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施肥时期

园林植物的施肥时期
园林植物的施肥时期

园林植物的施肥时期

在园林植物的生产与管理中,施肥一般可分为基肥和追肥,施用的要点是基肥施用的时期要早,而追肥要用的巧。

一、基肥

基肥是在较长时期内供给园林植物养分的基本肥料,主要是一些迟效性肥料,如堆肥、圈肥、鱼肥、血肥以及农作物的秸秆、树枝、落叶等,使其逐渐分解,提供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供植物在较长时间内吸收利用。

园林植物早春萌芽、开花和生长,主要是消耗体内储存的养分。如果植物体内储存的养分丰富,可提高开花质量和坐果率,也有利于枝繁叶茂、增加观赏效果。园林植物落叶前是积累有机养分的重要时期,这时根系吸收强度虽小,但是持续时间较长,地上部制造的有机养分主要用于储藏。为了提高园林植物的营养水平,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多在秋分前后施入基肥,但时间宜早不宜晚,尤其是对观花、观果及从南方引种的植物更应早施,如施的过迟,会使植物生长停止时间推迟,降低植物的抗寒能力。

秋季施肥正值根系秋季生长高峰期,由施肥造成的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如果结合施基肥能再施入部分速效性化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养分积累,为来年生长和发芽打好物质基础。秋施基肥,由于有机质有充分的时间腐烂分解,可提高矿质化程度,来春可及时供给植物吸收和利用。另外增施有机肥还可提高土壤孔隙度,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土壤积雪保墒,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并可提高地温,减少

根系冻害的发生。

春施基肥,因有机物没有充分的时间腐烂分解,肥效发挥较慢,在早春不能及时供给植物根系吸收,而到生长后期肥效才发挥作用,往往会造成新梢二次生长,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特别是不利于某些观花、观果类植物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因此,若非特殊情况,最好在秋季施用有机肥。

二、追肥

追肥又叫补肥,根据植物各生长期的需肥特点及时追肥,以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矛盾。在生产上,追肥的施用时期分为前期追肥和后期追肥。前期追肥又分为花前追肥、花后追肥和花芽分化期追肥。具体追肥时期与地区、植物种类、品种等因素有关,并要根据各物候期特点进行追肥。对观花、观果植物而言,花后追肥与花芽分化期追肥比较重要,而对于牡丹、珍珠梅等开花较晚的花木,这两次肥可合为一次。由于花前追肥和后期追肥常与基肥施用时期相隔较近,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以不施,但对于花期较晚的花木类如牡丹等开花前必须保证追肥一次。

