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1知识点

合集下载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一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1. 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组合可以形成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

常见的原子组合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2. 化学键的性质:共价键形成的分子通常具有共享电子对,这种键一般为非金属原子间的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一般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形成。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键,具有密堆积结构和电子海模型。

3.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分子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Lewis结构、空间构型等方式表示。

分子极性和非极性是根据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差异来描述的。

4.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根据反应式和反应物浓度可以确定平衡常数,并进行计算。

5. 离子反应方程式:以离子形式书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称为离子反应方程式,可以用于描述多种离子间的反应。

6. 酸碱理论:根据酸和碱在溶液中的行为和性质分类酸碱。

酸可以捐出质子(H+),碱可以接受质子。

酸碱反应会产生水和盐。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捐出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半反应方程式表示,并根据电位差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8.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的是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化学反应。

配体可以通过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

9. 胶体溶液:胶体是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一种分散体系。

胶体溶液由胶体粒子和分散介质组成。

胶体溶液具有分散相、连续相和胶体粒子大小等特点。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包括物质的成分、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古代,人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相当肤浅,只是简单地将化学这门学科视为炼金术或药物的制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化学这门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以来,人们将化学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元素。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可以把物质分为两大类,即化合物和混合物。

1.2.1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纯净物质。

它的化学性质是不可分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分解。

例如,水(H2O)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独特的性质。

1.2.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物质。

它的性质是可分的,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混合而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和特点。

根据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3.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测定和描述。

1.3.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内部结构和成分的表现,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1.4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根据物质的结构,可以将物质分为三大类,即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4.1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

例如,氧气、氢气、金属铁都是元素。

1.4.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高一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以轨道的形式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不同原子序数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规则来排列元素。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

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5. 物质的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常见的化学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的转移。

通过改变原子的氧化态来实现电子的转移。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标志包括气体的生成、光、热的释放、沉淀的生成等。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左侧,生成物位于方程式右侧。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三、溶液的性质和电解质1.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根据溶解度可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溶液的浓度浓度描述了溶剂中溶质的含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分数等。

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中能够解离产生离子,能够导电;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解离产生离子,不能导电。

四、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用于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浓度比例的一个常数。

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4.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生成的速率。

五、化学能和热力学1. 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是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1.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2.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3.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化学键与分子: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最小粒子。

5.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过程,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反应物位于反应箭头的左边,生成物位于右边。

6.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性质。

7.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8.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化剂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9.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速度相等,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

10.溶液和饱和度:溶液是指固体或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溶解的最大量。

11.颗粒模型和动力学理论:颗粒模型是用于解释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模型,认为物质由微小的粒子构成;动力学理论是研究物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

12.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选修一1~3章知识点~

化学选修一1~3章知识点~

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1. 糖类:○1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以及能够水解生成它们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糖类○2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通式C n(H2O)m○3糖类的分类A.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双糖(二糖)蔗糖麦芽糖C12H22O11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B.非还原性糖蔗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注意:a)一分子的蔗糖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一分子的麦芽糖水解成两分子的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 葡萄糖:○1葡萄糖是单糖,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也可写成:CH2OH(CHOH)4CHO○2有关葡萄糖还原性的实验A.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土伦试剂)实验步骤: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即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3~5min,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反应方程式:2Ag(NH3)2OH+ CH2OH(CHOH)4CHO → 2 Ag↓+ CH2OH(CHOH)4COONH4+3NH3 +H2O实验原理: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它是一种多羟基醛,其中的是醛基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菲林试剂)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0.5mlCuSO4溶液,逐滴加入过量的10%的NaOH溶液(确保溶液呈碱性),加入1ml葡萄糖溶液,加热(酒精灯直接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反应方程式:CuSO4+2NaOH = Cu(OH)2↓+ Na2SO4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制备2Cu(OH)2+ CH2OH(CHOH)4CHO →Cu2O+ CH2OH(CHOH)4COOH+H2O 实验原理:由于葡萄糖的还原性氢氧化铜被还原成了氧化亚铜○3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方程式:C6H12O6(s)+ 6O2(g) →6CO2(g) + 6H2O(l)○4葡萄糖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0.1%,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3. 淀粉○1淀粉是一种重要多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 ,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糊化:是指淀粉食品加热烹制时的基本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食物由生变熟○3淀粉水解的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4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设计#4. 纤维素○1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的物质,是一种多糖,也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稻草、麦秸等;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的作用○3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 油脂○1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C6~C26的一元羧酸)与甘油(丙三醇)所生成的酯,叫做甘油三酯(分为油-液态和脂肪-固态),结构如下:○2结构里的R1 R2 R3分别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其中规律总结:a)R越大熔沸点越高b)R中全为C—C单键,则为固体(脂肪);R中含有C=C双键,则为液体(油)c)若R1 R2 R3相同,则该油脂称为单甘油酯(硬脂酸);若R1 R2 R3不同,则该种油脂称为混甘油酯(软脂酸)。

化学选修1知识点

化学选修1知识点

化学选修1知识点
1.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为主体的化合物,它们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
化学研究的重点包括烃、醇、醚、酮、酸、酯、胺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
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和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要有系统命名法和传统命名法两种。

