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安全评价

氨制冷系统安全评价
氨制冷系统安全评价

氨制冷系统安全评价

4建筑

4.1库址选择与总平面

4.1.1冷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

300m,3

4

5

6

4.1.2冷库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7在库区显着位置应设风向标。

4.1.5库区的主要道路和进入库区的主要道路应铺设适合于柴田通行的混凝土或沥青等硬路面。

4.1.6制冷机房或制冷机组应靠近用冷负荷最大的冷间布置,并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条件。

4.1.7变配电所应靠近制冷机房布置。

4.1.8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库房贴邻布置时,贴邻布置的库房总长度不应大于150m,总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0000㎡.库房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贴邻库房两侧的外墙均应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4.1.9

4.2

4.2.2

㎡,防火分区

400㎡。

的冷库

4.2.3冷藏间与穿堂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隔墙,该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该防火隔墙上的冷藏门可为非防火门。

库房的楼梯间应设在穿堂附近,并应采用不然材料建造,通过穿堂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首层楼梯出口应直通室外或距直通室外的出口不大于15m。

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冷藏间应至少设两个冷藏门(含隔墙上的门),面积不大于

1000㎡的冷藏间可只设一个冷藏门。冷藏门内侧应设有应急内开门锁装置,并应有醒目的标识。

库房附属的办公室、安保值班室、烘衣室、更衣室

休息室及卫生间等于库房生产、管理直接有关的辅助房间可不至于穿堂附近,多层、高层冷库应设置在首层(卫生间除外),但应至少有一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卫生间内

4.5

4.5.4

4.6

4.6.1

1

2氨制冷机房的屋面应设置通风间层及隔热层。

3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和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密闭观察窗。4机器间内的墙裙、地面和设备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

5变配电所与氨压缩机房贴邻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应只穿过与配电室有过的管道、沟道,穿过部位周围应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塞。

6氨制冷机房和变配电所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

7氨制冷机房、配电室和控制室之间连同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5结构

5.2荷载

5.2.1

9

(1

㎡,

5.3材料

5.3.1

1

盐水泥。

2不同品种水泥不得混合使用,同一构件不得使用两种以上品种的水泥。

5.3.2冷间内砖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的烧结普通砖,并应用水泥砂浆砌筑和抹面,砌筑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7.5。

6制冷

6.2库房

6.2.7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6.3制冷压缩机和辅助设备

6.3.1

6.3.2

1

2

3

4

6.3.3

置的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想匹配。对采用氨制冷系统的大、中型冷库,高压贮氨器的选用应不少于两台。

6.3.4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液口应低于冷凝器的出液总管250mm—300mm。

6.3.5冷凝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水冷式冷凝器时,其冷凝温度不应超过39℃;采用蒸发式冷凝器时,其冷凝

温度不应超过36℃。

2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度差,对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宜取1.5℃—3℃;对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宜取4℃—6℃.

3冷凝器的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应按产品生产成家提供的数据采用。

4

6.4

6.4.1

1

2

3

6.4.2

6.4.3

1液泵断液自动停泵装置。、

2泵的排液管上应装设压力表、止逆阀。

3泵的排液总管上应加设旁通泄压阀。

6.4.4所有制冷容器、制冷系统加液站集管,以及制冷剂液体、气体分配站集管上和

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的回气管上,均应设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

6.4.5制冷系统中采用的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均应采用制冷剂专用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距离观察者站立的平面不应超过3m。选用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位于制冷系统高压侧的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不应低于1.5级。

2

33倍。

6.4.6

6.4.7

6.4.8内最高6.4.9

设于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栅。设于室外的制冷机组、贮液器,除应设围栅外,还应有通风良好的遮阳设施。

