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己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一些认识

浅谈自己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一些认识
浅谈自己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一些认识

多媒体通信课程报告

浅谈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认识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院系:

2012年10月7日

浅谈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认识

摘要: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门综合的、跨学科的交叉技术, 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种信息科学领域的技术成果, 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多媒体通信技术基本概念,主要特性,我国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未来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展望。第二部分简单的介绍了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中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统计编码( 熵编码) 、内插编码、子带编码、向量编码等技术。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发展压缩编码

目录

第一部分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 (4)

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4)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现状 (5)

三、多媒体技术特性 (7)

1. 集成性 (7)

2. 交互性 (8)

3. 同步性 (8)

四、多媒体通信技术主要关键技术 (9)

1、压缩编码技术 (9)

2、媒体同步技术 (9)

3、多媒体通信网 (10)

4、多媒体数据库 (11)

五、我国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 (11)

六、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2)

1、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12)

2、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第二部分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概述 (15)

第三部分总结 (17)

参考资料: (18)

第一部分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

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声音(sound)、动画(cartoon)、视频(video)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并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技术。它是一门新兴的通信技术,它涉及通信、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是一种综合性技术。通常多媒体通信是指能够对多种表示媒体进行处理,同时能使多种显示媒体工作的通信。即在一次通信过程中交换的信息类型不是一种,而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等多种媒体类型的综合体。

多媒体通信技术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著名计算机公司开始致力于包括信息的压缩编码、多媒体存储、图形合成与同步等技术在内的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并把该技术应用于PC机,首先建立了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1984年,美国的RCA公司在普林斯顿David Sarnoff实验室,组织了包括计算机、广播电视和信号处理三方面的40余名专家,综合了前人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经过4年的研究,于1987年3月在国际第二届CD—ROM年会上展出了世界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这项技术后来命名为DVI,这便是多媒体技术的雏形。

进入九十年代后,全球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了解事物、交换信息的要求已经从纸、笔、书本、话音等发展到通过声、光、电信号等更准确、更快捷、更丰富的方式;同时,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

飞速发展、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建立及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IP网的研究进展,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多媒体通信的发展。

国外多媒体通信的研究开发首先是基于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ISDN能够实现综合业务的传输,基本速率接口和基群速率接口都能满足视频、音频压缩信号的带宽要求,基于N-ISDN网络的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和多媒体检索业务都已经达到了实用水平。从1994年开始,加拿大、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开始对基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多媒体通信应用进行研究,对视频点播(VOD)、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多媒体会议电视等多项多媒体通信应用展开试验。而随着IP网络规模、用户数以及业务量呈指数型增长,世界各国电信公司都已经将IP网络((TCP/IP网络)上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作为主流;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如ITU-T, ETSI, IETF和IMTC等纷纷将多媒体通信标准的制定重点转移到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标准上。在1998年ITU-T 将1996年制定的称为“不保证服务质量的局域网上的多媒体视听系统”H.323标准扩展为“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即ITU-T H.323 V2, 1999年5月又进一步修改H.323 V3标准。随着IP网络通信标准的日益完善,AT、千兆以太网等技术与IP技术逐渐结合,将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和研究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向着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应用多媒体技术是20实际90年代计算机应用的时代特征,也是计算机的又一次革命。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现状

多媒体通信(Multimedia Communication)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传统产业间相对独立发展的界限,是计算机、通信和电视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处理、表示、存储和传输。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计算机、通信和电视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电视的真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向人们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

多媒体通信的流程为:首先将CCD采集的视频信号或由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带限滤波,然后进行A/D(Analog to Digital)变换,即抽样、量化、编码,将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比特流。DSP芯片的输入是A/D变换后得到的以抽样形式表示的数字信号,DSP(DM6437)芯片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某种形式的处理,如数字滤波、压缩编码、降噪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处理

后的数据就可进行网络传输或存储。同时,数字信号再经解码、D/A(Analog to Digital)变换转换为模拟样值,之后再进行内插和平滑滤波就可得到连续的模拟波形,输出至显示设备或音响设备。

多媒体通信系统有以下几个技术难点:

(1)输入设备:录音设备与声卡技术、摄像头技术;

(2)显示技术:真彩色高分辨率显示技术、三维技术;

(3)处理技术:压缩技术包括语音压缩、图像压缩、视频压缩;

(4)识别技术:包括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手语识别;

(5)传输技术:流媒体技术P2P技术。

多媒体面临两个难题:

第一,信息的获取,包括过采样带来的冗余、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存储;

第二,信息的表达,包括准确和丰富两个方面。文中重点讨论视频压缩技术。

三、多媒体技术特性

1. 集成性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结合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的一种应用,并且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它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件,是一个利用电脑技术的应用来整合各种媒体系统。媒体依其属性的不同可分为文字、音频及视频;其中,文字可分为文字和数字,音频可分为音乐和语音,视频可分为静止图像、动画及影片等;其中包含的技术非常广,大致有电脑技术、超文本技术、光

盘储存技术及影像绘图技术等。而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领域也比传统多媒体更加广阔,如CAI、有声图书、商情资讯等,都是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范围。另外,具有多种技术的系统集成性,基本上可以说是包含了当今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2. 交互性

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交互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机接口,也就是人在使用系统的终端时,用户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其二是用户终端与系统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色之一,就是可以与使用者作交互性沟通的特性,这也正是它和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这种改变,除了提供使用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解决问题外,更可借助这种交谈式的沟通来帮助学习、思考,作有系统的查询或统计,以达到增进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3. 同步性

同步性指的是在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现的图像、声音和文字是以同步方式工作的。例如,用户要检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片段,改事件的运动图像存放在图像数据库中,其文字叙述和语言说明则放在其他数据库中,多媒体通信终端通过不同的传输途径将所需要的信息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并将这些声音、图像和文字同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使声音、图像和文字实现同步,并将同步的信息送给用户。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性是多媒体通信系统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可以这样说,信息的同步与否,决定了系统是

