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傻瓜威尔逊》看马克吐温的种族观

从《傻瓜威尔逊》看马克吐温的种族观
从《傻瓜威尔逊》看马克吐温的种族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2 负迁移在词汇层面上对中国学生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

3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4 浅析英语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5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6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7 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艾丽丝?门罗的《逃离》

8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Modernism of Wuthering Heights

9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奥巴马总统竞选辩论的语篇特点

10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法律文化差异

11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2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

13 Maternal Love in The Millstone

14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15 从生长环境看林黛玉与简爱的反抗性格之差异

16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7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etaphors of FIR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19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块研究

20 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21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2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23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

24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爱国主义的升华—《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形象的分析

25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26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

27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28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9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30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31 浅析美国牛仔文化及其深远影响

32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

33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34 海丝特与卡米拉爱情观的对比分析

35

36 东西方文化中团队意识的差别

37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38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39 基于认知的颜色词隐喻研究

40 Maintain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41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

42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

43 《红楼梦》中笑话和谜语的翻译比较研究

44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

45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

46 The Comparison of Word Order between the Report at the 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47 从《简爱》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独立意识

48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49 流行美剧《生活大爆炸》字幕翻译研究

50 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51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

52 试析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着手

53 A Tragedy of Ambition on Macbeth

54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有关“狗”的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及方法

55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56 浅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57 从爱默生的《论自然》看超验主义

58 探究汉英翻译的中式英语现象

59 论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

60 Two Trapped Ros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ly and Miss Havisham

61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

62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63 An Analysis of Grotesque Features in Sherwood Anderson’s Winesburg, Ohio

6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5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66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67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他们眼望上苍》

68 《好人难寻》中体现出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69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70 以仪式理论阐释《宠儿》中的“宠儿”

71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72 A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Interpersonal 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Culture

73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n O. Henry’s Major Works

74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

75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汉语动物习语的英译

76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77 《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78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

79 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80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

81 从精神分析法研究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塞斯的母爱

82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人物象征主义的运用

83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84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85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86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

87 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

88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89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

90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91 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

92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中国小吃名英译

93 论女性的牺牲——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94 《呼啸山庄》中爱与恨的冲突与交融

95 美国电影中的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

96 丛林法则下生存: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的主要人物分析

97 On the Non-observanc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98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99 从功能目的论看化妆品广告的英汉翻译

100 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101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102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

103 乌鸦在中西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

104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105 为什么穷人会愤怒

106 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07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108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109 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

110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

111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112 隐喻视角下的政治新闻语篇分析

113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114 英汉拒绝语对比研究

115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

116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117 基于情境性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设计

118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119 V 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120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tuttering in The King’s Speech

121 An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2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

123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124 从中国传统民居乔家大院和西方哥特式教堂看中西文化差异

125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126 从目的论的角度论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127 从《小妇人》看男性缺失时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成长

128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

129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130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131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132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133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134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135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

136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意象分析

137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138 解读《喜福会》中吴夙愿与吴精美母女之间被误解的爱

139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

140 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

14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2 家庭教育对保罗的影响:品读《儿子与情人》

143 A Comparative S tudy of Coincidental Plots in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44 On Eliza’s Independent Awareness in Pygmalion

14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7 Cause of Tragedy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148 论《雾都孤儿》的写作手法与创作意义

149 课堂管理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影响

150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151 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中女性的道德观分析

152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53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154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155 A Probe into Three Phases for Effective Business Negotiations

156 中美家庭变迁的对比研究

157 抽象名词词义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158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59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160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促销战略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以淘宝“双十一”大促为例

161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162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163 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罪恶观

164 象征在女性主义小说《占有》中的作用

165 论人文主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体现

166 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

167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68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

169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

170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171 The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

172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 173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

174 英汉新闻标题中缩略词对比研究

17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6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177 从毛姆《刀锋》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知识分子形象

178 论基督教对信徒的影响分析

179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18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1 通过苔丝透析托马斯哈代的现代女性意识

182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原则

183 纪伯伦《先知》中辩证的婚姻观及爱情观

184 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185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86 《奥特兰托堡》和《弗兰肯斯坦》中哥特元素的比较研究

187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方法

188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189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

190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191 The Pervasive Agitation of Humbert in Lolita

192 中西方鬼怪比较研究

193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194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195 人力资源管理浅谈

196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的存在主义表达

197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198 从美学角度分析英文电影《阿凡达》的汉语翻译