冷库冻结间、冷却间、冷藏间内不宜设置制冷阀门。

冷库冷间使用的空气冷却器已设置人工指令自动融霜装置及风机故障报警装置。

冻结间在不进行冻结加工时,宜通过所设置的自动控温装置,使房间温度控制在-8℃±2℃的范围内。

有人值守的制冷压缩机房宜设控制室或操作人员值班室,其室内噪声声级应控制在85dB(A)以下。

对使用氨作制冷剂的冷库制冷系统,宜装设紧急泄氨器,在法规火灾等紧急情况下,

,具有

6.5

7电气

7.1

7.1.5

7.1.7高、低压配电室及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置备用照明。高、低压配电室备用照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50%,柴油发电机房备用照明照度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当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时,备用照明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

7.2制冷机房

7.2.1氨制冷机房应设置氨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

150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事故排风机。氨气浓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氨制冷机组及贮氨容器上方的机房顶板上。

7.2.2氨制冷机房应设事故排风机,在控制室爱风机控制柜上和制冷机房门外墙上应安装人工启停控制钮。

7.2.3大、中型冷库氟制冷氟制冷机房应设置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氟气体浓

7.2.5

7.2.6

7.2.7

7.2.9每台制冷压缩机组宜由低压配电室按放射式配电。对不设制冷机房分散布置的小型氟制冷压缩机组,也可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制冷压缩机组的动力配线可采用铜芯绝缘电线穿钢管埋地暗敷,也可采用铜芯交流电缆桥架敷设或敷设在电缆沟内。氟制冷机房内的动力配线一般不应敷设在电缆沟内,当确有需要时,可采用充沙电缆沟。

制冷机房照明宜按正常环境设计。照明方式宜为一般照明,设计照度不应低于150lx。制冷机房及控制室应设置备用照明,大、中型冷库制冷机房及控制室备用照明照明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50%,小型冷库制冷机房及控制室备用照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10%。当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时,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

7.3库房

7.3.1

7.3.8

7.3.9

路。

经计算需要进行防雷设计时,库房宜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雷设施。

库房的封闭站台、多层冷库的封闭楼梯间内和高层冷库的楼梯间内应设置疏散照明。高层冷库的消防电梯机房间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备用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50%。当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时,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当有特殊要求时冷藏间内可布置应急照明及电话,冷间穿堂可布置广播级保安监视

系统。

速冻设备加工间内采用氨直接蒸发的成套快速冻结装置时,在快速冻结装置出口处的上方应安装氨气浓度传感器,在加工间内应布置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事故排风机、自动停止成套冻结装置的运行,漏氨信号应同时传送至机房控制室报警。加工间内事故排风

30min。

7.4

7.4.2

1

液桶及中间冷却器供液及氨泵回路宜实现局部自动控制,宜设计集中报警信号系统。2大、中型冷库及有条件的小型冷库宜采用人工指令开庭制冷机组、制冷系统自动运行的分布式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空气冷却器除霜宜采用人工指令或按累计运行时间编程,除霜过程自动控制。

3有条件的冷库宜采用制冷系统全自动运行及冷库计算机管理系统。

8给水和排水

8.1给水

8.1.2冷库生活用水,制冷原料水和水产品冻结过程中加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

8.2排水

8.2.3

8.2.9

8.3

8.3.1

8.3.2

8.3.3库区及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外)门外应设室外消火栓。大型冷库的氨压缩机机房对外进出口处宜设室内消火栓并配置开花水枪。

8.3.4大型冷库的氨压缩机房贮氨器放上宜设置水喷淋系统,并选用开式喷头,开式喷头保护面积按贮氨器占地面积确定。开式喷头的水源可由库区消防给水系统供给,操作均可手动。

8.3.5大型之冷库氨压缩机房贮氨器处稀释漏氨排水及紧急泄氨气排水应单独排出,并在排入库区排水官网钱应设有隔断措施,并配备有事故水池,提升水泵。事故水池内稀释漏氨排水及紧急泄氨气排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沟渠。

8.3.6大型冷库和高层冷库设计温度高于0℃,且其中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大于1500㎡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冷藏间设计温度不低于4℃时,应采用湿

9

9.0.1

1

2

9.0.2

1

应小于3

2

故排风口上沿距室地坪的距离不应大于1.2m。

3氨制冷风机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风量应按183m3/(㎡.h)进行计算确定,且最小风量不应小于34000m3/h,氨制冷机的事故排风机必须选用防爆型,排风口应位于侧墙高出或屋顶。

