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规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

青海省的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的盐湖资源富集区素有聚宝盆之称。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已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以钾盐为主的盐类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

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调整结构创特色、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创效益”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国内外市场形势及青海省的发展基础,“十五”到2015年期间,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应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作好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各项工作。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现有基础,依托现有城镇和企业,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作用,结合资源和市场优势,对经济效益好的钾盐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综合开发锂、硼、锶等优势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名优产品,把青海盐湖资源逐步推向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的新阶段。

规划编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全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促进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盐湖矿产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青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规划可供有关主管部门部署勘查、开发工作,国内外热衷于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者投资抉择参数。

有关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方面的资料主要取自省国土资源厅(含原地质矿产厅)的有关统计报表,少部分取自《青海统计年鉴》;有关盐类产品供需形势的资料来源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的《矿产品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和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编的《盐湖研究》的有关研究报告。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项目部分来源于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有关资料。

一、盐湖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

(一)资源概况

盐湖矿产系指产于省内第四纪和第三纪盐湖以及更古老的含盐地层中的全部盐类矿产。经过近50年的勘查,现已发现盐湖矿产12种,它们是湖盐、镁盐、钾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硼矿、锂矿、锶矿以及溴、碘、铷等。省内共发现矿产地200余处,已上储量表的单矿

种矿产地168处,归并为矿床(田)78处,其中大型矿床41处(内含特大型矿床22处)。

省内盐湖矿产分布极不均匀,已上储量表的矿产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图1),部分湖盐矿分布在共和盆地,钙芒硝和石膏分布在民和—西宁盆地,青南地区只有个别湖盐矿产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巨大的内陆盆地之一,其中分布着33个大小不等的卤水湖、半干涸盐湖和干烟盐湖,总面积约3.18万平方公里,蕴藏着极具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素有“盐的世界”之称。

截至199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盐湖矿产总储量3464.20亿吨,其中表内储量3430.24亿吨,暂难利用的表外储量33.96亿吨;累计保有储量3429.39亿吨,潜在经济价值167433.83亿元,占全省矿产潜在总价值的97%。如表1所示,探明矿产储量以湖盐、镁盐、芒硝、石膏为主,四者的潜在经济价值占盐湖矿产潜在总价值的95.66%,其中湖盐高达73.07%。钾盐、硼矿、锂矿、锶矿开发前景较好,其潜在经济价值达5928.30亿元。

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储量及潜在价值表1

矿种品种矿区累计探明保有尚难利保有储量

数储量

(千吨) 储量

(千吨)

(表外)

储量

(千吨)

的潜在价

(亿元)

盐矿固体NaCl 24 3176634

10 3176499

84

685234

122348.2

5

液体NaCl 20 8621835 8612117 834042

钾盐固体KCl 8 21944 21823 33008

2208.67 液体KCl 22 424549 419911 218410

镁盐固体

MgSO4

1 21536 21536 5066

2175.42 液体

MgSO4

13 1651861 1651861 12273

固体

MgCl2

5 11771 11550 32440

9000.46 液体

MgCl2

20 3174519 3107113 966783

芒硝Na2SO412 8706054 8705818 226806 25029.23

石膏矿石7 2684211 2682029 373895 1609.22

天然碱Na2CO3 2 197 197 7

3.52 NaHCO3 1 278 278

硼矿固体B2O3 6 4621 4504 1084

38.40 液体B2O38 7120 7021 1386

锂矿LiCl 10 13967.7 13885.7 1559.7 3611.67

锶矿天青石

SrSO43 15929.1 15895.3 3420.1

79.56

溴矿液体Br 3 189.4 181.3 116.4 7.25 碘矿液体I 2 8.08 7.80 6.53 2.18 铷矿液体Rb2O 1 38.0 38.0 2.0 1330.00

钾盐:已编入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地30处,保有氯化钾储量44173万吨(其中液体矿41991万吨)。主要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和马海等4个大型矿床,其保有氯化钾储量39475万吨,是省内钾盐开发的主要资源基础。

硼矿:已编入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地14处,保有B2O3储量1152.5万吨,固体硼矿以大柴旦湖为主,液体硼矿以察尔汗盐湖为主,分别

青海省矿业企业联系方式(名录)

青海省矿业企业联系方式(名录)收录了青海省39户矿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生产能力、发展历程、污染排放标准、主要环保治理设施、主要污染治理工艺,部分企业还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图等内容。具体内容见第2页例。

