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六)42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六)42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六)42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六)

第六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位条件

区位即地理位置,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这里的区位是指一个区域在相关经济空间或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它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区域经济或社会活动以及经济社会要素在地理空间距离的约束下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和程度。

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他们之间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2)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好,发展条件好。

(3)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与经济区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

有关概念: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

科洛索夫斯基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

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把经济地域综合体看成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

3、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1)按经济结构特征分:原料型、加工型、综合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分:矿物——原料型、燃料——动力型、农业原料型、劳动力资源型、消费品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分: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全国意义的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地区意义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4)按地域范围分:有大范围、中等范围、小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二)、经济区

1、概念(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区别)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2、经济区组成要素

(1)经济中心。每个经济区都拥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经济中心作为全区经济的核心,通常为区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或城市群。

(2)腹地范围。每个经济区都具有一定地理界限,有相当范围的地域作为其发育、成长的必要场所,既包括在这一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与技术资源、生产性与社会性基础设施等物质要求,也包括各产业部门在空间上的组合与投影,即地域空间结构。

(3)经济联系。经济区内组成区域经济整体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要建立起彼此有机联系,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关系;组成经济区的各个地区之间,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工协作、横向联系的产业发展关系。

(4)产业结构。专业化生产部门,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一定任务的;为专门化部门提供原、燃料或配套协作的辅助性生产部门;自给性生产部门: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消费品,增加地方财政和税收,但对本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不产生直接影响;基础性部门:为全区各产业部门和居民服务的部门,包括供电、供水、供热、交通通讯等在内。

三、产业集群与新产业区研究

1、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相关词汇:产业群、企业群、企业集群、地方企业集群、区域集群、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区、新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等。

组成要素:生产部门:原材料生产销售部门、半成品供应商、成品供应商和销售商;相关产业部门:辅助性产品制造商、相似技术或共同劳动力市场的部门;支持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研究开发机构、信息、公共政策制定机构、金融机构、标准制定机构等。

企业构成:中小企业为主体。当然,在一些产业集群中也存在大企业,有时甚至有跨国公司。

内部联系:显著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

根植性。所谓根植性是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根植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

空间特征。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