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带一路知识试题(材料题)【精品范文】

2017年一带一路知识试题(材料题)

2017年一带一路知识试题(材料题)

13.(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我国历时5年修建的兰新高铁2014年底全线开通,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强大运输保障。

材料二古“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部分示意图和兰新高铁甘肃段分布示意图。

(1)古今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路线基本重合,特别是河西走廊一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分析其自然原因。(6 分)

(2)分析高速铁路成为联通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6分)

【答案】

(1)连接东西的地理位置;地势相对平坦;山脚下水源较充足(有绿洲)。(6分)

(2)地域广,运距长;资源、货物运输需求量大;沿线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高速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适应性强。(6分)

36.(26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图7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在陆上古丝绸之路范围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1)试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意义。(8分)

(2)唐中后期,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优势。(8分)

(3)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答案】

36.(1)①加强了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推动了沿海地区的文化交流;

③促进了沿海地区的民族迁徙;

④促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沿海地区的国际地位;

⑤促进沿海地区的资源开发;

⑥促进造船技术的发展。

(任选四点,每点2分,共8分)

(2)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长,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海上丝绸之路安全性高

⑤几乎全年可通航(任选四点,每点2分,共8分)

(3)①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工业;

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③利用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④利用边境线漫长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

(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

⑤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荒漠化;

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止发生次生盐碱化;

⑦合理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

⑧对农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36.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我国唯一的竞争对手。读“中亚部分地区”地图与相关资料,回答问题。(36分)

资料一中亚部分地区地图

(1)简述哈萨克斯坦境内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资料二阿拉木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唯一对手。

阿拉木图

北京

大赛经验

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

将举办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08年夏季奥运会

国内支持度

支持率66%,反对率13%

支持率77%,反对率3%

奥运村

容纳5500人

北京6000人、延庆1000人、张家口3000人

场馆建设

已建成58%,42%在建

已建成54%,46%在建或计划修建

交通

从奥运村到滑雪场不超过60分钟

赛场分布于北京、延庆和张家口

环境

不容乐观

冬季多次出现雾霾天气

(2)据资料二,评价阿拉木图申办冬奥会的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8分)

资料三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交界处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咸海的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

(3)简述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哈吉跨国项目”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分)

(4)简述“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沿线发展的影响。

【答案】

(1)(8分)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冰期较长;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答满4点即可)

(2)(条件分优劣作答,满分为6分。)

优势:较北京有举办冬季运动会的经验;场地建设投资少;比赛场地集中,交通条件好;空气质量比北京好。(每点1分)劣势:缺乏组织大赛经验;国内支持率较低;奥运村容量

有限。(每点1分)

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入,进行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每点1分,共2分,答出两点即可)

(3)(6分)

有利条件: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每点1分,共3分)

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咸海退缩、气候变干、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每点1分,共3分)

(4)(8分)

推动中国、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增加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促进各国文物保护。

37.(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长安(今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心、融汇亚欧丰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

材料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图1)、2014年陕西省产业结构统计图(图2)、陕西省地形坡度空间差异图(图3)。

(1)根据信息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陕西省定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简析甲、乙两区域地形坡度小的原因。(8分)

(3)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

等。某班学生在对陕西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8分)

观点1:渭河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答案】

(1)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联系历史悠久;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区际联系较便利;区内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较好;已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教育和科技力量较强;历史文化之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5点,其它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2)甲地降水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2分),以风力作用为主(2分)。乙地地势低(2分),流水沉积作用明显(2分),地势比较平缓。

(3)观点1: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含沙量大,河道淤积(2分);结冰期长(2分),通航条件差。

观点2: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2分),修建的水库泥沙易淤积(2分)。

(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3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如下图)”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经过岁月变迁,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

材料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2013年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

济产生重要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代诗仙李白的这首《关山月》中的“天山”是指祁连山。因石油工业兴起,近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玉门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了发展特色优质农业、努力发展以旅游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以及以“‘风’‘光’大道”为核心,积极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战略构想。

(1)简述材料一图中A河(我国新疆境内)的主要特征。(8分)

(2)为了快速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等其他国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合作?(6分)

(3)请分析玉门人提出走“风” “光”大道,积极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战略构想的原因。(10分)

【答案】

(1)A河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有夏汛,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8分)

(2)①加强政策沟通,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②加强道路联通,尽快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③加强贸易畅通,沿线各国应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④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6分)

(3)石油工业的发展使当地出现石油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玉门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天数多,风力级数大,风向稳定;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南有祁连山脉,北有内蒙古高原,走廊地形与风向一致(,形成地形的狭管效应);玉门地处中纬度,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10分)

(十九)读材料与地图,回答问题(12分)

习近平主席在最近APIC的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综合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资源、交通、工业、农业、商贸、文化等的影响。

【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回答就可酌情给分。

资源:和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增加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交通:将东北亚与东南亚通过中国大陆高铁网便捷的沟通在一起,真正形成亚洲地区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带”主要是从通路着手,通路所推进的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提升空间更大,其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

上发力。或“一路”在国内,特别是一旦上海自贸区试验成功后,就可以以上海(含宁波舟山)和泉州湄洲湾港的超级深水港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真正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先着手的必将是通路、通航

工业:在中国国内近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中国和中亚乃至向西更多国家的工业合作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可以为中亚等各国借鉴。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网络通信设施等不断修建,中国过剩的工业产能能得到有效利用。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农业:深化与农业资源丰富的沿线国家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养殖合作;增加农、林、渔产品的进出口及农业技术交流。

商贸:与沿线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关系,逐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如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掌控国际贸易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宜加强与沿线各国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的交流合作。

文化:扩大人文合作领域,促进民间交流合作,为深化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双边、多边场合和媒体传播等

渠道,宣介“一带一路”核心理念及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的经济合作和民生项目。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十九)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问题。(19分)

53.某海轮从广州到阿曼运送货物。为节约燃料,请建议其出发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

54.简述船员在此航行沿途观察到的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6分)

55.航行途经印度尼西亚。该国地震多发,请分析其原因。(3分)

56.7月,索马里海域流经的洋流为寒流并且鱼群较多,为

57.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3分)

【答案】

53.冬季(1分)冬季东亚、南亚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1分),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航行过程中可以顺风顺水。

(1分)

54.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文化圈(1分),有多种宗教建筑(言之有理得1分);斯里兰卡和印度属于南亚文化圈(1分),人们衣着纱丽服饰(言之有理得1分);巴基斯坦和阿曼属于伊斯兰文化圈(1分),人们衣着阿拉伯长袍,多清真寺(言之有理得1分)。

55.印尼处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2分);地壳运动活跃(1分)。

56. 7月,索马里海域盛行西南风,海水表面吹离海岸,底部(深层)海水上升,形成寒冷的涌升流。(2分)。涌升流从海底(深部)携带营养盐类促进饵料大量生长,吸引鱼群来此集聚

57. 沙漠广布,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上海市长宁区2015年1月高三地理一模试卷

(十九)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

44.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该战略吸引了多国多地区的参与。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分析该国所属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文化圈,并列举该文化圈的主要文化特点。(3分)

45.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图2中甲乙两区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两个区域,阐述两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乙区域这些特征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16分)

【答案】

44、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田农业所属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举例:佛教、印度教等多种宗教混杂等

45、甲区域:甲区域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以平原为主的地形;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土壤肥沃等。

乙区域:乙区域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河流为多为季节性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以盆地为主的地形,沙漠广布,水源处有绿洲分布。

有利影响:乙区域夏季热量充足,白天光照强烈,夜晚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