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飞虱防治技术修订稿

白飞虱防治技术修订稿
白飞虱防治技术修订稿

白飞虱防治技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白粉虱成灾,咋办?有效彻底消灭白粉虱的特效药看这里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

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在保护地、露地均易发生此害虫。

温室中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各地多种作物也均发生较为普遍如蔬菜、花卉、果树、药材、烟草等都能受其所害,且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

另外再加上近年来随着施药的增多,其抗性也在逐渐增强,变得更加顽固和难治了。

发生规律

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

(1)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

(2)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

危害

一般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虫会排泄,排泄物会严重地影响果实的果面或叶面等,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它还会传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1.药剂用的太频繁等,其抗性增强。

2.繁殖量大且快。

像温室里每年可发生10多代。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便缩短,18℃时需天一代;24℃时需天;27℃时需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每雌虫的产卵数多达3000~4000粒,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150倍,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

3.繁殖寄居场所多

温室露地都是它的理想居住地,使得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

4.它的四个虫态同时分布

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且体表布蜡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

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植株上虫态较杂,不好防治。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很难杀死卵和幼虫,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导致比较难治。

?

5.人们防治意识淡薄,重治轻防

蔬菜定植后,嫩叶梢是粉虱类害虫取食的最佳食物,有些菜农朋友对使用防虫网意识淡薄,有洞不补,有缝隙关不严,甚至还有定植后,蔬菜开始生长,发现粉虱后再去使用防虫网,这样对防治粉虱效果极差。

?

6.药剂选择问题

有些药剂只杀成虫不杀虫卵,导致虫卵孵化后成虫不断;也有些药剂只杀虫卵而不杀成虫,导致成虫不断产卵,卵孵化后成虫不断。

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药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这些药剂都是治成虫的,打完药之后会死一大片成虫,但对于其它三个虫态卵、若虫和蛹来说,没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过段时间还会有成虫危害。

?

防治对策

1.轮作倒茬

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

2.根除虫源

每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枝杂叶以及杂草等,减少它的寄宿场所。

在夏季休棚期,可以进行高温闷棚,能够有效地消灭棚内粉虱。播种蔬菜前使用烟熏剂闭棚熏杀害虫。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

3.诱杀及趋避

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可在发生初期,利用其在温室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

?

4.生物防治

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一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一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

也可人工释放草岭,一头草岭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 多头。

?

5.药剂防治

联苯菊酯水乳剂(登记作物黄瓜)、高效氯氰菊酯烟剂(登记作物保护地番茄)、高氯·噻嗪酮乳油(登记作物保护地番茄)等。

?

另外建议喷雾时遵循两个方面:

1.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不同的杀虫剂

比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烟碱类杀虫剂和吡啶酰胺类的福啶虫酰胺,或者吡啶类的吡蚜酮。

2.要成虫和若虫同时防治

建议上述杀虫剂和螺虫乙酯或者吡丙谜等复配使用,成虫若虫同时防治。

同时,在害虫已出现严重抗性的情况下,不防试一下矿物油,试验显示,某些矿物油对粉虱有很高的活性。

常用电路板元件二极管识别及故障判断

常用电路板元件二极管识别及故障判断 前言:计划赶不上变化,原计划一篇搞定的元器件识别居然整整用了四篇,此篇为第三篇,主要讲关于晶体二极管及晶体三极管的,本来已经知道要写的东西有点多,但是写起来超出了想象。晶体二极管(以下简称二极管)在电路板一般用字母“ D”表示同样是以“ D+数字”编号的形式辨别。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表现为正向电压电阻小,反向电压电阻无穷大两种极端。二极管正负极色环标识二极管在识别上较为简单,功率较小的二极管在N 极(也就是负极处),外表面一般采用色环标识,当然,也有的二极管会使用专用符号P跟N表示正(P)负(N)极。如果是发光二极管,则可以通过观察二极管引脚长短来识别二极管的正负极,长引脚为正,短引脚为负。二极管正负引脚判断法如果使用万用表进行正负极测量时,万用表的红色笔碰触应为二极管正极,而黑色笔则放在二极管负极,该测量结果为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导通阻值,如果你用指针式万用表就会发现,这种接法与它相反。说到二极管识别,二极管的种类分为两种(材料划分):Ge 管跟Si 管。如果根据它的使用途径,又可分为三种:即蒸馏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及检波二极管。而按照管芯的结构来划分,二极管还可分为三类:点接触型、平面接触型跟平面型二极管。二极管具有正向导电及反向导电特性。 二极管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性正向特性中,在电路板使用时,如果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到高电位,负极接通低电位,则此时二极管处于

导通状态,并不是所有从正极流通的电流电压都可以使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需要流通的正向电压达到二极管导通“零界点”管为0.2V,Si 管为0.6V), 二极管才能够正常导通。还有一点,二极管在导通后,两边电压保持不变,Ge 管为0.3V,Si 管为0.7V 。该状态被成为二极管的“正向降压”。二极管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性反向特性下,二极管正负极接入电位与正向特性相反,正极接入的是低电位端,而负极则接入高电位端。二极管此状态接通下,穿过二极管的电流几乎为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向偏置”而,正向特性中,被称为“正向偏置”。反向偏置下,二极管依旧有极小的电流通过二极管。当我们将电压增大到二极管反向流通零界点,二极管反向电流会急剧增大,此时二极管会失去单向导电的特性,这也叫“二极管击穿”。通过正反向特性可以判断二极管好坏。测量二极管正向电阻正向特性判断:将万用表表内正极的黑笔接触正极,而表内负极的红笔接触负极,此时万用表状态显示为指针居中在标度盘,而非0 ,那么此时耳机干的阻值为正向阻值。如果电阻为0,则二极管损坏,弱指针阻值偏向无穷大,则二极管可判定为短路或断路,无论哪一种,二极管都不能再使用。测量二极管反向电阻反向特性判断:反向判断要比正向简单,将万用表红笔接触二极管正极,黑笔接触负极,当万用表指针显示在无穷大或者接近无穷大,那么,可以判定二极管无损坏,可以正常使用。PS :突然发现在写电路知识的时候,一些认为很简单的理论性东西,却写起来非常的多,基于表达能力的限制,篇幅被无限的拉长。不过,也有利于初学者去学习,

