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活动总结

中山陵活动总结

篇一:游中山陵有感

游中山陵有感

“致力中华摧帝制,名传后世颂英贤。”——孙中山,一个永垂不朽的人物,打破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时代。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后人会永远赞颂他,敬佩他。他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走进了中山陵园。一座被严密茂盛的树丛层层覆盖的山城呈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切树木与建筑都是那么的静谧与和谐。园内游客众多,男女老少,中外游人。然而,我却没有看到在陵园中嬉笑打闹的面孔,可见世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孙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迹一点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改变社会性质。千余年来都是皇帝最大,百姓在忍无可忍之时也会揭竿而起,奋起反抗,但是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导,反抗成功后又是另外一个朝代的兴起,又是另一轮的欺压,百姓永无出头之日,在英军的大炮攻破清朝大门之后,终于有人醒悟,洋务运动,百日维新都是新的尝试,可是都失败了,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

革命团体兴中会,这时,才终于有了一个新思想,“建立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他们发动了多次革命活动,都失败了,终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覆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可是革命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仍保持着顽强的革命精神,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坚持奋斗,一代伟人的不凡与崇高是如何做到的?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身处一个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现实生活日益消磨殆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我沿着长达840多米的墓道,走过392个石阶和10个墓道平台终于到了中山陵墓,满头的汗水,酸软的脚,但是回头再向下看的时候,自己的心情难以言表,似乎每个石阶都代表着革命的步伐,没走一步所付出的努力,换回来的事另一个高度,我们自己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人生目标充满艰难和挫折,只有当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才鞥走到胜利的彼岸。

许久的期待终于有了回报,我们进入了墓室。即将见到孙中山的坐像,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在碑文上没有一条歌颂孙中

山先生的文字,这是模仿武则天的无字碑文,先生的功绩是不需要撰写的,他的功绩刘芳于后世的心中。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了懦夫。”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孙中山先生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才能创造出绚丽的青春。

篇二:金融3班中山陵素质拓展活动总结报告

金融3班中山陵素质拓展活动总结报告

经过几个星期的先期筹备工作,中山陵实践活动在11月3日正式开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次实践活动中,3班所有同学都是感受颇多,收获良多。以下是活动内容以及一些感受。

首先,今天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背摔中,我们学到了对同学信任的重要,给了我们一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队友伙伴信任重要性的思考;在5米越墙的活动中,男生不仅充分展示了男子汉的担当,强化了自己的责任意识,不怕苦,不怕累,还和女生一起努力,帮助女生翻越高墙,让女生知道只要自己想做,一切皆有可能。同时让我们3班整体明白团队的力量;在“支援前线”的活动中,我们分成

两队进行比赛,两队队员面对“前线”提出的苛刻物资要求,毫不犹豫的献出鞋子、袜子、裤带、眼镜等等。在这个环节,充分展示了同学们为集体誉而做出的努力,以及对集体荣誉的珍惜;在“穿越电”的活动中,在人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集体“穿越”。只要团结,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不可能这个道理得到了验证。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次活动中也暴露一些问题。第一,有些同学还不能更好的融入同学之中,没有树立牢固的信任关系。这就意味着今后班级要在增强同学间信任方面多做努力。第二,这次活动中暴露出决策时考虑不全面,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同学意见以至执行时各行其是,想法行动不统一,导致执行力下降。日后的班级管理既要注意倾听,给有想法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机会,挖掘人才,又要建立高效执行制度即实行统一的指令(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总之,这次素拓3班是收获颇丰,用一句话形容素拓带给3班什么就是:素拓让3班由团伙变成了团队。当然,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改变提升。希望今后能多搞些集体活动,来促进3班整体的提高。

篇三:中山陵简介及游后感

中山陵游后感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

墓。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孙中山,名载之,号逸仙,中山。中国近主主义革命的者,中华民国文,字化名代民先行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有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今天我来到了中山陵,参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在参观过程中我感触颇深。

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从这儿到陵门,我们攀爬了三百

多余级台阶,感到很累。然而攀

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

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

的艰难曲折吗?陵门以青色的

琉璃瓦为顶,往里走便看到大祭

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

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

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

增强了庄严的气氛。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

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

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

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

的写照。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

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

石刻。进门为圆

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

混凝土密封。

整个陵就像一口警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了懦夫。”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孙中山先生是伟人,更是一名救中华民族命运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的青春才会绚丽多彩。

