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实小说。1 (1)

合集下载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

1、“三恋”:探讨人性的奥秘
(1)表现人的生命本能冲动的心理流变 (2)对人的生命本体和命运的关注 (3)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
(4)《岗上的世纪》:直接进入人的生命本 能。 2、注重女性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 《弟兄们》、《我爱比尔》


(3)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
《锦绣谷之恋》采取
现实,叩问人生,具有形而上的哲学 思考。 池莉则比较拘泥于现世,专注与对具 体实在的人之生存状况的描绘,世俗 味较浓。
(5)、语言不同
方方的语言老辣、诙谐、纵横挥洒、
粗犷而有力度。 池莉的语言轻灵含蓄,在对生活自 然情趣的描绘中透出机智、幽默。
第三节:女性小说
一、张洁
(一)、一个痛苦Fra bibliotek2、人性的勘测
人的观照,人的剖析,人的拷问。
3、母性的质疑 (1)、一个永恒的话题 冰心轻声吟颂“慈母赞”,张爱玲奋
笔勾画“恶母图”。 (2)、解构母性神话。
五、阅读与思考
1、乔以钢:《多彩
的旋律——中国女 怎样展示上海文 性文学主题研究》, 化精神的? 南开大学出版社 5、简析陆文婷、 2003年版。 秦波的形象。 2、张洁的小说艺术 风格有何变化? 6、为什么说司猗 纹是一朵“恶之 3、《小鲍庄》是如 花”? 何剖析民族文化心 理结构的?
新写实小说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文化背景及其特征 一.新写实小说兴起的背景 1.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的影 响 2.对文革时期伪现实主义虚伪、做作的背 弃和对八十年代中期先锋文学脱离大众 的一种补救
二、新写实小说的命名
“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现
实主义自然化” 89年第3期,江苏《钟山》杂志设立“新 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 新写实小说就是以较为客观、冷静的叙 述笔调,着重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 生存环境,力图揭示普通人的生存本相 的作品 主要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刘恒、 叶兆言等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

在最初的批评文章中,有的批评家把这种创作 倾向称为现实主义的“回归”。这期间出现的名 称还有“后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小说派”等。而“新 写实小说”的概念使用最为广泛。
新写实小说之“新”

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改变了小说 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写实 小说的革新意义在于体现出一种中国文学过 去少有的生存意识。
(2)先锋小说的一些特质也被新写实小说所吸 纳。 首先,一些由“先锋”转向“新写实”的作家 在写实的大框架中,探究写实的多种“新”的可 能,力图产生新的效果。 其次,有些新写实作家虽然没有写过先锋小说, 但他们受过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因而作品中表 现出与先锋文学的亲缘关系。 再次,由于对作品观照和解读的眼光不同,即 便是从最具“生活流”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现 代主义”因素。
1989年:《一点正经也没有》《玩的就是 心跳》(获89年度最好的小说)《千万别 把我当人看》 1990年后:《你不是一个俗人》《动物凶 猛》《我是你爸爸》
王朔是一种文化现象
王朔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1)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2)大众文化兴起;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 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 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 化产品。 大众文化的功能特征是:娱乐、消费、通 俗。 (大众文艺是指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等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所大量复印、供大众阅读、 消闲、欣赏需求的各种文艺制品的总和。如畅 销书、通俗小说等。)
程,由纯情幼稚的“少女式”叙事,转而关注普通 市民的日常生活,细致入微地展示普通人生活中的 卑微、琐屑、烦恼和无奈。主要作品除了“人生三 部曲”,还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汉口, 永远的浪漫》等,行文平实细琐,轻浅唠叨,构成 了池莉在艺术上的基本特色和主要标志。 三是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延续至今的都市言情期。 这时的池莉不再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底层市民的生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
33
池莉
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被批评
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 文本之一。这篇小说与此后发表的《不 谈爱情》、《太阳出世》,被称为“新 写实三部曲”(或“人生三部曲”)。 她以关切、认同的态度,来描述俗世形 态的生活,写普通人(主要是武汉市民) 的婚姻、家庭等日常生活状况。
34
36
池莉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
80年代初期的学步期。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成名期。
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都市言情期。
37
叶兆言(1957-),南京市人,
祖父为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后获文学硕士学位。出版的小 说集有:《艳歌》、《夜泊秦 淮》、《枣树的故事》、《路 边的月亮》、《绿色陷井》、 《采红菱》等。
6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
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 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 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 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 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 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 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 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 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 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虚证》:郭普云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23
艺术特色
1.对人类生存现实及其困境的深切关注 2.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探讨人物心理
3.把温情的悲悯和苦涩的幽默糅为一体
24
刘震云
中短篇小说集《塔铺》、《一地鸡毛》、
《官场》,和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另 出版有《刘震云文集》。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塔铺》、 《一地鸡毛》、《单位》、《官场》、《官 人》等,侧重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或者说 在社会结构中人的处境。他对于“单位”这 一特殊的当代社会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对人 所产生的规约,作了具有发现性质的描述。