系统安全分析与预测

系统安全分析和预测方法论述 摘要:系统安全分析和预测方法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保证生产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当前我国在安全分析方法的使用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错误。[1]由于现有的危险性分析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一般限于某个或某些行业。为此,在分析之初,分析人员必须对现有的危险性分析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了解和对比,能够全面的把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通过对系统安全预测本质的研究,提出了安全预测的本质就是建立系统安全可预测的思想。 关键词:安全分析;安全分析方法;比较研究系统安全;安全预测;时效特性 1 引言 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2]至今国内外安全分析方法有几十种,这些方法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有逻辑推理的,也有综合比较的;有文字图表法,如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等;有逻辑分析法,如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有统计图表分析法,如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控制图、主次图等[3]。在系统的循环周期中,每个阶段都有适用的分析方法,所以我们可以从循环周期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有的方法具有宏观分析的特点,而有的方法适用在微观子系统中进行分析,所以也可以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出发;每个分析方法的原理及背景决定了它们各自的性质特点,正是性质特点方面的区别使得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考虑;同时在对系统的危险性分析过程中,思考的角度不同,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的思路也不同,使用的安全分析方法也不同。同样安全预测的本质,也就是建立系统安全可以预测的思想。任何一个系统,要想对其安全状态进行预测,就必须掌握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内在的规律性,否则,预测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失去应有的意义,综上,安全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可以从循环周期、宏观微观、性质特点、思维方法、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 1.安全评价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1—1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2.安全评价分类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实际它是3大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评价应属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 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陛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

第17讲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十七讲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够: 1.描述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可靠度; 2.掌握人、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方法; 3.说明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要求; 4.运用故障树对人机系统得安全性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基本概念 1.可靠性 定义: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功能的能力。 研究对象:指系统、机器、部件或人员。本学科只研究人的操作可靠性,即以引起系统故障或失效的人为因素为研究对象。 可靠性高低与研究对象所处的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有密切关系。研究对象所处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负荷、压力等,还包括维护方法、自动操作还是人工操作、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广义的环境条件。规定的时间一般指通常的时间概念,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也使用周期、距离、次数等相当于时间指标的量。 研究对象的功能:是指对象的某些特定的技术指标。 2.可靠度 定义:可靠度R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不可靠度或失效概率F:研究对象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的功能的概率。 R十F=1或R=l—F 可靠度的获得:研究对象的不可靠度可以通过大量的统计实验得出。 3.人的操作可靠度 定义:作业者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操作的概率,用R H表示。 人的操作不可靠度(人体差错率)F H,R H+F H=1。 人的操作可靠度计算: 人的行动过程包括:信息接受过程、信息判断加工过程、信息处理过程。人的可靠性也包活人的信息接受的可靠性、信息判断的可靠性、信息处理的可靠性。这三个过程的可靠性就表达了人的操作可靠性。 (1)间歇性操作的操作可靠度计算。