多媒体系统还是多种媒体系统。

四、多媒体通信技术主要关键技术

多媒体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于压缩数据量、信息的同步、快速存储和检索等, 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压缩编码、同步技术、终端技术、多媒体数据库。

1、压缩编码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 ISO、IEC、ITU 制定了一系列的压缩编码标准, 主要有:

(1) 音频编码标准

(2) JPEG 标准

(3) H.261 和H.263 标准

(4) MPEG 标准( 系列)

2、媒体同步技术

多媒体同步就是保持和维护各个媒体对象之间和各个媒体对象内部存在的时态关系, 组织多种媒体序列以实现某种特定的表现任务。当前提出的媒体间同步通信方案可分为4 类。

(1) 多路复用同步技术

(2) 同步标记同步技术

(3) 同步信道同步技术

(4) 时间戳同步技术

通信网络是多媒体应用的传输环境,多媒体通信对信息的传输和交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的带宽、交换方式及通信协议都将直接影响能否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与多媒体通信的质量。多媒体通信网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多媒体的多样化,能同时支持音频、视频和数据传输。

(2)交换节点的高吞吐量。

(3)有足够的可靠带宽。

(4)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如同步、时延、误比特率等必须满足要求。

(5)具备呼叫连接控制、拥塞控制、服务质量控制和网络管理功能。

这5 项是实现宽带多媒体通信必备的技术要求,即多媒体通信应该具有高带宽、实时性、高可靠性及时空约束能力强等特点。表给出了各类多媒体信息对网络传输能力的要求。

各类多媒体信息对网络传输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数据库具有下列区别于传统数据库的特点: 占用存贮空间大, 数据源广泛; 大量的非格式化数据信息, 即多媒体信息, 种类多, 结构复杂; 由于大多数多媒体应用都主要基于通信技术, 因此数据库系统必须是完全分布式的。五、我国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多媒体通信市场从2005 年开始摆脱了发展停滞状况,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多媒体业务形式日渐丰富、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用户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新业务正成为运营商整个转型工作的依托点,宽带多媒体通信成为未来通信业务发展主要方向的可能性在不断增长。

我国多媒体通信业务发展状况大体如下:

(1)从市场需求来看,政府、企业及个人用户对多媒体通信的需求近期都在逐步增长。

(2)从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形式来看,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多样化日趋明显。

除了已经推出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如视讯会议、可视电话、视频

点播)外,新的业务类型(如远程监控、IPTV/ 手机电视、多

媒体消息、视频邮件等)也出现强力的增长。

(3)从目前通信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移动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是通信业界发展的主线,移动与多媒体的结合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3G 移动通信技术、压缩率更高的图像编码技术为移动多媒体业

务提供了技术基础,为通过手机、支持移动能力的PDA、其他

形式的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多媒体信息服务提供了

可能。预计移动多媒体市场将会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发

展空间。

从2005 年开始,我国愈加重视建立完整的多媒体通信产业链。不但重视原有产业链的补充和完善,而且努力向新的领域逐步延伸。参与多媒体通信设备提供的厂商数量不断增加,多媒体通信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同时,多媒体通信低端产品种类增加较快,性价比不断提升。

然而,国内的多媒体通信市场也还存在一些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高质量业务内容匮乏。其次,国内宽带用户总数在快速增加,预计到2007 年我国宽带用户数将达7 900 万,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但我国的宽带网络质量,尤其是宽带接入网络质量改善相对滞后。最后,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开展需要成熟的支撑体系,目前我国通信网络在这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有待运营商、设备厂商和服务提供商等协力解决。

六、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集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是由现代通信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业务种类异常多样, 甚至可以说今后的通信新业务都将会是多媒体业务, 特别是宽带通信业务则将全部是多媒体业务。多媒体技术未来将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们带来欣欣向荣的无限商机,并给人们勾画出一幅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的美丽图画。在此挂一漏万地介绍三个领域。

(1)电子商务将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所谓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这些商品不仅包括诸如汽车、家电、食品等实体化的产品,而且还包括新闻、录像、软件等之类的数字化知识产品,甚至还包括诸如旅游安排、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性产品。从广义上来讲,电子商务是软、硬件的结合,是把买卖双方及合作伙伴通过电子网络联系在一起,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现有业务的商贸交易。

(2)移动多媒体业务也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已能够提供简单的多媒体业务,但与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相差还很远。例如,GSM允许通过短信息服务存储、传输和检索文本信息,但真正的移动多媒体业务诸如话音、图像和数据的混合实时传输,目前任何一个GSM及其改进系统都无法实现。目前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第三代宽带码分多址(WCDMA )系统将会实现真正的移动多媒体业务。

(3)多媒体呼叫中心是多媒体技术将来在呼叫业发展中的又一应用。最近,广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第四代呼叫中心—多媒体呼叫中心,它融合了CTI、Call Center、Internet、数据库、WPA 、自动语音识别等多种技术,增加了Web、E-mail、FAX、短消息、IP电话等多种接入手段,实现统一排队、智能路由、自动或远程处理功能,使用户更方便多样地享受呼叫中心所提供的服务。

2、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全球计算机拥有量的增加、多媒体通信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 将会有更多的计算机用户成为多媒体通信网的用户。尤其是在

未来的多媒体通信网上, 当业务种类极大丰富、高速的用户数据传输、安全的数据保密、骨干网交换能力极大提高之后, 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而这也正要求着多媒体通信技术向多种方向发展, 多种结合以最好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从目前来看,多媒体通信技术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三网合一。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和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三大网络正在不断地跨越各自的传统业务划分,逐步趋于融合。总的趋势是:在保护各自现有网络资源投资、主营目前业务的前提下,逐步地向社会提供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统一网络数据平台。

(2 )从信道上来看,光纤直接入户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采取光纤直接入户,其改造成本高得惊人,改造时间更是不可预计,工程量很大。因此,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如利用ISDN技术和DDN技术ADSL 技术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