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

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

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在文学创作中注重对社会生活进行真实、深入的观察和描写,强调对于人物形象的真实而细腻的刻画,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与此同时,新写实小说也常常以一种探索性的态度去挖掘和表现人物心理、思想以及他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选择和命运。

新写实小说在创作形式上突破了传统写实小说的局限,尝试从更多元的维度来呈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它不拘泥于叙事的线性结构,常常运用多重叙述、多角度观察和意识流的手法,试图以更加宽广的视野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和有机的社会图景。

同时,新写实小说也常常注重对语言的创新运用,力求通过语言的纯熟运用来传达故事和人物的复杂性。

在主题选择上,新写实小说注重对于当代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和矛盾的揭示和反思。

它关注社会中的底层人群,常常以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困境为切入点,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人类的困境。

同时,新写实小说也常常关注和反思人类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观念在当代社会中的窘迫和失落。

新写实小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创作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创作范式。

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于现实和社会的框限,使文学在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反思和表达中更加立足于现实生活,具备更高度的价值。

总之,新写实小说是一种注重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文学流派,它以真实和深入的刻画为特点,通过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和主题选择来展现当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并且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众文学之二 新写实小说

大众文学之二 新写实小说
治意识形态,推进反“现实主义经典化”的策略 。
五、新写实小说的局限与走向
局限

因为新写实悬置人生理想,停止生命意义终 极价值的追求,使人陷落在一种虚无、阴暗的境 地,感受不到生活意义与价值。 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的叙事,较为琐碎—让 人怀疑文学终究是什么? 新写实小说家的纯客观的审美态度的导向是 审美,而是审丑,实质是让读者的审美视野、审 美趣味下移。
现实主义经典化特点

是不断选择,不断排斥的过程 是革命与政治理念不断放大,被泛化到文艺批评 理论的过程


是文学样板不断推出、引用、模仿、复制的过程
泛政治意识形态化的语言构型,体现了特定权力
关系
现实主义经典化的作用
在革命现实主义原则下,文学价值不 在文学本身而在于政治。政治介入现实 主义,使现实主义本身政治化了,也把 现实主义表现的生活政治化了。
过程
这是指在诸多艺术创作方法中,现实主义被
认为最具典范性的;在现实主义诸形态中,革命 现实主义被认为最能为某一主体群体发挥某些可
望和被指望功能的,最足以发挥和体现该功能的
作品再被当作典范、样板而选择出来,标举出来, 被理论批评家不断评论、阐释、引用,被其他作 家不断学习、借鉴、模仿,于是就有了一种生存 的直接有利条件,使得这一类艺术形态在文化方
四、新写实小说的价值
(一)对“现实主义经典化”的反拨
1. 现实主义经典化的含义
2. 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经典化过程、特点及作用
3. “写实”与“现实”的来源
4. 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二)除幻、还原
1.现实主义经典化的含义 经典:指特别出色的为某一社会主体群体发挥
某些可望和被指望功能的事物或人工的制品,在那