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详解

1.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3.草坪 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 如何施肥才能确保植物健康 [评论] [来源]中国花卉报[作者] 佚名[日期]2006-10-17 保持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适量对于植物健康生长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因为这些营养元素可以减少植物 所受到的各种胁迫。有时,不适当的肥料能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能引起病害。肥料溶液的浓度可由测定 其电导率来决定。 电导率计,通常也称为可溶性盐度测试仪。无论在灌溉水中,肥料溶液中,还是种植基质溶液中,它 都可以用来测定溶液中盐离子的浓度。然而,电导率计不能区分出氯化钠和硝酸钾,前者会对植物造成危 险,而后者却对植物非常有用。 植物对每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各不相同。植物对碳、氢、氧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这些元素通常以水或二 氧化碳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植物对氮、磷、钾、钙、镁、硫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这些元素被称为大量 元素。植物对铁、锰、铜、锌、硼、钠、氯、锡、钼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微量元素。 pH值与植物营养pH值是用来测量水中或者生长介质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的。因为pH 值的大小关系到营 养元素是否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说肥料中或生长介质溶液中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pH值没有达到 植物所需求的范围,则营养元素不能被植物吸收。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营养元素很容易地被植物迅速吸收 ,很可能导致由某种营养元素引起的毒害。 氮和钾在很广的pH值范围内都能很容易地被植物吸收。磷元素在pH值较低时更易被吸收。然而,在苗 圃或者温室作物中,低磷引起的问题却不能被普遍地观察到。钙和镁在pH值较高时更易被吸收。微量元素 (铁、镁、硼、锌和铜)在低pH值条件下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pH值小于4时,微量元素对植物造成毒 害的现象发生相对普遍;在pH值高于7时,植物经常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症状。 大量元素的应用氮———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植物种类来说,所施液肥中的氮浓度为100ppm至 200ppm是最理想的浓度范围。这个浓度范围是由液肥容易流失的性质所决定的。液肥经常在每次浇水时应 用。当施用控释肥时,少量的氮就足够。 磷———对于植物来说,当使用液肥时,磷的浓度在5ppm至15ppm范围内是最为理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时间流程中的季相美:在时间流程中显现出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的运动, 而一年四季除了显示气候冷热变化外, 更鲜明地显示了山水花木的具体形象变化,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植物景观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空间, 无论是从其层次、意境等许多方面看, 均有突出特点。 运用植物同其它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壶中天地, 才能产生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 使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引起观赏者视觉变化, 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 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在一条稍有弯曲的园路旁, 分段配置不同的花木; 也可结合山石、池水、房屋、亭廊等, 用花木或衬托、或掩映; 或是芳香袭人的兰桂, 或用晶莹碧透的蕉叶等随势配置。观者稍一变换位置, 便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景观和植物与相应的山池建筑组合的景观,这便是“步移景异”的效果, 它的形成,就是依赖植物的烘托和掩映。于是, 空间感觉由此而得到扩大。景虽小而天地自宽, 使园林有限空间范围, 引伸到宽广的多维空间中。正因园林植物景观具备了这种空间艺术效果, 从而引发出欣赏者的无限空间意趣和联想。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文化里, 许多拟人化的植物象征着人们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情怀、瑰丽的想象、思想的情趣, 抒发出激情和友情的理念, 不但含意深邃, 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受文化影响极深的古典园林, 适宜的植物配置, 涉及到文化和技术两方面内容。如两者结合, 才能具有传统文化与环境工艺相协调的意象效果。文化内容若是植物景观配置的“意”,那么技术内容便是“匠”。植物景观配置的“意”和“匠”概述植物景观配置的“意”是植物自身的文化内涵、造园主的审美观、宇宙观、人格观的互相融合, 并使之反映到天地自然与园主内心世界的一种景观。城市土地面积有限, 难以广拓园地, 只能在造园技巧上作艺术的安排,力求做到“壶中天地”景象。这是受景观的支配, 也是园林艺术上的需要, 兼顾这两方面的统一, 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的精华贯穿在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中。具体而言, 就是通过植物配置, 使城市山林既能寄寓心志, 又能使生活环境形成安乐、舒适的理想天地。而植物景观配置的“匠”是“意”的贯彻和保证,“匠”是把配置的意图落实到园 林, 即把植物材料按配置意图种植在园中适宜地点, 经养护使之成活、成景的措施。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中国园林中的花草树木, 贵精不在多。音乐重旋律, 书画重笔意, 花木重姿态重视花木的姿态, 是中华民族在花木审美上的一大特色。线条的艺术是中华民族诸艺术之源: 树木本身就是自然的线条, 或柔和或幼拙, 从动的线条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诗文绘画的含蓄之美。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轩 名, 实是对园景的写实。轩南远山近水, 轩亭、曲桥, 树坛中园柏、罗汉松姿如画, 自成天趣, 不愧是一幅天然图画, 今树龄都已十分古老, 自然更富气势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树、古树, 以其高大的躯干遮掩了天空的一角, 使园林的天际深浅莫测, 小空间使乎也是无止境似的, 狮子林的古银杏、留园中银杏、樟等大树, 都起着丰富园中山林空间功能, 加强了立体效果, 这可以说是树姿的景观功能。

园林植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练习题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计20分) 1.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应本着 (美观)、(实用)、(经济)相结 合以及其(树木特性)与(环境 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2.花境近设计形式分类可分为(单 面观赏花境)、(四面观赏花境)、 (对应式花境)三种。 3.水生植物学在园林设计中要求: (1)(因地制宜,合理搭配);(2)(数量适当,有疏有密);(3)(控 制生长,安置设施)。 4.自然分类系统中,采用的分类单 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5.常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有两种,一 种是(人为分类)法,一种是(自 然分类)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20分)1.下列属于茎的变态的是 ( C )。 A.大丽花;B.萝卜;C.洋 葱;D.菟丝子。 2.葡萄的卷须属于( B )的变态。 A.根;B.茎;C.花;D.果 实。 3.马铃薯是植物的( B )。 A.根;B.茎;C.花;D.果 实。 4.刺槐的花属于( A ) A.总状花序;B.穗状花序; C.头状花序;D.伞形花序。 5.苏铁属于( D )门。 A.蕨类植物门;B.苏铁植物 门;C.裸子植物门;D.种子 植物门。 6.在自然分类系统中,(D )是分 类的基本单位。 A.品种;B.亚种;C.科; D.种。