(3) 从技术上看,多媒体通信技术将向着IP OVER ATM上发展。我们知道,IP 网的寻址是通过ROUTER路由交换机来实现的,所有用户共享路由器交换机,当大批量数据分组同时到达同一路由器时,其中一部分必然要在队列中等待;特别是出现路由拥塞时,还有可能把一些分组从队列中丢掉,这是制约IP网达到电信级服务质量的一个最大障碍,即使吉位级路由器也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ATM(An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独立于终端和业务的通用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被ITU-T认为是未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最终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概述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主要是从压缩数据冗余度( 数据相关性) 、增大信息量和利用视觉特性( 非线性与非结构性) 适当降低图像质量两方面考虑的( 广义讲, 视觉冗余也是数据冗余) 。一个好的压缩编码方法要求: 压缩比要高; 压缩与解压缩要快, 算法要简单, 硬件实现容易; 解压缩的图像质量要好。

1、图像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

(1)冗余度压缩, 又称无损压缩, 信息保持编码或熵编码. 是一种可逆编码方法. 如: 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LZW 编码等。

(2)信息量压缩, 又称有损压缩, 失真度编码或熵压缩编码. 允许有一定的失真. 如: DPCM、DCT、子带编码、分形编码。

(3)混合编码, 如JBIG, H261, JPEG, MPEG 等技术标准。

2、按解码后数据是否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可将压缩算法分为两类: 可逆编码与不可逆编码, 按原理则分为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统计编码( 熵编码) 、内插编码、子带编码、向量编码等。

(1)预测编码

预测编码是统计冗余数据压缩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 和变换编码构成压缩编码最基本技术。预测编码利用像素的相关性, 可进一步减小差值. 在图像中, 局部区域的象素是高度相关的, 因此可以用先前的象素的有关灰度知识来对当前象素的灰度进行预计, 再根据先前的和后来的象素的灰度知识来推断当前象素的灰度情况. 如果预测比较准确, 则误差信号就会很小, 只要把预测值与实际象素值之间的差值经过熵编码后发送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通过预测值加差值信

号来重建原象素.调制( DPCM) 和运动补偿( 估计) 编码方式。

(2)变换编码

变换编码就是将图像光强矩阵( 时域信号) 变换到系数空间( 频域信号) 上进行处理的方法. 在空间上具有强相关的信号, 反映在频域上是某些特定的区域内能量常常被集中在一起, 或者是系数矩阵的分布具有某些规律.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在频域上减少量化比特数, 达到压缩的目的. 常用的变换编码有K- L 变换编码和DCT 编码. K- L 变换编码在压缩比上优于DCT 编码, 但其运算量大且没有快速算法, 因此实际应用中广泛采用DCT 编码。

(3)熵编码

它是可变长编码, 对概率大的信息赋以短字长的码, 概率小的赋以长字长码。其编码方法是: ( 1) 将信源信息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概率最小的两组信息分别对应“0”和“1”。( 3) 将概率最小的两组信息相加, 作为另一组消息出现的概率, 再按概率由大到小排列。( 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消息为止。( 5) 根据每个信息所处的结构层次排列其“0 ”、“1 ”码就是该消息的编码结果。Huffman 码概率匹配良好, 平均码长短, 效率很高。但硬件实现复杂, 而且必须确知信息的统计特性, 应用上受到限制。

(4)向量量化

向量量化是将图像分解为互不重叠的若干象块, 象块象素为N, 则每个象块可变成N 维图像向量X。将每个向量与已存在的位臵参考模型或编码向量Y1, Y2?YM 进行比较找出与X 最接近的( 或一致) 的YK; 接受端通过检址K 查询编码表就可将YK 再生出来。可见此编码是有损编码, 误差为E= YK- X。因此编码表的设计是该编码的技术关键, 常常采用统计分布来编制, 如LBG 算法。

(5)子带编码

子带编码是采用水平、垂直滤波和子采样技术的不同组合将图像信号的频率域分解为若干子带, 而后对每一子带按其统计特性分别进行编码压缩。其技术瓶颈在于实现子带无失真分割与复合。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发端用高、低通滤波器将图像分割成不同子带, 然后按一定系数下取样, 在收端将系数内插, 经正交镜象滤波恢复图像。

第三部分总结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将多媒体通信课程报告完成了。一个多星期来,借助机房优势资源,查阅了中国知网上的几乎所有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文献,下载并认真的阅读了20多篇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的发表时间从1996年到2011年,几乎涵盖了我撰写的报告论题的全部内容。

在多媒体通信技术方面,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通过这么多天来的学习,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多媒体通信产生、应用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一些数据压缩编码的方法有所认识。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已与多媒体技术密不可分,作为新一代通信人,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多媒体通信技术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参考资料:

【1】王悦,李永全,刘元超.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05期.

【2】史道玲. 多媒体通信的发展趋势.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07.

【3】张树京,陈渔源. 多媒体通信技术综述. 电信科学, 第10卷第4期.

【4】高宇,王建平,张若庚.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电子技术应用, 2001 年第9 期.

【5】张海涛,郭大波.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待解决问题.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第5期.

【6】马岚,于进才.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电子技术应用,2001 年第9 期.

【7】罗晖,刘觉夫.多媒体通信中的图像数据压缩编码.华东交通大学学报,第20 卷第4 期.

【8】周志凤,顾爱华,李华伦,顾瑞兴.网络传输图像数据常用压缩编码.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18 卷第5 期.