二极管种类及应用

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种类 二极管有多种类型:按材料分,有锗二极管、硅二极管、砷化镓二极管等;按制作工艺可分为面接触二极管和点接触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快速恢复二极管等;接构类型来分,又可分为半导体结型二极管,金属半导体接触二极管等;按照封装形式则可分为常规封装二极管、特殊封装二极管等。下面以用途为例,介绍不同种类二极管的特性。 1.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源整流成脉动直流电,它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工作的。 因为整流二极管正向工作电流较大,工艺上多采用面接触结构。南于这种结构的二极管结电容较大,因此整流二极管工作频率一般小于3kHz。 整流二极管主要有全密封金属结构封装和塑料封装两种封装形式。通常情况下额定正向T作电流LF在l A以上的整流二极管采用金属壳封装,以利于散热;额定正向工作电流在lA以下的采用全塑料封装。另外,由于T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也有不少较大功率的整流二极管采用塑料封装,在使用中应予以区别。 由于整流电路通常为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故一些生产厂家将4个整流二极管封 装在一起,这种冗件通常称为整流桥或者整流全桥(简称全桥)。常见整流二极管的外形如图2所示。 选用整流二极管时,主要应考虑其最大整流电流、最大反向丁作电流、截止频率及反向恢复时间等参数。 普通串联稳压电源电路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对截止频率的反向恢复时间要求不高,只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最大整流电流和最大反向工作电流符合要求的整流二极管(例如l N 系列、2CZ系列、RLR系列等)即可。 开关稳压电源的整流电路及脉冲整流电路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应选用工作频率较高、

白粉虱

白粉虱防治技术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菜地、田地、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可以存活。成虫寿命较长,每雌可产卵300余粒,成虫有趋嫩性,在嫩叶上产卵。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在叶背面为害,3天内可以活动,当口器刺入叶组织后开始固定为害。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 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 一、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 1.繁殖场所多,使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2.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面缩短,18℃时需31.5天一代;24℃时需24.7天;27℃时需22.8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 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3.寄主植物有200余种。蔬菜作物中主要为害瓜类作物;茄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以及莴苣、菊芋、马铃薯、苋菜等多种作物。 4.具有较特殊的生活习性。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由于各种虫态自上而下交情分布,这就给防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白粉虱的防治对策 1.轮作例茬在白粉虱发生猖獗的地区,应选择芹菜、茼蒿、芜姜、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莱,既免受此虫为害,又可有效地防止向棚室蔓延。 2.播种前将前茬作物的残株败叶及杂草清理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3.播种蔬菜前使用烟熏剂闭棚熏杀害虫,可用敌敌畏乳油加硫黄粉和木屑点燃熏蒸。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4.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反光幕,既可驱避白粉虱,又可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5.生物防治当温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释放丽蚜小蜂成虫或黑蛹3~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释放3~4次。控制白粉虱效果良好。也可人工释放草蛉,1头草蛉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2.6头。有条件地区也可用粉虱壳孢菌防治白粉虱。 6.白粉虱危害初期,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25%扑虱灵2000倍液,或30%啶虫脒喷雾,隔5~7天用上述农药交替喷雾,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包括选用适宜农药种类、浓度、应用时间及方法等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即每株平均有成虫2~3头时进行,尤其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除选用对路药剂外,喷药时间最好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中、下午由于白粉虱翅膀干燥,便于飞翔,不易喷到身体上。

温室白粉虱综合防治技术

温室白粉虱综合防治技术 温室白粉虱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卵--若虫--蛹--成虫,其形成时间为: 一、形态特征 白粉虱一年可生产9-10代,一代30天左右,一次可产卵100粒。卵为黄褐色,鹅卵形,散布在叶背面。若虫身体为椭圆形,初孵化的一龄幼虫会爬行寻找适当的位置,以后即固定在叶背面,口器刺入植物内吸食。成虫身上覆盖一层白色蜡状物,利用其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 二、危害 生长中的若虫、成虫大量吸食植物汗液会引致叶片退色、卷曲、萎缩,若虫的分泌物亦经常诱发植物霉病而使叶片蒙上一层黑色霉状物,导致叶片正常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受到干扰,植株衰弱、枯死。此外,白粉虱也经常成为毒素病的传播媒介。 三、综合防治 1.物理方法 (1)黄板诱杀 根据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强烈趋黄性的特性,可用一黄色的纸板,涂上粘油、凡士林油或其他粘着物,放在花卉旁边,虫飞起时即被粘住,这种方法防治成虫效果很好,同时也是监测白粉虱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志。