199 关注耐心教育——浅谈《差不多是大人的人》中黑孩子的叛逆心理

200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

作者简介: 李晓莉,在读硕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山东济南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邮政编码: 文章编号: ( ) 浅析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 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家庭对儿童成长的扭曲影响为例 李晓莉 摘要: 世纪年代盛行于美国文坛的黑色幽默文学可谓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马克吐温时 代在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尖刻辛酸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其中,马克吐温从家庭与儿 童成长关系的角度入手,揭露社会的丑恶与道德的伪善,刻画出家庭对儿童成长的扭曲影响,堪称黑色幽默 文学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黑色幽默; 家庭; 哈克; 汤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黑色幽默,又称病态幽默,绝望的喜剧,它不 仅带有家族相似的喜剧性特征,更由于浓重的悲剧性因 素的渗透而表现出某种基因变异的征兆 [] 美国韦氏 大辞典的补编六千词将黑色幽默解释为经常用病 态的讽刺的荒唐而可笑的情节来嘲笑人类的愚蠢法 国的彩色拉鲁斯词典对黑色幽默的定义是用尖刻 的辛酸的有时甚至是绝望的笔调着重刻画人世间的荒 谬黑色幽默一词最早随着法国作家安布莱顿黑 色幽默文选的出版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布莱顿 将其描述为一种态度一种立场,或者说是一种独立于文 学而又能体现于文学的观点从而使黑色幽默首先 在法国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批评概念而引起关注 [] 至世纪年代,黑色幽默文学成为风行于美国文坛 的现代主义流派,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相呼应,在文学领 域大放异彩 其实,黑色幽默文学历史悠久在美国小说界,其源 头可以追溯到马克吐温时代,当代黑色幽默作品中的 许多风格题材和写作技巧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根 源本文将以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为例,从家庭对儿童成长的扭曲影响入手,来探源 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风格 一文章简介 黑色幽默繁荣昌盛之时一般是社会动荡不安之 日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正是在这种社会状况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1000字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1000字: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他写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批判了当时的不合理现象和人性的丑恶,表达他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他写的中短篇小说都十分幽默和讽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百万英镑》《狗的自述》《竞选州长》。 《百万英镑》讲述了一个美国穷小子亨利的一次奇遇,他被两位英国富翁选中,给了他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英镑支票,看他在一个月中是否被捕坐牢,一个月后,亨利不仅没有坐牢,还有了爱人,并挣到许多钱。虽然小说很短,但充分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在亨利刚得到那张百万支票时,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吃饭、买衣服,老板和员工看他穿着破烂,都看不起他,给他提供残羹剩菜和别人不要的衣服,当他向老板和员工拿出那张百万支票时,一脸吃惊,对亨利的态度简直是一百八十度转变,员工都十分热情的给他端上最好的菜,衣店的老板亲自给他测量,量身打造最合适最好的衣服,充分讽刺当时社会的拜金主义,揭露那些势利小人,见钱眼开、阿谀奉承的丑陋面容。一张支票让他过上了舒适的生活,让他从流浪汉成为一个名声远扬、权力极高的的人,后来一个贵人把他的支票藏了起来,当时亨利的股票大跌,人们开始怀疑他是否有支票,亨利无

法拿出支票,众人纷纷来拆他的台,骂他是骗子,把他的衣服收走,当亨利拿出支票时,众人又纷纷讨好亨利,亨利失去的又全都回来了,真是讽刺,不管如何爱钱都不能丢掉做人最基本的人性,更不能抛弃自己的道德与良知,毕竟金钱也不是万能的。 《狗的自述》中马克·吐温以狗为第一人称,手法独特,写出了狗的真诚,对世界的感恩来讽刺当时的人,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我”和新主人之间的故事,“我”救了主人的小宝贝,可断了一只脚,因为主人是一个科学家,某天他用我的“宝宝”来做实验,后来“宝宝”死了,仆人把他埋到那颗“我”最喜欢的树下,而“我”却一直在期待“宝宝”再次长出来,可“我”没有等到,直到“我”死去的时候也没有等到。这篇小说把狗的天真善良与主人的是非不分、恩将仇报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当时人类为了一点小事就猎杀动物的现象。 《竞选州长》中马克·吐温以写喜剧的手法,叙述“我”在竞选州长中一败涂地的悲惨事件,而“我”的对手之所以能够战胜我,是因为他们善于诽谤造谣,读后感巧妙利用新闻媒介,他们本应该公平公正的报道新闻,但实际上他们却成为了政客们夺取政治功利的工具,这是马克·吐温对黑暗的社会的讽刺,读完故事后喜剧般的故事背后却是辛酸的苦涩。 马克·吐温的小说十分幽默,不但意义深刻,而且通俗易懂,他用恰到好处的叙述,描写原本就荒诞不经滑稽古怪的现状,《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里面都是经典作品,让我了解到这位幽默大师的艺术风格和当时美国社会的现状,这是本值得阅读的好书。作者:卢亚