7.我们食用的红薯是(B )。 A.块根;B.块茎;C.根状 茎;D.肉质直根。 8.在裸子植物门中,(B )被称为 活化石。它是冰川孑遗树种。 A.苏铁;B.银杏;C.水松; D.樟树。 9.水松属于(B )科。 A.松科;B.杉科;C.柏科; D.榆科。 10.仙人掌上的刺是(B ) A.茎刺;B.叶刺;C.根刺; D.托叶刺。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总计10 分) 1.种子植物分为蕨类植物和裸子植 物两个亚门。(×) 2.水杉属于裸子植物门。(√) 3.草莓的果实为聚花果。(×) 4.所有无籽果实都是单性结实的结 果。(×) 5.皂荚树上刺属于叶的变态。 (×) 6.国际上对植物的命名采用的是瑞 典博物学家拉马克创立的“双名 法”。(×) 7.自然分类法又可以称为园艺分类 法。(×) 8.花台是一种自然式花卉布置形 式,是花卉种植的最小单元或组 合。(×) 9.花坛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根据花坛 的类型和观赏时期不同而不同。 (√) 10.园林中没有植物就不能称为真 正的园林。(√) 四、解释名词:(每题2分总计20 分) 1.自然分类法:分类学家根据植物间长期进化自然形成的亲缘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就是自然分类法。

古典园林常见植物

古典园林常见植物 古典园林常见植物南京黄山岭苗圃场 园林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环境的物化品。它来自伊甸园来自昆仑仙境来自人们一直梦想的桃花源、乌托邦。 这就是园林中国人的诗意栖居之地。一起来看看园林里的常用植物吧。 竹 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四季青翠凌霜傲雨。苏轼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代文人骚客们对竹子的喜爱可见一斑。 竹在园林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在园林里竹子多成片种植成竹林、竹径又或种在墙边、窗前。 蕉

芭蕉叶如巨扇翠绿秀美盛夏里遮天蔽日绿荫清凉。芭蕉于庭院种植一丛绿荫覆盖翠绿可爱。如果芭蕉当窗蕉叶碧翠似绢玲珑入画饶有画意。 江南多雨芭蕉在人们的记忆里也常常与淅淅沥沥的雨声联系在一起。窗前谁种芭蕉树?阶前点滴到天明。 木香 木香是攀援灌木种在墙边或是花篱上。初夏时木香开花一簇簇一团团白的如雪,黄的似霞。 木香花有着独特浓郁的花香。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出巡时,喜欢用木香的蔓藤来铺可见木香气韵之高雅。古时的女子身上常佩带木香花,若遇知心人,则解佩以木香花相赠。 玉兰 玉兰是高大的乔木常栽植在园林里的层层院落里。初春开花时满树点点白花盛花时若雪涛落玉莹洁清香蔚为奇观。 玉兰既寓意高洁清雅又寓意吉祥如意可谓雅俗共赏。古典园林里常将

它与海棠、迎春、牡丹、桂花一起栽种构成“玉堂春富贵”好寓意。 琼花 琼花是半常绿的灌木每年四五月间开花花大如盘色白如玉四周八朵五瓣小花拱簇着中间的珍珠似的的小花。到了草木凋零之际绿叶红果分外迷人。 传说中琼花是由仙鹤所衔来的一粒种子长成。开花时流光溢彩每隔一个时辰就变换一种颜色。隋炀帝听说后执意开凿运河只为一睹琼花仙姿。然而琼花耻于见昏君选择了立即凋萎。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春季花开娇艳动人。淡粉的花朵三无成簇挂在枝顶开花时如粉嫩云霞一般:“初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到了秋日鲜红的果实就如同小灯笼一般缀于枝头味道酸甜可口可以鲜食。 海棠并非仅指一种植物花卉古籍《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种分别为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合称“海棠四品”。张爱玲曾叹人生恨事之一是海棠无香。然而西府海棠却是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