(2)烟草 具有胃毒、触杀及熏蒸作用,可使害虫神经麻痹中毒而死,由于渗透力强,也有一定杀虫作用。将烟叶及叶柄放入容器中,加水50-60 倍,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可防白粉虱成虫,效果很好。 (3)洗衣粉 洗衣粉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洗衣粉溶液可以缓解白粉虱体表的蜡质层,并渗入虫体内,堵塞害虫体表气孔,使窒息死亡,其用量为600-800倍。 (4)肥皂水 取肥皂切成薄片,用热水化开,按1∶60-70的比例加水,冷却后喷施,同时也可加入烟水,能明显提高对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2.化学方法 (1)熏杀法 一般适用于封闭大棚,取烟熏剂如25%的蚜虱一遍净,在其点燃物的上面滴上5-8滴80%敌敌畏原液,然后点燃,熏杀4个小时左右放风,效果很好。另外,若连续使用也可取盖杀或天王星(成分为联苯菊脂)2-3滴,滴在燃烧物上熏蒸,效果极好,连续3-4次,可彻底消灭温室白粉虱。 (2)根部施药法 在花卉根部土壤中埋施15%铁灭克(用药量根据盆大小而定,15 厘米的花盆埋0.5克),亦可浇灌40%的氧化乐果2000倍。 (3)药剂防治

二极管的符号、判别、参数和分类

二极管符号 二极管(国标) 2.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判别及选用 (1) 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判别

一般情况下,二极管有色点的一端为正极,如2AP1~2AP7,2AP11~2AP1 7等。如果是透明玻璃壳二极管,可直接看出极性,即内部连触丝的一头是正极,连半导体片的一头是负极。塑封二极管有圆环标志的是负极,如IN4000系列。 无标记的二极管,则可用万用表电阻挡来判别正、负极,万用表电阻挡示意图见图T304。 根据二极管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点,将万用表拨到电阻挡(一般用R ×100或R×1k挡。不要用R×1或R×10k挡,因为R×1挡使用的电流太大,容易烧坏管子,而R×10k挡使用的电压太高,可能击穿管子)。用表笔分别与二极管的两极相接,测出两个阻值。在所测得阻值较小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一端为二极管的正极。同理,在所测得较大阻值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一端为二极管的负极。如果测得的正、反向电阻均很小,说明管子内部短路;若正、反向电阻均很大,则说明管子内部开路。在这两种情况下,管子就不能使用了。 (2) 半导体二极管的选用 通常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为300~500?,硅管为1k?或更大些。锗管反向电阻为几十千欧,硅管反向电阻在500k?以上(大功率二极管的数值要大得多)。正反向电阻差值越大越好。 点接触二极管的工作频率高,不能承受较高的电压和通过较大的电流,多用于检波、小电流整流或高频开关电路。面接触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和能承受的功率都较大,但适用的频率较低,多用于整流、稳压、低频开关电路等方面。 选用整流二极管时,既要考虑正向电压,也要考虑反向饱和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选用检波二极管时,要求工作频率高,正向电阻小,以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特性曲线要好,避免引起过大的失真。

白飞虱防治技术

白飞虱防治技术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白粉虱成灾,咋办有效彻底消灭白粉虱的特效药看这里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 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在保护地、露地均易发生此害虫。 温室中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各地多种作物也均发生较为普遍如蔬菜、花卉、果树、药材、烟草等都能受其所害,且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 另外再加上近年来随着施药的增多,其抗性也在逐渐增强,变得更加顽固和难治了。 发生规律 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 (1)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 (2)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 危害 一般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虫会排泄,排泄物会严重地影响果实的果面或叶面等,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它还会传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1.药剂用的太频繁等,其抗性增强。 2.繁殖量大且快。 像温室里每年可发生10多代。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便缩短,18℃时需天一代;24℃时需天;27℃时需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每雌虫的产卵数多达3000~4000粒,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150倍,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 3.繁殖寄居场所多 温室露地都是它的理想居住地,使得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

白飞虱防治技术

白粉虱成灾,咋办?有效彻底消灭白粉虱的特效药看这里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 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在保护地、露地均易发生此害虫。 温室中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各地多种作物也均发生较为普遍如蔬菜、花卉、果树、药材、烟草等都能受其所害,且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 另外再加上近年来随着施药的增多,其抗性也在逐渐增强,变得更加顽固和难治了。 发生规律 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 (1)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 (2)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危害 一般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虫会排泄,排泄物会严重地影响果实的果面或叶面等,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它还会传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1.药剂用的太频繁等,其抗性增强。 2.繁殖量大且快。 像温室里每年可发生10多代。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便缩短,18℃时需31.5天一代;24℃时需24.7天;27℃时需22.8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每雌虫的产卵数多达3000~4000粒,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150倍,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3.繁殖寄居场所多 温室露地都是它的理想居住地,使得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4.它的四个虫态同时分布 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且体表布蜡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 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植株上虫态较杂,不好防治。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很难杀死卵和幼虫,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导致比较难治。 5.人们防治意识淡薄,重治轻防 蔬菜定植后,嫩叶梢是粉虱类害虫取食的最佳食物,有些菜农朋友对使用防虫网意识淡薄,有洞不补,有缝隙关不严,甚至还有定植后,蔬菜开始生长,发现粉虱后再去使用防虫网,这样对防治粉虱效果极差。 6.药剂选择问题 有些药剂只杀成虫不杀虫卵,导致虫卵孵化后成虫不断;也有些药剂只杀虫卵而不杀成虫,导致成虫不断产卵,卵孵化后成虫不断。 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药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这些药剂都是治成虫的,打完药之后会死一大片成虫,但对于其它三个虫态卵、若虫和蛹来说,没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过段时间还会有成虫危害。 防治对策 1.轮作倒茬 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二极管的辨别和使用