《马克吐温》的读书报告

关于“马克·吐温”的读书报告(秦果)2008-03-15 14:39 马克·吐温生活时代的背景: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普遍产生,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到了十七世纪,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甚为明显。早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意大利就已经丧失了商业中心的优越地位,经济急剧衰落。它不断受到外国侵略,政治不稳定,天主教势力猖獗。德国遭受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工商业凋零,整个国家长期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德国资产阶级未能形成一支有效的反封建力量。西班牙自从“无敌舰队”被歼灭后,丧失了海上霸权,不再是欧洲强国,工商业一蹶不振,封建势力也极猖獗,进步力量受到宗教裁判所的严重打击。俄国长期受异族侵凌,经济上极为落后,农奴制仍然在继续发展。十七世纪后半期,农民反抗沙皇和贵族的情绪日益高涨。 在十七世纪欧洲各国中,只有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大步向前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的特点是深入农村,扩大海外贸易。部分贵族从封建剥削转到工商业经营,形成了“新贵族”这一阶层。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打着宗教的旗帜,利用农民运动,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但他们害怕群众进一步的革命要求,很快就和封建势力妥协,导致了王权复辟。法国在十六世纪末年结束胡格诺战争,得到喘息机会,农业生产和工商业欣欣向荣。它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如英国那样快,但走在欧洲大陆国家的最前面。法国的王权保证了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重商主义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对王权采取妥协让步的态度。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十七世纪是这两个阶级

势均力敌、互相利用的时期。 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MarkTwain l835~1910)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

从马克·吐温的小说看美国本土色彩文学

【摘要】美国本土文学的崛起不仅标志着真正的美国文学的形成,也助推了美国文学挣脱欧洲文学的枷锁,从独立走向成熟。作为美国本土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发展者,马克?吐温的作品囊括了美国本土文学的绝大部分特点,除了地道的本土作家、本土气息的故事内容和人物角色,最可以反映美国本土文学独特色彩的就是其语言特点。文章以马克?吐温的小说为例,从现实的故事背景、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社会意义三方面,分析美国本土文学的特征。 【关键词】马克?吐温;美国本土文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56-02 美国本土文学的出现标志着真正的美国文学的形成,伴随其发展,美国文学经历了从自嘲和被排斥的窘境,逐步独立并走出了欧洲文学的阴影。所谓美国本土文学,是以本土的语言风格描绘本土的人物、故事为特点的文学作品。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一抹亮丽的色彩,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它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更重要的是赋予它文学生命的美国本土文学作者。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本土文学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对美国本土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如果说独立的美国文学始于美国本土文学,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国本土文学始于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通过其本土特色的作品将美国本土文学推向高潮,将民族标签印于美国文学作品之上,使曾经被欧洲传统文学压抑和排斥的美国文学不仅翻身独立,而且日渐繁荣。贯穿于美国本土文学中的美国本土文化、方言俗语、风土人情等,都成为其独树一帜的文学色彩。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这些本土的文学色彩随处可见。马克?吐温作为地道的本土作家,以轻松幽默的方言俚语,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生活化的美国故事,描绘原汁原味的美国乡土风情,反映真实的美国社会。 一、现实的故事背景 美国文学的独立是内外合力的结果,全国统一趋势是自主文学得以发展的外部力量,美国作家们希望本国的文化得到认同的渴望是内在努力。长期受欧洲文学的影响,被压迫的不只是美国文学,还有美国文化,美国文学的独立也意味着美国文化的自由。美国本土文学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民族烙印,并不是一味的虚构人物架空历史,而是追求还原本真,以纯粹的美国风格和故事背景作为创作源泉,这种创作风格的作品表现的更加具有贴近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首先,真实的时代背景。马克?吐温的小说都是以真实的时代背景为故事主线,他的经典著作三部曲(《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时间节点是美国南北战争,书中描绘了战争前密西西比河上的美国村庄的生活,这个时代承载了马克?吐温的童年。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又细化出具体的故事背景,南北战争前黑人还被奴役,闭塞的美国南部以及那里沉闷的生活都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在马克?吐温众多作品中,最有时代特色的代表作就是《竞选州长》。虽然同样是以南北战争为时间点,但这部作品是以战争后统一的美国为背景,这一阶段的美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宣扬民主、平等,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暗潮汹涌,虚伪的平等和假民主使得竞选成为荒谬的行为,而这些正是《竞选州长》整个故事的开端。 其次,生活化的故事。本土色彩的文学除了真实本土的故事背景,还要有接地气的故事内容。独立后的美国文学大胆的讲述美国人自己的故事,或是纯朴的乡村生活,或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亦或是本民族的豪放与狭隘,无论好坏,都是最贴近美国人的故事。仍以马克?吐温的三部曲为例,这是一系列发生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故事,那条河是美国人熟悉的河,故事里的村庄是美国最普通的村庄,那里发生的故事不只是作者自己的童年,也同样触碰到了多数美国人的记忆。而《百万英镑》正是马克?吐温亲身经历的缩影,在那个狂热拜金的时代下,不只是马克?吐温头脑发热迷失于财利的诱惑中,一定有更多的美国人会在故事中看见自