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 - 制度大全

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安全意识(理念):首先是有没有安全意识。 1.从重要性说:安全是第一,安全是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没有了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将可能是徒劳。(只是可能,但不要抱侥幸心理,抱侥幸=冒险)没... 一、安全意识(理念):首先是有没有安全意识。 1.从重要性说:安全是第一,安全是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没有了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将可能是徒劳。(只是可能,但不要抱侥幸心理,抱侥幸=冒险)没有安全就没有阳光的企业,没有安全就没有员工的饭碗和平安。 2.从企业管理工作的结构 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基础工作,是日常工作。 3.从企业效益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是一种隐性的、长期的效益。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4.从企业投入说:安全投入明的是在花钱,隐性的是为了企业更少的花钱。安全投入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基本效益,进而扩张更大的效益。现代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效益最大化就得创造最多的收入,而付出尽可能少的成本。但安全投入是最必要的成本之一。 二、安全管理:重要的是制度和落实。 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人们必须怎样做,做到什么,不能怎样做。 安全制度包括:卫生管理、质量管理、用火用电用水用汽用油管理、劳动保护、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养护维修、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安全设施的使用保管及人员培训。而制度的落实才是制度的实质,才是制度的真实体现。 三、安全责任心 1.员工责任心 整套制冷系统的运行安全与否,除了原设计及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外。再者 就取决操作人员如何正确操作、管理制冷系统,取决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这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心)。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要求做到勤看、勤查、勤听、勤摸、 勤记录。 2、管理层的责任心 ? 管理层应十分重视生产安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跟踪检查抓落实,在安全生产上要舍得投入。 四、日常工作中如何预防事故(故障)的发生 ? 减少故障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 1.要有一批技术全面/熟练,责任心强的操作管理人员.(据相关资料表明90%的故障是由于操作或维修不当而造成的) 2.正确掌控整个系统运行状态 (1)完整地/系统地/熟练地掌握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整个系统设备管道阀门的布置)(包括每台设备的构造和原理) (2) 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压力/温度/液位/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合理、经济. (3)制冷系统四大部件热负荷应匹配(机房主机热负荷/冷凝器热负荷/库房冷却设备热负荷和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考评方式与标准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考评方式与标准 一、课程知识要点与考核目标 考核是按照对安全评价知识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应考人员进行的实际能力测试。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内容。(一)层次要求 了解:正确理解大纲所列知识的含义、内容并能够应用。 熟悉:对大纲所列知识有较深的认识,能够分析、解释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能够综合运用大纲所列知识开展安全评价、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二)课程知识要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总论 知识要点:本章主要讲述了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概念,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内容与分类,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发展及现状。 目标要求:了解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熟悉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目的、意义、内容、分类;掌握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及危险源辩识 知识要点:本章主要讲述了事故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分类、特点和基本特性,系统地介绍了八种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危险源的分类方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目标要求:了解常见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思想;熟悉危险源、危险辨识的定义及危险辨识主要内容;掌握事故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基本特性,危险源分类方法及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第三章系统可靠性分析 知识要点:本章主要讲述了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度、故障概率、故障概率密度、失效率以及寿命特性基本概念,系统可靠性框图分析以及串并联系统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表决系统、储备系统等的分析计算过程。 目标要求:掌握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度量指标;熟知故障发生规律;掌握常见系统可靠性的计算以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第四章系统安全性分析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下图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陛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总之,对安全预评价可概括为以下4点。 1、安全预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在研究事故和危害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和如何防止发生等问题的基础上,回答建设项目依据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安全性如何、是否能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及如何达到安全标准、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如何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2、安全预评价的核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即针对特定的系统范围,对发生事故、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危险、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3、安全预评价用有关标准(安全评价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 4、安全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 经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将作为项目报批的文件之一,同时也是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具体地说,安全预评价报告主要提供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政府管理部门。在设计阶段,必须落实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在设计中的“三同时”。)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之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判断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通用版) 一、安全意识(理念):首先是有没有安全意识。 1.从重要性说:安全是第一,安全是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没有了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将可能是徒劳。(只是可能,但不要抱侥幸心理,抱侥幸=冒险)没有安全就没有阳光的企业,没有安全就没有员工的饭碗和平安。 2.从企业管理工作的结构 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基础工作,是日常工作。 3.从企业效益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是一种隐性的、长期的效益。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4.从企业投入说:安全投入明的是在花钱,隐性的是为了企业更少的花钱。安全投入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基本效益,进而扩张更大的效益。现代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效益最大化就得创造最多的收入,而付出尽可能少的成本。但安全投入是最必要的成本之一。