1、二极管的分类 二极管的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 二极管的实物外形图 根据二极管的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二极管的结构类型

二极管的方向辨别方法

2、二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1)按照国产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二极管的型号命名由五个部分组成:主称、材料与极性、类别、序号和规格号(同一类产品的档次)。 (2)日本半导体器件命名型号由以下5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半导体器件有效数目和类型;“1”表示二极管,“2”表示三极管。 第二部分:用“S”表示已在日本电子工业协会登记的半导体器件; 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该器件使用材料、极性和类型;

第四部分:表示该器件在日本电子工业协会的登记号; 第五部分:表示同一型号的改进型产品。 二极管的自身一般标记有型号,可以根据二极管上的丝印去查找它的规格型号及参数。 3、几种常见二极管特点 (1)整流二极管 将交流电源整流成为直流电流的二极管叫作整流二极管,因结电容大,故工作频率低。 通常,IF 在 1 安以上的二极管采用金属壳封装,以利于散热;IF 在 1 安以下的采用全塑料封装。 (2)开关二极管 在脉冲中,用于接通和关断电路的二极管叫开关二极管,其特点是反向恢复时间短,能满足高频和超高频应用的需要。 开关二极管有接触型,平面型和扩散台面型几种,一般 IF<500 毫安的硅开关二极管,多采用全密封环氧树脂,陶瓷片状封装。 (3)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是由硅材料制成的面结合型晶体二极管,因为它能在电路中起稳压作用,故称为稳压二极管。 它是利用 PN 结反向击穿时的电压基本上不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来达到稳压的目的。 (4)变容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是利用 PN 结的电容随外加偏压而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非线性电容元件,被广泛地用于参量放大器,电子调谐及倍频器等微波电路中。 变容二极管主要是通过结构设计及工艺等一系列途径来突出电容与电压的非线性关系,并提高 Q 值以适合应用。

常用二极管种类总结

二极管总结 一、二极管的基本知识 二极管内部有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工作大致分为三种状态: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反向击穿。 1、正向导通:当二极管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当电压很小时, 不足以克服PN结内部电场,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这个电压范围成为二极管的正向死区。当电压达到一定值(这个值称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一般硅管为0.7V,锗管为0.3V)二极管导通。当二极管导通后,它两端的压降处于稳定状态。 2、反向截止:当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且不超过一定值(该 值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后边做详细介绍)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是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反向电流,该电流很小,可以认为此时管子是截止状态。这一特性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反向击穿:当二极管两端所加反向电压达到一定值(即反 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大,这称为电击穿(反向击穿按机理可以分为齐纳击穿和雪崩击穿)。被击穿的二极管会失去单向导电性,因此在使用二极管时应避免反向电压过大,二极管的这一特性常用于保护电路中,防止某一器件两端电压过高。 硅管的伏安特性如下图所示:

二、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额定正向工作电流 额定正向工作电流是指二极管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 正向电流值。因为电流通过管子时会使管芯发热,温度上升, 温度超过容许限度(硅管为1 40℃左右,锗管为90℃左右)时, 就会使管芯过热而损坏。所以,二极管使用中不要超过二极管 额定正向工作电流值。 2、最大浪涌电流 最大浪涌电流是允许流过的过量的正向电流。它不是正常电流,而是瞬间电流,这个值通常为额定正向工作电流的20倍左右。 3、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流高到一定值时,管子将会击穿,失 去单向导电能力。为了保证使用安全,规定了最高反向工作电 压值。

告别白粉虱的6个好方法

告别白粉虱的6个好方法 罪魁祸首爱吃蔬菜,啥都会危害(如番茄、茄子、黄瓜、辣椒等等) 叶背上各种虫态的粉虱(图片来源:网络) 瓜叶上的粉虱(图片来源:网络)

番茄叶上的粉虱(图片来源:网络) 辣椒上的粉虱(图片来源:网络) 危害连锁反应 1、粉虱本身会分泌蜜露(它的排泄物),污染叶片和果实,容易引发煤污病,导致减产并会降低产品商品性。

番茄果上的煤污(图片来源:网络) 2、粉虱是刺吸式口器,在叶背上吸汁液,可以顺带传播病毒病。 由粉虱传播的黄化曲叶病毒病(图片来源:网络)好方法在这里! 1、根除虫源

? 育苗室应与生产的棚室隔开,育苗前或定植时,清理基地里的残株杂草,使用熏杀或喷杀方法消灭残余成虫; ? ? 棚室通风口设尼龙纱网,控制外来虫源。 ? 2、轮间作处理 ? 把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换成种茼蒿、菠菜、芹菜、蒜苗等粉虱不喜欢而又耐低温的蔬菜,可以避免粉虱飞向棚室蔓延危害; ? ? 也可用以上蔬菜与作物间作,防止粉虱传播蔓延。 ? 3、生物防治(有机农场可用) ? 人工释放粉虱天敌,如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者蛹3~5头,隔10天左右放一次,共放4次)、草蛉(1头草蛉可以吃掉170头粉虱幼虫)。 ?

番茄田释放寄生蜂(图片来源:网络) 草蛉可以捕杀粉虱(图片来源:网络)4、穴施药剂驱虫(菜农经验) ?