2.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实际生产的行业。

化学工业涉及到的知
识点有很多,包括化学合成、催化剂、原料、反应条件等。

在化学工业中,常见的反应有聚合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化学工业的
发展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制药、化肥、染料、塑料等
领域都是化学工业的应用。

3.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如铜、铁、铝等。

金属元素具有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
为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
备典型金属特性的元素,如氧、氮、硫等。

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
现为与金属元素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化合物。

以上是化学选修1的主要知识点,其中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和金属与
非金属元素是其中的重点。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化学工业是应用化学反应进行实际生产的行业;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则是研
究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一、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 影响因素:- 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 外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 速率方程:\[ r = k[A]^m[B]^n \]- 速率常数:\( k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 二、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

- 平衡常数:\[ K_c = \frac{\prod [C]}{\prod [A]} \]- 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 三、酸碱理论- 布伦斯特德-洛里(Brønsted-Lowry)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路易斯(Lewis)理论:酸是电子对的受体,碱是电子对的供体。

#### 四、酸碱平衡- p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 p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 pH与pOH的关系:\[ pH + pOH = 14 \](在25°C时)#### 五、氧化还原反应- 基本概念: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 氧化数: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

- 半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部分,一个氧化,一个还原。

#### 六、配位化学-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

- 配位数: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键的数量。

-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

#### 七、有机化学基础- 碳的化学性质:碳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包括链状和环状结构。

- 有机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分子中双键或三键的碳原子上添加原子或原子团。

- 取代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

- 消除反应: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移除,形成双键。

#### 八、有机合成- 逆合成分析:从目标分子逆向推导可能的合成路径。

- 保护基团:在合成过程中保护特定官能团不被反应。

#### 九、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IUPAC命名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制定的命名规则。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关注营养平衡。

1. 生命的基础能源 - 糖类。

- 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 组成:大多符合通式C_n(H_2O)_m,但有些糖不符合,如鼠李糖C_6H_12O_5。

- 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化学式均为C_6H_12O_6,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果糖是多羟基酮)、双糖(蔗糖C_12H_22O_11,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C_12H_22O_11,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均为(C_6H_10O_5)_n,n值不同)。

- 葡萄糖的性质。

- 还原性:能与新制Cu(OH)_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也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生理氧化:C_6H_12O_6+6O_2to6CO_2+6H_2O,为人体提供能量,1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5.6kJ的能量。

- 淀粉的性质与用途。

- 性质:无还原性,属于非还原性糖;在稀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可逐步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水解方程式:(C_6H_10O_5)_n+nH_2O→(催化剂, )nC_6H_12O_6。

- 用途: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工业上可用于酿酒、制醋等。

- 纤维素的性质与用途。

- 性质:无还原性,比淀粉难水解,但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能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用途: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等。

2. 重要的体内能源 - 油脂。

-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 组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生成的酯,其结构可表示为begin{array}{l}R_1-COO - CH_2 R_2-COO - CH R_3-COO - CH_2end{array},其中R_1、R_2、R_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油脂的性质。

- 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化学性质:- 油脂的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例如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C_17H_35COO)_3C_3H_5+3NaOHto3C_17H_35COONa + C_3H_5(OH)_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一、空气质量报告(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1、温室效应(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

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2、酸雨(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钙基脱硫CaCO3==CaO+CO2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3、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 N2+2CO2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7、白色污染的危害: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混凝沉降过滤活性碳吸附池除味杀菌消毒明矾---目的:净水原理: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沉降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 HCl+HClO(强氧化性)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1、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1)中和法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2)氧化还原法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3)沉淀法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垃圾处理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一、人体必须元素常见微量元素Ca :乳制品Mg:蔬菜和动物内脏P:鱼类F:茶叶Fe:紫菜Cu:葡萄干硒:肉类1.加碘盐与补碘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补治措施: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②口服补铁剂③铁强化酱油3、龋齿与含氟牙膏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机理: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一、糖类(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C6H10O5)n+ n H2O 催化剂n C6H12O6淀粉葡萄糖C6H12O6(s)+6O2 (g)酶6CO2(g)+6H2O(l)△H=--2803K J·mol-1二、油脂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结构:三、蛋白质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a氨基酸通式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水→溶解(分离提纯蛋白质)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

不可逆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四、维生素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缺少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

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

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化学性质小结:(1)还原性(将I2、Fe3+还原)(2)加成反应(3)酯化反应(4)遇热易分解第三单元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调味剂(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3)疏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

(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

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二、安全用药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非处方药(0TC) 拒绝毒品专题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1、Al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抗腐蚀能力(2)与CuSO4反应2Al+ 3CuSO4== Al2(SO4)3+ 3Cu(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NaAlO2+3H2↑(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二、合金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火活性的物质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常见合金:P91三、金属腐蚀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烤蓝、油漆等)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

(不锈钢)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1、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2、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设备——熔炉反应方程式:,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玻璃刻花反应方程式:3、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设备——回转窑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二、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1、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2、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一、塑料1、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2、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纤维1、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橡胶1、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四、功能高分子材料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五、复合材料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

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2、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