欢迎词+南京概况+中山陵导游词

【欢迎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首先我代表开心旅行社欢迎你们来到南京参观。我姓,是大家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陈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一定会大家一个安全舒适的旅行。今年我们会参观南京的几个著名的景点,有明孝陵、中山陵、夫子庙等。我会尽力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配合。最后,预祝大家在南京旅游期间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南京概况】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横跨长江两岸,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降雨充沛。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辖11区2县。总人口达545万。南京又是一座历史名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南京一开始叫“越城”,是越王勾践灭吴后命大夫范蠡在今中华门西南长干里所筑,是南京建城之始。后楚国在今清凉山石头山上置金陵邑。公园229年,孙权在南京建都,为南京建都之始。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称作健康。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健康,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后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中华明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明国临时大总统,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会”。南京农业发达,被称作“玉米之乡”,在工业方面,石油、化工、汽车、电子、生物工程与制药都是南京的著名产业。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位居全国前列。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地铁、奥体中心、过江隧道等都是南京人民引以为傲的标志性建筑。南京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又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绿化也是全国之冠。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学情分析: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第一课时着重熟悉课文情意目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能力目标:掌握字词、熟读课文 认知目标:正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重点难点:掌握词语,熟悉课文,主体部分对大平台、祭堂、墓室的说明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 注音写字 大江之滨叱咤风云南麓突兀草莽嵯峨断垣中轴 灵柩竣工丫杈深邃琉璃门楣镌刻龟趺远眺 津梁参错栩栩如生凹穴穹隆伏鳖 2 解释 竣工深邃参错栩栩如生瞻仰穹隆 二导入新课

介绍孙中山先生及陵园的由来 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 三探究学习课文 1 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2 学生讨论文章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交代中山陵的方位 第二部分(2-4)说明陵园的地理环境、修建过程以及具体位置第三部分(5-10)说明陵园总体布局、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11)解放以来党和国家对陵园的关注 3 学习第一部分 朗读 找出本段表明顺序的词语 大江之滨——南京——东郊——中山南麓——中山陵 归纳节意 交代中山陵的墓室及地理位置 节中两个破折号的作用 表注释说明 你知道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吗? 三国吴东晋(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南唐明太平天国国民党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2节 1 朗读 2 分析内容和层次 钟山的地理环境——雄伟高大,险峻,美丽 钟山的人文环境——种种,许多,无数 (二)第3节节意:说明陵园建于此的缘由 (三)学习第4节 1 朗读 2 吕彦直的设计为什么被选中? 3 归纳:说明吕彦直被选中的原因及兴建概况 (四)学习第5节 1 默读 2 陵园周围大面积绿化有何用义? 3 归纳节意:说明总体布局的特点 南————北 钟之悬索——钟之本体 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五)学习第5-11节 写石牌坊——卫士住房——陵门“博爱”“天下为公”照

中山陵介绍

中山陵讲解词 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前临平川,背靠青山,其建筑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墓室建在海拔158米的山顶最高处,比旁边明孝陵所处的位置高出90多米;从牌坊到墓道,高差70多米,平面距离700多米,显得十分雄伟壮丽。 【孙中山生平—安葬紫金山的夙愿—陵墓设计者吕彦直】 孙中山生平: 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现已改为中山市),在他带领下,推翻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他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 1912年1月l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逝世。生前孙中山十分喜欢紫金山。看到这里山水相依,气势雄伟,就有了他回长眠此山的想法。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将他的墓建在了紫金山。 中山陵介绍: 中山陵。于1926年1月15日动工,历时三年多,孙先生的遗体是1929年6月1日从北京运抵这里的。整个陵区的面积达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组成。根据设计,整个陵区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的启迪。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各位游客:进入中山陵,首先来到的是陵前的广场。广场位于中山陵的正南端。虽然不很大,但却为陵墓平添了庄严肃穆的气势。请大家留意,我们脚下的这片广场呈半月形,是“钟”的下缘。四周苍松挺立,树大荫浓,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大家再看,广场南面的高台上,矗立着的是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 广场南面那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角形石台上的紫铜宝鼎,高4.25米,腹径1.21米,重约5000公斤,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这尊鼎铸于1933年秋,是广州中山大学师生和校长戴季陶捐赠的、鼎的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还刻有戴母黄氏手书《孝经》全文,所以叫孝经鼎。 【博爱访—墓道—陵墓正门—碑亭—条堂—墓室—孙中山遗体安葬经过】 各位游客:由广场拾级而上就是墓道。在墓道的人口处,大家请看:这座冲天而立的花岗岩牌坊,高12米,宽17.3米,牌坊上端正中的横帽上刻着“博爱”二字,因此又称为“博爱坊”。这座牌坊建于1930年,采用花岗岩仿木结构,建筑格局为四揽三闭门冲天式。牌坊,在我国古代通常建在帝王陵寝的人口处,用来歌功颂德,至此朝拜者必须下马步行。我们眼