在定植时,选择一些可以穴施的药剂,如添了缓释成分的片剂农药、生物菌制剂施惠等,可以起到好的驱虫效果。 ? 5、黄板诱杀成虫(强烈推荐) ? 粉虱成虫具有趋黄性,在发生初期就应该挂上黄板,黄板可以市场上购买1元以下/张,或是自己制作(购买黄色的硬纸板或者用油漆涂成黄色, 套上透明的塑料袋,再涂上一层粘油,粘油是10号机油加点黄油调匀制 成的,隔10天左右换下涂了油的塑料袋,再重新按前面的步骤换上新的)。 ? ? 黄板挂在植株的上方相平或者稍高,每亩40~50张左右,视虫害程度而 增加。 ? 番茄田挂黄板(图片来源:网络) ?

如何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白蛾,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和草莓受害最重。成、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分泌蜜露诱发病规律煤污病,被害叶片褪绿、变黄,植株生长衰弱甚至萎死亡,还可传播某些植物病毒病。一般减产10%-30%,白粉虱已成为保护地瓜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若防治不及时,会对瓜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为害状况 白粉虱主要为害黄瓜、西葫芦、南瓜、冬瓜、番茄、辣椒、茄子、刀豆、豇豆、豌豆及野生蔬菜如蒲公英等。 1.1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趋嫩性、趋黄性,喜欢群聚于寄主植物幼嫩背面,随着植株的生长而不断追食顶部嫩叶并在上面产卵。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使被害植株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导致温室蔬菜减产或绝产。 1.2成虫和若虫均能在寄主植物上分泌蜜露,堆积于叶面和果实上,引起煤污病的发生,大大降低蔬菜商品价值。 1.3传播病毒病。 由于白粉虱活动的密集性,还会引发病毒病的传播。该虫发生程度与种植的作物有关,在黄瓜、菜豆上种群密度极大,而在油菜、菠菜、韭菜上种群数量难以发展。由于该虫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形体小易于隐藏,给防治造成很大难度。 2发生规律 白粉虱在温室条件下,一年内可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 白粉虱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18-21℃,在温室条件下完成1代需要30天左右,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均为雌性。白粉虱的种群数量,由春至秋逐步发展到高峰。

2.1成虫。形体小,淡黄色,雌虫体长1-2 mm,翅展2-2.3 mm;雄虫体长0.8-1 mm,翅展1.7-2mm。翅膜质覆盖白色蜡粉。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在顶部嫩叶产卵。 2.2卵。长0.22 -0.26 mm,最宽处0.06-0.09 mm,卵有柄,柄长0.03 mm。初产时淡黄色,后渐变紫黑色,产下的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2.3若虫。椭圆形,扁平,长0.52 mm,体缘及体背有数十根长短不一的蜡刺,两根尾须长。其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作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片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机能,开始固定在叶片背面为害作物。 2.4蛹。椭圆形,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体长0.7-0.8 mm,体厚0.18 mm,体背有蜡丝5对-8对,体背有10对蜡翅。 3防治方法 白粉虱在春季和初夏由温室传播扩散至露地蔬菜,秋季和初冬则返回温室越冬。针对其迁入和迁出虫源地的两个重要环节,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增强防治效果。 3.1农业措施防治。 3.1.1重发生区提倡温室冬春茬栽培芹菜、韭菜、韭黄、油菜等耐低温而白粉虱不喜食的蔬菜,适当减少黄瓜、番茄种植。 3.1.2培育“无虫苗”(又称“清洁苗”),把育苗床与生产温室分隔开,育苗前清除杂草和残株,彻底熏杀残余虫口,在温室通风口张挂防虫网,控制外来虫源。田间作业时,结合整枝打权,摘除被害枯黄的下部叶片并加以处理,有预防和治虫作用。 3.1.3温室、大棚附近避免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白粉虱发生严重的蔬菜,提倡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减少虫源。 3.1.4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以免为白粉虱的大发生提供环境条件。

二极管的分类及选型

二极管的分类及选型 (2011-09-06 10:45) 分类:电源技术 一.半导体二极管的分类 半导体二极管按其用途可分为:普通二极管和特殊二极管。普通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快速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包括变容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隧道二极管、触发二极管等。 二.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反向饱和漏电流IR 指在二极管两端加入反向电压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该电流与半导体材料和温度有关。在常温下,硅管的IR为纳安(10-9A)级,锗管的IR为微安(10-6A)级。 2.额定整流电流IF 指二极管长期运行时,根据允许温升折算出来的平均电流值。目前大功率整流二极管的IF值可达1000A。 3. 最大平均整流电流IO 在半波整流电路中,流过负载电阻的平均整流电流的最大值。这是设计时非常重要的值。 4. 最大浪涌电流IFSM 允许流过的过量的正向电流。它不是正常电流,而是瞬间电流,这个值相当大。 5.最大反向峰值电压VRM 即使没有反向电流,只要不断地提高反向电压,迟早会使二极管损坏。这种能加上的反向电压,不是瞬时电压,而是反复加上的正反向电压。因给整流器加的是交流电压,它的最大值是规定的重要因子。最大反向峰值电压VRM指为避免击穿所能加的最大反向电压。目前最高的VRM值可达几千伏。 6. 最大直流反向电压VR