青海**镍铬材料有限公司(例) 单位名称青海**镍铬材料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青海省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 联系电话0971-******* 一、基本情况 该公司是由四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甘河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的,成立于2007年01月,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是2万t/a镍铁合金及5万t/a 高碳铬铁项目,包括两条Ф3.4×55m回转窑烧结生产线,9000 kVA×2台精炼电炉及12500kVA×2台矿热电炉;二期工程是4万t/a镍铁合金项目,包括9000kVA×4台精炼电炉,该工程于2011年08月全部投产。 二、环保设施 该公司除尘采用一拖一负压式布袋除尘。 三、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目录 紫金矿业集团青海有限公司 (5) 黄河鑫业有限公司 (6) 青海百通高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8) 青海华晟铁合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10) 青海华铁金属有限公司 (11) 青海黄河水电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12) 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 (13) 青海金广镍铬材料有限公司 (15) 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16)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 (17) 青海省新型建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19) 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0) 青海西部矿业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21) 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23) 青海鑫恒铝业有限公司 (25) 青海珠峰锌业有限公司 (26)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 (27) 西部矿业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 (28) 西部铟业有限责任公司 (29)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30) 民和天利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32)

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前言 青海省的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的盐湖资源富集区素有聚宝盆之称。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已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以钾盐为主的盐类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 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调整结构创特色、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创效益”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国内外市场形势及青海省的发展基础,“十五”到2015年期间,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应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作好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各项工作。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现有基础,依托现有城镇和企业,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作用,结合资源和市场优势,对经济效益好的钾盐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综合开发锂、硼、锶等优势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名优产品,把青海盐湖资源逐步推向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新阶段。 规划编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全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促进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盐湖矿产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青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规划可供有关主管部门部署勘查、开发工作,国内外热衷于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者投资抉择参数。

有关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方面的资料主要取自省国土资源厅(含原地质矿产厅)的有关统计报表,少部分取自《青海统计年鉴》;有关盐类产品供需形势的资料来源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的《矿产品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和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编的《盐湖研究》的有关研究报告。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项目部分来源于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有关资料。所采用的各类资料截止时限是2000年5月。 本规划的编制始于2000年8月。编写提纲完成后经编写组讨论,并听取国土资源厅有关专家的意见,然后进行补充修改,按提纲要求进行编写,于10月上旬完成文字初稿。敬请有关专家对初稿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补充,不断完善。 一、盐湖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 (一)资源概况 盐湖矿产系指产于省内第四纪和第三纪盐湖以及更古老的含盐地层中的全部盐类矿产。经过近50年的勘查,现已发现盐湖矿产12种,它们是湖盐、镁盐、钾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硼矿、锂矿、锶矿以及溴、碘、铷等。省内共发现矿产地200余处,已上储量表的单矿种矿产地168处,归并为矿床(田)78处,其中大型矿床41处(内含特大型矿床22处)。 省内盐湖矿产分布极不均匀,已上储量表的矿产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图1),部分湖盐矿分布在共和盆地,钙芒硝和石膏分布在民和—西宁盆地,青南地区只有个别湖盐矿产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巨大的内陆盆地之一,其中分布着33个大小不等的卤水湖、半

《青海柯柯盐湖资源 [柯柯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探析]》

《青海柯柯盐湖资源[柯柯盐湖资源综合 开发探析]》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柯柯盐湖处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希里沟断陷盆地中部,呈西南一东北向不规则狭长带状分布,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7°58""~98°30"",北纬36°50""~37°06"",东西长约z8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19平方公里,盐湖矿床平均厚度为9.48米,最厚处27.36米,总储量10.26亿吨,相当于10个内蒙古吉兰太盐湖,盐湖氯化钠平均含量85%~90%,品位高,杂质少,除主矿钠(na)外,还有钾(k)、硼(b)、钙(ca)、碘(i)、镁(mg)等微量元素,是理想的食品和化工原料。柯柯盐湖交通条件比其它盐湖优越,青藏铁路和国道315线从盐湖边穿过,交通极为便利。 二、盐湖构造及气象水文 柯柯盐湖外围老山广泛分布有下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的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海西期花岗岩及各种脉岩亦有出露。湖区外围为第四系洪积、冲积、风积、湖积等松散沉积。湖区中部主要为湖泊化原沉积的石膏及石盐等。矿区岩层水平出露之主要地层为第四系砾石层、砂石层、亚粘土、亚砂土细砂层。石盐为固液相并存的石盐矿倾床,已知石盐矿体最多处达6层。主要矿层为第一矿层,其形状为似层状,东西长z3公里,南北宽4公里余,面积约95平方公里,矿层厚10~15米,最厚达z7米,nacl含量大部分在80%以上。 柯柯盐湖湖面地势平坦,海拔高度约3010米左右,具备机械化