游中山陵作文400字优秀作文

游中山陵作文400字 篇一:游中山陵 初春三月,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装满了欢笑的大巴车载着我们来到了本次春游的目的地: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建,雄伟壮观,四周苍翠挺拔的松柏、高大威武的梧桐把中山陵装扮的生机勃勃、气势非凡。 穿过博爱坊,看着陡立的、一眼望不到顶的石阶,有的同学开始退缩。但我想着马上就能见到我一心敬仰的中山先生,就和几个好朋友毫不犹豫的拾阶而上,一路你追我赶,很快就将392级石阶征服在脚下。 我们终于来到了顶端的祭坛,走进大门,就看见了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威严的坐像。中山先生坐在大殿的中央,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注视着脚下这片为之鞠躬尽瘁的土地。四周的墙壁上刻着中山先生的遗著。我环顾着建国大纲的内容,心中又想起了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最大的心愿:天下为公。我又忍不住回头望了望这位一生都为了追求国家的独立、和平和民主的伟人,不禁肃然起敬。 走出大殿,我们站在平台上,发现这里可以将整个南京城的风景一览无余。我的心情豁然开朗。远处的山峰在白云间蜿蜒起伏,城市在阳光的映照下,像一幅锦绣的画卷。望着眼前这片美好景色,我伸了伸因为爬台阶还有些酸痛的腿,顿然领悟:要征服,才能领略好风景。 中山陵之游让我十分的愉快。 篇二:游中山陵 前几天,我去南京参加了省书法水平等级考试夏令营,参观了南京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植物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参观中山陵。 走进中山陵的大门,眼前是一座用花岗岩制成的牌坊,上面有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字的博爱二字。这两个字不正是孙中山先生一生高尚品格的写照吗?我想,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创立了三民主义,建立了中华民国,给了中国人民一个新的开端。他真称得上是一代伟人。 走在墓道上,两旁都是高大挺拔的青松,仿佛一个个卫兵在向游客们轻声诉说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再往前走,眼前出现了上百层台阶,一直延伸到山顶,非常壮观,我们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一直来到祭堂。跨过门槛,只见堂中央是大理石雕成的孙中山先生的塑像:他端坐在椅子上,手捧书本,双眼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期望革命能获得成功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塑像的周围有许多鲜艳的花朵,塑像的正前方还摆着一个花圈,显得庄严、肃穆。瞻仰的人秩序井然,人们面色凝重,默默寄托着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哀思。 孙中山先生虽然早已与世长辞,但他为国为民的光辉形象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篇三:游中山陵彭欣悦 中山陵,位于江苏南京市的紫金山上。这几天,正巧在放清明小长假,我们便去瞻仰他的革命精神。中山陵,故名思议指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前临广阔的平原,背拥青翠的山岗。蜿蜒的青山,苍翠的林海,与陵墓融为一体,蕴含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永存。走进中山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巨大的石头牌坊,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南京中山陵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南京中山陵 钟山又称紫金山,古称金陵山,位于南京城东郊。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 早在1912年,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临终前他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率军发动了“首都革命”,推翻了直系军阀首领曹锟任大总统的政府。冯玉祥于11月4日电请孙中山来京指示“一切建国大计”。11月13日,孙中山由广州启程,12月31日到达北京后没有“指示建国大计”,而是检查出晚期肝癌。次年3月12日病逝世于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 孙中山生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永久保留遗体,让民众瞻仰遗容,并要求葬于南京。后因种种原因只好改为土葬。先生灵柩暂厝在北平碧云寺内。 1925年4月,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陵墓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原名总理陵园,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

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寓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这样倒看对比,中山陵像摆钟的形状) 进入陵园首先是视觉上震撼。整个陵墓用的都是青色琉璃瓦和花岗石

墙面。饱和的蓝白色调异常醒目,同时蓝白色也是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的颜色。 从博爱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全中国的3亿9千200万同胞。 中山陵的设计者和建筑者,巧妙地把392级石阶分成10段,这种布局,独具匠心,颇有特色。 由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而不见平台; 但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