通信工程心得体会

通信工程心得体会 篇一:通信工程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 通信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性质是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即将进入学习专业课程之前进行的重要综合实践课,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基本认知和培训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可以把专业基础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感性认识,了解络、电子与通信等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习时间:XX年11月25日至XX年12月8日 三、实习内容: 11月25日至11月28日主要学习的是VLAN间通信、生成树的协议、静态路由、PPP CHAP协议验证、NAT络地址转换等。主要目的是掌握利用三层交换机来实现VLAN间的通信,理解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RSTP的配置;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技巧;学习PPP协议的结构、优点、PPP的配置及认证方式;掌握静态NAT技术的配置方法和应用,了解静态NAPT原理等。 12月3日主要是作程控交换实验,利用CC08系统,通过配置交换机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

B型模块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 12月4日12月至8日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期间是以小组形式进行。12月4日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有关通信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及要用到的相关软件。如WIMAX、GSM、2G、3G等,介绍了3G的标准。还介绍了后几天需要做的远程宽带无线DSL+宽带覆盖项目,讲解了其项目需求分析、项目投资分析、解决方案和方案设计依据。12月5日主要讲解节4G原理及其标注;安装相关软件,并参照资料学习使用;观看视频,了解机房的建设,及其注意事项。12月6日在室外学习建设基站和天线,要求掌握其基本原理,及了解相关设备仪器,自己动手连接设备,组装好天线,然后进行调试以及测试。其步骤可分为:1、配置一个基站2、将 PC 机的 COM 口与 Hopper Plus的MANAGEMENT 口通过转换器和 RS-232 电缆相连.连接 PC 和管理口。3、通过电脑来进行管理。4、配置一台设备成为远端。最后进行调试测试。12月7日观看视频以及学习TD-LTE中的相关技术。12月8日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天,在室外进行,主要是络优化。所用设备有GPS一个,测试连接数据线,一台TEMS测试手机Sony Ericsson K790,在本次实习要求会使用TEMS这一软件。 四、总结:

多媒体通信技术-2016新颖复习题

多媒体考试复习题 简答题或是概念题 1. 媒体的概念及分类。 答:媒体(medium)是指信息传递和存储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手段,即信息的载体。 媒体可划分为5大类:(1) 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是指人类通过感觉器官直接产生感觉(感知信息内容)的一类媒体。 这类媒体包括:声音、文字、图像、气味、冷热等。 (2) 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是指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表示。 这类媒体包括: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声音编码等。 其目的是为了能有效地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感觉媒体。 (3) 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是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 输入媒体包括:链盘、鼠标、摄像头、话筒、扫描仪、触摸屏等; 输出媒体包括:显示屏、打印机、扬声器等。 (4) 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是指进行信息存储的媒体。 这类媒体包括:硬盘、光盘、软盘、磁带、ROM、RAM等。 (5) 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是指承载信息,将信息进行传输的媒体。这类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电链路等。 “多媒体”通常是指感觉媒体的组合,即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各种媒体的组合。 2.多媒体通信系统是如何构成的,简述其主要特征。 在物理结构上,多媒体通信系统是由若干个多媒体通信终端、多媒体服务器经过通信网络连接构成的系统。 特征:(1)集成性可处理、存储和传输内容上相互关联的多媒体信息。(2)交互性用户与系统通信过程中具有完全的交互控制能力。(3)同步性使得多媒体信息(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在终端上以时空同步方式工作。 第二章 听阈: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声压,1Hz时为2×10-5Pa。 痛阈:人耳感到疼痛的声压,20Pa。 1等响曲线 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觉与声压级和频率有关,将人耳在听到不同频率纯音(正弦波)时,对所有具有相同音量感的声压用一条曲线表示后得到的曲线族,称为等响曲线。 2听觉的掩蔽效应 由于第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第二个声音提高听阈的现象称为掩蔽。当人耳听到符合声音时,若存在响度较高的声音频率分量,那么人耳对响度较低的声音频率分量就不易察觉到了,这种生理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4视觉惰性 当一个景物突然出现在眼前时,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同样当一个实际景物从眼前消失后,所看到的印象都不会立即消失,还会暂留一段时间,由此可见人眼亮度感觉的建立与消失都滞后于实际的光刺激,而且此过程是逐步的,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视觉惰性。 5闪烁(或临界闪烁频率) 如果观察者观察到一个具有周期性的光脉冲,当其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便会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闪烁,但当重复频率足够高时,闪烁感觉将消失,随之看到的是一个恒定的亮点。临界闪烁频率就是指闪烁感觉刚刚消失时的频率。 它与脉冲亮度有关,脉冲的亮度越高,临界闪烁频率也相应地增高。 6帧间内插和帧间预测

关于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

关于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通信工程(也作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 通信工程所关注的频段涉及甚广。低频段,亦即低赫兹,关心的是技术声学或低频技术。高频段中关注的范围从微波或雷达系统到可见光的激光或镭射系统。微波到可见光中间的频段几乎都是通信工程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通信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介和技术,包括通信系统在陆上、水下、空中和宇宙空间中的应用,也是相当丰富的。 通信工程的基础建立于应用数学中的数理方程。其理论起点是物质与波在傅里叶热扩散和麦克斯韦电动力条件下观察到的传播现象。 世界上由人类创造的最大的通信系统是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另外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型通信系统——英特网——正逐步形成电话网的规模,并终将有一天取而代之。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通信工程正在转变为信息工程,英特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方面通信系统常常是信息与应用技术的计算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现代通信系统给信息工程予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并处于计算系统的核心位置。(摘自wiki百科)从我个人角度而言,通信工程是连接世界的一张网,每一件设备,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这张网上,在世界的融合与发展中,社会需要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即时的沟通和交流,而通信工程,正是满足这种需求所诞生的技术。 在学习通信工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技术,更要注重思维的与时俱进,让自己的

通信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书 学号:xxxxxxxxx 班级:通信一班 姓名:XXX

引言 人生珍贵,梦想引航。 我每天都会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义,因为每天都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新自我,在生命的路程中寻找成长的有效轨迹。 欢腾的流水从不唱怀才不遇的歌,如果前方有阻碍,要么冲垮它过去,要么另辟蹊径,百川归海。这是流水的成长的激情。 想飞的雄鹰从不惧万丈深渊的悬崖,如果前方有绝壁,要么纵身一跃,刺激自己学会飞翔,要么命断悬崖,将生命交给蓝天。这是雄鹰成长的激情。 人,应当学会成长,更应当及时发现自己成长的路径是有迹可循的。正确的职业人生规划能帮助我们明晰目标,有的放矢。 所以在有效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和瞬息万变精彩纷呈的时代里,我继续在我的人生手册上快乐地书写,带着憧憬与希冀不断翻开新的一页又一页。 我要无所畏惧全情投入,来邂逅这场充满不断挑战和惊喜连连的生命盛宴!