开采条件。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蒸发量(2152.2mm)远大于年降水量(201.1mm),相对湿度小,温差大,年最高气温在7~8月份,为22.9℃,最低气温在上年12月至次年1月份,为-19℃~-23℃,年温差41.9℃~46℃。年平均相对湿度34%~37%,为再生盐的形成及盐的开采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较理想、很有发展前景、具备湖盐综合开发条件的盐化工基地。 三、盐湖形成及周边环境 大约在1.5亿年前,柴达木盆地初步形成时,原是一个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植物繁茂的绿色王国。喜马拉雅山急剧上升,它似一座坚不可摧的屏障,将印度洋北上的湿润空气无情地阻隔于青藏高原之外,柴达木盆地的气候随之便由潮湿变为干燥,盆地内就有了大面积的盐湖形成。盆地为内陆向心状水系,源自周围山地的河流,有的进入盆地边缘强烈渗漏而消失,有的流入盆地低地为湖泊,强烈地蒸发,使湖泊成为盐沼泽地或盐湖。柯柯盐湖的卤水有湖表卤水和晶间卤水两类,湖水只在盐湖的东北西南隅有小面积分布,广大湖面仅在暴雨期间有暂时性的湖表卤水。一般情况下,湖水面积仅有1.5平方公里。石盐层的孔隙变为20%~30%,其中赋存有晶间卤水。 因为合理的开发,重视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柯柯盐湖周边至今还保存着天然的牧场,夏季牧民在盐湖边放牧,湖边的湿地里还有各种鸟类飞来飞去,有时还看见野生黄羊成群结队在湖边栖息,蓝天、雪山、草地、羊群、盐湖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大自然赋予人们自然的美。柯柯盐湖与其它盐湖略有不

青海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

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 (2001年6月1日青海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2001年6月1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公布;根据2010年5月27日青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2010年5月27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公布的《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盐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盐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盐湖资源,是指富含钠盐、钾盐、镁盐、锂盐、锶盐等,以及含有铷、铯、碘、溴、硼等元素的单一组份或多组份共(伴)生的盐类矿产,包括地表卤水和地下卤水。 第四条盐湖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五条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六条开发盐湖资源应当遵循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保护盐湖资源和矿区生态环境。 第七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规模开发盐湖资源。 投资开发盐湖资源享受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 第八条鼓励矿业权人进行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的科学研究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开发盐湖资源,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省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负责全省盐湖资源的执法监察工作。 盐湖资源所在地的州、市、县人民政府(行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环保、科技、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在各自的法定职责范围内做好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勘查盐湖资源,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权限审批登记,颁发勘查许可证。 第十一条开采锂、钾、锶、镁、硼等重要矿种,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开采零星分数的钠盐,由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盐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总体规划。 矿业权申请人应当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勘查、开采方案,按审批权限,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开采方案应包括开采规模、采矿技术、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老卤、生产(选矿)尾液、尾盐的排放等内容。 第十三条采矿权人应当根据批准的开采方案开采盐湖资源,并按照批准的开采量建立相应规模的盐田,不得超采。 第十四条开采盐湖资源应当采用先进技术,修建隔离式盐田,禁止使用沟槽盐田、薄膜盐田。 第十五条开采盐湖资源应当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送审批制度。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投告书(表)提出的保护措施,

甘肃省矿产资源情况简介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跨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境内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下同),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数有98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规模79个、中型203个、小型710个。 据《2006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资源矿产中我省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五名的有30种,居前十名的有58种。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全国排位表

截至2006年底,我省固体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1种,与上年相比,新增一个钛矿种;有39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资源储量增加的有16种,减少的有23种,无变化的52种。变化幅度在-16.79%~+98.46%之间。 2006年度甘肃省保有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表

二、地质矿产勘查 2007年,在全省境内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有35家,投入地勘资金33656万元。其中,国家6625万元,省补2850万元,大调查2134万元,地勘单位自筹7029万元,社会资金14190万元,外资828万元。全省开展重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71个,完成钻探223111米,坑探33400米,槽探171636米。2007年,全省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1、宁县中部煤炭资源普查完成钻探53孔,总进尺61365.09米,见煤层厚度0.70~28.34米,平均10.98米,新增煤炭资源量30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2、环县沙井子中部煤矿2006年完成普查, 2007年开展详查工作完成钻探31个孔,工程量21397.53米,获得煤炭资源量17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3、正宁县罗川煤矿普查找矿获得重要进展。2007年开展普查工作,完成钻探7个孔,工程量5849.09米,获得煤炭资源量9880万吨。