《巍巍中山陵》课文赏析

《巍巍中山陵》课文赏析 (1)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四百六十米,东西走向,长约七公里,南北宽度仅三公里,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品析】 说明钟山的一段,从追溯本源到介绍地理位置,再运用一系列数据描摹全貌,最后按照山顶、山腰的顺序细处勾画山间美景,由总体到局部,有条不紊,娓娓而谈,语言准确简明,优美流畅。 文段写钟山之高,先与其它诸峰作比较,再点出海拔高度与山形原因;写钟山之险,重在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形象而传神;写钟山之奇,一则交待雄伟高大的山形,一则绘蓊郁林海与紫红页岩映衬之景;写钟山之秀,“松柏森郁,草莽绵连”,措辞精准,字无一多无一少。极尽能事描画“鲜丽”“和谐”之景,既表现自然丽色,又为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后文张本:正因为如此,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葬身于此的愿望,而又正因为钟山的地形、环境,方才衬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 (2)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七十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品析】 平台位于祭堂前,又是全陵的制高点,此处对平台所见景色的描绘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衬托出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垂直高度差超过七十米”,以具体数据说明平台是“制高点”,并借此暗示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接着用“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对平台见景进行总写,而后分写“阳光灿烂”和“日出日没之际”两种情况,条理清晰,层次井然,一步步带我们进入一个美仑美奂的建筑艺术殿堂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文章结构艺术的严谨与精巧。 此外,古典风味浓厚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如“远处方山如屏,秦淮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7(含答案)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7(含答案) 导读:刘叙杰,建筑教育家刘敦桢之子、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著名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巍巍中山陵》发表于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 2.给加点字注音。 南麓(lù)巉岩(chán)嵯峨(cuó)灵柩(jiù)深邃(suì) 牌坊(fāng) 琉璃(liú)(lí)釉料(yòu)纤细(xiān) 参错(cēn)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些许残存的断垣颓壁,才能为那漫长的过去作出无言的旁证。 形容建筑物倒塌或残破的景象。 4.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园陵说明文。作者以空间为主要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建筑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说明中山陵的园陵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峨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5.文章结构及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中山陵的墓主及方位。 第二部分(第2~4段):说明中山陵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方案的择优和兴建的概况。

第三部分(第5~11段):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依次介绍各部分的建筑特点,突出中山陵的庄严肃穆和孙中山先生精神永垂不朽。 第四部分(第12段):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十分关注。 合作探究 问题一:作者是紧扣哪两个字来写中山陵的?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中山陵这一特征的? 题目中“巍巍”二字概括了中山陵的总体特征,作者也是紧扣这两个字来介绍中山陵的。 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中山陵的“巍巍”的:其一是中山陵所处的山势“巍巍”;其二是中山陵本身的建筑“巍巍”;其三是孙中山先生的道德品格“巍巍”。 问题二:作者在介绍中山陵平面布局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根据课文,说一说中山陵的平面布局像什么图案?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从南到北、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南起)石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前平台——祭堂——祭堂后墓室。 中山陵的平面图宛如一座大钟。这样设计,是因为“钟有‘示警’和‘自由’的含义,它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陵墓所在地钟山相吻合”。 问题三:假设你是中山陵的设计师吕彦直先生,请你谈谈你的设

游中山陵有感

游中山陵有感 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站在陵前高台上, 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 墓来纪念他。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碑上,后人自由评说。就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理想之钟”应长鸣———游南京中山陵有感在通往中山陵园附近的路途中,公路两旁矗立着整整齐齐的参天古树,名曰“法国梧桐”。凉风徐徐吹来,哗哗作响的梧桐树叶似乎在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这时王导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树是当年宋庆龄女士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特意从法租界买的树苗栽种下来的。民国时期的小树,如今长得如此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给人一种“大树脚下好乘凉”的