目录第一章自我认知 1.自我深入分析 2.他人综合评价 3.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4.小结 第二章职业认知 1. 目前社会整体就业趋势 2. 通信专业就业前景浅析 3.就业机会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1.职业目标和路径选择 2.行动计划和策略制定 3.备选方案 4. 小结 第四章结束语

第一章 自我认知 一、自我深入分析 个人成长经历 1、兴趣爱好 2、学生职务 3、社会实践:a. b.在与南京市慈善总会的联系下,我光荣的成为了义工 中的一员,并参加了前往敬老院慰问老人的活动;

c.在青海玉树大地震期间,我们以义工的身份走上街头, 为地震灾区募集资金重建家园; 4、知识储备:工科类、天文学类、历史类、科学类、英语类等的知识相 对较为丰富。 职业兴趣 ◆喜欢干什么? 记得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我想,很多人的理想都是当一名科学家,但是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坚持着这个理想,至少我已不再坚持。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我爱好绘画,喜欢从事关于绘画有关的工作,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我还爱好英语,喜欢从事跟英语有关的工作;我还爱好天文学,梦想着能整天畅游在太空中,更希望每天与宇宙、太空打交道…… 职业能力 ◆能够干什么? 现在的我是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之后,我能够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的工作,或其他相关专业工作。 行为风格 ◆适合干什么? 由于我性格较为内向,与人交际能力还有待加强,但是做事严谨、认真,重视科学性和不断学习,善于分析思考,所以,我认为我比较适合技能型、研究型的工作。 职业价值观 ◆最看重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只有不断取得成就、不断突破自我,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一个人存在的意义莫过如此。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只在其岗位上默默无闻、无所作为,只为钱财而安于现状,我觉得很悲哀。 胜任能力 ◆优劣势是什么?

通信工程实习心得(体会心得)

通信工程实习心得 本次认识实习定期为两周。这两个星期在带队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前后参观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通信服务中心、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视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子楼程控交换实验室、____(省、市、区、县)联通有限公司的应急通信车以及湖南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等,并听了湖南电信集团李主任、通湖南公司技术员郭学姐、中国联通技术员李学长、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主任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通过近两周的学习,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观察能力,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现将本次实习就参观实习内容、收获新知识、以及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此次感想等此三方面作以总结。 一、参观实习内容 1、湖南电信集团李主任精彩讲座 7月9号这一天我们参加了认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带队老师王教授给我们说明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等各项事宜,并鼓励大家见习时要勤于向技术人员提问,继后湖南电信李主任给我作了一次十分精彩的讲座,他的讲座分为三部分内容:1)国家信息化战略、2)路径依赖与技术创新、3)络可靠性。李主任给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努力学习,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部署为机遇点努力创新,认识路径依赖对一个人的影响,并扬善避恶。同时提出络可靠性研究方面目前国内较为欠缺,同学们要抓住机遇,争取早日成才。 2、参观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通信服务中心的维护基站

7月10号这天我们参观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通信服务中心,此中心主要负责面向铁道校区的5000多个用户提供铁通通话服务。在机房,工作人员主要给我们讲述了铁通通信的主要流程以及一些主要设备所提供的工程以及在络中所起到的作用。老是重点给我们讲解了程控交换机的工作(此机房使用的是华为c&c08型号机):c&c08交换机可提供丰富的pstn、isdn业务并且可提供个性化的集团用户行业化解决方案。已经服务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主要地市XX多万集团用户。采用c&c08交换机有利于运营商赢得用户、赢得竞争。c&c08交换机128模块是大容量络集成系统,由中央(cnet)、中央处理模块(cmp)、同步定时系统(cks)、通信控制模块(ccm)、业务处理模块(spm)、共享资源模块(srm)、线路接口模块(lim)、后管理模块(bam)和综合告警箱(alm)九大部分组成。该系统提供足够多的标准物理接口和络连接矩阵,通过软件加载络资源和信令协议,从而构成各种大容量交换系统。 3、参观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视台、电子楼程控交换实验室 7月11号我们前后参观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视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子楼程控交换实验室。在电视台,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目前电视信号的现状,并指出现在数字信号正在大力发展,其将取代模拟信号指日可待。此电视台共有频段550mhz,一般每个电视台频道为8mhz,因此此电视台的容量为550除以8约为68个频道。仔细思考一下也差不多,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就大概有50多个。电视台的信号主要是商家提供,也有一部分是直接从卫星接收的,接收来的信号一般都是通过光缆传输过来的,这个时候在接收端就有个光接收机来将光信号转变为模拟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后进行频道解调,并输出给终端的用户。 (1)(2)(3)(4)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为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km,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W。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房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

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5年11月9日---11月28日 二、指导教师姓名 三、实习地点 长沙、湘潭 四、实习目的与要求 4.1 实习目的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但也少不了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为了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在教学中安排实验,还组织安排了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了解社会需求,增强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4.2 实习要求 按时参加每一次安排的认知实习项目,不迟到,不早退,在参观企业时注意纪律,服从安排,文明参观,认真做好记录,认知实习后认真做好报告。如需请假需要提前向负责老师说明原因。