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

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 【法规类别】轻工业管理资源综合利用 【发文字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1.06.01 【实施日期】2001.08.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修改依据】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公告 (第三十八号) 《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已由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6月1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1年6月1日 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 (2001年6月1日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盐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盐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盐湖资源,是指富含钠盐、钾盐、镁盐、锂盐、锶盐等,以及含有铷、铯、碘、溴、硼等元素的单一组份或多组份共(伴)生的盐类矿产,包括地表卤水和地下卤水。 第四条盐湖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五条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六条开发盐湖资源应当遵循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保护盐湖资源和矿区生态环境。 第七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规模开发盐湖资源。 投资开发盐湖资源享受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 第八条鼓励矿业权人进行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的科学研究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开发盐湖资源,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省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

青海盐湖资源分布

青海盐湖资源分布(2009-05-16 08:04:10) 标签:盐湖钾镁锂钠股票分类:守望盐湖一、锂(氯化锂)资源 锂矿:已编入矿产储量的锂矿产地10处,保有氯化锂储量2447.38万吨。有察尔汗盐湖及西台吉乃湖2个特大型矿床,西台、东台吉乃尔湖和察尔汗矿区3个大型矿床,共保有氯化锂储量1439.98万吨,可供开发利用。另西藏仲巴县扎布耶茶卡矿也有锂矿分布,储量为153万吨(以金属锂计)。矿床名称保有储量(万吨)晶间卤水品位g/l 柴达木一里坪锂矿178.3861 2.2 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区308 2.57 东台吉乃尔湖锂矿区284.78 3.12 柴达木大柴旦湖硼矿区38.0160 1.34 柴达木小查湖硼矿区0.20230.214 察尔汗矿区847.20.35 别勒滩矿区774 1.6 达布逊湖矿区 2.27830.21 茫崖镇大浪滩钾矿田梁中 矿床 6.87220.273 茫崖镇尕期库勒钾矿7.64720.181 合计2447.38卤水品位在0.181-3.12之间 二、镁(氯化镁、硫酸镁) 资源 镁盐:已编入储量表的矿产地39处(其中氯化镁25处、硫酸镁14处,多处矿量还未探明),氯化镁储量估计32.42亿吨,硫酸镁估计储量16.73亿吨,合计49.15亿吨。主要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等3个特大矿床和马海、一里坪、西台吉乃尔湖等3个大型矿床可供开发利用。 矿床氯化镁(万吨)硫酸镁(万吨) 察尔汗矿区295306.0-- 马海盐湖25700.94356.1 大柴旦1715.81618.1 小柴旦45.5-- 东台吉乃尔湖1204.02-- 西台吉乃尔湖---- 昆特依钾镁矿田---- 甘森泉湖石盐矿227.6-- 合计32.42亿吨--

青海盐湖工业公司“6.28”较大爆炸事故

2017危化事故案例汇编08 青海盐湖工业公司“6?28”较大爆炸事故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把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贯穿于安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助力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和遏制化工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和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共同编制了《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以下简称《案例汇编》)。本汇编共收集、整理了17起典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资料,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事故教训吸取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建议,希望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举一反三,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2017年6月28日16时40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分公司”)乙炔厂一车间炭黑水处理系统工艺管线焊接作业过程中,发生着火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82.4万元。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化工分公司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二级单位,成立于2011年5月。一期主要产品为:氢氧化钾12万吨/年、碳酸钾8万吨/年、乙炔5万吨/年、氯乙烯1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10万吨/年、合成氨19万吨/年、尿素33万吨/年、空分40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甲醇10万吨/年、电石乙炔2.5万吨/年。二期主要产品为:10万吨/年氢氧化钠、5万吨/年乙

炔、12万吨/年氯乙烯、12万吨/年聚氯乙烯、30万吨/年合成氨、33万吨/年尿素、2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空分、2.5万吨/年废硫酸制成品硫酸、1.632万吨/年氯化氢回收装置与其配套的供热中心,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发生事故的炭黑水工段为乙炔装置处理炭黑水的环保工艺设施,炭黑水储罐用于储存缓冲来自部分氧化工段的炭黑废水,后经炭黑水输送泵打入下游装置作进一步处理。事故罐高6.4m、直径5.0m、容积127.2m3,常压,设计温度60℃。罐顶设置的放空口直接与大气连通,放空管高0.3m。。 二、事故经过 2017年6月26日,化工分公司机修车间按照既定方案,拟将乙炔一车间储罐顶部N2接口与管线连接起来,用于回收部分炭黑水。 6月28日14时,作业人员在对罐顶的管线弯头处进行焊接时,储罐压力升高冲破水封,防火毯和毯上的积水被同时吹起,作业人员暂停动火作业并将现场情况上报。由于接近下午下班时间,焊接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机修车间技术员为尽快完工,提议继续施工。施工过程中,一名焊工在进行管口对接时,随手将已接通电源的电焊搭在管线上,由于管口对接过程中管线左右摇晃,电焊不慎掉落,遇到罐顶积水产生火花,引发罐顶边缘着火,紧接产生回火致使储罐发生闪 爆。