二、安全管理:重要的是制度和落实。 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人们必须怎样做,做到什么,不能怎样做。 安全制度包括:卫生管理、质量管理、用火用电用水用汽用油管理、劳动保护、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养护维修、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安全设施的使用保管及人员培训。而制度的落实才是制度的实质,才是制度的真实体现。 三、安全责任心 1.员工责任心 整套制冷系统的运行安全与否,除了原设计及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外。再者 就取决操作人员如何正确操作、管理制冷系统,取决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这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心)。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要求做到勤看、勤查、勤听、勤摸、 勤记录。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试卷(5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南理工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 1学期 《安全评价》试卷(5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15分,每小题3分) 1、《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生效实施的时间是:() ( B ) A. 2004年1月1日 B. 2005年1月1日 C. 2005年6月 1日 D. 2005年3月1日 2、(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 立应急救援体系。 ( C ) A. 地区级 B. 市级 C. 县级 D. 省级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 ( A ) A. 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C. 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 D. 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 4、石油化工企业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配电所,应布置在()。 ( C ) A. 远离厂区的区域; B. 厂区内适当位置; C. 厂区边缘; D. 厂区围墙外。 5、在装置安全预评价中下列哪种评价方法最适用()。 ( B ) A. 安全检查表 B.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C. 事故树 D.危险指数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 (B 、C 、D ) A. 安全检查表法 B.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 FTA D. ET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 )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 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时,应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 C. 风险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风险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D.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的经验 3.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 A.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B. 评价危险程度 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建议书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说明书 三、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 1、安全评价的目的?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2、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一类 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 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二类 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三类 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

编号:AQ-JS-0819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 措施 Safe opera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of ammonia refrigeration system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一、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二、安全装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如压力、温度等),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动作,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 1、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

安全预测预警指数系统

安全生产 预测预警指数系统

公司安全生产 预测预警指数系统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工作流程

预警指数系统的目标及任务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是以日常隐患排查结果和仪器仪表监测检测数据为基础,辨识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予以量化,将有关信息录入《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管理系统》软件,通过软件进行统计、系数修正、计算,得出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形成直观的、动态的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运用预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的安全生产趋势进行预测,形成安全生产趋势图。 1.以企业日常隐患排查工作为基础,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隐患,并及时纠正,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处于被监测、识别、诊断和干预的监控之下。 2.通过对隐患排查数据、监测信息的分析,可以确定各种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辨明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主要任务是应用适宜的识别指标判断可能造成的后果,此对整个预警系统的活动至关重要。将分析得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量化,运用“事故当量”的概念,对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加以系数修正,计算得出当期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通过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曲线的升高和降低,直观反映当前安全状况是安全、注意、警告或是危险。 3.利用系统分析、信息处理、建模、预测、决策、控制等主要内容的预测理论,定量计算未来安全生产发展趋势,警示生产过程中将面临的危险程度,提请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件事故的发生。

4.根据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数值大小,对事故征兆(险肇事件)的不良趋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 5.对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及时进行整改,分析规律,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 预警指数系统的特点 定量 用数值表示隐患可能造成的结果,运用数学模型,定量化表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 直观 将历史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值用折线进行连接,形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直观反映企业当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企业未来安全生产发展趋势。 实时 通过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所处图形的区域,能够实时反映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 公开 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事件和企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发展趋势向社会、企业和员工公开发布。 预报 结合安全生产实际,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和适当的预测法,利用历史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值,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征兆进行事先预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事前预防。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优选稿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1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个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适应性 3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的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减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4安全:是指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也就是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没有超过允许的限度。 5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 6安全性: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不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7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实现系统安全?包括: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

8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包括:危险源自身危险性的评价和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 9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只要有以下几种:1)用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缓慢地释放能量5)设置屏蔽措施6)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把人与能量隔离7)信息形式的屏蔽【同课后1-5答案一样】 10第一类危险源: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和危险物质称第一类危险源 11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不安全因素称第二类危险源 12两类危险源是怎样共同起作用导致事故发生的:一起事故的发生时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一方面,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发生时释放出得能量石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措施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措施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一、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二、安全装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如压力、温度等),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