马克吐温的幽默

例子 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你真漂亮!”那位夫人高傲地说:“可惜我是在无法同样地赞美你。”而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说:“没有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句谎话。” 有位舞女给马克.土温写信,说要嫁给马克吐温,"如果我们的后代有我的容貌,你的头脑,多好啊!"可马克吐温回信,说:"如果是你的头脑,我的容貌呢?" 书与割草机 有一回,马克·吐温向领居借阅一本书,邻居说:“可以,可以。但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的图书室借去的图书必须当场阅读。” 一星期后,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用割草机,马克·吐温笑着说:“当然可以,毫无问题。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家里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 1.马克.吐温的生平简介:美国伟大的文学巨匠,被H.L.满肯称之为"我们民族文学之父",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和"密西西比河上"(1883)的发表,塑造 了世人对美国的新看法,他更为广泛地应用民间幽默来创作严肃的文学作品,这一点以前任何作家是不可比拟的. 2.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对方言的灵活运用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文字口语化,简明 直接,句子结构简单朴实,甚至不合乎语法规则,属于典型的口头语言,他巧妙地应用口语来描述故事人物的日常生活,另外,他的故事人物,限定于特定历史时期与 特定区域,操持着浓重的方言,使他的乡土特色更为真实. 3.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马克.吐温的幽默是非常有名的,他的大多数作品情调诙 谐滑稽,包含有一些生活笑话,喜剧情节,睿智的品论等,甚至一些实际上荒诞不经的故事,读起来非常有趣味.因曾作过记者,他同时也成了有趣机智的美国人的公 众偶像,报纸上到处都刊登有他那双关诙谐,玩世不恭的文章,而他的幽默均以双 关诙谐,极度夸张,重复陡落的特点代替拙劣的描述和漫骂,以一种艺术的风格抨 击社会不公平现象,讽刺浪漫主义的腐败. 参考资料:英美文学选读 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第一,他在美国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发挥了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 第二个特点是:作品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这个“我”大都天真、老实,思想单纯,什么事情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例如《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现洋》中的艾送喜,《关于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中的小秘书,主人公总是怀着某种单纯的想法,但在实现中处处碰壁,说明主人公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而他越不明白这一点,就越显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第三个特点是幽默中含有讽喻。他在《自传》里总结他的经验:“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和一点花絮。我老是训诫人家,这就是为

《马克.吐温小说集》有感

来自马克.吐温的思绪 没有上帝 没有宇宙 没有人类 也没有尘世的其他生命 没有天堂也不存在地狱 那是一场飘忽的梦 一场荒诞阴森遥不可及的梦 除了你存在外 没有任何东西是实存之物 可你不过是一个捉摸不定的意念 一个漂泊的精灵 一个没有结果的游魂 一个无所依托的幽灵 孤苦伶仃的游荡在这永恒的虚无之中 看的书越多,我们的思考就会越多,因为看着看着,我们就会找到一本讲诉自己人生的,或许不完全相同,至少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从来没有在书中寻找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境,只是在苦苦追寻能刺激我神经的感觉,也许那种感觉是共愤,也许是同乐,也或许是自我心理安慰,甚至是自我宣泄……但不容置疑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是充满快乐和期待的,就好像闲暇时刻细细品读的《高老头》,一面希望快点看到结尾,因为怀着猜想结局的心情难以平静;一面又怕看到结尾,因为怕这个故事在意犹未尽的时刻画上句号。 我喜欢马克.吐温,那种喜欢就像抽鸦片的人爱上大麻一样,欲罢不能,而且越发的喜欢,因为那种毒已经深深地融在了骨髓里。我喜欢马克.吐温,喜欢他的犀利,喜欢他的睿智,喜欢他的露骨,喜欢他的暗讽,喜欢他的“指桑骂槐”,喜欢他那种“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气概,还喜欢他那种“我用语言与浑浑社会斗到底”的决心,还喜欢……是的,对马克.吐温的喜欢理由道不尽,而不是说不出。模模糊糊地记得那是怎样开始喜欢上马克.吐温的作品的,仅仅是高中教材的一篇课文,那之后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马克.吐温的小说。 这个集“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演说家”于一身的“美国文坛巨子”,将他的智慧和犀利转化为成一篇篇讽刺小说,以明喻暗讽的方式成就了他不可撼动的文学之位。海伦.凯勒说:“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说:“他是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他而来。”他的伟大在于他始终怀有一颗正义的心,不追求哗众取宠,他说:“不能一味逗乐,而有更高的理想。”所以他的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和讽刺。 我想知道那些灵感究竟来自何处,我想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已经将社会中那充满矛盾的父爱展示得淋漓尽致,《高老头》时而让人沉浸在伏盖公寓那七嘴八舌的小市井生活中,虽然带着点小小的讽刺和嫉妒,但毕竟算和谐,时而让人为贵族太太们的唇枪舌剑而唏嘘不已。我想在浑浊的市井生活中永远凸显不了父爱的伟大,就好像如果仅仅将高老头放在伏盖公寓的闲聊中,我想他只是我们眼中一个吝啬而毫不起眼的小老头,我以为大学生欧也纳最终会在这个颠倒而繁华的纽约生活中迷失自己。然而我是错了,我忘了再浑浊的社会也需要