(完整word版)园林植物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期2017级农学班《园林植物》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班级: 2017级农学班命题范围: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植物分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为分类法,另一种是__________分类法。 2、分类学家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划分为七个层次,它们从上到 下是界、门、纲、_____、科、属、种 3、植物的命名一般采用双名法,第一个字是______名,第二个字是种名。 4、植物的分类检索表有两种形式,一是定距检索表,另一种是_________检索表。 5、常见的园林植物主要分布于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中,尤以种子植物门的 ____________亚门为最多。 6、针叶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叶针叶树,另一类是__________针叶树。 7、公园五大树种是指__________、雪松、日本金松、南洋杉、巨杉。 8、被喻为活化石植物,俗名公孙树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 9、水松是落叶针叶树,_________科,水松属。 10、被喻为“雪中四友”的是迎春、山茶、腊梅和_______。 11、被喻为“岁寒三友”的是松、竹、__________。 12、多浆及仙人掌类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多汁,具有发达的_________组织。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科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门 A、腊梅科 B、杨柳科 C、银杏科 D、棕榈科 2、下列哪些科的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 A、木兰科 B、松科 C、石蒜科 D、禾本科 3、下列哪些科的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 A、山茶科 B、柏科 C、十字花科 D、竹亚科 4、下列植物是落叶针叶树的是() A、罗汉松 B、银杏 C、樟树 D、垂柳 5、下列植物是常绿针叶树的是() A、柳杉 B、金钱松 C、水松 D、水杉 6、下列植物是落叶乔木的是() A、桂花 B、荷花玉兰 C、女贞 D、紫薇

园林树木施肥技术

园林树木施肥技术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 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 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 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 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 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 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 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 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 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喷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 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

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 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 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一、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 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 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 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 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 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 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 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 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 料渗入土内。 5. 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 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 失,造成浪费。 6. 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 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 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 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园林绿化设计植物的配置要点

园林绿化设计植物的配置要点 1、明确主题,创造意境。根据植物的特性和人们赋予植物的品格、气质进行植物配置,创造不同的公园空间氛围,表现出鲜明的意境。 2、整体统一,注重变化。公园植物配置,应当从大处着眼,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具体设计,形成多样而统一的整体。每一空间的植物应丰富而不乱,多样而统一。骨干大乔木树种选树要单纯,非骨干树木,则不宜过于单纯,否则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 3、园林植物配置要注意季节气候变化。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表明植物对气候的感应。根据季相变化,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季节和空间感受。根据季节及气候变化,作到四季各有重点,一季突出,季季有景。 4、加强养护管理,充分发挥植物的特色。应对公园绿化植物及时灌溉、修剪、施肥、锄草,做好病虫害防治,必要时在绿地内增加安装喷灌等灌溉设施并加强对现有灌溉设施的充分利用,花坛内的草花在花败后要及时更换,在裸露的地方及时补种草坪草或地被植物。 5、对配置的植物进行必要的简介。公园中种植的植物普遍缺乏必要的简介,游客在参观公园时,对植物,特别是对一些外形、颜色奇特的植物充满好奇心,应对园中的植物,尤其是乔木树种挂牌进行简要的说明,标明其种名、产地、用途等。一方面满足前来参观的游客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借以向群众普及植物学知识,提高人们保护植