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动作,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 1、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5、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6、冻结站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7、冻结站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灭火器材,已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 三、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冻安工均须持证上岗,确保安全操作。 1、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检漏、排污、抽真空,当确认系统无泄漏时,方可充灌制冷剂。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试卷(5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分数 60 得分 A. 2001年1月1日C. 2005年6月1日 B. 2005年1月1日D. 2005年3月1日 2、()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指定木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 立应 急救援体系。 (C )A.地区级 B.市级 3、 A. B. C.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 黄色区域警示线、 红色区域警示线、 黄色X?域警示线、红色区域警示线、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标识;警示标识。 4、石汕化工企业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配电所,应布置在()。 A.远离厂区的区域; B.厂区内适当位置; C.厂区边缘; D.厂区围墙外。 5、在装置安全预评价中下列哪种评价方法最适用(九 A.安全检查表 B.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C.事故树 D. 危险指数法 分数 得分 10 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I.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A. 安全检查表法 (B 、C 、D )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 FTA D.ET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河南理工大学2007?2008学年第_L 学期 《安全评价》试卷(5卷) 总得分 阅卷人 复查人 考试方式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 学生总评成绩比例 开卷 80%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安金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生效实施的时间是:()

/批注『]:本模版为非流水 批 改试卷模版。考试时间… 般为2个小时(不必注明), 特殊情况应在适当位置注 明。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 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时,应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 ----G -展险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飒险评价结果的唯一W 素 ------------------------------ D.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的经验 3. 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 A.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B.评价危险程度 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4. 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建议书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说明书 1) 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2) 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 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4) 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2、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类 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可用水型火火器、泡沫火火器、干 粉火火器、卤代烷火火器; 二类 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汕、煤汕、柴汕、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卤代烷火火器; 三类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分数 得分 10 三、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 分)

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的关系论述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

涉氨制冷行业的安全管理

编号:SM-ZD-48370 涉氨制冷行业的安全管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涉氨制冷行业的安全管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冷技术的进步和物流行业的兴起,有着“城市冰箱”美誉的大型冷库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由于冷库项目建设的无序性和行业安全管理的滞后,涉氨制冷企业事故频发、 伤亡惨重。涉氨制冷行业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关键词:涉案氨制冷、爆炸极限、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安全管理、事故处理、三级教育、三同时、四不放过。 正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冷技术的进步和物流行业的兴起,有着“城市冰箱”美誉的大型冷库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由于冷库项目建设的无序性行业安全管理的滞后,涉氨制冷企业事故频发、

伤亡惨重。涉氨制冷行业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纵观制冷行业现状,结合对近几年发生的泄氨事故,尤其是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和山东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泄氨事故情况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等原因外,涉氨制冷行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论认识不足、实际工作重视不够:涉氨制冷行业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食品药品冷冻冷藏及科研乃至军事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安全管理技术和措施方面认识和重视不够。由于行业的发展过快和无计划性、地方政府搞形象和业绩工程、非国有企业经济挂帅,不懂技术、不讲科学,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二、设计、安装、使用环节不连贯:虽然我国在氨制冷技术的实际应用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在氨制冷系统的理论和综合性研究方面还很贫乏。即使在现行的《冷库设计规范》、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熟悉)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①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②.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③危险指数评价法 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2)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 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之间因素,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危险、