论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中的黑色幽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4089653.html, 论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中的黑色幽默 作者:王勃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7期 【摘要】在19世纪的后期,著名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创作了具有浓厚现代主义色彩的《王子与贫儿》。这一部小说当中,作者马克吐温通过其犀利的笔锋,揭露当时的英国上层阶级对于穷苦劳动人们的残酷镇压,同时也是对于这一时期美国资本主义对于人们压迫的真实描写。马克吐温借用各种描述的手法,为读者营造出了一种幽默的阅读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引发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这一小说中的黑色幽默,以更加清晰的解析这一作品。 【关键词】王子与贫儿黑色幽默讽刺 一、前言 黑色幽默最早出现于法国安德烈布勒东所出版的《黑色幽默文集》当中,之后一些作家也逐步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定义自身的作品。然而对于黑色幽默的定义,每一个作家都有着自身的定义和看法。而归结为一点,黑色幽默突破了而传统表现手法的限制,以幽默和笑脸来表现悲惨的情绪和无奈的现实,是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学表现手法。其具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突出描写怪诞的世界和离奇的社会;第二,刻画的人物形象大都具有明显的病态的心理或者畸形的性格;第三,语言的阐述也富有游戏性和欺骗性;第四,文学体裁新颖而特殊,其故事情节也大都突破世俗限制。在上个世纪中后期,黑色幽默得到繁荣发展。虽然,马克吐温在1881年就创作了《王子与贫儿》,但是其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特征都具与黑色幽默相契合, 本文也是主要分析了这一步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成分。 二、《王子与贫儿》中的黑色幽默元素 1.两条平行线索。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当中,从两个平行的线索当中勾勒整篇文章。一条线索以主人公汤姆的人生轨迹为角度,另一条以主人公爱德华的人生事迹为角度,这两条线索看似是相互独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的。并且,在这两条平行的线索当中,又蕴含着一定的对比特征,从而为读者勾勒一个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幽默风格在里面。 汤姆出身于贫苦的家庭,清贫的生活让他始终有一个变成王子的梦想,并在自己玩耍的游戏当中扮演者王子的身份。而当他真的与王子爱德华互换身份成为王子之后,汤姆自然而然的开始享受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其内心有贫苦人转换成王子的速度也非常之快。纵观全文,一个出身于贫苦的孩子,最终却获得国家继承人的身份,这无疑对于英国封建制度的观念来讲,具有非常浓厚的讽刺意味。同时也是对于根深蒂固的,出身决定发展这一观念的彻底否定。对

2020春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教学反思+备课素材+课后作业及答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讲述贝奇的妈妈萨契尔太太和汤姆的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1835-1910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游广阔,威廉·迪

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名著内容简介】 汤姆幼年丧母,由阿姨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阿姨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创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期。庞大的、机器轰鸣的工厂的出现,集体化的大生产组合以及大刀阔斧的进取精神促使了美国工业的突飞猛进,使得以往平静而又无多少竞争的年代里蔚然成风的礼貌行为和道德涵养准则逐渐失去了栖身之地。因此,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温文尔雅的摒弃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南北战争,它像一种催化剂,在摧毁了奴隶制的同时,也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结构的崩溃过程,把年轻人推进向传统宣战的潮流,使他们体内潜藏已久的被压抑的暴力进发出来,去摧毁那个不合时宜的19世纪社会。 马克·吐温就是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下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缩影,使它脱离了一般庸俗的儿童回忆格调,让它充满了时代的活力。 【人物介绍】 汤姆·索亚 全名托马斯·索亚,本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阿姨罚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墙,他却会忽悠别人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汤姆骨子里具有冒险风格,他会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汤姆也足智多谋,他和哈克一起破坏了杀人犯乔埃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哈克贝利·费恩 圣彼得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他的父亲是个酒鬼,不会照顾哈克。但是哈克却心地纯良,他不受约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寡妇收养。 波莉姨妈 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平时戴个老花镜,但是看人的时候喜欢从镜框上看,不通过眼镜看人。对于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莫夫·波特 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乔