青海省都兰县

青海省都兰县※※矿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可行性报告及公司运营思路) 二00九年二月十五日

一、设立青海都兰矿业公司的宗旨 公司成立的基础应依据明晰的运营思路,以国内、国际矿业市场异动为导向,结合青海省矿业市场、地方政策限约、市场变化。积极广泛收集各方信息,综合评判筛检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及矿源价值的预估判。寻找市场紧缺、开采条件理想、具有较大价值或将来能有理想投资回报的矿山和矿业权项目,进行理性投资。如何做好上述事务:首先要明确公司运营发展的工作规划,其次是实行科学管理;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进行技术投入。力争以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收益。 根据立足青海省,逐步循序开拓外部市场的工作思路,以矿业项目首个立项以本省为主的工作指导方针。多次根据各方信息,深入实地验证。在青海省都兰县有一处金矿(详情见附件),做为公司成立的首个立项。 二、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地方政策限约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里。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故称青海省,简称“青”。全省平均海拨在3000米以上,地理上按地区可划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大,以日月山为分界线,日月山以西是牧业区,共69万平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6%;日月山以东是农业区,共3万平方公里,占全面积的4%。青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发现的矿产地超过1500处,共有矿种125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8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以下几种资源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盐矿、钾盐、镁矿、碘、溴、砷、硼矿、磷矿、电石用灰岩、硅石、石膏、芒硝等)。 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的73.1%;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3种的68.6%。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按矿产类型分:燃料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42种,非金属矿产有56种,水气矿产有3种。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青藏高原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之现今世界性各地区工业化的进步和新型经济体的崛起。促使近几年青藏高原矿山开发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龙头支柱。但同时这类资源开发企业也存在着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及对高原特殊环境、特殊人文环境认识估计不够等诸多不利问题。从而制约和限制了不少矿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青海省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建国以来虽做了不少各类地质基础性工作或专项地调工作。但相对全国其它省份和地区不仅地质工作程度低,而且不少地方还是空白区或地质工作盲区。所以资源优势明显,较大规模成矿区带有:祁连山有色金属、煤成矿区带;东昆仑铁、铅、锌、钴、金、铜成矿区带;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富集区;柴北缘、三江北段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区带;巴颜喀拉金成矿带。以下将各类主要矿产的特性分述如下: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责任书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试车试生产、达产达标责任书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50多年的发展,企业已经从单一的氯化钾产品发展到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投资500亿元建成了一批规模大、关联度高,产业关联度密的项目。当前企业正处在企业发展爬坡过坎期、项目建设试车的攻坚克难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期,结合青海省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省属国有企业必须勇挑重担,为社会创造财富,为青海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确保投资项目早日建成、试车、试生产并达产达标,化解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各种危机。公司内部要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鉴于此,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各项目单位签订责任书:

一、项目建设目标 1、项目投资及负责人 青海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费用为 507162.8 万元项目总经理,主要单项工程投资及项目经理:(1)、10万吨氢氧化钠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2)、5万吨乙炔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3)、12万吨氯乙烯(VCM)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4)、12万吨PVC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5)、30万吨合成氨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6)、33万吨尿素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7)、1.3万吨氯化氢回收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8)、2.5万吨废硫酸制成品硫酸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9)、热电中心: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10)、20000N/ m3空分装置: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11)、公用工程: 项目经理: ,投资万元。 项目经理根据批准概算,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认真做好项目投资控制工作,定期对投资展开分析,努力提高项目投资控制目标。 2、项目进度 青海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自2007 年6月 21日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 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 (1)、10万吨氢氧化钠装置:自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 (2)、5万吨乙炔装置:自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3)、12万吨氯乙烯(VCM)装置:自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 (4)、12万吨PVC装置:自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5)、30万吨合成氨装置:自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 (6)、33万吨尿素装置:自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 (7)、1.3万吨氯化氢回收装置:自开工至竣工,总工期天。

