(法国)布格推算出第一个椭球参数以来,200多年间各国大地测量工作者根据某一国或某一地区的资料,求出了数目繁多,数值

(完整版)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 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一、经纬网的判读 (一)、经线 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的线 形状:半圆不平行相交于南北极点 2、特征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长度:约2万千米 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3、经度 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 4、半球划分:东半球(20°W—160°E)西半球(160°E—20°W) 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一直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求出对应经线的度数。 (二)、纬线 1、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圆平行 2、特征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实质:地表某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3、纬度 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都数越大,南北的度数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半球划分:北半球、南半球 (三)、经纬线的运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方法:确定经纬线;定经纬度;)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图无图)) 3、最短航线的判定法(过地心大圆的劣弧最短)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方向分为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北极点之后再向南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南极点之后再向北 c、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 (2)、同一纬线,却不同经线上 a、同在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北—正东—东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北—正西—西南 b、同在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南—正东—东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南—正西—西北 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 (1)、两点经度相同,则两点纬度差乘110千米 (2)、两点纬度相同,则两点经度差乘110千米乘 (3)、两点不同经度,不同纬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一.名词解释 1. 异戊二烯型化合物:由一个个异戊二烯单元头尾相连重复组合而成一类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近代沉积物、古代沉积岩以及原油中。 2. 萜类:环状的异戊二烯型化合物。 3.同位素效应:由于同位素不同,引起单质或化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发生微小变化的现象,称为同位素效应。 4.同位素分馏:在各种自然过程中,由于同位素的效应引起同位素相对含量在不同相之间的变化。 5.干酪根:沉积物和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的无机酸、碱和常用有机溶剂的一切有机质。 6.腐殖质:指土壤和现代沉积物中不能水解的、不溶于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质。 7.低熟油: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 8.生物标志物:是沉积物(岩)、原油、油页岩和煤中那些来源于生物体,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基本保存了原始生化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物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9.质谱法:通过研究分子量和离子化的分子碎片来认识分子结构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以高能电子将单个分子击碎,用碎片的质量组成特征,推测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以达到分子鉴定的目的)。 10.质谱法(棒图):将每一次扫描的记录,应用质荷比对检测器响应值作图,就可以得到由色谱分离的某一种化合物的质谱图。 11.质量色谱图: 12.总离子流图: 13.生物成因气: 14.热成因气: 二.简答题 1.生物有机质的化学组分 碳水化合物 脂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 木质素和丹宁 2.异戊二烯单元的结构及简单组合、拆分 3.富沉积有机质的沉积环境

4.C 、O 同位素丰度的表示方法 5.自然界中碳同位素分馏的几种方式和结果 6.干酪根的光学显微组分分类 主要(1)统计腐泥组和壳质组之和与镜质组的比例; 采用(2)采用类型指数(T 值)来划分,具体方法是将鉴定的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代入下式, 计算出T 值,再依据表中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型。 两种 方法 以透射光为基础的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 组 分 亚 组 分 腐泥组 无定形—絮状,团粒状,薄膜状有机质 藻质体 孢粉体—孢子、花粉、菌孢 树脂体 壳质组 角质体 木栓质体 表皮体 镜质组 结构镜质体 无结构镜质体 惰质组 丝质体 7.干酪根研究的常用测试方法 干酪根研究的常用方法 直接方法:显微镜 SEM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荧光显光镜 IR 吸收光谱 X-ray 核磁共振(NMR ),顺磁共振(ESR) (不破坏干酪根,根据其物理特性来研究干酪根的性质、结构) 间接方法:元素分析 稳定同位素 热解分析(热失重、热模拟、热解—-色谱) 超临界抽提、氧化分解 100 )100()75()50()100(-?+-?+?+?=惰质组含量镜质组含量壳质组含量腐泥组含量T