氨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和安全检查

氨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和安全检查 氨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和安全检查 摘要:从事氨制冷管理及操作人员掌握制冷系统中安全装置的基本常识,及时检查和排除制冷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对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氨制冷安全装置要求▲ 1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装置及其作用 氨制冷系统常用的主要安全装置有安全阀、氨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紧急泄氨器、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和安全假盖等。 1.1安全阀 氨制冷设备一般采用弹簧式安全阀,其作用是当制冷系统内压力超过限定值时,阀门自动开启,使氨通过安全阀自动泄放,从而保护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安全阀安装在氨压缩机上时,连通吸、排气管,当吸排气压力差达到1.6MPa时自动开启,让排气侧气体通向吸气侧。双级压缩机(缸)上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侧压力差达以0.6MPa时也应自动开启。按照规定,氨制冷系统各压力容器上也必须安装与设备相适应的安全阀。冷凝压力下工作的高压容器其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为1.85MPa,中、低压设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为1.25MPa。安装在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应处于开启状态,加以铅封。安全阀的泄压管应高出氨压缩机间房檐1m以上;高出冷凝器操作平台3m以上。氨制冷系统安全阀口径选用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1为压缩机安全阀口径;0.9为常数;V为压缩机排气量,m3/h。 式中D2为容器安全阀口径;8为常数;D为容器直径,m;L为容器长度,m。 目前,在制冷系统的氨泵回路和中间冷却器中,广泛应用的自动旁通阀是弹簧式安全阀的一种特定形式,也起着安全保护作用,即当压力超过调定值时,阀口自动开启,起旁通降压的功能。 1.2监视器 氨压力表、温度计和液位计都是保证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监视器。系统中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所有压力容器和氨泵、油泵等设备均须装有相应的氨压力表。因氨对铜等金属有腐蚀,所以氨压力表不得用其他压力表代替,必须有制造厂家的合格证和铅封。其量程应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不得低于2.5级。温度计设置在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分配站、热氨站的集管上,以便观察和记录系统的运转工况。为随时掌握容器内液面的变化情况,贮氨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等设备均应装设液位计。玻璃液位计采用高于最大工作压力的耐压玻璃管,并有金属保护罩、自动闭塞装置,如采用板式玻璃液位计则更好。 1.3紧急泄氨器 氨制冷系统装设紧急泄氨器是为了防止机房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时贮氨容器的爆炸。紧急泄氨器上钻有许多小孔的进口管与高压贮液桶、蒸发器相连接。当情况紧急时,可将氨液进口阀与进水阀打开,在器内让氨液和水混合稀释后,经泄出口排入下水道中。紧急泄氨器不工作时,应定期检查阀门及连接管道,保证畅通。 1.4压力控制器

软件系统安全性风险评价

软件系统安全性风险评价(上) 风险评价是软件系统安全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安全性关键问题上,保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日后进行昂贵的风险补偿行为。风险评价工作涉及多种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技术与分析项目,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是一项庞杂的工作,需要理清其工作程序与数据关系,以便使风险评价工作走向规范。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全性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三种定性风险评价方法:RAC、TREC、SCRAM和三种定量风险评价方法:PRA、FEI 、GO-FLOW。 概要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系统安全性(System Safety)是近30年来适应复杂装备安全性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也称为安全系统工程。它是以效能、进度和费用为约束条件,在装备寿命周期内的各阶段中,利用专业知识和系统工程方法,识别、评价、消除或控制系统或设备中的危险,从而使系统具有最佳的安全程度的工程技术。目前美国的国防、航空航天、核工业部门以及欧空局和俄罗斯(前苏联)的航空航天部门都制定了系统安全性工作的规范,并广泛开展了系统安全性工作。 早在六十年代,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就提出了用风险来评估安全性。ISO8402(1994年)对安全性的定义为:将伤害(对人)或损坏(对物)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在航天方面,ISO/TC20/SC14在1998年提出的术语与定义标准中对安全的定义为:预期为控制由载人或不载人空间飞行任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安全风险所进行的各种安排。目前国际上都用风险来定义安全性。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曾提出一个计算风险的公式: 我国在1990年制定的GJB90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中对风险的定义为:危险事件的风险就是该事件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的函数。这个概念涵盖了上面的计算公式,更准确且更具普遍意义。风险概念的提出使人们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定量地描述安全性,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价安全性。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保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日后进行昂贵的风险补偿行为。随着项目设计工作的展开,解决安全性问题所要付出的代价会成指数增加,因此对于大型复杂系统,在项目早期阶段就应该确定项目潜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方案,拟定消除风险的方法。此外风险评价能帮助选择好的任务/设计方案。由此可见风险评价在系统安全性工作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重要作用,风险评价目前已受到国际上的重视,NASA、ESA等都已规范了风险评价方法,并制定了相应标准,如NASA的《风险管理》和ESA的PSS-01-40《风险评价要求与方法》。美国、欧洲、日本均有专门从事风险研究的国际组织,并已举行多次有关的国际会议。我国对风险评价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并在GJB900中规定了定性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但总的说来我国的风险评价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风险评价工作开展得不够广泛,在工程实践中很少进行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