新写实、新历史、新生代小说1

新写实、新历史、新生代小说1
印家厚关了台灯,趁黑暗的瞬间抹去了涌出的泪水。他捏了 捏老婆的手,说:"睡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会直。"

老婆,我一定要让你吃一次西餐,就在这个星期天,无论如 何!——他没有把这话说出口,他还是怕万一做不到,他不可能 主宰生活中的一切,但他将竭尽全力去做!
雅丽怎么能够懂得他和他老婆是分不开的呢?普通人的老婆 就得粗粗糙糙,泼泼辣辣,没有半点身分架子,尽管做丈夫的不 无遗憾,可那又怎么样呢? 印家厚拧灭了烟头,溜进被子里。在睡着的一刻前他脑子里 闪出早晨在渡船上说出的一个字:"梦",接着他看见自己在空中 对躺着的自己说:"你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梦,你在做一个 很长的梦,醒来之后其实一切都不是这样的。"他非常相信自己 的话,于是就安心入睡了。 一九八七年二月,二稿。

正当来双扬闭上眼睛准备再次进入睡眠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来 金多尔稚嫩的声音。 “大姑。”来金多尔怯怯地叫道,“大姑。” 来双扬说:“是多尔吗?” 来双扬十岁的满脸长癣的侄子在门外说:“是……我们。” 来双扬只好起床。 来双扬扣上睡觉时候松开的乳罩,套上一件刚刚能够遮住屁 股的男式犜恤,在镜子面前匆忙地涂了两下口红,张开十指,大 把梳理了几下头发。 蓬着头发,口红溢出唇线的来双扬,一脸恼怒地打开了自己 的房门。 来双扬的门外,是她的哥哥来双元和来双元的儿子来金多尔。 父子俩都哭丧着脸,僵硬地叉开两条腿,直直地站立在那里。

"不行,雷雷得洗一洗。"老婆口气犟直。
"洗醒了还能睡吗?"印家厚软声地说。 "孩子早给摔醒了!"老婆终于能流畅地说话了:"请你走出去 访一访,看哪个工作了十七年还没有分到房子。这是人住的地方? 猪狗窝!这猪狗窝还是我给你搞来的!是男子汉,要老婆儿子,就 该有个地方养老婆儿子!窝囊巴叽的,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算什么男人!" 印家厚头一垂,怀着一腔辛酸,呆呆地坐在床沿上。

J 第11章第4节 新写实小说和新现实主义小说

J 第11章第4节 新写实小说和新现实主义小说

3.刘恒:
主要作品:《狗日的粮食 》、 《伏羲伏羲》 、《贫嘴张大民的幸 福生活》等 《狗日的粮食》和《伏羲伏羲》分别从人 的“食”、“色”本能入手,将时空退回到比 现实稍微久远的历史中,揭示出人在物质生存 条件极度缺乏和本能需要无法满足的状态下, 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精神危机。
二、新现实主义小说 (一)主要作家作品:
谈歌《大厂》、关仁山《大雪无乡》、 何申《信访办主任》、刘醒龙《分享 艰难》、张宏森《车间主任》、周梅 森《人间正道》、张平《抉择》等。
第十一章第四节 新写实小说与新现实主义小说
一、新写实小说
(一)主要作家作品
1.池莉:
主要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 《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等
从物质生计和生命本身的冲突入手,描 述了烦恼的多样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于生计的窘迫所造成 的基本欲望无法满足的悲哀。
2.刘震云:
主要作品:《一地鸡毛》(小林)、 《单位》、《官场》等 表现微不足道却又严峻的日常生活,以及 其背后隐藏的无所不在的权力网络对人性的磨 损、精神的积压,揭示环境对人性的异化与扭 曲,揭示生存的荒诞性。其中,反讽手法的运 用使小说具有了人文主义的批判性立场。