构造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的应用

构造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的 应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构造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的应用—以山东招远魏家沟 金矿床为例 摘要:通过对招远某些金矿的成矿预测研究,总结了构造地球化学探矿的理论和方法,并且以山东招远魏家沟金矿床为例详细阐述了工作程序,并对该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总结。 关键词:构造地球化学探矿成矿预测金矿床 1 构造地球化学探矿的原理和工作方法 构造地球化学探矿的原理 构造地球化学晕,可以定义为“含矿溶液运移过程中在构造带内部及其两侧形成的元素异常带”。基于以上认识,在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中按一定的构造地球化学晕取样网度系统采样化验,圈定构造地球化学晕(异常),根据其形态、产状、规模及与成矿有利构造部位、金矿体关系,推测矿床边部和深部盲矿体存在的可能性,确定预测矿体的空间定位。 构造地球化学探矿的工作方法 样品采集 样品只在构造破碎蚀变带中采集,其网度依据矿床的实际情况而定。所采集样品投影到一定地质图件上,包括剖面图、平面图、垂直纵投影图等。 数据处理和解释 包括数据预处理、成矿指示元素确定和构造地球化学晕圈定与解释。数据预处理是将地质原始变量经过适当的变换,使之服从正态分布,常用的变换包括标准化变换、极差变换、对数变换、广义幂正态变换等[1];成矿指示元素确定是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一系列与成矿元素有相关关系的单变量或组合变量,用单变量或组合变量圈定成矿元素异常,达到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成本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构造地球化学晕的圈定和解释是将所变换的数据经过一定的处理(如趋势分析),用计算机成图,所成的图件结合地质实际来判别异常,指出盲矿的空间定位。 2 实际应用 以山东招远魏家沟金矿床3号脉为例。 矿床地质特征 魏家沟金矿床位于胶东招掖金矿带北截—灵山沟断裂的中段,矿床断裂构造发育,矿脉成群出现,主要矿脉有1号、2号、3号、7号,矿体赋存在矿脉中,具较高的工业价值(图1)。 图1 魏家沟金矿床平面地质图 —玲珑花岗岩;Is—斜长角闪 Q-第四系;δμ—闪长玢岩;γm2 5

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全解

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摘要常规的化探方法(如原生晕法、次生晕法、水化学法、分散流法等)在寻找近地表埋藏深度浅的矿体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深部探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突破厚层覆盖物,获得深部隐伏矿的信息,各国学者逐步建立发展了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探测深度大,可达数百米;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直接来自深部矿体的直接信息;这种信息极为微弱,但这种微弱信息反而更可靠,因为常规化探中起干扰作用的物质发不出这种信息。本文主要介绍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研究状况、原理、在矿产勘查中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1前言 地球化学勘查简称化探,是一种找矿技术方法。它是系统地在不同尺度和规模上研究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中的化学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学特征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并探讨它们在宏观、微观尺度内的分配与迁移机制。常规的化探技术方法如原生晕法、次生晕法、水化学法、分散流法等,在矿产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随着勘查程度的提高,在出露区找到新矿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寻找大型矿床的最大机遇出现在隐伏区[2]。为适应在隐伏区寻找新的大型矿床的需要,突破覆盖层、获得深部矿化信息就成为当务之急,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应运而生。 深穿透地球化学是探测深部隐伏矿或地质体发出的直接信息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隐伏矿成矿元素或伴生元素向地表的迁移机理和分散模式,含矿信息在地表的存在形式和富集规律,发展含矿信息采集、提取、分析和成果解释技术,以达到在覆盖区寻找隐伏矿的目的[3]。 2国内外研究状况 多年来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圈定出露及亚出露矿化四周的地表次生分散晕和分散流找矿或圈定盲矿上方地表的原生晕找矿,取得极大效果,但对被厚层沉积物或厚层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由于地表次生异常与原生晕皆被掩蔽而显得无能为力[4]。 为适应在隐伏区寻找新的大型矿床的需要,突破覆盖层,获得深部矿化信息,国际上自5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能探测更大深度的地球化学新方法研究。瑞典人

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及地球化学参数的计算

一、实习目的 由于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及化合价的相似性,导致它们在自然界中常常紧密共生在一起。因镧系收缩的缘故,使得稀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La→Lu逐渐减小,于是在岩浆过程中,这些元素在固相和液相间的分配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Ce和Eu在自然界具有变价(Ce4+、Eu2+)的特征,Ce 和Eu的相对富集与亏损程度往往反映了特殊的地质背景。 本次实习要求掌握稀土元素的计算和作图方法,理解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分馏程度的地质意义,掌握Eu的亏损与富集的地质背景。 二、实习内容 某地区的岩浆岩种类极为发育(表1—1和表1—2),请画出各岩类的稀土配分曲线图、结合稀土元素参数进行地质过程分析。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稀土元素参数 表1—1 岩浆岩稀土元素成分表(×10-6) 注:1-橄榄苏长岩,2-钾长花岗岩,3-H型花岗岩,4-A型花岗岩,5-石英闪长岩(M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由某单位等离子光谱方法分析。 表1—2 岩浆岩稀土元素成分表(×10-6) 注:表中数据由中子活化方法分析