简要分析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语言风格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2 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4 从《蜘蛛侠》系列看美国的英雄主义 5 WTO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 6 消极商务信函写作策略 7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8 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 9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 10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1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爱国主义的升华—《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形象的分析 12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3 《推销员之死》中丛林法则的牺牲品 14 从象征手法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时代的特征 15 “以读促写”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法研究 16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 17 目的论与对外传播翻译 18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 19 On Alice Walker’s Womanism in The Color Purple 20 论电视剧《绝望主妇》和《婚姻保卫战》中所体现的中美女性人生观差异 21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2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23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24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 25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 26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 27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 28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 29 简奥斯汀眼中的理想男人——试析《傲慢与偏见》的男主人翁 30 中西服饰文化的比较 31 论礼貌制约下You-attitude在英语商务信函中的用法 32 On the Progressive Awakening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Hours 33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 34 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35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 36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 37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38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9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40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 41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马克吐温散文在线阅读

篇一:马克吐温散文在线阅读 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篇二:马克吐温散文在线阅读 作家简介: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射手座)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马克·吐温小说全集内容介绍:本书收入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八篇中短篇小说,以及《王子与贫儿》《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部长篇小说。相信本书更全面展示作者的作品,让孩子们更感兴趣,也能够让家长们把故事讲得更有声色。ww w . xia oshu otxt.co m《马克吐温小说大全集》讲述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篇四:马克吐温散文在线阅读 篇五:马克吐温散文在线阅读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马克.吐温的美式幽默(一)

马克.吐温的美式幽默(一) 摘要]作为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在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代表的诸多小说中,用美国式的幽默语言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十七世纪美国的社会风貌,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及黑暗。 关键词]美国式幽默现实主义方言讽刺 一、马克.吐温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马克.吐温(MarkTwainl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在这部小说中,马克.吐温将现实主义的描述与浪漫主义的描写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在对密西西比河畔的小村庄的描述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人们的贫困;另一方面,又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书写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两位人物:国王和公爵。吐温赞扬了吉姆的无私,肯定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但同时也不忘提到他的迷信和愚蠢;书中的主人公哈克既热心善良,同时又是个爱撒谎的淘气孩子。 总而言之,马克.吐温十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其对美国文学发展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地位,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是他把美国的民间幽默和严肃的文学统一了起来,是他是寻常百姓甚至粗俗之人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是他让方言土语甚至行话俚语登上了文学的大雅之堂。他的朋友豪威尔斯称他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二、马克.吐温是一位幽默大师 美国人的幽默有其历史根源。最早前来北美的拓荒者,在披荆斩棘的艰苦环境中,需用幽默来自慰。陆续来到的各国新移民,在受到文化冲击的状态中,也需要幽默来自励。幽默往往是人在苦恼或愤恨而又无助的情况下的产物。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说:“幽默是我们对付美国文化冲击的最佳防御手段之一,幽默是连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众所周知,马克.吐温擅长幽默,几乎所有他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幽默的影子。要将幽默作为一种写作风格决非易事。作者须使自己的作品幽默而不乏味,轻松却不肤浅。吐温寓讽刺于幽默,从而使读者感到幽默而又不仅仅是幽默。例如,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当哈克下决心帮助吉姆逃跑时,他说:“好吧,就让我去下地狱吧!”这里有这样一段话,“这可是可怕的念头,可怕的话语啊,不过我就是这么说了。并且我既然说出了口,我就从没有想过要改邪归正。我把整个儿这件事从脑袋里统统赶了出去。我说,我要重新走邪恶这一条路,这是我的本行,从小就这样长大的嘛。走别的路就不内行了。作为开头第一件事,我要去活动起来,把杰姆从奴隶的境地给偷出来。要是我还能想出比这更为邪恶的主意,我也会照干不误。因为既然我是干的这一行,那么,只要有利,我便要干到底。”这是一段充满讽刺与幽默的心理描写:显然,营救黑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竞选州长 ,美,马克?吐温唐萌荪译 几个月之前,我被提名为纽约州州长候选人,代表独立党与斯坦华脱?勒?伍福特先生和约?特?霍夫曼先生竞选。我总觉得自己有超过这两位先生的显著的优点,那就是我的名声好。从翰 报上容易看出:如果说这两位先生也曾知道爱护名声的好处,那是以往的事。近几年来,他们显然已将各种无耻罪行视为家常便饭。当时,我虽然对自己的长处暗自庆幸,但是一想到我自己的名字得和这些人的名字混在一起到处传播,总有一股不安的混浊潜流在我愉快心情的深处“翻搅”。我心里越来越不安,最后我给祖母写了封信,把这件事告诉她。她很快给我回了信,而且信写得很严峻,她 说:“你生平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一件也没有做过。你看看报纸吧——一看就会明白伍福特和霍夫曼先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人,然后再看你愿不愿意把自己降低到他们那样的水平,跟他们一起竞选。” 这也正是我的想法~那晚我一夜没合眼。但我毕竟不能打退堂鼓。我已经完全卷进去了,只好战斗下去。 当我一边吃早饭,一边无精打采地翻阅报纸时,看到这样一段消息,说实在话,我以前还从来没有这样惊慌失措过: ?伪证罪——那就是,,,?年~在交趾支那的瓦卡瓦克~有?,名证人证明马克〃吐温先生犯有伪证罪~企图侵占一小块香蕉种植地~那是当地一位穷寡妇和她那群孤儿靠着活命的唯一资源。现在马克〃吐温先生既然在众人面前出来竞选州长~那么他或许可以屈尊解释一下如下事情的经过。吐温先生不管是对自己或是对要求投票选举他的伟大人民~都有责任澄清此事的真相。他愿意这样做吗,?