青海盐湖资源发展路径探讨

一、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 (一)产量品质逐步提高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十分丰富,是青海第一大资源,是我国最大的无机盐资源宝库,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的特点。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海百万吨钾肥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东西台、马海等重点盐湖的开发,青海钾肥产量屡创新高。2016年全省钾肥产量达到850万吨,占国内总用量的65%,是我国重要的钾肥供应地。同时,随着青海钾肥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氯化钾品质逐步提升,“盐桥”等品牌的氯化钾由90%的品位提高到98%。 (二)综合利用不断增强在钾肥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副产的钠、镁、锂、硼、锶等有价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增强。钠盐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利用盐湖钾肥生产中副产的大量尾盐以及配套地区石灰石资源,积极构建规模化的纯碱生产基地,形成了410万吨纯碱生产能力,在建年产210万吨生产装置,建成达产后,青海纯碱产量将占全国总消费量的近30%。镁、硼资源综合利用迈出坚实步伐,镁资源形成了以水氯镁石为原料发展镁盐化工产品和金属镁产品两条路线,建成了年产10万吨高纯 氢氧化镁等装置,10万吨级电解金属镁生产装置。推进了锂资源开发利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 展,盐湖集团实施了万吨级碳酸锂项目,青海锂业、中信国安等企业,积极推进锂、硼等资源综合利用,碳酸锂产能达到2.3万吨,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目前柴达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钾盐开发为主线,钠、镁、锂、硼、锶等有价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提高的态势。(数据来源:《青海省循环经济宏观效果研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始终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创新,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盐湖提钾、提锂、提硼、提镁等方面攻克了反浮选冷结晶、高镁锂比盐湖提锂、水氯镁石制金属镁、水氯镁石石灰 青海盐湖资源发展路径探讨 文/杜广巍 袁卫民 张永强 摘 要:青海省第一大特色优势资源是盐湖资源,打造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千亿元产业体系是未来一段时期全省落实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 青海盐湖资源发展越来越被大家关注,本文分别从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和加快盐湖资源发展的意义着手,对青海盐湖资源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提出加快构建特色循环盐化工产业体系,提高循环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以及加快开放合作步伐,走“循环、创新、开放”的发展路径。 58 2018年第11期 总221期 中国工程咨询 CHINES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年氯化钾项目

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中国获奖项目系列介绍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年氯化钾项目 获得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提名 项目所在地:格尔木 项目用途:充分利用青海钾资源,建设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利用自主开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反浮选-冷结晶工艺技术,实现中国钾资源规模化开发,提高中国钾肥产品质量,推动中国钾肥工业技术进步;增加国产钾肥供应量,提高中国钾肥自给率,给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支持。竣工年份:2003年 申报单位(按申报时所列单位):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业主: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该项目建设在中国钾资源最丰富的青海盐湖地区,经过多年研究和试验论证及小规模工业生产实践,确定了100万吨/年氯化钾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该项目是国际最大的以盐湖晶间卤水制取氯化钾的生产装置之一,建设区域跨度大、所涉及的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国际认可:该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卤石反浮选—冷结晶法制取氯化钾是国际盐湖卤水法生产氯化钾最先进的工艺该工艺获

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可并共同签发证书的中国专利金奖,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卓越技术:该项目工艺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卤石反浮选—冷结晶法制取氯化钾;设备采用自主研发和国际采购相结合,核心设备冷结晶器采用自主研发,设计能力为低钠光卤石120 t/h 。经生产考核,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70吨/h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大型水采船采用部分国际采购,部分根据项目原料及地域的特点进行研制。 创新性:该项目采输卤工程采用深层采卤和高低位宽窄渠相结合的卤水输送技术、盐田长串走水和光卤石矿水采水运工艺,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箱式泵站等专有技术。通过多年试验及具体应用,成功的采用取自当地的碎石为原材料的干振碎石桩对高地下水位的强氯及超强氯盐渍土地基处理;对强氯及超强氯盐渍土地区防腐处理取得成功经验。 耐用、可持续性:该项目工艺的应用,为建设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青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提高了中国钾肥产品质量,推动中国钾肥工业技术进步;产量达当时中国产量的15%,缓解了中国钾肥短缺的情况,改善了中国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状况,对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该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有效的利益资源,加工厂产生的尾盐定期溶解,排入达布逊湖,老卤最终排放到南霍布逊湖,保证了目前未提取的资源回到自然中去。母液返回光卤石池循环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干燥炉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减少了尾气排放。优化了淡水的取水方案,每年为缺水严重的格尔木市节水980万立方米。项目建设采用高标准、高质量,配套设施建设考虑长远要求,充分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中国国内对钾肥的持续需求保证了氯化钾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及盐化工综合利用

青海省矿产资源法管理条例

青海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青海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矿产资源的勘查 第三章矿产资源的开采 第四章矿业权转让 第五章矿业活动监督管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1999年11月25日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通过)编辑本段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利用和保护工作,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矿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矿业权转让等矿业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破坏矿产资源。 第四条探矿权、采矿权统称为矿业权。依法取得矿业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为矿业权人。 矿业权实行有偿取得制度,可以依法转让。 依法取得的矿业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预矿业权人的合法经营,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行提出合资、合作办矿或者合股、坐股、坐地分成等要求。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综合利用的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工作。 州(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商、环保、土地、财政、公安等管理部门,在各自的法定职责范围内,做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外、省外投资者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享受本省优惠政策。具体优惠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八条在民族自治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区的利益,作出有