一、基本原理 稀土元素通常指的是镧系元素的(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其中Pm 在自然界无天然同位素),由于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RE 3+变化于0.86?—1.14?)及化合价的相似性使得它们在自然界往往紧密共生。因镧系收缩造成稀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La →Lu 逐渐减小,Ce 和Eu 在自然界具有变价(Ce 4+、Eu 2+)的特征,以及介质(岩石、土壤、矿物等)的不同而引起稀土元素在自然界的分离。 为便于研究稀土元素在某介质中的分配型式,必须排除“偶数规则”的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球粒陨石丰度值对稀土元素进行标准化。 这里向大家推荐W.V .Boynton(1984)提出的球粒陨石丰度值(×10-6): La 0.31;Ce 0.808;Pr 0.122;Nd 0.6;Sm 0.195;Eu 0.0735;Gd 0.259;Tb 0.047;Dy 0.322;Ho 0.0718;Er 0.21;Tm 0.0324;Yb 0.209;Lu 0.0322。 1.计算球粒陨石标准化有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 N RE RE RE = 式中 RE ——某稀土元素的丰度; RE N ——某稀土元素轻球粒陨石标准化以后的丰度; RE 0——某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丰度值。 )Pr (La 2 1Ce *Ce Ce Ce N N N N +==δN N N Pr La 2Ce += 式中:Ce δ——铈异常系数; Ce*——铈的理想值。 )Gd (Sm 2 1Eu *Eu Eu Eu N N N N +==δN N N Gd Sm 2Eu += Eu δ——铕异常系数;Eu*——铕的理想值。

地球知识经纬网总结知识点

地球知识经纬网总结知 识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读图基础:地球知识—经纬网 学习要点: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脑子里要能想象出地球仪,建议大家自己动手做个或者买个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最长纬线)周长4万km 二、地球仪(方便我们研究的按照一定比例尺缩小的地球模型) 地轴:北极方向永远指向北极星(并非真实存在,是个假想轴) 南北两极、赤道 三、纬线和纬度 1.特点:①形状:自成圆圈(圆心都在地轴上) ②长度:赤道最长(4万km),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③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④方向:指示东西(相对的、无限的) 2.纬度:(线面角)某点纬度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自己动手画下这个线面角吧,立体或者是平面图都可以) (1)划分方法: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作90° (2)识别南北纬:数值向北增大为北纬,数值向南增大为南纬 (3)结论:在北半球某地的纬度等于在该地对北极星的仰角。 仰角是仰视北极星的视线与地平线的夹角。 3.特殊纬线:(在同一幅图上画出如下特殊纬线,找到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不同温度带) (1)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30°N~30°S之间低纬度,30°N~60°N、30°S~60°S之间中纬度,60°N~90°N、60°S~90°S之间为高纬度。 (3)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到90°N之间为北寒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到90°S之间为南寒带。 三、经线和经度 1.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点的半圆弧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①形状: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形成经线圈。 ②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即赤道长度的1/2) ③关系: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 ④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的、有限的) 3.经度:二面角(某经线与地轴所成的半圆平面与0°经线所成半圆平面的夹角度数,即为该 经线经度数)。动手画下这个二面角。 (1)划分方法: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识别:向东数值增大为东经度;向西数值增大为西经度。 (3)相对应的两条经线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4.特殊经线:20°W、160°E划分东西半球 20°W向东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过180°经线到20°W为西半球 五、经纬网(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交) 1.定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如北京位置:40°N,116°E 2.定方向: (1)同一纬线上两点,正东正西 (2)同一经线上两点,正南正北 (3)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的两点,先判断南北,在判断东西

第4章 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第四章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有三类: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综合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第一节物性和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一、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是反映事物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相互作用时的质量和能量关系)的参数。如平衡常数,反应速度常数,分配系数,吸附容量,自由能,焓,熵,标准电子活度或标准电极电位,离子电位,离子半径和价态,以及原子结构和其外层的价电子层结构都是反映事和物内在本性的参数。这些参数反映的是事物的本性,或反映的仅仅是事物在理想状态时的特征。事物在理想条件下的状态与实际条件下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研究客观具体事物时还需根据具体条件作具体分析。但尽管如此,收集和掌握这些参数对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因为这些参数是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是对事物进行理论计算和实践设计必不可少的参数。 二、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是反应体系及其环境所处的条件的参数,是用来描述事物或体系与环境的外观状态的参数,当然也是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计算时所需要的基本数据。它们主要有水化学组分,含量,pH,pE或Eh,温度,压力等。无疑这些参数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和计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因而也是我们野外和实验室工作中必须取得的主要资料。 第二节参比和综合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上面已提及,仅有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是不能对水岩体系的客观状态和变化作出确定性的定量回答,也是无法对水岩体系进行具体的水文地球化学计算。但是仅仅依靠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也是不够的,因为同一个客观具体条件对不同的事物的影响显然是不尽相同的。对一个事物要作出既科学又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将事物的条件状态与该条件下事物发生变化的边界状态相比较,才能对事物的状态、发展结果和将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正确的论断。反映实际条件与该具体条件下的边界条件相比较的结果的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