我当时惊愕不已~竟有这样一种残酷无情的指控。我从来就没有到过交趾支那~我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瓦卡瓦克~我也不知道什么香蕉种植地,正如我不知道什么是袋鼠一样~我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我简直要发疯了,却又毫无办法。那一天我什么事情也没做,就让日子白白溜过去了。第二天早晨,这家报纸再没说别的什么,只有这么一句话: ?意味深长——大家都会注意到:吐温先生对交趾支那伪证案一事一直发人深省地保持缄默。? 〔备忘——在这场竞选运动中,这家报纸以后但凡提到我时,必称“臭名昭著的伪证犯吐温”。〕 接着是《新闻报》,登了这样一段话: ?需要查清——是否请新州长候选人向急于等着要投他票的同胞们解释一下以下一件小事,那就是吐温先生在蒙大那州野营时~与他住在同一帐篷的伙伴经常丢失小东西~后来这些东西一件不少地都从吐温先生身上或?箱子?,即他卷藏杂物的报纸,里发现了。大家为他着想~不得不对他进行友好的告诫~在他身上涂满柏油~粘上羽毛~叫他坐木杠~把他撵出去~并劝告他让出铺位~从此别再回来。他愿意解释这件事吗,? 难道还有比这种控告用心更加险恶的吗,我这辈子根本就没有到过蒙大那州呀。 〔此后,这家报纸照例叫我做“蒙大那的小偷吐温”。〕 于是,我开始变得一拿起报纸就有些提心吊胆起来,正如同你想睡觉时拿起一床毯子,可总是 不放心,生怕那里面有条蛇似的。有一天,我看到这么一段消息: ?谎言已被揭穿:——根据五方位区的密凯尔〃奥弗拉纳根先生、华脱街的吉特〃彭斯先生和约翰〃艾伦先生三位的宣誓证书~现已证实:马克〃吐温先生曾恶毒

经典马克吐温的精妙语录

经典马克吐温的精妙语录 1、A lie can travel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while the truth is still putting on its shoes. 当真理还正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能走遍半个世界。——马克·吐温 2、"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马克·吐温" 3、"Whenever you find yourself on the side of the majority, it is time to pause and reflect.”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马克·吐温" 4、“原则”是“偏见”的另一个名称。——马克·吐温 5、"The only way to keep your health is to eat what you don't want, drink what you don't like, and do what you'd rather not. 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马克·吐温" 6、不要把事实告诉不值得的人。——马克·吐温 7、有皱纹的地方只表示微笑曾在那儿呆过——马克·吐温 8、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9、永远要像你不需要金钱那样地工作,永远要像你不曾被伤害过那样地爱,永远要像没有人在注视你那样地跳舞,永远要像在天堂那样地生活。——马克·吐温

10、每天务必做一点你所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是一条最宝贵的准则,它可以使你养成认真尽责职而不以为苦的习惯。——马克·吐温11、当我7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马克·吐温 12、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马克吐温 13、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马克·吐温 14、一个人最危险的敌人是他自己的口舌。——马克·吐温 15、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马克·吐温 16、"Keep away from people who try to belittle your ambitions. Small people always do that, but the really great make you feel that you, too, can become great. 远离那些企图让你丧失雄心的人吧。小人经常如此,而真正的伟人会让你觉得你也可以变得伟大。——马克·吐温" 17、真诚的朋友,良好的书本和沉睡的良心,这就是理想的生活。——马克·吐温 18、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马克·吐温 19、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马克·吐温 20、如果你收养了一只饥饿可怜的狗,并且让它舒适顺利,它将不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

摘要: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他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用幽默、讽刺和诙谐滑稽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与风土人情。后期作品对美国社会的虚伪,种族歧视与对外侵略扩张,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其作品大量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幽默和讽刺是马克·吐温作品显著的标签。关键字:幽默讽刺