遇见你 好幸运——中山陵社会实践心得

中山陵社会实践心得 14财务管理(2)班郝于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聆听雨打中山梧桐的滴答声,一蹦一跳,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雨天,我在最好的年华和我们预备党员小分队的你们一起参加了中山陵社会实践,这是我最大的幸运。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一起参观了中山陵。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同一条路,也有不同的风景。同是一条路,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也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路上有什么样的风景,取决于你的心。有人喜欢繁华,有人恋上苍凉,有人倾慕古老。心本身就是一条路,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心路上。无论你正在走什么路,用心去走,才会邂逅别样的风景。至于这种风景是什么,这种风景怎么样,只能靠自己慢慢地品尝,咀嚼和回味。 在前往中山陵的大道上两旁高大的梧桐仿佛在向你低诉这里曾经的故事。远远望去,中山陵巍峨壮观,庄严的气息迎面扑来,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大的花岗石碑,上有中山先生手写的“博爱”二字。继续前行,我想努力攀爬的台阶也是在让你明白世事的艰辛吧,当独具特色的建筑物一一呈现,我们读着墙上刻着的三民主义之精髓,感受着孙中山先生为我们带来的记忆。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在庄严和肃穆的氛围下,倾听辛亥革命的历史。而在终点俯瞰钟山的壮观景象又能让你感受到在历尽艰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更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博大胸怀。 站在山顶,我思绪万千。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使用生命,却不曾享受生命。我们被生活所牵绊,金钱,前途,利益……我们追求许许多多的东西,却忘了我们拥有的已经是最幸福的。庆幸吧,我们还能自由的呼吸,拥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早晨和初生的太阳。不要浪费生命,去享受它,只要我们还在呼吸。当然我们更应该燃烧自己的青春,为我们的伟大祖国,为这片大好河山,守护着,奉献着,死而后已。我辈后人需谨记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的嘱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千里雨声来,尽洗红埃去 社会实践的第二天,依旧是大雨滂沱,但却浇不灭我们小队的热情。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做讲解志愿者,为前来中山陵参观的游客们提供讲解服务,同时也为有困难的游客们提供帮助。 尽管雨一直下,景区内却依然游人如织,而这对我们志愿者工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广场上“请问洗手间在哪里?”,“我们怎么才能上市中心?”,“玩一趟灵谷寺景区要多少钱?”诸如此类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尽管我们小队有不少人,但面对这么密集的问法,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更何况一些棘手的问题大家还要查阅一些手册资料。 也有一部分的同学负责给游客们讲解中山陵的历史。相比博爱广场上的志愿者,文史类讲解员则要累得多,因为广场上的志愿者还能坐着,而文史类讲解员则只能站在一幅幅展板旁边,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累点。因为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志愿任务,同学们可谓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首先讲解材料是我们自己准备的,但是准备得显然不够充分,尽管展板上每个人物及景点有一定的介绍,但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体现出志愿者的价值,同学们临场强行记忆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对介绍进行了延伸。其次,还得客服自身的怯场心理,刚开始有的同学因为对景区不够熟悉,讲解上也照本宣科,游客听一半可能就走开了,不觉有些失落,可大家相互鼓劲,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不知不觉就吸引了许多游客在身边。再者,还得应付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比如“你知道孝陵名字的由来吗?”,尽管有些问题真的超越了同学们的能力范围但大家都始终保持着微笑,坦白地承认自己确实不知道。因为大

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我们组织了一次去中山陵,在去之前我事先了解了一下中山陵。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那景点很多。中山陵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纪念馆,革命历史图书馆,林荫大道,光华亭,祭堂,陵门,流徽榭,美龄宫,行健亭,仰止亭,议政亭,音乐台,永丰社,永慕庐。其中中山陵有一个紧密的故事:4月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当时,南京的国民党军队都已撤退,解放军先头部队入城后,向前追击,他们发现陵园内还有一支国民党部队,但这支部队不是国民党的正规部队,而是守卫孙中山陵陵寝的卫队。解放军上级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对这支守卫中山陵的拱卫部队,应该区别于参加内战的国民党军队。随即,第二野战军第105师派某团政委刘志诚率领一批战士进入陵园,到达陵园之后,他们与范良等拱卫处负责人谈判,双方一致决定:人民解放军分别进驻中山陵和明孝陵、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拱卫大队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从此,中山陵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其中有一景点印象极深。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三门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於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鎏金大字。中山陵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台阶。在台阶上置放有各种铜鼎,其中几个被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军队的炮弹打中,留下很深的凹洞。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书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分书“民族”、“民权”、“民生”。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高 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殿

七年级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新人教版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新人 教版 教学目标: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以及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3、结合有关数字说明和描写的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洁和生动 4、通过课文的学习,加深对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了解,从“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不朽,继续培养自己对革命者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说明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教学难点: 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相得益彰 课前预习: 1、搜集孙中山生平事迹的资料及中山陵的资料。 2、给下列字注音: 山麓.莽.原嵯峨 ..汲.取参.错灵柩.坡陀. 深邃.牌坊.琉璃 ..门楣.趺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浏览课文,初步把握内容 1.《巍巍中山陵》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学习说明文,我们脑海中应自然浮现出说明文学习的“十五字”方法,有谁能为我们回忆一下? 2.过渡:从上面五个方面,我们对文章的一些基本内容有了了解,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这些皮毛,让我们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陵园深处。 三.从设计方案的择优,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假设一下,如果请你为孙中山先生设计陵墓,那么你在设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2.当时人们在为孙中山设计陵墓时也是煞费苦心的。提出的设计方案很多,但只有40余份入选,其中最后只有一个方案被选中,它就是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请大家各自朗读课文的第4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3.交流:可用原话回答,鼓励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参观中山陵