新写实小说的名词解释产生背景

新写实小说的名词解释产生背景

新写实小说的名词解释|产生背景新写实小说的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是近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倾向,“新写实”现象最早受到评论界比较集中的关注,是1988年秋在无锡举行的“现实主义与先锋派”研讨会上。

新写实小说既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就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新写实小说的产生背景: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八十年代以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们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1]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

而在摆脱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学风尚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对现实社会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所以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作家自身的角色也就不可能完全回到传统现实主义的位置。

其次,先锋作家抢占了叙事变革、文本实验的风头,其它的作家不能再步其后尘。

而先锋小说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只能有沙龙化的效果。

一部分作家感觉到先锋小说的这种局限,期望克服或者避免这种局限。

所以,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既悖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悖离“前卫”、“现代”的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作派。

所以也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

新写实小说的表现形式: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传统的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人们接触到的只是一个现象的世界。

九十年代小说

九十年代小说

❖ 3、写实型——邱华栋、 韩东
❖ 二、在边缘处叙事
❖ 1、欲望化 2、个人化精选版课件ppt源自29第五节:长篇小说《白鹿原》
❖一.民族生存的 ❖历史反思
❖ 1、深沉而冷峻的历史 意识和历史情感。
❖ 2、写的是人的历史、 人的命运。
❖ 3、民族灵魂的秘史
精选版课件ppt
30
二.民族生存的文化反思
❖ ❖
❖ (1)都市的肖像 ❖ (2)弄堂的化身 ❖ 小弄堂、小人物、小日子、小事件。 ❖ (3)日常化的历史 ❖ 《长恨歌》——一曲海上繁华旧梦的挽歌。
精选版课件ppt
20
四、铁凝
❖ (一)从稚嫩走向成 熟 处女作:《会 飞的镰刀》
❖ 1、《哦,香雪》: 一首纯净的诗
❖ 2《没有钮扣的红衬
衫》:现代意识的转
❖ 3、《小鲍庄》是如 纹是一朵“恶之
何剖析民族文化心理 花”?
结构的?
精选版课件ppt
24
第三节 个人化小说
❖ 一.商业主义——社 会背景
❖ 二.个人化倾向—— 写作背景
❖ 林白的独语——《一 个人的战争》
❖ 陈染的私语——《私 人生活》
精选版课件ppt
25
徐小斌的巫语——《羽蛇》 海男的呓语——《我的情人们》

精选版课件ppt
18
(3)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
❖ 《锦绣谷之恋》采取 了女性的感觉方式、切 入角度、叙述口吻,笼罩着梦幻般的色彩。
❖ (4)《岗上的世纪》:直接进入人的生命本能。 ❖ 2、注重女性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 ❖ 《弟兄们》、《香港的情与爱》、 ❖ 《我爱比尔》
精选版课件ppt
19
3、《长恨歌》:东方巴黎的别样风景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

19
2、表现生活的原生态。 即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 的“纯态事实”。
作品分析
四、代表作家作品评析
1、池莉《烦恼人生》 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 生》描写了武汉钢铁厂职工 印家厚一天的生活,在24小 时内浓缩了他整个烦恼的生 活状态。
沿着印家厚的脚步把所有的情节都 串起来,当下烦恼经验和过往的浪漫经 验交织起来表达了一个主题:生活就要 认命,普通人要过普通人的生活。
意义
五、新写实小说的意义
1、文学写作不再依循政治意识意 识形态推论实践,写作者的历史感 淡化。
2、凡人琐事成为写作的中心素材 , 故事也朝着“传奇性”方面发展。
思考题
•1.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 •2.新写实小说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当代革 命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3.掌握本章相关作家的创作分期、艺术特色与 主要作品及其人物形象。 •4、新写实小说的主题、艺术特点、意义
主题
二、新写实小说的主题 1、贫困主题 侧重于表现恶劣环境对人性的 压抑。 (1)吃。多出现在反映文革前历 史的农村农民题材中。如:刘恒 《狗日的粮食》。
(2)住。多出现在反映当下生活 的城市市民题材中,如方方《风 景》。
2、表现人的个体自我的丧失。 (1)、向现实妥协 。 如:刘震云《一地鸡毛》。
新 写 实 小 说
2主题
重点
1兴起
3特点
新写实 小说
5意义
难点
4作品
重点
兴起
一、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1、兴起背景 (1)、社会背景: 80 年代中后期社会转型,知 识分子的启蒙精神淡化,政治热 情降温,一部分人认同普通市民 立场,对日常生活采取近距离写 实性的扫描。
(2)、文学背景:

新写实小说.doc

新写实小说.doc

新写实小说一、新写实小说的兴起:新写实小说发端于1987年,1989年形成热潮,影响波及1990年代。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钟山》等一些杂志的有力倡导,促成了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热潮。

1987年方方的《风景》为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

最初有人称为:新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

1989年,《钟山》文学丛刊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经过作家和批评家的联手协作,“新写实小说”才正式出炉,并获得认可。

新写实小说也成为继寻根和先锋之后的一个文学运动。

二、代表作家作品:方方《风景》、《白雾》、《桃花灿烂》、《埋伏》,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称为人生三步曲)、《懒得离婚》、《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官场》、《官人》,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三、新写实小说兴起的原因:新写实小说的出现与商品经济中世俗文化的萌动有一定的关系。

社会要求更多地关注平凡人生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读者和批评家对纯形式、观念抽象的过度实验日益感到不满。

(寻根文学疏远社会和现实,对历史和文化的抽象思考,使文学走向远古僻地、走向寓言;先锋小说使文学沉湎于语言游戏、叙述圈套等形式技巧因素,放逐精神维度,回避现实,远离中国读者的审美和欣赏习惯。

读者于是日渐1疏远文学)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文化兴起,这时的图书、出版、杂志也发生了不同于以前的转轨。

市民阶层的读者迅速增长与扩大。

表现世俗生活的文学作品比其他作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读者的青睐。

新写实小说与1980中后期中国改革的困境,知识分子的日渐边缘化,理想主义激情、浪漫因素的消退,文化上的保守主义盛行有关。

四、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品解读:《塔铺》:从部队复员回乡的农村青年正国在路上听说:镇中学即将开办一个“高考补习班”,旨在帮助那些大龄青年补习功课,实现上大学的夙愿。

正国动心了。

补习班设在镇中学旁边的一座破庙里,报名参加补习的大多是像正国一样的大龄青年,以及去年落榜的学生。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

二、背景

(一)八十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直接导致社 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作家们希望反映这种转变, 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于 是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 (二) 先锋小说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 一些作家期望克服或避免这种局限。 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背离,既背离了 传统的现实主义,又背离“前卫”、“现代”的 先锋小说。它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 写实手段,来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
《单位》中道德与欲望冲突
(一)道德——对传统道德产生疑问 《单位》全篇通过描写组织里各人为争取个人利益不惜抛弃传统道德、 生活理想而变得平庸、自私,从而强调了重新构建精神世界,反腐倡廉, 加强党政工作的重要性。 (二)欲望追求 1、追求利益的欲望 —— 作品一开始描写“单位分梨”的片段,分别体现了不同职位、不同身段、 不同阅历的人,有各自的利益追求。 2、追求权力的欲望 —— 作品分别描写了副局长老张、副处长老孙、老何以及新人小林对个人权 力地位的追求。 (三)冲突——道德与追求利益、权力欲望的冲突 在《单位》里已经看不见纯粹的两个人的矛盾冲突。 《单位》所描述的各种矛盾、冲突最终都深刻归咎于人们生存在生活这个大熔 炉中面对现实问题与自身理想世界、精神归宿的冲突,即道德与欲望冲突。
(二)在道德与欲望的抗战中, 所折射出来的是:



道德内质的低滞(言语行为的失范和低 下、性道德的混乱和失德) 终极关怀的颓废(失去对现实的判断和 评品能力、一元世界中人性的失落) 心灵家园的空无(失落的亲切抚慰与心 灵皈依、人文性灵魂的堕落)
六、新写实小说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文本: 《一地鸡毛》 《单位》 《沧浪之水》 《蜗居》

第三讲悖离与回归-新写实小说(1)

第三讲悖离与回归-新写实小说(1)

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的主要作品有:《黑的
雪》、《白涡》、《伏羲伏羲》、《虚证》、 《连环套》、《苍河白日梦》、《消遥颂》等。
刘震云(1958~
)作
பைடு நூலகம்
品有《塔铺》、《新兵连》、 《一地鸡毛》、《单位》、
《官场》等,进入90年代后,
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故乡
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
传》和《故乡面和花朵》等。
“所谓新写实小说 ,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 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 ,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 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 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 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 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 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 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 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 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现象最早受到评论界集中的关注, 是1988年秋在无锡由《文学评论》杂志和《钟山》 杂志联合举行的“现实主义与先锋派”研讨会上。 “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则始于《钟山》杂 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1989年10月,《钟山》又和《文学自由谈》联合
召开“新写实小说”讨论会。
三 悖离与回归:新写实小说
首先,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 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或政治权力色彩 的创作原则,作家自身的角色不可能完全回到传
统现实主义的位置。其次,先锋小说远离中国现
实生活的处境,远疏离读者大众,注定只能有沙
龙化的效果。一部分作家感觉到先锋小说的这种
局限,期望克服或者避免这种局限。
方方(1955~ )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 篷车上》之前曾致力于诗歌创作,1987年发表的

大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当代文学11

大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当代文学11

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 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 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3 “还原”既是一个艺术目标,也是一个消解政治意 识形态创作方法的策略,这一策略具有解构和建构的 双重含义。
§4 解构就是“减褪了过去伪现实主义那种直露、急 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 建构表现为面向世俗的还原,即世俗化冲动。 §5 世俗化有四种特性:一是以理性精神解除宗教迷 狂;二是以现世的态度悬置终极理想;三是以大众的 欲求消解精英意识;四是以物质功利取代禁欲主义。
§3 美的展示:“女人的美丽就像天上的气流,高高飘 扬,又像寂静的雪野上开放着的玫瑰,洁净、高级、无 可挽回。”
“姚琼正是那种天生适合穿素衣的女子,一套白毛女的服装穿 起来,立刻就行云流水,人格外挺拔高挑,四肢修长,身体柔软, 头发耀眼地黑亮,连牙齿都瞬时具有了珍珠的光泽。 《日午》
北诺“长及脚踝的黑色裙裤占据了她大半个身躯。她的白色衬 衣在傍晚显得十分干净,这使他既美丽又神秘,同时使我联想到 打开的崭新的钢琴,以及从舞台上流淌出来的音乐。”“她的身 体的每一个弯度、每一处亮泽、每一个暗处都显示出令人惊叹的 完美。 《致命的飞翔》
第十章 90 年 代 小 说
一 新写实小说 ★ 何谓“新写实”小说 §1 丹尼尔· 贝尔:“文化观念方面的变革具有内在 性和自决性,因为它是依照文化传统内部起作用 的逻辑发展而来的。在这层意义上,新观念和新 形式源起自某种与旧观念、旧形式的对话和对抗。 §2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 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 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 的
★ 池莉:崇高退场后的凡俗人生 §1 郎加拉斯论“崇高”:“庄严伟大的思想”、“强 烈而激动的情感”、“高雅的措词”、“结构的堂皇 卓越”。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