五、实习内容 5.1 长沙卓京科技有限公司 1.时间 2015年11月9日 2.内容 长沙卓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长沙麓谷高新科技产业园-蓝猫卡通城内,在湖南多所高校都有分校区,致力于培养JAVA人才。本次实习公司专门派人为我们讲述关于JAVA的发展和前景。JAVA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程序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PC,数据中心、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方面,每年该公司都会输送大量JAVA 人才进入社会。JAVA在编程语言中也一直排在前列。在课上,老师也强调,我们的学习要同实际结合,要了解社会的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不要读死书,认清方向努力,此外,老师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怎样学好专业,如何把握专业,如何更好认识自己,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3.收获 本次实习我认识了JAVA这门语言,包括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JAVA是近十几年来比较热门的语言,它的各种特性决定了它的宽度广度,虽然我想涉及的领域不是JAVA,但是通过这次听课,我知道了自己应该确定一个方向去努力,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但也需要我们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我们每天都在浪费时间不去改变自己,那么我们毕业后将一事无成,我们需要更努力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经历,了解通信行业的发展和需要,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参观湘潭九华创新创业中心 1.时间 2015年11月10日 2.内容 11月10日,我们有幸参观了位于湘潭市九华创新创业中心。顾名思义,创新

通信工程专业认知见习报告

本科生专业见习报告 见习地点联通总公司、XX学院东区网络中心 姓名 学号42 系别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2012年X 月X 日 一、见习目的: 通信工程专业见习的性质是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即将进入学习专业课程之前进行的重要综合实践课,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基本认知和培训的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可以把专业基础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感性认识,了解网络、电子与通信等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见习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一些通信设备和一些通信网络技术,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对本专业有初步的认识,为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见习时间: 2012年11月14日—2012年11月15日 三、见习地点: 联通总公司和XX学院东区网络中心 四、见习内容: 见习的时长为2天,见习内容主要分为五块:无线移动通信设备IBSC(GSM & WCDMA)、交换设备—语音本地网络交换、传输设备区、电力系统和XX学院东区网络中心。 (一)、见习内容一:无线移动通信设备IBSC(GSM & WCDMA) 作为第一个见习内容,怀化联通简单介绍了IBSC设备。 1、为什么要使用IBSC系统。 中国联通利用IBSC的A/Gb和Iu口分别支持2G/3G核心网,从而平滑地讲原本的2G网络升级到当前的3G网络。为网络的升级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2、IBSC的特性。 易于平滑演进到3G网络、大容量,高集成度模块化,可扩展性强、iBSC硬件采用和3G产品相同的平台,与WCDMA和TD-SCDMA兼容、基于全IP架构的硬件平台、支持灵活的接入方式,具有丰富的接口类型(FE/E1/STM-1等)、控制流和媒体流分离 3、IBSC的机框分类及单板通用常识 IBSC的机框分为BCTC、BUSN、BPSN、(处理器框、资源框、分组交换框、)。 单板前插板和后插板:后插板是无源单板,方便从背板引线(主要是电缆:如E1、网线等),和对应前插板配对使用。前插板是处理资源实体单板,所有系统光纤从前面板出。 关于前插板通用指示灯:所有前插板(除SBCX)都有RUN/ENUM/ACT/ALM四个指示灯,表示单板工作状态。 4、接口单元的实现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述 1.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就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信息就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与传播。 ④信息具有传递性与共享性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⑥信息具有可伪性 2.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器程序转换)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 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 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如173D=( 10101101 )B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ASCII码与汉字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就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中编码,其中数字、字母就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ASCII码表可参瞧书P6)。 ○2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就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 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与二级汉字非常用字) ○3用UltraEdit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多种数据冗余:空间冗余、视觉冗余、结构冗余、时间冗余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 何谓通信?顾名思义,通信就是可靠,顺利地送达、传递消息。 十年前港台电影中黑帮大佬手里可以用来砸人的“大哥大”,早已变得如此纤细轻巧、色彩缤纷,并且飞入寻常百姓之手;从前只有数月飞鸽传书才能联系的国外亲友可以用简单方便快捷的E-mail互致问候、即时聊天,甚至装上摄像头开个网络会议。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

(完整版)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总结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性质和目的 通信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性质是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即将进入 学习专业课程之前进行的重要综合实践课,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 基本认知和培训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可以把 专业基础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专业课程 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感性认识,了解网络、电子与通信等技术在工程 中的应用。 二、指导老师姓名 三、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习时间:2011年4月25日至2011年5月5日 实习地点:河南理工大学网络中心、电子技术中心、学苑宾馆基站、模块局、联通(焦作)公司 四、实习内容 4月25日上午专业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许焱平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 绍了我们两周的实习安排,并要求我们要注意安全,服从纪律,要认真的做好 笔记,参观的时候要听取工作人员的安排。另外,许老师还鼓励大家见习时要 勤于向技术人员提问,对以后的学习的规划有很好的作用。 4月26日上午由王国维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校园一卡通的知识,校园一卡通 是以非接触式感应IC卡为信息管理载体的适用于校园消费和管理的网络集成系统。IC卡取代了学校管理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个人证件和现金支付手段,在 一张小小的IC卡上实现生活消费、学籍管理、身份识别、网上交费等多种功能。与银行联网的校园卡可以在校内银行网点和指定商户圈存、圈提、取现、消费、真正做到一卡通和一卡多用,校园卡的推广使用将极大方便学生与教工的生活,减轻他们携带各种证件的困忧。