青海盐湖海虹公司“6.16”烫伤事故调查报告

青海盐湖海虹公司“6.16”烫伤事故调查报告2016年6月16日14时30分,青海盐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虹公司)在停产期间,对水合肼蒸发装置进行设备例行维护性检查作业时,发生一起灼烫事故,造成8人受伤。事故发生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党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伤员,公司董事长、总裁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救治伤员,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同时紧急成立了股份公司“6.16”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协调伤员救护及事故处置工作,并于6月17日召开股份公司紧急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伤员治疗救护、事故调查、隐患排查、培训教育及责任制落实等工作做出部署。成立了股份公司“6.16”事故调查组,由股份公司安委会常务副主任、副总裁李浩放任组长,股份公司安全环保部牵头,生产部、项目部、监审部、技术部等职能部门参加,并邀请了化工公司、镁业公司安全、设备相关专家,全面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四个专业小组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通过反复的现场勘察、询问相关人员、调阅相关资料,现初步查明事故经过、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初步责任处理和防范措施建议,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一、事故现场及设备情况 此次事故中检修的设备为海虹公司水合肼车间蒸发结晶装置3#蒸发器,该设备中除热交换部分(列管式换热器)属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其余部分不属于特种设备。 3#蒸发器容积200m3,在蒸发器顶部管线上有两处DN150mm 开口,与大气联通,蒸发器上装有温度计,压力表和液位计(温度计和液位计为远传温度计和液位计),设计温度为120℃,设计压力为-0.1MPa,工作压力为-0.08MPa,工作温度为105℃。3#蒸发器原设计为一个列管式加热室,换热面积为700m2(设计压力为0.3MPa,设计温度为140℃,工作压力为0.28MPa,工作温度为125℃),经过改造,新增一个换热面积为400m2的列管式加热室(工作压力为0.8MPa,工作温度为175℃)。蒸发器改造后于2014年9月20日水联动试车,2014年10月3日进料,2014年10月5日试车,2015年6月5日停车。 蒸发器在正常生产时,介质为水合肼,负压状态,工艺参数为压力-45KP,温度64-70℃,进料量为20-80M3/h。蒸发器工作原理:水合肼蒸发装置所用为强制循环式连续结晶器,操作时物料从循环管加入到整个系统,物料自循环管加入,与循环管道内的热物料混合后,由泵送往加热室。物料在加热室内升温,但不发生蒸发。物料进入蒸发室后在负压状态下进行沸腾,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

青海盐湖锂资源及提锂技术概述

青海盐湖锂资源及提锂技术概述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物质,它广泛应用于电池、陶瓷、玻璃、铝、润滑剂、制冷剂及核工业等新兴领域,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锂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工业新技术的发展,其消费量标志着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近几年锂电池工业发展迅速,市场对锂的需求每年10%的速率快速增长。我国锂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的盐湖中。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特别是盐湖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聚宝盆”,盐湖中锂储量约为2447.38万吨(以氯化锂计),占我国锂资源总储量的83%,占世界锂资源总储量的1/3。由于地理环境及工业薄弱基础的限制,开发西藏盐湖锂资源比较困难,因此青海盐湖必将成为我国锂资源供应的重要基地。 1青海盐湖锂资源概况 1.1青海盐湖锂资源的分布 青海盐湖资源中已编入矿产储量的锂矿产地共有10 处,但主要分布在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矿区、察尔汗盐湖别勒滩矿区、大柴旦湖、东台吉乃尔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和一里坪盐湖6 个矿区。其中察尔汗盐湖及别勒滩矿区为2个特大型矿床,西、东台吉乃尔盐湖和一里坪矿区为3 个超大型矿床。详见表1。

表1 青海盐湖卤水矿床锂资源储量表 1.2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卤水性质 根据含锂卤水中阴离子组成,青海盐湖分为硫酸盐型和氯化物型,以硫酸盐型为主且多以硫酸镁亚型存在。不同类型的盐湖其卤水水化学特征和卤水性质各有不同,详见表2。 表2 工业品位盐湖卤水锂资源特性 注:老卤是指高镁锂盐湖卤水滩晒浓缩到最后的卤水 相比于国外盐湖,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具有总量高、锂含量品位低、镁锂比高(40∶ 1~1200∶ 1)且卤水中伴生硼、钾、镁、钠等众多元素