物的意识。在自然式布局当中,植物的栽植形式,应根据地形、地势进行总体布局。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的形式进行孤植、丛植和群植等,创造不同景观和意境。 6、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一个空间内的植物配置,要根据树形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多树种配植,注意突出主题,切忌平均分配。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树群时,要疏密相济,不可进行等距离栽植。空间应形成虚实对比,体现自然意境。一般地说,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些,或者选择树干高大,树冠较高的乔木,或者选栽低矮的灌木花卉,以保持透视线。相反则可密植。 7、注重植物空间的整体感。植物之间的组合,要避免空间的琐碎,力求形成整体效果。一个饱满的植物群落中的每一种植物,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一个整体块面效果,植物种类不宜过多,开花、矮小、耐修剪的花灌木及新兴彩叶植物应占较大比例。如榆叶梅、小叶丁香、水腊、连翘、玫瑰、锦带等,使之形成各种颜色的大色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追求整体块面效果而不顾植物生长规律和工程造价,以免植物生长不良和浪费资金。 8、园林植物配置实用功能。园林树木配置不但要考虑植物的生态要求,还要考虑实用功能。如为了体现烈士陵园的纪念性质,就要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在选择园林树木种类时,应选用冠形整齐、寓意万古流芳的青松翠柏;在配置方式上亦应多采用规则式配置中的对植和行列式栽植。我们知道,园林绿地的功能很多,但就某一绿地而言,则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例如城市综合性公园,从实用功能出发,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试卷及答案解析试题及答案解析样卷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一、名词解释(10分) 1、扦插育苗: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切取其根、茎、叶等一部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插入土壤、沙或其它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为一独立新植株的方法。 2、名木:具有特别纪念或历史意义、有社会深远影响及珍稀名贵树种称为名木。 3、叶面施肥:指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将各种速效肥水溶液,喷洒在叶片、枝条及果实上的追肥方法,是一种临时性的辅助追肥措施。 4、促成栽培:即通过人为地控制环境条件,应用栽培技术、药剂,使植物改变自然花期,开放不时之花。其中比自然花期提早的栽培方式称促成栽培。 5、生理成熟:当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之为种子的“生理成熟”。 6、修剪: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如芽、干、枝、叶、花、果、根等进行剪截、疏除或其它处理的具体操作。 7、假植:是将苗木的根系用湿润的土壤进行暂时的埋植处理。 8、插穗:扦插育苗中用来繁殖新个体的营养器官材料。 9、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沙子、泥炭、蛭石等)混合或分层放置,通过较长时间的冷湿处理,促其达到发芽程序的方法。 10、种批:同一树种,产地的立地条件、母树性状等大体一致,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接受同一次检验、调运、贮藏的一批种子。 二、填空题(25分每空0.5分) 1、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部因素有(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含水量)、(种子的成熟度)、(种子的机械损伤度)。 2、土壤消毒的方法一般有(高温)处理和(药物)处理消毒。 3、苗期管理的技术环节有(遮荫)、(间苗与补苗)、(截根)、(幼苗移栽)、(松土除草)、(灌溉与排水)、(施肥)、(苗木防寒)、(病虫害防治)。 4、、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有(植物激素处理)、(化学药剂处理)、(温水浸泡)。 5、越冬假植开沟方向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苗稍朝(顺风方向)。 6、球根花卉栽植的深度一般为球高的(3)倍。但晚香玉及葱兰以覆土到(球根顶部)为宜,朱顶红需要将球根的(1/4~1/3)露出土面,百合类中的多数种类要求栽植深度为球高的(4)倍以上。 7、保护地的设施有(温室)、(塑料大棚)、(风障)、(温床和冷床)、(荫棚)等。 8、土壤施肥的方法通常有(环状沟施肥法)、(放射状沟施肥法)、(穴施法)、(全面撒施)。 9、保护地栽培花卉通常用的施肥方法是(叶面喷施)、(混施)、(撒施)、(穴施)、(条施)、(液施)。 10、修剪时为了调节侧枝的生长势应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应(强)剪,以花果压枝势。 11、苗圃内生产用地一般划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 12、鳞茎类分生繁殖通常采用(分栽子球)、(扦插鳞片)和(种植珠芽)等方法繁殖。 三、选择填空(10分) 1、桂花一般适用压条繁殖中的(B )方法繁殖。 A 水平压条 B 空中压条 C 普通压条 D 堆土压条 2、下列植物哪种是一年生植物( C )? A 芍药 B 菊花 C 一串红 D 紫罗兰

城市园林树木的施肥方式与注意事项

城市园林树木的施肥方式与注意事项 好养护园林专家总结了园林树木的施肥方式与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须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商品有机肥(已经完全了腐熟的过程,不会出现烧苗现象),能够满足生长期苗木的生长所需的养分,使叶片浓绿,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能够减少土传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施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建议使用中威快活林春雨一号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更佳。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

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11.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 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分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喷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11.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

中国园林植物彩色应用图谱乔木卷

棕榈类植物 (1) 大王椰子 (1) 圣诞棕 (4) 青棕 (5) 狐尾棕 (6) 太平洋棕 (8) 三角椰子 (9) 散尾葵 (10) 黄散尾葵 (14) 美丽直叶榈 (15) 假槟榔 (15) 三药槟榔 (18) 槟榔 (22) 亚历山大椰子 (24) 红槟榔 (24) 红柄椰 (27) 酒瓶椰子 (28) 棍棒椰子 (30) 象鼻棕 (31) 竹马椰子 (32) 棕榈类植物 大王椰子 [科属形态] 名称: 大王椰子别称: 王棕、文笔树、大王棕 棕榈科王棕属。 单干高耸挺直,可达15~20公尺,干面平滑,上具明显叶痕环纹,茎基部会有不定根伸展,幼株基部膨大,成株中央部分稍膨大,膨大部分是含水多的地方,乃为适应旱地生活所产生;羽状复叶长可达3~4公尺,小叶披针形,叶鞘绿色,环抱茎顶,肉穗花序着生于最外侧的叶鞘着生处,花乳白色,雄花:花萼3片,花瓣3瓣,雄蕊6~12;雌花:花瓣啮合状排列,不完全雄蕊6枚,呈齿牙状突起,子房3室,柱头3,