• 新写实小说消解传统现实主义的理想、崇 高和爱情这三大美学原则并不是自己的最 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浮现生活的本 色本相——平庸。琐碎与争吵则是平庸的 两种具体表现形态。
• 二、新写实小说的真实观 ——人生本相乃平庸 • 在对真实的理解上,新写实小说不追求传 统现实主义的“本质真实”,它所追求的 真实是经过个体生命体验过的原生形态的 真实,是未经提炼与升华的、具象化的经 验真实,是一种本色的“体验真实”。
• 新写实小说认为,生存就是崇高。这体现了一种 新的崇高理念,具有更多的世俗生活意蕴。
• (三)爱情神话的轰毁 • 传统现实主义对爱情与婚姻的描写是为了表现其 宏大主题,新写实小说则是为了传达日常生活的 精髓与神韵。 • 传统现实主义的爱情被还原为新写实的婚姻。
如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不谈爱情》、 《太阳出世》、《烦恼人生》
• 三、人物描写与情节组织的非典型化原则 • 在人物处理上,通过诸多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 来体现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将传统现实主义的 “典型”人物做了深度消解:从英雄到普通人, 从大写的人到小写的人,从抽象的个体到具体的 个人的蜕变。 • 新写实小说没有典型人物,只有“类型”人物, 这种类型往往是某一行业、某一阶层的生活写真, 只有共性,没有个性。
• “爱情是什么?它在生活中仅仅是一种人生装饰, 一旦生活暂时蒙上一层阴影,它总是最先被牺牲 掉。” ——池莉 《不谈爱情》
• 在我们看来,爱情在这儿,一个郎才,一个女貌, 一件礼物便是一座价值连城的花园别墅。说实在 的,穷人有什么爱情?贫贱夫妻百事哀,最好的 结局不过是不吵不闹相依为命罢了。人与人出于 人怕孤独的本性结伴过日子这决不叫爱情。 站在幽深的美庐前,仿佛看见绝代佳人宋美龄从 林荫小路上款款而来。如果说她没有得到爱情那 还有谁得到了爱情? ————池莉 《绿水长流》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1.文化反思与文学寻根文学进行的社会、政治、历史反思必然会深入到文化层面,同时拉美的文学爆炸提示人们开掘自己脚下的民族文化岩层,以寻求文学之根。

于是一股以" 寻根文学" 或" 文化反思文学" 命名的文学潮流汹涌而起。

李杭育的" 葛川江系列" ,阿城的" 半文化小说" ,郑义的" 黄土高原系列" ;以韩少功为首的古华、叶蔚林、何立伟等阵容宏大的" 湘军" 的一大批作品,王安忆的" 小鲍庄" ,贾平凹的" 商州系列" ,使" 寻根文学" 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李杭育本无意" 寻根" ,但他早在1983年就发表的《葛川江上人家》、《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却开了" 寻根小说" 的先河。

他的笔触越过处于表层的生活事件、戏剧性冲突,集中描写不相容的文化类型和生活方式的对峙。

阿城的《棋王》写一个闹中取静、特立独行的棋迷的人生经历,作者精心营造的是一种感觉、氛围和境界。

郑义的《远村》和《老井》写生活在古老习俗和传统中的乡民们面对严酷现实的生存选择。

韩少功的《爸爸爸》以荒诞的手法和神话结构完成了对现存文化的" 寓言式" 解剖,而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则是其中心话语。

王安忆的《小鲍庄》以不动声色的描绘展示村民们的文化心态和意识结构在时代政治影响下的渐性变化。

贾平凹的" 商州系列" 如《腊月.正月》、《山城》、《商州世事》、《古堡》等等,则从山水风物,人情世态的诗意描写中探询历史与现状的关系,表现人情人性之美和生活的魅力。