青海省西宁矿产资源简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青海省西宁矿产资源简介 西宁自然资源丰富。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镍、钴、锡、钼、锑、汞、铁、锰、铬、钛、钒等。探明的贵重金属矿产金、银、铂;稀有稀土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锗、镓、锢、镉、锶、铍等。还有石棉、石墨、石膏、溶剂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石英岩、硅石、耐火粘土等。 水能青海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境内河流纵横,而且河床陡峭,河谷狭窄,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尤以黄河、长江水能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潜力极大。据勘探,全省有1 万千瓦以上水能资源的干支流共108 条,总蕴藏量2337.46 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和西北地区总量的3.3%和27.8%。可开发的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为2099 万千瓦,其中装机25 万千瓦以上的电站可建17 座,2.5 万至25 万千瓦的可建51 座。西宁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十分丰富,湟水河贯穿市区,全年径流量18.94 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01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98 亿立方米,水资源量13.99 亿立方米。 植物 青海地处寒温带,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经济植物75 科、331 属、947 种,其中种子植物约占三分之一。有各类药用植物约680 种,著名中药材50 余种,如西宁大黄、冬虫夏草、雪莲、贝母、甘草、藏茵陈、黄芪、麻黄、枸杞等畅销国内外。此外还有纤维类、油料香料类、食用观赏类植物数百种,其中以蕨菜、蕨麻、沙棘等最为驰名。绝大部分植物尚待开发利用。 动物 青海境内有野生兽类103 种、鸟类294 种,分别占到全国的1/3 和1/4。现已查明的有经济价值的动物250 多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野骆驼、野牦牛、野驴、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 种,二类保护动物20

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规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 青海省的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的盐湖资源富集区素有聚宝盆之称。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已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以钾盐为主的盐类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 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调整结构创特色、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创效益”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国内外市场形势及青海省的发展基础,“十五”到2015年期间,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应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作好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各项工作。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现有基础,依托现有城镇和企业,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作用,结合资源和市场优势,对经济效益好的钾盐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综合开发锂、硼、锶等优势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名优产品,把青海盐湖资源逐步推向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的新阶段。 规划编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全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促进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盐湖矿产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青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规划可供有关主管部门部署勘查、开发工作,国内外热衷于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者投资抉择参数。 有关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方面的资料主要取自省国土资源厅(含原地质矿产厅)的有关统计报表,少部分取自《青海统计年鉴》;有关盐类产品供需形势的资料来源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的《矿产品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和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编的《盐湖研究》的有关研究报告。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项目部分来源于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有关资料。 一、盐湖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 (一)资源概况 盐湖矿产系指产于省内第四纪和第三纪盐湖以及更古老的含盐地层中的全部盐类矿产。经过近50年的勘查,现已发现盐湖矿产12种,它们是湖盐、镁盐、钾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硼矿、锂矿、锶矿以及溴、碘、铷等。省内共发现矿产地200余处,已上储量表的单矿

青海盐湖型锂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青海盐湖型锂矿 青海盐湖型锂矿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盐湖型锂矿资源。青海省地质局于五六 十年代勘探了其中两个特大型盐湖型锂矿床,即茫崖行委一里坪锂矿和格尔木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探明储量:一里坪矿床氯化锂92.97 万t;东、西台吉 乃尔湖矿床氯化锂几百万t(中国矿床发现史-青海卷,地质出版社,1996)。 一里坪锂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东距大柴旦镇230km。矿区主要分布一 套第四系湖沼沉积和化学沉积。矿产赋存状态分为固液两种,固体矿产以石盐 为主;液体矿产以锂为主,并伴生硼、钾、镁等矿产,赋存在石盐的晶间和细砂、粉砂的孔隙卤水中,分为第一含水(矿)层和第二含水(矿)层两层矿,呈层状水平产出。 第一含水(矿)层:分布面积202km2,潜水面埋藏深度0.6~0.8m,最深 3.6m,含水层厚度4~6m,孔隙度25%~30%。品位LiCl 0.1~8.4g/L,一般1.5~3g/L,B2O3 0.23~2.3g/L,KCl 4.7~37g/L,MgCl2 236~296g/L。 第二含水(矿)层:分布面积250km2,埋藏深一般6~16m,厚度10~20m, 最厚30m,孔隙度15%~20%。品位LiCl 0.14~9.7g/L,一般1.5~2g/L,B2O3 0.16~3.5g/L,KCl 1.0~42.9g/L,MgCl2 12.3~339g/L。 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西台吉乃尔湖位于一里坪东 南30km 处,东距大柴旦210km,西距茫崖200km。东台吉乃尔湖位于西台吉乃尔湖东30km。 东、西台吉乃尔湖地处柴达木地块中部,中新生代凹陷带的中西部,两湖之 间隔有鸭湖。矿区的东北及西部,均为第三纪构造隆起区,东南为湖沼沉积 区,两区均位于前者之间的低洼地带中。矿床均产于第四系上更新统上部及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