4月2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河南理工大学的网络中心,王老师给我们介 绍了机房、校园网核心机房、CNGI机房与校园网数据中心机房三个网络中心机房的组成部分和校园主干网的链接,以及一卡通网络的构建;同时,还介绍了机房中的核心设备,中心机房中的服务器与交换机的配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联接服务器、交换机与主机所使用的连接线;然后老师给我们讲了学校所使用的各种构件和结构的类型。服务器是指管理和传输信息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它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器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三层交换是相对于传统的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三层交换机具有访问列表的功能,可以实现不同VLAN间的单向或双向通讯,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三层交换机就是“二层交换机+基于硬件的路由器”。 4月28日,我们来到了电工电子技术中心,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现代 智能楼宇系统模型,系统采用了全数字通信来实现对讲功能,然后给我们讲解了广泛应用的光纤施工中的常用工具,我们还亲手制作了网线并进行了测试,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 4月29日,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主要是嵌入式及ARM 认识实习;用PLC模型给我们演示了自动选料机,简单机械手和电梯的模型。 5月4日,我们来到了学苑宾馆上面的联通基站和学校的模块局,工程师 给我们介绍了基站的运行和维护情况以及模块局的组成和运行维护情况,联通基站结构BTS包括下列主要的功能单元:收发信机无线接口(TRI)、收发信机子系统(TRS)。其中TRS包括收发信机组(TG)、本地维护。TRI具有交换功能,它可使BSC和TG之间的连接非常灵活;TRS包括基站的所有无线设备;TG包括连接到一个发射天线的所有无线设备;LMT是操作维护功能的用户接口,它可直接连接到收发信机。发信机子系统包括基站所有无线设备,主要有收发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心得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心得Experience of graduation practic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心得 大学生专业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在完成一定的课程后所要进行的最重要的一段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增强专业意识和实践意识,在为期两周的北京北京协力超越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中,对通信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闻,明白了一些通信设备的简单原理,也明白了目前该行业的最新发展,把平时书本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看到了所学知识的不足,在大学中积累的知识只是行业中的冰山一角,况且高校教育与现实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脱节很大,这需要我更加努力学习,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通过实习,我们才有了机会去面对着专业性人员,听着他们对专业性的讲解以及亲自看到了许多的大型通信设备,这些都很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与实际相联系,这些都很益于我们以

后的工作。通过实习,让我体会到了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对通信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了解这些企业生产和运营的规律,学习这些企业组织和管理知识,巩固了所学理论,培养了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增强了我在通信工程方面的学业背景和对本专业的热爱。 (1)真正体验到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以前觉得书本上很空洞的东西现在清楚明了了许多,我真正的感到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内涵,自己亲身实践的东西是自己永生难忘的,这也是人类得以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3)从小的方面来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没有机会让自己犯错误,每天都要打起精神工作。我切身体会到了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要周全考虑到做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我们学理工的,更要有逻辑思维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事情。 (4)深切体会到了学好专业学好知识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所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我要好好在实践

对通信工程的认识论文

1、通信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1.1通信工程改变工作方式 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等企业的办公室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在当前信息量剧增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工作条件,很多公司都引进了文字处理机、传真机的现代通信终端。通信技术在对文秘工作方式产生的影响最大。秘书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进行各种形式的通信交流,比如编写文件、收发资料、通知安排会议等。美国对近百万个办公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文秘工作中有接近一半的工作是可以规范化的。充分利用文字处理系统、电子笔记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智能电话机、远距离视频会议等先进的办公设备,能使文秘工作变得简单有效。 1.2通信工程改变社会管理 利用种类繁多的通信工具及时地收集准确、有效的资料,并进行分析预测,能提升公司领导人的管理效率,对社会活动的方向、规模和进程进行准确的调控。社会的各个方面会因为通信工程的发展而联系的更加紧密,通信工程将各个社会活动粘结在一起。企业通过建立发达的通信网络,使得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对企业的计划和发展进行调控。管理权限的分散,让各分支机构有更多的权利。同时,通信工程的发展,也能加强管理者对各分支机构事物的控制。因为管理中掌握着信息网络,他们能从信息数据中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持。通信工程对管理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往,在信息不流畅的环境中,掌握更多信息、掌握更新信息的人就越有可能支配他人,然而在信息交流方便的当今,这种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先进的沟通交流工具,不仅能增加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还能增加参与社会活动的人数,能促进管理的民主化。 2、通信工程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光纤电视等媒体事业的发展,通信工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现在电视节目或者新闻播报中,都有实时连接采访报道的场面,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信息。通信工程在卫星发射等涉及到国防的科研项目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神州八号的发射过程中,采用通信跟踪技术,为大家提供了及时的报道。通信工程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好处,这让我们可以预见通信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信工程在未来应当向远距离、大容量方向发展。最近几十年通信工程的发展表现为计算机和网络,它们能迅速地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传遍全球。企业的管理者,运用通信工程技术,开始“以秒行事”,能有效地规划单位的发展。通信工程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了我国企业、政府、群众之间交流速度、沟通质量,实现了我国各个领域全球化的目标。 3、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势 通信行业目前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通信工程也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没在新时期通信工程的发展中,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创新技术。 3.1在未来的发展中,通信工程应当运用速度更快的云技术和无线宽带技术,为人们提供网络通信服务,实现城市的无线发展。比如让人们通过手机玩互动游戏、参加手机视频会议和手机观看电视节目等,这不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加快了城市信息化进程,同时也提升了我国国内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3.2通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逐渐加强在光传播方面的技术运用,主要是通过运用未来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够科学、规范地对通信工程进行管理,提高它的质量。所谓光通信,就是加快接点的转换速度,让信息以光的速度进行传播,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3加强通信工程与IT行业的合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IT技术在网络上进

浅谈对通信工程的基本认识及看法.