上述最大反向峰值电压是反复加上的峰值电压,VR是连续加直流电压时的值。用于直流电路,最大直流反向电压对于确定允许值和上限值是很重要的. 7.最高工作频率fM 由于PN结的结电容存在,当工作频率超过某一值时,它的单向导电性将变差。点接触式二极管的fM值较高,在100MHz以上;整流二极管的fM较低,一般不高于几千赫。 8.反向恢复时间Trr 当工作电压从正向电压变成反向电压时,二极管工作的理想情况是电流能瞬时截止。实际上,一般要延迟一点点时间。决定电流截止延时的量,就是反向恢复时间。虽然它直接影响二极管的开关速度,但不一定说这个值小就好。也即当二极管由导通突然反向时,反向电流由很大衰减到接近IR时所需要的时间。大功率开关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时,此项指标至为重要。 9. 最大功率P 二极管中有电流流过,就会吸热,而使自身温度升高。最大功率P为功率的最大值。具体讲就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乘以流过的电流。这个极限参数对稳压二极管,可变电阻二极管显得特别重要。 三.几种常用二极管的特点 1.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结构主要是平面接触型,其特点是允许通过的电流比较大,反向击穿电压比较高,但PN结电容比较大,一般广泛应用于处理频率不高的电路中。例如整流电路、嵌位电路、保护电路等。整流二极管在使用中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最大整流电流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应大于实际工作中的值。 2.快速二极管 快速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与普通二极管是相同的,但由于普通二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下的反向恢复时间较长,约4~5ms,不能适应高频开关电路的要求。快速二极管主要应用于高频整流电路、高频开关电源、高频阻容吸收电路、逆变电路等,其反向恢复时间可达10ns。快速二极管主要包括快恢复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

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办法

白粉虱危害及其严重,几乎可以危害所有绿叶类植物,要想高效率防治白粉虱,必须充分了解白粉虱的活动规律及习性,然后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白粉虱。 一、白粉虱生活习性: 1、越冬期: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繁殖、扩散期:3月中旬至6月中旬转移、扩散期:7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气温偏高,白粉虱由大棚转向露地危害繁殖。8月下旬至9月中旬,随着秋熟作物不断衰老,烟粉虱不断向秋播作物上转移扩散,再次进入大棚危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为全年虫量高峰期,(大棚菜区经销商有金9银10一说)10月以后,温度下降,对烟粉虱的繁殖和存活十分不利,虫量开始大幅度下降,露地烟粉虱纷纷向大棚转移或死亡,直至11月中旬,露地作物上烟粉虱结束。 2、温度:B型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3~32 ℃。成虫活动最适温度22~30℃繁殖最适温度18~21 ℃;17℃以下停止活动(不代表死亡)即耐高温,又耐低温,可以忍耐45 ℃高温,也可以在5℃低温下存活一段时间,能够在北方的温室大棚中越冬,能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多在温暖、干旱的春、秋季节爆发。 3、产卵:雌成虫产卵200-300粒左右。群体以40倍不等的速度繁殖。每年发生6~11代每代30天左右;具有趋嫩性,趋黄性。分布:顶上中下 一、防治策略: 1、以防为主; 2、治早,治了。 3、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 4、防虫网。

二、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放置草蛉、丽蚜小蜂等白粉虱天敌等进行捕杀 草蛉卵 2、物理防治:黄板诱杀 3、化学防治: ①轮换交替用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等 ②杀虫杀卵结合:配合吡丙醚、丁硫克百威、灭多威(部分作物禁用)等 ③速效与持效期结合:吡蚜酮+杀螟丹或者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粉虱捕匠 ④化学制剂与生物制剂结合:吡蚜酮+粉虱捕匠;烯啶虫胺+粉虱捕匠,噻虫嗪+粉虱捕匠。也可用藻酸丙二醇酯+粉虱捕匠 产品:粉虱捕匠,生物制剂,杀虫杀卵

白飞虱防治技术修订稿

白飞虱防治技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白粉虱成灾,咋办?有效彻底消灭白粉虱的特效药看这里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 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在保护地、露地均易发生此害虫。 温室中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各地多种作物也均发生较为普遍如蔬菜、花卉、果树、药材、烟草等都能受其所害,且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 另外再加上近年来随着施药的增多,其抗性也在逐渐增强,变得更加顽固和难治了。 发生规律 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 (1)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 (2)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 危害 一般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虫会排泄,排泄物会严重地影响果实的果面或叶面等,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它还会传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1.药剂用的太频繁等,其抗性增强。 2.繁殖量大且快。 像温室里每年可发生10多代。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便缩短,18℃时需天一代;24℃时需天;27℃时需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每雌虫的产卵数多达3000~4000粒,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150倍,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 3.繁殖寄居场所多 温室露地都是它的理想居住地,使得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 4.它的四个虫态同时分布 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且体表布蜡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 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植株上虫态较杂,不好防治。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很难杀死卵和幼虫,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导致比较难治。 ? 5.人们防治意识淡薄,重治轻防 蔬菜定植后,嫩叶梢是粉虱类害虫取食的最佳食物,有些菜农朋友对使用防虫网意识淡薄,有洞不补,有缝隙关不严,甚至还有定植后,蔬菜开始生长,发现粉虱后再去使用防虫网,这样对防治粉虱效果极差。 ? 6.药剂选择问题 有些药剂只杀成虫不杀虫卵,导致虫卵孵化后成虫不断;也有些药剂只杀虫卵而不杀成虫,导致成虫不断产卵,卵孵化后成虫不断。 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药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这些药剂都是治成虫的,打完药之后会死一大片成虫,但对于其它三个虫态卵、若虫和蛹来说,没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过段时间还会有成虫危害。 ? 防治对策