引言 幽默了一辈子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临死也不改本色,向床边一群与他告别的人说了一句:“再见,我们很快还会相逢呀。”就与世长辞了。此举让他的亲朋好友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因为,“再见”虽然无法逃过,但谁也不想和他很快“相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一生幽默的小说家,他用纯粹的美国口语进行写作,开创了一代文风。其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幽默讽刺更是让人记忆 马克·吐温的创作被分为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他幽默讽刺风格的转变 一各时期创作 《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作品中,马克·吐温装作天真无知的主人公,用天真无知的眼光看待在竞选州长这一系列闹剧中发生的一切,达到最终的喜剧效果。 “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成了臭名远扬的伪证犯IP、蒙大那盗窃犯MT、盗尸犯BS、酒鬼DT、行贿犯FC和诈骗犯LE的马克·吐温。”○1这是小说最后作者发出的感叹。讽刺了“民主政治”不过是资产阶级政客争权夺利、残酷倾轧的遮羞布。小说也讽刺了资本主义“言论自由”的虚伪。资产阶级的所谓“言论自由”实质就是用谎言来诬蔑、攻击、陷害对方,来蒙蔽欺骗人民群众。 “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2这是小说中经典的桥段,让人记忆犹新。九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对同一个人叫爸爸,明显是不符合逻辑显得荒诞。让人不禁一笑,是马克·吐温幽默手法的很好表现。 ○1《百万英镑》马克·吐温作品选马克·吐温著耕野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5月第1版[M]第27页 ○2《百万英镑》马克·吐温作品选马克·吐温著耕野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5月第1版[M]第27页

马克吐温小说的艺术风格

试析马克·吐温作品的幽默艺术 内容摘要:马克·吐温的作品富有鲜明的美国特色,采取幽默、戏谑乃至荒诞的手法,塑造了众多的形象。由于他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罪行做了辛酸的嘲讽和抨击,因而堪称“黑色幽默”。本文试图通过漫画式夸张荒诞的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出奇制胜的情节等几方面的分析,来领略其作品的幽默讽刺艺术。 关键词:马克·吐温幽默讽刺荒诞 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幽默文学的兴盛和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幽默文学作品都具有令人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追捧。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些作品中思想内涵往往缺乏深刻性,大多只是一味的取笑和逗乐,有时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这就使得幽默文学作品出现了一种思想性和艺术性相背离、幽默性与讽刺性相脱节的尴尬局面。 作为一个卓越的幽默讽刺艺术家,马克·吐温将自己的创作植根于19世纪的美国乡土文学、口头文学和幽默文学的沃土之中,并承担起幽默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双重重担。他凭借着自己睿智和锐利的眼光,匠心独运,用艺术的手法将幽默和讽刺高度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他采用幽默、滑稽这种百姓新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他又赋予作品深刻而丰富的社会内涵。通过这种方式,马克·吐温实现了作品的幽默和讽刺的有机结合、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从而解除了幽默文学的尴尬局面,并形成了自己小说作品中特色鲜明的幽默讽刺风格。 鲁迅在评价马克·吐温时说:“成为一个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①马克·吐温自己也曾表示:“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②在自传中总结自己的幽默小说创作经验时,他说:“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长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和花絮,我老是训诫人家,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坚持三十年。”③马克·吐温在这里所说的“训诫人家”就是指批判和讽刺这一严肃的创作目标。他不要做“读者眼前的小丑”,而是要成为“生活的导师”。尽管马克·吐温自己深深的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明哲保身的“幽默家”,那就既能博得读者们的喜欢,又能获得资产阶级文艺批评家的赞赏,但他宁愿坚持一个对社会弊病和丑陋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的“讽刺家”的立场。 一、通过漫画式的夸张和荒诞手法,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英国著名的谐谑画家马克斯?比尔博姆认为,把人物的特征从头到脚全部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是成为一幅完美的诙谐画的必须手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其显著的特点进行放大而将其次要的部分适当地加以冲淡。“因为谐谑画是一种俏皮的艺术,精雕细琢,观众是笑不起来的。”事实上,谐谑画的夸张手法和文学作品的夸张手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表现幽默的一种技巧。相比之下,荒诞通常以一种非理性和异化的形式来表现人的异化和局限性,同时也表现结果与动机的分裂、本质与现象的背离。夸张和荒诞之所以能够和幽默讽刺相关联,是因为在文学创作中,这两种艺术手法同样能表达某种讽刺意义,抑或能带给人们诙谐的幽默感。 在创作实践当中,马克·吐温使用最多的艺术手法就是漫画式的夸张和荒诞笔法,这两种手法在他的小说中随处可见:有的是局部或者某一片断的夸张和荒诞,有的则是通篇性或者结构性的夸张和荒诞。漫画式的夸张和荒诞手法的运用,一方面能够将作品的主题浓缩其中,有力增强作品的幽默和讽刺效果,于幽默的情趣当中展现作品深刻而严肃的内涵;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