参观南京中山陵 2012年10月5日星期五阴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白马小学三四班李若冰“十一”长假期间,妈妈带我参观了南京的中山陵。妈妈告诉我,中山陵坐落于南京城东的钟山脚下,古时候叫“金陵山”,从汉代开始称为“钟山”。 走进中山陵园,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的“博爱”两字。陵园的主路两边种植着高大的松树,妈妈说:“在陵园这些地方种植松柏树,象征着人的精神像松柏树一样万古长青。” 经过“博爱”坊,我们来到“陵门”。“陵门”顶是青色的琉璃瓦,“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亲手书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陵门”后的“碑亭”内有一座高大的石碑,正面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金字;背面没有刻一个字,妈妈告诉我:“孙中山先生一生非常伟大,当时立碑时,他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评价才最合适,于是他的夫人宋庆龄就建议立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他的一生。” “碑亭”后面就是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层层台阶笔直地通往“祭堂”,听说是由392层台阶和8个平台构建而成。但是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台阶,看不到平台,导游说:“这层层台阶象征着革命的道路曲曲折折;八座平台象征着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整个设计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听不太懂,但是仍一鼓作气地攀完392个台阶来到陵

墓前,这时回头望去,居然真得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能看到八座平台,我不由对妈妈说:“这设计者也太聪明了吧!”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祭堂”中间安放着孙中山的汉白玉坐像。“祭堂”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祭堂”顶上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汉白玉坐像后面就是“墓室”,由于近几年到这里参观的人太多,墓室门封闭起来,不再让游人参观。妈妈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安放在这墓室里。” 在来中山陵园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孙中山先生是谁。今天,看无数的游人来参观他的陵园,又听了妈妈的一些讲解,我虽然还不是太懂,但是我知道了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会找一些书籍看看,多了解一些他的事迹。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 海安县雅周初级中学王红梅 教学目标: ⑴把握中山陵的特征以及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⑵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教学重点:理清说明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教学难点: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节日。清明刚过,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日子特有的沉重心情来悼念一个人。他曾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他死后所埋葬的陵墓就叫做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刘叙杰,去巍巍的中山陵,深情地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出示幻灯片1)二.出示目标 三.学法指导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学习说明文,我们脑海中自然就浮现出说明文学习的“三字经”。 【明确】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出示幻灯片2) 四.交流学习走近中山陵 1.明对象,抓特征 同学们在课前都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明确】明对象→中山陵;(表明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的陵墓) 那它的特征呢?(注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出现在标题或开篇的文字中,比如咱们刚学习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就出现在文章第一段:巍峨、雄伟、庄严。)