白粉虱大爆发这5种防治方法可强效杀虫

白粉虱大爆发这5种防治方法可强效杀虫 很快又到了一年中白粉虱爆发的时期了!隔三差五打一次药的时候又来了!死不干净,持效期短,几天后又爆发,甚至有的虫子是越打药越打不死。导致白粉虱难防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防治白粉虱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下面小蔬给大家介绍一下白粉虱如何正确防治! 白粉虱的危害 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并分泌大量蜜液,污染叶面和果面,造成煤污病。此外,白粉虱也经常成为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白粉虱难防治的原因 (1)白粉虱自身方面的原因

a、寄主范围广,食材多,一年四季都有居住地和繁殖场所:蔬菜中的黄瓜、西瓜、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 b、繁殖能力强:环境适合时,约1个月完成1代,1年可发生10代以上,1雌可产50-100粒卵,简直成几何指数增长。 c、虫态复杂:植株上卵、若虫、成虫虫态不一,大多数烟碱类等其他药剂能杀死成虫,对若虫和卵几乎无效,导致打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对卵和若虫高效。 d、善于飞跃:一打药就飞走,打完药又飞回来,清晨气温低时飞行能力弱,出太阳气温高时飞行能力强,加之白粉虱的翅有白蜡粉,不易黏粘药液。 e、隐藏性好:新产的卵绿色,多集中在上部叶片,老熟的卵则位于稍 下的一些叶上,再往下则分别是初龄幼虫、老龄幼虫,最下层叶片则主要是伪蛹和新羽化的成虫。 f、抗药性的增加:随着长期、大量、单一施药,其抗性也在逐渐增强,变得更加顽固和难治。

(2)人为防治方面存在的误区 a、防治意识淡薄,重治轻防 有些菜农朋友对提前使用防虫网意识淡薄,有洞不补,有缝隙关不严,甚至等发现粉虱后再去使用防虫网,这样对防治粉虱效果极差。 b、未能做到群防群治 由于白粉虱迁徙性强,在蔬菜种植区,只一家用药防治,而别家不治,用药后害虫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c、未能连续用药 一次用药不能把棚室内的白粉虱全部杀死,侥幸逃脱的白粉虱会卷土重来,只要几天,棚室内的白粉虱就会再次爆发。正确的打

三种常见飞虱介绍

稻田常见的飞虱有几种?什么样?稻田常见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株下部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雌成虫还用产卵器刺破茎杆组织,形成长条形棕褐色斑点,严惩时变成黑褐色,致辞使被害株枯死、倒伏;抽穗后被害,影响谷粒的饱满度,造成减产,稻飞虱还能传播病毒病。(1)褐飞虱的形态特征:①成虫。长翅型连翅体长3.6—4.8毫米,雌虫体色暗褐色或褐色,雄虫为黑褐色,体背面从头顶至小盾片为褐色至黑褐色;触角基部两节膨大,鞭节细长,在复眼下方向两侧横出;复眼灰绿色或黑褐色;头胸部和翅都有油状光泽,头部正面看有3条纵脊连续;翅与体色相同,翅脉黄褐色,前翅有翅斑;后足第一跗节内侧有2~3个小刺。短翅型雄虫的前翅伸达腹部2/3左右,后翅仅显翅芽,翅尖较圆钝,其余形态与长翅型雄虫相同。此外,还有介于长、短翅型之间的中间型。②卵。长约0.8毫米,长卵圆形,微弯曲,前端细瘦,后端粗胖。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色。卵块中的卵粒排列紧密,卵帽与产卵痕表面相平。③若虫。初龄淡黄白色,后变褐色。5龄若虫腹部背面第3~4节上各有1个“山”字形白色纹,翅芽达腹部第四节。若虫落水后,后足均向两边平伸成“一”字形。(2)白背飞虱的形态特征:①成虫。长翅型雌虫体长约4.5毫米,雄虫体长约4毫米;头部正面看有两条黑色纵沟;复眼黑色;体灰绿色,有黑褐色斑,前翅半透明,翅斑明显;腹部腹面黄白色。短翅;型雌虫体长3~4毫米;复眼黑褐色,体灰黄色,翅斑黑褐色;腹部肥大,腹部前端及两侧有黑斑,产卵管棕色。②卵。细长,略弯,长约0.97毫米。初产时乳白

色,以后渐变为黄色。卵块中卵粒成单行排列,卵帽不外露。③若虫。初龄若虫灰褐色。3龄翅芽显现。腹背灰黑色,第三、第四节各有1对乳白色三角形斑纹。5龄若虫翅芽明;显,前翅芽尖超过后翅芽的尖端;腹背灰黑色,斑纹很清楚。若虫落水,其后足向两侧伸成“一”字形。(3)灰飞虱的形态特征:①成虫。长翅型雌虫体长3.5~4.2毫米,雄成虫体长3.5毫米。短翅型雌成虫体长2.1~2.8毫米,雄成虫体长2.1毫米。体淡黄褐色到灰褐色,雄虫体色变化大且偏深。头部颜面2条纵沟,黑色。雌虫小盾片中央淡黄色或黄褐色,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黄褐色斑纹。雄虫小盾片一般黑色。翅淡黄色,有褐色翅斑。②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长约0.8毫米。初产卵为乳白色,斗透明,孵化前在较细一端出现2个红色眼点。每一卵块通常有卵4~6粒,多者10~20粒,卵粒成簇或双行排列,卵帽微露于卵痕之外。③若虫。成长若虫体灰黄色至黄褐色,腹部两侧色深,中央色浅,第三、第四节各有l对浅色“八”字形斑纹。若虫落水后,后足向后伸成“八”字形。(记者佚名)