待到山花烂漫时 —浅谈对通信工程的基本认识与想法摘要:通信工程作为一门远离日常生活但又处处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学科已经渐渐为人们所重视起来。通信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军事、教育、经济、医疗等各个方面。但通信行业仍然算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索。 关键词:通信工程基本认识应用领域卫星通信发展前景 通信工程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这门学科,再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它。下面我就在接触过通信原理这门课的基础上浅谈一下对通信工程的认识,以及对它的一些看法。 一、认识通信 很多人都听说过通信,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在用这通信,但是真正知道通信是什么的大概没有多少人。通信不是我们手里拿个手机就叫作通信了,当然更不是网上那些开玩笑说的充话费、贴手机膜、接电话线等等,但是这些玩笑乃至我们整个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通信。 通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跨越距离的障碍完成信息的转移和交流”。当然这只是最广义的通信的定义,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通信通常是指电通信,即用电信号携带所传递的消息经过各种电信道达到通信的目的。 通信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古代人们就发明了一些基本的传递消息的方式,像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等手段都是原始通信的一种表现。之后很长的时间里都停留在这种原始的通信里,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电通信的历史并不长。一般把1838年有线电报的发明作为开始使用电通信的标志,1876年发明有线电话被看作现代电通信的开端,之后1896年实现的无线电报开创了无线通信发展的道路。至20世纪30年代通信科学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世纪50年代不仅发展了模

通信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1 实习目的 通过两周的专业实习进一步掌握和强化通信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当代通信新技术及运营商实际情况,认识电子门网络布线、学校网络中心设备运行状况,学习其工作原理及领域。理论联系实践,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实习时间安排 3 实习任务及内容 3.1 实习任务 1.做好实习笔记。 2.联系所学专业知识,多思考,多请教。 3.总结实习中所学的知识及心得体会,完成实习报告。 3.2 实习内容 3.2.1参观计算机学院407网络布线实验室,了解电子门网络布线,知道其功能。认识了布线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动手做网线和水晶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综合布线实训室是综合布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布线系统拓扑设计、工程施工、测试、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我们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拓朴结构,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传输介质,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内容,分析典型的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项目,学会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知识,为我们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3.2.2参观安全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 安全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为曙光4000系统,理论计算峰值:2.9万亿次浮点运算/秒。硬件配置:基础架构:机架式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可动态扩展。现有节点35个,其中30个计算节点,2个胖节点,1个管理节点,2个I/O 节点。此外包括:结点机柜、供电系统、布线系统、散热系统,主控制台,KVM 等。计算节点:曙光天阔I620r-G。CPU:Intel Xeon E5530四核64位处理器,2.4GHz×2颗。内存:16G 硬盘:146GB 15000RPM热拔插SAS。网络:双千兆以太网。SMP胖节点: 曙光天阔I840r-H。CPU:Intel Xeon 7440四核64位处理器,2.4GHz×4颗。内存:32G。硬盘:300GB×2 15000RPM热拔插SAS。网络:双千兆以太网。管理结点:管理结点胜任NIS服务器以及编译服务器,可以承受长时间、大用户量的并发访问,基本配置同计算结点。节点硬盘:15000RPM 10TB,热拔插SAS 结点操作系统: Suse Enterprise Server 10 3.2.3 参观校园网络中心,了解服务器、交换机的作用。 2010年10月份以前,校园网从网络中心主活动中心学生区为两条1000M。网络主干存在“活动中心—基建处—三好教学楼”一条环形冗余网,在活动中心或三教设备故障时起到应急作用。2010年10年以后,校园网主干结构更改为双核心,万兆连接。全校分为四个区域,西南教学楼,东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家属区,图书馆和服务区6个区域。办公区和家属区各取消楼内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 上节课主要介绍了: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文字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综合技术。简单地说,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文、图、像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 MPC,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全称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相对于一般的PC(个人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增加了一些多媒体部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使得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处理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应用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L—计算机辅助学习,CBI—计算机化教学,CBL—计算机化学习,CAT—计算机辅助训练,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六个发展方向 (1) 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 (2) 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 简单化,便于操作。 (4) 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 (5) 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6) 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本节课内容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音频、视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 研制MP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使计算机能适时地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左右,语音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10,图像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60。 当前常用的压缩编码/解压缩编码国际标准JPEG和MPEG。 静像数据压缩标准JPEG(Joint Photo一graphic Experts Group),直译为联合摄影术专家组,其中联合是指几个国际组织的联合。它是从1986年正式开始制订的。 当时由两个国际组织联合支持,其一,是国际标准组织ISO; 其二,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

通信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总结_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总结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总结 学生姓名: 班级:通信02-8班学号:19号 实习指导老师: 成绩: 实习起止日期:2005年7月4日——2005年7月15日 本次认识实习定期为两周。前一周由指导老师组织在学校内进行学习,分别参观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学院网络技术中心、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基地,第二周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参观了哈工程大学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子大世界、哈尔滨美龙电控有限公司。 通过近两周的学习,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观察能力,让我收获颇多。 具体实习进程如下: 7月4号上午星期一阴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指导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中心机房中的服务器与交换机的配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联接服务器、交换机与主机所使用的连接线,然后老师给我们讲了学校所使用的各种构件和结构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所使用的服务器是联想6512,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型,交换机型号:d—link100m24口交换机,网络编号是指连接各台主机的用户线编号,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组成,连接线主要采用双绞线和光纤。 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网络实验室的交换机柜,交换机柜中包括主交换机、服务器、数台d—link100m24口交换机,并且了解到主交换机与d—link100m24口交换机采用光纤连接,d—link100m24口交换机之间采用双绞线连接。 7月5号上午星期二阴信息网络中心 参观了学院的网络中心,我们了解到校园网的总体结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核心层 2.汇聚层 3.接入层 本校网络核心层采用华为s8016交换机,该交换机属于万兆交换机;汇聚层采用华为s6506和s5516等交换机。 通过前两天的实地的参观实习和相关技术人员的细致讲解,我学习到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的配置,网络中心的服务器主要配有网络管理服务器,网页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等,进一步加深理解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7月6号上午星期三晴现代制造工程中心 现代制造工程中心是我校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贷款进口配置的,拥有多种高精密高强度加工仪器。 在老师的细致讲解下,我认识到了许多精密的仪器如: (1)由mikron公司制造hsm600v数据五轴超高速切削加工机,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高精密度设计使用。 (2)由德国制造的dmc63v数控立式加工机,工作范围x-630mm,y-500mm,z-500mm,主要转速50-10000rad/s,主轴功率30kw,定位精度0.015。 (3)由意大利制造型号c7x32,x-260,y32,z-450四轴联动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