2.新写实小说当着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巧被推向极端而感到后继乏力的时候,新写实小说却独辟蹊径,从普通人的日常生存状态发现了新的艺术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创作特点
• 1、余华的作品,包括短篇、中篇和长篇加在一起 亦不超过80万字。他是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 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 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 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 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的文本真实。 • 2、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 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 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 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特点
(一)统治者的语言 • 余华自己在序言中说的话:我再次去阅读自己 的语言,比现在年轻得多的语言,那些充满了 勇气和自信的语言,那些貌似叙述统治者的语 言,那些试图以一个句子终结一个事物的语言, 感染了今天的我,其节奏就像是竹子在燃烧时 发出的“劈啪”声。 • 在一本十八万字的小说里,你找不到一句可有 可无的废话。这是非常之不容易的。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和《许三观卖
血记》同时入选百位 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 选的“九十年代最具 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品余 华 作
主要内容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 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 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 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 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 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 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 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 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它讲述 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 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余华要告诉各位读者的是:
生命中其实是没 有幸福或者不幸 的,生命只是活 着,静静地活着, 有一丝孤零零的 意味。
•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 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 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 重要的不是出生怎么样,而是今后我们怎 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在苦难中锻炼和 忍受。人生漫长也短暂,但不要嫌过程太 坎坷,因为只有历经磨难获得的胜利才更 让人懂得珍惜!
各家评价
艾米丽:“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 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 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 认为作者将主人公福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 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 《活着》是繁华落尽后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福贵 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 个与福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 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余华
——浮躁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沉稳作家
目 录
• • • • 关于余华 代表作品 创作特点 重点作品解读
(一)生平简介
• 1、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 后随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 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 • 2、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 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 缘。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 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 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现 居浙江杭州。 • 3、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 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其作 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并在国外出版。
《活着》告诉我们
在遇到人生惨淡的时侯,我相信我们
会有勇气更加从容、坚定地走下去。
• 资料的拣选还是花了点功夫的,现在最大的问题 还是我给你的选题(新写实主义)和你自己熟悉 喜欢的研究对象(余华)之间的关联度的问题, 就算有研究者将余华归入新写实行列,也不会是 主流看法 • 建议:你上课讲的时候重点还是集中在新写实主 义的介绍上(毕竟因为熟悉讲余华的同学还真不 少),写结课论文的时候可以还是写余华的综述, 重点集中在余华转型的研究(从先锋到写实的转 型,有多少与新写实精神相关的),给你一篇综 合性的述评文章作参考,你在这个基础上,将涉 及余华转型的文章做一个综述
(二)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 每一个出现的人物都是主角,他或她不以 “我”的出现而单一只有一个铺垫与烘托, 他们是一个人,在他们独立故事里是丰满 而生动的主角。水乳交融。 • 无论笔墨多少,都是一个个尘土中,活生生 各有性格不同的人,他们不需要赵钱孙李, 他们只要他们自己。
(一)初期“暴力美学”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 人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 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 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 活之中。 正如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 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 主词。”
(二)中期“华丽转身”
在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转型后,文本主题更多的是对 当代个体人生,生存现状和人性境遇给予的温情的关注。 特点:单纯丰富的叙事技巧 朴素 、准确 、简洁的语言 表现生活的真实面目,随和的民间姿态 悲悯的情怀,诙谐幽默的审美趣味, 呈现出一种淡而坚毅的内放在力量, 成功的实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升华和超越。 《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 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 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 返回
二、代表作品
• 1、短篇小说 《十八岁出门远行》《爱情故事》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命中注定 》 《死亡叙述》 《两个人的历史》 《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 • 2、中篇小说 《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 《河边的错误》 《现实一种》 《世事如烟》 《在劫难逃》 《古典爱情》 《夏季台风》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偶然事件》《黄昏里的男孩》 《一个地主的死》 《战栗》 • 3、长篇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收获》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兄弟》 • 4、散文 《虚伪的作品》 《川端康成与卡夫卡》 《我,小说,现实》 • 5、随笔集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返目 录
作品及风格
余华是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但是并 不算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短篇、 中篇和长篇加在一起亦不超过80万字。他是以 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 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 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 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 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余华曾 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 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 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 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