果为浆果,含种子一枚。 [分布习性] 原产地中美洲古巴、牙买加、巴拿马,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省区引已久,半归化[园林用途] 适合盆栽、蔓篱、花坛栽植或丛植。大王椰子因其高大雄伟,姿态优美,四季常青,树干挺直如电线杆,成为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棕榈类植物,寿命可长达数十年。列植于会堂、宾馆门前,或作为城乡行道树,均十分整齐美观。园林绿化中还常将其三五株不规则种植于草坪之上或庭院一角,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于石头,则高矮错落有致,充满热带风光。北方常将幼龄树盆栽,用于装饰宾馆的门厅、宴会厅和大型会议室,则风采别致,气度非凡。

圣诞棕 [科属形态] 圣诞椰树属,茎单生,稿-6m,基部膨大,有环状叶柄(鞘)痕。叶长1.7-2m,羽状全裂,羽片50-60对,长线形,长35-45cm,宽1.5-2cm,先端下垂;叶脉背面被蔬条状糠秕。果卵球形,长2.5-3.5cm,熟时红色。 [分布习性] 产菲律宾,我国华南及东南省区有引种。 [园林用途] 树形及果美丽,适于庭院栽植,供观赏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和。2.变色坏死腐烂畸形萎蔫 3.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4.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 雨水和昆虫传播. 5.在气温25—30℃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6.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7.昆虫的腹部是的中心,腹腔内有 等器官。 8.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三个阶段。 9.仙人掌的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10.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和两种。 11.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菌,病菌主要以 越夏和越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济阂值: 2.侵染循环: 3.世代重叠: 4.食物链和食物网:

5.多胚生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苹果轮纹病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为( )。 A.抱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厚垣孢子 2.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 )。 A.植物幼嫩部位 B.自然孔口 C.植物根部 D.微伤口 3.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4.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 )。 A.营养体为丝状体 B.具有细胞结构 C.以产生抱子的方式繁殖 D.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 5.属于病毒病的是( )。 A.黄瓜霜霉病 B.番茄早疫病 C.辣椒白绢病 D.黄瓜花叶病 6.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抱子在水中的游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7.描述苹果轮纹病的是( )。 A.树干及枝条上产生溃疡型病斑 B.树体负载量过高是发病的关键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资料讲解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 作者:马磊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3期 摘要: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有对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功能以及关学的欣赏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中,应根据不同植物的叶片颜色、花朵颜色、果实颜色以及枝干颜色的特征,坚持景观植物色彩设计的整体性、对比性,并充分地考虑不同植物或同类植物的不同季象的色彩变化,设计出色彩关系协调,环境优美,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的艺术化景观空间环境。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色彩分析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备对景观环境设计的造景功能以及美学欣赏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过程中,植物作为其中的主体要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景观植物色彩配置时,需要充分地分析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熟练地运用景观植物的配色技巧,创造出色彩关系协调、符合植物生长规律、艺术化的景观环境。 1.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以及特征 1.1景观植物的叶片颜色 大自然赋予了植物的叶子丰富多彩的颜色,景观设计中将不同颜色叶子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巧妙地搭配绿色系列、红色系列、紫色系列、黄色系列等等,会使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关系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几大类,虽然大部分植物的叶子是以绿色为主,但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叶片颜色也千差万别。即便是以绿色系列为主,绿色的深浅和色相也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绿色寓意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人在绿色植物的环境中会感到一种生命的回归,景观环境中大量的绿色植物也象征着生命的生机蓬勃。景观植物的配置中也有一些植物的叶子不是绿色,例如,灌木石楠的叶子颜色就有红色、金边黄杨的叶子颜色就有黄色、鸡爪槭树的叶子是红色等。不同颜色的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巧妙运用会使景观设计更加生动,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新鲜感,极大地提升了景观环境的艺术观赏性。 1.2景观植物的花朵颜色 自然环境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颜色莫过于花朵的颜色,很多植物也是以其花色丰富鲜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例如杜鹃、玉兰、牡丹等,都因其花朵颜色所具有的观赏性而闻名于世。植物的花朵颜色鲜艳,种类繁多,基本上覆盖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色彩,在景观设计中是重要的色彩搭配素材。例如,春天开花的小叶杜鹃,其花朵就呈现出鲜艳的紫红色,花朵的紫红色和叶子的中绿色就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而花朵中自然的色差,又使植物的颜色显得丰富多彩。秋天开放的桂花,犹如金黄色的星星点点,镶嵌在深绿色的桂花叶中,成为植物色彩配置中极好的点缀。 1.3景观植物的果实颜色