【明确】抓特征→巍巍(高大);巍巍:指高峻的样子(外观气势),又指崇高而伟大(精神品质)“巍巍”既指中山陵园的外观气势,又指墓主孙中山先生的崇高精神。(出示幻灯片3) 2.理顺序析内容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明确了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看一看中山陵的“庐山真面目”。 (1)自由朗读5、6两段,说说中山陵园的区域规划,周围环境,以及总平面布局各有什么特点?(出示幻灯片4) 【明确】区域规划:三区名胜,联为一体 周围环境:安详宁静,庄严肃穆 总平面布局:南北两区,钟形图案 (注:这两段是对中山陵的整体介绍) (2)刚才,我们匆匆的游览了一下中山陵,对里面的建筑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放慢脚步,细细地欣赏一番。请同学们读一读7——11段,在文中圈点勾画,注意表明文中游览顺序的词,想想中山陵园的建筑由哪些部分组成,填写示意图。(出示幻灯片5) 【思考】对照着课文,边读边完成图表,并思考两个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如果请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这幅平面图介绍清楚吗?【明确】 1.说明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如祭堂,墓室),由南向北。总体上是运用了空间顺序介绍的。(出示幻灯片6) 2.讲解: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楚。 【交流】你能根据7——11段的内容说说”巍巍“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占地面积大、组成部分多、设计精巧、用料考究、外观宏伟、人格精神(出示幻灯片7) (3)说到精巧的设计这一方面,如果请你为孙中山先生设计陵墓,那么你在设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以贝聿铭的设计为参考) 【明确】地理环境(中国人对身后事非常重视,要选一个风水宝地)、设计应符合人物身份、要考虑资金预算等。 我们同学还挺有当设计师的潜力的,考虑的因素还是很多的。其实当时人们在为孙中山设计陵墓时也是煞费苦心的。提出的设计方案很多,但只有40余份入选,其中最后只有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 主建筑共4层。一层为水族馆,有近万条海洋鱼类,品种3000种。游人可观赏到千姿百态的鱼群、硕大无比的海龟和凶猛的鳄鱼、鲨鱼。海豚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海洋生物表演馆,本馆投资1000万人民币,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的顶棚由透明玻璃直射水面,让我们的”演员”们尽情享受着日光浴.幽雅的海豚与聪明的海狮将为您带来一场生动谐趣、精彩绝伦的海洋动物秀,莫不使您喜爱万分!海底隧道是南京海底世界的主题部分,长74米,采用180度环形透明隧道设计,电动传送带载着您畅游海底。看,近在咫尺鲨鱼还游在您周围,硕大的石斑鱼正张开大嘴欢迎您的到来。海底世界水族馆,实现您漫游海底的梦想!南京首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中国的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远的是太平天国,近的是辛亥革命和南京大屠杀,这些地球人都知道,我也就不用多讲了。我说的是我眼中南京整体特色,南京的酒吧还有就是让我到现在还在流口水的南京小吃。它是一个非常平和的城市,而且非常有包容性,从来不像上海一样排外,如果你是第一次到南京,在马路上随便找个人问路,都会操着一口可爱的南京腔为你指点迷津,更多的时候是边上的人也会插嘴,一会就形成了一个小包围圏,每个人都指手画脚,七嘴八舌,简直像开三中全会似的,为你说出最近的路线,最后,你感动之余说句“谢谢”,他

们还会很大爷的回一句“莫的似(没事)”,很明显他们也会南京而骄傲,而帮人指路这种小事算得了什么。南京人的善良是很有名的,大大咧咧,从不计较,傻里傻气,而且非常可爱,所以南京人都被称之为“大萝卜”。另外,很多人都说南京话是难听,很粗很野,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子,一句南京话掉出来能砸死一堆仰慕者。呵呵,是的南京话的确有点放,但你不觉得这也很开朗吗?这也正体现了南京人的直爽和没有心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了,如果你要去南京,你就会发现南京人说话,一句话前总喜欢加上一个“氨字,比如“啊吃过啦”,“啊去看电影氨。 这里有一个关于南京话很流行的笑话,献给大家:有一个老外去吃馄饨,馄饨做好以后,老板娘就问他“啊要辣油啊?”,老外一听大受感动,心想一个馄饨店的老板娘竟会说英语,中国人竟如此热情。然后二话不说给了老板娘一个拥抱,回说“I love you too”。其中滋味看官自己品味吧,如果仍然不明白,就去南京吧! 如果你想去玩,有紫金山可以爬,保你爬得很爽,而且,那里有N多条小路可以往上走,所以只要你眼明心细,不从大门入内,绝对是免费的,紫金山最美的时候是九月份,那时候山花烂漫,好看得要死,特别是孔雀园那里,一眼看过去似入花海,而且五颜六色,各种花都有,这对于北方长大的我来讲,简直是仙境,用一个英语单词来形容就是“amazing”。除了紫金山还有珍珠泉

拟写开场白解说词技法讲解

拟写开场白解说词技法讲解 拟写开场白\解说词技法讲解 【技法指导】 一、如何写好开场白呢? 首先,考生要了解开场白的两个作用:①营造氛围,蓄势兴波;②交代主题,引导听众。其次,要明确开场白的四个基本要求:①明确对象——听众为本;②明确目的——扣合主题;③情感真挚——以情煽情;④富有文采——彰显底蕴。 具体可采取“两步走”的方法:首先,紧扣题目所给的情境,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切入,分析各要素的内在特点、意义,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其次对照命题要求以及开场白的特点,将初步构思好的句子加以整理,解决好“怎么说”的问题。 二、如何写好解说词呢? 首先,要抓住被介绍对象的主要特征。任何一个解说对象的说明都存在着不同的方向和重点,但解说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精粹和关键,提纲挈领,要言不烦。还要注意运用点面结合以及对比的手法进行写作,给人以真实感。突出典型,运用对比,点面结合,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解说词中运用得相当广泛。