白粉虱怎么彻底消灭

白粉虱怎么彻底消灭 白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于70年代传入我国。白粉虱对蔬菜、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多种植物都有危害。一般可造成损失10%~30%,严重的可高达70% 2、虫源。播种前将前茬作物的残株败叶及杂草清理到田外,深埋或烧毁;蔬菜生长期间加强整枝,摘去枯死的黄叶、病叶,并带到棚外烧毁。在夏季休棚期,进行高温闷棚,能够有效地消灭棚内粉虱。 播后蔬菜生长期间可用25%蚜虱一遍净与木屑等点燃烟熏,闷棚8~10小时再通风。在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防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防虫网以40~60目为宜。 3、及趋避。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冬春季,结合放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反光幕,既可驱避白粉虱,又可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防治。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释放丽蚜小蜂成虫或黑蛹3~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释放3~4次。控制白粉虱效果良好。也可人工释放草蛉,1头草蛉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2.6头。有条件地区也可用粉虱壳孢菌防治白粉虱。 5、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即每株平均有成虫2~3头时进行,尤其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喷药时间最好是在早晨露水未干时,中、下午由于白粉虱翅膀干燥,便于飞翔,不易喷到身体上。目前就单剂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效果特别好的产品,曾有一段时间,烯啶虫胺与吡蚜酮合剂效果不错,但是目前抗性也已不小。现在有个小方法是,使用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每棵蔬菜根部放一点,基本上能够防治整个生育期的白粉虱、蓟马、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通过

二极管种类及应用完整版

一、二极管的种类 二极管有多种类型:按材料分,有锗二极管、硅二极管、砷化镓二极管等;按制作工艺可分为面接触二极管和点接触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快速恢复二极管等;接构类型来分,又可分为半导体结型二极管,金属半导体接触二极管等;按照封装形式则可分为常规封装二极管、特殊封装二极管等。下面以用途为例,介绍不同种类二极管的特性。 1.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源整流成脉动直流电,它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工作的。 因为整流二极管正向工作电流较大,工艺上多采用面接触结构。南于这种结构的二极管结电容较大,因此整流二极管工作频率一般小于3kHz。 整流二极管主要有全密封金属结构封装和塑料封装两种封装形式。通常情况下额定正向T作电流LF在l A以上的整流二极管采用金属壳封装,以利于散热;额定正向工作电流在lA以下的采用全塑料封装。另外,由于T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也有不少较大功率的整流二极管采用塑料封装,在使用中应予以区别。 由于整流电路通常为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故一些生产厂家将4个整流二极管封 万联芯城原装进口二极管全国现货供应,专为终端服务。万联芯城电子元器件产品类别囊括IC集成电路,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多种主动,被动类电子元器件,价格优势明显,提供物料清单即可快速报价,当天可以发货,为客户解决物料需求。 装在一起,这种冗件通常称为整流桥或者整流全桥(简称全桥)。常见整流二极管的外形如图2所示。 选用整流二极管时,主要应考虑其大整流电流、大反向丁作电流、截止频率及反向恢复时间等参数。 普通串联稳压电源电路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对截止频率的反向恢复时间要求不高,只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大整流电流和大反向工作电流符合要求的整流二极管(例如l N系列、2CZ系列、RLR系列等)即可。 开关稳压电源的整流电路及脉冲整流电路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应选用工作频率较高、

2.6稻飞虱

第二次课(2学时) 本次课讲授:稻飞虱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能较全面了解所讲授植物虫害发生危害概况,重点掌握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策略及具体内容。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熟悉稻飞虱识别要点和综合防治相关技术手段,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设计: 引入稻飞虱识别要点-分析稻飞虱发生规律-设计防治方法- —目标检测——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稻飞虱 稻飞虱俗名火蠓、响虫、火旋、稻虱子等。属同翅目、飞虱科。四川省稻飞虱常见的有三种: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稻飞虱在盆地边缘和金沙江及支流河谷稻区为常发区,常年危害成灾。而其它地区为间歇危害。三种飞虱以褐飞虱为主,白背飞虱次之,灰飞虱更次之。这类害虫在一般年份危害,可使水稻减产1成以上,大发生年可减产2-3成。 稻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刺入稻株组织吸取汁液,造成各种不规则的白色或褐色条斑,并以产卵器刺伤叶鞘、嫩茎和叶中脉等组织,产卵于其中,使稻株枯黄或倒伏,严重为害时,可在短期内导致全田叶片焦枯,状似火烧,稻丛基部变黑发臭,常引起烂杆倒伏。秕谷粒增加,千料重显著下降,群众比喻为:“远看似火烧,近看禾杆倒,镰刀割不起,吊吊轻飘飘”。 褐飞虱只为害水稻。而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除为害水稻外,尚可为害麦类、甘蔗、玉米、茭白、紫云英、稗草、看麦娘和游草等。灰飞虱还能传播水稻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矮缩病等。 一、形态特征 稻飞虱体小,长度均在5mm以下。触角短小、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活动的大距,善跳,易与稻叶蝉相区别。一生中有卵、若虫、成虫3个虫态,成虫有长翅和短翅两种类型。 (一)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4-5mm,体黄褐色或黑褐色。 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都有3条明显的凸起纵线。短翅型和长翅型相似,但翅短,?长度不到腹部末端,体型粗短,长约3.5-4mm。卵前期丝瓜形,后期弯弓形,10-20粒成行排列,前部单行,后部挤成双行,卵帽稍露出产卵痕。若虫初孵时淡黄白色,后变褐色,近椭圆形,5龄若虫腹部第三、第四腹节背面各有1个白色“山”字形纹。若虫落于水面后足伸展成一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