园林植物施肥研究进展

实用标准文案 园林植物施肥研究进展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2010年12月

关键字:植物营养园林植物施肥技术生长发育 摘要:施肥技术在当今社会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它能促进园林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肥料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必须先要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及其基本原理,并且掌握相应的园林植物的施肥技术,使用正确的方法从而达到使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更好的效果。 植物营养基本原理 (一)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 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1]。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①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2];②阐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转化规律;③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④通过改良植物营养性状,提高植物的营养效率和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⑤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3]: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产;②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品质。③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土壤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生物和生化活性、减

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4]。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5]:①生物田间试验法;②生物模拟试验法;③化学分析法;④数理统计法;⑤核素技术法;⑥ 酶学诊断法。 (二)植物体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因素:①遗传因素[6]:由遗传因素 控制的对某种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决定了该元素在植物中的含 量。②生长介质:介质中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如盐土Na含量高, 酸性土 Al、Fe含量高。③组织和部位:不同的组织和部位积累 的养分有差异。④环境条件:各种环境条件也会显著影响体内的 养分含量[7]。 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8]:①如缺少该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②该营养元素的功不能由其它 营养元素所能代替(专一性)。③该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 用。如为植物体的必需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等(直接性)。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钼 Mo 铜 Cu 锌 Ze 锰Mn 铁 Fe 硼 B 氯 Cl 硫 S 磷 P 镁 Mg 钙 Ca 钾 K 氮 N 氧 O 碳 C 氢 H 镍 Ni 植物体内三大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N:果实大小、色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P: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含磷物质含量。

园林施肥要点(汇编)

苗木常见施肥要点 一、常用肥料种类及影响 常用的肥料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有机肥,主要包括牲畜的粪便、腐熟的草叶等;另一种是无机肥,也就是常用的尿素、复合肥等。 有机肥 有机肥是在栽植树木时使用较多的肥料种类,有机肥使用前一定要发酵使其充分腐熟,否则会对绿化苗木造成伤害。这些肥料对树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肥料未经腐熟。这样的肥料在施入栽植穴后,会继续发酵生热,致使局部土温升高,从而烧伤根系,导致树木死亡;肥料中含有害虫菌。在肥料中有蛴螬、金针虫等害虫虫卵、幼虫或其他病菌,使树木的根系被害虫啃食或病菌侵染,导致树木死亡。 无机肥 常用的有尿素、磷酸二氨等化学产品,这些产品在用量不当的情况下,所挥发的氨气会侵蚀根系,导致树木死亡。肥害的特征:受肥害的树木表现为地上部生长逐渐衰弱,新生的枝叶脱落死亡,枝条表现为干缩失水,根系表现为根系生长点死亡,根系皮下组织受侵蚀朽烂,根系表皮枯死,根系木质部呈浅褐色。 二、绿化苗木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方法 苗木可以在晚秋和早春施基肥。秋天施肥应避免抽秋梢。但由于气候

不同,各地的施肥时间也不尽一致。在暖温带地区,10月上中旬是开始施肥的安全时期。秋天施肥的优点是施肥以后,有些营养可立即进入根系,另一些营养在冬末春初进入根系,剩余部分则可以更晚的时候产生效用。由于苗木根系远在芽膨大之前开始活动,只要施肥位置得当,就能很快见效。一般不提倡夏季,特别是仲夏以后施肥,因为这时施肥容易使苗木生长过旺,新梢木质化程度低,容易遭受低温的危害。施肥次数取决于苗木的种类、生长的反应和其他因素。 2.1 土壤施肥 地表施肥。生长在裸露土壤上的小树,可以撒施,但必须同时松土或浇水,使肥料进入土层,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在树干30厘米以内施化肥,否则会造成根颈和干基的损伤;打孔施肥。是从穴状施肥衍变而来的一种方法,通常大规格苗木或草坪上生长的苗木,都采用孔施法,这种方法可使肥料遍布整个根系分布区。方法是在施肥区每隔60 - 80厘米打一个30 - 60厘米深的孔,将额定施肥量均匀的施入各个孔中,约达孔深的2/3,然后用泥炭藓、碎粪肥或表土堵塞孔洞、踩紧。 2.2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具有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吸收见效快、可满足苗木急需等优点,避免了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或生物固定作用,尤其适合在缺水季节或缺水地区以及不便土壤施肥的地方采用。叶面喷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各具特点,可以互