其次,要眉目清楚,深入浅出。解说词多是向不了解某一事物的人进行解说的。因此,必须条理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说才便于理解,要通盘考虑。一般有由总到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等安排内容的方法。在具体说明某一事物时,又可以按对象、概念、分类比较、分析、小结等步骤进行,即首先说明被介绍的事物是什么(概念、定义、范畴、领属关系、分类状况、固有特征等),然后再说明需要怎样、应该怎样的问题。有的解说词还要按照生产过程介绍。在纪录片的解说词中,由于“蒙太奇”处理的需要,允许文字随着镜头的“化出”“化入”有所跳跃,但这种跳跃需要有内在的联系。 第三,要有强烈的感情,语言要准确、具体、形象。解说词不只是一种介绍、说明,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解说词要表达强烈的感情,除了使用形象的语言外,还可以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方法,并要注意语段的音韵与节奏。 【考点阐述】 开场白,原指戏曲或某些文艺演出开场时引入主题的道白,现比喻文章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高考考查的范围不局限于演出,它还包括演讲、会议、报告、仪式、比赛、庆典等比较正式的集体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演出、演讲、会议、仪式、

刘叙杰《巍巍中山陵》原文全文阅读

刘叙杰《巍巍中山陵》原文全文阅读 作者:刘叙杰文章来源:会员提供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09/4/18 15:32:42 - 中山陵景区 南京中山陵景区,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屹立在城东郊,是宁镇山脉中支的主峰。东西长7千米,南北最宽处4千米,周围绵延10余千米。巍巍钟山,青松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其间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古迹。 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市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基本完成。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前后施工六年,使用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400余万元.童年6月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有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

南京中山陵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英文导游讲解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Among all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ttraction in Nanjing, the most favored highlight is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its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Purple Mountain in the eastern suburb of the city. It took more than 3 years and 1.5 million silver dollars to build the mausoleum. The construction began on March 12, 1926 and was completed in 1929 when the remains of Dr. Sun Yatsen was transported from Beijing and buried at the present site on June 1. Dr. Sun Yatsen, also named Sun Wen or Sun Zhongshan, is considered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Born in a peasant family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1866, he had his primary education in Honolulu, Hawaii sponsored by his elder brother from 1878 to 1883. He was sad when he saw the poverty of the country upon his return. China had been a super power for centuries. But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1800s, China began to decline, which owed a great deal to the corruptions and incompetence of the Qing government. So Dr. Sun Yatsen decided to devote himself into politics to save C hina. He put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namely “Nationalism,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s his political theoretical bas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that followed was the 1911 Revolution in Wuhan led by Dr. Sun Yatsen, which drove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Qing Dynasty out of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and brought to an end the 2000 years, feudal system in China. On March 12, 1925 Dr. Sun Yatsen passed away in Beijing. Dr. Sun Yatsen is a great man because he devoted 40 years of his life to pursuing his dream to overthrow the feudal monarchy and build a progressive, united and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hina. Why was Dr. Sun Yatsen buried in Nanjing instead of in his hometown or Beijing where he died? The mausoleum site was chosen by Dr. Sun Yatsen himself. One day in April, 1912, he went hunting at the site of present mausoleum with his friends. Dr. Sun Yatsen was really so amazed by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that he said to them: “I wish I could be bestowed a piece of land by people and be b uried here after my death.” He once again expressed this desire in his sickbed in 1925. After Dr. Sun Yatsen passed away, according to his wishes, he was buried here.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is designed in the shape of a liberty bell, intending to remi nd people never to get self-contented. The park of mausoleum covers an area of 80000 square meters. The buildings in the park are all constructed with natural granite and marbles and covered by blue glazed tile roofs. The 480-meter long tomb avenue, lined with pine, gingko and maple trees, leads to the main entrance tower roofed by blue-glazed tile. Under the front eave of the tower, Dr. Sun Yatsen’s motto “The World Belongs to the People” can be seen. Walking through it, the first building one will see is the tablet pavilion which is engraved with “Premier Dr. Sun is buried here by the Chinese Kuomintang on June 1, 1929.” From ther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memorial hall can be obtain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392 steps in 4 flights to go before tourists reach the memorial hall on the top, and a platform with stone benches at every flight so as not to exhaust the climbers. If one looks up, he only sees the continuous steps, but does not see any platform, which signfies Dr. Sun’s teaching: “The revolution has not yet succeeded comrade should not stop your efforts.” The memorial hall stands 73.33 meters above the ground. The lintel of the memorial hall 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