园林植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期末考试试题 及答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园林植物》练习题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计20 分) 1.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应本着 (美观)、(实用)、(经济) 相结合以及其(树木特性)与 (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2.花境近设计形式分类可分为(单 面观赏花境)、(四面观赏花 境)、(对应式花境)三种。3.水生植物学在园林设计中要求: (1)(因地制宜,合理搭 配);(2)(数量适当,有疏 有密);(3)(控制生长,安 置设施)。 4.自然分类系统中,采用的分类单 位有(界)、(门)、(纲) (目)、(科)、(属)、 (种)等。 5.常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有两种,一 种是(人为分类)法,一种是 (自然分类)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20 分) 1.下列属于茎的变态的是 (C)。 A.大丽花;B.萝卜; C.洋葱;D.菟丝子。 2.葡萄的卷须属于(B)的变 态。 A.根;B.茎;C.花; D.果实。 3.马铃薯是植物的(B)。 A.根;B.茎;C.花; D.果实。 4.刺槐的花属于(A) A.总状花序;B.穗状花

序;C.头状花序;D.伞形 花序。 5.苏铁属于(D)门。 A.蕨类植物门;B.苏铁植 物门;C.裸子植物门; D.种子植物门。 6.在自然分类系统中,(D)是分 类的基本单位。 A.品种;B.亚种; C.科;D.种。 7.我们食用的红薯是(B)。 A.块根;B.块茎;C.根 状茎;D.肉质直根。 8.在裸子植物门中,(B)被称为 活化石。它是冰川孑遗树种。 A.苏铁;B.银杏;C.水 松;D.樟树。 9.水松属于(B)科。 A.松科;B.杉科;C.柏 科;D.榆科。 10.仙人掌上的刺是(B) A.茎刺;B.叶刺;C.根 刺;D.托叶刺。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总计10 分) 1.种子植物分为蕨类植物和裸子植 物两个亚门。(×) 2.水杉属于裸子植物门。(√) 3.草莓的果实为聚花果。(×) 4.所有无籽果实都是单性结实的结 果。(×) 5.皂荚树上刺属于叶的变态。 (×) 6.国际上对植物的命名采用的是瑞 典博物学家拉马克创立的“双名 法”。(×) 7.自然分类法又可以称为园艺分类 法。(×)

园林植物色彩搭配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近来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一定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应谨慎对待。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在园林植物造景因素中,色彩最为引人注目,给人的感受也最为深刻。色彩的作用多种多样,色彩予环境以性格:冷色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暖色则给人一个喧闹的环境。色彩的不同运用会造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方园林浓重艳丽,园林风格热烈奔放;东方园林色彩朴素合宜,园林风格恬淡雅宜,含蓄隽永。 1、红色 红色花系的园林植物有:海棠花、月季、郁金香、美人蕉、石竹、一串红、四季秋海棠等,这些都在园林布景中都是最常见的。常用的红色也可以分为不同纯度的,包括暗红、正红、粉红等。纯度较高的正红色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反而会更为鲜亮,纯度较低的粉红色次之,光线对于暗红色花系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光线较强的时候。例如中午或大晴天的时候花带的颜色较为鲜艳,随着光线的减弱到了较低的时候,到了傍晚或是阴雨天、多云天气的时候,天空云层较厚,对于太阳光的反射和折射强度加大,到达地面也就是照射到植物上的光线自然就少了很多,暗红色花色系的植物就会受其影响变得暗淡,有遮蔽物遮挡住阳光的时候,硬的效果同样会是花色暗淡。 2、黄色 黄色最为明亮,象征太阳的光源,所以给人以光明、辉煌、柔和、纯净、活跃和轻快的感受。黄色又有崇高、神秘、华贵、尊严等超然物外的感觉,因此,帝王、宗教西通都一黄色做宫殿、家具、服饰等的颜色。 在自然界中,有28%左右是黄色花系的花,而且多数花都有香气,这些黄色的花给人带来温馨感。在园林中明快的黄色有独特的作用,幽深浓密的风景林,使人产生神秘和胆怯感,不敢深入,如在林中空地或林缘配置一株或一丛秋色或秋色为黄色的乔木或灌木,诸如银杏、桦木、无患子、黄刺玫、棣棠等,即可使林中顿时明亮起来,而且在空间感中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 园林中开黄色花的植物还有:连翘、迎春、金钟花、金盏菊、向日葵、一枝黄花、大花萱草、黄菖蒲、菊花等。 在植物中黄色依然是少有并珍惜的颜色,黄色的纯度最高的一种颜色,所以光线的强弱对黄色花系的花的影响不如其他花色那么明显。但是对于一些浅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